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有效性论文详解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论文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论文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课后作业的布置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有效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量地布置形式多样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后作业。
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后作业呢?一、根据要求,突出趣味性一直以来,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总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
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还让孩子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把课后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增强趣味性。
二、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1.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
对于优等生可不留书面作业,让他们发展其他爱好,给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困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让他们得到充分练习,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让优等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困生得到充足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
数学作业有效性论文
数学作业有效性论文摘要:要提高数学作业的作用,发挥数学作业的实效,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批改,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成果。
有时一份精心设计的作业题,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提高单位时间效率;有时一份恰当的批改,能使学生欣然面对批改时所反映出来的不足。
这样我们的作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教学一个良好的延伸。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作业,有效性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鲜明的特征:深刻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作业涉及布置、完成、批改和辅导等4个重要环节。
做好这4个环节,学生就能有效地巩固课堂知识,掌握数学中的公式、定义、定理,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利于教师准确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何抓住作业的有效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呢?下面我就,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辅导等四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慎重,力求少而精,让学生既“减负”又“增效”。
每次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选出合适的作业,分层布置,要有目标性、针对性,作业的布置、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必然会上课注意听,认真听,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后针对性的巩固题能让学生有种“学有所获”的感觉,培养课后积极主动地自我挑战、自我探索的精神,有时光靠多练是不行的,只有练得准,练得巧,练得及时,练在刀口上,效果才会更大。
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完成习题,就有种喜悦感、成就感,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论文内容提要:在课改的大环境下,科学研究人员和学校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增强了,初中各科目教师对其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作业设计等各方面纷纷也做出了研究。
初中是一个人成长整个过程中最叛逆和迷茫的时期,初中生大都对学习的重要性不明确,贪玩、厌学。
提升初中班级课程授教时效性的方法除了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之外,还有作业的合理设计,老师对作业科学、合理、有对准性的部署并且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从怎么样进行作业的可行设计方面进行了阐述。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部署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为了提升课堂效率,要求做到对单一、枯燥的过去作业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按照时代变化。
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课堂效率,作业的部署是对学生潜力的挖掘。
相比数学课程教学进程来说,初中数学是数学书本知识难度加大的一个整个过程,为了提升初中数学班级课程授教的时效性,对初中学生的带领、教育相当重要,除此之外,老师对数学作业的设计并且是相当重要的,笔者将简要概述初中数学课堂面临的难题,对提升初中班级课程授教的时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对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方面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过去数学作业设计中面临的难题1.初中生对数学作业的厌烦。
初中生普遍对数学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只是机械的听从家长和教师的安顿学习。
而初中数学由于难度的增强,教师常常会部署大篇幅的作业,这会让学生很被动地学习,忽视了学习目的,他们会应付了事。
有部分学风不好的学校学生抄袭的情形也很经常看。
2.乏味的过去部署作业方式。
初中的数学教师部署的作业多是难点与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老师会机械的重复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部署相关的作业,其他方面,数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本领很强的学科,教师假设部署作业时不注意联系实际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比力困难,并且乏味。
作业有效性条件研究论文
作业有效性条件研究论文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本文试就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条件作初步探讨。
一、作业的性质作业性质是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这是因为,作业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度、作业完成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制约着作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与作业性质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难度、趣味性、意义、相关性和多样化等。
1、难度难度是指作业对于学生现有实际能力水平的难易程度。
作业的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它常常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同一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能易如反掌,但对那些能力低的学生却可能极为困难。
作业的难度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新内容的多少与教师曾给予的任何提示量。
如果作业的难度过大,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
2、趣味性作业的趣味性是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
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
学生对它们的兴趣,其表现因人而异。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
然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更可能乐于从事思辨色彩较浓的作业。
3、意义如果一项作业既新颖又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那么学生通常会觉得这项作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学生对于他们自以为有意义的作业,往往会认真努力、坚持不懈,富有创造性地完成。
而对于那些他们觉得没有意义的作业常常草草从事、敷衍搪塞。
4、相关性作业的相关性是指作业任务与所期望的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密切程度。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而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论文
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论文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通过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查漏补缺,也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以致用。
如果作业安排不合理、不科学,不仅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同时也分散了教师的精力。
因此,做到作业的及时有效很重要,但如何实现有效性,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际教学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优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如果作业安排不合理、不科学,不仅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其学习效果,同时也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很难起到服务学生、提高教学的期望。
