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语言
诗歌鉴赏的方法
诗歌鉴赏的方法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2、捕捉意象,体察诗情3、调动想象,领略意境4、抓关键词,推敲语言5、反复诵读,品味韵律6、直抒胸臆,发掘内涵7、整体感知,鉴赏手法一、鉴赏语言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
而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
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
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
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
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
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
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
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
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
而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
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
如上例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诗眼都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推敲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实例一:新闻报道的语言准确性
总结词
新闻报道的语言准确性要求信息传递准确无 误,用词简练明晰,避免歧义和误导。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任何 歧义或误导。在描述事件、人物和地点时, 应使用具体的、准确的词汇,避免使用模糊 或含糊不清的措辞。同时,新闻报道的语言 应简练明晰,易于读者理解,避免使用过于
学习专业术语和规范表达
学习行业术语
针对不同领域,学习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 提高阅读和写作的专业性。
了解规范表达
了解不同领域的语言表达规范和习惯,掌握正式、严 谨的语言风格。
参考权威资料
在阅读实用类文本时,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权威资料 或专业书籍,提高对语言准确性的判断能力。
06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例分析
详细描述
在实用类文本中,作者可能会阐述多个观点或事实,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清晰, 导致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这可能会使读者对作者的论点产生质疑或误解。
05
提高语言准确性的建议
加强语言基础训练
词汇积累
扩大词汇量,掌握常用词汇的准 确含义和用法,避免使用歧义或 易混淆的词汇。
语法规范
熟练掌握语法规则,正确使用各 类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避免出 现语病或歧义。
注意专业术语的使用
• 总结词:专业术语的使用是确保信息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应该准确无误地使用专业术语来传递信息。
• 详细描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专业术语的使用是常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术语是特定领域内公认的、准确的词语,用来描述该领域内的特定概念或现象。因此,在阅读实用 类文本时,我们应该注意专业术语的使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例如,在医学领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应该准确使用该术语来描述该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 疗方案。如果用其他不准确的词语代替“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错误或产生歧义,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语言推敲
——学习写的有文采
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 耿雪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是辽师 校训,位于 辽师西山校 区门口。八 个字,红漆 涂刷,格外 醒目。
这是镌刻着母校校 训的石碑,这是承载 着辽师学子梦想的标 志。我曾两次抚摸它, 第一次是入学,这八 个字让我找到人生方 向,第二次是毕业, 这两句话镌刻进灵魂, 成为我终身印记。颜 色朱红,如赤子拳拳 之心,字体遒劲,如 誓言铁骨铮铮。
课后作业
•将今天课堂生成的短文,整理润色, 形成一篇800字的文章。
第二组
第三组
修改作文, 润色生采
• 要想形象生动,我们需要运用——比喻拟人 • 想要浓墨重彩,我们需要运用——铺排渲染 • 想要鲜明立体,我们需要运用——对比衬托 • 想要气势磅礴,我们需要运用——排比 • 想要古典雅致,我们需要运用——引用典故 • 想要朗朗上口,我们需要运用——长短句结合
在这些关键词中,选出最能打动你 的一个,写一段有文采的文字。
• 爱国 感恩 诚信 传统文化 • 屈原 李白 苏东坡 鲁迅 张爱玲 • 书籍 阅读 诗词 名著 • 舍得 选择 人生价值 功名利禄 • 微社会 多元化 互联网+
写给张爱玲
• 惊紫陌千帘飞花,不过她眉心的朱砂一点; 叹红尘万川痴泪,只作她眼底的月影一痕。 秀腕轻摇,纵多少春光遍野;艳怀半展,便 几许媚笔倾城。她因清醒而痛苦,因明慧而 孤独。到如今,有谁念那红楼隔雨相望冷中 独归的伊人,窄巷深深, 她如一弯哀寂的瘦 影,渐没在遥夜的尽头。留给自己的,是叹 息,留给人间的,是传奇。
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转给家长和学生)
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转给家长和学生)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今天准备了语文学习的系统方法论!-1-语文学习十大习惯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2-语文学习五种方法1.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
