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家的意味》
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①依照法定条 件和法定程序 结婚组成家庭
生育
②因血缘关系结合的 家庭
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 组成的家庭——养子女、养父母
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④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 女、继父母
探究与分享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 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 之
的意味
家 : “家”字的上部表示 房子,下部是“豕”(shǐ) 即猪的意思。 古人把猪饲养在房子的 下层,自己住在房子的 上层。
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 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 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 的,往往在屋廊下摆“豕” (猪)祭拜,这就是 “家”,后来引申为“住所” 等义。
感恩母亲的活动。一位学生在寄给妈妈的家书上写道:“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身在异乡,祝妈妈节日快乐!”
A 这位学生(
)
①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 ②懂得宽容父母
③孝敬父母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
④使用家书交流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B )
中国人的“家”
探究与分享
中国的春运,可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 景观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 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 感受。
1)感受到人们对家的思念和依恋的情感,迫切希望 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味道, “年”的味道。
你制定了哪些家规? 哪些内容应该继
承并发扬光大?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是统编七年级上册“亲情之爱”的第一框内容,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理解中华民族“孝”的内涵,明确自己作为家庭小主人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家庭孝亲敬长的具体行动。
第一目“生命的居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加深对“家”的内涵挖掘;第二目“中国人的‘家’”旨在传统文化中“家”的内涵,理解中华民族“孝”的内涵,在此之上理解并感悟孝亲敬长的原因和要求。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萌发,寻求独立和自主,但心智的发展尚未成熟。
在后疫情时代,充足且适切的亲子沟通常常无法展开,而不少父母也长期忽视亲子交流,漠视了不良亲子关系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危害。
由于父母工作压力与孩子学业压力交叠,容易引发亲子间摩擦和隔阂,不少学生的生活成长一直是家庭的中心,未曾用心体会“家”的深刻意味,用心体味亲情之爱,需要引导学生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家庭中的各种情况,加深对家的理解。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合作探究安排学生合作完成一些任务或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定义、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的意义。
掌握家庭的组成、家庭角色以及家庭责任。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整理、情景探究等活动,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学会以实际行动孝亲敬长,提高传承家风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
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传统中国家庭独特的内涵以及意义。
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的组成以及家庭责任。
教学难点传承家庭传统美德及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不同歌曲对“家”的解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家”的构成因素,引出授课主题。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七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七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七课的主题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为例的重点笔记内容:
第七课亲情之爱
1.家的意味:
•家庭的含义: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的意义: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爱在家人间:
•体味亲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亲情之爱,是一种相互的关爱,是一种默默的付出,是一种深刻的责任。
•爱的碰撞: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随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沟通传递爱: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3.让家更美好:
•现代家庭的特点:家庭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和谐家庭我出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笔记内容可能因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在课堂上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的记录和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说课稿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体味亲情之爱,理解家的意义。
教材从生活中的家、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三个方面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明白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家庭的认知,他们生活中感受过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基本社会单位。
但他们对家庭的关系和作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家庭的温暖,明确家庭的关系,理解家庭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庭的温暖,体味亲情之爱,理解家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家庭的重要性,明白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体味亲情之爱,理解家的意义。
难点:理解家庭的关系,明确家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家庭的照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引出本课的主题。
2.教学基本内容1)生活中的家: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2)家庭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家庭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3)家庭的作用:讨论家庭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提供物质支持、精神支持等。
3.巩固提高利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的作用,每组选取一个家庭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分享给其他组。
4.情感升华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回报家庭的爱,如何与家人和谐相处,引导他们学会感恩、珍惜家庭。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珍惜家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7.1-家的意味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1)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2)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知识目标(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2)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展示四位学生关于孝敬父母的看法,组织学生对这些看法进行辨析。
小赵说:“我的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学习上的事情我从来不跟她说,她根本就不懂。
七上第七课 亲情之爱第一框 家的意味知识点导图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③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
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①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②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①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②倾听。
与双亲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③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
(1)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结合成
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1)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孝”是中华家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和法律义务。
(3)尽孝在当下。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用行
动孝敬双亲和长辈1、家的意
义?(对家
的理解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3、如何孝亲敬长?4、家的内涵和意义:5、丰富的
中
华“家”文
