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鉴赏

合集下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译文和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译文和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译文和赏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译文和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译文和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①又名《百字令》。

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

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词语注释】(1)大江:长江(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

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5)雪:比喻浪花。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注释:1.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2.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遥想:远想。

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5.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6.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7.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8.华发:花白的头发。

9.尊:通“樽”,酒杯。

10.大江:长江。

11.淘:冲洗。

12.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13.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14.雪:比喻浪花。

1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16.英发:英俊勃发。

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

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

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

人道是:人们传说是。

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

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

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

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

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

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

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

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

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

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

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宋·苏轼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公瑾破曹军的赤壁。

四面石乱山髙两岸悬崖如雲,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捲起浪花彷彿冬日的千堆雪。

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髮斑白。

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念奴娇〉》:「《念奴娇》,元微之《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自注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

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後,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遗念奴唱歌,邠(Bīn)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

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

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

又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後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

故垒西边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4。

乱石崩云5,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6。

江山如画7,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8,雄姿英发9。

羽扇纶巾10,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11,多情应笑我12,早生华发13。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1.赤壁有二。

一在湖北嘉鱼东北江滨,三国时,吴将周瑜在这里大破曹兵。

一在湖北黄冈城外,名赤鼻矶,苏轼据传说以为是周瑜破曹处。

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

它先写赤壁的形势景色,次述古人的英雄事迹和自己的感慨。

2.风流人物: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

3.故垒:旧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助孙策平定江南,少年英雄,时人称为周郎。

5.崩云:如云的崩裂。

6.雪:指浪花。

7.“江山”二句:由山水到人物,引起下片。

8.小乔:乔本作桥,桥玄女,周瑜妻,与姊大乔皆有美色,合称二乔。

初嫁:泛言。

乔嫁周在十年前。

9.英发:英气勃发。

10.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装束,用以形容周瑜的雍容儒雅。

这是周的风采的另一面,与“雄姿英发”相统一。

纶(音guan)巾:青丝带的头巾。

11.故国:故乡。

神游。

身不到,神魂往游。

苏轼因政治失意,故有归故乡的念头。

12.多情:关心他的人。

13.早生:苏轼早在熙宁八年已言“鬓微霜”(《江城子》)。

【译文】浩荡的长江水呵,滚滚向东奔流不息。

大浪淘沙、淘尽千古多少风云人物、多少辉煌业迹。

就在那古营垒的西边,有人告诉我,那就是当年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

只见乱石穿空,有如崩裂的云霓,巨大的波涛,拍打着岸堤,卷起千万朵浪花如雪。

江山雄伟娇娆如画,画中又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公瑾,迎娶了江东最漂亮的小乔,英气勃发,雄姿健矫。

头戴纶巾,羽扇手摇,挥洒谈笑,就将敌军强大的战舰烧掉。

而我呵,功名未立而人已先老,孤独的魂灵,在思念的故土神游一遭,故友都笑我,白发生得太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②,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③。

乱石穿空④,惊涛拍岸⑤,卷起千堆雪⑥。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⑦,雄姿英发⑧。

羽扇纶巾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⑩。

故国神游(11),多情应笑我(12),早生华发(13)。

人生如梦(14),一尊还酹江月(15)。

〔注释〕①本篇选自《东坡乐府》。

赤壁,指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的赤壁,一般认为在湖北嘉鱼县,一说在蒲圻县。

词里指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的赤壁矶,亦称赤鼻矶。

②故垒,古代的军事营垒。

③周郎,三国时吴国周瑜,字公瑾,周郎是对周瑜的爱称。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二十四岁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他是当时孙刘两家抗曹联军的统帅之一。

④乱石穿空,一作“乱石崩云”。

⑤拍岸,冲击江岸。

一作“裂岸”、“掠岸”。

⑥雪,比喻浪花。

⑦小乔,乔玄有二女,都非常漂亮。

长女大乔嫁孙策,次女小乔嫁周瑜。

事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乔,史书作“桥”。

⑧雄姿英发,姿态雄俊,英气勃发。

⑨羽扇,长羽毛做成的扇子。

纶(guan关)巾,青丝带做成的头巾。

⑩樯橹(qiang lu墙鲁),船的桅杆(挂帆的柱)和长大的船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战船。

樯橹,一作“强虏”、“狂虏”。

(11)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

故国,旧国,此指三国古战场,即赤壁。

神游,指对赤壁破曹故事的遐想。

(12)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13)华发,花白头发。

(14)人生,一作“人间”。

如梦,一作“如寄”。

(15)尊,通“樽”,酒杯,此指杯酒。

酹(lei类),洒酒祭奠。

〔解析〕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掌地方军事)这样一个闲散小官。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他游览了黄州赤壁。

(完整word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完整word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

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

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

人道是:人们传说是。

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

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

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

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

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

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

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

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

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

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

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注释:1.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2.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遥想:远想。

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5.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6.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7.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8.华发:花白的头发。

9.尊:通“樽”,酒杯。

10.大江:长江。

11.淘:冲洗。

12.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13.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14.雪:比喻浪花。

1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16.英发:英俊勃发。

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怀古”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

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

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

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
了一样。

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大江即长江。

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

“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旧的。

“垒[lěi]”,指营盘。

“人道是”,据说是。

“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

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

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

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

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

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

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

“公瑾[jǐn]”,周瑜的字。

“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
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

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

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

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ān]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

“樯[qiáng]”,帆船上的桅杆。

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

“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

“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

“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

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

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

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樽”,酒杯。

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

“酹[lèi]”,洒酒表示祭奠。

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

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
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1.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2.《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3.《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鉴赏
4.《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鉴赏
5.《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译文及鉴赏
6.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
7.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8.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其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