申论考试应试指导第五章申论的起草与修改
第五章申论的起草与修改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第五章申论的起草与修改申论的起草就是用书面的语言将作者的构思物化为文章的形式。
对于申论写作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申论修改是提高申论作文质量、完善表达的必要途径。
所以,对于申论考生来说,掌握正确的起草、修改方法,并自觉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起草能力和修改能力,对于申论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申论起草一、申论起草的方法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起草方法,甚至一个作者写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文章所用的起草方法也不尽相同。
申论考试由于是在一定时间里完成的,因而,其起草有其特殊性,但总的来说也符合一般文章的普遍规律。
要围绕主题,按照申论提纲起草。
人们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
主题是作者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不断认识的产物。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主题也在不断深化。
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化,对提纲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起草前要对主题再做一次提炼,对提纲再做一次调整,对给定材料再做一次回顾。
这一切工作都做好了,而又想清楚了,想透彻了,这时便可围绕主题,按照提纲起草了。
用这种方法起草的文章,必然是主题鲜明、层次清楚、材料翔实的。
申论考试基本上都采用一气呵成的方法。
要趁着写作激情,抓住有利时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酣畅淋漓地把构思的成果表达出来。
至于表达准确与否,文章语言如何,则不必特别费心。
只有这样,写作激情才能不受阻碍地、尽情地倾吐出来。
否则,写写停停,就会影响感情的表达,写出的文章便会缺少生气贯注,甚至会支离破碎,形不成完善的整体。
记叙类、抒情类的文章,宜采用这种方法起草。
二、申论起草的重要性申论写作乃至于所有的写作都要经过由给定材料到文章的过程。
申论起草就是用书面语言将构思的成果也就是我们从给定材料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办法物化为文章。
这是申论写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人认为,起草不就是打草稿么,“草稿、草稿”,质量不高也不要紧,反正还要经过修改,不必那样下劲。
这实在是不懂得写文章起码知识的一种错误认识。
创设交际语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创设交际语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作者:庄冬梅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1年第02期交际是人们通过言语交流信息、传达观点和情感的过程,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下进行创作,学生能根据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选择特定的话题和适合的文体,进行信息、情感交流,开展写作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写作中的交际语境可以是作者亲身体会的,也可以是间接了解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交际语境,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提升写作能力。
一、联系生活,筛选熟悉题材写作无处不在,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积极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引导他们参与到具有实际功能的写作活动中,促使他们筛选自己熟悉的题材展开创作。
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平常的话题爱好等都融入创作中,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教师给学生创设“评选年度班级之星”的交际语境,引导他们搜索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有用素材,创作写人的记叙文,要求写出人物的风采,体现出年度班级之星应有的精神面貌。
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交际语境中,他们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进行思考,探究哪些同学具有典型性,尝试从他们身上选择写作材料。
如有学生选择了班级劳动委员这个人物,不少学生都认为劳动委员这个角色吃力不讨好,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往往还得不到大家的尊重,所以都不愿意做,但是某同学却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主动承担了该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不仅大家认真做好了值日工作,而且班级每次得到学校表扬。
不仅如此,该生还身先士卒,主动承担了大扫除中最辛苦的工作。
学生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选材,能找到更符合主题的材料,写作也会更轻松。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学生创作的大多是记叙类的作品,所以更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或者结合实际感受进行创作。
这样他们就能在生活中更积极主动地关注生活琐事,挖掘更多的写作素材。
推敲作文的语言
语言示例
1、爱就是夏日里的一杯凉茶,春日里的一束 鲜花,不要认为爱很遥远,其实爱就在你的身 边,只是爱过无痕。 摘自《爱过无痕》 石河中学三(2)刘梦 2、是妈妈的手,摇着我伴随着她自编的歌谣 进入梦乡;是妈妈的手穿针引线为我编织冬日 的温暖;是妈妈的手牵着我走过摇摇晃晃的童 年;是妈妈的手给我铺纸磨墨,教我认字,写 字…… 摘自《最美不过妈妈的手》 石河中学 三(2)倪文彤
才精彩!