化: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后补充习题(含答案)家的意味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一、选择题1.“谁能给我更温暖的阳光/谁能给我更温柔的梦想/谁能在最后终于还是原谅我/还安慰我那创痛的胸膛/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从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为我们遮蔽灾难③有了家,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④家庭能使我们尽享亲情与温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而“家”显然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根,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春节回家过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说明()A.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B.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C.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D.“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独特内涵3.《论语》中多次提到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B.敬重和爱戴父母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4.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孝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③考上北京大学才是孝敬父母④这种做法不利于人才的选拔A.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5.滂沱大雨中,父亲将伞举在儿子头上,呵护着他不受风吹雨打,自己却全身湿透。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感受到()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法律规定的义务②我们必须感恩父母③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④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是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
小明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
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次作业,应该( )A.告诉老师,父母在外地打工,因此本次作业无法完成B.给父母打电话,要求父母回家,以便完成本次作业C.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D.因父母不在家而无法完成作业,但又害怕老师批评,因此,就说已经完成了本次作业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精品教案(3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
能力目标: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
教学难点: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新课讲授】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
出示资料: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初二(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教师提问:以上的两个例子中,“家”又指的是什么呢?家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和他们是血缘关系,而爸爸妈妈之间又是婚姻关系,当然,也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是收养关系,这些都能够组成家庭。
家庭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我们对家的感受和期待又很相似。
在这个醉汉的心中,在这位“父亲”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觉得“家”是什么呢?学生发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例子,总结出一般意义上家的意味——生命的居所。
)教师:是的,不论我们的家庭里有哪些家庭成员,有什么样的结构,我们对“家”的期待是类似的。
古人对家也有自己的期待,他们是怎么看待家的呢?出示图片,解读家的写法。
出示资料:“家”字是会意字,它的外部像房子的形状,中间的部分像“豕”形,“豕”就是猪。
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打猎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没有保障。
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荒,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家的意味 ppt课件
第七课 亲情之爱
01 家的妈妈!我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看到妈妈那只 瞎眼睛,小女儿吓得跑开了。
我问她:“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我装得就像真的一样。我冲她吼 道:“你敢来吓唬我的女儿!现在就给我滚!”
探究与分享
你从图片中 春运的人们拥挤 的身影和喜悦、 期盼、焦灼等多 样的神情中感受 到怎样的情感?
你有这样的 经历吗? 谈谈 你的感受。
学习新知
中国人的“家”
1 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
、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 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额生活共同体, 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现在,我作为一名成功人士,生活得很快乐。我喜欢首尔这个地方,因为这里不 会让我想起我的妈妈,这种感觉一天比一天强烈,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什么?是谁?”
探究与分享
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 么呢?请和大家分享。
生命的居所
1 家庭的含义 家,是我们
常常在不同意义 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 是由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结合成的亲 属生活组织。
听到我的这番话,妈妈平静地说:“噢,对不起,可能是我找错地方 了。”说完转身就消失了。
谢天谢地!她没有认出我来,我长舒了一口气。 某一天, 我收到一封要我参加校友聚会的信,我和妻子撒谎说是去出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一框题“家的意味”,对应的课标内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框的教材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通过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和“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
二、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新疆内初班学生(2004年自治区在乌鲁木齐等疆内的8个城市开设面对疆内农牧区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学以及边境县城等小学应届毕业生的初中班,90%为少数民族学生。
)一方面他们因远离父母,每年只有一次回家的机会,大部分时间在班级和学校度过,致使他们有不同于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对家的理解。
另一方面,因为他们90%为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对于中华家庭文化了解较少,普遍认为自己的家中没有家规、家训。
更需要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伟大祖国的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设计思想教学遵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为教材设置的内容,暗线为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对家有一种归属感。
通过明暗线的交织,首尾的呼应实现教学内容合理的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融通达成。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能够尽孝在当下;能认同中华家文化和伟大祖国,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家文化。
能力目标: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能够承担起自己所在不同的集体需要承担的责任。
知识目标:理解家的内涵,知道家不仅是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心灵的港湾;知道孝是中华家庭文化的重要内涵,理解孝的作用,知道尽孝应在当下。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重点笔记7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知识点1:家的意味1.正确理解家的内涵(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4)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①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②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1)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3.如何孝亲敬长?(1)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2)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3)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4)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5)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点2:爱在家人间2.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内涵(1)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
(2)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关注和呵护。
