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 ETS欧盟碳市场
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
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是指欧洲联盟(EU)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实 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下是一些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的例子:
1. 欧洲排放交易体系(EU ETS):EU ETS是欧洲联盟最主要的碳市场机制,涵盖多个行 业和部门。该体系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并允许企业在市场上交易这些配额,以鼓励减少碳 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
4. 能源效率政策:欧洲联盟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包括设定 能源效率目标、实施能源效率标准和要求,以及提供财政激励和支持措施。
5. 交通领域的控制政策:欧洲联盟针对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实施了一系列控制政策,如车辆 尾气排放标准、燃油效率要求、推广电动汽车和可再生些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各行业和部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和利用。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的实施对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2. 碳排放减少目标:欧洲联盟设定了一系列碳排放减少目标,旨在实现长期减排目标。其 中包括2020年的20%减排目标、2030年的40%减排目标,以及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长 期目标。
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
3. 清洁能源政策:欧洲联盟采取了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这包括设定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财政激励和支持机制,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 力。
碳排放交易的国际比较
碳排放交易的国际比较碳排放交易是一种通过实施减排政策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该制度旨在通过引入经济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并创建一个市场,使得减排成为一种经济活动,并通过交易碳配额来实现减排目标。
在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碳排放交易政策和模式。
本文将对几个国家的碳排放交易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欧盟排放交易系统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之一,覆盖了欧洲联盟的27个成员国以及冰岛、立陶宛和挪威等国家。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于2005年开始实施,涵盖了电力、钢铁、石化等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固定上限,逐年下调”。
欧盟委员会每年设定一个总量上限,即碳配额,然后将这些配额分配给参与系统的企业。
如果企业的排放量低于分配的配额,它们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如果企业的排放量超过了分配的配额,它们需要购买额外的配额或支付罚款。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优点在于能够为企业提供经济激励,鼓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
然而,由于配额的分配不总是公平和合理的,导致一些企业可获得过多的碳配额,而另一些企业可能受到限制,这可能会导致市场扭曲和不公平竞争。
二、美国碳市场美国是一个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市场,但是与欧洲的碳市场相比,其规模和范围相对较小。
在美国,碳排放交易政策因州而异。
目前,加利福尼亚州和东部几个州实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
加利福尼亚州的碳市场是美国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之一,其特点是采用了“总量上限,拍卖配额”的模式。
碳配额的总量在每年逐渐下降,同时政府通过拍卖碳配额来获得收入。
企业需要购买配额来覆盖其排放量,如果企业的排放量超过分配的配额,它们需要支付罚款。
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相比,美国碳市场规模较小,参与的州也较少。
尽管如此,美国碳市场不断发展,逐渐向更多的州扩展,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减排激励和灵活性。
三、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在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研究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研究一、引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简称EU ETS)是欧洲联盟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体系于2005年启动,通过对碳排放的交易与监管,旨在推动欧洲各国实现减排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为企业提供经济激励措施。
本文将对EU ETS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运行机制、效果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二、EU ETS的运行机制1.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原理EU ETS基于“以市场为基础、以环境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将企业之间的碳排放权进行买卖来引导减排行为。
该体系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监管范围,并向企业发放一定数量的碳排放许可证(Emission Allowances)。
2. 碳市场与交易机制EU ETS设立了统一的碳市场,在该市场上进行了许多创新性设计。
