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凝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

不同血型者的血滴 相混合时,发生RBC 凝集成簇的现象。
ABO血型系统抗原特异性决定簇
1)RBC膜上糖 蛋白或糖脂的 寡糖链决定了 抗原的特异性。 2)A、B抗原是 在H抗原基础上 形成的。
ABH抗原的寡糖链的结构图
比例——3:3:1:3
ABO血型的遗传


几种常用的红细胞制品
1红细胞制品 1.1.红细胞悬液 采血后在全密封条件下立即分离,添加MAP液制 成 HCT 约 60% 的红细胞悬液,该产品保存期长,可 达21—35天,输注通畅。 1.2.洗涤红细胞 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三次,去除全血中95%以上 的白细胞和99.9%以上的血浆蛋白,该制品适用于有 输血过敏史,自身免疫性贫血及IgA缺乏但产生IgA抗 体的患者。一个洗涤循环可将病毒滴度减少25-35倍, 对减少HBV的传播有一定意义。
冷沉淀适应症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DIC、严重肝病、尿毒症。 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降低者 FN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调理蛋白质之一,与严重创伤、 恶性肿瘤及多种重症疾病的康复和愈后有关,如烧伤病人如 果FN降低,证明病情严重,应及时应用。FN水平降低并需予 以纠正的病症: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体外循环、重度 感染、 DIC 、恶性肿瘤、自发性气胸(有生物胶之称)、其 它重症疾病 不易愈合的创面:下肢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角膜溃疡。
血型与输血
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血液科 钱文斌
血型



1900年,Karl Landsteiner的研究奠 定基础。 血型是由人体抗原抗体 反应所显示的遗传标记。 红细胞系统中有20多个 血型系统,400多种血 型物质。 红细胞系统的主要血型: ABO血型和Rh血型
一、ABO血型系统的抗原与抗 体
成分输血的优点



高纯度、高浓度、容量小、针对性强、 疗效显著,如要提高患者血小板 3×1011/L 需 输 机 采 血 小 板 1 人 份 约 250ml左右,如用全血需3000ml以上。 安全:限制不必要的成分的输入量,尤 其是限制白细胞和血浆的输入量,有利 于降低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 有利于保存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如PC 于22℃水平震荡可保持3—5天,VIII因 子、V因子、IX因子可在-20℃以下保存 1年,上述血液成分在4℃保存的全血中 短时间内即会失效或失活。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对策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多次输血后引起同种 异体免疫反应,此类患者选用 HLA 配合的单采血小 板或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相匹配的单采血小板。 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 脾肿大:正常人约有1/3血小板在脾脏破坏,脾 肿大患者要比正常人血小板破坏增多 30%,输注血 小板后上升缓慢,巨脾时,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因 此脾大时输入的血小板破坏也增多,血小板输注量 也要增加。
输保存期血比输新鲜血更安全



梅毒螺旋体4℃、72小时自然灭活。 存放 10 天的红细胞不传播 HTLV-I/II, 传播 率分别为 0-5 天为 74% ; 6-10 天为 44% ; 1114天为0%。 疟疾、疟原虫14天内失活。 全血越是新鲜,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存活 得越好,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的 机会越多。
2.粒细胞输注

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 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短命细胞, 离体后的功能很快丧失,至今尚无有效 的保存方法,冰冻保存处于实验阶段。 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 4℃保存最长, 不超过8小时,保存8小时输入人体后, 吞噬功能和对炎症的趋化作用已明显下 降,毫无治疗作用。
适应症
血小板输血的适应症


百度文库
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再生 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癌症 经大剂量化疗或放疗之后。 急性血小板减少:如大量输注库存血、体 外循环、严重感染性疾病、DIC等。 血小板功能失常:如巨血小板综合症、尿 毒症、嘌呤核苷释放缺陷等。
血小板输注指征



