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概况、类型、技术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概况、类型、技术
它们大体是一二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外观多 为殖民式或欧洲古典式的风貌。
出现于本时期的这批外来势力输入的西方建筑 和中国洋务工业、私营工业主主动引进的西式厂房, 就成了中国本土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近代建 筑。
总的说来,本时期是中国近代建筑活动的早 期阶段,新建筑无论在类型上、数量上、规 模上都十分有限,但酝酿了近代中国新建筑 体系的形成。
相继采用了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
结构。
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 系已经形成。
1927年到1937年,近代建筑达到了繁盛器局面主要 体现在: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结束了军阀混战局 面,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10年。
2、军阀、买办、地主等在租界投资商业活动,经 营房地产,修建私人住宅,建筑活动在租界区急速 发展。
邮政、电讯和现代交通建筑应运而生,其 中火车站建筑发展最为显著。
在近代中国庞杂的公共建筑系列中,商 贸类建筑是最突出的发展类型。它的数量很 多,构成近代化城市新城区主体,常常充当 市中心的主要角色。
银行建筑是其中的佼佼者。
商业、服务业、娱乐业建筑不仅数量多,与 市民生活的关联也最为密切。它明显分为两 类:
近代中国建筑发展,自然深深地受制于 这种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部 平衡性,其最主要、最突出体现就是近代中 国建筑没有取得全方位的转型,明显呈现出 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局面。
新建筑体系是近代化、城市化相联系的 建筑体系,是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建筑体 系。
它的形成有两个途径:
一是从早现代化国家 输入和引进的; 二是从中国原有建筑改造、转型的。
第二节 公共建筑
近代公共建筑的基本类型和发展特点
进入20世纪后,在大中城市较快地出现了商业、金融等 公共建筑的新类型。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

马勒(犹太人)住宅——1936年建成,北欧挪威式
里 弄 住 宅
居住大院 张闻天故居—— 始建于1892年, 江南农村特色, 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
居住大院 黄炎培故居—— 江南三进式宅楼 清,二层砖木结构楼房, 粉墙黑瓦, 屋宇雕梁画栋
居住大院 马家花园—— 1912年始建, 庄园式园林建筑。
交通部大楼
国民大会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


施工技术——营造厂 ,“大包”、“中包” 、 “小包”,临时工人。 建 筑 风 格——第一种是仿古式(又称宫殿式、复 古式)。第二种是“现代式”当时称为“现代化的 中国建筑”,具有新功能和采用新技术、新造型 的建筑,适当点缀某些经过简化的传统构件和细 部装饰来取得民族格调。
孙中山故居—— 故居建于20世纪初, 为两层欧式楼房, 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 外墙饰以灰色卵石, 屋顶铺盖洋红色鸡心瓦。
周恩来公馆—— 20世纪20年代, 西班牙风格。
爱庐—— 1930年建成, 法国式, 宋美龄陪嫁之物
孔祥熙住宅——西欧风格
沙逊别墅——1932年建,英式乡村风格
鲁迅故居——绍兴民居
居住大院
居住大院
高层公寓



高层建筑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单 元组成标准层 ,设有电梯、暖气、煤气、热水等 设备 ,外观多为简洁的摩天楼形式,底层为服务 设施 。 工业建筑 ——砖木混合结构厂房 ,钢结构和钢筋 混凝土结构厂房。 公共建筑 ——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外国使领馆、 工部局、提督公署 ,金融建筑和交通建筑 ,火车 站建筑,文化教育建筑 ,商业服务业建筑 ,商 业服务业建筑 ,
中国建筑史
近代建筑(1840——1949)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的地域建筑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自19世纪末至今,中国的地域建筑经历了很多发展周期,经历了殖民主义、内战、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但是它保留了许多历史和传统元素,反映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简述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

1.殖民主义时期在19世纪末,大量外国列强入侵中国,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的黑暗时期。

