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企业技术创新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1.何谓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答:(1)技术创新内涵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技术创新则是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可将其分为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等三个方面。
(2)技术创新与发明的关系技术创新经常与技术发明相混淆,实际上创新的概念远比发明宽泛。
发明是一种创新,但创新决不仅仅是发明。
如果说发明是在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那么创新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简单的重新组合。
2.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答: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
这些机会可能是企业刻意寻求的,也可能是企业无意中发现,发现后立即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
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这些不同因素归纳成不同的创新来源,主要包括:(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①意外的成功通常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
②意外的失败是指企业在某产品的技术开发或市场开发的设计、论证以及执行非常精心和努力,最终仍然失败,那么这种失败必然隐含了某种变化,实际上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①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很好,对行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同行业中的其他经济单位也在不断成长,但本企业的销售额却没有增长,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和机会。
②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
企业根据一定的假设来计划和组织其活动,假设如果不能被实际所证实,那么企业战略投资或日常经营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
及时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
③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实际价值观不一致。
根据错误的假设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始终不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管理学原理第12章 创新管理
三、管理者的作用
• • • • (一)允许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存在失败 (二)引导组织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 (三)建立创新奖惩机制 (四)成为创新阻力的排除者
四、组织创新阻力的来源和减少阻力的措施
• (一)组织创新阻力的来源 • (二)减少组织创新阻力的措施
第六节 组织创新的发展趋势
• • • • 一、由“高度集权”向“扁平化分权”发展的趋势 二、由“僵化固定”到“柔性灵活”发展的趋势 三、由“组织革命”到“微创新”发展的趋势 四、由“单兵作战”到“集团网络化作战”发展的趋势
三、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 • • • • (一)目标创新 (二)技术创新 (三)制度创新 (四)组织创新 (五)环境创新
第二节 管理创新概述
一、管理创新的含义
• • ①发展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 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绝不需要建立在科学新发现基础之上,并且也 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对一种产品的新的处理方式之中;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有产品 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④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不管这个来源是已经存 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
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 (一)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 (二)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 • (三)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要求
三、管理创新的条件和特点
• (一)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 (二)管理创新的特点
四、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
• (一)激进式创新 • (二)渐进式创新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含答案(升本)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升本)•1、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很少,这意味着该组织。
•A、正式沟通渠道中消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B、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D、非正式沟通渠道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得分:2。
0•2、管理方格图中,9。
9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
•A、中庸之道型•B、团队型•C、乡村俱乐部型•D、任务型得分:2。
0•3、现场控制还可以被称为()•A、事后控制•B、前馈控制•C、反馈控制•D、同期控制得分:2.0•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
•A、主导需求•B、需求层次•C、精神状态•D、激励程度得分:0。
0•5、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A、业务外包•B、建立分销制度•C、采购•D、供应商的选择得分:2.0•6、首钢集团提出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和“人文首钢”的口号,这指的是()。
•A、企业价值观•B、企业形象•C、企业精神•D、企业规范得分:2.0•7、哈默和钱皮曾在《公司再造》中把三“C”力量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其中哪一项最为重要()•A、成本•B、变革•C、顾客•D、竞争得分:2.0•8、采取工作轮换的方式来培养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
•A、考察受训者的高层管理能力•B、帮助受训者扩展与提高业务能力•C、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D、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分:0.0•9、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A、人与物的因素•B、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C、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D、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得分:2.0•10、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发现公司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A、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B、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C、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D、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得分:2.0•11、下列属于事前控制的是()。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17章管理的创新职能17.1 复习笔记一、创新与创新管理1.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工作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1)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内涵①创新的定义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它一般包括设备的更新、产品的开发或工艺的改进等。
人们的创新活动也同样可以分成具体操作创新和管理创新。
②管理创新是指在探究人类创新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产生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管理行为的过程。
管理创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管理活动的一个独立职能,原因在于:a.管理创新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活动;b.与创新管理活动相对的,维持管理只是管理活动一个环节,管理工作离开了创新环节,管理是不完整,也是无效的(详见“创新管理与维持管理关系”部分);c.管理创新也与其他管理职能一样,具有其内在逻辑性,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一部分,这种活动既可以被人们所认知,也能够被实践。
