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十章 极地地区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章 极地地区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知道南北极地季节相反。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气温降水量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3.能探究极地资料,总结归纳出极地具有的考察价值。

能力目标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相应的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学会用比较法,列表法,比较两地的自然条件,得出相关地理结论的方法。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理解去极地地区考察,既是探险,又是梦想,更是一种使命,考察极地是为了更好的爱护极地,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三、教学难点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六、课时安排共2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极地美景图片,极地美不美,想不想去,怎么去?总结:去极地探险,最佳的方案是坐雪龙号破冰船去。

(介绍雪龙号小档案和光辉功绩。

)让我们踏上雪龙号一起朝极地出发吧![讲授新课]一、相约极地——能力篇教师:<认位置> 接头暗号:雪龙号上的邀请函上有两个接头暗号,“陆包洋”,“洋包陆”。

神秘人物:利用地球仪解读出南极北极在地球上的位置。

引出神秘的接头人物——科考队员。

[雪龙号揭秘时间]1. 雪龙号上地图多。

在“雪龙”号上的餐厅、会议室、驾驶室、走廊,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地图,有世界地图、北极地图、南极地图、科学考察航次图、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图,还有南极中山站、长城站的地形图……不少队员还自带了地图,甚至地球仪,驾驶室内还有大量的航海图。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二)能力目标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教学新授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

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4、南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极地地区思维导图课标内容1.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课标分解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一】目标与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科学考察的意义及极地环境的保护。

难点:极地投影图的阅读。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材和学案进行教学。

过程与方法1.教学思路:本节课根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图释导学,让学生体会地理位置对极地独特自然环境的决定作用,尝试通过图文资料对比分析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图文资料进行分析,逐步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在感受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流程如下图:2.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激趣质疑情境导入:播放纪录片《冰冻星球》节选。

问题引领:看完《冰冻星球》,你认为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设计意图:极地地区距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对其独特的环境,学生缺乏了解和感知,通过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唯美的画面、完美的音乐和解说中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壮美,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获得具体而深刻的感知,并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深入了解的兴趣。

教学评价:通过问题直接切入本课的教学重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可以看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是否正确。

教学环节二:图释导学,寻果探因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讨论和完成学案,归纳出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

学生活动1:在图中找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找出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问题引领:在地球上是不是所有的地点都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交?有没有几条经线同时经过的地点?北冰洋和南极洲跨越多大的经度X围?它们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黄河站位于亚洲大陆的什么方向?某某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教学评价: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对极地投影图方向判读的掌握情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笔记活页文本
教师:罗东娣科目:地理班级:七年级
课题
第十章极地地区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能说出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及景观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掌握读图、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法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法
读图导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设计流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热不热呀?(好热)
这样呀!老师带你们来一场极地之旅凉快一下!
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我们欣赏关于极地地区的视频,并说说你对极地的初印象。
(学生回答)
那么,我们马上开始极地之旅!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难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用“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辨别方向。
新课讲授:
一、慧眼识位置
1、同学们,这是一幅地球平视图,我们从广州出发,请帮我探探路,我们要越过哪条纬线就到达了北极地区,越过哪条纬线到达南极地区。
(学生回答)
小结: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
二、我们来合作——判读地球极地俯视图(小组合作学习)
来到极地地区,我们得会看地球极地俯视图(展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地图)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方法与过程 :通过对呈现资料的分析 、小组合作 等方法 ,达到对两极地区特殊 自然环境的认识。 态度情 感与价值 观 :培 养学 生的好 奇心和探 究 欲 ;养成对生存环境 的关注 ;培养热爱 自然 、勇于探
索 自然的人 文精 神 。
参与进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中注
意 新 旧知 识的联 系和对 比 ,并将两 者有机 结合 ,融为 一 体 。对于教 学 目 的设 计 ,通过层层 问题 的设 置 ,引导 标 学生 由浅入 深 、由易到难 ,进 行 自 学 习和探究 学 习。 主
点 ,采取 引导发现的策略 ,注重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
的培 养 。
(承转 )人 类对 于风 能的另一重要 利用方 式就是 展 示 中国风 力资源分布 状况 图, ( 提 读 图分析 回答。 能 问 )我国风 能分布丰富的地区有哪些?为什 么?
风 风 力发 电