这个时期的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建筑。

殖民主义时期的建筑主要是洋楼和城市中的公共建筑,许多城市中心的建筑也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

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滩区和法租界,这些地区的建筑大多是欧洲式的洋楼,反映了当时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的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并将其与新的建筑风格相结合。

例如南京路步行街周围的商业街区,一些民居建筑保留了传统的风格,但同时融入了欧式的建筑风格。

2.共和国时期中国的共和国时期是地域建筑的发展高峰期,大量新型建筑开始建造。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对于城市和建筑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这个时期建筑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在建筑风格上,现代主义风格成了新中国时期的主流,尤其是在大城市中。

许多公共建筑和住宅的建设也开始按照社会主义的理念出现,例如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公社和大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3.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地域建筑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个时期看到了许多新型建筑在大城市中的兴建,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楼和建造时考虑环境问题的绿色建筑等。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建筑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国际设计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例如,石景山文化中心和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这些建筑都是以传统中国文化为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4.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地域建筑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许多历史文化古迹被摧毁,这个时期的建筑几乎完全是政治符号建筑。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编辑中国近代建筑所指得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得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得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得阶段。

1概述2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3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4建筑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5建筑风格▪近代外来形式得建筑风格▪近代民族形式得建筑风格概述编辑中国近代建筑(13张)清王朝得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得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得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得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得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得传统建筑体系得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得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得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得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得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得新型建筑,具有近代得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得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得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得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得建筑为主。

大量得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得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得材料、结构与装饰。

从建筑得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得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中国近代建筑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得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得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中国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影响和演变。

在近代时期,中国建筑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代表性建筑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近代中国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中西结合。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巨大的变革,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这也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例如,西式的方形和拱券在中国传统的屋顶和梁柱上得到了运用。

这种中西结合的风格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十分常见。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近代建筑。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博物院。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广场以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安门城楼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的园林和珍贵的艺术品而享有盛誉。

此外,近代中国建筑还受到了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革命,这对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创建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体现了当时革命浪潮和社会变革的精神。

同样,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一些高楼大厦的建设也成为近代中国建筑的标志。

北京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等高层建筑都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步伐。

近代中国建筑不仅在本国产生了影响,也对世界建筑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展现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此外,一些传统中国建筑元素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运用,为现代建筑增添了东方的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中西结合的风格、代表性建筑的兴起以及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都为近代中国建筑增添了独特而丰富的色彩。

简述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简述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建筑的延续
近代中国的建筑发展,始于清朝末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建筑领域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清朝末年,中国传统建筑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建筑大多采用木质结构,有着精美的装饰和雕刻。

在这个时期,一些富有的家庭和朝廷官员开始建造规模更大、更华丽的建筑,比如颐和园、故宫等。

二、西式建筑的影响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西方文化也开始影响中国社会。

西式建筑开始在中国出现,这些建筑大多采用砖石结构,有着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几何形状。

在这个时期,一些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他们开始将西式建筑的特点融入到中国传统建筑中,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建筑风格,比如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

三、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
20 世纪中叶,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建筑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崛起。

中国现代建筑的特点是简洁、实用、经济,不再过分追求装饰和华丽。

在这个时期,许多建筑师开始尝试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建筑,比如北京的“十大建筑”、上海的“四大建筑”等。

四、近代中国建筑的代表性建筑
近代中国建筑有许多代表性建筑,比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天
坛等,这些建筑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貌。

此外,西式建筑也对近代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广州的白云楼等。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建筑到西式建筑的影响,再到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这也对地域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中国的地域建筑仍然以传统的风格为主。

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的建筑开始受到西方现代
主义的影响,建筑师开始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从而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建筑风格。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的地域建筑开始出现了一些新
的趋势,例如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

这些变化给地域建筑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创新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地域建筑经历了一些重大的
变革。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化,建筑师开始致力于创造更加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同时,中国的地域建筑开始受到国际化的影响,建筑师开始借鉴和融合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从而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建筑。