首先是定期举办拍卖会,通过拍卖方式向企业提供排放许可证,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其次是引入了碳排放衍生品,如碳期权和碳期货,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碳风险。
此外,EU ETS还设立了弹性的减排目标,并允许企业之间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三、EU ETS的效果评估1. 减排效果评估EU ETS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EU ETS实施初期,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至2012年期间下降了18%,而欧盟经济却增长了45%。
这表明EU ETS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脱钩具有积极作用。
2. 经济效益评估虽然有人对于EU ETS的经济成本表示担忧,但研究表明,在合理设计与管理下,该体系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方面,在准入门槛和弹性目标设定上进行合理调整可以降低企业的减排成本;另一方面,碳市场的引入为企业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推动了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四、EU ETS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碳价格波动与市场失灵EU ETS碳价格波动较大,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波动和能源价格变化等因素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碳排放许可证供给过剩等问题引起。
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
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积极推广。
本文将比较分析了欧盟系统和美国系统两种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探讨了中国碳排放权市场的设计与发展路径。
二、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1.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该系统自2005年启动以来,试行了逐年减少碳排放配额的机制,由此刺激企业减少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EU ETS的特点包括:政府制定总排放配额,企业根据排放水平购买或销售排放配额,市场定价机制等。
此外,欧盟还实施了辅助措施如能源税、补贴等,以帮助企业实现减排目标。
2. 美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美国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主要分为州内系统和区域系统两种模式。
州内系统主要由各州自愿参与,而区域系统则由多个州组成。
美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核心是碳排放配额拍卖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类似于欧盟的模式。
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根据地区和州市场情况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碳排放配额标准和措施。
三、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1. 目前形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碳排放控制和减排的目标,同时积极推动碳排放权市场的建设。
目前,中国的碳排放权市场仍处于试点阶段,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探索适合国情的碳交易模式。
2. 借鉴经验与新模式探索中国在设计碳排放权市场时可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经验,充分吸取两者的优点。
首先,可参考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总量控制和市场定价机制,确保国家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通过市场定价机制引导企业减排。
其次,可以考虑美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灵活性,根据区域、行业和企业自身情况设置碳排放配额标准,以实现更精准的减排目标。
3. 加强监管和配套措施在中国的碳排放权市场设计中,要注重监管和配套措施的完善。
国外碳汇经济发展案例借鉴
国外碳汇经济发展案例借鉴1. 欧盟碳交易系统(EU ETS):欧盟碳交易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之一,于2005年开始运行。
该系统通过限制欧盟成员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将其排放指标分配给各个企业,实现了碳排放的管理和交易。
该系统的成功经验在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碳市场,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2. 瑞典碳税:瑞典是全球最早引入碳税的国家之一。
该国于1991年开始征收碳税,通过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征税,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瑞典碳税的成功在于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减排,同时将税收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发展。
3. 挪威国家气候基金:挪威国家气候基金是一个由挪威政府设立的碳汇项目,旨在通过购买和销售碳排放配额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该基金通过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促进了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4. 澳大利亚碳农业项目:澳大利亚农业部门推出了一个碳农业项目,通过改变农业土壤管理方式,增加土壤的有机碳储存量,从而实现碳汇。
该项目通过为参与者提供碳信用证书的方式,鼓励农民采取碳友好的农业实践,减少农业排放。
5. 加拿大碳适应基金:加拿大政府设立了一个碳适应基金,用于支持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实施。
该基金资助了一系列项目,包括改善农业和林业管理、建设抗洪设施等,以提高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
6. 新西兰林业碳汇项目:新西兰政府通过一个林业碳汇项目,鼓励农民和土地所有者种植和管理森林,以增加碳储存。
