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口分布》教案
《人口分布》教案
《人口分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人口分布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人口分布的定义人口分布的重要性人口分布的研究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
讲解:教师讲解人口分布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人口分布的研究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分布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世界人口分布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世界人口分布的格局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上人口密集和稀疏的地区2.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地图,指出人口密集和稀疏的地区。
讲解:教师讲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
案例研究:学生分组研究特定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中国人口分布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3.2 教学内容:中国人口分布的格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3.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地图,指出人口密集和稀疏的地区。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数据分析:学生分组研究中国人口分布的数据,绘制图表展示人口变化趋势。
第四章: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城市化与人口分布的关系4.3 教学活动:讲解:教师讲解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案例研究:学生分组研究特定城市或地区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情况,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章:人口分布与环境保护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第1节人口分布(第2课时)教案
《人口分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出示图片和视频:“尼罗河流域卫星影像”师:从第一幅灯光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可能的答案)能看出城镇的分布情况,也能间接的表示人口的分布状况。
师:该地区人口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图中区域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聚落和人口分不主要受水源条件影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分布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讲授新课】(板书)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以分为哪两个大的方面?生:(可能的答案)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师:自然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呢?我们来看图片板书:1、自然因素出示图片:“世界人口分布图”师:上节课我们说过,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这一规律体现了些自然因素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中低纬度热量适中,沿海地区气候较湿润,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体现了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出示图片:“世界人口分布图”师:说出图中四种人口稀疏地区的类型,分析该类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生:(可能的答案)四种地区分别是沙漠地区、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和雨林地区。
都属于气候恶劣的地区。
出示图文资料: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西藏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约250万年前,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位于非洲北部。
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
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
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
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区。
地理小学地理人口分布教学案
地理小学地理人口分布教学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3.理解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口分布概念、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全球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口分布吗?人口分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老师出示一幅全球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步骤二:学习人口分布概念(10分钟)1.学生观察并描述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少区的特点;2.老师解释人口分布的定义和意义;3.学生们进行互动讨论,共同总结人口分布的重要性。
步骤三:了解人口分布影响因素(15分钟)1.老师出示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2.学生们提出可能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因素等;3.老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步骤四:探索全球人口分布(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全球人口分布的探索,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进行研究;2.学生们归纳总结各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记录在课堂板书上;3.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全班分享。
步骤五:了解中国人口分布(20分钟)1.学生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了解中国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少区的地理位置;2.学生们提出可能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并进行互动讨论;3.老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原因。
步骤六:综合分析与总结(15分钟)1.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人口在某些区域集中,而在某些区域稀少?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3.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与全班一起进行复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和分析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分布,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整理,提高了学生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初中地理《人口分布》课堂教案
初中地理《人口分布》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学生能够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2)学生能够关注人口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教学难点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的图片或视频)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或视频,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世界上的人口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那么,人口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人口分布》。
2、讲授新课(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师:首先,我们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师:大家可以看到,在地图上,有些地区人口密集,而有些地区人口稀少。
那么,哪些地区人口密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生: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人口密集;而非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南极洲等地人口稀少。
师:非常好!那大家再思考一下,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少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发言:人口密集区一般自然条件优越,如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而人口稀少区往往自然条件恶劣,如气候干旱、寒冷,地形崎岖,水源缺乏等。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除了自然环境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呢?(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资料)师:同学们,请看这些资料,思考经济发展水平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与填空题: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以检测学生对人口分布基本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
2.分析题:请学生选取一个我国或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分析其人口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分析报告。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人口分布的相关问题。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分布特点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世界人口稀疏地区的成因”等。
3.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口分布”为主题,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知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现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关爱地球、关爱人类的意识,为我国及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人口分布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此外,学生对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的使用也有所掌握,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基础。