③作为管理职能的创新,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领导创新和环境创新等,它们构成创新管理活动的基本框架。
④从逻辑顺序上来考察,在特定时期内对某一社会经济系统(组织)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设计系统的目标、结构和运行规划,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使之按预定的规则操作;b.分析系统运行中的变化,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使系统与内外环境保持动态一致。
(2)创新工作是重要的管理活动①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③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3)企业创新工作内在逻辑①企业家是指企业中能够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发现市场机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它具有两个基本要件:创造利润和指向未来。
a.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指他们能够克服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知识与理性的不完全性;b.发现市场机会是指他们能够发现市场机会和那些被市场低估的资源价值;c.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正是通过创新来获得经济租金,企业家的创造活动包括创造新的产品、使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取新的供货来源以及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笔记和习题(企业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企业技术创新1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1.创新与技术创新(1)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2)技术创新的概念比技术发明宽泛,它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以是原有技术的完善,甚至可能仅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的一种简单的重新组合。
2.技术创新的内涵(1)要素创新①材料创新:寻找和发现现有材料、特别是自然提供的原材料的新用途。
②手段创新:a.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b.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旧、落后的机器设备。
(2)产品创新①新产品的开发: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开发新产品。
②老产品的改造: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制造适合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新产品。
(3)要素组合方法创新①工艺创新: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操作方法的改进。
②生产过程的组织方法创新: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
3.技术创新的贡献(1)通过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
(2)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考点二: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1)意外的成功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机会。
(2)意外的失败向企业预示了某种机会的存在。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1)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2)企业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实际价值观的不一致。
3.过程改进的需要(1)过程改进的需要与企业内部工作(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关。
(2)过程的改进既可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也可能是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1)企业应对不及时,可能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带来经营上的灾难,引发企业的生存危机。
(2)企业及时应变,会给企业带来众多的创新机会。
5.人口结构的变化(1)人口结构变化直接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835《管理学原理》考试内容范围[修改版]
第一篇:835《管理学原理》考试内容范围《管理学原理》考试范围说明一、管理总论(一)管理与管理学。
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与伦理的观点;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企业社会责任。
(六)全球化、信息化与管理。
全球化内涵,全球化与管理者,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化管理。
二、决策与计划(一)决策与决策方法: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和特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二)计划与计划工作: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三)战略性计划与计划的实施:远景和使命陈述;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
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三、组织(一)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分权和集权。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委员会。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三)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管理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四、领导(一)领导和领导者:领导的性质和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专科升本科《管理学原理》客观题210题
专科升本科《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库-----客观题(单选题)1.在“天、地、彼、己、顾客”中,“地”是指()。
A、企业竞争所处的行业环境B、企业竞争对手C、企业自身条件D、外部一般环境2.科学管理的贡献不包括以下哪项?( )。
A、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作B、时间研究C、经济人思想的提出D、动作研究3.事业部制的主要不足在于( )。
A、不利于调动下层的积极性B、不利于灵活调整经营策略C、难以克服事业部之间的竞争D、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4.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这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B、技术性C、艺术性D、现实性5.在一个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使管理职能的人是()。
A、领导者B、组织者C、管理者D、决策者6.组织中的市场营销管理者、财务管理者、生产管理者、人事管理者等都属于()。
A、综合管理者B、高层管理者C、专业管理者D、低层管理者7.按照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经理角色理论,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属于()。
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领导角色C、决策制定角色D、信息传递角色8.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扮演的角色是();参加公关活动,则扮演的是()角色。
A、资源分配者;挂名首脑B、企业家;联络者C、资源分配者;联络者D、企业家;挂名首脑9.按照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Robert L. Katz)的观点,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能或素质是()。
A、人际技能、管理技能和概念技能B、技术技能、专业技能和概念技能C、人际技能、专业技能和概念技能D、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10.按环境与管理组织的关系,可以把管理环境分为()。
A、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B、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C、简单环境和复杂环境D、动态环境和稳定环境11.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划分,大学组织属于()。
A、简单稳定环境B、复杂稳定环境C、简单动态环境D、复杂动态环境12.从资金来源、人员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影响组织的投入产出,从而制约管理活动进行的一般环境因素是()。
