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9.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6-仁爱版

合集下载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是哪里吗?是南极和北极地区。

这两个地方因为其奇特的自然环境而备受人们关注。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二、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3. 探讨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及珍爱措施。

三、进修内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南极位于地球的南极点,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气温极低,常年覆盖着冰雪。

- 北极位于地球的北极点,也是世界上寒冷的地方,但相对于南极来说气温较为温和,有部分地区有少许植被。

2.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但却有些物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北极熊、企鹅等。

- 动植物在极地地区的生存方式也有其奇特的地方,如企鹅利用冰雪滑行、北极熊潜水觅食等。

3.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及珍爱措施-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等。

- 为了珍爱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捕鲸、珍爱极地动植物等。

四、进修方法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2. 观察实验: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及珍爱措施,思考如何更好地珍爱极地环境。

五、拓展延伸1.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极地地区的知识。

2. 参与相关活动或志愿者效劳,为珍爱极地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动植物资源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应该共同尽力珍爱极地环境,让这片纯净的土地永遥存在。

七、作业1. 请写一篇关于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的读后感。

2.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极地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做一次简短的报告。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
一、导入
你知道地球上有两个极地地区吗?它们分别是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这些地区的奇特的地方。

二、认识极地地区
1. 了解北极和南极的位置和气候特点。

2.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貌特点,如冰川、冰山等。

3.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

三、探索极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1.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了解极地地区的特有物种,如北极熊、企鹅等。

3. 探讨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珍爱的重要性。

四、探究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
1. 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

2. 分析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3. 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珍爱极地地区的环境。

五、实践与体验
1. 观察极地地区的动植物标本或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

2. 进行极地地区气候模拟实验,体验极端寒冷的气候。

3. 制定一份珍爱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计划,提出具体的珍爱措施。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珍爱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为地球的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导学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为环境珍爱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

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学案

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学案

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学案《极地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学案一、学习目标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重点: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和意义。

难点: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导学问题(一)天然的实验室1、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没有、未经人类雕琢的大陆。

南极洲和北冰洋的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

2、在极地考察方面,迄今为止已有多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试验站。

我国于1985年、1989年和2009年,分别在和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站。

2004年,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站,正式落成。

(二)人类共同的财富1、南极洲和北冰洋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由于人类的,极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威胁。

20世纪60年代少数渔业发达国家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捕杀,在北冰洋海域捕杀、等海洋生物。

20世纪80年代以后,少数渔业发达国家又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捕捞,直接威胁到鲸、海豹、海鸟的生存。

2、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冻结各国领土等方面的要求,1959年12月1日部分国家签订了《》,我国在年5月正式加入了该条约,1985年被纳入国。

2011年6月20日至7月1日,第34届《》协商会议在举行,讨论了南极环境保护、南极旅游、生物勘探等问题。

3、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参考资料1、长城站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位置为:南纬62度13分59秒,西经58度58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

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

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的自然环境》课件

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的自然环境》课件

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探究的基础梳理和综合测评。
板书设计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1、冰雪的世界 (1)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2)北极地区的冰层 (3)北极地区的交通 2、丰富的资源 (1)北极地区的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2)北极地区的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北极地区: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
新课学习 地下矿产资源
新课学习 地下淡水资源
新课学习 海洋生物资源
新课学习
地下矿产资源 固体淡水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 具有独特性 原始的自然环境 天然实验室
海洋生物资源
结论总结 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南极地区:
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地区: 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
课堂练习 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典型代表动物分别是( C ) A.天鹅、大熊猫 B.企鹅、大熊猫 C.企鹅、北极熊 D.天鹅、北极熊 2.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洲相符合的是( D )
课堂练习 3.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D ) A.煤炭资源 B.铁矿资源 C.生物资源 D.固体淡水资源 4.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 却无人永久定居,主要是因为( C ) ①气候极其寒冷 ②南极地区风太大 ③环境污染 太严重 ④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图上为何全是白底蓝点
终年冰雪覆盖 海拔高的“白色沙漠”
新课学习 科普课通关试题二
哪个洋?哪些陆?
北冰洋; 亚洲、欧洲、北美洲 点、线、面 极点、极圈、极地 地区 如何确定方向?
新课学习
波波和熊熊交流家乡的异同
共性? 高纬度、寒冷(冰山)、 极昼、极夜、极光 特性? 南极更冷、更干燥、风速 更大

仁爱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9.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6

仁爱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9.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6

第九章第一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科普版)位置的方向判定题目练习。

(邀请两名学生分别在白板上练习同一道题,并进行讲解)。

【知识总结】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找东西,根据与极点的距离来判断南北。

⑵气候学家通过文字、图片信息等资料归纳和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对南北极地区气候进行对比分析,联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两地的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⑶资源学家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独特的植物、动物资源,及蕴藏的矿产资源。

