冷战时期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

合集下载

美日关系嬗变的主要轨迹

美日关系嬗变的主要轨迹

Vision视界美日关系嬗变的主要轨迹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一步强化了与日本的同盟关系。

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合作与冲突并存。

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的贸易争端不断,但这种争端并未影响到双方同盟关系的发展。

文=赵学功冷战时期,日本是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战略前哨。

历届美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日关系,将加强与日本的关系作为其东亚政策的核心,日本方面更是将发展对美关系列为外交的重中之重。

因而,相互合作成为美日关系的主流。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美国的相对衰落,双方的关系也不断进行调整,并在经贸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分歧和矛盾。

合作与纷争并存是这一时期美日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日关系发展更为迅速,政治、安全合作有了大幅提升。

里根政府多次表示,与日本的关系是美国亚洲政策的“基石”,甚至认为“对世界和平与繁荣来说,没有比美日关系更重要的双边关系了”。

布什政府同样认为美日同盟是“太平洋共同体”的基轴,美日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布什还将美日基轴推向全球,要求日本不仅在亚太而且在世界其他地区为美国分担责任,同美国在全球问题上进行广泛合作,协调行动。

而日本也一直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1992年1月,布什上任伊始就出访日本,双方签署了指导未来两国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强调两国要建立更加密切的“全球伙伴关系”,“承担建立新时代的特殊责任”。

美日关系强化的重要表现是双方在安全与军事领域的合作。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利用美苏关系缓和的有利时机,加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对美国的霸权提出了挑战。

为了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攻势,美国迫切需要加强与日本的军事合作,利用日本的有利位置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

1981年5月,美日首脑会晤后发表了联合声明,首次明确提出双方是同盟关系。

里根总统颁布的“国家安全指令”第62号明确表示,为维护和发展与日本的伙伴关系,防止这一关系出现重大转变的可能性,美国应在磋商等级方面,将日本等同于北约盟国,在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领域保持各个层次的频繁交流。

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

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
the Alliance
ofthe US—ROK),美国
重申对韩国的安全承诺,专门提出“将通过包括核保护伞等延伸威慑(extended deterrence)来履行对韩国的安保公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允许朝鲜拥 有核武器”,并决定在朝鲜半岛、亚太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构筑“全面战略同 盟”。①此前,美韩虽因牛肉起风波,但共同安全利益显然大于贸易纠纷。与此 同时,美日同盟却出现裂隙。小泉内阁下台后,自民党几届内阁有意修复日中关 系,美日同盟原地踏步。2009年9月民主党鸠山内阁上台后,在双边关系上要 求日本拥有自主话语权,与美国平等对话;在地区外交上推出东亚共同体设想, 而东亚共同体不包括美国;在军事问题上指伊拉克战争为一场错误的战争,日本 派出自卫队也是错误,并于2010年1月从阿富汗撤出军舰,停止为美军供油;更 为重要的是,鸠山承诺将冲绳普天间基地迁到国外,至少是冲绳以外。这些都触 及美国战略利益。为此,双方高层进行多次会谈,都因态度强硬无果而终。为 此,奥巴马对日本的首次访问推迟时间、缩短行程,并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拒 见鸠山。 2010年以来,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和中日军事摩擦增加,两同盟首次出 现同步强化态势。2010年3月“天安舰事件”爆发后,本已大为巩固的美韩同盟 进一步强化。韩国总统李明博就事件调查结果发表对国民讲话后,美国表示
第3期 2011年5月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OrIJm of
No.3
Mar.20ll
World Economics&Politics
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
张威威’
摘要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从冷战结束之初同时弱化,发展为世 纪之交“一强一弱”(关El同盟强、美韩同盟弱),而经过韩国李明博政府和日本鸠

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姓名:杨志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指导教师:刘承20070301摘要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摘要鉴于形势的发展,美日于1951年签订日美安保条约,美日军事政治同盟初具雏形。

自签订至今,日美安保条约已历经多次修订,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和作用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第一个日美安保条约是一个完全不对等的单向保护性条约,甚至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条约。

日本在条约中的作用只是提供反共基地,外交、军事均依附于美国,毫无地位可言。

但对当时的日本来说,与美国的这种特殊安排却是其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日本因此赢得经济恢复的有利条件,于1953年完成经济恢复。

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日本国内民族主义重新抬头,要求改变与美不对等关系,促成了日美安保条约1960年的修改。

修改后的条约至少实现了对等性,美日之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防卫关系,逐步展开军事合作。

至上世纪80年代,美日之间的安保关系发展为同盟关系,日本开始在国际社会中以美国平起平坐的合作伙伴自居,外交由追随转变为自主,大力发展自身军备。

冷战结束后,美日对外政策均有所调整,两国于1996年对同盟进行了重新定义。

美日同盟的性质由保护日本型同盟改为维护地区安全型同盟。

日本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可以在日本领域内向美军提供后方支援,“也可以设想能够在与战斗区毗邻的日本周围的公海和空中进行”。