长期以来,数学作业面临形式简单、数量偏多、质量难保、试题同质率高、批改太累,评价一般,学生对作业的重视不够等情况。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际教学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和成功,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和期待。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
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
其特点是互相联系的,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逻辑的严密性,同时又保证其广泛的应用性。
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前置性的作业、课后书面作业,并且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
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尤为重要。
前置性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重、难点,突出本节课的实质性问题,做精做细。
其作业完成的时间安排要灵活,并且作业的难易程度也要适度,既要服务教学,也要讲求趣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论文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
但综观目前作业设计现状:传统作业设计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
几年来我通过对大量课堂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
1、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形式上单一,只为应付考试而训练2、绝大多数作业要求单独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3、读书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重复机械地抄写生字,查字典、抄解释等,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纸上。
4、各科作业分别布置,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的造成学科间的隔阂,全班学生作业统一,作业答案绝对化,扼杀学生的创造性5、多数作业由学习组长检查,无评价或者作业评价片面性、单调化,做完或者没做完,好或者不好,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
6、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随着新课改的不端深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
有心致力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师反应:1、批改新类型作业加大了他们的批改难度:此类作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思辫能力以及新视点的把握等具有很大的挑战。
2、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管面对学生的层次如何一刀切的实行只有部分优等生能掌握的作业,却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刻意拔高作业难度。
3、批改作业所需的大量时间造成教师无法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有效性论文
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有效性初探摘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是作业这一环节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作业的效度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致命伤”。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作业有效性的现实背景、理论依据、实践三方面对新课程下作业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有效性学生参与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
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
因此,作业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如何才能严把“作业”关,最大地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一、作业有效性的现实背景关于学生负担重,家长的直接体会是作业多。
不管是在发达文明的城市,还是在偏僻落后的乡村,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每天学习时间量的规定。
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已成了教育界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方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想通过加大学生的作业量来提高教学成绩;另一方面,学生强烈反对老师给学生布置太多的课外作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更是三令五申地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这显然是一对矛盾。
同时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没有了双休日和节假日,没有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了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他们只能被困在教室里或家里写作业,从而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社会和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作业有效性理论依据判断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与否不应该取决于教师布置了多少内容的作业,学生收获的少也徒劳无功。
对于什么是高效的“作业”,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是指教师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
如何判断作业是否有效?国内的研究往往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衡量:1)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2)是否注重个别差异;3)是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4)作业能否体现互动的要求,师生是否共同参与;5)是否把作业与学生课堂学习联系起来;6)是否注重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技能,提高其素质。
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议论文
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议论文
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议论文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语文作业一直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
语文作业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考试的重要内容。
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它的有效性,它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否有帮助。
在我看来,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是有争议的。
首先,高中语文作业确实有很多好处。
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通过作业,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加强我们的自信心。
此外,语文作业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作为一门文科课程,语文考试往往需要我们有创造性的应对,语文作业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但同时,高中语文作业也有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语文作业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我们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了。
其次,一些老师往往会让学生做大量的题目,甚至是重复的内容,这使得我们对于作业的兴趣降低了。
最后,语文作业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我们个人的学习习惯和认真度,而不是作业本身的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老师们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它具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学生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更加认真地对待语文作业。
最后,我们需要恰当地安排时间,以保证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是有争议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作业好还是不好,而是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我们的方法。
通过更好地理解作业的意义和目的,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效作业的研究范文
有效作业的研究范文引言:作业是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作业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等。
