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含答案
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 )(2)请循其本.(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国人道之.B.以我酌油知之.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年与.时驰C.陈太丘与.友期行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6.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解析)
大道之行也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女有归.(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相与步于.中庭C.达于.汉阴D.告之于.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题目及答案【中考必备】
5.【2017年•湖北宜宾】Ⅱ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
(10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辍耕之垄上舜发于畎亩之中B.佣者笑而应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为天下唱行拂乱其所为D.百姓多闻其贤曾益其所不能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举大计亦死百里奚举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C.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D.等死,死国可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1.胨涉历尽艰辛最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3.核舟记》及类文阅读精练题及答案解析
三、《核舟记》阅读及类文精练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佛印绝类.弥勒()(2)舟尾横卧一楫.()(3)其船背稍夷.()(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大苏”泛赤壁水波不兴尝贻余核舟一“大苏”指(1)________(人名)(2)兴:________________(3)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男有分(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不独子其子①子:________②子:_______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现实生活充满了缺失和苦难,才使得人们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
请从下面备选作品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说说在《大道之行也》中描绘了怎样相对应的理想图景。
备选作品:《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人:近侍之臣。
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③安事:怎么能够。
④期年:满一年。
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屋舍俨然(2)其岸势犬牙差互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足为外人道也美中不足B.心乐之乐此不疲C.以其境过清水尤清冽D.闻水声鸡犬相闻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_________,不再出去,_____(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_______,时隐时现。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桃花源记(节选)》《小石潭记(节选)》两篇选文从体式上说都是游记,都有清晰的游踪(游览经过),但是也有不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文天祥至潮州文天祥至潮阳, 见张弘范①, 左右命之拜, 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②。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 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索之固, 乃书《过零丁洋》与之。
其末二句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 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 丞相忠孝尽矣,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汪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救,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释】①张弘范: 元军将领。
②张世杰: 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 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与俱.入崖山________________ (2)使为.书招张世杰________________(3)其末二句云.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 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 (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C. (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D. (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4. “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 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为张弘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文中的3处地方)【参考答案】1.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3、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
请你仿照下列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和鞭策自己。
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关于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答案:1、①著名、出名②大2、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反问句,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答案不唯一)终不知车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①越: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
⑤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败:②以为车固若是固:③效而为之者相属效: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顾: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译文:②及寇兵侵其境译文: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答:①②1、①坏、毁坏②本来③模仿、仿效④理睬2、①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小石潭记-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2 小石潭记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曾不若妻弱子。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若”的意思是:好像。
A.若:你;B.若:如,比得上;C.若:好像;D.若:如果。
故选:C。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西南,向西南。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小石潭记》含答案
2 小石潭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心乐.之( )(2)佁然..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去.(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去有闻而.传之者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心乐之.山川之.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围绕着“石”来写,在移步换景中引导读者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了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C.作者的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吕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⑤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⑥门来告曰:“不胜⑦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⑧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⑨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⑩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1 。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款?(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桥:建桥、架桥。
③箭:小竹。
④麻:同“休”,休息。
⑤酾(shī):疏导,分流。
⑥款:叩,敲。
⑦胜:承受。
⑧芟(shān):割草。
⑨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⑩崇:加高。
