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美日韩三边关系:基本特点及其局限
近期,东北亚局势由于朝鲜进行核试验与发射卫星而显得愈发复杂多变、扑朔迷离。
面对朝核问题的新一轮危机,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与韩国以及与日韩两国都分别保持同盟关系的美国的动向就格外引人注目。
特别是美日韩三边互动及其走向,引发广泛关注。
在美国看来,欧亚地区是一个天然的“大棋局”,如何巧妙地处理与欧亚棋盘上的重要地缘战略棋手的关系,以及如何同欧亚地区那些关键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打交■ 庞中鹏/文道,对美国长久和稳固地保持其全球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1]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美国无疑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日韩关系的脆弱与不确定性,以及美日韩三国在处理与应对外部危机时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等因素影响,事实上三边关系并不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和谐与稳定。
美日韩三边关系的基本特点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又可细分为美日、美韩、日韩这三对双边关系。
其中,美日关系与美韩关系是美日韩三边关系的两个等边,且具有稳定性,但日韩关系是三边中的一个短边,具有不确定性。
在三边关系中,美国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美国的动向直接关系着其他双边关系的走向。
在三边关系中,相对而言取得力量的平衡较为容易。
三方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相互竞争。
在不同的问题领域,保持二对一的局面是常态,但这种局面处于不时变化之中。
在三边关系中,有时两个国家关系密切缓和,有利于第三当代世界国,有时则不利于第三国。
[2]第一,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美国处于主导地位。
近年来,美国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加强与韩国和日本的关系,适当让韩国与日本分担美国在亚太防务上的负担,以便把韩国与日本牢牢缚在美国的战车上,加紧构建美日韩军事一体化体系。
一般而言,三边关系通常不是等边的,在三个国家中,往往有一个国家处于主导和较为有利的地位。
[3]美国对欧亚地区的一项有效政策是必须具有一只远东之“锚”,如果美国被他国排除或者自我排除在亚洲之外,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拥有这只“锚”。
[4]所谓美国在远东的地缘战略之“锚”,日本与韩国应是自然选项。
韩日矛盾以及韩美日同盟变化评析
第19卷第5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V o l .19N o.52005年10月J our na l of Y a nbi a n I ns t i t ut e of Educ a t i on O c t .200537韩日矛盾以及韩美日同盟变化评析李雪威延边大学社科部吉林延吉133000摘要冷战结束后韩美日同盟国间一直被压抑的矛盾开始凸现由于韩日间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直接引发的民族和国家矛盾以及在解决核问题上立场的不一致使得韩日矛盾上升韩美日同盟发生了新变化美日同盟更加强化而韩美韩日关系呈现出弱化趋势关键词韩日关系韩美日同盟朝鲜半岛中图分类号K107文献标识码A在冷战背景下形成的美韩日三角同盟由于新时期美国的远东战略而在冷战后得以延续下来美日美韩同盟是美国远东战略的两大战略支点韩美日协同一致行动成为韩美日处理朝鲜核问题防止武器扩散以及东北亚安全机制问题的原则立场但是冷战体制瓦解后同盟国间一直被压抑的矛盾开始凸现韩美日同盟发生了新变化美日同盟更加强化而韩美韩日关系呈现出弱化趋势日本在1910年至1945年间对朝鲜半岛进行了野蛮的殖民统治日本深刻反省这段侵略历史本应是韩日重构新型关系的出发点然而日本一再挑起历史摩擦使韩日间矛盾呈现激化之势有其内在原因和历史背景韩日的矛盾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韩日间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韩日历史的焦点在于如何认识日本曾经吞并侵略朝鲜的事实在处理历史问题上虽然金大中时期及卢武铉就任总统以后都曾表示过将淡化处理但一系列事件却不断加深双方积怨2001年和2004年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两次编撰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书中不仅删除了南京大屠杀和随军慰安妇等内容还将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描绘成自存自卫战争和殖民地解放战争把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说成是被奴役者自愿的声称日本的侵略帮助韩国实现了现代化等歪曲历史已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近年来韩国出现的清查历史高潮并将于2007年12月正式出版亲日人名词典也是受到日本否定侵略历史动向刺激的结果建交时的韩日协定采取了两国间1910年8月22日以前缔结的所有条约及协定已经无效的回避历史结论的模糊的说法最终达成的协议是日本向韩国提供9亿美元的无偿有偿援助和民间贷款韩国则放弃对日索赔这使韩国民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第二由于领土争端直接引发的民族和国家矛盾独岛日本称竹岛位于韩国郁陵岛东面约70公里处韩日两国都宣称对此岛拥有主权目前韩国实际控制这一岛屿两国在独岛竹岛的争端一直存在近来两国的领土争端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韩国民众对日本的不满情绪强烈韩国领导人公开指出领土问题高于韩日关系而日本方面则想加强对竹岛的主权宣传强化竹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的观念的教育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刺激韩国的反日情绪领土争端历史问题互为交错和激化让韩国国内的反日情绪犹如火上浇油韩国人认为日本将过去殖民朝鲜时所非法吞并的领土仍视为日本收稿日期20050930作者简介李雪威1973女黑龙江伊春人延边大学社科部讲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生韩国朝鲜大学地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8的领土表明了日本不认罪的基本观点近年来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之争中呈现出了全面的强硬姿态除了与韩国的独岛之争日本与中国争夺钓鱼岛与俄罗斯也有北方四岛纠纷这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国内要求成为正常国家的欲望逐步抬头不希望在有关领土问题上采取以往的低姿态另一方面也缘自其对海上权益的看重和对能源争夺的加剧[1]第三在处理朝核问题上的矛盾近两年来韩国政府在对日历史问题上大做文章有深刻的国内外因素其中就有朝鲜因素近年来朝鲜为了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缓解美国对其打压力图改善同韩日的关系但是自2002年底第二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借机对朝鲜发难其根本目的是以朝核问题为借口乘机壮大武装成为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