此后,日本追随美国参与战争,寻求突破和平宪法和“集体自卫权”的限制。

在当前,美日同盟向全球同盟转变,美日军事一体化不断加强。

日本以美日同盟为依托,发展自身军事力量和展开多边外交,寻求在联合国中发挥大国作用,并企图摆脱战后体制。

日美安保条约的这一演变历程体现了美日关系的深刻变革,其实质是国际形势大背景下美日两国国家实力的较量。

其中,日本的民族主义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民族主义在日本民族的发展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二战中的惨败使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一落千丈,务实地选择了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 赵明昊/文当前,美日同盟正进入冷战后第三轮战略调整期,前两次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朝核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促成。

而此次调整则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特别是军事上的战略调整为大背景,主要应对中国崛起。

美国希望开掘和利用日本的军事实力,服务美在该地区军力配置的重新调整,以及“海空一体战”、“联合作战介入”等新军事概念的实施。

美国希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大力推动二战后美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彀辐模式”同盟体系向“网状模式”的同盟伙伴体系转型,力图提升对中国的军事遏制能力,对朝鲜半岛、南海等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及对该地区总体安全态势的塑造能力。

在本轮美日同盟调整中,日本则力图紧抓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机遇”实现“借船出海”,通过夸大安全威胁“倒逼”国内各派同意修改和平宪法,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消除障碍,力图以“进攻性防卫”替代“专守防卫”,突破军费开支限制,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无核三原则”,强化所谓“机动防卫力”,最终谋求日美同盟“对等”化和日本的“普通国家”化。

美日同盟调整的战略背景美日同盟的此轮调整是在美日两国大力推动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体现了美日两国战略界人士和政策精英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若干新思维,其战略含义与动向不可低估。

美国大战略正日益表现出“离岸平衡”取向。

随着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并于2011年宣布正式结束伊拉克战争,以及在数年内从阿富汗撤军,加之起始于2007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实力地位造成的显著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正进入新一轮争论期和调整期。

[1]总的取向是,一方面,选择“新自由国际主义”路线,强调21世纪的美国国家安全目标应着眼于重建“自由国际主义”的世界秩序,通过与他国达成“新契约”,更加灵巧地综合运用权力和规则,重塑和维护所谓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rule-based)全球体系,在美国实力陷入相对衰落的情况下延续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

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

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

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1. 引言日本和美国作为亚太地区两个重要的军事大国,在维护地区和全球的稳定与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促进两国军队的互通与合作,日本和美国一直在不断加强军事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军事合作协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内容、背景和影响。

2. 军事合作协议背景2.1 双边安全合作关系的发展历程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美国扶持日本重建国家的过程。

由于在战争中的历史原因,日本在军事力量和安全保障方面受到了严格限制。

但是,随着美日关系的逐渐改善,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也逐渐增加。

2.2 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不断演变,中国的崛起和朝鲜的核武器开发对地区的安全稳定造成了挑战。

日本和美国都认识到,只有通过加强合作,共同面对这些挑战,才能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3. 军事合作协议内容3.1 安全联盟条约1960年,日本和美国签署了《日本和美国安全条约》(The Treat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该条约是日美安全合作的重要基础。

根据该条约,日本和美国承诺在面临武力攻击时互相支持,并共同采取行动维护地区的安全。

3.2 军事演习和联合训练日本和美国定期举行军事演习和联合训练,以提高两国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些演习和训练包括海军、空军、陆军和特种部队等多个领域,旨在增进两国军队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3.3 军备合作与军事技术转让日本和美国在军备合作和军事技术转让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包括战斗机、导弹防御系统等先进装备和技术。

同时,两国还积极探索联合研发和生产军事装备的可能性,共同提高军备水平。

3.4 情报分享与海上安全合作日本和美国在情报分享和海上安全合作方面也密切合作。

美日关系的演变

美日关系的演变

一、占领与被占领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全境。

1945年8月12日,杜鲁门任命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君临日本。

早在战争结束前美国既已决定借日本投降之机彻底削弱日本。

意在摧毁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消除军国主义影响;对建立和平民主的新日本是十分有必要的。

遗憾的是,实施两年,上述改革还远未完成,美国政府却嘎然刹车,对日政策从惩治改造转为复兴扶植。

二战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

苏联势力剧增,冷战开始;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将中国作为其稳定亚洲的中心的企图成为泡影,打乱了美国的亚洲战略;朝鲜、越南政权相继建立,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针对这种形式,美国改变其初期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在亚洲执行其遏制中国和苏联的冷战政策。