21世纪之初,中国的地域建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开始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开始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设计理念。

同时,中国的地域建筑也逐渐走向国际化,成为了世界建筑界的重要一员。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单一的风格到多样化的发展,从国内影响到国际化的进程,
这也为中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机会。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是指近代中国历史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建造的建筑物。

这一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建筑风格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中国近代建筑的背景、特点以及代表性建筑物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中国近代建筑的兴起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式建筑逐渐涌现出来。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使得中国的建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特点1. 融合中西方元素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中西方元素的融合。

传统的中国建筑特色与西方建筑风格的结合,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建筑形态。

比如,中西结合式的街屋、罗马风格的教堂、日本风格的别墅等。

这种融合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能力。

2. 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传统的中国建筑注重府邸、庙宇等公共建筑的规模和雄伟,而近代建筑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建筑结构发生了新的变革,采用了更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铁框玻璃幕墙,使得建筑更加坚固且灵活,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功能需求。

3. 西方建筑风格的兴起近代中国由于与西方列强接触的增多,西方建筑风格逐渐被引入中国。

比较典型的是巴洛克风格、哥特式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等。

西方建筑风格的兴起与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引入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建筑风格,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接纳。

三、代表性建筑物1. 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是一座建于1936年的建筑,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瑰宝。

该建筑以独特的中国风格和大胆的现代元素相结合,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之美。

2. 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尽管它始建于明代,但在清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展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独特风貌。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随着西方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引进,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进入现代化时代。

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建筑师开始在国内推广现代建筑风格,如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逐渐步入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轨道,建筑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政权开始重视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如广场、公园、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采用了现代化建筑风格,如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的红楼、复旦大学的图书馆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更加注重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师开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道路。

而且,建筑师们也积极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建设,如长江大桥、武汉长江隧道、北京大学医学部等。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进入了高峰期。

建筑师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大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了对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的重视。

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北京鸟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塔等,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总之,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是一个逐步向现代化进化的过程。

建筑师们在拓宽视野、提高技术、强化文化自信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近代建筑概要

中国近代建筑概要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概况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建筑经历了萌芽期、初始期和繁盛期等阶段,展现出丰富的建筑风格、技术和思潮。萌芽期以西方列强在中国建设教堂、领事馆等西式建筑为标志,同时清王朝也修建了如颐和园等最后一批皇室建筑。初始期则见证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开启和早期留学生回国形成的专业建筑师队伍,出现了受中国文化影响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建筑。繁盛期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顶峰,经济迅速发展和近代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建筑的鼎盛,砖混结构、钢混结构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建筑思潮也呈现出折衷主义和中国固有形式建筑的演变。重要建筑作品如中山陵,由建筑师吕彦直设计,体现了特殊与纪念之性质,并采用中国古式建筑风格,成为近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郑晓笛

《中国近代建筑史》郑晓笛

《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西方建筑风格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是鸦片战争后的晚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逐渐开放,西方建筑风格开始传入中国。

一些西方建筑在中国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开始出现,这些建筑大多是由西方建筑师设计,具有浓厚的西方建筑风格。

然而,这一时期的建筑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建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是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大量引进西方建筑技术,同时也开始尝试将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特点,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大量建设高楼大厦,同时也开始尝试将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特点,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西方建筑风格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这一时期的建筑不仅具有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特点,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西方建筑风格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

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
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
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
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
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
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
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
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
民式建筑”。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
返回目录
马尾船政学堂,中国第一所鸦近代片海战军学争校,到虞在氏甲船旧政午宅大是战臣中沈国争葆近(代1建84筑0中~西合18璧9的5成)功
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 州设立。
范例。其中西合璧的布局结构与建筑风格,
汇(号1文 )8书88院年钟今楼中山路19阶方6 段面这。是是主帝西要国典在出方有主型建当近两义形筑时代方者象审生地美活建在面表心时筑中的现态尚开国新了上、近的思始通建代嬗想传商筑中变观入口活国过念上程的中岸动层,历国租。资同史的界一产时缩阶反影层映。
筑风格都曾先后地或交错地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反映出来。在
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占租借地的城市,建筑风格较为单一;
典在格型几纷的个然殖帝杂民国陈式主的建义局筑国 面家。共同占领租借地的城市,则出现建筑风