参与者可以将他们的林地注册为碳汇项目,通过销售碳信用证书获得经济回报。
7. 日本碳市场:日本政府于2010年开始实施碳市场机制,通过限制排放量并发放碳排放配额,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日本碳市场的特点在于将能源效率和碳减排作为企业绩效评估的指标,并通过碳市场交易鼓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
8. 美国加州碳排放交易系统(Cap-and-Trade):加州是美国第一个引入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州,于2013年开始运行。
该系统通过限制碳排放量,并将排放配额分配给企业,实现了碳排放的管理和交易。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碳排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欧盟作为碳交易体系的领头羊之一,通过自身的碳市场经验不只对本国进行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其他地区的碳市场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之一,它涉及到包括工业生产、发电和航空等多个行业,覆盖了欧盟境内约12,000家工厂和发电站。
EU ETS采用固定数量的碳排放许可证,这些排放许可证可以进行买卖,这就形成了一个碳交易市场。
企业可以通过减少自身的碳排放量,出售多余的排放许可证来获得利润,这样就形成了碳排放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
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首先来自于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经验和技术知识。
欧盟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碳交易体系的建设、运营和监管机制都非常成熟。
中国在建立自己的碳市场时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从而避免走弯路,提高碳市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欧盟在监管和数据统计方面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这对中国建立碳市场的监管体系和数据统计体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样本。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之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情况和监管机制都是非常完备的,中国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欧盟的经验来完善自身的碳市场建设。
在碳排放许可证的分配、交易流程和监管机制等方面,中国可以学习欧盟碳市场的做法,以提高自身碳市场运行的效率和透明度。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也会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的呼吁不断增加,碳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
欧盟碳市场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欧盟碳市场对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将会导致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也将得到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对中国的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国外碳排放计算标准
国外碳排放计算标准
1.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一个用于限制欧盟境内排放量的市场性工具。
该体系将欧盟内部的工业、能源和航空等行业的碳排放分配给参与者,并通过碳排放交易进行交易。
参与者需要根据欧盟指南报告其碳排放量,这些指南规定了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和报告要求。
2.联合国框架公约下的碳计算和报告指南
3.英国碳强度报告制度
英国碳强度报告制度要求大型工业、商业和公共机构每年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情况。
报告要符合英国政府发布的碳报告指南,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计算。
此外,报告单位还需提供对碳减排的计划和措施,以及对于达成碳减排目标的进展情况。
4.美国环境保护局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制定了碳排放计算方法和标准,用于估算工业、能源、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行业的碳排放情况。
这些方法和标准基于国际公认的核算方法,对于不同行业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排放因子。
同时,EPA也要求企业和机构按照相关法规报告其碳排放。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是欧盟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它的建立和运行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EU ETS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政策借鉴、市场互动与国际合作。
EU ETS为中国碳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EU ETS的经验和制度安排对中国政府的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在建立自身碳市场时可以学习EU ETS的体系结构、配额设置、监管机构建设等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改进。
EU ETS的成功实施也给中国政府提供了信心和动力,鼓励其在减排方面加大力度,推动碳市场建设和运行。
EU ETS与中国碳市场之间的市场互动促进了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双方在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非常密切。
中国企业在与欧洲企
业开展碳交易及相关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并学习欧洲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
升自身碳市场运营水平。
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通过购买碳排放配额进行减排,也有助于提