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转变终止了对日本的改革进程,与此同时,占领军当局缓和了对日本的种种限制,放宽了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帮助日本复兴经济。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日本变成后方军需工厂,为其侵略战争服务。

日本从战争中收益大量外汇,对其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二、从敌对到伙伴旧金山媾和是美日关系演变的里程碑。

随着冷战加剧和亚洲革命浪潮的澎湃发展,美国政府希望日本尽早摆脱约束,为其所谓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亦将美国完全控制日本的局面合法化、长期化。

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各盟国及日本决定,他们此后之关系将是由主权的平等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友好的结合下进行合作。

《旧金山和约》的签订结束了盟国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盟国占领机构取消。

日本被缔约国承认为独立国家。

同时,和约亦为美国继续驻扎日本留有空间,这与托管条款使得日本的独立实际上是不完整的。

和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日美两国的关系。

在《旧金山和约》签字的同一天,日本以独立国家的身份与美国签订《日美安全条约》。

这个条约主要是确立和约生效后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关系和美军在日本的特权。

12冷战时期美日关系的演变

12冷战时期美日关系的演变

问题:冷战时期美日关系的演变在二战结束后到冷战时期,美日的关系以同盟的状态发展,基本上在冷战时期呈现出从“附庸同盟”到“互助同盟”的特点。

二战结束后,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条约》和《日美行政协定》的条约,这些条约基本构成了美日关系的体制,即“旧金山体觔”(日美安保体制)。

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的签订,结束了日本多年的被占领状态,使日本从法律上成为了一个主权国家。

但《日美安全条约》规定美国军队继续驻扎日本并有权使用日本军事基地,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条约。

“旧金山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两国从敌对关系演变为附属的同盟关系。

这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中战败。

战后初期的一段时期,不得不借助美日同盟的力量来“维护国体”,这个时期的日本在美日同盟关系中处在附庸的地位。

旧金山体制确立之后,日本经济迅速腾飞,并于1956年末,加入联合国。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开始走上谋求政治大国的道路。

日本国内要求调整和改变安保体制中不平等地位。

1960年1月。

《新日美安保条约》签署,新条约规定“缔约国将单独和相互合作,通过继续不断的和有效的自助和互助,在尊重各自宪法规定的条件下来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两国具有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进行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日本领土受到武装进攻时,两国“将按照自己的宪法规定和程序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并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规定立刻报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为维护日本的安全以及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美国的“陆、海、空军可使用日本的设施和区域”。

此外,新条约还规定了日美两国“随时就本条约的执行问题进行协商”和加强“经济合作”等等。

总体上,新条约确定了美国继续享有在日本驻军和保持军事基地的权利。

也规定了日本承担在日本领土上与美国共同作战的义务。

在法律上使美日两国具备了一定的对等性,扩大了两国的合作范围。

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面对苏联在军事战略上的咄咄逼人,美国迫切要求日本加强与其的战略协调关系,分担“责任”,共同抗衡苏联的军事扩张。

美日安全条约内容_美日安全条约介绍

美日安全条约内容_美日安全条约介绍

美日安全条约内容_美日安全条约介绍美日安全条约,是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六军司令部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日本从属美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美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

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美日安全条约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美日安全条约内容第一条维护和平的努力缔约国遵守联合国宪章的规定,通过以和平手段解决各自的国际纷争,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正义。

即便是为了保持领土完整和政治的独立,也应该慎重使用以武力威吓,武力行使及与联合国的宗旨不相符的方法。

缔约国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为了能够使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宗旨得到更加有效地执行,努力加强联合国组织。

第二条经济合作的促进缔约国通过强化其自由的诸制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促进作为这些制度的原则,改善安定和福利条件,为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缔约国努力消除彼此间的差异,促进两国间的经济合作。

第三条自卫力的维持发展缔约国通过个别及相互的合作,持续有效的自助和相互援助,发展和维护在宪法规定的基础上的各自的抵抗武力攻击的能力。

第四条随时协议缔约国就本条约的实施随时进行协议。

另外,在日本国的安全和远东地区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在缔约国的任何一方的要求下随时可以进行协议。

第五条共同防卫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

前记的武力和作为结果所采取的全部措施必须按照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规定立即报告联合国安理会。

这些措施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了某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措施之时必须停止。

第六条基地的许可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

关于前记的日本国内的设施,区域及驻日美军的地位问题,遵照以代替1952年2月28日在东京签署的日本国与美国的安全保障条约的第3条为基础的行政协定的个别协定及其他已达成的协议。

