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说课设计说教材:《早发白帝城》是李白一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它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情感欢悦,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说教学目标:1.会正确朗读古诗,在语境中学会多音字“朝、重、还”。
2.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轻松而又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说设计理念:通过这首古诗的教学,力求体现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因此,在备课时,我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为着眼点,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
在本诗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字词,理解字义,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
在交流自学成果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师生互助”,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的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悟,自得。
本课的教学设计同时较好的去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学习理念,读书的方式多而有效,有自主练读,有示范读,有抽生读,评价性读,集体朗读,有感情地读,吟诵,背诵。
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一轮轮的交流,一次次的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诗的意境,情感得到了升华。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猜猜是谁呢?板书:李白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李白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揭题: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的夜郎城。
一路上,他的心里极其悲伤,他走呀走呀,途中经过江陵城,当小舟慢慢的,慢慢的行驶到白帝城时,突然他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被赦免了,获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决定顺水行舟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写下了一首世人传诵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通用5篇)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通用5篇)《早发白帝城》篇1各位专家、同行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早发白帝城》,严格地说,应该是《纵横码与〈早发白帝城〉》,又或者是《以纵横码支持〈早发白帝城〉的教学》。
下面我先简单介绍我们子课题的研究情况一、子课题的研究情况。
我们的课题全称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及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研究的方向是如何利用纵横输入法支持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古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描写了诗人流放途中获赦,乘舟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根据课题的研究思路、新课标的精神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利用纵横数字输入法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的读音、字义。
2、运用纵横数字输入法默写古诗,既有效地检查每个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3、运用纵横数字输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的人。
三、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谈话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自由交流学习纵横输入法的收获。
学生学习了纵横输入法,打字的速度明显提高,学过的字记得更牢,不认识的字也能轻松输入……通过交流,学生分享了收获的喜悦,兴致盎然。
接着,我揭示课题——运用纵横输入法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古诗。
首先,我示范学法,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纵横输入法自主学习生字,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巡视指导,最后,通过抢答竞赛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我在识字教学中设计这一环节,意图是:①把纵横输入法与识字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识字的方法;②运用纵横输入法自主学习生字,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意义;③运用纵横输入法自主学习生字,并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小组学习、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资料】《早发白帝城》说课设计学习精品

《早发白帝城》说课设计一、依据课标说教材唐诗《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北师大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单元主题式,本诗是单元主题为“远行”的一篇主体课文。
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早发白帝城》这篇课文,图文并茂,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审美情趣的极好教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课标理念,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感。
评:站在“课标”高度分析教材,言简意赅,表现出教者居高临下,把握教材的能力。
二、以学定教说目标二年级儿童在学前班就已接触古诗和儿歌,加上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7个生字,渗透性识字9个,辨认多音字“朝、重、还”,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在过程与方法上,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义,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培养想象能力和语感;在情感价值观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根据儿童认知水平来理解诗意;难点是通过诗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喜悦欢快的心情。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评:着眼于人的发展,目标定位正确,重难点揭示清楚,且行文上下过渡自然。
三、整合资源说策略一是情境再现策略。
主要通过CAI课件,图文对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二是以读促悟策略。
在教学中,实行多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导读,使学生读中感悟,把文本中“轻舟疾飞”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脑中的图视,从而体会作者欢快愉悦的情感。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早发白帝城》篇1师:大家都能背诵这首古诗了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试试,不能背诵的同学可以偷偷地看一看书。
生齐背。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四年级的孩子仅仅能背诵古诗是不够的。
同学们都查了资料。
谁来汇报汇报。
生:《早发白帝城》是李白被流放到贵州桐梓,途经白帝城,正赶上全国大赦,重获自由,一时喜极而歌,吟诵出的脍炙人口的诗作。
师:通过诵读,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生:喜悦、高兴。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轻声地读诗,把你体会到诗人喜悦心情的字眼找出来好好品味品味。