引导学生将 风能分布 与我 国的 气 候特 点联 系起 来 ,活化 学生的思 维
三、难 点突破 策 略
1 .对于 “ 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难点 采取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 、巩固提高的方法。 2 .对于 “ 读图分析两极地区特殊的 自然环境”难
二 、教 学 目标
知 识 与技 能 :了解 两极 地 区 的地 理 位 置 和 范 围 ;
川 l l ¨I 川 川 l l l l l 川 l J J 川 川 l J Jl 川 JJ JJ J l l川 川 川 l J lJ
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 、形象 的课堂情境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 识储备 ,不断 引导学 生探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讨论 、表达 思想的时间和空 间,使学生潜能得以挖掘 ,个性得 以 彰显 ,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学生结合自己储备的知识,结合课文内容,自由讨论。教师注意倾听,不要做过多地干预。
让学生理解科学家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质疑导法
人们对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活动越来越多,到极地地区考察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更好地保护极地地区,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观点,为保护极地地区献计献策。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
通过讨论,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检测导效
1、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D)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2、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有(A D)
A.南极洲是未来南半球联系三大洲大陆的捷径
B.七大洲中只有南极洲才有极昼极夜
学生充满好奇,准备领取任务,进行探究。
通过预设任务,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带着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自学导疑
出示本节课的自学提纲:
1、展示课件:科学家赴南极考察录像,思考各国科学家为什么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2、为什么说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6材料。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两个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思考:我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4、天然实验室
四、极地考察
1、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长城站、中山站
2、北极考察
五、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了解我国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方面的成就,我国和平利用南极地区的主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极地地区(第1课时)示范教案

极地地区(第1课时)示范教案

《极地地区》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重点:1.认识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知道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认识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欢迎来到冰雪世界!教师播放视频:提问:视频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地理信息?生:(可能的答案)冰山、冰雪、企鹅、北极熊等。

师:展示图片:南北极都有哪些吸引你的独特环境?为什么环境如此独特呢?今天让我们开启极地冒险之旅吧!(板书)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五节极地地区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动一动:转动地球仪,找找极地的位置。

生:(可能的答案)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

(承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分别去往南北极看看吧。

2.南极地区活动:1.观察地图,描绘南极圈,找出南极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2.在南极地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3.找出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

生:(可能的答案)1.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的海洋。

2.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呈顺时针。

3.南极大陆被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环绕。

师:介绍南极自然环境特征。

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极端寒冷的冰雪世界。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酷寒、干燥和烈风,是南极地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这里年平均气温-30℃,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

阅读材料:在南极科考的日子里提问:读完秦大河的南极科考日记,你有什么感受?生:(可能的答案)感受到了南极地区气候的寒冷,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感受到了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国的南极考察已经有了激动人心的开端,而后又于1997年7月,首次派出国家北极考察队赴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但今后的历程会更加艰难和漫长,极地事业需要后继有人,需要我们大家踏着先人的足迹,勇敢地走下去。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极地地区的有关知识。

二、引导自学新课:让学生说说学校所在地冬季的最低气温大约为多少度?先有一个“冷”的意识。

建构想象:在我们的印象中,两极地区冰天雪地,气温很低,而且风大,究竟冷到何种程度,风有多大,让学生进入遐想,在头脑中构造出从未经历过的,但现实又存在的严寒景象。

指导阅读: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以后,先让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P102阅读材料“南极的大风”,然后指导B组学生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A组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

组织讨论:由感性——想象——理性,引导各组学生分别讨论交流,得出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

比较小结: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104活动2中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的数据,并与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然后再让学生列举出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数据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气候状况)的异同,以及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

最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2.自然环境(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提出问题: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分组讨论: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课本P103图10.3“南极的暖季”和图10.4“北极景观”景观上的差异。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对比分析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养成对生存世界的关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自然的人文精神,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二、教学难点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对比学习法、读图分析法、阅读与讨论2、教师准备:南极地区地图、北极地区地图、企鹅和北极熊图片,表格3、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搜集有关企鹅和北极熊的资料;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空白卡【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上有两个地方,地理景观很像,地理位置也很相似,大家知道这是哪两个地方吗?(学生回答:南极和北极)大家说的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个地方,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极地地区大家对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印象呢?对,天气非常寒冷,有冰山,还有企鹅,北极熊,还有同学说是冰雪覆盖,非常好![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地理位置。