同时日本还在人质绑架事件上大做文章以制裁相威胁虽然韩日两国都主张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但日本的态度明显比韩国强硬日本希望对朝鲜实施制裁希望在海上布置力量对朝鲜的走私进行拦截而韩国则对朝鲜的一些合理要求持同情态度希望尽可能用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在韩日间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升级时韩国与朝鲜的民族统一意识也在上升在这种背景下韩国国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给日本施加压力此外韩国国内政治民主化的新进展也影响着韩国同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卢武铉当选韩国总统是韩国政治生态变化的重要标志军人或亲美政治精英掌权的时代已经转为平民出身的政治家掌权的时代韩国青年一代要求更多的民族自主性要求对朝宽容这也是韩国疏远美国与日本的重要原因与韩日关系紧张相反美日同盟日渐加强在美国看来美日同盟是美国亚洲安全战略的中流砥柱日本的安全战略则显然是围绕着日美同盟展开的属于美国全球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美日同盟关系经过美日安保条约的再定义更加密切在处理朝鲜核问题和东北亚安全合作等问题上美日共同进退越来越密切也正是靠着美国的支持日本在历史问题邻国关系以及领土争议等问题上一意孤行为所欲为引起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强烈不满虽然韩国支持美日同朝鲜改善关系但韩国在争取自主外交对待台海问题国防和平以及处理朝核问题对待朝鲜政府的态度以及支持朝鲜向日本索取赔偿金等一系列问题上与美日都产生了分歧韩美同盟性质也在改变过去是针对前苏联中国朝鲜现在韩国希望韩美同盟遏制日本军事大国但日美关系明显要近于韩美关系对于美国的TMD 计划韩国并不打算加入而日本却积极参与美日关系的加强使韩国人感到美日关系越来越强大自己正在被迅速孤立为了摆脱这种境地寻求战略平衡韩国有意走进中国俄罗斯希望在中美之间走中立路线韩美日同盟关系正在经受严峻考验[2]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韩美同盟的基础还是不可动摇的在半岛南北分裂对峙的状态下韩美军事同盟关系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是防止周边国家扩军备战的平衡器美国需要韩国充当其在东北亚实现领导权的桥头堡韩美同盟在现阶段仍有其价值和重要性虽然韩方会在历史问题上采取较前强硬的态度但韩日双方都不希望从根本上影响两国关系在朝核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韩国不希望再生事端同日本的经济关系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韩国政策走向而日本在近期推行拉韩抑中的外交方针也希望拉住韩国防止韩国向中国靠拢结成对日统一战线但是无论是历史问题或是领土问题上的分歧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这表明日韩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可能发生波动因此未来韩美日同盟走向仍令人关注参考文献[1][2]金熙德.韩日关系的定位调整和近期走向[J ].当代韩国2001秋季号.。
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
ofthe US—ROK),美国
重申对韩国的安全承诺,专门提出“将通过包括核保护伞等延伸威慑(extended deterrence)来履行对韩国的安保公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允许朝鲜拥 有核武器”,并决定在朝鲜半岛、亚太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构筑“全面战略同 盟”。①此前,美韩虽因牛肉起风波,但共同安全利益显然大于贸易纠纷。与此 同时,美日同盟却出现裂隙。小泉内阁下台后,自民党几届内阁有意修复日中关 系,美日同盟原地踏步。2009年9月民主党鸠山内阁上台后,在双边关系上要 求日本拥有自主话语权,与美国平等对话;在地区外交上推出东亚共同体设想, 而东亚共同体不包括美国;在军事问题上指伊拉克战争为一场错误的战争,日本 派出自卫队也是错误,并于2010年1月从阿富汗撤出军舰,停止为美军供油;更 为重要的是,鸠山承诺将冲绳普天间基地迁到国外,至少是冲绳以外。这些都触 及美国战略利益。为此,双方高层进行多次会谈,都因态度强硬无果而终。为 此,奥巴马对日本的首次访问推迟时间、缩短行程,并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拒 见鸠山。 2010年以来,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和中日军事摩擦增加,两同盟首次出 现同步强化态势。2010年3月“天安舰事件”爆发后,本已大为巩固的美韩同盟 进一步强化。韩国总统李明博就事件调查结果发表对国民讲话后,美国表示
第3期 2011年5月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OrIJm of
No.3
Mar.20ll
World Economics&Politics
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
张威威’
摘要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从冷战结束之初同时弱化,发展为世 纪之交“一强一弱”(关El同盟强、美韩同盟弱),而经过韩国李明博政府和日本鸠
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
北 京 大 学 国 际关 系学 院 。 通 信 作 者 及 地 址 : 威 威 , 京 市 海 淀 区 北 京 大 学 畅 春 新 园 I号 楼 J3 张 北 2
强 弱态 势短 暂 逆转 。 随后 , 2 1 自 0 0年 中开始 , 同盟 出现冷 战后 的首 次同 步强 两 化 态势 。地 区 冲突爆 发 是两 同盟 同步 强化 的直 接诱 因 , 日韩 三 国安 全 政 策凋 美
整是决 定性动 力 ,l E韩两 国的国 内政 治形 势 则是 不 可 或缺 的 条件 。在 朝鲜 半 岛
危 机时 刻 , 同盟 同步强 化造成 战争 危 险升级 。从 战略格 局来看 , 同盟 同步强 两 两
化 加剧 了东北 亚地 区 的战略 紧张 , 加剧 了地 区军备竞 赛 的危险 。
美 日、 美韩 同盟 冷 战后 首次 同步 强化
美 日美韩 同盟被 称 为美 国东亚 战略 的 “ 双轮 ” 。冷 战后 , 两组 军 事 同盟 关 这
义 ” 开始 了冷 战后 的强化之势 。美 日同盟在 美 国地 区战 略 中 的地 位 显 著提 升 , ,
很大 程度上 覆 盖 了美 韩 同 盟 对 朝 鲜 半 岛 的军 事 功 能。 19 9 8年 美 国 国 防 部 东
亚 一 平洋 战略报告称 “ 日同盟仍然 是我 们在 亚洲 安全 战略 的关 键 ” 而对 于 太 美 ,
战集 团军编 制 , , 将所 部交 还 韩军 ,9 4年 l 19 2月 1日, 正式 把韩 军 的平 时指 挥权 移交给韩 军联 合参谋本 部 。第 一次朝 鲜 核危 机爆 发后 , 国通 过软 硬 两手 遏 制 美 朝鲜 的核开发 , 而韩 国基 本被排 除在 外 : 方 面 , 国与朝 鲜单 独接 触 并达 成协 一 美 议; 另一方 面 , 华盛 顿 曾提 及对朝鲜 核 设施 实施 先 发制 人打 击 的可 能性 , 事先 但 并 未与韩 国进行任 何协商 。
美日韩三角关系论文:美日韩三角关系对东北亚安全机制构建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美日韩三角关系论文:美日韩三角关系对东北亚安全机制构建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中文摘要】东北亚地区因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重要性、安全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国际政治的热点区域。