四、变平庸为神奇
有的同学写文章信笔涂鸦, 很不注意推敲语言。其实, 有些句子只要稍微“修理” 一下,就可化平庸为神奇。
请看下面一组句子: ①秋天刚到,一 ①秋天刚到,一些性急的黄 叶就落了下来。(加上“性 些黄叶落了下来。
急的”三字把树叶拟人化 了)
②我在失望中苦 ②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 恼,在苦恼中失望。(换序 恼,又考砸了。 后重复一次,语言的韵味大
3、当我落汤鸡似地赶回家时,正唱“锅 碗瓢盆交响曲”的母亲,只是不经意地说 了一句:“回来了”。此时,我感到心中 有一种东西正慢慢消退,我想抓住它,但 总也抓不住了,就好像手中的细沙,捏得 越紧,它却遗漏得更快…… 摘自《爱不会迟到》 石河中学三(2)杨昭璇
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 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 载体。如果我们的语言苍白, 上述一切都会黯然失色。因此, 扮靓作文的语言,实在是极其 重要的。作文语言从以下几方 面来锤炼、创新。
六、变平谈为生动
语言平淡是很多同学 作文的通病。要使语言生 动,思维要展开,笔法要 灵活。
过三关?那好!请看我 老师说文言 “巧过背诵关”--“河曲智叟 文要过三关: 笑而止之:‘甚矣,汝之不惠, 背、默译。我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有办法对付- 其土石何?’”(前几句吐字要 混!就说背吧, 清晰,增加“透明度”)“北山 背不出我就压 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低声音咕哝, 不若孀妻弱子。”(中间几句节 奏要快,滚瓜烂熟)“虽我之死, 老师不耐烦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子儿 了:“算啦, 子……儿子孙子……”(声音已 这次算你过关, 低到极限,我自己也不知是背书 下次声音大 还是念经)“好啦好啦!这次算 点!” 过关,下次声音大点!”老师终 于挂出了“免战牌”。
作文写作怎样优化文章
作文写作怎样优化文章——推敲语言就是在推敲思想写作困惑我们每次写完作文,老师总要让我们修改自己的文章。
我知道,要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学会修改,可是我和我的同学都有一种困惑,就是不知从何处修改,有时候,不改还好,一改反而改差了。
你的困惑也是很多同学的困惑,就是不知如何修改文章。
我以我班上一位同学的作文修改为例,跟你谈谈如何学会修改文章。
有一位同学拿了一篇作文《慢生活》找我看。
这篇文章写得中规中矩,语言通畅却不够精彩。
以第一段来说:从前与现在,这两者似乎在世人眼中成了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显得愈发夺目。
传统指向“慢”“从容”,而现代的标签则是“名利”“浮躁”。
木心的一首《从前慢》表达了对传统慢生活的追忆、怀念,引发了众人的一片共鸣之声。
这段文字虽然意思明白,但写得有点空泛,将传统与现代分别视为“慢”“从容”和“名利”“浮躁”,略有简单概括之嫌,且“名利”“浮躁”与“快”不能简单画等号。
我建议这位同学,说理也应追求形象化,可以将同样的意思借助形象来说得生动些。
她果真很有悟性,很快将改作送来,题目改为《从心慢》,开头两段也重新写了:老城繁华市口的一隅,“慢书房”静静地枕在小巷的河边,默默注视着一批又一批来回出入其间的人们。
站在社会发展新纪元的十字路口,以物欲症和时间荒为典型特征的快速都市生活已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放缓脚步,反思这种浮躁泡沫中的生活方式。
主张静心阅读的“慢书房”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三年之内会员激增,受到各大主流媒体的追捧。
改后的开头,变得精练且富有冲击力。
选取了“慢书房”作为切入口,化大为小,更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确有新意。
但是,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切换过快,快速都市生活也并不必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放缓脚步。
我对她说,第二节在文章中更多地起承接作用,不要急于深入分析。
她心领神会,很快送来第三稿,前两段改得非常好:“繁华静处遇知音”,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时我就被绊倒了。
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_学习方法
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_学习方法语文学习十大习惯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五种方法1.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论报纸新闻语言的推敲
某报获奖作品集中, 有这样一篇文章《 农民间
市场 先请保 护神 》 该 文章 中有这样 一段 :1 。 “2 月2 9日, 京市 朝 阳区 的两辆 大 卡车 , 北 开进 了群 山环抱 的泌 阳县羊册 镇 官田洼村 。 当远 方的客人看 到成袋 的大 米打上 了 ‘ 牌 ’ 官字 商 标时 , 的眼里放 出了喜 悦的光彩 。 官田 他们 像 洼村 给农副 产品 、农副深 加工产 品注册 商标
一
是思 维偏 差 ,概 括错 误 ,词 不达 意 。
20 0 3年 1 2月 5日, 省级 报纸 刊登 一 某
篇文章 。 文章称 , 该 记者 已得到 某县一重 大刑
乏和 单调 , 语言 表达能 力存在缺 陷和 不足。 这
20 0 2年 , 市报 发表 一篇访 高考状 元 的文 某地
就 要求新 闻工作 者必须 学好语 言 ,丰富 自己 的语 言储 备 , 用时 之需。学 好语 言 , 当 以供 应 多多阅读 现 当代 新 闻经 典作 品和现 当代经典 文学 作品。同时 , 笔者认 为应 当多读 一些 中国 古 代散文 经典 。中 国古代散 文精美 、 雅 、 典 纯
憎 , 同嚼蜡 , 以卒读 。这种 低劣 的语 言和 味 难 文风都 是语言 欠缺推 敲锤炼 的结 果 ,值 得注
意 , 当避 免。 应
已有 “2 1 0起 ” 新鲜 事 应 该是 稀 少 的 , 。 新鲜 的 , 一个县城 既然 已经 有 1 O , 谓 新 在 起 又何 2
鲜 呢?