从建筑风格的演变来看,近代中国首先传播的外来形式
是西方各国的古典式和“殖民式”。19世纪下半叶建造的
外国使领馆、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以及20世纪初外
度 和、技复术杂设的备工上程已接达近到当很时高国的外施的工先质(1进量92水。9年平一今。部孝分陵卫建大旧南筑华址京大在体戏育设院学计院上)
• 1927年成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1。935年
今中山南路
• 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 67号)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西方近代化的影响,中国的建筑风格逐渐发生变化。

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出现“洋房”,即采用西方建筑风格的住宅。

这种建筑风格强调对称性、几何形状和简洁的装饰,例如上海的“洋房别墅”。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风格也开始逐渐转变,以适应不同的功能和需求。

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出现了“新式建筑”运动,强调建筑必须适应国情和民族特色,例如北京的中山公园和天津的马家花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建筑风格开始经历较大的转变。

在毛泽东时代,建筑风格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念,例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上海的人民广场。

这些建筑强调大规模、集中式、实用主义和简约化的设计。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建筑风格再次发生变化。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建筑风格逐渐多样化,例如广州的“小蛮腰”和上海的陆家嘴。

近年来,中国的地域建筑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城市开始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

例如杭州的西湖、北京的故宫和西安的兵马俑都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

总之,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相信未来中国的建
筑风格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近代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交融与碰撞,是一段充满变革与创新的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近代建筑史,包括建筑风格的转变、建筑技术的革新以及建筑的社会背景。

一、建筑风格的转变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转变主要源于西方现代建筑的传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与西方接触,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被引入中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洋楼建筑,这是中国近代建筑的标志,体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洋楼建筑有着西方建筑的特点,比如欧式立面、拱券和带有西式装饰的建筑细部。

同时,传统中式建筑的某些元素也被保留下来,例如屋顶的琉璃瓦和悬山顶。

而在20世纪中叶,中国建筑风格又出现了一次转变。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建筑风格。

这就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兴起。

中国现代建筑以功能性强、拥有独特形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特点。

建筑师们开始倡导“人民大众的建筑”,追求简约、实用与美的统一。

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转变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建筑技术的革新近代建筑技术的革新对中国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建筑的引入下,中国的建筑技术经历了一次飞跃。

在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基础上,引入了钢铁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种技术的改变使得建筑能够更高、更宽、更大规模。

同时,电梯、自动门、中央空调等现代科技设施也逐渐应用于建筑中。

这些技术的革新使得建筑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此外,建筑材料的革新也是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

在传统建筑中,砖、石和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玻璃、铝合金、玻璃钢等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变得更加透明和轻盈。

同时,受到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建筑材料也开始注重可持续性和绿色环保。

三、建筑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社会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
青岛德国总督府 5
•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又称“黄浦 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 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 的建筑为代表。
6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而外滩最为引人注目之 处在于其一幢幢精美古雅的建筑。外滩的建筑决 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绝非建于同一时期, 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廓线处理 惊人的协调。
奥尼克立柱,其中2排为双柱,贴墙石块则为细缝砌置。5层上面的圆
形穹顶是铜框架结构,成为该幢大楼的标志。
10
外滩13号海关大楼:属于希腊式新古典主义建筑
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大楼顶部 设计有3层高的钟楼。钟楼依次分为 钟坠、钟面、主机、鸣钟几部分, 是一组调音谐和的鸣钟装置。这座 大钟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 名大钟之一。由于该楼与汇丰银行 大楼在设计上和谐地处理了高与低、 长与狭的协调关系,建筑风格也相 对统一,因而,被人们称为外滩的 “姐妹楼”。
28
2、天津:九国租界
3、广州:“十三行”和沙面
4、厦门:鼓浪屿
5、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 占青岛;次年 3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 条约》,强租青岛99年。1898年 9月,德国开放 青岛为自由港,整个青岛地区作为德国殖民地又 称“胶澳租界”。
23
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一方面是 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 作用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代表性城市:上海、天津、广州、厦门、营口、
青岛、南京、武汉以及哈尔滨、昆明等
24
(一)、 沿海城市
1、上海:外滩和南京路
外滩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编辑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1概述2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3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4建筑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5建筑风格▪近代外来形式的建筑风格▪近代民族形式的建筑风格概述编辑中国近代建筑(13张)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