11 潀(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⑩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上述文章均为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谈谈“亟”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的义项:①jí急,赶快。
②qì(气),屡次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4)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而又有所发展。
2020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考过关练附答案
桃花源中人看见渔人,感到非常惊异,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乃:于是,就。所从来:从何处来。所从:宾语前置的介宾短语。所:处所,地方。 15、具答之。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 具:详细。之:指桃花源中的问话人。 1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把他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要:同“邀”,邀请。 1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咸:全,都。问讯:二字同义,打听,探问。 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 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云:说。乱:动乱。率:带领。妻子:“妻”与“子女”。邑人:同乡,乡邻。绝境:与人 世隔绝的地方。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1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世:朝代。乃:竟然,居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为:对,向。具:详细。叹惋:感叹惋惜。 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复:又。延:邀请。其:他们的。 22、停.数日,辞.去.。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开,
4
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1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5、具答之。 1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2、停.数日,辞.去.。 2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5、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7、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老马识途(含答案)
13 老马识途一、趣文导读食粥一人家贫,每日省米吃粥,怕人耻笑,嘱子讳之。
人前只说吃饭。
一日,父同友人讲话,等久不进,子往唤曰:“进来吃饭。
”父曰:“今日手段快,缘何煮得恁早?”子曰:“早倒不早,今日又熬了些清汤。
” 【译文】一人家中贫困,为了节约米,每天只煮稀粥吃。
怕人笑话,嘱咐儿子不要说出去,在别人面前,只说吃饭。
一天和邻人谈话,等很久未进门,儿子在门内喊:“阿爸,进来吃饭。
”父亲说:“今天动作快,为何煮这么早?”儿子说:“早倒是不早,今天又熬了一锅清汤。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33 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文言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古今对碰】作品赏析】本文通过管仲、隰朋因“迷惑失道”和“行山中无水”而向老马和蚂蚁请教的故事,说明了世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天生圣贤,任何真知灼见都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个道理。
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
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
本文先叙后议,叙述简洁得当,议论紧扣中心。
结尾用反问句提示后人应学习前代圣贤的智慧,引人深思。
知识梳理】三、强化训练(共30 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 分)①春往冬反.()② 迷惑失道.()③ 乃.放老马而随之( ) ④ 蚁冬居山之阳. ( ) ⑤夏居山之阴. ( ) ⑥ 遂.得水( ) ⑦ 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 ⑧不亦过.乎( ) ⑨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 ) ⑩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2.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1桃花源记训练含答案
1桃花源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017·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án) 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处处志之( )(3)乃不知有汉( )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7·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马说》(附答案)
8 马说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马说》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骈死..于槽枥之间( )(4)才美不外见.(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策.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原创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期末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马说》(P14-16)【基础复习】一、请在括号内对解释文中加点词。
世有伯乐,然后..(这以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所以)虽.(即使)有名马,①只.(只是)辱.(受屈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马厩)之间,..(并列而死)于槽枥不以.(拿,用)千里称.(称呼,称作)也。
马之.(表定语后置,不译)千里者,一食.(吃)或.(有时)尽.(吃尽)粟一石。
食.(同“饲”,喂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是.(这样的)马也,虽.(虽然)有千里之能,食.(吃)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②且.(尚且)欲与常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能够),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③策.(驱使)之.(它)不以.(按照)其道.(方法),食之不能尽其.(它的)材.(同“才”,才能),鸣之.(音节助词,无实意)而不能通.(通晓)其意.(意思),执策..(握着鞭子)而临.(到(它)跟前)之.(它),曰:“天下无马!”呜呼,④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真无马邪.(同“耶”,表疑问语气)?其.(表推测,“恐怕”)真不知马也。
二、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只能在马夫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②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③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到他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④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课文要点】1.文学常识:作者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与柳宗元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文体知识:“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与现代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本文通篇皆用比喻,属论说文体。
3.内容:(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
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伯乐”是指能发现并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或是知人善任的贤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附答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文言文练桃花源记1、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欲穷其林土地平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处处志之诣太守便扶向路寻向所志欣然规往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开朗:阡陌:交通:俨然:怡然:妻子:邑人:绝境:外人:间隔:无论:不足:未果:问津:垂髫: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7、“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各”“皆”有什么作用?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幻想社会?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11、联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如何一个人?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
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13、用原文回答:(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妙的句子:,,。
