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赵树理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二)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过程
1、1943年,《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
5
2、《李有才板话》
被指定为整风 学习、减租减 息和土改运动 的干部必读材 料。
6
3、《地板》(1944)再次作为土改运动的干部 必读书,而1945年底完成的《李家庄的变迁》 (1945)华北新华书店付印后,北方各大新 华书店以及上海、香港的出版社等都竞相翻印, 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二、赵树理被誉为是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铁笔圣手”。解 放后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较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忠于 现实的创作态度,使他能以锐利的眼光观察现实,判断是非, 真实表现建国后农村曲折变化的饿生活和农民在特定历史时 期的思想状况,深刻揭示人民内部的矛盾。
2
▪ 赵树理小说与晋东南民俗 ▪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个小说流派“山药蛋派”。这个流派以著名 作家赵树理为代表,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 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个流派还包括马 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一批小说家。在50年代后期,他们结成 了一个作家群体,创作出众多带有“山药蛋味”的优秀作品。如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 《登记》,马烽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西戎的《盖马 棚》、《姑娘的秘密》,孙谦的《伤疤的故事》,胡正的《两个巧媳妇》, 以及年青作家韩文洲、杨茂林、李逸民、义夫、成一等人的作品。
12
▪ 5、1963年发表的《“起码”与“高深”》 一文,受到中央有关方面的追查。
▪ 1964年发表小说《卖烟叶》也被当作“写 中间人物”的标本遭到批判。
▪ 1966年8月8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召开座谈 会,将赵树理作为“资产阶级反动文学权 威”、“周扬黑帮树立的标兵”展开了彻 底批判,此后,被抓去山西全省各地到处 批斗,打断肋骨。

“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被称为现代小说
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他取得成功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
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
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
年底去山西,请求省委任命为阳城县委书记 处书记,却因在放“卫星”等问题上与县 委大唱反调被看作是“神经病”
11
4、处在既无法回避,又不愿违心说假话的 两难境地的赵树理,1959年8月向《红旗》 杂志投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 我见》,正赶上“庐山会议”,文章被陈 伯达转批给作协党组,成为“反右倾”运 动的靶子。
4、1947年7月25日,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根据中 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指示,举行了一次文 艺座谈会,专门讨论赵树理的创作。主持文联 日常工作的副理事长陈荒煤作了题为《向赵树 理方向迈进》的总结发
7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三)“赵树理方向”的主要内

▪ 1、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 性,要求文学为政治服 务,为宣传各项方针政 策服务,为当前的中心 工作服务。(“问题小 说”)
面。
3
赵树理的评价史
▪ (一)、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
➢ 1、在解放区文学中,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 并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农村题材以赵 树理和丁玲为代表,战争题材则以孙犁和马烽、 西戎为代表。
➢ 2、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创作,呈 现出明朗、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 的“写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 型”。
▪ 1970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成立“赵树 理专案组”,对他进行隔离审查,同年9月 23日被批斗至死。
13
(三).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原因
▪ 1、时代在变,而赵树理的创作思想却几 乎没变,仍然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 民说话。特别是他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 使得他总是“右倾”,一再受到批判。
2、赵树理意识到了自己与时代的差距,也努力 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也想写歌颂农村 新生事物的作品,但他又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 《“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 和批判,特别是对农村中的坏干部的批判。
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1
赵树理的创作
▪ 作者简介
▪ 一、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解放后长期深 入山西太行山区农村工作,创作了短篇了小说《登记》、 《求雨》、《“锻炼锻炼”》、《卖烟叶》、《套不住的 手》、《实干家潘永福》,长篇小说《三里湾》、《灵泉洞》 等。“文革”期间,赵树理惨遭“四人帮”的迫害与摧残。
14
➢ 3、努力的方向与时代的要求恰恰相反。时代 要求他写出农村中“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 路的斗争”和两个阶级的斗争,但他在实际生 活中认识到“两条道路”和“两个阶级”的斗 争并不是农村中的主要矛盾。
▪ 2、要求文学创作走民族 化和大众化的道路,具 备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 族风格,为农民喜闻乐 见。(故事体小说)
8
(四)赵树理成为新中国小说的右倾 典型
《邪不压正》中农女儿软英被地主的儿子看
中,狗腿子小旦为虎作伥,强下聘礼。解放后, 农会主席小昌唆使成为积极分子的小旦逼迫软 英嫁给自己的儿子。最后,小昌挨批,软英与 小宝终成眷属。
9
2、《三里湾》(1955)是 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 运动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 成电影《花好月圆》和各种 舞台剧。但与《不能走那条 路》、《创业史》,以及 《山乡巨变》等表现农村阶 级斗争的作品相比,仍然受 到了明显的冷落。
10
3、《“锻炼锻炼”》(1958)虽然“是想 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维护农村中的新干部,让自私落后的人出 点丑,但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趋 激化的“干群矛盾”,一经发表,便受到 了批判。
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
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村,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
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找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小说几乎涉及了晋东南民俗的各个方面,举凡生产劳动、饮食
居住、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民间文艺都有描写,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