语 - 问酒何 处有 , 白遥指 某某仙 。刘 伶 刘伶 李 和李 白, 一个 魏晋 人 , 一个 唐朝 人 , 几 百 相差 年 , 问答 , 非高 明巧妙 , 如此 绝 实乃误 人子 弟 ,
语文学习的十大习惯
语文学习的十大习惯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的五种方法1、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第九讲 现代文阅读:三步阅读法(下)
现代文阅读:三步阅读法(下)主讲人:任其斌前言:三步阅读法(一)要点回顾1、整体感知,梳理脉络——读文 (1) 1分钟略读: 第一段全读→中间每段读首尾句→最后一段全读 (2) 5分钟精读: 细致阅读,丰富和修正略读时的框架 2、审清题意,划准区间——读题 (1) 审清题意: (2) 划准区间: (1) 原则: (2) 联系: (3) 确认: ①仔细分析题意,看要求回答的是什么 ②看有哪些限制条件或隐性提示信息 确定答案大致范围,力求一次分清3、上下联系,推敲语言——答题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词与词之间、上句与下句之间、前段与后段之间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确定答案要点前言:三步阅读法(二)内容提要 1、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练习,强化阅读技巧的运用; (2) 在整体阅读同时,增强文体意识,提高阅读效率。
2、教学内容 (1) 议论文阅读(如《奥林匹克新格言》); (2) 说明文(以科学类和社会类为主); (3) 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例)。
一、议论文阅读(一)读书·养气·写作 1、整体感知 题解:“AB题型” 新课标为您补充 所谓“AB题型”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词或短语,构 成文章的标题。
如2009年上海卷选取的两篇现代文《专家与 通人》《春声和春深》都属于“AB题型”。
一、议论文阅读(一)读书·养气·写作 1、整体感知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段①以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 为了……,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 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段②涉及读书和养气的关系,即A与B的关系。
猜测:后文涉及B与C的关系,再谈三者的关系。
一、议论文阅读(一)读书·养气·写作 1、整体感知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天下好书, 养人间正气。
推敲语言
唐代诗人任蕃,一年初秋游览浙江名胜巾子山。他看 到山中青松苍翠,白鹤翱翔,景色秀丽,真是流连忘返啊! 游览之中不觉天色已晚,他便决定在山中庙里住下。晚饭 后,他又走出庙门乘兴赏月。月夜,山中的景色更加 迷人,于是,他诗兴大发,便回到僧房在墙壁上题诗一 首: 绝顶新秋生夜凉, 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映一江水, 僧在翠微开竹房。
思考:
1、哪些是对地球妈妈的神态描写?哪些是动作 描写?分别运用了那些词语? 2、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举例说出? 3、运用这些的好处?
语言准确、逼真、生动,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背 影
——朱自清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 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 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 里 。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 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 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 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 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 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 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读一读,比一比。
《我所喜爱的玩具》
我最喜爱的玩具是“小熊拍照”,它好玩极了。 它的脸蛋真有趣,胖乎乎的身子穿一件漂亮的衣服, 啊!多好看的小熊。 最好玩的是看小熊拍照。小熊拿着闪光的照相机, 走一步拍几张,再走几步又是一张。啊,这件玩具 多好玩啊!
