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开卷模式下高效复习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开卷模式下的高效复习策略摘要: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闭卷模式,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求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复习计划,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关键词:中考历史;高效复习;策略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已经多年。
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打破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这意味着中考改革已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体现了中考正渐渐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其中。
这种新形式的测试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有益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以下是笔者多年来指导学生进行初三复习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正确发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全面落实和掌握基础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实施的基础。
由于教材只是实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而《考试大纲》又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用于指导考试命题和复习的依据,这就意味着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不是某一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而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以,不管历史教材的版本怎么变,我们都应该仔细阅读《义务教
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因为它们是我们取舍、细化历史知识的依据。
因此,每一年的《考试大纲》下发后,我们都要把它与上一年的《考试大纲》进行仔细比对,以便在第一轮复习时找准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减轻负担,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以下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常用方法。
1.断代史复习法。
在进行初中历史复习的时候,我有时把传统高中历史教材的复习法引进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时候,我发给学生一个知识网络图,呈现出隋唐的兴亡线索,再带着学生分朝代整理考点,包括:隋朝(兴亡时间、经济繁荣、教育制度),唐朝(兴亡时间、盛世局面、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教育制度)。
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就能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记忆与运用,而且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也有一定的好处。
2.“厚今薄古”法。
按照安徽中考考纲的规定,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占了15%左右,世界古代史占了5%左右,因此,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采取了“厚今薄古”的做法,即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用较少的时间复习完,这样就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详细复习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3.角色体验法。
在复习的时候,我还尝试让学生做“命题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例如,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将
它们区别开来,我让他们假设以判断题的形式命题。
命题一: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
俄国。
命题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命题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通过学生对这样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命题,便能比较全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理解、掌握知识点,使师生互教互学、互动互提升,让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开发和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了“由薄变厚”,掌握了大量信息,但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吸收。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迫切需要在第二轮复习时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即“由厚变薄”。
在复习时,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和敏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时把相同类型历史知识归纳起来并形成专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能力。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另外,在进行纵横联系的时候,需要教师创设轻松的氛围,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在复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但是它仅仅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蚂蚁”到“大象”的过程,你能够整理出这个发展线索吗?然后,我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整理两册书上的知识点,最后我再总结,给学生呈现出一部美国历史,即:“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扫除外部障碍)——南北战争(扫除内部障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罗斯福新政(从危机中恢复)——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大发战争财)——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美苏争霸同步进行——世界头号强国(充当‘世界警察’,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早已学习过的、枯燥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复习中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效复习的目标。
三、关注热点问题,正视历史与现实,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中考不回避热点。
当今社会重大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常被用作中考命题的背景材料,因此要注重时政热点,应用历史知识、观点去解释当代问题。
最近几年历史中考中都或多或少地考到了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2012年安徽历史卷第16题以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的事件引出希腊文明的影响。
这种状况说明中考命题的时代气息越来越强,体现了历史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
因此,在复习中要以热点问题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社会热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初三历史复习如能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命题思路,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讲究复习策略,即:纵横结合、分门别类、点线面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到保质保量,这样,历史科复习备考的实效性必将大大提高。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追本溯源,全程监控”——从系统论角度论高师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批准号:2006jqw158)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李霞:阜阳师范学院附中罗爱梅: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张家英:安徽省寿县迎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