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与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东北亚国家深深认识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国家的发展与繁荣是各国共同的利益诉求。
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已成为东北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地区内各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关系互动,而美日韩三角关系就是其中的重要变量之一。
众所周知,冷战时期美国的亚太同盟政策为其发挥了重要的政治经济作用,因此冷战后美国全力将这一遗产继承下来,继续强化和巩固与日韩的同盟关系。
时至今日,美日韩三角关系已经成为了东北亚地区最为显著的地缘特点,对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国际机制、安全机制、东北亚以及美日韩三角关系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美国学者罗伯特·杰维斯有关安全机制构成要件的定义基础之上,结合东北亚地区的现实情况,将东北亚安全机制构建所需的条件归纳为大国关系、政治互信以及共同意愿这三个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美日韩三角关系对东北亚安全机制构建所需要件的影响,即美日韩三角关系是如何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以及这一地区国家对于构建区域安全机制的意愿转变这三个方面,来着重探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能否以及如何在美日韩三角关系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分阶段逐步实现。
中国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在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机制上具有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和国际义务。
而且中国正处于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位置,区域安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清美日韩三国的未来战略走向,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为我国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发展战略、确保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和平稳定环境提供一定的参考。
美韩同盟及未来走向
美韩同盟及未来走向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进遏制政策的工具。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形势总体上趋缓,美韩同盟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
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仍将在东北亚地区继续维护带有明显冷战特征的同盟体系,这将成为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
一、美韩同盟的历史美韩同盟形成于朝鲜战争之后,其标志是1953年10月签署并于1954年11月开始实施的美韩互助防务协定,它是美国对亚洲地区军事控制的重要表现。
由于冷战的历史特征,美韩同盟还被视为美国在亚洲地区推行遏制政策的工具——对欧亚边缘地带遏制政策的延伸。
朝鲜战争之前,美国一直维持着避免介入亚洲地面战争的立场,只对北约地区、拉美和由日本经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防御地带给予直接的军事支持。
朝鲜战争使美国加强了对苏联、中国的遏制政策,从亚洲太平洋地区延伸到中东,直至欧洲,通过建立各种军事联盟,形成对苏中的包围圈。
美国向欧亚边缘地带拓展联盟,增强了美国核威慑战略在盟国中的份量。
朝鲜战争之后,通过联盟实施的威慑原则具体表现为,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南朝鲜、中国台湾、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建立起双边联盟。
艾森豪威尔—杜勒斯政府希望,如果通过这些联盟的方式使美国的利益得到确认,那就可以使美国针对中国直接的或苏联支持的对欧亚大陆的进攻实施意图更加明确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这将使美国解决免于在共产主义选择的地点进行一系列战斗的问题。
[1]从美国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美韩同盟属于亚太地区联盟形成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联盟形成于1951年,是对旧的防务圈的强化。
比如,与菲律宾的互助防务条约和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三边条约,1951年美日和平与安全条约也属这一类。
这些联盟对美国的主要价值是它们的战略地位:从这些国家的基地,美国可以将其军事能力投射到中国和苏联前沿。
这些联盟还划分出一个重要的区分敌友的意识形态范围。
美韩同盟等属于将联盟扩展到太平洋防务圈之外的亚洲地区的第二阶段。
世经政 美日韩三边关系浅谈
美日韩三边关系浅谈摘要:近年来,随着美国战略中心东移以及朝鲜问题的迟迟未决,东北亚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支点,随之而来的美日韩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无疑,在美日韩的关系中,美国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对亚洲的这两个小弟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并影响着两个国家的战略走向。
而对于日韩之间由于历史等原因,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有些相互对立。
在关系错综复杂的东北亚,美国一直保持高调的存在,其战略无疑剑指中国,中国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应对美日韩的战略挤压,成了中国必须要考虑的事。
尤其在美国大选、韩国闺蜜干政事件之后,新的美日韩的关系变得更加让人难以预料,中国必须做好应对。
关键词:美日韩关系美国主导新特点中国应对一、美日韩三边关系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美日关系与美韩关系是美日韩三边关系的两个等边,且具有稳定性,但日韩关系是三边中的一个短边,具有不确定性。
在三边关系中,美国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美国的动向直接关系着其他双边关系的走向。
三方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相互竞争。
在不同的问题领域,保持二对一的局面是常态,但这种局面处于不时变化之中。
下面具体分析这几个基本特点:第一,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美国处于主导地位。
近年来,美国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加强与韩国和日本的关系,适当让韩国与日本分担美国在亚太防务上的负担,把韩国与日本牢牢缚在美国的战车上,加紧构建美日韩军事一体化体系。
