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式管理瓶颈的利刃全面建立透明的规则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倡导中国式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将西方现代管理的意图曲解或者曲折执行,关键就在于规则文化没确立,考虑人性的东西太多,考虑人的面子太多,考虑人际关系太多,往往连一件简单的事情都会考虑得极为复杂繁琐,从而导致效率低下,而且效果很差。

一、中国有着丰富的规则文化基础,但中外管理最大的差距,仍然在规则文化的建设上。

中国应该是一个有规矩并且懂规矩的国度。在平常的工作和交往中,经常能听到与规矩相关的警句,或看到相关的内容。譬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成何体统。这句话就强调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

在古代的着作中,孔子的《论语·子路》中也说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有人在另一篇古文中也谈到,“穷兵赎武”并不能“坐拥天下”,唯有得民心,并且能够令行禁止,方能“行王道和成大业”。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译文】兼并是容易进行的,唯有坚固和凝聚才是困难的。齐国能兼并宋国,但不能凝聚宋国的人民,所以魏国又夺走了。燕国能兼并齐国,但不能凝聚齐国的人民,所以田单又夺走了。韩国上党的土地,方圆百里,完整富足而归顺了赵国,赵国不能凝聚其人民,所以秦国又夺走了它。所以能兼并而不能凝聚其人民,那就会被夺走;不能兼并别人又不能凝聚自己人民的,那就必然会灭亡;能凝聚人民的也就能兼并别人了。兼并得到了就能凝聚,所以兼并没有强迫。古时候商汤王以毫地,周武王以镐地,都是方圆百里的地方,却使天下统一,诸侯称臣,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能凝聚人民。所以,凝聚读书人要以社会行为规范,凝聚要人民以政治;社会行为规范得到修整而读书人就会心悦诚服,政治平等而人民就会安居乐业;

读书人心悦诚服、人民安居乐业,这就称之为大的凝聚。用来守护就能坚固,用来征战就能强大,令行禁止,王者的事业也就完备了}”

当历史战车推进到现代中国时,涌现出了一个最强大的组织,那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她倡导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更是深得民心,并为保证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三大纪律是指: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八项注意是指: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强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前人对于组织规则存在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共同的认知。但是,当我们走入很多企业的现场,当我们从新闻媒体和财经杂志看到很多国内企业崩盘时的内幕,当我们看到老板与经理人,经理人与普通职员之间的恩恩怨怨时,不由得感叹,中国管理与西方现代管理落后,又何止百年?

那么,中外管理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没有全面建立起透明的规则文化。

在我前期的专栏系列文章里,也谈到过“会叫的孩子有奶吃”这种现象,这应该在很多国内企业里都是极为普遍的,但就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解决这个问题。反而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特事特办,因地制宜和个性化管理,而不能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二、国内企业过于浮夸,满足于自欺欺人而不自知。

在我呆过和学习考察过的数家企业,以及从一些朋友处了解到的信息,国内企业在规章制度方面,是花了很多功夫,而且基本都有数不清的文本。但是,很多规则都只是用来装饰门面的,包括国内许多企业在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一样,主要停留于表面的工作,而没有转化为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质量管理并没有达到与国际上同行企业的要求。曾经我所在的某着名家电企业,其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当执业内牛耳。

但是,当我从任职于某日本企业的朋友处了解到,日本企业在制造管理过程中的很多细节时,不免为所谓的“中国制造”汗颜。而在我们今天,某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却要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升级的话题。实际上,这就是真正的自欺欺人。

国内企业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挺强,在非常时期和一些极为重要的任务上,一旦领导发狠,执行效率极快,执行效果也非常出色。但是,在平时,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完美。这是执行问题吗?不是。而是我们的机制问题,是我们的制度和规则落实问题,这是真正的内因,而执行是外显的。所以,国内企业要赶上国际先进企业,首先就要从老板与核心高管层开始,建立起刚性的制度文化,让制度落实下去,让中层担当好二传手的角色,让全员都相信制度。规则之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得到奖励!

我认为,在国内企业的规则建设上,遇火则烫,遇冰则冷。我们不但要追求形似,而且更要追求神似。谁遵守规则很出色,就有奖励;谁违背规则,就会有相应的惩罚。

在国内企业,往往将制度贴在墙上就完事了,或者说制度只是制约层级低的人,而不善于自制,责权利不清晰,清晰了也不到位,这样,层层扯皮,层层推诿,制度就无法起到有效的“绳之以法”作用。

而且,国内企业在技法的学习上非常神速,国际先进的管理理论经常用来丰富现在正在运行的管理体系。明明不是什么蓝海,偏要套个蓝海战略上去?明明连“销售”和“产供销一体化”都没做好,每个企业都要讲营销?而且国内的营销大师们还创出了许多所谓的“营销新概念”?

三、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不在引入西方现代文化的同时,要注意创造有生命力的文化,这才是确立规则文化的基础。

在古代,儒家为了保证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延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文化,譬如“三纲五常”。这套规则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修正,由于一直很少有大的创新,发展到近现代时,整个封建皇朝纲常败坏,礼乐毁坏。当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化力量兴起时,将已经极为腐败的封建规则文化和组织文化体系如击破棉絮一样摧枯拉朽。但是,当这轮欧风美雨过去之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古老的文化虽然很腐朽,但是它却有极为强大的潜在力量,仍然在起着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