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乘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乘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一般笔算方法,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试一试的教学中出现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2.乘法的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先安排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有较深刻的印象;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3.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当遇到大数的运算时,需要借助计算器来计算,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活动,体会计算器在探索规律中的作用.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及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获得一般算法.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乘法笔算的经验,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列出竖式,启发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通过小组交流,获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尝试计算,帮助总结出笔算方法,即先从个位起依次用各数位上的数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让学生尝试、思考末尾有0的乘法.在掌握笔算的一般方法之后,教材安排了试一试,让学生自主尝试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以及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时,在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自己列竖式计算,再和同学交流,获得比较简便的笔算方法.即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相乘,然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教学时要注意,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情况,讨论积的末尾要添上几个0,明白可以先算0前面数的乘积,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出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这里要让学生明白,哪些0是计算出来的,哪些0是计算后添上的,以免学生产生误解.3.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使用计算器探索大数的规律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本章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2. 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取乘数的近似值,才可能使计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灵活方便.3. 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估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1 卫星运行时间2课时2 有多少名观众1课时3 神奇的计算工具1课时4 有趣的算式1课时5 练习三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教材第30~31页)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估算和笔算.难点:掌握乘法竖式的算理.课件.(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10圈、2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指名让学生口算汇报.114×2=228(分) 114×10=1140(分) 114×20=2280(分)师:说一说“114×10”“114×20”,你是怎样算的.【设计意图:借助时事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 )(分)师:同学们,这是几位数乘法?(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用什么方法算114×21=( )?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预测: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生1:我是把114看作100,100×21=2100(分),所以114×21≈2100,比2100多.生2:我是把21看作20,114×20=2280(分),所以114×21≈2280,比2280多.生3:我是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分),所以114×21≈2200,比2200多.生4:我是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分),所以114×21≈2400,大约2400.师: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乘数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同学们,这两种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简便些?生: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样口算起来更快.师:所以,在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选用这种方法.2.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师:当我们需要准确的数值时,该怎么办呢?你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小组展示汇报结果.解决方法1: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解决方法2:114×21=114×7×3(把21看成“7×3”)=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2394解决方法3:114×21×1001042020002008011001042 2 8 0+ 1 1 42 3 9 41 1 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2 11 1 4………………114×12 2 8…………………114×202 3 9 4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着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一难点.3.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小组内交流,并汇报运算结果.【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把旧知迁移应用到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学好每一块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照着竖式,小组内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方法.【设计意图:及时归纳新知,提取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并且牢牢把握.从旧知到新知,由归纳总结到发散运用,是举一反三的必要前提.】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114×21=竖式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2 11 1 4 ………………114×12 2 8 ………………114×202 3 9 41.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的工作贵在启发,重在信任,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2.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已能通过各种思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每种方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教师只要稍微指点一下,就很容易找到最简便、最具普遍性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是非常重要的.3.在练习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原本枯燥的计算充满了活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类1.先估一估,再列竖式计算.98×22317×21808×2134×12105×31(考查知识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以及笔算方法;能力要求:提高计算能力.)B类2.解决实际问题.队别一队二队三队每天架设的米数204180193工作天数111312(1)三个队共架设电缆多少米?(2)哪个队架设的电缆最长?(3)三个队合作6天可完成一项工程,请问这条电缆长多少米?(考查知识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力要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98×22≈2000317×21≈6400808×21≈1600034×12≈350105×31≈3000(竖式略)98×22=2156317×21=6657808×21=1696834×12=408105×31=3255 B类:2. (1)204×11=2244(米) 180×13=2340(米) 193×12=2316(米)2244+2340+2316=6900(米)(2)因为2244米<2316米<2340米,所以二队架设的电缆最长.(3)204+180+193=577(米) 577×6=3462(米)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3题1. (1)144×23=3312(个) (2)略2. 