一般而言,三边关系通常不是等边的,在三个国家中,往往有一个国家处于主导和较为有利的地位。
美国对欧亚地区的一项有效政策是必须具有一只远东之“锚”,如果美国被他国排除或者自我排除在亚洲之外,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拥有这只“锚”。
所以,为了维持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美国必然加强与日韩两国的关系。
2013年5月7日,美韩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谈,双方共同发表《纪念美韩同盟60周年联合宣言》;2015年10月,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访美,奥巴马表示美韩同盟之于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而言都至关重要。
美日和美韩同盟“弱军事化”为导向的考察
收稿日期:2021-05-10作者简介:王俊生,男,河南沈丘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博士。
美日和美韩同盟:“弱军事化”为导向的考察王俊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07)摘要:美日和美韩同盟关系的建立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大国竞争需要。
尽管当前同盟内部争执不断,但美国已把中俄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希望借同盟力量提升竞争优势,日本与韩国也希望借此服务地缘战略利益,美日和美韩同盟将继续发展下去。
与此同时,美日与美韩同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增大了中美关系发生“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不利于朝鲜半岛问题对话解决,阻碍日韩两国提升对华关系,使同盟内部面临越来越大的张力。
美日和美韩同盟“弱军事化”则是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安排。
为此,中国应积极推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促进中日和中韩关系稳定发展,并处理好中美关系。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美日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弱军事化;共同利益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21)05-0016-10美国目前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拥有近八百个军事基地1〇,在韩国与日本的驻军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日韩两国所处的东北亚地区大国博弈集中、安全局势复杂,美国近年来不时发出从该地区撤军言论。
2017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战略顾问班农指出,“如果能实现朝鲜实质性的‘弃核’,美国可以讨论撤军问题”2〇。
2018年3月,特朗普声称,“如果不能解决好贸易问题,他考虑从韩国撤军”3〇。
近年来美日矛盾不断,两国关于冲绳普天间基地“噪音扰民”问题的矛盾已持续多年。
2019年11月,美国媒体透露特朗普政府欲要求日本支付80亿美元左右的军费,为此前的4倍。
同期,围绕驻韩美军军费分担问题美韩分歧严重,美国又传出“将考虑撤走一个旅的驻韩美军”。
这些观点遭到日韩两国强烈不满,两国越来越质疑美国的安全保护诚意4〇。
美日、美韩同盟强化的现状与比较
美日、美韩同盟强化的现状与比较作者:沈鹏花馨来源:《当代世界》2016年第11期美国在“重返亚太”战略中高度依赖同盟,把同盟当作其维护美国利益的重要途径。
在自身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同盟的配合。
其中同处于东北亚地区的美日、美韩两同盟都同步得到了强化。
通过对日韩施展“巧实力”外交,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盟国战略重心的调整,缓解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资源紧张的情况。
美日、美韩在地区安全环境中的互动2009年,奥巴马政府就任之初,曾提升与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使日本担心美国是否会冷落自身。
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亚洲时把首访国定在了日本,迅速安抚了日本。
[1]虽然美日同盟新一轮强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但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升温的情况下,日本出于其自身的利益考虑,尤其是在自民党再次执政后,成为美国实施亚太战略的支持力量。
美国希望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大力推动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的“轮辐模式”同盟体系向“网状模式”的同盟伙伴体系转型。
日本也抓住美国“重返亚太”的机遇,实现“倒逼”国内各派同意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和“无核三原则”,以“进攻性防卫”替代“专守防卫”,实行“集体自卫权”。
最终谋求美日同盟“对等”化和日本的“正常国家”化。
美日同盟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2]:首先,美日同盟已经持续了60多年,日本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军事部署的主要经济支援力量。
以驻日美军的“驻在国支持经费”(Host Nation Support)为例,2012年日本政府为驻日美军支付了约20亿美元的费用,日方还负责为25000余名日籍后勤人员支付薪水。
[3]其次,美日同盟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军事功能。
美国可以以驻日美军基地为中继,向亚太各个地区投送军力,并向日本及其他盟友提供保护。
最后,美日同盟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功能。
美日同盟作为美国亚太双边同盟体系中最核心的同盟,可以对其他盟国起到示范作用。
浅析美韩军事同盟发展前景
美韩军事同盟因安全利益的迫切需求而形成。
安全问题一直是美韩军事同盟得以存续的基础。
冷战时期韩国担心朝鲜入侵,冷战后朝核危机出现,朝鲜半岛军事安全依然面临挑战,因此美韩军事同盟必然会继续发展下去。
同时,由于全球国际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韩国在安全问题上依然需要美国的帮助,美韩军事同盟必然会持续迸发出活力,持续加强。
一、美韩同盟持续推进的深层次原因冷战之后国际局势、美国战略目标和任务都发生了一些转变,然而美韩同盟并没有消失或者削弱,反而确定美韩同盟得到了维护和持续稳定的强化。
其原因在于:一是朝鲜半岛的军事安全面临挑战;二是美国遏制中俄的战略意图持续存在;三是美国依然秉持霸权思维。
由此可见,共同的威胁和联盟的调整能力是美韩同盟能够维护和增强的根本原因。
(一)朝鲜半岛军事安全面临挑战朝鲜对韩国的进攻是朝鲜战争的开端,朝鲜对韩国的军事安全威胁也是韩国追求和维护美韩同盟最直接的动力。
而这种军事安全威胁冷战之后并没有结束,反而在不断增强。
朝鲜奉行“先军政治”发展以军事为先,这导致韩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对朝鲜的绝对优势,但是在军事上与朝鲜相差甚远。
韩国在军事上只能依靠美国的援助和安全保证。