高中国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EU ETS与中国碳市场之间的国际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碳市场作为减排的市场化机制,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中国与欧盟在碳市
场方面的互动,为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欧之间的经验交流
和共享也有助于推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市场建设,形成全球碳市场网络,共同推动减排
目标的实现。
EUETS欧盟碳市场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简介建立基础—《欧盟2003年87号指令》(2003/87/EC)运行时间-2005。
1.1至今参与国家—欧盟28个国家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7;第二阶段2008-2012;第三阶段2013-2020。
效果—2010成交1198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成交额的84%。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中具有示范作用。
交易体系EU-ETS属于限量和交易(Cap-and-Trade)计划。
该计划对成员国设置排放限额,各国排放限额之和不超过《议定书》承诺的排量.排放配额的分配综合考虑成员国的历史排放、预测排放和排放标准等因素.按照欧盟规定,在每一个交易阶段开始之前,每个成员国应当按照Directive2003/87/EC附件Ⅲ的要求,把本国的排放控制总量及各排放实体分配的排放配额,以国家分配方案(NAP)的形式报给欧盟委员会。
制定国家分配方案考虑的主要原则各国分配总量必须与《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相一致,必须考虑减排的技术潜力,以单位产品排放的平均值为基础;如果欧盟通过了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必须予以考虑;对不同企业或产业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必须包含有对新参加者的规定;必须考虑“提前行动”产业的贡献;“排放标杆”的制定必须采用最佳适用技术,以保障这些产业的权益;必须考虑能效技术的作用;制定分配计划前必须听取公众意见;必须列出所有参与分配的企业名单及其配额;必须包括竞争力变化情况的分析内容.方案步骤首先是确定所有可能参加排污权交易的企业名单;其次是确定将排放许可总量分配给所有参与排污权交易的部门;再次是确定各产业部门所分配到的排放许可,分配过程必须透明,且考虑以往的实际排放量;最后是确定各企业可能分配到的排放许可。
欧盟委员会在接到成员国国家分配方案3个月内要完成对分配方案的评估,评价其是否符合ETS 指令规定的标准,若不符合将退回并要求全部或部分修改。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分析报告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分析报告1. 简介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简称EU ETS)是欧盟推行的碳交易制度,旨在通过碳排放权的买卖,鼓励企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报告将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其运作机制、效果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
2.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运作机制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由欧盟委员会主管,涵盖欧盟成员国的大型工业和能源部门。
该系统通过设置上限限制碳排放量,并向企业发放相应数量的排放许可证(排放权)。
企业可在碳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并根据实际排放情况进行核查和报告。
超过分配数量的排放将受到惩罚。
3.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效果评估自2005年启动以来,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在减少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数据分析,参与该系统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同时逐渐提高了能源效率。
该系统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激励,使得碳市场逐渐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面临的挑战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潜在的碳泄漏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即欧盟企业可能在碳交易制度下将碳排放转移至非受限制的地区。
其次,部分行业对碳排放权价格过高的批评不断增加,认为这可能会损害其竞争力。
此外,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参与范围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
5.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对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改革。
首先,针对潜在的碳泄漏问题,欧盟将加强与非欧盟国家的合作,努力避免碳排放转移。
其次,欧盟将通过调整碳排放权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稳定碳价格,并对受到高碳成本冲击较大的行业进行支持措施。
此外,欧盟还计划扩大参与该系统的范围,使更多行业和国家能够纳入。
6. 结论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碳交易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系统的实施对企业碳排放的减少和清洁能源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欧盟作为全球碳市场最大的参与者之一,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一直备受瞩目。
这一体系不仅对欧洲本土的碳市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碳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其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情况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 ETS)于2005年正式启动,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该体系涵盖了欧盟27个成员国的所有工业领域和航空领域的碳排放,涉及超过11000家企业。