c.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b.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结合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 掌握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现状;3. 分析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2. 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人口分布的兴趣,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山地地区等。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定义人口分布:指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状况;- 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资源等;- 经济因素: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 社会因素:政治、军事、教育等。
2.2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现状:- 东西分布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疏;- 北南分布差异:南方人口密集,北方人口稀疏;- 地区间分布差异:城乡差异、内陆沿海差异等。
3. 实例分析(20分钟)3.1 北京市的人口分布:- 东城区、西城区人口密集,海淀区、朝阳区次之,城市中心人口多,远离市区人口减少;-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城市规划等。
3.2 四川省的人口分布:- 成都平原人口密集,西部山区人口稀疏;- 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等。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4.1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有哪些?4.2 不同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影响是什么?5.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指导:5.1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等影响;- 经济因素:城市化进程不均衡;- 社会因素:教育、军事、政治等。
5.2 不同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影响:- 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政治影响:边疆地区安全因素,导致人口稀少等。
6. 拓展延伸(10分钟)显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分布情况,并进行讨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人口分布教案果子办公
【主题】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人口分布【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2.认识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掌握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了解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重点1.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2.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1.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复杂关系。
2.世界人口发展的复杂特征。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和相关数据引起学生对人口分布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和人口问题的探索欲望。
2.概念讲解深入介绍人口分布的相关概念和原因,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特点。
3.案例分析以我国人口分布和世界人口发展为案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域特点和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人口分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配置人口资源,增强学生对人口分布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人口分布的理解,同时对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知识,通过报告、调查或研究,在家乡或其他地区进行人口分布调查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追求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提高学生对人口分布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人口和地理的情感和意识。
【延伸阅读】通过本节地理课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未来地球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有责任心和创新能力的地理人才。
初中地理我国人口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我国人口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人口问题,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2. 利用图表,归纳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3. 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对策。
2. 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
2. 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漫画,让学生观察漫画,思考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人口特点(1) 人口数量多【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思考:我国的人口概况?【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10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3.7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人口数量大。
(2) 人口增长迅速【教师活动】多媒体上给出1691—2010年的我国人口数据表,让学生绘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教师指导绘图注意事项,学生绘图结束后进行展示,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分小组讨论:【问题】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绘制折线图,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教生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2. 人口分布【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3. 人口问题【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和数据,小组讨论。
1.1 人口分布 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口分布》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视频等资料,分析和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总结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表现。
3.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1.从纬度、海陆位置、海拔等角度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性,并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2.读图分析归纳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胡焕庸线》,以大致了解中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兴趣。
【讲授新课】世界人口总体上仍在不断地快速增长,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70亿。
你知道这些人口是怎么分布的吗?世界人口的分布有规律吗?如果有,一般规律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学习和探究,从而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
现在开始吧?(板书)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爪哇岛人口密度特点大的原因。
阅读教材P2“探究”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爪哇岛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原因。
生:(可能的答案)1. 爪哇岛面积只有12万多平方千米,仅为全国土地的7%,但印尼2亿多人却有一半以上(1.4亿多人)住在该岛。
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纬度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岛上火山活动多,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岛上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从人文因素看,该岛位于印尼的主要岛屿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港口多,交通便利;岛上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产业活动活跃,所以该岛人口密度大。
(问题承上)阅读教材P2“探究”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2. 议一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生:(可能的答案)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两个大的方面。
小学四年级地理人口分布教案
小学四年级地理人口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分析和描述人口分布情况。
二、教学内容1. 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a. 引入:通过讲故事或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人口的思考,进一步引出人口的概念。
b.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整个国家的居民数量,人口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2. 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a. 人口分布不均衡:全球人口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人口稠密,部分地区人口稀疏。
b.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分布与气候、水资源、土地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c.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