《管理学》第十七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十七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1.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何谓创新?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的含义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是因为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
正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的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的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创新的内容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后人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创新分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与生产制造有关,制度创新主要涉及管理和管理体制,即主要涉及生产制造的制度环境。
2.技术创新包括哪些方面?其贡献是什么?答:(1)技术创新的内容技术创新包括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式创新,这些方面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材料创新不仅会带来产品制造基础的革命,而且会导致产品物质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创新不仅使产品功能增加、完整或更趋完善,而且必然要求产品制造工艺的改革;工艺的创新不仅导致生产方法的更加成熟,而且必然要求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新的工艺方法的各种物质生产手段的改进。
反过来,机器设备的创新也会带来加工方法的调整或促进产品功能的更加完善;工艺或产品的创新也会对材料的种类、性能或质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之,上述的各类创新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任何一种创新的组织都必然会促进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从而必然会带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创新的贡献技术或者依附于物质产品而存在,或者是为物质产品的实体形成而服务。
因此,不论是何种内容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835《管理学原理》参考书目和考试范围(2017)
835管理学原理(2017)参考书目:《管理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考试范围说明一、管理总论(一)管理与管理学。
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与伦理的观点;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企业社会责任。
(六)全球化、信息化与管理。
全球化内涵,全球化与管理者,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化管理。
二、决策与计划(一)决策与决策方法: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和特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二)计划与计划工作: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三)战略性计划与计划的实施:远景和使命陈述;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
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三、组织(一)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分权和集权。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委员会。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三)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管理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四、领导(一)领导和领导者:领导的性质和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大一管理学原理重点
123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3.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4.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最重要)、人际技能(对各种层次管理都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泰罗。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
3.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4.泰罗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5.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代表作是1925年出版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6.法约尔认为要改善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7.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8.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9.威廉.大内的Z理论。
《管理学》课程复习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学习资料继续教育学院《管理学》课程复习大纲一、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各层次含义如下: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表达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和说明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计算和处理涉及一两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的管理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三、考试题型●选择题:20%●名词解释题:15%●简答题:30%●论述题:15%●案例分析题:20%四、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第一章企业与管理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熟记组织、企业、管理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组织与企业、企业与管理两者的关系,明确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重点:组织及其要素、企业及其特征、企业管理的特征与内容、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教学难点:组织与企业的关系、组织与管理的关系、企业与管理的关系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中外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特别要注意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与过程,熟识传统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现在管理流派这几个阶段的起止时间、主要特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理论贡献。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传统管理思想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贡献、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贡献、霍桑实验的背景及过程、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及评价、现代管理流派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贡献。
教学难点:传统管理思想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贡献、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贡献、霍桑实验的背景及过程、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及评价、现代管理流派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贡献。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1921第六篇创新
知识经济的特点: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创新与技术创新(续)
1、要素创新:材料创新料既是产品和物质生产手段的基础,也是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作用的对象材料创新或迟或早会引致整个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段创新主要指生产的物质手段的改造和更新生产手段的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备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旧、落后、过时的机器设备
创新基础的选择
创新对象的选择