128×75=9600(厘米) 相当于96米.3.2 1 3× 3 24 2 66 3 96 8 1 61 3 8× 5 45 5 26 9 07 4 5 21 2 6× 2 56 3 02 5 23 1 5 06 9 7×8 64 1 8 25 5 7 65 9 9 4 2卫星运行时间.(教材第31~32页)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使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加快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课件.师: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说说坐火车的感受.出示图片及信息:动车每时可行250千米,高铁每时可行305千米.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怎样列算式解答?让学生相互提问,然后请同桌来回答.师:动车和高铁一天各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学生自主解决,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汇报,教师板书:250×24= 305×24=【设计意图:孩子们都很认真听问题,都想别人能邀请他.】1.学生分小组学习,解决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2竖式)观察例题,想想210×47如何解决呢?预设:一些学生能口算出来,教师适当给出评价.(1)小组交流,要求如下:首先单独写出自己的方法,尽量多写几种,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的时候,如果你发现组员有不同的方法,把组员的方法记下来.最后,小组分工,有几种方法就派几个代表,一人讲解一种方法.(2)展示汇报:学生板书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竖式: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第2种比较简单.通过交流,学生明确: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注意前面计算出的0与末尾的0的区别.(3)即时练习,要求全部用简便算法.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预设错误:错误一:省略了2个0,却只补回1个0.错误二:计算360×25时,一些学生只计算了5乘36就急着把0落下来,也就是只算了第一个步骤,就把0落下来,停止计算了.值得强调的是,0要在最后才落下来.错误三:同一题第一步用一般写法,第二步用简便写法.注意的地方:省略0后,剩下的数要对齐数位.2.学生分小组学习,解决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1竖式)师:观察例题,想想408×23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学生汇报,指名板演.4 0 8×2 31 2 2 48 1 69 3 8 4着重解决当乘到0的时候,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区别三位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不同计算方法.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学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的初步应用意识.】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吗?能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吗?【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培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激发主动探索的求知精神.】卫星运行时间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 乘数中间有0250×24=6000305×24=73202 5 0× 2 41 0 0 05 0 06 0 0 02 5 0× 2 41 0 05 06 0 0 03 0 5× 2 41 2 2 06 1 07 3 2 01. 学生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具有曾经计算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和认识.前面学生又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完善学生对乘法笔算方法的理解,提高笔算乘法的能力.2. 本节课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教师注意了竖式的书写格式、计算过程和算理的重点讲评.“试一试”利用例题中的信息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计算交流,协助学生认识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最后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最后通过笔算和口算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发现算法间的联系,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A类1.列竖式计算.35×208350×2855×240205×36(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能力要求:提高计算能力.)B类2.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北京机场出发开往纽约,甲飞机每时飞行805千米,乙飞机每时飞行850千米,12时后两架飞机各飞行多少千米?(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能力要求: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7280 9800 13200 7380B类:2.甲:805×12=9660(千米) 乙:850×12=10200(千米)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4~8题4.1 2 1× 1 44 8 41 2 11 6 9 43 0 4× 5 82 43 21 52 01 7 6 3 28 0 9× 2 75 6 6 31 6 1 82 1 8 4 35.2 0 3× 3 24 0 66 0 96 4 9 66 3 2× 5 03 1 6 0 06 0 9× 5 74 2 6 33 04 53 4 7 1 35 3 0×8 73 7 14 2 44 6 1 1 06. 320×31≈9600厘米=96米96米>90米,不够.7. 22800 13244 3380 2592 33046 105808. (1)80×140=11200(元) (2)70×160+(80-70)×138=12580(元)12580元>11200元,赚钱.有多少名观众.(教材第33~34页)1.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重点: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难点: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课件、同桌准备一份报纸、黄豆1千克.课件出示大型演唱会图片.师: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论.师:你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出示教材主题图(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情境图).师: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要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小组交流,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汇报结果.生1:先算每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再算一共有多少个看台,就可以算出大约有多少人.生2:先看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再算一共有多少排,也可以算出大约有多少人.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估算观众人数,(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看台放大图).师:数一数,一个看台有多少人?学生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将座位分成大致相等的3份,每份中的一行有7人,这样的8行就是7×8=56(人);一共3份,就是56×3=168(人).师:有28个看台,你能估算出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师:理解数量关系,列式解答.28×168≈5100(人)把28看成30,168看成170,30×170=5100,所以28×168≈5100(人).小结:一般情况下,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这样计算简便.3.巩固练习.出示一张报纸,算一算一张版面的字数(同桌合作).A.数一行的字数和总行数.B.报纸折出一块的字数与整版字数.学生小组交流展示汇报.4.小组活动:每小组拿出自带的1千克黄豆,估算大约有多少粒.活动要求:(1)学生每四人一组,各小组准备1千克黄豆.(提前布置好)(2)提问:每组有1千克黄豆,估计有多少粒?(3)先讨论估计步骤,再操作.(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汇报方法:(1)抓一把黄豆,猜测有多少粒.(2)装满一个盒子大约需要多少粒,看1千克黄豆能装几盒,计算出1千克黄豆的粒数.小组汇报估计结果.生1:一把大约有100粒,可以抓56把,估计有100×56=5600(粒).生2:装满一个盒子大约需要500粒,1千克黄豆大约能装11盒,估计有500×11=5500(粒).以上活动只要学生说法合理,都要给予肯定、表扬.【设计意图: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量;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估计出乘法算式的积,再确定事物的数量.】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总结.【设计意图:能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进行估算,要不断总结自己估计的方法,并能与同学交流合作.