因此,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作业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作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有效作业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有效作业是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积极影响并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作业。
有效作业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因素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有效作业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规划学习时间和策略。
此外,目标和要求的明确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建议一:在作业布置前,教师应当明确作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将其清晰地告知学生。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讨论作业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因素二:合理的难度和挑战性建议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确定作业的难度和挑战性。
可以适量增加一些拓展题目或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关键因素三:质量的反馈和评估建议三: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当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不仅仅是简单的正确与否,还应该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结论:有效作业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合理的难度和挑战性以及质量的反馈和评估,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作业。
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和有效沟通也是实现有效作业的关键。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改进作业设计和评估的方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进行调整,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议论文
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议论文高中语文作业作为高中语文课堂与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养成的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作业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
有效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消化、巩固、运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
那么,如何使高中语文作业做到有效呢?一、提高教师布置作业的能力1.精心备选作业,加强作业的针对性。
教师要精选习题或改编习题,选取或改编出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习题,以一当十,减数量求质量,力求少而精,尽量的避免重复作业,反对教师不加选择地要求学生做全部课后习题、配套练习和教辅资料习题,机械重复训练。
这样可以针对学生的特性和个性有选择地完成练习,减轻负担,提升学习和作业效果。
2.作业的重心前移,减少作业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精讲精练的教学原则,把课后一些简单的练习、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的习题设置为预习思考题、课堂提问思考题、课堂反馈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消化掉部分课后习题,以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给予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时间。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呼吁过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成都二十中特级教师黄克明老师也一直积极倡导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多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附加值,这都极富有启发意义。
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严格教科书征订制度,不订或少订选订作业,严禁教师随意征订任何教学辅导资料,从而达到减少作业量的目的。
3.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增加作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作业设置的时应做到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有趣。
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处理论文
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处理论文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处理论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一方面能使学生及时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从而进行反思改进,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但长期以来,数学作业形式简单、数量偏多,质量难保,批改太累,评价一般,学生对作业的订正不加重视。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应该丰富作业形式,精选作业内容,注意批改评价方式,关注作业的订正与反思,从而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一、作业设置的有效性对待数学作业,教师一般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作业的形式拘泥于书面形式,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还有形形色色的配套练习,作业量大且枯燥,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做以下努力:1让作业形式丰富多彩,调动学生兴趣传统的数学作业几乎每次都是清一色的练习型作业,缺乏理解、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容易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烦情绪,乃至于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认为毫无用处。
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内在动机。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尽可能避免机械、重复,努力做到新颖有趣,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可以设计观察性作业、调查性作业、实验性作业、层次性作业等等;可以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布置阅读有关数学家的传记和数学史,制作数学手抄报之类。
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在学完《有理数的加减》后,可布置这样的习题:(1)将-4,-3,-2,-1,0,1,2,3,4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如图所示方格9个空格中,使得横、竖、对角线的所有3个数相加和为0。
(2)从报刊、网络或者其它参考书上查找资料,写一篇有关九宫格的短文。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习题册,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
而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求索着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增强实效的途径,对于怎样才能”减负”不”减质”,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作业设计”。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试谈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调节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如:放学后,小明一回到家,马上拿出1()长的钢笔和5(厚的练习本,在面积约96()的书桌上做起了作业。
6(),动画片开始了,看了大约半()。
吃完晚饭,小明复习了一会儿功课,喝了一盒125()的牛奶,9()准时上床睡觉。
二、设计生活性作业,还原数学应用本质《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例如,在学习完”纳税和利息”知识后,我让学习设计一个表格,到当地信用社或邮政银行,把当时的利率表抄下来。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设计(精选5篇)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设计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设计【摘要】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大多数的老师只把作业当成是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手段,致使学生的作业出现了机械性作业多,书写量大,耗时长等特点,提起作业,学生心烦,老师头疼。
那么,怎样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呢?怎样通过设计有效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有效性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
二.有效作业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词】有效生活化思维手脑并用活动式自选超市合作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但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大多数的老师只把作业当成是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手段,致使学生的作业出现了机械性作业多,书写量大,耗时长等特点,提起作业,学生心烦,老师头疼。