欧盟 ETS 采取了定量限制碳排放的方式,即设定了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配额,并允许企业在市场上交易这些排放配额。
企业如果排放超过了其配额,则需要购买额外的排放配额;而如果排放低于配额,则可以将剩余的配额出售给其他企业。
欧盟 ETS 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碳排放交易和碳价格形成。
碳排放配额由欧盟委员会根据各国的碳排放目标和分配规则进行分配,而碳排放交易则在欧盟ETS 市场上进行。
碳价格的形成受到市场供求和政策干预的影响,随着碳排放目标的严格化和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碳价格也呈现出波动。
二、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1. 推动中国碳市场发展欧盟 ETS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之一,其经验对于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欧盟 ETS 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监管体系,为中国在建立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欧盟 ETS 的发展也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和潜在合作机会,为中国碳交易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 政策互动影响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碳排放减排政策和技术标准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碳排放交易的国内外案例学习
碳排放交易的国内外案例学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碳排放控制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普遍关注的议题。
为了应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有力的减排工具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国内外的案例学习为基础,探讨碳排放交易的实践经验和效果。
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于2005年开始运行。
该体系以“腾出碳排放权的经济单位向缺额的经济单位出售或转移”为基本原则,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碳排放总量的控制。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案例经验表明,在碳市场的引导下,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减排措施,积极推动了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同时,碳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为企业提供了积极的经济激励,鼓励其进一步减少排放。
二、美国洛杉矶碳排放交易市场美国洛杉矶碳排放交易市场(LACAP)是美国最早成立的碳市场之一,成立于2010年。
该市场通过将碳排放权产权化,并通过交易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洛杉矶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案例研究表明,市场化手段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在该市场的引导下,许多企业投资于节能减排项目,改进生产工艺,实现了碳排放的大幅度下降。
同时,碳市场的发展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就业和产业发展。
三、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于2013年启动,目前已经在七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试点,涵盖了多个行业。
通过这些试点项目,中国正在积极探索碳市场的建设和运行机制。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碳市场的发展也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四、碳排放交易的启示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交易案例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启示:首先,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减排工具,能够有效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转型。
其次,碳排放交易的成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机制的健全。
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
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EUETS)是一个在欧洲经济区实施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旨在推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通过向企业收取经济上可行的碳排放损失,鼓励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EUETS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涵盖了欧洲经济区内的甲烷、氟利昂和一氧化二氮等六种温室气体。
EUETS的基本内容如下:1.碳排放许可证分配:在EUETS中,主要的碳排放单位(如发电厂、工厂和炼油厂)需要获取一定量的碳排放许可证来合法运营。
这些许可证可以在公开拍卖中获取,也可以通过政府分配或者免费分配的方式获得。
每个许可证代表一吨二氧化碳排放。
2.碳排放交易:拥有多余碳排放许可证的企业可以将其出售给需要额外的排放权的企业。
企业可以通过交易所或者私下交易的方式在市场上交易这些排放权。
这样的交易机制鼓励低碳技术和能源效率的发展,同时降低排放权的成本。
3.碳排放限额和减排目标:EUETS设定了每个贸易周期内的碳排放限额,其中贸易周期通常为5年。
这些限额在每个周期内逐年下降,以推动碳排放的减少。
此外,EUETS还设定了长期减排目标,如2024年的减排目标是相对1990年的20%减排。
4. 碳市场稳定措施:为了稳定碳市场和价格,EU ETS设立了一些市场稳定措施。
其中包括碳市场稳定储备(Market Stability Reserve, MSR),该机制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调整碳许可证的供应量。
此外,还有价格上限和下限,以保护市场免受价格波动的干扰。