[板书] 1、位置首先展示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指出北极和南极的位置,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展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地图。

教师:这两幅图中的直线和圆圈分别代表的是什么线?学生:经线和纬线。

教师:在两极地区的地图的上,应该怎样确定方向呢?能不能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来判断?[板书]2、确定方向教师:首先确定南北方向:越靠近北极点,就越靠近北方;反之,越靠近南极点,越靠近南方。

如何辨别东西方向呢?教师:没有同学回答,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回想,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对,自西向东。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相关图片和资料说出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加以比较。

3、举例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性,读图说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成因中国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两个朋友——企鹅、北极熊二、探究过程(一)感受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初步感知】:从图片中,你能看出的他们生活环境什么样的?——课件展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风光等图片,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冰雪覆盖的世界。

承转:冰雪广布是两极地区特有的地表景观。

看到冰雪,大家自然联想到气候的寒冷,那么,到底冷到什么程度?除了冷还有哪些气候特点?【资料感知】学生运用手中的资料分析两极气温、降水、风的特点,并加以比较。

——学生展示(教师出示相应的课件:)①课件出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某地气温曲线图,学生指图讲解两极地区的气温特点——师生共同评价总结:两地区都是终年严寒,南极更加寒冷。

②课件出示两极地区降水的材料,学生分析——两极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南极更干燥,人们称南极地区为“白色沙漠”。

(师追问):南极地区全年降水稀少,为什么还会形成厚厚的冰层,成为冰雪高原呢?——师生交流并总结: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候严寒,降水大多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下来,日积月累,冰层平均厚度高达2000多米。

③学生谈对两极地区气候特点----风的认识,教师点拨:两极地区多大风,尤其是南极地区素有地球上的“风库”之称。

【总结并承接】通过以上交流,我们了解知道两极地区不仅是寒冷的冰雪世界而且十分干燥、多大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双流区公兴初级中学薛富民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是前几章的延续和深
入,至此,完成了对整个世界范围的宏观学习。

此外“极地地区”又具有深厚的神秘色彩: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科研的广阔天然实验室。

本章知识趣味性较强,教材还配有精美的地图、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附有适量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本节课为本章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说出极地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2.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理解其形成原因。

3.具有从视频、地理图表数据中寻找和搜集地理信息,利用信息分析地理成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学习。

2.根据视频和图表,讨论探究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极地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位置
二、范围
三、气候{1、气温低
2、降水少
3、风大。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域教课方案八年级地理教课方案第十章极地地域--一、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认识两极地域的地点范围、天气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有关资料,总结概括出两极地域的环境特色。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鉴别方向。

4、培育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1、掌握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域地点特色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概括两极地域天气特色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域气温图表划分两极天气的特色。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域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感情目标经过学习,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研究的精神,并加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域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一)教课要点两极地域的地点、天气、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课难点1、判断两极地域的方向,鉴别四周环境。

2、读图理解、划分两极地域的自然环境的差别。

3、读图剖析能力与技巧的培育。

三、教课打破1、分别用南极地域和北极地域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域的地点。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鉴别方向和四周的环境3、利用两极地域气温图,划分两极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别。

4.利用图片等有关资料,总结、概括两极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

四、教课准备北极地域图、南极地域图、两极地域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五、教课步骤(一)冰雪覆盖的地域1、创建情形,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显现的是哪儿的情形?(播放极地域的情形录像)总结:这就是神奇的北极地域和南极地域,今日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别地域,去解开它们神奇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域。

2、两极地域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域,为何呢?我们来揭露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域。

显现北极地域图和南极地域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域的地点范围和四周的大洲或大洋。

(北极地域:位于北纬 66.5&ordm;以北,中心地点是北冰洋,四周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围绕。

教学设计:极地地区(第1课时)

教学设计:极地地区(第1课时)

第五节《极地地区》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重点
2.能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重点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围绕课标要求,我利用多媒体教学着重展示两极地区的地图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归纳总结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锻炼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极地地区两幅图的内容为中心,将教材文字内容逐一落实到图上,将两幅图的各个自然要素联系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地球仪。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小结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讲授新课]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

