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1.学习理论:学习是认知和行为的变化,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学习是通过环境的激励和惩罚来形成的;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思维过程,侧重于理解和记忆;社会认知理论则关注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影响。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过程。
经典的理论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者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4.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态度。
它研究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归属感和态度形成等问题。
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帮助理解学生间的关系、合作学习和学校氛围等因素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5.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育政策等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态度,从而提供改进教学和学校管理的依据。
6.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材料,提供恰当的反馈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7.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解决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改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
总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评估等多个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问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等。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
学习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教育成果和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巴甫洛夫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和意义,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杜威等。
4. 发展心理学理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通过感觉和运动探索世界,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思维,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和具体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5. 教育评价方法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和困难,为教学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6.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辅导: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提供个别化辅导和支持。
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7.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课堂管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管理学生的行为和情绪。
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主动学习。
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改变,并强调通过刺激-响应机制来塑造行为。
重点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并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重点研究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
3.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注重观察学习和模仿。
重点研究观察学习、模型角色和自我效能。
二、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重点研究儿童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发展。
2.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代表人物为维果茨基和布鲁纳。
重点研究社会化和情感发展。
3.个体差异与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为贝洛斯基和埃里克森。
重点研究个体差异、身份认同和学业决策。
三、学习策略1.组织与选择策略:帮助学生将学习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结构,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2.目标与计划策略: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
3.监控与调节策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采取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四、教学评估与测验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测验与评测:使用测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1.学习障碍:指学生在一些学科领域或学习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的情况,可能是由认知、语言、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
2.特殊教育: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六、情绪与动机1.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
2.动机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教育者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如何最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和技能。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描述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理论。
根据该理论,儿童经历一系列的认知阶段,从简单的感觉和运动发展到复杂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
3.知觉和注意力:知觉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而注意力是指个体选择性地集中精力和关注力的能力。
了解知觉和注意力的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好的教学材料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智力和智力测试:智力是个体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测试是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来测量个体的智力水平,以评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潜力。
5.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和内在需求。
理解学习动机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
6.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它关注学习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7.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学习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记忆是保存和回忆所学内容的能力。
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8.教育评估和测量:教育评估和测量是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和发展水平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9.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了解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10.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学习障碍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特殊教育是为这些学生提供特殊支持和教育服务的领域。
了解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持这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深入探讨研究者的心理特点、认知发展、情感与动机等诸多方面,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 研究和认知- 研究: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 记忆:将信息存储在记忆系统中的能力。
- 认知发展:指个体的知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过程。
- 智力与智力测试:智力是个体在认知能力方面的综合表现,而智力测试是评估智力水平的工具。
2. 情感和动机- 情感:指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主观体验。
- 情绪与情感调节:情绪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情感调节指个体如何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 动机:指个体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其行动并追求目标。
- 功利动机和成就动机:功利动机是为了实现外在奖励而做出的努力,成就动机是为了个人成就感而从事行为。
3.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指不同个体在心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和差异。
- 天赋与环境:个体差异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差异,包括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惯等方面的差异。
4. 教育与评估- 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 评估:评估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发展水平。
- 教育干预: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干预个体的研究和发展,帮助其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点的精华版,涵盖了学习和认知、情感和动机、个体差异以及教育与评估等重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的主要理论对于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的创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等。
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人的行为。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环境的刺激来塑造的。
例如,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学生的某些行为。
如果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就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增加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频率;如果学生违反纪律,就给予批评或惩罚,以减少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他认为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行为的再次发生。
如果一个行为之后伴随着积极的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就会被强化;如果一个行为之后伴随着消极的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就会被削弱。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强化原理来激励学生学习。
比如,给学习进步的学生颁发奖状、奖品等,这是正强化;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取消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资格,这是负强化。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及时反馈、强化训练等。
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任务。
在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对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教学应该以具体的形象和实物为主;而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教学可以更加抽象和理论化。
布鲁纳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生的主动学习。
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教育心理学中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以及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斯金纳箱中的白鼠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都揭示了行为是如何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的。