并简单说出极地地区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体现。

分析极地地区资源开发的积极影响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⑷人类学家通过文字、视频等材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常住居民的人种构成,并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食物来源、穿着、住房、出行方式)与生活环境的联系。

3.活动总结通过填写以下表格进行知识总结,归纳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居民特征:【总结】同学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非常宝贵的考察结果,在这里恭喜大家顺利完成本次科考任务。

但我们的数据结论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的,可想而知第一批登上极地探险的科学家们是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克服了重重困难。

三、重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科考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意义1、展示阿蒙森、斯科特考察剪影,极地科考的历史,了解科考工作者们无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你们认识这两位科学家吗?他们就是阿蒙森和斯科特,他们为南极科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斯科特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美国为纪念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科学考察站,请同学们找到并圈出其位置。

2、关注两极环境变化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教案1课题第8课两极地区第1课时共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5、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6、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7、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8、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辅助讲解,分组讨论,合作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56----------60导入新课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1、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2、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

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长城站在西经60,南纬60附近。

中山站在东经70,南纬70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二、自然环境与资源1、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9.1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共23张PPT)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9.1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共23张PPT)

课堂小结
•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
• 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天雪地
• 北极代表动物: 北极熊 • 北极范围: 66.5°N~90°N • 北极的暖季: 6~8月
二 丰富的资源
南极资源
•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可丰富了!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 世界第一。在南极,冰雪资源也很丰富。那里储存了全 世界可用淡水的72%。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也非常丰 富。例如,在南极可见到海豹、巨鲸、企鹅、磷虾等珍 贵的动物…….
• 海拔高度不同:南极大陆平均海拔高,号称高原大 陆,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受高度的影响,气温低
• 洋流、人类活动等等………….
学习新知
1.南极地区与澳大利亚一样,也是长期孤 立,环境单一,为什么南极的古老动物却 很少?
2.科学家发现南极洲的地底下埋藏着 丰富的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 南极气候: 酷寒、干燥、烈风 • 南极景象: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 南极代表动物 • 南极范围: 66.5°S~90°S • 南极的暖季: 每年的11月~次年3月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上午 5时26 分21.8.2 05:26A ugust 2,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2日 星期一5 时26分 47秒05 :26:472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5时26 分47秒 上午5 时26分0 5:26:47 21.8.2
学习新知
北极;顺西逆东
学习新知
南极点的四周是
北方
北极点的四周都是
南方
学习新知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24页PPT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24页PPT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极地地区 的自然环境》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教案:极地地区教学目标:1. 了解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 培养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 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学难点:1. 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 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两极地区的特点。

2. 图导图练法: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两极地区的特点。

3. 读图分析法: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 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教学准备:1. 图片: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景观图片。

2. 地图: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

3. 资料:两极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两极地区有什么了解?两极地区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2. 让学生结合资料,总结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四、读图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两极地区的地图,找出重要的经纬线。

2. 引导学生利用经纬网,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总结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两极地区环境。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极地区的特点。

2. 强调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仁爱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仁爱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180度经线经过亚洲、大洋洲,太平洋。
A 极昼现象
B 极夜现象
欢迎各位专家提出指正意见!

2、南极地区有两个别称,分别是冰雪的大陆和世界的风极。
2、相对位置的判断 3、南极洲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标: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回想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2、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圈画重要地理事物, 并描述北极地区位置。
北美洲 2、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圈画重要地理事物,并描述北极地区位置。
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
A 极昼现象
B 极夜现象
2、南极地区有两个别称,分别是冰雪的大陆和世界的风极。
南极地区厚厚的冰盖对阳光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
2、南极地区有两个别称,分别是冰雪的大陆和世界的风极。
3、南极洲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的大洲。
4、北极地区 终年酷寒 ,世界上最大的冰盖之 一 格陵兰冰盖 总量约为300万立方千米。
5、北极地区在每年的春分日后到秋分日前后发 生极昼现象。
极地资源篇
1、请同学们阅读文本完成表格(2分钟)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其他
北极
南极

磷虾
南 极 地 区 的 动 物
格陵 1、如左图所示,甲乙两地为于 半球。
南极地区厚厚的冰盖对阳光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
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兰岛 1、南极地区的总储冰2930立方千米,约占全球总冰量的90%。
北冰洋 5、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4、根据海陆轮廓 如南极半岛。
课0度标: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回想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1、关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B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少 C 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极地地区的知识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缺乏行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进入极地地区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极地地区的图片、视频、PPT等。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3.作业准备: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极地地区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极地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容,并简要讲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极地地区的特殊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学案