会灵活地估计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养成良好的探索意识.】A类1.下面是一幅草坪图,如果每小格是10平方米,估一估,草坪的面积约是( )平方米.(考查知识点: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能力要求: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B类2.下面是一幅铺满豆子的图,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1)把上图平均分成( )份.(2)数一数,每份有( )粒豆子,图中大约一共有( )粒豆子.(考查知识点: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能力要求: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180B类:2. (1)64 (2)7 448教材第34页“练一练”1. 200株2. 约600粒3. 30平方米4. 略5. 略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材第35~36页)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算式的运算.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课件、计算器等.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计算器.师:关于计算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计算器.师: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汇报.教师总结:计算器有很多种,一般都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展示计算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器.(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由计算器导入新课.借助计算器这一教具,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出示:计算器)1.整体认识.这是一个计算器的面板,上面部分是显示器(突出显示),下面部分是键盘(突出显示).2.认识键盘.(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2)互动生成.①有0、1、2、3、4、5、6、7、8、9这些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手中计算器的数字键.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手中计算器的运算符号键.③有ON字母的是开机键(板书:开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开机键吗?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他功能吗?(清零,或者利用清零键——AC键)④有OFF字母的是关机键(板书: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关机键吗?有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自动关机)⑤如果按错了,你知道用哪个键清除你按错的数字吗?清零键——AC键或者ON键.⑥其他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后慢慢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3.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出示题目,你会用计算器上你认识的键进行计算吗?试一试.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观察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认识清零键——AC键.4.计算比赛,任选一个自然数,进行计算.学生汇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5.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出示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以了解计算器的键盘及各功能键的作用为基础,进而带动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一些四则运算的题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器最合适?学生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神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1.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设计教案之前进行了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作补充,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认识与运用上.A类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756+467 3028-2965 380+192+43(考查知识点: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能力要求: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B类2.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行四道题,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下面五道题的答案.1×9×1234567892×9×1234567893×9×123456789 4×9×1234567895×9×1234567896×9×1234567897×9×1234567898×9×1234567899×9×123456789(考查知识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能力要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1223 63 615B类:2. 1111111101 2222222202 3333333303 4444444404 55555555056666666606 7777777707 8888888808 9999999909教材第36页“练一练”1. 1445 3250 417588 1143 1239 140342. 35~38(任选一个) 55~57(任选一个)3. 大约浪费的电量:410000000×48=19680000000(千瓦时)一年用电:410000000×100×12=492000000000(千瓦时)19680000000÷1200=16400000(个)够16400000个家庭用一年.4. 52×431=22412最大.有趣的算式.(教材第37~38页)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连续运算.2.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重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连续运算.难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课件、计数器等.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32456+781321398401-4296296205÷435=289500+3276-38467566÷12822522×33133=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操作方法.2.同桌出题,练习使用计算器的方法.【设计意图:以令人头晕目眩的算式导入课题,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同桌的互相出题考查,培养仔细认真的习惯.使学生必须明白,即使使用计算器计算,也是不能马虎的.】师:要做好一件事,先要把相关工具准备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比一比谁使用计算器更熟练.1.规则:在1到9之间,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次,然后除以12345678.你只要告诉我结果是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2.学生算,教师猜.3.请学生猜.观察:111111111÷12345678,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把算式写出来,观察并交流汇报.小结:计算的结果是你喜欢的数字的9倍,只要用这个结果除以9就可以猜到你喜欢的数字是几了.4.探索规律.师:数学中很多好玩的游戏,都是运用了奇妙的数学规律.看你能顺利闯到第几关.第一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学生小组交流,并展示汇报.找出规律,说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结果是多少.第二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2)99×99=999×999=9999×9999=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吗?99999×99999=999999×999999=(1)找出规律,直接写得数.(2)按规律接着编题,并写出答案.第三关: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用计算器验证结果.(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3)1×9+2=1112×9+3=111123×9+4=11111234×9+5=。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课文和练习三及复习课件
37037×( 12 )=444444 37037×( 18 )=666666 37037×( 24 )=888888
课堂小结
1.计算器不仅是计算的工具,还是探索数学 和学习数学的工具。
2.从简单情形寻找规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 要策略。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乘法
第6课时 复习课
知识梳理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 1.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及应用 3.计算器及计算工具的演变 4.探索乘法算式中的规律及应用 5.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下面各题你会做吗?