d. 人口分布与交通网络的关系: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吸引更多的人口。
3.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a. 自然因素:气候、水资源、土地条件等。
b. 经济因素:工业、农业、交通等经济活动。
c. 社会因素:城市化进程、政治因素等。
4. 运用地图分析人口分布情况a.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张地图,要求学生观察地图上的人口分布情况。
b.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描述和总结。
c.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人口密集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口分布的思考。
2. 概念讲解:教师简单明了地介绍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人口是一个地区最宝贵的资源。
3. 主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案例、图片等方式讲解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4. 影响因素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5. 地图分析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上的人口分布情况,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6. 分析结果展示和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7. 总结和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人口分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地理八年级下册《人口分布》2.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3.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b. 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c. 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b. 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c.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a.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b. 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掌握人口分布的特点;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人口分布案例,使学生了解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图、案例分析及讨论题目的课件;2.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人口分布案例和数据;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思考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如地形、气候、经济等。
4. 案例分析(10分钟)利用收集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反馈(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并在图上标注出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2. 请学生选取一个具体的人口分布案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 请学生总结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
1_1人口分布(第一课时)(教案)
【探究一】世界人口的分布材料: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其中亚洲有7个国家。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问题1(综合思维)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提示:人口稠密区有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
问题2(综合思维)世界上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有哪些?提示:严寒的两极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
问题3(区域认知)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口分布有何特征?提示: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中国的人口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
【巩固练习】1.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1)B(2)C[依据题目信息,20°N~30°N占全球人口比重为23.2%,是人口比重最大值。
40°S~50°S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
]【课堂检测】2017年,美国政府开始着手修筑“美墨边境墙”,美国与墨西哥接壤的边界长达3100多公里,而特朗普计划中的隔离墙据估算将高达100亿美元,并打算通过提高关税让墨西哥为其买单,下图为美墨边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美国修筑“美墨边境墙”困难不包括( A)A.边境线长,工程量大B.交通不便物资难运C.地形复杂,地表崎岖D.气温高施工难2.墨西哥北部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墨边境的主要原因是( C )A.交通便利B.地形平坦C.就业机会多D.临近河流【板书设计】【作业】。
教案人口分布
课题:1.1人口分布【教学目标】1.利用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图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2.结合世界和中国人口的稠密与稀疏区案例,分析差异的形成原因。
3.总结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地理因素。
【教学重、难点】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地理因素【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小组活动探究法、自主阅读法【新课导入】课前探究:自主阅读教材P2探究材料及图1-1,爪哇岛靠近赤道,全年没有寒暑之分,而且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非常频繁,其中印尼最活跃的默拉皮火山,就位于爪哇岛之上。
可见爪哇岛不仅面积相对较小,而且自然环境也不优越,那么为何印尼半数人口都愿意挤在爪哇岛生活呢?【新课讲授】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1.生自主阅读教材p2-p4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人口分布?(2)如何衡量人口分布状况?(3)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主要可以从哪四方面进行分析?2.生阅读教材p2-p4内容,讨论交流,完成下题。
(1)观察书本P3图1-2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稠密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
(2)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大洲是,目前暂无定居居民。
(3)世界各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2016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个,约占世界人口的。
(4)阅读书本P4世界及各大洲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分析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体趋势,并说出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和最低的大州。
3.师讲解,略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主阅读p6阅读材料,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并思考为什么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呢?2.阅读p7文字部分,讨论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
3.为什么说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拓展提升】1.阅读教材P3图1-2、图1-3,讨论一下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哪个大洲最多?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居多?2.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的中下游,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但长期以来人烟稀少,然而,巴西东南南部的高原上却人口稠密,城市集中。
人口分布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 1.1 人口分布教学目标设计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3.通过分析实例,认识并说明自然环境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培养人地协调观。
4.收集并展示家乡人口分布的案例、图表和地图,通过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方案,对调查地区的人口分布进行简要解释,培养地理实践力。
教学方法建议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不同尺度下(全球、大洲、国家、地方),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2.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难点: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活动设计】(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导入1987年7月11日,地球总人口达到50亿。
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采纳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
而今,世界人口已达到75亿之多,那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人口分布的知识。
教学精讲◆任务一:世界人口的分布◆活动:世界人口的分布教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75亿,世界人口有哪些分布规律呢?请大家读教材P3图12世界人口的分布(2014年)及以下三幅人口资料图,描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教师总结:通过数据图示资料来看,世界人口在纬度、海拔、距海远近上分布不均,但又具有明显的趋向性,从全球范围来看,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那么,具体到大洲、国家和地区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读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世界人口在大洲、国家和地区的分布1.读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
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3.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哪个大洲数量最多?4.你认为目前世界上是发达国家人口多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教师总结:从大洲和地区分布来看,世界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亚、非、拉美人口较多,世界上有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人口分布(最新教案)