精品解析: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中期科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朝前中期科举改革的意义。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把日本拉入美国阵营,美国政府决定加快对日媾和步伐,结束占领状态。……1951年9月初,在旧金山由美国主导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即《旧金山和约》,确立了日本半独立、半占领的“旧金山体制”。与此同时,美国还与日本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据此美国获得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驻军等一系列权利,驻日美军可根据日本政府的要求,对日本国内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予以镇压。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
老弟肚里实在博学。但上头的意思是要实事求是;你的文章固然很好,然而空话太多,上头看了恐怕未必中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本朝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
请整合上述图表中历史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加以阐释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说理透彻,逻辑清晰,书写规范。)
7.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表2是同年3月份天津工商业复业情况统计。
行业
磨坊业
百货业
货栈业五金业ຫໍສະໝຸດ 煤业工商户总数236
731
124
200
1342
复工户数
171
589
114
194
1323
复工占比
72%
80%
92%
97%
98%
——张文广,靳天《解放初期的天津商业》
上述统计材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措施得力B.新生政权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美日关系二战中的盟友与敌人

美日关系二战中的盟友与敌人

美日关系二战中的盟友与敌人二战期间,美日之间既是盟友,也是敌人。

这段历史不仅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盟友和敌人两个角度,探讨美日关系在二战中的演变。

1. 盟友关系在二战初期,美国与日本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友好关系。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引发了全面战争。

“中国事务”成为美日关系的焦点。

美国共和党政府支持中国,不仅提供经济援助,还对日本实施了经济制裁。

到了1941年,美国决定冻结日本的资产,这给两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严重的裂痕。

然而,尽管存在冲突,美国与日本仍在某些方面保持着盟友关系。

1940年,美国实施了“印度洋扩张法案”,以保护东南亚地区的利益。

尽管该法案是针对日本的,但美国随后与日本签订了“ABC-D条约”,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和美国,加强了对东南亚的合作。

这可以说是美日盟友关系的一种表现。

然而,一系列事件让盟友关系急转直下。

1941年,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导致两国直接陷入敌对状态。

美国对日本宣战,进一步加深了二战的紧张氛围。

从此,美日之间的关系彻底改变,盟友关系完全瓦解。

2. 敌人关系美日敌对关系的爆发,主要源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野心。

日本在东亚地区的侵略行为激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

二战爆发后,日本先后侵占了中国、朝鲜、菲律宾、马来亚等地,严重挑战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对日本进行了反击,实施了“跳岛战略”。

随着二战的发展,美国在关岛、萨凡纳岛、塞班岛等战役中逐渐推进,并最终实施了对日本本土的大规模轰炸。

1945年,美国以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了二战。

在整个冲突过程中,美国与日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对抗,以及海陆空各个层面的战斗。

两国彼此视对方为敌人,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而进行殊死的争夺。

然而,战争结束后,美国在重建日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实施了占领政策,为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1947年,芙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

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A.冷战序幕的拉开 B.冷战的开始 C.德国的分裂 D.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1947年”“芙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信息反映的是1947年美国政府出台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德国的分裂是冷战的表现;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

”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华约”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发表讲话,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A。

3.1949年9月“西德”成立,10月“东德”成立,这标志着()A.两极格局形成 B.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C.欧盟成立 D.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标志着德国的分裂,德国的分裂产生的影响是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冷战的相关知识。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D.欧盟的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5月,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华沙条约。

驻日美军_精品文档

驻日美军_精品文档

驻日美军引言:驻日美军是指美国军队在二战结束后,继续在日本驻留的一支作战部队。

这支部队的存在始于战后的占领时期,而至今已经持续了超过七十年。

驻日美军的存在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维护日本的安全、稳定和美日两国的同盟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1.二战后的军事占领二战结束后,日本成为盟军的占领对象。

1945年,美国成立了最高司令部(GHQ)来负责日本的占领事务。

随后,为了确保日本彻底放弃战争,并推动该国的民主化进程,美国开始在日本驻扎大量军队。

2.美日安全条约1951年,美国和日本签署了《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确立了两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关系,并承担了驻军的责任。

据条约,美国在日本设立大规模军事基地,并向日本提供防御支持。

第二部分:驻日美军的目标和任务1.协助日本的防御能力驻日美军旨在协助日本提高其自身的防御能力。

通过与日本自卫队的合作,美军可以向日本提供培训、装备和技术支持,以加强其军事能力。

这不仅可以确保日本在面对安全威胁时拥有足够的反应能力,还可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和共同利益。

2.地区安全维护驻日美军的存在对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与亚洲邻国接壤的大国,日本的安全也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

通过与日本合作,美军可以在该地区发挥关键的安全角色,应对潜在威胁,并维持地区的和平。

3.应对全球威胁驻日美军也是美国应对全球威胁的一部分。

在现代战争中,亚洲地区的稳定对于美国的全球利益至关重要。

驻日美军可以在出现威胁时快速响应,并与盟友进行合作,以保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第三部分:驻日美军的规模和基地1.驻日美军的规模目前,驻日美军的规模约为50000人。