2005年韩国反美情绪高涨,提出要收回军队的战时指挥权,美国也有减负的意愿,并且经过谈判原定于2012年继而又修改为2014年至今该计划都没有完成。
其根本原因是:韩国虽然随着经济腾飞自信心不断增长,但是它的政治选择却极大地受到朝鲜安全威胁的束缚。
冷战之后韩国通过美韩联盟获得了安全保证,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使朝鲜的安全实质上没有一个大国给予保证,况且朝鲜半岛只是停战状态,这就导致了朝鲜的不安。
因此朝鲜只能选择自助,依靠自身的力量维护安全。
朝鲜在“先军政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表现得穷兵黩武。
频繁的边界冲突、“天安舰”事件以及不断升级的威慑和战争叫嚣,既体现了朝鲜军事发展的自信,也体现了朝鲜深层次的不安。
而面对这些威胁韩国首当其冲。
美日军事同盟的历史渊源
美日军事同盟的历史渊源美日军事同盟是二战后日本成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后建立的,对于两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美日军事同盟的历史渊源,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一、二战后的重建与美日同盟的初步形成二战结束后,日本处于经济崩溃和政治动荡的状态。
为了重建日本,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广泛的协助和干预。
1947年,美国通过《日本宪法》强化了日本的和平主义原则,并剥夺了日本的军事能力。
然而,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认识到需要一个稳定的亚太地区,于是开始重新考虑对日本的安全保障和军事合作。
二、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的签署与同盟进一步深化1951年,美日签署了《旧金山和约》,恢复了日本的主权地位。
同时,美国与日本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条约》,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并在军事上提供援助。
这一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美日之间的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三、美日军事同盟的深化与扩展在冷战期间,美日军事同盟逐渐深化与扩展。
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军事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日本重建自卫队,并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情报分享和军事合作。
日本成为亚太地区和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与美国一道应对共同的安全威胁。
四、美日军事同盟的挑战与调整虽然美日军事同盟在冷战期间发展迅速,但它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调整。
其中一个挑战是日本国内对于修改和平宪法以增加军事实力的争议。
另外,美国在军事上与亚太地区其他盟友的关系也对美日同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和朝鲜核问题等重大安全挑战上,美日之间的合作也面临一些调整和协调。
五、美日军事同盟的当前形势与前景展望当前,美日军事同盟依然是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石,它在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两国在情报共享、军事演习、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加强。
此外,随着中国崛起和朝鲜核问题的紧迫性增加,美日军事同盟有望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综上所述,美日军事同盟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重建时期。
通过《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的签署,同盟逐渐深化和扩大,并在冷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转载)这篇论文由复旦的石源华教授撰写,对东北亚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一、美日同盟、美韩同盟起源的异同美日同盟、美韩同盟都是在二战结束后特殊的冷战背景下形成的。
日本和韩国均非美国的天然或自然盟友,19世纪末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对手,直至发生太平洋战争;韩国对于美国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
两个同盟在20世纪50年代的出现均源于美国对抗苏联的需要,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
其共同点十分明显:其一,外部因素和外部威胁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驱动因素。
冷战的形成导致美国改变对日严厉管制的政策,并视日本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冷战桥头堡。
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西太平洋环形防线”的范围,朝鲜半岛成为拱卫美日同盟的前哨。
其二,地缘战略关系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现实因素。
日本列岛位于北太平洋的贸易通道,日本海、东中国海和黄海出海口,对于美国在远东的安全保障利益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美国因此将日本视为可在战时获得向亚洲本土以及苏联有关岛屿投送军事力量的作战基地。
朝鲜半岛是大陆和海洋力量交汇和争夺的关键地区,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盾牌”,也是海洋国家西向进攻的第一块“陆基”,“防卫韩国”成为美国“在东北亚对苏基本战略的重要的一环”。
两个同盟的建立均有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
由于同盟产生的时间、背景、战略地位有重要区别,两个同盟一开始就存在不少差异:首先,美国对于日本与韩国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地位的认知不同,同盟建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美国对于日本战略地位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晰。
早在1951年9月,两国就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美国对于韩国战略地位认知相对曲折,美国曾一度将韩国划出“西太平洋环线”之外。
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重新审视韩国在其远东战略中的地位而改变其态度,两国于1953年10月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时间晚于美日同盟条约2年。
其次,日本和韩国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分量也不完全相同。
美日、美韩同盟强化的现状与比较
美 日、美韩 在
地 区安全环境 中的互动
2 0 0 9年,奥 巴马政府 就任之初 ,
曾提 升 与 中 国和 东 盟 的关 系 ,使 日本
日本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军事部署的