6.扩大适用范围:自EUETS的实施以来,该制度已经逐渐扩大其适用范围。
最初只包括能源密集型行业,如电力、钢铁和水泥等,现在已经包括其他行业,如航空、造纸和化学等。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及其价格机制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及其价格机制欧洲联盟(EU)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主要依靠指标设定和碳市场机制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企业间交易碳排放配额,以鼓励企业减少排放并引导低碳创新。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是由欧盟于2005年推出的市场化机制。
它覆盖了欧盟境内的超过十万家工业企业和电力行业,并涵盖了能源供应、制造业、航空和航运等部门。
EUETS的目标是通过市场交易碳排放权来降低总体的排放,以实现欧盟设定的碳减排目标。
EUETS的核心机制是企业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
每个企业根据其实际排放情况被分配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配额,称为碳排放权。
如果企业的排放量超过了配额,就需要购买额外的碳排放权,而如果企业的排放量低于配额,就可以将多出的碳排放权出售给其他企业。
通过这种方式,EUETS鼓励企业在内部降低排放,减少碳排放权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碳减排的经济效益。
碳排放权的配额设置是EUETS中的重要环节。
欧盟将总的碳排放量设置为一个确定的上限,称为总量限制。
每年,欧盟将这个总量限制分配给各个企业,并根据相关法规设定配额规则和分配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拍卖、分配或购买来获得碳排放权。
价格机制是EUETS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碳排放权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如果碳排放权的供应量低于需求量,价格就会上涨,可以激励企业在技术升级和减排方面的创新;相反,如果碳排放权的供应量超过需求量,价格就会下跌,减少企业减排的动力。
EUETS中的价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碳减排的成本最小化,并提供了一个刺激企业减排的经济激励。
除了碳排放权交易,EUETS还设立了一些其他机制来引导企业减少排放。
例如,EUETS设立了碳市场稳定机制(MSR)来调整碳排放权的供给,以维持稳定的价格;还设立了碳市场监测和报告机制,对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
然而,EUETS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碳排放权的配额设置可能存在不公平和不准确的问题。
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
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欧盟碳市场是欧洲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排放交易市场之一。
它通过设置碳排放产品基准来实施碳定价和碳交易。
碳市场产品基准是指为不同行业制定的特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用于确定每个行业在碳市场中的排放配额。
欧盟碳市场由欧洲联盟系统交易方案(EU ETS)管理。
EU ETS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之一,于2005年开始实施。
它覆盖了欧盟境内的能源生产、工业生产和航空等领域,在碳市场上进行二氧化碳排放的交易。
为了确保碳市场的操作顺利,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碳市场产品基准。
这些基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性制定,以确保每个行业的排放配额合理、公平,并对其碳减排行动提供清晰的指导。
根据欧盟的规定,碳市场产品基准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耗基准和产能基准。
能耗基准是指衡量特定行业单位产品(如钢铁、水泥、化工等)的碳排放水平。
它以单位产品生产所消耗的能源量为基准,以确保各行业在碳市场中的排放配额与其产能和能源效率相符。
能耗基准的目标是鼓励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产能基准是指衡量特定行业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水平。
它以单位产品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准,以确保各行业在碳市场中的排放配额符合其产能和技术水平。
产能基准的目标是激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减少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
与传统的碳税不同,欧盟碳市场采用了碳交易机制,企业可以在碳市场上购买和出售排放配额。
如果企业的排放量低于其排放配额,它可以将多余的配额在市场上出售,获得额外的收入。
相反,如果企业的排放量超过其配额,它必须在市场上购买额外的排放配额以弥补差额。
这种市场机制创造了经济激励,鼓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推动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对于实现碳减排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定行业特定的排放标准,它对企业进行了刺激,要求它们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
通过贸易机制,企业可以灵活地管理其排放配额,并实施碳减排措施。
然而,欧盟碳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eu ets 碳足迹核算方法
eu ets 碳足迹核算方法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欧洲最重要的碳排放市场,它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
碳足迹核算方法是衡量一个实体(如企业、组织或个人)在其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EU ETS中常用的碳足迹核算方法。
EU ETS要求参与者报告和核算其碳排放量,以确保他们遵守分配给他们的碳配额。
碳足迹核算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直接排放法:该方法计算直接与活动相关的排放量。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所产生的排放量可以直接量化。
此方法可以通过计算燃料使用和相关碳排放系数来确定碳足迹。
2. 间接排放法:该方法考虑到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间接排放。