第四,需要了解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

第五,需要了解在科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图10.1“北极地区”和P101图10.2“南极地区”。

读图分析:把学生分成A、B两组,请A组同学观察“南极地区”图,B组同学观察“北极地区”图,思考下列问题: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找出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指出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讨论交流:先组织、指导A、B两组各以学习小组分别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作好记录。

然后A、B两组各推荐一个代表同时上讲台就上述同一个问题分别逐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

小结板书:教师在肯定、评价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表现后,重点强调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板书:.位置与范围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圈以南——中心南极大陆。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圈以北——中心北冰洋。

承转过渡:从以上对两极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分析中可知,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其纬度最高,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必然对两极地区的气候、生物等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观看录像:组织学生看录像,感性认识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

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了录像,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以什么颜色为永恒的基色?与其他地区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点拨板书:大家说得很对,白色是两极地区永恒的基色,这里形成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的景观;雪的世界,冰的海洋,终年银装素裹,并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实例感知:让学生说说学校所在地冬季的最低气温大约为多少度?先有一个“冷”的意识。

建构想象:在我们的印象中,两极地区冰天雪地,气温很低,而且风大,究竟冷到何种程度,风有多大,让学生进入遐想,在头脑中构造出从未经历过的,但现实又存在的严寒景象。

指导阅读: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以后,先让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P102阅读材料“南极的大风”,然后指导B组学生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A组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

组织讨论:由感性——想象——理性,引导各组学生分别讨论交流,得出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

比较小结: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104活动2中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的数据,并与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然后再让学生列举出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数据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异同,以及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

最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2.自然环境气温低(1)南极地区降水少地球上最冷的地区风力强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提出问题: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分组讨论: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课本P103图10.3“南极的暖季”和图10.4“北极景观”景观上的差异。

再让各组1名同学模拟企鹅和北极熊作自我介绍。

然后就两极地区各自的生物资源状况、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对当地生物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

最后各组选派1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点拨板书:教师对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情况进行评价,适当点拨。

使学生知道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北极熊也构成了极地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理解环境对生物的进化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板书:企鹅——南极的主人北极熊的故乡扩展延伸: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有人称南极地区为“白色沙漠”这是为什么?(3比较两极地区的自然条件,简要说明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原因?汇总点拨:在各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后,汇总点拨讨论结果。

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以降雪为主,蒸发极慢,所降的雪基本都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XX多米,因而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和撒哈拉沙漠不相上下,在内陆极点附近,降水量只有3~5毫米,比最干燥的沙漠还要少,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地表又被冰雪覆盖,因而南极地区不是沙漠,胜过沙漠,被称为“白色沙漠”。

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以陆地为主;南极表层覆盖厚厚的冰雪折射反光,得到热量更少。

[反思完善]对照板书设计,引导学生共同比较、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总结方法,提出新问题。

[达标测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测评题一、单项选择题.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洲是A.大洋洲B.拉丁美洲c.南美洲D.南极洲2.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3.在北极点,前后左右的方向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在南极地区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A.坐东朝西B.坐南朝北c.坐西朝东D.坐北朝南5.北极地区是指A.北极点B.北冰洋c.60°N以北的地区D.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6.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地区是A.北极地区B.青藏地区c.南极地区D.高原地区7.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是A.北冰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太平洋8.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A.亚洲B.南极洲c.大洋洲D.南美洲9.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A.西伯利亚地区B.北极地区c.青藏高原地区D.南极地区0.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A.巨鲸B.白熊c.企鹅D.磷虾1.北极地区象征性的动物是A.企鹅B.北极熊c.海豹D.巨鲸2.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A.沙漠地区B.高山地区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二、非选择题3.阅读“南极地区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地区示意图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度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__________大陆,以及周围的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的寒冷世界。

南极地区素有“__________”之称。

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达__________多米。

南极地区除严寒之外,降水少,风力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___”和“__________”。

A、B、c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A点位于S 的__________方向,c点位于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当A、B、c三地处于昼短夜长的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是一年中降水比较__________的季节。

测评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2.c3.A4.B5.D6.c7.A8.B9.D0.c1.B2.D二、非选择题:13.略南端南纬66.5南极海洋冰雪覆盖冰雪高原XX白色沙漠风库Bc 正北正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