(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4)、写桃源人热忱好客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触感染的成语:。
1(6)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7)、《桃花源记》中能够用来形容秋色精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1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1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述?由此段描述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现代哪两句诗?1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东晋陶渊明2、顺着、沿着碰到花瓣走尽开阔同“邀”邀请摆、邀请告诉作标记到顺着从前计划不久渡口3、繁多的样子开阔明亮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整齐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妻子儿女乡邻与世隔绝的地方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不用说,更不用说不值得没有实现访求,根究指小孩4、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言文阅读 孟母断其织(含答案)
孟母断其织一、趣文导读吃糟饼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啖糟饼二枚,便有酣意。
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答曰:“非也,吃糟饼耳。
”归以语妻,妻曰:“呆子,便说酒对,也装些体面。
”夫颔之。
及出,仍遇此友,问如前。
以吃酒对,友诘之:“酒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
”友笑曰:“仍是糟饼。
”既归,而妻知之。
答曰:“汝如何说熯?须云热饮。
”夫曰:“我知道了。
”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
”友问曰:“你吃几何?”其人伸手曰:“两个。
”【注释】熯(hàn):用极少的油煎。
【译文】有一个穷人,不善于饮酒,每次出门吃两个糟饼,就有了醉意。
有一次,刚好遇到一位朋友。
朋友问他:“他今天早上饮酒啦?”穷人回答说:“没有,只不过吃了糟饼而已。
”回到家里,穷人告诉了妻子。
妻子说:“傻瓜,你就说吃了酒,也好装一些体面。
”丈夫点头答应了。
再次出门,又遇到了那位朋友,朋友仍像上一次那样问他,他就以喝酒来对答。
朋友追问他说:“酒是热了吃还是冷着吃的?”穷人回答说:“是煎着吃的。
”朋友笑着说:“还是吃了糟饼。
”回家以后,妻子知道了,责怪他说:“你怎么能说是煎着吃的呢?应该说是热了吃的。
”丈夫回答说:“我知道了。
”再一次遇到那位朋友,穷人还没有等他相问,就马上夸口说:“我今天的酒是热了吃的。
”朋友问他:“你吃了多少?”穷人伸出两个手指头说:“两个。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汉族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共七卷。
作者是西汉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
史书从所编一百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美善,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聪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颇具女性文学的特征。
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
【文言原文】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
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一、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邹忌修八尺有余⑵孰视之⑶期年之后⑷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⑸王之蔽甚矣2、翻译下列句子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
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4、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二、细柳营解释下面中加点的词。
(1)天子且至(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3、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划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
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4、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三、古文二则(1)孙权劝学1.解释画线字。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见往事耳(4)卿今者才略2、翻译文言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多读书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见识5.用原文填空。
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逖北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②及渡江③睿素无北伐之志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3、.“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闻鸡起舞。
启示:把勤奋努力,不断磨练自己的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4.用文中原句填空。
表明祖逖少有大志的语句是__ 中夜闻鸡鸣,_蹴琨觉,_曰__:“_此非恶声也_!”因起舞__。
最能表明他北伐决心的语句是击楫而誓曰_:“_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__,__有如大江!”5、找出文段中包含的成语四、公输1、解释加粗的重点字。
⑴愿借子杀之()⑵吾义固不杀人()⑶子墨子曰:“胡不已乎?”()⑷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⑸公榆盘曰:“不可,我既已言之王矣。
”()⑹虽杀臣,不能绝也()2、把下面的反问句翻译成现代文。
(1)宋何罪之有?(2)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3)胡不见我于王?3、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中_义不杀少而杀众_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__自相矛盾之中,最终折服,放弃_帮楚攻宋__的错误行为4、墨子为了说服楚惠王,用富贵人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设喻,既巧妙贴切,又注意分寸,把楚国的地大物博与宋国的国小民穷相对照,并一一与窃疾患者相类比,从而得出楚国攻打宋国,同样是患了窃疾的结论五、桃花园记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1)欲穷其林穷:(2)便要还家要:(3)阡陌交通()(4)便要还家(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4、用原文语句作答:(1)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_.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 渔人甚异之;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避秦时乱(4)、找出写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桃源人不想外人进来干扰和破坏他们目前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不想把外面的人世纷争带进桃源。
六、岳阳楼记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⑵百废具兴具: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⑷属予作文以记之属:2.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用原文填空:①1段中从空间上总写洞庭湖景的句子是___衔远山……际涯_____②3段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浮光跃金__;4、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静影沉璧__;抒发登楼览物感受的句子是_旷……偕忘 _;运用对偶,借代修辞方法的句子是_心沙鸥……游泳__。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7)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8).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
,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七、醉翁亭记1、解释加点的词。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野芳发而幽香云归而岩穴暝临溪而渔杂然而前陈者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在第③段中,作者描绘了出游中的四个场景,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或者答“引出后面的三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4、欧阳修游玩山水,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5、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
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6、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分)文段写景抒情甲一段淫雨霏霏悲二段春和景明喜乙先写山间之朝暮乐再写山间之四时八、湖心亭看雪1、解释加粗的词:⑴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⑵是日,更定矣________⑶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4、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