创新水平的选择与创新基础的选择:都涉及通过创新可能达到的技术先进程度创新基础的选择: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技术革命,特别是基础研究导致的创新可能为整个行业和生产提供一个全新的基础创新水平的选择:主要是在行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是决定“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的问题两种创新水平的选择:先发制人:在行动上“先人一步”,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高人一筹”后发制人:采用追随的战略,其目的也是先至,是为了制人,而非受制于人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企业应当仔细观察不协调的存在,分析出现不协调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创新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符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判断与消费者的实际价值观不一致
技术创新的源泉(续)
3、过程改进的需要意外事件与不协调是从企业与外部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过程改进的需要则与企业内部的工作有关由这种需要引发的创新是对现已存在的过程(特别是工艺过程)进行改善把原有的某个薄弱环节去掉,代之以利用新知识、新技术重新设计的新工艺、新方法,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六篇创新第17章管理的创新职能一、关键术语1.创新管理答:创新管理是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管理过程的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维持与创新。
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
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①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③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2.企业家精神答: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
其中企业家是指企业中能够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发现市场机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它具有两个基本要件:①创造利润;②指向未来。
3.维持管理答:维持管理是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管理过程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维持与创新。
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组织中最常见的工作,管理的维持职能便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
4.制度创新答:制度创新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系统中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创新,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组织的各种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企业制度主要包括:①产权制度;②经营制度;③管理制度。
5.战略创新答:战略创新是指发现和变革组织目标,探寻新的战略路径。
企业战略创新的目标要大大超越现实的环境,战略创新能够调整现存行业模式,既为客户创造价值,又能打乱竞争者的脚步,战略创新是新来者面对巨大资源短缺也能成功的惟一途径。
6.市场创新答:市场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市场创新的更多内容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来进行的。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12.创新
第十二章创新第一部分管理的创新职能一、填充题1、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组合。
2、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4、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6、鉴于创新的重要性和创新结果的___________,有效的管理要求有组织地进行创新。
7、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
8、成功的创新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阶段的努力。
9、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
10、要素创新包括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方面。
11、___________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利益和责任。
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的是___________。
()A.组织B.创新C.控制D.领导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维持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B.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C.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D.创新则视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3、产品创新___________。
()A.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B.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其他方面C.影响其他技术创新效果的发挥D.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4、经营制度确定了___________。
管理学-7章23篇全套思维导图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二篇 管理前提与本质第五章 管理伦理第六章 组织文化第七章 管理信息第八章 管理决策第三篇 计划※第九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第十章 战略性计划第十一章 企业资源计划第十二章 计划的实施第四篇 组织※第五篇 领导※第六篇 控制※第七篇 创新1、管理的概念含义2、管理的职能3、管理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5、管理者的角色6、管理者需要拥有哪些技能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5、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责任原理4、效益原理5、伦理原理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第二节 管理的法律方法第三节 管理的行政方法第四节 管理的经济方法第五节 管理的教育方法第六节 管理的技术方法1、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2、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以下7个特征3、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4、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5、伦理与效益的关系6、伦理行为的具体表现1、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3、组织文化的功能4、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1、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1、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2、决策的类型3、决策的特点决策的基本原则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4、决策的理论5、决策分哪几个步骤6、决策的影响因素7、决策的方法1、计划的概念2、计划与决策3、计划的性质4、计划的类型5、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哈罗德。
孔茨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划分为一个层次体系计划的编制过程1、战略性计划的内容2、远景和使命陈述的内容3、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4、战略选择1、资源供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2、ERP的主要内容以及与MRP 、MRP11的联系是什么?3、ERP 的管理思想是什么?4、ERP 的功能模块有哪些5、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过程6、什么是业务流程再造7、ERP 实施中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8、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1、目标管理的定义与特点2、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3、目标的性质(设计良好的目标特征)4、目标管理的过程5、目标管理的评价:6、滚动计划法7、网络计划技术第十三章 组织设计1、管理幅度定义与影响因素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3、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的工作:4、组织设计的原则5、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6、部门化6、权力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几种类型?7、集权与分权的概念8、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与弊端?9、分权的标志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10、分权的途经第十四章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任务2、人员的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3、人员配备的原则4、公司如何让确定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5、管理人员的来源6、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两点需要说明)7、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9、管理人员的培训作用、目标与方法8、管理人员的考评第十五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1、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联系与区别2、非正式组织的影响3、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4、直线、参谋及相互关系5、如何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6、委员会的优点?