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XX院XX班XX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相关实际与相关理论阐述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然后通过一些教学实例来分析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缺乏联系的原因并就相关教学实例给出本文的建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firstly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s teaching and life through the actual and related theories. Then through some exampl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the paper analysis the reasons that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lacks of contaction to real life.According to thses teaching cases the paper also gives same proposals.

关键词: 物理学; 物理教学; 生活实际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以及理论依据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物理学是随着人类不断的总结自然界中无生命物质的变化规律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知识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的涉及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例如现代家庭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的家电样样都离不开物理学知识,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到微波炉,消毒柜,抽油烟机,再到DVD、计算机、MP3、MP5等,无不如此。这一切都决定了物理教学应该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联系生活实际的物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或者有了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外,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此外我国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我国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1)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另外,我国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规定了高中物理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我国的中学物理教育大纲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是十分重视培养中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的,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高尚品德。因此我国的中学物理教育不应该是只重视知识的灌输的,而应该是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广大中学生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与实际联系是明显不够的,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也是明显不足的,甚至部分是学物理老师对中学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不是十分的清楚。这种状况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的人才培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我国教育思想和人材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物理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进行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的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研究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就要回答“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的物理教学实例来指出我国之前或目前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之处,并大胆地给出本文的建议。

2、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明确的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就是教育应该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从而建立起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能够有力推动我国人才培养的教育。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

早在十九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明确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他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还强调实践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实践活动即是人们研究人类文化能动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使学生能够与他人联合活动并获得成功喜悦的重要途径。

(3)活动建构的理论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另外维果斯基(V ogotsgy)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与时代限制的,社会可以支持并促进个体的学习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采用了查阅资料法。首先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及其成因。然后再通过部分中学物理教材分析我国之前或当前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不足之处,并根据相关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我国有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对我国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它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中形成了考试等同于选拔的刻板印象。

自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中学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已经认可了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轻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当然不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甚至有一段时期,中学生做练习时根本不需要考虑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这种状况已经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新教材在内容选取时已经有所体现。新教材选取的内容更加贴近了学生生活,关注到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努力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避免了内容上的繁、难、旧,加强了物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还增加了活动类课程,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书中几乎每章每节都有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本身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验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探究,再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进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便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到生活和技术中的有关问题。此外,书中每章、节的开始多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例如伽利略关于单摆等时性的发现来自于教堂的吊灯,而钟摆是根据单摆的等时性工作的。伽利略能发现单摆的等时性,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是单摆的原形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或是可以见到的,因为伽利略和我们常人一样,不大可能突破时空限制去认识到他根本没有遇到过的事物。这就启示我们在物理教学教程中要学会运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来组织教学。例如在《高中新课标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三节摩擦力中有关流体阻力的描述中用火车、汽车和飞机等在空气中运动受到阻力来说明液体阻力的存在,显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我相信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中学生对火车、汽车、飞机和降落伞等在空气中运动受到阻力没有亲身体会,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课本强加给他们的事实观点。如果在说明流体阻力问题时采用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元素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这一节内容增加一个简单小实验,就可以以我们的手为研究对象。例如研究手形(如拳、掌)以及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