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师:你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把你体会到的诗人喜悦的心情传达出来吗?试一试。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诵读中听到你在努力地进入诗的意境。
是的,学古诗,首先你得浮想出那一幅诗意的画面。
要进去,要把自己当作一个诗人。
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一下。
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会更加丰富。
谁来谈一谈?师:现在你就是一个诗人了,请你边读边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幅诗意的画卷,然后讲给同桌听听。
生完成,师巡视。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管你是得到同桌的肯定还是补充,你一定很想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伙伴,告诉给在座的老师们。
好,你可以下座位选择你的好伙伴共同一起来完成,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谁说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生:……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建议:(出示小黑板)■写一篇小文;■编一个故事;■画一幅小画;■读出你的体会;■表演诗歌的情境。
师:你们认为这一个环节需要几分钟?生:……生进行,师完成。
…………[教学分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
生成,这教学追求的“千里之行”,与“始于足下”的预设和谐相生。
许多教师在课前挖空心思假设过程:学生会如何?我该怎样引?课前就对结果了然与心。
如此编导的生成,也很难说是主体性原则的真正体现。
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学生出乎预料的学习热情和无法抑制的创造力的出现,虽然有赖于教师突破束缚,搁浅教案,但是,摈弃学生熟读成诵的“预设”前提,这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呈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早发白帝城》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早发白帝城》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说课稿早发白帝城一、说教材:唐诗《早发白帝城》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北师大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单元主题式,本诗是单元主题为“远行”的一篇主体课文。
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说学情:二年级儿童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堂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学生已经读过了很多他的诗歌,对诗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积累的知识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热情地参与学习。
同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在本诗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字词,理解字义,根据儿童认知水平来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同时边读边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围绕《课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精神,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认识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发”“朝”“重”“还”的读音;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一、说教材《早发白帝城》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远行》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古今的佳作。
课文是一首七言绝句,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认识本课六个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行船途中的喜悦心情。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说教法我会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为手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
三、说学法我采用的是“探索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即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认识生字,自由朗读诗句,自觉探索诗意。
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各小组之间的交流是学生展示自我风采、获取更多知识的主渠道。
四、说教学过程首先是自学环节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1、背诵课外古诗,激趣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已经会背了许多古诗,所以,教师的激趣背诵会引发他们争先恐后的吟诵,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自学、课内展示的舞台。
学生在争先恐后的吟诵中,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兴趣盎然的开头,使新诗的学习成功了一半。
这一环节既是积累,也是激趣。
并在温故中为学生明确本课的新目标。
2、点明学习方法,指导自主识字,读通诗句,了解大意。
我为学生提供了四步学习方法:①、轻声读古诗,利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学生已掌握看拼音、问别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等多种识字方法,此处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②、放声读诗,为古诗划节奏。
(扫清字词障碍之后,学生便可以大胆、放声地朗读古诗了。
七言绝句学生们已积累很多,基本掌握了停顿方法,此处让学生自己为古诗划节奏,目的是让他们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既激发学习兴趣,又锻炼动手能力。
)③、结合插图,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结合插图想诗意,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课本上的插图形象清晰地反映了古诗所讲述的内容,相信学生通过看图,发挥想象,能够感知古诗大意。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早发白帝城》。
2.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诗中的景物描写。
2.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诗人的生平背景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朗读与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早发白帝城》,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3.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三)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句子。
(四)诗歌背诵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早发白帝城》。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回顾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早发白帝城》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诗歌意象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白帝城”、“江陵”、“猿声”等。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三)诗歌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鉴赏《早发白帝城》,感受诗歌的美。
(五)作业布置1.背诵《早发白帝城》。
2.写一篇关于《早发白帝城》的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早发白帝城》。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修辞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早发白帝城》的理解程度。