人口分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3.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2.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成因。
3.理解思路:只要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考虑到三个大的方面,然后从各个角度具体分析。
4.强调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作用。
5.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联系的观点。
2.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节假日出游时,是否遇到过人山人海排队等候进入景区的现象?你们在超市购物时,是否为排队等候结账而心烦意乱?你们是否见过宽阔的马路因交通堵塞变成了巨大的露天“停车场”?讲授新知: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教师课件投影“世界人口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纬度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范围?导致世界人口这样分布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师生共同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60°地带最为集中。
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2)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3)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地理人口分布教案
地理人口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掌握人口分布的全球特点;3.了解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4.分析人口分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的定义和范围;-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人口分布的全球特点-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人口分布的集中性和稀疏性;- 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
3.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人口密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人口密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人口分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密集区的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 人口稀疏区的发展困境及解决办法;-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人口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人口的分布?为什么?2.知识讲解(3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全球特点;- 示范计算人口密度的方法,并讲解其应用。
3.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人口分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鼓励学生就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4.案例分析(25分钟)- 提供几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疏区的特点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讨论如何解决人口密集区的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以及如何促进人口稀疏区的发展。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分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展望下节课将介绍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课件;- 案例分析材料;-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
五、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深化对人口分布的理解;2.选择一地区,分析其人口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六、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个人或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现。
《人口分布》教案
《人口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掌握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趋势;(3)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2)利用数据资料,探讨中国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3)采用案例分析,研究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人口地理环境观念,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提高人口素质,关注人口问题,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趋势;(3)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人口分布数据的解读与分析;(2)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学科知识与应用》等相关教材;2. 地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3. 数据资料:世界各国人口数据、中国各地区人口数据;4. 案例:典型的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案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2)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2. 课堂探究:(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利用数据资料,探讨中国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3)采用案例分析,研究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我国的区域差异;(2)介绍我国政府在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方面的政策及措施。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并分析其特点及变化趋势;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中国人口分布图的绘制和地区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小论文。
人口分布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课标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描述某区域人口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案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新课导入】读教材第2页引言及图1-1-1思考回答问题:同学回答略。
1.提示:欧洲地区是人口密集区,特别是欧洲西部地区,人口更为密集。
2.提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资源与土壤、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以及宗教和地方习俗、历史因素等。
以上两问题就是这节课的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内容及图1-1-2、1-1-3、1-1-4、1-1-5、1-1-6、1-1-8、1-1-9。
分析思考梳理以下问题:1、从纬度、距海远近、海拔、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特点?2、从交通、产业发展、聚落等社会经济条件角度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特点?3、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4、分析我国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的划分依据?同学回答略。
课件展示梳理内容如下:一、人口分布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2.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
3.无人定居区:南极洲以及一些荒凉海岛。
4.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集中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距海较近地带;海拔较低地带;趋向于城镇地区。
(2)稀少区:自然条件恶劣区。
严寒的两极地区;高寒的高原山地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区和干旱的沙漠气候区。
思考:为什么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在高原和山地?青藏高原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什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热带高原和山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
海拔超出疟疾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多呈条带状。
原因:气候温暖、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注意:区分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目。
“人口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
“人口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1. 引言1.1 引言人口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着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差异。
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和平衡性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人口分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差异。
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在国际上,发达国家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迁移的增加,人口分布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一些传统人口密集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减少的趋势,而一些新兴城市则呈现出人口增长较快的特点。
人口的流动性和分布格局的变化,给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人口分布的概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国内人口分布特点、国际人口分布特点以及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口分布这一重要课题。