主 要经济 支援 力量 。以驻 日美 军的 “ 驻 在 国支持 经费 ” ( H o s t N  ̄ i o n S u p p o a ) 为 例 ,2 0 1 2年 日本 政府 为驻 日美 军支 付 了约 2 0 亿 美 元 的费 用 , 日方 还 负 责为 2 5 0 0 0 余 名 日籍 后 勤人 员 支付 薪 水。 其 次 ,美 日同盟在 美 国重 返 亚
同盟 伙 伴 体 系 转 型 。 日本 也 抓 住 美 国 “ 重返 亚太 ”的机 遇 , 实现 “ 倒逼 ”
2 0 0 9年初 ,国务卿克林顿访韩 ,提出
与韩 国建立 更全 面的 战略 同盟 。6月 ,
的双重战略作用。奥 巴马政府还通
朝韩 海上 对抗 局 势升 级 的契 机 ,引 韩 国 向黄 海投 放更 多 战略 资 源。2 C
担心美国是否会冷落 自身。但美国国
务卿 希 拉 里 ・ 克林 顿 访 问亚 洲 时把 首 访 国定在 了日本 , 迅 速安抚 了 日本 。 虽 然美 日同盟新 一轮 强化 的过 程并 不
坪岛炮击事件。这两起事件使韩国
朝 鲜威 胁 的担 忧迅 速 上升 ,通 过加 美 韩 同盟 寻求 安全 保 障的 呼声 日益 涨 。李 明 博政 府依 据美 国的要 求全 加 入 了美 国主 导 的 防扩 散 安全 倡t
综合性 战略同盟。 所谓综合性战略
同盟 即意 味着 美韩 两 国的合 作 范围从
军 事 同 盟扩 大 到政 治、 经 济 、社 会 、
美韩同盟关系的演变和前景
步加强了对朝强硬政策 。美韩对朝
政策 的不同步使双方 出现信任危机 ,
动 摇 了美 韩 同盟 的基础 。 卢武 铉政 府 比金 大 中政权 更加 强 调 “ 民族 共 助 ” 和 “ 自主 国 防 ” 。上
2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美 韩 同盟 O 的主 要特征 是 “ 主韩从 ” 由于 《 美 。 共 同 防御条 约 》的签 订完 全取 决于 美 国
的意 愿 ,美 国在 同盟关 系 中 占据 主导
“ 不符合 时代潮流”的美韩 同盟关 系
逐渐 升温 。 特别是 2 1 年 , 应对 “ 00 在 天
后 ,对克林 顿 政府 的与朝 对话 政策 改
由紧而疏 : “ 主韩从 ” 从 美 到 “ 对等伙伴”的演变
美 韩 同盟 的 建 立 缘于 朝 鲜 战 争 ,
财 政 收入 的三 分之 一 。期 间 ,驻 韩美
军兵力 也一 度达 到 2 2万人 之多 。
弦更 张 。“ 1”恐 怖 袭 击 事 件 后 , 9・ 1 美 国把 朝 鲜 列入 “ 恶 轴 心 国 ” 邪 ,进
台之初便 誓 言调 整对 美关 系 ,主张 减
少对美依赖 ,谋求将美韩 同盟 “ 建立
在 更 平 等 、更 合 作 的基 础上 ” ,主 张
利益考量 ,而选择同世界上最强大的
国家结 盟 。共 同 的利 益需 要驱 使美 韩
走 到 了一起 。
韩 国作为主权 国应享受应有的权利 ,
不 允许 出现无 视 韩 国意愿 的单 方面 决
安 ”号事 件 和延坪 岛炮 击事 件 的过 程
持久的不均衡:战后美日、美韩联盟比较研究
持久的不均衡:战后美日、美韩联盟比较研究
汪伟民
【期刊名称】《韩国研究论丛》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正> 战后以来,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基础主要是五对双边联盟,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美日和美韩联盟。
然而这两对联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权重却不是可以等量齐观的,美日联盟历来是冷战时期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核心和支柱,而美韩联盟则长期是拱卫美日联盟的前哨阵地;前者更主要是一种政治和战略联盟,而后者更【总页数】22页(P11-32)
【作者】汪伟民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政策与安全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153
【相关文献】
1.冷战后美日对华外交政策变化的比较研究 --从地缘政治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J], 高兰;周建明
2.冷战后美日韩联盟体系与中国 [J], 王晓波;陈斌
3.技术选择、人力资本与就业均衡——美日差异的比较研究 [J], 刘君
4.简析冷战后美韩联盟关系的发展 [J], 鲍玲
5.战后美日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研究 [J], 林峰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日同盟
战后,日本选择了一条在美国保护下谋求发展的道路,因此,日美安保条约的意义决不限于安全领域,实际上构成了战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
这条特殊的发展道路使得日本形成了对美国的深刻依赖。
虽然日本民主党判断“美国的影响力在不可避免地下降”,而要求扩大自己的行动自主性,但是,美国在今后二三十年里还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不会从根本上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这次的《白皮书》也特别强调了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不难看出,日本今后将继续奉行以保持和加强日美同盟关系为优先目标的对外政策。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日本强化与美国的战略军事同盟,也是想借助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堵吓”意念中的敌手,实际上就是借美国的实力来对地缘对手进行一种地缘遏制。
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给日本造成巨大冲击。
同在去年,中日发生钓鱼岛撞船事件,放还中国船长让日本感到“受挫”,也坚定了日本要借重美国来维护自身安全的决心。
菅直人内阁修正了鸠山前首相推进的“对等日美同盟”政策,明确地转向了“同盟最优先”的政策。
当然,防范和遏制东亚地区大国(主要是中国)的发展,维护其在该地区的传统霸权和既得利益,也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大重心。
在遏制中国方面,日美可谓一拍即合。
而日美同盟也成为影响中日关系以及东亚地区政治与安全局势的一大变量。
不容否认,无论是钓鱼岛还是南中国海问题,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近年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竟公开跳到前台兴风作浪。
可以预计,今后美国对该地区事务介入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而日本今后可能附和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围交政策”(congagement),既围堵又交往。
应该说,中日之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国家关系。
中日两国间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和现实利益冲突;日美不对等的同盟关系造成美国因素对日本的影响格外直接和严重;日本国内政局多变,民主党内部意见纷纭,执政前景不明朗;中日两国在两千年的历史上,力量对比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今天的力量对比正在经历一个半世纪以来未曾有过的变化,亚洲呈现两强并立的局面,日本政界和社会上对中国迅速发展的抵触心理,会对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产生影响。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兼论美日韩安全互动与东北亚安全