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地,包括东京附近的横田空军基地、横须贺海军基地以及冲绳岛上的冲绳驻军等。

2.驻日美军基地的重要性驻日美军的基地起到战略作用,对于维持美日同盟关系、应对地区威胁以及行使军事力量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基地不仅提供军事设施和训练场地,还促进了两国士兵和官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美日军事同盟

美日军事同盟

美日军事同盟在当今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美日军事同盟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存在。

这一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深深嵌入了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演变之中,并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日军事同盟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

日本作为战败国,其军事力量的发展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然而,随着冷战的拉开帷幕,美国出于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需要,开始逐步调整对日本的政策,有意扶持日本的军事力量,以使其在远东地区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在冷战时期,美日军事同盟主要针对的是苏联及其在亚洲的影响力。

这一时期,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日本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军事力量。

同时,美日之间也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和情报共享,以提高双方在军事上的协同作战能力。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美日军事同盟并未随之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拓展。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美日军事同盟的目标和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一方面,美日将应对所谓的“地区新兴威胁”列为重要任务,将关注点投向了朝鲜半岛、台海局势等热点问题。

另一方面,美日也试图通过加强军事同盟,来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美日军事同盟的不断强化,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美日频繁举行军事演习,不仅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也对周边国家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例如,美日在东海、南海等敏感地区的军事活动,容易引发误判和冲突,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地区的多边合作进程。

美日在一些问题上采取的强硬立场,使得地区国家之间的互信受到损害,阻碍了地区合作的深入开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美日军事同盟也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维持军事同盟的运转,美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军事建设和装备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资源。

同时,美日军事同盟的紧张态势也给地区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影响了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战后日本外交政策

战后日本外交政策

战后日本外交政策导读:战后日本外交政策,一、日本战后外交的背景,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受到内政机制的影响和制约,国会程序在外交决策过程中层次最高,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由内阁负责,在日本,首相在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决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制定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执政党在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战后日本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与自民党的主张基本一致,自民党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与以美国建立战后日本外交政策一、日本战后外交的背景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国内政治需要的产物。

外交受到内政机制的影响和制约。

国会程序在外交决策过程中层次最高,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由内阁负责。

在日本,首相在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决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政党以国会为舞台,参与制定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执政党在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战后日本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与自民党的主张基本一致。

自民党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与以美国建立同盟关系为基轴,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关系。

日本的新闻媒体对对外战略的选择和外交政策的制定也有较大的影响。

二、日本战后外交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8—50年代初)卧薪尝胆,依美图存的外交政策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期间,日本统治阶级采取了依托美国庇护,伺机发展自己、重新在国际社会崛起的对外战略。

这一对外战略得到充分实现。

从重结果的观点看,战后日本投入美国的怀抱,换取到宽大的媾和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它从日美基轴路线中得到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

(1)在国内体制方面,日本凭借美国占领政策的力量,实现了由战前政治与经济统治体制向议会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2)在“战后处理”方面,日本作为对亚洲各国犯有滔天侵略罪行的战败国,在美国的庇护下,逃避了巨额赔款、分割占领、以及接受战胜国监督管理的命运。

(3)在安全方面,日本栖身于《日美安保条约》的卵翼之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安全效果。

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本文对美日同盟的调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阐述,分别为:冷战时期美日同盟的形成、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的再定义、9·11事件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及新时期美日同盟的全面调整。

标签:美日同盟演变一、冷战时期美日同盟的形成二战结束后,战胜国美国对战败国日本进行单独军事占领和控制。

美国迫切希望日本成为其远东的工具,有效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的扩张。

而日本也不得不依靠美国来保障其安全,这就为两国确立同盟关系奠定了基础。

1951年美国和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2年2月两国又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

这些条约中规定,美军可以驻扎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地区,日本得向美军提供基地,并分担驻扎费用。

”这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日战略同盟的正式建立。

虽然同盟建立之初奠定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但日本充分的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下,使本国经济逐渐转向正轨并取得飞速的发展。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改善战败国的国家形象,希望在对美外交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

日本各党派要求修改不平等的旧条约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缓和日本的反美情绪,防止日本倒向中苏,同时确保在日本的美军基地和通过经济合作加强对日控制,也愿意以较平等的态度对待日本。

经过多次谈判,1960年1月19日美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日美安全条约》。

新的条约废除美国干涉日本内部事务的条款,从范围上突破了旧条约关于保卫日本本土的合作范围。

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使日本获得更多的自主权,顺应了日本国内社会希望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的政治诉求,使得美日关系从原来的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但条约实质上依然是针对中国与苏联的军事同盟条约,美日之间不对称的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日本不在一味追随美国,对外政策逐渐变得积极主动,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化。