大量的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与装饰。

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中国近代建筑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10142128叶涛涛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前言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

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

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系。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

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

上述两方面的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这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

19世纪90年代前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设银行,办工厂,开矿山,争夺铁路修建权。

火车站建筑陆续出现,厂房建筑数量增多,银行建筑引人注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成长的“黄金时代”,轻工建筑思潮隔绝。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完成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五年内建成了房屋面积266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454万平方米,办公、学校、医疗等建筑4687万平方米。

为适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建筑工程部所属的设计院均改为工业建筑设计院。

在这个时期,工业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队伍基本形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

建筑设计完成了向工业体制的转化,民用建筑设计水平大有提高,设计开始注意功能和经济的关系,并在建筑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4)这时期的主要建筑活动如下:1958年,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建筑界的“大跃进”是以“快速设计”、“快速施工”为核心,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为手段的建筑活动。

这个时期也进行了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的研究并获得一定成果,有的单位还进行了设计工具的革新,如活版设计、图表设计等。

在“大跃进”运动中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影响,一些建筑设计和施工缺乏科学精神,工作粗滥,质量普遍下降。

尽管如此,经过广大建筑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建筑活动,如国庆工程等仍然取得一些重大进展。

“设计革命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中国的国民经济面临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这年,以“四清”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国展开。

同年11月开始了“设计革命运动”。

中国的设计体制和工作秩序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亟需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体制和设计思想。

但是随着“设计革命运动”的开展,把一个技术改革活动变成了一场政治思想运动。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建筑领域同样也经受了一场浩劫。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设计力量和大量资料蒙受空前的损失。

这种状况直到1978年才开始扭转。

就建筑活动而言,在全国范围内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中。

从某些局部来看,一些建筑活动在特殊的“小气候”下仍取得了一些成绩,反映了建筑工作者在困难条件下对建筑事业的献身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1977~)中国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

从1976年10月到1978年12月,建筑活动基本上仍然延续前一时期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方法,建成的大型建筑有毛主席纪念堂等。

从1979年起,建筑工作者思想上解除了禁锢,建筑学术思想日趋活跃,主要表现是:①对外国建筑理论和西方现代建筑经验进行再认识;②出版一批中国建筑学家和建筑师的学术著作;③广泛开展设计竞赛和专题学术讨论;④政府主管部门提倡繁荣建筑创作,开展评选优秀建筑设计的活动。

这些活动活跃了禁锢多年的思想,提高了中国的建筑学术水平。

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是“虚伪”。

现代建筑戴“瓜皮帽、小围脖”是功能的虚伪,对称轴线的神圣化是精神的虚伪。

仿古一条街是历史的虚伪。

欧陆风情之类是金钱的虚伪。

现在有许多人好玩“高科技”,还有所谓“极少主义”,用混凝土结构仿钢结构建筑,这是技术的虚伪。

建筑是一些搭配起来的体块在光线下辉煌,正确和聪明地表演。

建筑的表面与内部使用关系就象是皮肤与肌肉、骨胳的关系那样有自然的逻辑。

这种逻辑被建筑师称为设计中的“真实”。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

对此,李约瑟博士曾指出:“再没有其他地方表现的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

‘人不能离开自然。

中国现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内容,古典主义时期,主要反映了宫廷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民族特点。