我所喜爱的玩具 ——小熊拍照 我最喜爱的玩具是“小熊拍照”,它好玩极了。 小熊的脸蛋儿真有趣。它那圆溜溜的脸上镶嵌着一 双又黑又大的眼睛,一个塌塌的鼻子,一张粉红色的小 嘴, 还有一对肥肥的招风耳朵,样子挺滑稽。小熊胖乎 乎的身子还穿着人的衣服呢,你瞧,它里面穿一件雪白 的衬衫,外面穿一套蓝色的西装,显得又高贵,又文雅。 小熊一双小手,还握着一架照相机呢,他随时都能为别 人拍照。 看小熊拍照,那就更有趣了。只要开动一下机关, 小熊就会绕着桌子转圈。转呀转,转呀转,它是在选择
教师用中考古诗词曲阅读之推敲语言妙处(二)
中考古诗词曲阅读之推敲语言的妙处关于“赏句”第一步:看句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明手法)第二步:明确句中出现的人、事、物、景,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在整体上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点情感/表感情/谈作用)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者简介】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
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
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
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
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
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
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注释】菊:此处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孙: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阳节。
秋香:菊花。
由来:因此从来。
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翻译】: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
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但它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简要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
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详细赏析】题为菊,但通篇不用一个菊字,但句句写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草,个头较高,从外形看,与菊苗太大的差别,养尊处优的公子王孙们,是很容易把菊苗当作蓬蒿的。
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训斥王孙公子“菊草不分”。
其实这是鄙视他们不识人才。
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近鬓毛”,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重阳节,这一天,我们的先人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于鬓上。
这第二句是说,菊苗到了重阳节,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与蓬蒿有了本质的区别。
初中语文转型期诗歌教学几点体会
初中语文转型期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摘要:(一)认识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中诗歌练习中的几点不同。
(二)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三)帮助学生合理补充形象。
(四)深入品位,推敲语言。
(五)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读诗。
关键词:初中诗歌体会诗歌是—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它诞生得最早,普及面最广,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和渗透力。
诗歌教学要充分引导学生分析诗义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开阔学生胸怀,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魅力,艺术构思技巧,可以培养精炼、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其表情朗读的水平。
诗歌教学和其它文体一样,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模式。
一般说来要扣住诗歌特点,引导分析诗是如何运用精炼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而达到抒情言志的。
在小学语文的诗歌学习中,学生对诗歌的分析一般停留在表象上,未从细节上去对诗歌进行鉴赏,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却要求有较深程度的理解。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对初中语文转型期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一、认识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中诗歌练习中的几点不同(1)考察分值不同。
小学语文的诗歌分析一般包括对原句填空和翻译课文中的诗句,多数都是课堂上讲到的内容,分值多为8-12分,初中语文的诗歌分析一般为4-6分。
(2)鉴赏内容层次不同。
小学语文的诗歌分析一般为作者、体裁等较浅显的文学常识的记忆,而初中语文的诗歌分析已深入到对诗歌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难度较度较高方面的分析。
(3)鉴赏要求不同。
小学语文的诗歌分析要求学生能明确诗歌的基本内容,据此作答,而在初中语文的诗歌分析中要求学生既要能理解诗歌内容,又要能明确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所用的表现手法,诗眼对诗歌感情表达的作用等。
初中语文诗歌学习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比小学时有了较大的提升。
19659932_激发兴趣体会意境理解情感应用表达
教学研究在小学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中,古诗教学很重要,同时,古诗也属于汉语言的重要载体之一。
但在目前的课程教育中,因为灌输式教育现象严重,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教学效果也比较差。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瑰宝,同时在我国语文教育体系当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属于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课堂诵读的魅力与教学指导建议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较强的感染力,这对我国小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古诗进行课堂诵读教学时,需注重教学方法,只有保障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才能使古诗的韵味与文化价值充分凸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一、构建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枯燥一直是困扰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诵读的一大难题,在此问题背景下,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模式,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加速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明了故事写作背景、提高诵读效率。
情境教学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流程:第一,教师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程度创建教学情境,用以交代古诗写作背景或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在情境中提出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富有内涵的问题,为学生确立诵读目标;第三,引申相关诗歌,开阔学生视野。
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一诗时,我首先会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部介绍长征背景的短片,带领学生进入几十年前的革命岁月,加入毛主席领导下的红军队伍,继而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红军在长征中一共跨越了十余个省份,徒步行走了两万五千里,那么长征途中红军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毛主席又是在怎样的心情下记录了这一伟大壮举呢?我们可以从本课学习的这首《七律长征》中一探究竟。
”课堂最后引申一些其他介绍长征的诗篇,例如,作者同为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朱德的“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胡耀邦的“飞身可夺天堑、健步定攀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以为是范老师回来了,串位子的· · · · · · 忙用书遮住自己的脸。 (忙、跑、抓、胡乱、遮:一瞬间的慌乱,排比句将各种各样的神态尽 显无疑) 语言具体
④小结:注意做到语言准确、形象、具体, 就能给文章锦上添花。
三,我来练笔
• 第一步:写什么?