3.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1)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2)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4.与父母沟通的意义爱是需要呵护的。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知识点3:让家更美好1.现代家庭的特点(1)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家的含义,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关心、爱护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问题,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干系,以及如何解决家庭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家庭干系、家庭责任等相关图片和文字。
2. 准备一些与家庭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素材,用于教室导入。
3. 准备一些家庭问题案例,供学生讨论和思考。
4. 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家庭的基本观点和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家风家训的内涵,以及它们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形式,学生能够深入探讨家庭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感和感恩认识,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家风家训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问题,培养家庭责任感和感恩认识。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教室讨论和总结提升。
(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家庭照片或家庭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讲解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可以通过分享一些名人关于家庭的感悟或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
2. 介绍家风家训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家风家训故事或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室讨论(15分钟)1. 组织小组讨论:家庭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亲情、教育、社会稳定等。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家的意味》优秀课件
请来具体介绍一下自己家的情况 (包括由哪些人、哪几种关系)
父亲、母亲、子女
父亲、母亲——婚姻关系; 父母、子女——血缘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养(继)父母、养(继)子女——收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 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 织。
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 辜负父,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
课后小结
家的意味
生命的居所
1家庭的含义 2我们与家庭的关系
3家的实质
中国人的“家”
1 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2 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3 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家庭的含义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B) ①孝亲敬长就要时刻守在父母长辈身边 ②孝亲敬长就要一切听从父母长辈的 ③孝亲敬长要落实到行动上,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④孝亲敬长要懂得尊敬和倾听 A. 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课后练习
1 “我爱我的家第第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让爱天 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昼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 的家……”这说明了家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B家就是居住的房子 C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D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规家 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你家的家风是什么? 从小到大长辈给你制定 了哪些家规? 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 扬光大?
良好的家风可以引领家庭中的成员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调查统计
交流—理解
本职工作 照顾孩子
父母如何兼顾?
课后练习
2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你认为世界再大,也要回家的理由是什么? ()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依靠 (4)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了四个问题,为能高效完成教学,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 教学策略选
了图片、材料、音乐和视频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择与设计
方法上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学生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法
来解决问题。
我选择的是小组交流学习解决问题这个活动:
教师播放视频:背着父亲上学
教师展示材料及图片:一则“老人被扔荒郊等死”
的消息吸引网友眼球。3 月 25 日,网友反映江苏省邳
州市邳城镇泇口村庄北大堰下树林,有一身裹被子老人
躺在堰下,确认为女性。后被人送往医院救治,26 日
凌晨 2:50 分左右,老人在卫生院去世。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看了以上视频和材料后思考解决问题: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子女遗弃母亲的行为?
(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看完视频和材料,结合自己的行为说说我们
够融入情境,情感得到升华,这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标才能达成得更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家的意味》
称
家的意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七课(亲情
之爱)第一框题的内容。本节课围绕家庭、亲情、孝亲
敬长等内容展开。教学内容与学生联系紧密,学生理解
教材分析 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掌握如何孝敬父
课例研究综 能够将重点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道理
述
如何落实到行动中,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本要
求。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如课程内容设计的情感渗透
Hale Waihona Puke 力可以更强。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一方面收集更多
的相关资料,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也更加让学生感同身
部编版《家的意味》一等奖公开课PPT1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点拨】 父母的作用、孝亲敬长的原因。
【解答】①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③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问题】 (2)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尽孝。
孝(1)敬在双中亲国长的辈家,庭关文爱化家中人,,“不仅仅是”是长重大要成的人精以神后内的涵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父中母国应 人承的(担“家2监”)是护家什子么女是?的责我任 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
②(1)在在中中国国的的家家庭庭文文化化中中,,““孝”是重”要是的重精要神的内精涵神。内涵。
【点拨】时间、行动、方法。
【解答】①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尊敬、 倾听、感恩等。
父母是如何关爱子女的 (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于子女的爱 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2)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 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父母对我们 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 (3)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每一步都浸透着父母的心 血。
(2)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①尊敬。听取父母的意见和教导;有不同意见,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
他们保持联系。
③感恩。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体谅父母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家的意味
课后练习
2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你认为世界再大,也要回家的理由是什么 ?( )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依靠 (4)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A(1)(3)(4) B(1)(2)(4) C(2)(3)(4) D(1)(2)(3)(4)
课后练习
2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你认为世界再大,也要回家的理由是什么 ?( )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依靠 (4)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A(1)(3)(4) B(1)(2)(4) C(2)(3)(4) D(1)(2)(3)(4)
课堂练习 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中华文化中“家”
的意义。
☆ 查一查“家”中国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写法,
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