2. 正文2.1 人口分布概述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数量及地理位置分布。
人口分布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其研究对象涉及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等方面。
人口分布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城乡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等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大多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分布则更为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
人口分布还受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人口稀少。
人口分布是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了解人口分布情况有助于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口分布的研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人口分布》教案
(完整版)《人口分布》教案人口分布课题《人文地理学》第4章第2节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2、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并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3、通过分析人口稠密地区的成因,能够正确认识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2、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人口的总数量是多少吗?是的,有70亿人口,那么这70亿人口都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呢?他们是平均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吗?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人口的分布。
[讲授新课]一、人口分布的概念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人口分布的测度人口密度: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
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引出问题]刚才我们提到世界人口共有70亿,那么这么庞大数量的人口到底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1、北半球人口稠密,南半球人口稀疏;2、中纬度地区人口稠密,低、高维度地区人口稀疏;3、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4、海拔500米以下的人口稠密,500米以上的人口稀疏;5、城市人口密集,乡村人口稀疏;6、欧、亚两洲人口稠密,其它各洲人口稀疏。
(用PPT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看人口分布图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组讨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四、邦奇的人类大陆图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分布
课题
《人文地理学》第4章第2节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
2、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并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分析人口稠密地区的成因,能够正确认识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
2、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人口的总数量是多少吗?是的,有70亿人口,那么这70亿人口都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呢?他们是平均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吗?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人口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人口分布的测度
人口密度: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
口数。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
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引出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世界人口共有70亿,那么这么庞大数量的人口到底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
1、北半球人口稠密,南半球人口稀疏;
2、中纬度地区人口稠密,低、高维度地区人口稀疏;
3、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4、海拔500米以下的人口稠密,500米以上的人口稀疏;
5、城市人口密集,乡村人口稀疏;
6、欧、亚两洲人口稠密,其它各洲人口稀疏。
(用PPT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看人口分布图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组讨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四、邦奇的人类大陆图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为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
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用PPT展示人类大陆图,让学生看图总结出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
[引出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那么我国的人口分布又存在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五、中国的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
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用PPT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让学生看人口分布图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组讨论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引出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会如此不平衡,都有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不平衡的分布?先来思考几个问题:
1、沙漠、两极等地区为什么鲜有人居住?
2、务工潮都流向什么地方?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3、闯关东是世界移民史上的一次壮举,为什么先后有两千多万山东人闯荡到关东大地谋求生存?
(引用这些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六、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重要。
1、气候:过于寒冷、干燥或湿热的地区均不适合人类居住,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如:亚热带和温带)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
2、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因此成为人口稠密地区;
3、土壤:具有不同的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4、水体:除了作为水源,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
5、矿产资源:现代人类需求的主要矿产资源区逐渐发展成为人口稠密区;
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资源、新材料的发现与利用,往往成为改变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史前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分布特点是极端分散、稀疏和流动性;
奴隶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大多数人仍散于农村;
封建社会:农业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大大提高;且城市人口大增,农村人口减少;
二战后:全球人口向城市集中。
2、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通常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3、经济活动方式:一般来说,工业区比农业区的人口稠密,农业区中的种植业区又比畜牧业区人口稠密;
4、交通输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使交通沿线人口日益稠密。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1、历史因素:人们通常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因而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集中了稠密的人口;
2、政治因素: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四)科技发展、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等也对人口分布有影响。
(讲述每一个影响因素时,都要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思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引出问题]
我们了解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再来总结一下: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七、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1、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过于炎热、寒冷的地区人口稀疏;
2、地势地平的地区人口稠密,地势过高的地区人口稀疏;
3、水源充足的地区人口稠密,水源短缺的地区人口稀疏;
4、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稠密,土壤贫瘠的地区人口稀疏;
5、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密集的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稀疏;
6、位置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人口稠密,偏僻、闭塞的地区人口稀疏;
7、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新开发区人口稀少。
(让学生根据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思考、讨论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并由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首先了解了人口分布及人口密度的概念,然后通过读图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不平衡的分布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最后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思考题]
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