• • 写什么?自习课。 写自习课怎么样?喧闹
动笔实践
•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则200-300字左右的 短文。
• 果树一家-----果实、叶子、树干和树根,发 生了争论,它们各自夸耀自己的作用大, 相持不下。太阳公公告诉它们:你们谁也 离不开谁,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根深叶茂, 获得丰收。
• 第二步:找材料
• 首先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自习课上老师从离开教室到重 新回到教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各自的表现。
• 第三步:怎么写
• 作者记叙了一个自习的场面,有点有面,过程具体,语言 准确,形象生动。
第四步:写得妙
一个优秀的作者就在于能用很精练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 出来,所以同学们作文时必须善于运用最准确、最
二,语言要形象
• 语言要具有形象性,才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具体、生动,让人看后留下深刻印象。
三,语言要具体
• 写好文章要学会描写。主题就是文章的灵 魂,结构就像文章的骨架,那么描写就是 人的血肉了。传神的外貌描写,如见其人 ‘精确的动作描写,如见其事;个性化的 语言描写,如见其声;真实的心理描写, 如露其思。关键在于语言要具体。
明晰、最生动的语言,按照意义正确的排列起来,
才能表达你的思想。不同的题材要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与 语言,作文才会生动有吸引力。
一,语言要准确
• 语言准确,才能逼真、生动,才有吸引力。
• 首先,从题目要求入手,思考文章的题材是什么 • 其次,自己将选择哪些材料,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因为材料决定了应该选用怎样的语言文字 • 最后,找到最合适的语言表述方式,把握语言的 准确性,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结构安排:
• • 开头——留作业,“咚咚咚”下楼 中间——同学们的表现,闹调皮男生充老师, 教室有吵闹到安静到更吵闹老师真回来了,同学 们的表现 • 结欣赏
划一划 说一说
这一天,全校老师开大会,我们班的自习课就没有老师守着了。 (守写出了同学们渴望不被人监督的时光)语言准确 刚才还鸦雀无声的教室顿时活跃起来,我们像是林中的小鸟一样,叽 叽喳喳地闹个不停。 (顿时,写出了大家愿望实现的喜悦,比喻句写出了大家七嘴八舌,写 出了整个教室的喧闹。)语言形象
《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唐代】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敲”的来历
•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 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 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 (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贾 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 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 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 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 “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 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 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 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 下了深厚的友谊。
敲,推 ,开 ,进 哪一个好?
• 【思考】 • 你觉得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月下 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哪一个字呢?为 什么?
你说对了!
• *“敲”既表达了动作又赋予了诗歌音乐感, 更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在月明星稀的清 幽夜晚,嗒嗒的敲门声隐隐传来,让诗歌 就像是电影一般画面与声音完美结合,更 真实,更有立体感。另外,也更能显得夜 深人静。
推敲语言
snow
一,课前准备
• 积累词语是写作的基 础,你能沿着成语小 路走出迷宫吗?
放 山 高 水 长 虎 归 论 大 篇 阔 海 功 心 悦
天 人 行 赏 目
空 山 人 无 中
泊船瓜洲
王安石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到 过 入 吹 满 拂 来 ) • *其他的字只能表达春风的到来,而绿表现出了春天到来 之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 【总结】 •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就是这样为作品的措 辞造句沉思冥想,煞费苦心,今天我们就 来学学文学大家们对文章精益求精的态度, 让我们的文章页在不断的推敲当中更加完 美。
二,赏析例文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 ①自己读例文,了解故事大概意思。 • ②分析例文: • 内容:自习课 • 主题:喧闹 • 思路:老师留作业——同学在没有老师 的时候如何表现——老师回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