这包括物料制造、运输和处理等活动所产生的间接排放。
通过考虑这些链条中的碳排放量,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一个实体的总体碳足迹。
3. 生命周期分析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
它包括原材料采购、制造、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排放,以全面评估一个实体的碳足迹。
生命周期分析法常用于评估产品的环境影响,并在EU ETS中也被广泛采用。
为了确保实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EU ETS设有准确核算和报告碳足迹的标准和指南。
这些标准和指南为参与者提供了规范,帮助他们准确衡量和报告碳排放量。
碳足迹核算方法的准确性对于实现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它不仅帮助企业和组织了解自身对气候变化的贡献,还为其提供了制定减排策略的依据。
通过EU ETS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参与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碳排放,为气候变化应对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要求参与者准确核算并报告其碳足迹。
通过采用直接排放法、间接排放法和生命周期分析法等碳足迹核算方法,参与者能够全面了解并量化他们的碳排放量。
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对于实现减排目标至关重要,并为参与者制定减排策略提供了依据。
欧洲碳资产管理案例
欧洲碳资产管理案例案例: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欧洲最大的碳市场,它涵盖了欧盟国家的能源行业、工业部门和商业服务领域的碳排放。
该体系于2005年启动,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在EUETS中,每个参与机构都被分配一定数量的碳排放许可证,这些许可证被称为欧洲排放配额(EUAs)。
每年,参与机构需要提交其实际的碳排放量报告,如果其排放量超过了持有的EUAs数量,则需要购买更多的EUAs来弥补差额。
相反,如果参与机构的排放量低于其持有的EUAs数量,则可以将其多余的配额出售给其他参与机构。
EUETS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碳交易激励参与者减少碳排放。
在交易中,减少碳排放的参与机构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EUAs获得收益,而增加碳排放的参与机构则需要购买更多的EUAs来弥补差额。
此举促使参与机构采取减排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清洁能源。
EUETS的案例学习表明,碳市场和碳交易机制可以成为有效的减排工具。
根据欧洲环境署的数据,EUETS帮助欧洲国家在2005-2024年期间减少了16.2%的碳排放量。
此外,通过对碳配额的市场定价,EUETS还激励并促进了清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然而,EUETS也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碳配额供应过剩,碳价长期低迷,导致对减排刺激作用不足。
此外,碳跨域交易和市场监管也存在问题,造成了碳市场的不均衡和对欺诈行为的容忍度增加。
除了EUETS之外,欧洲还推出了其他碳资产管理和减排措施。
例如,欧洲还建立了碳税和能效标准,鼓励和奖励企业和机构采取减排措施。
此外,一些欧洲国家也设立了国家级的碳市场和碳交易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碳资产管理的力度。
总结欧洲碳资产管理是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
通过碳市场和碳交易机制,可以激励参与机构采取减排措施并推动清洁技术的发展。
EUETS作为欧洲最大的碳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完善碳资产管理,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控制碳配额供应,以确保碳价格的稳定和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
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欧盟碳市场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工具,其产品基准对于引导企业减排、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欧盟碳市场概述欧盟碳市场,也称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世界上第一个覆盖多个国家和行业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通过为温室气体排放设置价格,鼓励企业减少排放并投资于低碳技术。
EU ETS覆盖的行业包括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约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
三、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类型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碳排放配额(EUA):企业根据排放量获得的排放配额,是企业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基本单位。
2.碳排放削减量(CER):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用于EU ETS的排放抵消。
3.欧盟航空碳排放配额(EU AAU):针对航空业设置的排放配额,用于控制航空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四、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设定原则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的设定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基准应基于最新的气候科学知识和技术进展,确保减排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公平性:基准应考虑到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减排潜力,确保减排任务的分配公平合理。
3.灵活性:基准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
4.可操作性:基准应具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和监测体系,便于企业实施和监管机构监督。