血小板计数<10×109/L:随时可能发生 危及生命的颅内或重要脏器的自发出血, 应及时输注足够量的血小板予以纠正。 血小板计数在 10-50×109/L :可能发生 皮下瘀斑、创面出血不止等,可按病情 的需要酌情输注。 血小板计数>50×109/L:凝血功能基本 正常不需输血小板。
5.冷沉淀

从200ml或400ml全血中获得的新鲜血浆在-50℃速冻,0-4℃条 件下融化制备而成。 成分: 因子VIII促凝活性 ( FVIII:C) ≥80Iu 瑞斯托霉素辅因子 ( vWF ) >60Iu(是F VIII在 血浆中的载体) 纤维蛋白原 ( FI ) 200-300mg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 FXII ) >80Iu 纤维结合蛋白 ( FN ) >60mg
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1)Rh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有:
即D;E,e; C,c5种;
(2)理论上由3对等位基因应控制6种抗
原:D,d; E,e;C,c;但至今d尚不明确。 因D抗原性最强,通常将RBC膜上有D 者称为Rh(+),余者为Rh(-)。 (3)等位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感染、严重感染: 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患者常合并血小板 减少,可能是因为感染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也有 人认为与免疫复合物有关或抑制骨髓。因而,在严 重感染又有血小板减少、严重出血时,常需加大血 小板输注量3u/10Kg,以维持血小板数、控制出血。 DIC: 这类患者可消耗大量血小板,如按一般剂量输 注血小板常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应加大剂量 34u/10Kg。 输注前禁服水杨酸钠类药物,可抑制血小板功能。
3.血小板输注
可供选择的血小板 1.1.从单人份的新鲜全血中分离制备,含血小板数2.4×1010/袋, 每单位25-30ml/袋(200ml全血制备) 1.2. 单采血小板 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 , 来自一个献血者的浓缩血小板 , 血 小板数约为 2.5-3×1011/ 袋 , 约 200ml 左右 , 受血者只用一个人份 的血小板即可达到治疗量,可降低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输 注无效的发生率。 1.3 少白细胞的血小板 用离心或白细胞滤器过滤的方法去除残留在血小板中的白 细胞,使白细胞残留量<1×1011/单位,此种血小板可防止或延 缓血小板输注无效。 1.4.紫外线照射血小板 紫外线照射可阻断血小板供者 HLA抗原对受血者免疫系统的 刺激 。
(1)Rh抗体:人血液中不存在抗Rh的 天然抗体。只有当Rh(-)血型者 接受Rh(+)血液后,才能产生抗Rh
抗体。
(2)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IgG,分子量
小,可透过胎盘。
三、输血及其原则
1.输血原则: (1)准备输血时先鉴定供血者与受血 者血型 (2)血型相符的输血前也必须作交叉 配血检验 (3)反复输血的受血者还要检测供血 者与受血者Rh血型 (4)不同血型间输血只在紧急情况下 进行,但要注意输血量、速度及 受者的反应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是A、B、H血型物质 抗原:又称凝集原agglutinogen,存在于RBC 膜上。 H抗原分布广,在A、B型RBC表面上有,但 主要在O型RBC表面上,A抗原有不同亚型 (A、A1、A2)抗原。 抗体:又称凝集素agglutinin,存在于血清中。 分抗A抗体和抗B抗体。
冷沉淀输注剂量

血友病及其它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用量, 手术病人或有严重出血灶者,应将 FVIII 水平提高 50% ,一般患者可将 FVIII水平维持在30%。 FVIII 半衰期为 12 小时,对出血尚未 止血的病人8-12小时追加一次,剂量 为首剂的1/2。
血浆输注适应症:




双香豆素过量导致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 水平降低,伴有活动性出血或急需进行手术 者,因以上药物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 II 、 VII 、 IX和X因子而起抗凝作用,口服后在体内半存 留期约2.5天,易发生蓄积,使血药浓度过高。 大量输血者出现活动性出血或明显的凝血功 能障碍者。 抗凝血酶 III 缺乏者要进行手术或出现血栓而 用肝素治疗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浆置换联合应 用者。
二、Rh血型系统
( 1 ) 1940 年,发现恒河猴 (Rhesus monkey) 的红细胞→家兔→血清中产生抗体→人: RBC凝集者,为Rh(+) RBC不凝集者,为Rh(-) (2)分布: 白种人:Rh(+)85%;Rh(-)15% 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 Rh(+)99%;Rh(-)1% 有些民族:Rh(-)可达8.7%以上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亚型 红细胞上的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
A1 A2(仅占1%) A 1B A2B(仅占1%) 抗B A(抗原性弱)(易误为O型) 抗B+抗A1 B 抗A A+A1+B 无 A+B(A抗原性弱)(易误为B型) 抗A1 无A,无B 抗A+抗B A+A1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
(1)抗A、抗B为天然抗体,属IgM,分子 量大,不能透过胎盘。 (2)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 达到高峰。 (3)免疫抗体是IgG型,其产生原因是 血型不合的输血、母子间ABO型不合(母 亲多为O型,体内有IgG型抗A或抗B), IgG有4个亚型,其中有的能通过胎盘。
血型的遗传遵照孟德尔遗传定律。由位于9号染色体 上的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和B基因为显 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故组成6个基因型,4个血型表 现型。 ABO血型系统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 OO AA,AO BB,BO AB 表现型 O A B AB
红细胞血型系统分型: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4.血浆

可供选择的血浆制 品: 新鲜冰冻血浆: 采血后 4-6 小时内从 全血中分离, -30℃ 以下冰冻的血浆, 它保留了血浆的各 种有效成分。


适应症 凝血因子缺乏,不 能获得相应的凝血 因子浓缩制品。 肝病引起的多种凝 血因子缺乏,病人 存在活动性出血或 需要手术,或有明 显的凝血功能实验 结果异常。




粒细胞缺乏可发生致死性感染,用粒细胞作为替代 治疗从理论上是合适的,但目前对粒细胞输注的指 征尚有争议,其理由如下: 输入白细胞可传播的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 人类 T 淋巴细胞病毒( HTLV-1/2 )、 HBV 、 HCV 等, HIV以潜病毒的方式存在于白细胞中。 对肺炎患者,Bodey等认为粒细胞可引起呼吸窘迫综 合症。 输注白细胞主要输注粒细胞,但目前分离的粒细胞 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内 植活后增殖,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为此不主张输 白细胞,建议用G-CSF集落刺激因子或巨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





1.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用洗涤或白细胞滤器去除原血中 99% 以上的白 细胞,以降低白细胞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1.3.1 血液成分中去除白细胞可预防: (1)预防HLA同种免疫;(2)预防高危人群的 CMV的传播;(3)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4)预 防术后感染;(5)预防潜伏期病毒的活化;(6) 预防相关性免疫抑制 1.4.照射红细胞 用 电 离 辐 射 的 方 法 ( 如 钴 60 : γ 射 线 15003000rad )灭活红细胞制品中的淋巴细胞,防止移 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该制品适用于近亲输血、免 疫机能缺损患者,如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的白血 病、淋巴瘤、实体瘤患者以及早产儿、新生儿免疫 功能尚未健全者。


1.5.解冻红细胞 红细胞与一定浓度的甘油混合,置-80℃保存, 一般可保存 10 年。使用时 37℃水浴融化,用梯度 NaCl 溶液洗去甘油,悬浮于生理盐水或腺嘌呤或次 黄嘌呤复壮剂中于 24小时内输注,主要用于稀有血 型和自体血保存、回输。 1.6.年青红细胞 是指网织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红细胞, 其存活期明显地比成熟红细胞长,半存活期为 44.9 天,而成熟红细胞为 29天,年青红细胞可明显地延 长输血间隔,减少输血次数10%-50%,因反复输血 可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严重者可引起输血性血 色病。此病过多的铁沉积出现组织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