在教育中,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如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学习者不是简单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关注学习者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自由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如对知识的好奇心、兴趣等。
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如奖励、表扬等。
在教育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合理利用外部动机来促进学习。
2、学习动机的激发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开展竞赛和合作学习,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如事实、概念、原理等。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心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探讨了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将人的学习行为看作是对刺激的反应。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学习行为可以通过外界刺激的控制和引导来实现。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关系,并通过正、负强化和惩罚等手段来强化或削弱某种行为。
这一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正向的奖励或者惩罚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基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和提高。
根据这一理论,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对于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情感教育理论还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应该积极地关心和支持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安全感。
四、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交往理论认为社会交往对于人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交往的环境。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五、个体差异理论个体差异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涉及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和个体差异理论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学科,对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作用教育心理学是关注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探讨学习者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以及影响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于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惩,以促进良好的学习行为的养成。
2.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脑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启发性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与兴趣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时产生和维持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供成功体验和设立明确目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兴趣与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主动投入与追求。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从而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2.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为教育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3.个体辅导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个体化的辅导和支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
教育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一、概要教育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是关于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科学研究。
它探索个体如何获得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过程。
本文主要分为几个重要的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是学习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探讨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其次是认知发展理论,着重于探讨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发展过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认知过程理解世界。
再者是教学理论和师生互动,涉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知识,以及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还关注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如动机、兴趣和焦虑等。
文章还将讨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如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的心理学考量。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框架,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优化教育实践。
1. 介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一门探索和研究教育领域中心理活动与认知过程相互关系的科学,日益在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中显示出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逐渐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向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深度理解和精准把握上。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培养、人格塑造等多个方面。
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揭示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情感需求和个性特征等。
这不仅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工具,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程度。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方式各不相同。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它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状态,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以下是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揭示了通过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的配对,可以形成新的条件反应。
操作条件反射则强调行为的后果对行为频率的影响。
例如,斯金纳箱中的白鼠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奖励,从而增加按压杠杆的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强化、惩罚等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行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例如,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的结构。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则指出,新的知识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解释新知识。
例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跨越现有水平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主性和整体性,关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理心,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我实现。
二、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来自个体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热爱,例如对知识的好奇心、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等。
外在动机则是由外部奖励或惩罚驱动,如成绩、表扬、金钱等。
适度的外在动机可以激发学习,但过度依赖外在动机可能会削弱内在动机。
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在教育领域,教育学心理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中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征事物,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青少年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儿童通过与更有能力的他人互动来学习和发展。
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发展(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婴儿期(0-15 岁):信任对不信任。
2、儿童早期(15-3 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3、学前期(3-6、7 岁):主动对内疚。
4、学龄期(6、7-12 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 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二)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有助于教师采用更适合的教育方式。
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通过尝试错误而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强调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的结合导致条件反射的形成。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教育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了解教育过程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教育心理学领域。
一、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认知发展的理论主要有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提出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一个由具体运算到抽象推理的过程。
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了社会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探讨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获取、组织和应用新的知识和技能。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馈来建立起来的。
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学习者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地建构和重构知识结构来实现的。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教师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学方法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需要教师注意。
其中,个别差异原则强调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调整教学策略。
激励原则强调激励对学习的积极影响,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合作学习原则则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对于促进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四、评价与测量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关键话题,它涉及到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评价与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笔试和口试以及现代的项目作业评价和综合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评价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和准确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教师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业、作品等成果,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 和认知水平。分析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 儿童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