那么,怎样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呢?怎样通过设计有效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有效性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
1.联系学生生活,优化作业内容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设计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作业。
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后,给学生留的作业是:春天到了,约上你的小伙伴去郊游,去看看花草、树木、去看看村庄、小河。
你一定也能写几句赞美春天的话!又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鼓励学生认姓氏字,就可以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认识一些常用姓氏,而且认识本班同学的姓氏,认识身边最常用的汉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儿童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沟通了课本识字和生活识字两个系统。
对怎样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论文
对如何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探讨摘要:职业教育中数学作业效率极低。
如何提高作业的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条初见成效的教学策略。
其一,精选数学作业题,使学生轻松的应对数学作业。
其二,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关键词:精选质量实用自我分析症结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
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
在职业教育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职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再加上数学作业的枯燥,学生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
教师无法从作业中反馈出真实的教学信息,不能及时的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学生在作业中也得不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
如何布置作业、进一步利用数学作业去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才能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以下两种方法:一、精选数学作业题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
如何精选数学作业题呢?要从质量和实用两个方面考虑。
就质量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
就实用而言,我们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题、有很多实际问题虽然涉及到较多的数学理论、但我们可以截取有用的一小部分、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符号,而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课后作业合理性、有效性研究论文
课后作业的合理性、有效性研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似春雷,打破了教育固守的沉默,课改的新理念就是突显有效性,我们在课堂上也在践行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上的40分钟得到充分利用,不浪费一分一秒,打造高效课堂。
然而,作业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要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快乐,人生观得以树立。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并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教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教育界中早就流传着这样一些话:“要让孩子跳一跳摘到桃”,其实说到底,就是要让孩子能通过努力完成这件事,从而获得“跳一跳”之后的成功。
在安排回家作业时,老师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学习了一天的孩子,他们能够承受的作业时间有多长,能认真完成的作业量是多少。
因此,教师在安排作业时,要做到少而精。
国家教育部曾多次发文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我们教师来说,所布置的作业应减掉“题海战术”,减掉“机械重复的抄写”等。
“减负”并不等于学生不要做作业,而是给学生设置少而精的作业,在轻负荷的状态下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让作业减负而又不失它的有效性。
于是,增强作业的合理性、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探讨,真正的让有效作业能提升学生学业幸福指数。
我对增强作业的合理性、有效性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的催化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心理学家洛克通过实验证实:受欢迎的作业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所以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趣”,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需要。
论文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如何改善语文作业布置的不足,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是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途径。
杜威认为,最有价值的作业有三个特征:“所设计的作业是最适合于儿童的发展阶段的;为了准备行使成人的社会职责,所设计的作业对未来的前途是最有希望的;同时,所设计的作业对形成敏锐的观察习惯和连续推理的习惯,具有最大限度的影响力。
而当前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方面还得承担起保证教育质量这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为重要,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下面我将谈谈关于如何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做法:一、作业类型我把作业分成三种类型:课前练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
每种练习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因此,我在选择题目时会根据它们不同的作用精心设计,以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
(一)课前作业: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课前朗读文章,学习字词,了解文章内容是基本的预习要求,曾经一些学生将此项作业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而不做课前预习作业的结果是直接导致影响课堂听课效率。
因此,我将课前作业要求具体细化,字词要提前注音圈画,朗读要家长签字,课后练习要提前思考并写下答案。
总之,书上要留下预习的痕迹。
(二)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对学生听课效果的及时反馈,因此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布置的问题力求针对性强,有实效。
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
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差异,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训练中,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
规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还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题。
开放性的题目不求统一答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当堂练习中都有收获,都能有成就感或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南康区第一小学郭惠林【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作业有效性问题的探讨变得刻不容缓,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教师作业的布置应当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学校、家庭、社会相融合,去实践,去锻炼。
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更体现出实效性,如设计自主性的作业、趣味性的作业、实践性的作业和人文性的作业,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到了它的可行性,设计一些铺垫性作业,设计一些分层作业,提供一些资料,指导一些方法,尽可能化解作业中碰到的困难,让人人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人人锻炼能力。
从而充分体现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字】:作业有效性趣味性分层作业《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作业是反馈学生课堂掌握程度和整体认知能力的最好反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对教师课堂上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进行有力的反馈。
长期以来,迫于各类考试的压力,学生被沉重的作业束缚着,家庭作业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想看课外书没时间,想进行体育锻炼没时间,想发展特长也没有时间……二十一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语文课程标准》一开篇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我们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需要只会“纸上谈兵”的“答题高手”。
所以,我们要减少作业量,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