《早发白帝城》 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早发白帝城>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名篇,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盛唐诗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首诗的语言明白如话,意境开阔,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之情,还能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之美,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意境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流放遇赦后欢快的心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教学难点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与祖国山河的壮丽。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辞、陵”等8个生字,会写“帝、朝”等5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重、朝”。
2.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诗的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
3.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的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写下过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我们在一、二年级时曾经学过他的好几首诗,他被人们成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么?(生回答)对,他就是李白。
你们会背他的那首诗呢?想不想背给大家听呢?(配上古筝的音乐)【设计意图】从本诗的作者导入新课,不仅对诗人李白作了介绍,而且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
和着优雅的古筝,学生吟诵着李白的诗歌,如《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还有我们今天要学的《早发白帝城》。
这些诗歌有的在前三册语文书的“语文天地”中出现过,同学们已经会背诵,有的在学前班学过,所以同学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展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背古诗、学习古诗的氛围。
二、识字学词(一)识字1.教师出示生字:辞、陵、猿、帝、朝、岸、啼、舟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让学生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采用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字音。
3.检查。
同桌互相考查。
教师抽查。
4.重点强调多音字“还”。
早发白帝城 教案 [《早发白帝城》的教案]
![早发白帝城 教案 [《早发白帝城》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f796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7.png)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的教案]《早发白帝城》的教案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唐诗《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远行”的一篇课文。
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描述了长江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课程“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因此,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本课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有意注意时间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课标对二年级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随意拔高要求。
3、教学目标:结合课标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认3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还、朝、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朗读、背诵诗文,根据儿童认知水平来理解诗意;难点是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喜悦欢快的心情。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诵读感悟法、古诗学习四部曲”优化课堂教学,并注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三、说学法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为此,本课教学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理解诗歌时,诵读为本,辅以想象;体会诗情时,角色体验,品味诗句;学习引导上,课内扶学,总结方法,课外迁移,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自能读书”。
2021年1:早发白帝城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帝、朝、还、轻、重”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教学准备】挂图,音乐,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对,他就是李白。
你们会背他的哪些诗呢?想不想背给同学们听?(配上古筝的音乐)边吟诗边伴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画面,更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古诗描绘的意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二、借助画面——通读古诗(一)欣赏画面1.出示教学范图,让学生边观察边说看到了什么?2.出示投影仪:欣赏课件(伴乐)李白出发经过的地方。
(“白帝城”和“江陵”都是指地方,白帝城山峻城高,从白帝城到江陵要经过地势险要的三峡,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是三峡的景象。
)西陵峡━瞿塘峡━巫峡━夔门━白帝城(二)通读古诗出示课文题目和内容①先读诗中自己不熟悉的生字,再读准诗中多音字,然后读诗歌,把读歌读正确。
②多读几遍诗歌,把诗歌读顺。
③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小组长考查,教师抽查。
多音字“还”说出两种读音以及怎样组词。
(这一环节其实也是学生初步认字的环节,要读准读畅这首诗就得先认识这首诗里的字,所以这一环节给学生的时间要稍长一些。
)三、抒情1.师读课文,并用投影仪出示句子所对应的图片。
(边吟边伴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画面,更能让学生身心地投入到古诗,描绘的意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重复图片,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指着画面说:轻快的小船在江面上行驶,一天时间就能从白帝城到达江陵了,此时诗人李白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愉悦)四、背诵反复吟诵,感情升华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朗读,学生不仅进一步体会出了诗人当时高兴的心情,更把这种感情升华了。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早发白帝城》微型课说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早发白帝城》微型课说课稿今天我为大家展示的是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的古诗,题目是《早发白帝城》。
结合本单元主题,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课了学习目标,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在日常学习的教室内上这节课。
还设计出了本课的教学流程,准备了相关的视频、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在讲本节课之前,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孩子们下载了有关视频;让孩子们通过百度搜索,了解李白;并按教给他们的方法,让孩子们作了充分的预习。
在孩子还没有学这节课之前,就能通过百度搜索了解背景,帮助他们更快的进入文本。
充分体现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