03
CHAPTER
情感发展与教育
情感发展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情感发展受到潜意识的驱动,经历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 期和生殖期等五个阶段。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涉及内部心理过程,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
代表人物
让·皮亚杰(Jean Piaget)和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
皮亚杰的观点
他认为儿童通过主动探索和与环境的互动来学习。他提出 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 特点。
布鲁纳的观点
他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和策略的重要性。他认为学 习者应该积极参与到知识建构中,通过发现学习和合作学 习来促进认知发展。
教育策略应关注儿童的象征性思维和直觉 推理能力,通过游戏、故事等活动培养儿 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教育策略应注重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和问 题解决能力,通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 习提高儿童的思维水平。
教育策略应鼓励儿童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 检验,通过哲学、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培养 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个人成长和自我 实现的过程,强调学习 者的情感、价值观和自 我概念。
代表人物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阿布拉罕·
马斯洛(Abraham Maslow)。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问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等。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生心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意志等。
教育心理规律: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所遵循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3. 教育目的与功能教育目的: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个人、家庭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如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素质等。
4. 教育制度与政策教育制度: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规范。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制定的指导性原则和具体措施。
5. 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
教育方法:教育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6. 学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形成。
情感发展: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和情感调节能力的提高。
意志发展:学生意志力的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7. 教师心理与职业发展教师心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如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情感等。
职业发展: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职前培训、职后培训、专业发展等。
8. 教育评价与改革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教育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进行的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9. 教育公平与差异教育公平:指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教育差异: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10. 教育环境与资源教育环境: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认知发展理论中,让·皮亚杰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明白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仍然存在。
前运算阶段(2-7 岁)的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征事物,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
例如,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也无法反向思考问题。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的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
他们可以理解守恒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的儿童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考抽象和假设的问题。
了解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对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至关重要。
比如,对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会更有效;而对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抽象思考和逻辑论证。
二、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我们理解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作用。
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表明,通过将无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多次配对,可以使中性刺激引发类似无条件刺激的反应。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则指出,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如果一个行为得到了积极的强化,那么它更有可能再次出现;反之,如果得到了惩罚,就会减少出现的频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如信息加工、记忆、思维等。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3、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
5、态度:态度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对面临的人和事具有的心理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6、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7、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8、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9、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在创造活动中进行的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
10、美感:美感是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事物是否符合其美的标准而产生的情感。
11、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12、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13、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4、人格:人格指一个人的稳定的、整体的身心结构,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两个方面.15、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和文明成就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1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17。
将认识过程看成是个体接受、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过程的是认知心理学。
18.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19.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把特质区别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20. 人的个性在形式和结构上是一样的,而在质(内容)和量上存在着差别,每个人表现出独特性,这是个性特征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21.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是知识传授者。
22.在心理评估中,较为科学、准确和客观的评估手段是心理测量法。
23.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知识结构。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应用科学。
它涉及学习理论、学习者特征、教学方法、评估与评价等多个方面。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由巴甫洛夫提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
- 操作条件作用:由斯金纳提出,侧重于强化和惩罚在行为形成中的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2.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认为学习是个体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知识在大脑中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互动和社会文化参与来构建自己的理解。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1. 认知特征- 智力水平:影响学习者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 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者偏好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如视觉、听觉或动觉。
- 先验知识: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2. 情感特征- 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 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成效有显著影响。
- 情绪状态: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和学习效果。
3. 社会文化背景- 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 社会支持:家庭、同伴和社区的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有积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直接教学- 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知识,适用于需要掌握特定技能或知识点的情况。
2. 探究式学习- 学习者通过提问、探索和研究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 学习者在小组内协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促进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改善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学习与记忆、发展与教育、个体差异和教育评价等内容。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基础知识。
一、学习与记忆学习是个体通过获取、整合和应用信息来改变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过程。
而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指个体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回忆来形成对过去经历的认知和理解。
在学习与记忆领域,心理学家提出了多个理论和模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情景记忆理论等,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
二、发展与教育发展与教育关系密切,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过程,而教育心理学关注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影响。
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因此,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心理特征、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个体特点,这些差异需要教师应对。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差异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四、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的过程。