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

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

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是“虚伪”。

现代建筑戴“瓜皮帽、小围脖”是功能的虚伪,对称轴线的神圣化是精神的虚伪。

仿古一条街是历史的虚伪。

欧陆风情之类是金钱的虚伪。

现在有许多人好玩“高科技”,还有所谓“极少主义”,用混凝土结构仿钢结构建筑,这是技术的虚伪。

建筑是一些搭配起来的体块在光线下辉煌,正确和聪明地表演。

建筑的表面与内部使用关系就像是皮肤与肌肉、骨骼的关系那样有自然的逻辑。

这种逻辑被建筑师称为设计中的“真实”。

建筑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除了像皮肤与肌内及骨胳之间的关系模式外,还可以借鉴人类个体多样性与社会丰富性在感受上的关系——就象人用各自的衣服与身体完全可以比作建筑功能。

每个人按不同的要求穿适合自己的衣服,就像创造了不同的建筑形式一样。

而衣服与建筑形式一样是公共与私密的交接面。

就像时装设计与日常穿着间的区别一样,真正具有现代性而且富有魅力的装扮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获得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在建筑上面对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缺乏连贯性。

高度综合化的现代社会,使各种事物存在的真正价值扑朔迷离,难以被人理解。

H&deM的观念受到了历史上类似建筑的很大启发,在1990年访问阿尔罕布拉宫的过程中赫佐格受到很大震动,他意识到覆盖在阿尔罕布拉宫实际结构上的密密麻麻的彩色马赛克在构造上只是表层的装饰,但在实际视觉感受上,它与其后结构体特殊的依附关系使它远远超过了简单贴面的效果。

那些熠熠生辉的小“鳞片”将坚实的结构体溶化成轻柔、绵薄的织物般的感受,使建筑空间产生了幽深无尽的效果。

此时表层的材料脱离了自身表象的局限,表现得就象夹在有形的建筑实体与无形建筑空间之间的一层面纱。

有传统建筑为样板,作为一个建筑形式,“化妆”则以范围或色调,以气息和空气发展他们以后惯用的“双层表面”。

在这时里内层是玻璃。

外层是铁质格栅。

格栅形成的纹理就像水中的植物一样微微地弯曲。

让人感受到从下向上的“浮力”及其带来的动感。

各层的居民按照不同的要求及各自的习惯会以不同的角度开启金属格栅,使建筑的表面形式随着时间一直变化。

而立面的动感也更加生动。

到了夜晚,室内的光线透过格栅上的细缝透溢出建筑,轻盈飘逸的感觉与白天沉重的效果形成明显对比。

完全被铜皮裹住的信号塔避免了普通建筑从开窗、细部等设计上流露出分层的尺度感,从而使它与由铁轨、车辆、动力线等组成的环境,在视觉上更加协调。

当用"现代建筑"一词时,实际上我们建立起一种建筑形式风格的概念,"现代建筑"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具有复古主义思想的折衷主义建筑,包括原国民政府竭力推崇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以及集仿西方历史上各种形式的西洋建筑,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

现代建筑是在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特定社会背景及地区环境中产生的新型建筑,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及建筑师与业主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理解程度及角反的差异,导致中国此时期的现代建筑从形式及设计思想上来看具有不同的类型。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最剧烈的变化是发生在建国之后,在一系列工业跃进运动中,沈阳、长春、重庆、徐州、兰州、上海等等似乎已变成了一座座专门生产拖拉机、汽车、摩托车、电器、自行车、建筑机械、或雪花膏、洗衣粉的职能城市,变成了一架架功能单一的超级工业机器。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时代精神”成了我们最有力的道德说辞,而它所要求的代价也同样为我们始料未及。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

对此,李约瑟博士曾指出:“再没有其他地方表现的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