这一时期,美国也希望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配合其全球战略的实施。

日本的军事战略调整

日本的军事战略调整

日本的军事战略调整军事战略,日本称之为防卫战略。

防卫一词是日本掩盖其军事本质的用语。

在日本政界一片为“自卫队正名”和“防卫厅升格”的呼声中,这里将其防卫战略直称为军事战略,似更贴近日本的现实。

经战后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日本拥有陆上自卫队兵力14.8万人,各型舰艇436艘(其中作战舰艇152艘),航空自卫队作战飞机367架。

目前,日本三自卫队的常规武器装备水平独步亚洲,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作战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冷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日本正以争做“政治大国”为国家战略目标,加紧推进以“立足亚太,加强日美欧协调,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为基本思路的外交方针。

为适应其需要,日本军事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1997年9月23日,日美发表了“新指针”。

随着“新指针”的出台,日本自苏联解体以来一直进行的军事战略调整即大体完成。

这一世纪之交的日本新军事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威胁”的多元化,建立全方位防御体系;建立新型日美军事合作关系;在继续标榜坚持“专守防卫”的同时,强调积极主动的战略原则;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提出“周边事态”的新概念,将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作用范围扩大到亚太乃至世界范围,使自卫队加紧由内卫型向外向型转变;加强质量建军,重点发展海、空力量,建设“合理、高效、精干”的军事力量。

一、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冷战期间,日本军事战略大体经历了由“集体防御”到“专守防卫”的演进过程,但基本上没有超出被动防御战略的范畴。

冷战后,日本开始对军事战略进行大幅度调整,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1996年之前的务虚阶段,二是1996年以后的实质性操作阶段。

其明显的标志便是1996年起开始执行的《防卫计划大纲》和随后出台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2004年10月4日,小泉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恳谈会”向小泉首相递交了一份题为“面向未来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构想”的报告,其后又于2004年12月10日制定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

冷战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冷战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冷战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分析摘要: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一度非常苛刻,意图就是彻底打击日本,使其再也不能威胁到自己。

但是随着冷战的爆发,美国的对日政策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转向扶持日本,这使得日本得以快速复苏。

冷战无疑是美国对日政策大转变的最重要原因,美国需要日本成为东亚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前哨站,而日本也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

关键词:美国;冷战;对日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的国力被消耗殆尽,战后日本的经济破败不堪。

但在短短十数年之后,日本却完成了经济的重建,重新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这一切都和美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美国冷战前后的对日政策大相径庭,从极力压制日本到扶持日本,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战后美国对日政策1945年9月,杜鲁门签署了《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这个文件规定了美国对日政策的目标,即“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威胁,使日本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并支持联合国宪章的理念”。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文件中又对日本的领土范围、全面解除武装以及民主化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指导。

这份总体上对日态度强硬的文件基本上构成了美国战后初期对日占领与管制政策的总体框架。

為了打击日本的军国主义,美国方面在这一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极为严厉的。

1945年年底,在日本的战争赔款问题上,盟国赔偿委员会美国代表埃德·温鲍莱认为日本的工业设施“除维持最低限度的经济所必需者外,均应该被拆除”,而所谓最低限度是“不高于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生活水平”。

为此,他还向总统提交了更为严厉的日本赔偿报告书,即“鲍莱赔偿计划”。

其中涉及到剥夺日本海外资产,利用战争赔款问题摧毁日本财阀等。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政策的主旋律就是压制日本,让这个曾经的劲敌再也无法构成自己的威胁。

二、冷战爆发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1947年美国对日政策出现了巨大的转折。

首先是对日方针文件的修改,从所谓的《鲍莱赔偿计划》,再到1948年4月26日的《约翰斯顿报告》,美国把一份本来关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严厉的建议书慢慢变质为一纸振兴日本经济的计划书。

美日军事同盟

美日军事同盟

二战期间,美日曾是宿敌。

珍珠港事件及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为这一期间的两国关系作了充分的注解。

但战后不久,日美迅速化敌为友,逐渐走上了一条相互媾和的道路,其核心在于日本的军事主导权的出让。

从此后,美国在亚洲获得了一个极其关键的军事战略据点,而日本则免除了许多战败后的惩罚,获得了长久喘息的机会。

美日军事同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如今已非同往昔,它的发展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军事战略的选择。

探索日美军事同盟的演变历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把握未来大国关系的走向。

历史的怪胎美日军事同盟是二战后大国关系调整的产物。

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共同签署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一个是《波茨坦宣言》,另一个是《雅尔塔协定》。

上述文件的相关条款规定,战败国必须逐步废除军国主义,成立一个和平的民主政府,之后同盟国占领军即行撤离。

当时,占领日本的正是美国军队。

由此,美国主导了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造,致使两个昔日的冤家对头走到了一起。

在美国的主导下,战后初期,日本的确一度走上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的道路,制定了和平宪法。