局限?7、如何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第十六章领导与领导者1、领导的含义3、领导的作用4、领导者素质及条件5、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6、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7、管理方格论8、权变理论9、领导艺术(领导在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0、领导和管理是一回事吗?领导者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是领导者吗?第十七章 激励※1、什么是激励?2、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3、期望理论——弗鲁姆4、公平理论——亚当斯(社会比较理论)5、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6、激励模式的内容7、激励有哪些方法第十八章 沟通※1、沟通的重要作用3、沟通过程4、沟通的类别5、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小道消息)6、企业中的沟通网络7、沟通的障碍8、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9、冲突10、谈判及其方法第十九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1、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2、控制的类型3、控制的要求4、控制的过程第二十章控制方法1、预算控制的内容2、预算的形式3、预算的内容4、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5、非预算控制6、成本控制第二十一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1、“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2、创新的类别与特征3、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4、创新的过程5、管理者对待创新的态度第二十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的内涵2、技术创新的源泉3、技术创新的战略如何设计4、“先发制人”有何好处?有什么不剥因素?第二十三章 企业组织创新1、何为知识经济2、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3、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4、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5、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6、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章节题库-管理的创新职能(圣才出品)
第六篇创新第17章管理的创新职能一、名词解释1.创新(首都经贸大学2008研)答:创新是指在有意义的时空范围内,以非传统、非常规的方式先行性地、有成效地解决社会技术经济问题的过程。
该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①创新的目的是一项解决实践问题的活动;②创新的本质是突破传统、突破常规;③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价值与时间、空间有关,它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领先性才可能具有价值,这种领先可以是世界领先,也可以是地区领先;④创新能够在解决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各个方面都发挥作用,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业;⑤创新以取得的成效为评价尺度,有成效才能被认为是创新。
创新根据成效的类型可以分为若干个等级,包括划时代的创新、时尚创新等。
2.管理创新(上海理工2004研)答: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内容:①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②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③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④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⑤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3.流程再造(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北理2007研)答: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教授和钱皮博士提出,流程再造的意义是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简答题1.创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简述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北科2010研)。
答: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技术创新(圣才出品)
第18章技术创新一、关键术语1.技术创新管理答:技术创新管理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活动。
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包括四大环节:①评估技术需求;②进行技术创新决策;③获取新的技术;④技术创新组织管理。
2.技术S曲线答:技术S曲线是指整个技术创新的演化都呈现出非直线演化特征,构成一条S形曲线。
虽然一项技术创新活动表现为一种随机过程,但其演化过程却表现为稳定演化模式。
技术进步S形曲线是由性能维度(如产量、速度和功率等)和时间维度构成(如图18-1所示)。
图18-1 技术进步S曲线从这两个维度来考察,技术性能特征演化明显划分成四个阶段:①早期阶段,一旦技术创新出现,在这个技术的早期阶段性能特征没有多少提高;②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技术性能迅速提高;③增速减缓阶段,在这个阶段性能持续提高,但提高速度放缓;④成熟阶段,性能不再提高。
3.破坏性创新答:破坏性创新旨在在新的市场或低端市场上提供比较简单、更加便捷与廉价的产品。
每个市场都存在一个顾客可以利用或吸收的改进率;在每个市场都存在不同的技术改进轨迹(图18-2中用实线表示)。
技术改进速度总是超过该技术在应用市场消费者的吸收率(即实线的斜率大于虚线斜率)。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存行业中主要竞争企业总是通过向原有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的方式来竞争,它们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维持性创新。
但是破坏性创新旨在在新的市场或低端市场上提供比较简单、更加便捷与廉价的产品。
图18-2 破坏性创新模式4.技术周期答:技术周期是指技术间相互替代的周而复始。
新技术从初始的紊乱阶段开始,到进入快速进步期,然后回到衰退阶段,最终被新的技术所取代。
技术替代曲线,如图18-3所示。
图18-3 技术替代S曲线5.先发优势答:“先发优势”是在行动上“先人一步”,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高人一筹”。
先人一步行动,率先开发出某种产品或某种新的生产工艺,这种战略的意图是在技术上领先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以获得市场竞争中至少是在某段时期内的垄断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技术创新战略及其选择
一、创新基础的选择
何种层次上创新? 基于基础性研究的创新 基于应用性研究的创新
6
二、创新对象的选择
材料 产品 工艺 手段
7
三、创新水平的选择
先发制人 后发制人
8
四、创新方式的选择
独立开发 联合开发 购买专利 联盟
9
企业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1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一、熊彼特的创新
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生产一种新的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 来源 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2
二、创新、发明、技术
1.
2. 3.
发明是一种创新 但创新不仅仅是发明 创新与发明可能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3
三、技术创新的内涵
1.
要素创新
材料 设备 开发新产品 改造老产品 工艺 设备 生产过程
4
2.
产品创新
3.
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
一、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三、过程改进的需要 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五、人口结构的变化 六、观念的改变 七、新知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