(中间播放视频及图片)下面就请各位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这篇课文《早发白帝城》。
孩子们,在上课之前咱们一起来背《古朗月行》?(播放轻音乐,孩子们一起背)独特的背诵方式,能极大地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质疑小朋友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引出作者:李白。
今天就随着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旅游 1、出示:李白图和旅游路线(白帝城到江陵)再出示(白帝城和江陵图)理清从哪里到哪里,师自问自答,什么时候出发的?引出《早发白帝城》,我板书课题,认读“城”字。
为了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红题字的读音,然后老师范读,同学们再来注意红题字的读音,然后同桌互读正音。
在孩子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后,再来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利用小组合作三步法学习,(展示图片)1、小组长教2、教需要帮助的同学3、组长检查。
在小组学习后,我在抽查小组,之后,同学们是否都会了,我又利用生字回文图文记字来巩固生字,出示图(展示图片)引出朝辞白帝彩云间这一行,同时又记忆了“朝”“辞”两个字。
再出示图(展示图片)引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这行,又记忆了“岸”“猿”出示图(展示图片)引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又记忆了“舟”字。
在利用看图想诗句的同时,又增加孩子对古诗的了解,也增加了孩子对读诗的兴趣。
然后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法再来记字。
四上: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说课稿

四上: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说课稿在学生有一个情感储备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静静的欣赏这首诗(CAI课件播放带着配乐的朗诵)听清字音,自由读认清字形,而后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抢读、开火车等活动)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在指导识字中,重点强调“还、朝、重”这几个多音字,并让学生记住“啼、猿、辞”的结构。
这样,在反复阅读中学生了解了生字的字音、字形,并在其后的随文教学中反复巩固,达到掌握的程度。
注重了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为课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深读课文,感悟意境。
这一流程分为五步完成:1、在学生已经克服了生字难关,也能流利地诵读古诗以后,我这样说:同学们,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应该走进诗句,了解诗意,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词标示出来,尝试自己解决。
于是引导学生边读边议,同时运用字典查找字义,同桌互助。
(师巡视,随机点拨)在课堂上,当学生对一些字词不理解时,老师的引导解决办法是很多的,这个环节,我结合农村状况,结合我班学生情况,让学生和附近几个同学讨论,通过查字典解决。
因为,字典是学生的终生伴侣,二年级学生刚学完查字典,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重视,我们的课堂在追求时尚、追求完美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最为淳朴的东西,特别是农村学生。
2、师生释疑,扫除字词障碍:江陵,是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在白帝城的下游,距离白帝城有上千里路。
边介绍边点击地图课件,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
这个环节是我没有事先预设的,因为在巡视中我发现虽然在导入时我提过,但仍然还有几个学生不知道这是地名,于是我结合课件再次点击地图,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在解决这一没有预设的生成问题时,也奠定了情感基础。
3、学生汇报,引导图文结合自主说诗意,顺序由学生汇报顺序变动。
(1)“朝辞白帝彩云间”:了解“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别了高耸入云的白帝城。
CAI课件出示白帝城图,感悟诗人心情。
二年级下语文说课稿早发白帝城_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语文说课稿早发白帝城_北师大版《早发白帝城》说课稿【说教材】《早发白帝城》是二年级第四册《远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书写5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能够大致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行船途中的喜悦心情。
3.能够熟练地背诵古诗。
本课的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能够大致地理解全诗的含义,体会诗中作者所表达的喜悦之情。
因而,设计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着重完成二、三两个教学要求,第二课时巩固所学生字,并指导书写。
【说教学策略】一、自主合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古诗更是如此。
在趣会引发他们争先恐后地吟诵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外自学、课内展示的舞台。
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吟诵中,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兴趣盎然的开头,使新诗的学习成功了一半。
这一环节既是积累,也是激趣。
二、指导方法——主动学习古诗这一大环节中包含着三个环环相扣的小环节:1.读——识字教学。
设计多样形式,分散识字难点,提高识字效率,扫清诵读古诗的语音障碍。
2.讲——理解诗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借助图画,边读边看边想象,把各自的理解议一议,以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
3.读——体会情感。
简介诗作背景,体会思想感情,反复诵读,升华情感。
三、拓展延伸——课外背诵古诗搜集、背诵唐诗,开一次“唐诗”交流会。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2年级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而课本上提供给学生的肯定不够,所以要调动学生课下自学古诗。
这一活动将课内知识有效地拓展到课外,不仅调动了学生课下自学古诗的积极性,而且以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突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早发白帝城教案范文

早发白帝城教案范文教案:早发白帝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2)认识白帝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3)了解白帝城的主要景点和特色风光;(4)掌握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对白帝城的认识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帮助学生在视觉上对白帝城有更直观的了解。
通过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白帝城的情感共鸣和认知提升。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动手实践,让学生真实感受白帝城的历史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白帝城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敬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2)认识白帝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3)了解白帝城的主要景点和特色风光;2.教学难点(1)学生对白帝城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学生对白帝城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表达;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白帝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白帝城的好奇心和兴趣。