原本按照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和其它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对日政策,积极武装日本,这为其后的美日军事同盟埋下了伏笔。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了将日本变成其在亚洲的军事基地与反共“防波堤”,中断了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造进程,转而与日本实现单独媾和。

1951年9月8日,美、英、法与日本片面签署《旧金山对日和约》,随后又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即旧安保条约。

在日本国内军国主义的垄断财团和军工基础未被彻底清除的前提下,《旧金山对日和约》使日本再次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同时按照《波茨坦宣言》本该撤出的美国军队却获得了长久驻扎日本的权力。

旧金山条约称,“日本希望美利坚合众国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其部队”,“美利坚合众国为了和平和安全的利益,目前愿意在日本国内和周围驻扎其相当数量的武装部队,同时希望日本自己能逐渐增加承担其对直接和间接侵略的自卫责任”。

美日同盟

美日同盟

战后,日本选择了一条在美国保护下谋求发展的道路,因此,日美安保条约的意义决不限于安全领域,实际上构成了战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

这条特殊的发展道路使得日本形成了对美国的深刻依赖。

虽然日本民主党判断“美国的影响力在不可避免地下降”,而要求扩大自己的行动自主性,但是,美国在今后二三十年里还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不会从根本上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这次的《白皮书》也特别强调了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不难看出,日本今后将继续奉行以保持和加强日美同盟关系为优先目标的对外政策。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日本强化与美国的战略军事同盟,也是想借助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堵吓”意念中的敌手,实际上就是借美国的实力来对地缘对手进行一种地缘遏制。

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给日本造成巨大冲击。

同在去年,中日发生钓鱼岛撞船事件,放还中国船长让日本感到“受挫”,也坚定了日本要借重美国来维护自身安全的决心。

菅直人内阁修正了鸠山前首相推进的“对等日美同盟”政策,明确地转向了“同盟最优先”的政策。

当然,防范和遏制东亚地区大国(主要是中国)的发展,维护其在该地区的传统霸权和既得利益,也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大重心。

在遏制中国方面,日美可谓一拍即合。

而日美同盟也成为影响中日关系以及东亚地区政治与安全局势的一大变量。

不容否认,无论是钓鱼岛还是南中国海问题,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近年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竟公开跳到前台兴风作浪。

可以预计,今后美国对该地区事务介入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而日本今后可能附和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围交政策”(congagement),既围堵又交往。

应该说,中日之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国家关系。

中日两国间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和现实利益冲突;日美不对等的同盟关系造成美国因素对日本的影响格外直接和严重;日本国内政局多变,民主党内部意见纷纭,执政前景不明朗;中日两国在两千年的历史上,力量对比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今天的力量对比正在经历一个半世纪以来未曾有过的变化,亚洲呈现两强并立的局面,日本政界和社会上对中国迅速发展的抵触心理,会对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产生影响。

冷战后美日关系的新走向

冷战后美日关系的新走向

双边关系冷战后美日关系的新走向丁跃进内容摘要 二战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父子关系到兄弟关系再到夫妻关系的转变。

展望21世纪的美日关系,美日将进入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但以竞争为主的时代。

从长期来看,美日同盟关系将会发生质变。

在西方发达国家间,美日互为敌手的可能性最大。

关键词:美日同盟 异质性国家 离心倾向一、冷战体制下的美日特殊关系 父子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远东政策的重点在中国,对日本则采取军事上占领、经济上削弱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消除日本的战争潜力,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竞争者。

然而,随着冷战的兴起、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对日政策,转而扶持日本。

1951年,美国违背 联合国宣言 ,单独与日本签订和约,同时还与日本签署了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美国承担日本的防务,而日本则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追随美国,成为美国实施亚太乃至全球战略的马前卒,从而确立了日本对美 称臣 的特殊的美日关系。

在战后长达40多年的冷战时期,美日这种特殊的结盟关系,无疑对双方有利。

美国通过同日本结盟,使日本成为其在亚太地区遏制和对抗苏联的 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日本借助于这种特殊关系,则获得了美国 核保护伞 的庇护,在防务上免费搭车,节省了大量的国防开支,用于国内经济恢复与重建。

朝鲜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给日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大量 战争特需 的刺激下,日本经济1955年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又经历了一个长达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的 黄金时期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2号经济强国。

伴随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日本的纺织品、半导体、电视机、钢铁、汽车等商品也大举进军美国市场。

对美贸易自1959年出现第一次顺差后,其顺差数额逐年增加。

80年代中期以来,日对美贸易顺差均在500亿美元上下。

80年代末日元急剧升值,膨胀了日本的金融实力。

日本企业大举向海外扩张,一些欧美企业甚至找上门去要求日本企业收购或兼并,以摆脱经营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时期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
【摘要】:美国在日本驻军是美日同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日同盟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