302×54= 16308
302×54= 16308 47×210= 9870 408×17= 6936
探究新知
99×99= 9801 999×999= 998001 9999×9999= 99980001 99999×99999= 9999800001 999999×999999= 999998000001
探究新知
1×9+2= 11 12×9+3= 111 123×9+4= 1111 1234×9+5= 11111 12345×9+ 6 = 111111 123456× 9 + 7 = 1111111
交流你的做法。
每排大约20株花苗,一共有10排,大约200盆花。 (答案不唯一)
练一练 2.估一估图中有多少粒黄豆,你是怎样估计的? 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12=600(粒)
练一练 3.下面是一幅草坪图,如果图中方框代表1平方米,
练一练
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 ④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积的位数不够, 要在前面用0补足。
• 计算:0.025×240
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同级运 算,从左往右;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 的,先算括号里的。
• 计算:1.5+8.5×1.2
•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 法,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 乘法交换律 a×b=b×a
• 乘法结合律 (a×b)×c=a×(b×c)
•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 计算:(1.5+8.5)×1.2
•
2.8×2.75+8.2×2.75–2.75
5.比较大小
• 一个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它本身。 • 6.5 6.5×1.5 • 一个数乘以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它本身。 • 6.5×1 6.5 • 0.9 6.5 • 但:如3.6 ×1.5 5.4 • 通过计算来比较。
• 23×650=
• ③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 积就缩小a×b倍。
• 0.23×0.065=
• ④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 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 0.23 ×65=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0.084×5.8
• ① 先把小数想成整数 末尾对齐 • ② 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 ③ 看乘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意义:
2、乘法的变化规律: 如:2.3×6.5=14.95
• ① 在乘法里,一个乘数不变,另外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 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本章教材主要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这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一般笔算方法。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教学中出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的笔算乘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
第二部分是介绍乘法的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先安排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有较深刻的印象,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学乘法知识。
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
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第三部分是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在遇到大数的运算时,需要借助计算器来计算,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活动,体会计算器在探索规律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是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及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获得一般算法。
学生在前三年研究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乘法笔算的经验,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因此列出竖式,启发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通过小组交流,获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尝试计算,帮助总结出笔算方法,即先从个位起依次用各数位上的数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同时,让学生尝试、思考末尾有的乘法。
四年级寒假数学02-乘法+除法
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2.乘法交换律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b×a.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4.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b+a.5.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7.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第三单元知识检测一、计算能力测试。
1、直接写得数。
42×20=700×40=60×12=30×62=14×7=2、列竖式计算。
178×46=408×25= 37×235=380×23=3、用递等式计算。
360÷6×51 380+350÷70 (165-75÷3)×8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2+25)×4105×34-5×34103×32 99×121378+527+73 800-176-224 75×299+7569×45-45+32×45 6300÷70÷6 6000÷1255、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2×15=30,一个因数“2”扩大2倍,15不变,积()。
A.扩大2倍B.缩小2倍C.不变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要使积不变,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3.24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B.3C.44.a×b的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也除以5,得到的积等于()。
A.原来的积乘500B.原来的积乘20C.原来的积乘50D.原来的积乘2005.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那么积()。
A.扩大10倍B.扩大100倍C.不变6.203个39连加大约是()。