教育评价在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评价方法和工具的设计和应用,如测试与测量、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等,以及评价结果的有效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效果,指导教学改进和教育政策制定。
总结起来,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学习与记忆、发展与教育、个体差异和教育评价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主动发展观
1)个体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2)个体的实践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心 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动 力,起决定作用。 3)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三)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为发展提 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对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及 其类型特征有较大影响,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个 性发展。 2、环境是心理发展必要的外部条件,它决定着 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 实性,并促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它影响 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而且造成了 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3、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4、教育主导发展。
(二)行为主义派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试误说”。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行为派学习理论的启示。 5、行为派学习理论存在的问题。
1、桑代克的“试误说”
说明:
(1)经典实验:饿猫打开迷箱。 (2)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 结,即S-R之间的联结。这种学习过程是渐 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3)学习发生的原因在于外部强化。奖励 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4)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5)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强化的种类
1、直接强化:提供信息和诱因直接影响 观察者。 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 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 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 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 励。
4、行为派学习理论的启示
(1)积极主动地反应。 (2)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 (3)及时强化。 (4)小步子。 (5)学习的4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奖 赏(强化)。 [问题] (1)只适合低级学习。 (2)比较机械。
机械 学习
记乘法表 接受学习
不同学习理论的简介
行为主义 学习本质:由条件引起外显行为的变化 学习要素:辨别刺激——反应——增强刺激(强化) 学习策略:呈现刺激、提供练习、反馈、强化 认知主义 学习本质:信息加工过程 基本要素:知觉、编码、存储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教学策略:九大教学事件、不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学习本质: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基于顿悟的个 人发现 基本要素:同化和顺应 教学策略:创设交互学习环境,供学习者自我调节、 思考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
说明: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学习 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在外部刺激与 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间变量(S—O—R) 经典实验: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 根据潜伏学习(在获得强化之前学习已经出 现,只是为表现出来)的实验,提出外在的 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内部强化 (由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强化)对学习的影 响较大。
定时距式 变时距式
连续式 间隔式
即时强化 延缓强化
时间式 比率式
定比率式
变比率式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人类的社会行为是通过对示范行为的 观察学习得以形成和改变的。 (2)观察学习是通过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 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包括注意过程、保 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 (3)强化是促进学习的因素,但不是影响 的原因。强化包括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 和自我强化。
4、教学观点:(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 标观;(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5、“情感型”师生关系:(1)真诚— 表里如一;(2)接受、尊重、信任—无 条件;(3)理解—传统评价性与移情性。 6、强调学习是人格的发展。
评价
1、根据经验原则提出观点和建议,实证 依据较单薄。 2、具有全人教育的取向。不是局限于片 面行为的解释,而是扩大范围对学习者 整个人成长历程的解释。 (1)强调学习是人格的发展。 (2)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 (3)强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科学的心理发展 观。 学习理论的主要 流派及观点。 与教育心理学相 关的教学理论。
引言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牵涉面广, 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心理发展观、 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的基本理论。
一、科学的心理发展观
(一)发展与心理发展 发展是个体从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 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 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 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学习观——顿悟说。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 3、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5、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 6、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1、格式塔的学习观——顿悟说
说明:
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识经验 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而是突然领悟的。 代表人物:苛勒。 经典实验:黑猩猩取香蕉实验。 顿悟的条件: (1)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结构。 (2)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斯金纳的白鼠觅食实验
说明:
1、学习有两种模式:应答性条件作用(由已知 刺激引起)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由有机体自身发 出)。 2、学习的核心要素是:程序、操作(自主反 应)、反馈(强化)。 3、行为的学习:塑造;消退和维持;先前刺激。 4、程序教学:小步子呈现信息;及时强化;逐 步求近。
有意义 学习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970年)。 (2)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言语信息 听导师精心 设计的指导 科学研究 认知领域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领域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 态度
弄清概念 间的关系 听演讲或 看材料
学校实验室 例行的研究 或智慧产生 实验 运用公式 有指导的 发现学习 尝试与错误 迷宫问题解 决 独立的发 现学习
[格莱瑟]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让学习者能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 精心的设计师,使学习者善于学习,促进其学习和认知活动。 能力的培养主要不是通过教学去传递知识,而是通过教学去促 进认知活动。学习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2、基本原则:心理学必须关注人的尊严;心 理学必须充分尊重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创造性和自我实 现;心理治疗应该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3、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 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 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 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
2、全面发展观
1)心理发展的多维性。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社 会性发展共同构成人的发展,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个体心理发展是多种心理活动共同发展 的结果,是个体心理生活协调统一的表现。 2)心理发展是多侧面的。智力因素(认知因素) 是心理活动的操作、执行系统;非智力因素(个性 因素)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 3)心理发展存在不同的层次水平。
3、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学习是个体内部的图式同化和顺应环境刺激 的过程。 图式是个体为应付某种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 知结构。 同化是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 的认知结构。 顺应是已有图式受新刺激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学习是主动的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原理、 态度和方法)的学习。主张把学科的基本结 构放在课程与教材编写的中心地位。 强调早期学习。 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教学特征: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 强调内在动机(学习兴趣);强调信息的提 取。
由已知刺激引起 应答性条件反射 强调刺激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 由有机体自身发出
强调反应
*强化中的“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 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 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 “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
*强化的程式及原则
强化的程式指反应在什么时候或多频繁地受到强化。 原则:1)教新任务时,进行及时强化,不要进行 延缓强化;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 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 先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 导。不要一开始就做到完美,不要强化不希望的行 为。
5、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
Biblioteka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 同化指学习的心理机制。学习者主要是利用 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固定新知识。 学习的条件:原有的;心向;固定;新旧交 互作用。 学习原则:逐渐分化(纵);整合协调-综合 贯通(横)。 学习策略: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 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策略。
二、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练习和反复经 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活动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才 能做出学习已经发生的结论。 (2)主体的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即由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后天习 得的。 (3)主体的变化必须保持一定的时期。
(一)学习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