作者: 石源华[1];汪伟民[2]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200433;[2]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政策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上海200083
出版物刊名: 国际观察
页码: 61-68页
主题词: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东北亚安全
摘要:文章从同盟的起源、对美战略价值的位差、非对称性的不同特征等层面对美日、美韩两对同盟关系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认为这两大同盟在性质与功能方面根深蒂固的不均衡性在冷战后并未消减,并将继续对当前朝核危机的解决及今后东北亚的安全机制建设产生潜在的、结构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兼论美日韩安全互动与东北亚安全石源华汪伟民2012-8-30 21:05:09 来源:《国际观察》(沪)2006年1期作者简介:石源华,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上海,200433);汪伟民,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政策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上海200083)内容提要:文章从同盟的起源、对美战略价值的位差、非对称性的不同特征等层面对美日、美韩两对同盟关系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认为这两大同盟在性质与功能方面根深蒂固的不均衡性在冷战后并未消减,并将继续对当前朝核危机的解决及今后东北亚的安全机制建设产生潜在的、结构性的影响。
关键词: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东北亚安全一、美日同盟、美韩同盟起源的异同美日同盟、美韩同盟都是在二战结束后特殊的冷战背景下形成的。
日本和韩国均非美国的天然或自然盟友,19世纪末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对手,直至发生太平洋战争;韩国对于美国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
两个同盟在20世纪50年代的出现均源于美国对抗苏联的需要,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
其共同点十分明显:其一,外部因素和外部威胁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驱动因素。
冷战的形成导致美国改变对日严厉管制的政策,并视日本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冷战桥头堡。
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西太平洋环形防线”的范围,朝鲜半岛成为拱卫美日同盟的前哨。
其二,地缘战略关系是两个联盟形成的最大现实因素。
日本列岛位于北太平洋的贸易通道,日本海、东中国海和黄海出海口,对于美国在远东的安全保障利益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美国因此将日本视为可在战时获得向亚洲本土以及苏联有关岛屿投送军事力量的作战基地。
朝鲜半岛是大陆和海洋力量交汇和争夺的关键地区,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盾牌”,也是海洋国家西向进攻的第一块“陆基”,“防卫韩国”成为美国“在东北亚对苏基本战略的重要的一环”。
两个同盟的建立均有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
由于同盟产生的时间、背景、战略地位有重要区别,两个同盟一开始就存在不少差异:首先,美国对于日本与韩国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地位的认知不同,同盟建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美国对于日本战略地位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晰。
早在1951年9月,两国就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美国对于韩国战略地位认知相对曲折,美国曾一度将韩国划出“西太平洋环线”之外。
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重新审视韩国在其远东战略中的地位而改变其态度,两国于1953年10月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时间晚于美日同盟条约2年。
其次,日本和韩国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分量也不完全相同。
日本对于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是其远东同盟体系的支柱和核心。
韩国对于美国则具有两重性,美国既需要韩国作为防范苏联和中国进攻的前哨和缓冲地,同时又担心韩国可能“擦枪走火”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美国拖入战火。
这种两重心态促使美国将韩国承诺放弃“武力统一”政策作为美韩签署同盟条约的前提和基础。
美国在与日本、韩国的两国关系上存在着明显的亲疏。
第三,从日本、韩国两国角度观察,两国传统的国际政治观也是有差异的。
日本是个岛国,自身地理位置受到很大限制,明治维新后走上军事扩张道路,其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传统做法是傍依强国、大国,寻求自身利益的扩展。
1902—1922年的英日同盟曾使日本得益匪浅,先后在日俄战争和日德战争中取胜,并迅速在远东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与盛极一时的德国结盟,推行“大东亚共荣圈”政策,妄图瓜分世界。
战后,日本一心在美国核保护之下全力振兴民族经济,这种态度深为美国政府赞赏。
韩国是个半岛国家,历史上长期处于大国、强国的包围之中,其对于远东国际政治的基本传统是周旋于各大国之间,求取自身的生存安全。
它对于进入朝鲜半岛的任何一个大国均抱有疑惧心理。
战后,韩国当局与美国在对待朝鲜半岛统一、美军撤兵、武装韩国以及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等等问题上都存在分歧,以致韩国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并违背美国计划私自释放战俘,给停战进程造成很大干扰。
这使美国从同盟建立之初,就对韩国采取既支持又控制的态度。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从成立之日起,既有共点,又有异点,这种特点对于日后两同盟关系的发展以及美、日、韩三角关系的互动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美日、美韩同盟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的位差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虽然均在美国远东同盟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定位不同,两大同盟在性质与功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位差:第一,日本和韩国在美国的亚太战略考虑中,其作用具有明显位差。
美日、美韩的结盟动机并不对等:日本在战后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工业基础没有遭受重大破坏,美国与日本结盟可增强其实力,美日结盟是美国战略上深谋远虑的结果;韩国却是贫弱不堪,在朝鲜战争之后完全要靠美国的援助才能生存,是美国政治和经济上的一大负担。