A.8000B.6000C.400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数相乘,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那么积也扩大3倍。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3.两个数相加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4.26×30与260×3的结果相等。
()5.在计算180×9时,180末尾的0不参与运算。
()6.一个因数乘8,另一个因数也乘8,积不变。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________。
2.计算150×3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3.用1,2,3,4,5五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与一个最小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是()。
4.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5600平方米,现将宽增加到原来的2倍,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平方米。
5.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均不为零)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6.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是()位数或()位数。
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1.列竖式计算。
276×37=509×36=270×53=206×70=312×52=177×19=2.列竖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12
-------
290
1 45
-------
1 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1
145×12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说出估算的方法150×10=1500,150×2=300,比1800米少一些。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5
20
教
学
过
程
160×30=4800
160
×30
—————
4800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填写表格,交流汇报。
全班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
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通过观察、计算、猜想、验证等操作和思维活动,培养探究和归纳的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乘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扩大5倍B.缩小5倍C.不变2.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
A.缩小10倍B.不变C.扩大10倍3.5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B.3C.44.若A×40=360,则A×4=()。
A.3600B.36C.3605.32个128的和大约是()。
A.3600B.3900C.48006.竖式计算:260×12=()A.3120B.123C.213D.312二.判断题1.320×9与32×90的积相等。
()2.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缩小到它的。
()3.3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3倍。
()4.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2,积也乘2。
()5.(6.三位数□61与95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三.填空题1.不用计算,90×498的积是()位数。
2.在○里填上“>”“<”"或“=”。
240×18○120×30150×82○90×5108×28○109×92210×4○16×40032×50○20×80201×7○210×73.根据15×60=9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5×60=()60×60=()15×30=()4.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9后,积变成603,那么原来的积是()。
5.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8,积是()。
如果把因数8改成80或800后,积分别是()或()。
6.一个数乘7的积是42,这个数乘70的积是()。
四.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
14×50=15×300=60×80=35×20=400×70=25×100=210×5=24×50=25×40=125×80= 90×101=24×200=2.直接写得数。
第三单元 乘法(知识解读 真题演练)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乘法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能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够借助乘法用不同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进行估计,理解由部分估计整体的方法。
3、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
4、探索发现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能够进行归纳概括。
1、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乘数中间有0也要相乘,与0相乘时没有进位数要写0占位。
3、乘数末尾是0的,前面数乘完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4、估算较大数量时可以先把它分成相同的若干份,先估算其中一份。
5、计算器上常用键:“CE"清除键,"ON/C"开关及清除屏键。
一、选择题1.(2022秋·陕西榆林·四年级统考期末)268×68的积的最高位是()。
A.十万位B.万位C.千位D.百位2.(2021秋·陕西西安·四年级统考期末)某农场内要修一条水渠,每天修120米,13天刚好修完,这条水渠长()米。
A.1560 B.1760 C.1960 D.21603.(2021秋·陕西西安·四年级校考期末)商场上午卖出27个电饭煲,下午卖出32个电饭煲,每个电饭煲的价钱是328元,这个商场上午和下午卖电饭煲一共收入()元。
A.8856 B.10496 C.1640 D.193524.(2022秋·陕西咸阳·四年级统考期末)旭日小学有12个班的同学参加了捐书活动,每个班级捐书的本数在117-124之间,这些学生一共捐了大约()本书。
A.800 B.1100 C.1200 D.14405.(2023秋·辽宁沈阳·四年级统考期末)体育场看台有41排座位,每排有39个位置,这个体育场看台大约能坐()人。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乘法。
乘法呀,可有意思啦!它就像是我们的好帮手,能帮我们快速算出好多东西的总数。
比如说,咱们去超市买巧克力,一盒巧克力有 5 块,咱们买了8 盒,那一共多少块巧克力呢?这时候乘法就派上用场啦,5×8=40,一共有40 块巧克力呢。
乘法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多啦。
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 3 个小朋友,每人收到了6 个红包,那总共收到多少个红包?用乘法一算,3×6=18,一共18 个红包,是不是很简单?