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太平洋战略和冷战战略,以对日媾和为前提,制定了以“驻日美军”为核心的结盟战略。

以1951年的《美日安全条约》为基础,美与日本建立起了同盟体制关系。

以同盟体制为庇护,美国取得了在占领结束后长期驻军日本的合法权力。

自此,“驻日美军”就成为美日同盟体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驻日美军是美日同盟的一个核心内容,美日同盟是美军长期驻日合法性的保障。

经过20世纪50年代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体制的磨合,美国认识到要维护驻日美军的存在,就需要稳定和强化美日同盟体制。

根据这一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又调整了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关系,制定了新的《美同安全条约》,即《日美相互合作与共同安全条约》。

在新安全条约的基础上,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的关系得到了调整,美日两国建立了相互合作的新同盟体制。

为巩固新同盟体制,协调驻日美军和同盟体制的关系,美日两国又解决了困扰同盟关系发展的小笠原群岛和冲绳行政权问题,强化了美日同盟体制,增强了美日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

在冷战后期,美日同盟也因此成为一种更为合作的同盟体制结构。

驻日美军作为美日同盟结构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项,冷战时期驻日美军的变化直接决定着美日同盟体制的存在、转型及发展走向,因此,对冷战时期的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相互关系的考察,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美日同盟的本
质、特征及其在后冷战时代的发展趋势。

本文选取1945-1972年作为考察时段,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探讨战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与对日驻军政策的形成。

战后美国对日驻军政策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而成,它与美国的太平洋霸权政策、美苏冷战对抗、中国内战及朝鲜战争的爆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国对日驻军政策缘起于美国的太平洋霸权战略。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就已经设计了在琉球群岛驻军的战略计划,并在二战结束后付诸实施。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东亚安全战略的需要又形成在日本本土驻军和与日结盟的战略。

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在琉球驻军、日本本土驻军等政策上发生争执和妥协的过程。

因此,美国对日驻军政策的形成,既是美国国务院和军方妥协的结果,更是美国长期推行的太平洋霸权政策与战后东亚冷战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主要探讨战后日本的国家安全考虑与结盟政策。

1947年9月13日“芦田备忘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政府以“美军驻日”为核心的日美结盟战略的初步形成,但是这种结盟战略强调的是美军在日“有事本土驻军”。

吉田茂第二次组【关键词】:美国国务院美国军方日本政府驻日美军美日同盟【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153
【目录】:绪言13-22第一章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对日驻军问题22-47第一节美国太平洋战略中的日本问题22-26第二节战后美国政府对日媾和方针的变化与对日驻军问题的提出26-31第三节美国国务院和军方在对日媾和与对日驻军问题上的分歧31-39第四节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美国确定对日和约和对日驻军的方针39-45小结45-47第二章战后日本的国家安全考虑与日美结盟战略47-60第一节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对国家安全保障的认识48-50第二节日本政府的与美协调外交思想50-52第三节片山哲政府日美结盟战略的提出52-55第四节吉田茂政府的“美军本土驻日”的日美结盟战略55-59小结59-60第三章美日同盟的建立与驻日美军的法律化60-82第一节美国初步制定驻日美军与美日双边安全协定草案60-64第二节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在对日媾和与驻日美军问题上的再协调64-67第三节日本关于驻日美军与日美双边安全协定的对策67-70第四节杜勒斯访日:美日对驻日美军问题的议定70-75第五节美日安全条约草案的定稿75-78第六节旧金山会议:美日同盟的建立与驻日美军合法性确立78-81小结81-82第四章美日同盟体制下的驻日美军(20世纪50年代)82-115第一节《美日行政协定》与驻日美军权利的界定82-91第二节20世纪50年代的驻日美军概览91-98第三节同盟关系的调节:奄美群岛行政权的归还98-105第四节同盟关系优先:哲拉德事件与驻日美军司法裁判权的灵活性105-109第五节美国冷战战略调整与日本重新武装问题109-114小结114-115第五章美日新安全条约体制下的驻日美军(20世纪60—70年代初)115-147第一节《美日安全条约》的修改和谈判116-125
第二节《日美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同盟关系新框架的确立125-128第三节同盟关系的再调节:冲绳和小笠原群岛行政权问题128-134第四节尼克松主义与冲绳行政权的归还134-140第五节1960年以后的驻日美军概览140-146小结146-147余论塑造合作同盟:20世纪70年代后美日军事关系的新变化147-154附录154-191附录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2号文件154-160附录二:对日和平条约160-169附录三:美日安全条约169-170附录四:美日行政协定170-179附录五:日本和美利坚合众国相互合作与安全条约179-181附录六: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琉球群岛、大东群岛的协定181-186附录七:日美防卫合作指针186-188附录八: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88-191参考文献191-199后记199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