减少作业量,就要求教师提高作业的效率,使学生在最短最少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而这样我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方面还得承担起保证教育质量这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为重要,目的就是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笔者认为这就是作业有效性的问题。
有效作业就是教师所设计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渴求,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一、传统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作业布置偏向作业量大、枯燥乏味、缺乏创新、脱离实际、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养成。
有些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很大一部分教师存在着布置作业出现这样的情况:1、漫无目标,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随意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抄写词语,课文,查查字典,抄抄解释,容量特别大,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
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是一种特别机械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使得语文作业的布置适得其反;2、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曲解课文,或仅考虑思想可比性忽视语言文字迁移,导致同一篇阅读短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练习册中的怪现象发生,不注重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情况。
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3、目标不清,作业对课文的针对性不强,只是为完成布置作业这个任务而布置作业。
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老师更是云里雾里。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
让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加灵活。
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
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语文作业可以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布置一些动手性强的作业,更加丰富多彩;4、绝对目标,在传统作业中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每次作业讲评,学生都是机械的在问老师,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过于追求和相信老师手中的这份“标准答案”,学生自己不去积极的开动脑筋,展开思维。
部分老师过于“专制”,一味强调答案的正确性,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被扼杀。
5、封闭完成,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而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
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
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一味强调独立思路。
躲在房间里闭门造车,遇到难题,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作业及语文课的兴趣。
6、绝对评价,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
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
老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等级时,一味强调对错,优良,不注重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更有甚者恶语中伤,打击小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生对这种评价置之不理或者直接塞进课桌里不予理睬。
大多数学生对这种状况早已是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
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从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中解放出来,抛弃糟粕。
小学语文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
尽可能的做到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
让语文作业成为一座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因此要改变一贯的语文机械性的作业,要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是他们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
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刻不容缓,以最小的作业量,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爱上语文作业,爱上语文。
如何做到作业有效性,谈谈几点看法。
二、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几点看法教师增强目标意识,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
布置作业要考虑作业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
作业布置也不应该单单是围绕家庭作业,应当延伸它的外延,课前课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社会都应当囊括其中。
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课外的无形感化也是必不可少。
而有效的作业布置就是课堂延伸,利用课外资源的有力手段。
1、定合宜的作业,减少作业量教师要把学生从大堆的习题和抄写作业的围攻下,解救出来。
为我们的小学生实实在在的减少作业量,作为小学教师就必须在作业的选择上进行一定的删选。
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适时的选择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加强作业对文本的针对性。
机械重复的作业,如抄写生字词和课文尽量控制其作业量。
教师应当精心的设计作业,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如何才能让学生提高作业的有效率,学生又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作业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如必要的作业用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精神准备(如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
如果学生对布置的作业准备充分,他们便能顺利地完成,不会出现挫折情绪。
当学生对作业有明确、清楚的理解时,他们通常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成功地完成作业,而高成功率又激励他们在将来付出更大的努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详尽地解释题意和示范作业要求,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例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
如此种种,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布置会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激发兴趣,做到事半功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设计一些可供孩子自主选择完成方式的作业。
如五年级语文第四组课文是以生活的启示为主题的,本单元学完后,笔者设计了一项作业:请仔细观察生活,把你看到的身边的启示写成一个小故事,然后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告诉我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身边的故事,身边发生的事来完成作业,兴趣盎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文能力,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作业的趣味性是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
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
学生对它们的兴趣,其表现因人而异。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
然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更可能乐于从事思辨色彩较浓的作业。
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语文的好感。
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对学生的帮助是不容小觑,学生更是获益良多。
3、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尊重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作业布置。
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不同。
针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可将作业分层进行设计,例如A.B.C三个等级。
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
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
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
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业难度的分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如在学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本课生字各三个,词语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