2.感受白帝城的历史和地理(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白帝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3.探索白帝城的文化价值(20分钟)教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白帝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白帝城有哪些历史传说和故事?(2)白帝城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什么特殊地位?4.游览白帝城的主要景点(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白帝城的主要景点,如白帝文化广场、白帝庙、武陵源、仙女峰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项目,并进行记录和拍照。
5.表达对白帝城的认识和感受(20分钟)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将自己对白帝城的认识和感受进行表达。
可以通过诗歌、歌曲、小品等形式来展示。
6.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白帝城的认识是否有改变,有什么新的收获。
《早发白帝城》课堂讲稿

《早发白帝城》课堂讲稿自己整理的《早发白帝城》课堂讲稿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早发白帝城》称稿(共6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新词,掌握复音词“法”、“朝”、“中”、“欢”的读音。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意境。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喜悦和热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4.感性地阅读和背诵古诗,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意境。
教学难点:1.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喜悦和热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融入新课程老师:同学们,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
他就是李白(在CAI课件里展示李白的画像)。
通过课后查阅资料,你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老师:(CAI课件李白简介)是的,李白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诗,人们都称赞他是“诗仙”。
你能背诵他的诗吗?谁能把它优美地背诵给大家听?(配上优美的古筝音乐)老师:(鼓掌)太好了!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李白的诗,看看谁能快速记住。
老师:学习前老师给你带了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
请认真听。
一边说,一边展示CAI课件,展示江陵和白蒂市的地图以及峡谷的风景。
健康:一起看题目,初步解读题目。
(二):出示课文,准确朗读发音。
老师:让我们静静地欣赏这首诗(CAI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老师:再听一遍,注意发音。
老师:请把书翻到47页,自己看,注意生词的发音。
(生来自由阅读,老师检查指导)老师:谁想给大家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要注意,看读的对不对。
老师:对,谁想读对?(终身阅读,互动评价,全阅读)老师:每个人都读得很好。
在进入正文之前,新单词宝贝应该检查你。
(在CAI课件中展示生词)(1)点击课文中的生词(由画图生阅读);2单独提出生词,坐火车阅读;把生词放进课文,读诗句。
【教育资料】二年级上语文说课6早发白帝城_西师大版学习精品

二年级上语文说课-6早发白帝城西师大版2019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早发白帝城》,我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五个部分来讲。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早发白帝城》赞美了三峡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李白当时欢快的心情,《绝句》春天里杜甫草堂附近的春色,反映了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四篇课文都配有插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重视词语的学习积累和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要重视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练习,要认真观察插图和展开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悟课文所描绘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融入大自然中,用真诚的语言去赞美她。
《早发白帝城》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要求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早发白帝城》这篇课文,图文并茂,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审美情趣的极好教材。
在教学中,我依据课标理念,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感。
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 知识与能力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3)、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意思。
感悟其意境美、韵律美。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扩大学生阅读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早发白帝城》第二课时说课设计-word文档资料

《早发白帝城》第二课时说课设计《早发白帝城》是二年级第四册《远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能够大致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行船途中的喜悦心情。
3、能够熟练地背诵古诗。
本课的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能够大致地理解全诗的含义,体会诗中作者所表达的喜悦之情。
因而,设计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着重完成二、三两个教学要求,第二课时巩固所学生字,并指导书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两种策略方法:一、自主合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古诗更是如此。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逐字的为学生解释,再把字意串起来,然后就是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古诗的意思。
这样的教学完全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古诗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对古诗已有的认知水平,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感及意境,然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谐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
古诗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情感,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古诗的兴趣。
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一、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李白所写古诗)学生已经会背了许多首古诗,所以教师的激趣会引发他们争先恐后地吟诵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外自学、课内展示的舞台。
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吟诵中,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兴趣盎然的开头,使新诗的学习成功了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发白帝城》说课设计
说教材: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一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它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情感欢悦,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说教学目标:
1.会正确朗读古诗,在语境中学会多音字“朝、重、还”。
2.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轻松而又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说设计理念:
通过这首古诗的教学,力求体现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因此,在备课时,我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为着眼点,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
在本诗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字词,理解字义,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
在交流自学成果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师生互助”,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的让学生自主的学
习,自悟,自得。
本课的教学设计同时较好的去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学习理念,读书的方式多而有效,有自主练读,有示范读,有抽生读,评价性读,集体朗读,有感情地读,吟诵,背诵。
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一轮轮的交流,一次次的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诗的意境,情感得到了升华。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猜猜是谁呢?板书:李白
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李白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揭题: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的夜郎城。
一路上,他的心里极其悲伤,他走呀走呀,途中经过江陵城,当小舟慢慢的,慢慢的行驶到白帝城时,突然他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被赦免了,获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决定顺水行舟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写下了一首世人传诵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早发白帝城
3、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从背景了解导入,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作品的距离,诗文积累,情感熏陶。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说说你
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诗,正音,分析多音字,练习组词。
3、打开书本自己读,谈理解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权力。
三、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1、深入读,借助手中的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问题尝试自己解决。
2、小组交流,说说你对诗的理解。
3、随机出示
(1)“白帝城”图片:位于长江三峡最著名的矍塘峡,北面靠山,三面临水,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2)“猿猴”照片:古有“杜鹃啼血猿悲鸣”的说法,体会这里的“猿声”。
(3)“万重山”的夸张手法,联系其它的古诗,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危楼高百尺”
(4)“轻舟”能否换成“小舟”?说理由
(5)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受
4、感情诵读,评价。
带着自己和感受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的理解是学生学习古诗的难点也是重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是教学的重点,形象的图景可以为理解古诗意思作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在借助图景的基础上,学
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理解古诗意思,品味诗文,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拓展延伸
1、谈话:李白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出示李白的成就资料)了解李白波折多变的一生。
不同的心境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会有不同的语言。
(出示李白的三首写景诗:《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3、收集资料,下次举行古诗交流会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朗读,课外拓展,学生不仅进一步体会出了诗人当时高兴的心情,对人物的形象也进一步了解,感情升华了。
《绝句》说课稿
【教材说明】
《绝句》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诵读。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朗读时间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教材说明】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古诗内容。
【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情境激趣——自读古诗——感悟意境——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课题
1、播放春景,引导想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边听音乐,边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迹。
引导学生想象。
2、指名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交待课题,齐读课题。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可以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
二、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生字:要想走进杜甫的古诗,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的花可美。
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吧!花中带有古诗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在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学生再读古诗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
】
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
1、播放意境图一:春天来了,新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唱歌。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黄鹂可能会说些什么?课文中的哪行诗写了这幅图?这两只可爱的小鸟会怎么读呢?指导学生读
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
2、播放意境图二:添上一行白露在天上飞。
交流:你还看到了什么?一行白露在天上是怎么飞的?指导学生读诗句:一行白露上青天。
在指导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
3、播放意境图三:推开窗子,远方有雪山。
交流:窗外有什么?指导学生读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你读懂了什么?
4、播放意境图四:江中停泊着船只。
交流:江中还有什么?这只船是从哪里开来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5、指导学生读诗句,注意评价的语言要有指导性。
【生动画面、形象意境图为学生充分展示对文本内容独特的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朗读实践,搭建了一个平台。
】
6、采用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诵读。
7、在全班展示诵读情况。
【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学生可以学会和他人合作。
】
四、拓展迁移开阔眼界
1、给古诗配上音乐。
【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文本内容,就是看学生能否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
2、介绍古诗: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又许多诗人都写出了赞美它的诗歌,你知道哪些呢?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读记。
3、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或描写春天的诗。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成功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