再比如说,学校组织春游,一辆大巴车能坐45 个同学,一共租了7 辆车,那一共能坐多少同学?45×7,用我们学的乘法知识就能轻松算出答案。
咱们学乘法的时候呀,要认真记住乘法口诀。
就像玩游戏记住规则一样,乘法口诀就是我们做乘法题的规则。
比如说2×3=6,为啥呢?因为二三得六呀。
还有哦,做乘法题的时候要仔细,不能马虎。
就像走路要小心看路,不能摔跤。
咱们要是算错了一道乘法题,可能就像在盖房子的时候少放了一块砖头,房子就不结实啦。
同学们,好好学乘法,以后买东西算价钱、做数学作业,都能又快又准。
等咱们把乘法学得棒棒的,还能教爸爸妈妈呢,他们肯定会夸咱们聪明!大家加油,一起把乘法这个好朋友牢牢地握在手里!。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知识整理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法的意义1.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 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二、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移动1位,得到的数是它原来的101 1.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 移动2位,得到的数是它原来的1001 ←(缩小)移动 3位,得到的数是它原来的10001移动1位,得到的数是它原来的10倍 2.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2位,得到的数是它原来的100倍 (扩大)→ 移动3位,得到的数是它原来的1000倍3. 计算一个数乘以或除以10、 100、 1000时就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去移动小数点,从而直接得出得数。
三、积的小数位数1. 小数位数: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字,它就是几位小数。
3. 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 如果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01,另一个乘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01,则它们的乘积缩小到原来的1001。
四、小数乘法计算 1. 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步骤: 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②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③最后从积的右边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数位不够时用“0”补足。
一个数÷10 一个数÷100 一个数÷1000 一个数×10 一个数×100一个数×1000五、积的不变性1.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数扩大几倍,另一个数缩小到原来数的几分之一,它们的积不变。
例:2.8×12=28×1.2 240×3.1=24×31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01,它们的乘积不变。
六、积与乘数的大小比较1.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一个乘数小于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不为0)。
七、小数混合运算1. 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第三单元 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单选题1.不计算,1□7×□9 的积可能是()A.1003B.9523C.20053D.76462.用计算器计算918×6时,不小心把“6”按成了“5”,如果只想清除“5”,可以按()键。
A.OFF B.ON/C C.M+D.CE3.如图中的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算式()的积。
A.5□×109B.204×5□C.19□×48D.2□1×514.最大的两位数与110的积是()。
A.110B.1080C.10890D.109905.□□4×□7=(),答案可能是()。
A.135798B.4962C.44692D.5798二、判断题6.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四位数或者五位数。
()7.张明在计算器上计算35×239时,不小心把239按成了329,发现按错了,就按了一次“CE”键,又按了239和“=”键,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8.两个数的乘积末尾有0,那么这两个数的末尾一定也有0。
()9.三位数□61与95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10.一个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积的中间一定有0。
()11.根据5×2=10,55×22=1210,555×222=123210,所以55555×22222=12343210。
()三、填空题12.用0,1,3,5,8 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积最小是。
1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14.26个309是,390的80倍是。
15.在计算器上依次按下6、0、÷、1、2、CE 、1、5、=,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字是。
16.550×6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17.要使9□976≈10万,□里最小填;216×□2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10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运算律 教学课件
3.一个游泳池长50m。小东 游了7个来回,他一共游 了多少米?
7×2×50 = 7×(2×50) = 7×100 = 700(米) 答:他一共游了700米。
4.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7)= 117×3+117×7
24×(5+12)= 24×17 4×a+a×5 =(4+5)×a 36×(4×6)= 36×6×4
四 培优训练
一、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
律?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75×m = m×75
(乘法交换律)
2. m×(n×6)=(m×n)×6
(乘法结合律)
3. 19×4×25 =19×(4×25)
(乘法结合律)
4. 125×25×4×8=(125×8)×(25×4)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
仔细观察上面这些运算定律,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中都是交换两个数的位 置,结果不变;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都是不改 变数的顺序,只改变运算的顺序,结果也不变。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25页做一做) 根据乘法运算律填空。
12×32 = 32× 12 108×75 = 75 × 108 30×6×7 = 30×(6× 7 ) 125×(8×40)=( 125 × 8 )× 40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连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 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 )×c = a×(b×c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乘法教案第三单元:乘法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韪,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版式意义及简便条关键:引导观察算式特征,理解算式含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时划分:(6时)第一时: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第31页的内容,第32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重点、难点、关键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关键: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示题呈现主题图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1、揭示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旧知铺垫(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2)学生用算式计算(3)反馈计算结果(4)114×2=228分114×=70(分)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2、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2)列出算式表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分)(3)估算结果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亻100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估算,学生可能回答:学生1:比2000分多学生2“比200分少(4)具体计算: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例如:49×21 ===>50×20 ;
42×30 ===>40×30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数写在十位上。
2 1
×26
1 2 6
4 2
5 4 6
分解:
21 ×(20 +6 )>>21×6+21 ×20= 5 4 6
补充【知识点】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分= 60秒;1刻= 15分钟;1时=60分;
1日=24时;1季= 3个月;1年= 4季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
(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
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
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 -b×c
补充【知识点】: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