☆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门外语,从中找出与汉
语的“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比较
这些词语,探讨中华文化中的“家”有哪些意义。
1.知道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再实际生活中能够孝亲敬长。
上面写道:
“我的儿子,我此生已经走到尽头了,我不会再去首尔了,不
过我有一个奢望,那就是你能偶尔回来看看我。我很想念你。听 说你要回来参加学校聚会,我非常高兴,可是为了不让你丢脸, 我决定不去学校看你,对不起,我只有一只眼睛,总让你抬不起 头来。你知道吗?在你很小的时候,由于一次意外,你失去了一 只眼睛,作为母亲,我不忍心看着你只有一只眼睛,所以我把我 的一只眼睛给了你……
课后练习
1 “我爱我的家第第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让爱天 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昼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 的家……”这说明了家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B家就是居住的房子 C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D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重点难点】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学生回答。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
21教育网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_孝__”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探究二:教材P7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教材P73阅读感悟(1)学生分享课本P73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
(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知识模块二中国人的“家”探究四:教材P73探究与分享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探究五:教材P74探究与分享(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提示:(1)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行整理,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等。
(2)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探究六: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技能(1)分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2)学生分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来孝亲敬长?答案提示:(3)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
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A)A.教育功能B.抚育和赡养功能C.人口生产功能D.消费功能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B)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②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③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④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回家给父母洗洗脚”。
这里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
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D)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4.“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C)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百善孝为先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不学礼无以立5.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1)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3)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亲敬长?答案提示:(1)略。
(2)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3)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课时爱在家人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知识与技能: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重点难点】重点:沟通传递爱。
难点:能以恰当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课前活动(调查)1.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为什么?2.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3.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案提示:师:每个家庭中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蕴含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今天我们学习——爱在家人间,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更温馨。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4.亲子冲突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5.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来解决。
6.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体味亲情探究一:教材P77探究与分享找一位你认为重要的家人,尝试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答案提示:第一“碰”:双方有差距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家人了解不深,关心不够。
第二“碰”:知道原因后,我的想法会有变化。
因为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第三“碰”:我发现了家庭中存在着割舍不断的亲情。
探究二:教材P78阅读感悟教材P79阅读感悟“绝症母亲对孩子的爱”(1)学生分享这两篇文章。
(2)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
(2)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家中有亲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我们的亲情之爱。
知识模块二爱的碰撞探究三:教材P79探究与分享(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答案提示:(1)略。
(2)想起这些,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
父母是爱我们的,可我有时却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反而抱怨父母。
探究四:教材P80下面的探究与分享(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3)审视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略。
知识模块三沟通传递爱探究五:教材P8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小强和妈妈进行情境表演。
(2)反思同学们的表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探究六:教材P82和父母沟通的技巧(1)分享教材“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2)实践演练:设置情境,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要化解这种“爱的冲突”,我们应该(B)A.认真倾听,服从父母的一切安排B.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C.保持沉默,不发表自己任何意见D.积极交流,让父母事事迁就自己2.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创建一个和谐家庭(B)A.我无可奈何,我父母太固执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沟通与理解C.不是我单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无用D.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3.王丽学习努力,但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父母误以为她早恋,对她提出了一些她感到苛刻的要求。
你认为王丽应该(D)A.回避父母,不理不睬B.一切听从父母的意见C.刻苦学习,把怨恨藏在心里D.换位思考,主动沟通4.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
”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画书,妈妈又说:“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
”接下来,小雅要怎么办?你认为最恰当的是(D) A.放下漫画书,转而打开电脑玩游戏B.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的自由?”C.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再理妈妈D.对妈妈说:“我有点累了,想放松一下。
”5.(1)八年级学生萌萌喜欢写日记、交朋友,可父母总是问东问西,甚至偷看她的日记、信件,家庭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请回答怎样化解与父母的冲突?(2)小丽每次用完东西随处乱放,妈妈在收拾时总是提醒她放回原处,小丽很反感地说:“讨厌!真唠叨!”小丽的做法对吗?她应该怎么做?答案提示:(1)解决与父母冲突的办法有:认真倾听;善于体谅;主动交流;创造机会;主动道歉;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讨论问题并达成协议。
(2)小丽的做法错误,没有体谅妈妈的关心。
应该:①理解妈妈,多与妈妈沟通,体谅妈妈的用心;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让妈妈操心。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三课时让家更美好[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家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
(2)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