美韩结盟主要出于美国政治信誉和担心共产主义进攻会引起“多米诺骨牌现象”,才勉强与韩国结盟。
第二,日本和韩国在美国地缘战略上分担的责任也不相同。
韩国只是美国在东北亚的一个前哨阵地,是抵御朝鲜和苏联进攻的第一道“绊网”,是一个预设的战场;日本的位置则比作为预防实际冲突发生的韩国防线重要得多,两者在东西方对抗中的分量有较大的差距。
一旦美、苏或美、中发生重大冲突,韩国只能参加一场前哨战,而日本却是东亚地区大规模决战的中枢和组织指挥的基础。
日本和韩国在美国的东北亚战略棋盘中扮演的角色也有区别。
美韩同盟的功能主要是随时防范朝鲜的进攻,是单纯的军事同盟,其作用范围主要局限于东北亚的朝鲜半岛;美日同盟则超越军事同盟,更重要是政治和战略同盟,通过《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内的所谓“远东条款”,赋予美日同盟以辐射整个地区的功能。
朝鲜战争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日本在战略和经济上对美国的辅助作用进一步上升,日本承担了部分援助韩国、台湾的责任,并且自70年代起运用其对外投资帮助美国稳定东南亚,防止该地区为共产主义所渗透与影响。
第三,日本和韩国与美国的互相依赖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联盟困境。
美韩同盟形成以来,韩国在外部安全、内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全面依赖美国。
一方面使美国对防守韩国感到负担太大,认为其对韩支出与收益不相称,在远东气氛趋向缓和或美国力有不逮之时,不时会寻求减轻联盟负担或试图从韩国撤出全部或部分美军;另一方面,韩国对美国的联盟承诺高度关注,美国的任何政策转变都会引起韩国强烈的“被抛弃”忧虑,形成双边关系的激烈磨擦和冲突。
美日同盟则不然,随着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面对美国战略收缩时并不会产生韩国那样巨大的“被抛弃”困境。
日本首先借助美日同盟,维持低水平的防卫开支,为其经济高速增长和成为经济大国创造条件,随后又借助美日同盟,积极推行“政治大国”外交,提出要做“西方成熟的一员”,试图全面走出“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阴影。
三、美日、美韩同盟的非对称性及其差异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都是非对称性同盟,包含着不平等内容,但两者亦有很大区别。
美韩同盟自签署以来就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美国试图干涉韩国内政,尤其是干预韩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为了制约韩国的军事自主行动,韩国国防军的战时指挥权一直被美国人所控制;根据《驻韩美军地位协定》,美军在韩享受治外法权;韩国国内一直部署着大量的美国战术核武器,驻韩美军长期驻扎在韩国首都首尔附近;韩国要求增强其导弹射程,却遭美国拒绝等等。
尽管韩方不断提出修正要求,但这些不平等内容却没有得到有效修正,有限的修正内容也主要体现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分工上,其同盟功能始终未能增加新内容。
80年代开始,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韩国在国防上的自主倾向进一步提升,美韩同盟逐渐从单向的控制型同盟向双边互助型同盟方向发展,其具体表现主要有:美韩联合军事指挥部的建立、举行代号为“协作精神”的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分摊防务负担、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等。
韩国方面对由美国控制的非对称的军事同盟关系越来越不满,然而,相对于美日同盟而言,美韩同盟的修改力度远远不够。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不愿主动对韩方的合理要求作出修正,引起韩国朝野强烈的民族主义反应。
相对于美韩同盟,美日同盟虽然也是非对称的同盟,但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双方不断交涉,并逐步对同盟条约作出重新定义。
在日本方面的一再提议和交涉下,1960年1月,美日签署《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增加了政治经济合作的条款和军事同盟的内容,确定了发生紧急情况时、驻日美军更换装备时以及在日本领土以外进行军事行动时的两国随时协商制度;删除了驻日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内乱的“内乱条款”和不经美国同意日本不得向第三国提供军事基地的条款,突出了日美双方的对等性,日本的自主性有所增强。
1978年11月,双方再次签署《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由此实现美日同盟关系的又一次“重要调整”。
双方进一步明确军事分工:美国负责提供“核保护伞”,应付战略进攻,日本承担本土防御、海峡封锁和关岛以西、菲律宾以北1000海里的反潜护航作战。
美日安全合作进入了更对等化、具体化、系统化的阶段。
7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积极推行“政治大国”外交,试图全面走出“美主日从”的不对称同盟关系阴影,表现出不断膨胀的政治雄心;美国则为适应其东亚安全战略调整的需要,主张强化美日同盟,并将美日关系确定为相互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美日同盟出现了“美守日攻”的态势,美日关系保持了既通力合作又磨擦不断,既致力协调又斗争不断的不平衡战略伙伴的局面。
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非对称性及其互相间的差异导致错综复杂的美、日、韩三角关系,对于90年代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重新定义也将发生重要的影响。
四、美、日、韩三角关系的互动与困境朝鲜战争后,一个分裂的韩国和一个虚弱的日本虽然共处在美国构筑的远东同盟体系中,有共同的反共意识形态及平衡中国和苏联力量的需求,却不能携手结盟以对抗敌对力量。
日、韩两国在美国的推动下,花了14年时间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其后依然磨擦不断,甚至数次相互威胁中断经济关系。
然而,由于日、韩两国各自与美国结盟,加之美国作为影响巨大的第三方的压力与诱使,日、韩两国在某些场合、在某些问题上还是产生了一些合作性的行为。
在美、日、韩三角关系的总框架中,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是强有力的双边,但日韩关系却是三边中较短的一条腿。
整个冷战期间,美国力量的消长、美国亚太政策的变迁对美、日、韩三角关系的互动形态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而美国对日、韩两国的安全承诺又是受其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考虑所驱使的。
由于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的非对称性,作为受动方的日、韩一直存在着“被抛弃”的联盟困境,并对双边互相关系产生相当的影响。
针对冷战期间苏联和中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美国曾在亚洲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但在越南战争后,鉴于力量的有限性,美国被迫再次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寻求逐步从亚洲脱离的政策,这促使深恐“被抛弃”的日、韩暂时忘却历史恩怨,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而当美国对日、韩的承诺很明确之时,日韩两国之间的合作就会出现问题,双边磨擦就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