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学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学习目标】1.会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学习重难点】重点: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难点:1.在两极地区的极地投影地图上判断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并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学习过程】一、冰雪的世界1.北极地区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以及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洲大陆北部和岛屿。

2.北极地区终年________,洋面覆盖着辽阔的冰层,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________米。

3.北极地区在每年的春分日至秋分日前会发生________现象,此阶段,在破冰船开道的情况下可以________。

4.南极地区是指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以及周围的海洋,它是人类最晚到达的地区。

南极洲的陆地海拔仅有________米左右,但由于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是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________的大洲。

如果南极大陆的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猛升________米。

南极洲的降水形式几乎都是雪,所有南极大陆被喻为是“________”。

南极大陆的风力也强,被誉喻为“________”。

相比之下,北极暴风的强度________。

二、丰富的资源1.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藏。

拥有9%的世界________资源,还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此外,北极地区还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________。

北极地区的生活着我们熟知的________、北极狐、________、海象、海豹等动物,________海是世界海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

2.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藏,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220多种,包括________、________、铜、铅、锌、铝、金、银、石墨、金刚石和________等,还有具有战略价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稀有矿藏。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动植物种类等;2. 掌握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对环境珍爱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极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气温、降水情况等;2.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极地地区奇特的动植物种类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3.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适应和生存的影响,以及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活动设计:1.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观察极地地区的气候数据、动植物种类,并进行记录和分析;2. 教室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4. 小组钻研: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进行钻研,撰写钻研报告并进行展示。

四、评判方式:1. 观察实验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2. 教室讨论的积极参与水平;3. 实地考察的实际表现;4. 小组钻研报告的撰写质量和展示效果。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极地地区的气候数据和动植物种类资料;2. 实地考察的安排和相关资料;3. 小组钻研的指导书和展示材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增强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爱认识,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公民。

仁爱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9.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1

仁爱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9.1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学会辨别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的方向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能够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学会辨别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的方向与方法。

3. 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明方向。

教学难点: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极地考察单等。

教学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导入:点明课题板书极地地区讲授新课:活动一、激发兴趣学生分组活动极地挑战赛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极地地区,分组进行考察活动,请阅读课本或地图册完成表格内容。

同时让我们比一比哪个挑战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份有深度的考察单,获得惊喜!学生分组依次展示所填表格,补充并完善所填内容,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周围的海洋等。

板书位置范围学生板书自然环境活动二、你知道南北两极谁更冷酷?为什么?教师 1、南极洲是陆地,北极则为北冰洋。

由于陆地比热小,冬季降温更快,因此冬季的南极比冬季的北极更冷。

这一点是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关键因素之一。

2、南极洲是高原大陆,海拔高,气温更低一些。

这一点也是南极比北极更冷的重要因素之一。

3、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冰雪强烈反射太阳辐射,热量散失更多,气温更低……活动三、你还能分清东南西北?学生分组抽签回答问题1.如果我们有一座大房子四面八荒都朝北,面朝大海,应建在何处?四面八荒都朝北的房子又应建在何处?2.请指图或用地球仪说明南北极点的位置,在地图上标明地球自转方向,面向南北极哪个顺时针哪个逆时针?教师在北极点,地球的最北点,每个方向都指南。

在南极点,地球的最南点,每个方向都指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第一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科普版)
位置的方向判定题目练习。

(邀请两名学生分别在白板上练习同一道题,并进行讲解)。

【知识总结】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找东西,根据与极点的距离来判断南北。

⑵气候学家
通过文字、图片信息等资料归纳和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对南北极地区气候进行对比分析,联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两地的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⑶资源学家
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独特的植物、动物资源,及蕴藏的矿产资源。

并简单说出极地地区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体现。

分析极地地区资源开发的积极影响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⑷人类学家
通过文字、视频等材料,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常住居民的人种构成,并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食物来源、穿着、住房、出行方式)与生活环境的联系。

3.活动总结
通过填写以下表格进行知识总结,归纳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居民特征:
【总结】同学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非常宝贵的考察结果,在这里恭喜大家顺利完成本次科考任务。

但我们的数据结论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的,可想而知第一批登上极地探险的科学家们是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克服了重重困难。

三、重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科考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意义
1、展示阿蒙森、斯科特考察剪影,极地科考的历史,了解科考工作者们无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你们认识这两位科学家吗?他们就是阿蒙森和斯科特,他们为南极科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斯科特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美国为纪念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科学考察站,请同学们找到并圈出其位置。

2、关注两极环境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