五、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的影响与挑战欧盟碳市场产品基准的实施对企业和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1.提高企业减排意识:通过设定明确的排放配额和价格,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排放情况,提高减排意识。
2.促进低碳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碳排放成本,鼓励企业投资于低碳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何谓EU-ETS
EU-ETS(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即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是欧洲议会和理事会于2003年10月13日通过的欧盟2003年第87号指令(Directive 2003/87/EC),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制度。
该机制允许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在欧盟流通。
欧盟委员会根据《京都议定书》为欧盟各成员国规定的减排目标和欧盟内部减排量分担协议,确定了各成员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后再由成员国根据国家分配计划(NAP,National Allocation Plan)分配给该国的企业。
若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造等达到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可以将用不完的排放权卖给其他未完成的企业,此为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机制。
一、EU-ETS的主要内容EU-ETS的核心是国家分配计划,实施EU-ETS的主要任务是欧盟各成员国制定各个国家的分配计划。
每个成员国的分配计划要确定该国总的排放上限,并且要列出被覆盖的排放实体的名单。
与此同时,还要确定分配给每个企业和部门在承诺期的配额数量。
根据2003/87/EC指令要求,自2005年开始的第一阶段,成员国必须在2004年3月31日之前提交NAP,并报欧盟委员会审阅和批准。
自2008年实施的第二阶段,成员国必须至少在18个月之前向欧盟委员会提交NAP。
根据该指令附件二的规定,在第一阶段的NAP中,必须至少有95%的配额免费分配,在第二阶段,必须至少有90%的配额免费分配。
1. 实施范围和承诺期目前,EU-ETS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07年),在此阶段,EU-ETS将只用于二氧化碳排放。
2003/87/EC指令要求每个成员国对超过一定生产能力和产出量的排放实体的二氧化碳排放设定上限。
该阶段对各成员国及被指令包括在内的部门或排放实体来说是一个“边实施边摸索”的时期。
第二阶段从2008年起,成员国可以单方面将排放贸易机制扩大到其他的部门和温室气体种类,但要获得欧盟委员会的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简介建立基础—《欧盟2003年87号指令》(2003/87/EC)运行时间—2005.1.1至今参与国家—欧盟28个国家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7;第二阶段2008-2012;第三阶段2013—2020。
效果—2010成交1198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成交额的84%。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中具有示范作用。
交易体系EU-ETS属于限量和交易(Cap-and-Trade)计划。
该计划对成员国设置排放限额,各国排放限额之和不超过《议定书》承诺的排量。
排放配额的分配综合考虑成员国的历史排放、预测排放和排放标准等因素。
按照欧盟规定,在每一个交易阶段开始之前,每个成员国应当按照Directive2003/87/EC附件Ⅲ的要求,把本国的排放控制总量及各排放实体分配的排放配额,以国家分配方案(NAP)的形式报给欧盟委员会。
制定国家分配方案考虑的主要原则各国分配总量必须与《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相一致,必须考虑减排的技术潜力,以单位产品排放的平均值为基础;如果欧盟通过了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必须予以考虑;对不同企业或产业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必须包含有对新参加者的规定;必须考虑“提前行动”产业的贡献;“排放标杆”的制定必须采用最佳适用技术,以保障这些产业的权益;必须考虑能效技术的作用;制定分配计划前必须听取公众意见;必须列出所有参与分配的企业名单及其配额;必须包括竞争力变化情况的分析内容。
方案步骤首先是确定所有可能参加排污权交易的企业名单;其次是确定将排放许可总量分配给所有参与排污权交易的部门;再次是确定各产业部门所分配到的排放许可,分配过程必须透明,且考虑以往的实际排放量;最后是确定各企业可能分配到的排放许可。
欧盟委员会在接到成员国国家分配方案3个月内要完成对分配方案的评估,评价其是否符合ETS指令规定的标准,若不符合将退回并要求全部或部分修改。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通过欧盟独立交易登记系统(The Community Independent Transaction Log,CITL)对每一个排放实体配额的发放、转移、取消、作废和库存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采用CITL电子信息系统对排放配额进行管理,每一个欧盟成员国都有一个国家配额登记账户,各国政府的碳排放事务管理机构均与CITL电子信息系统连接。
每一个纳入EU-ETS的排放实体也均有配额登记账户试验成效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在试验阶段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考虑到该体系需协调27个主权国家的行动,而且从最初构建到实施只有3 年时间,可以说其实施效果超过其他总量交易机制。
(一)反映排放许可权稀缺性的价格机制初步形成价格信号准确反映市场排放权供需状况是排放交易体系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前提条件。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在2005 年1 月实施时,有7 家经纪人和20 家大的能源供应商和大的银行加入该排放权市场,随着其他相关机构陆续加入,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厚度越来越高。
研究发现,在最初阶段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除后,排放权的价格与造纸和钢铁产业的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一方面说明价格信号已能准确反映碳排放许可权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即产量越大,排放权的需求就越多,排放权的价格就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排放权价格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企业如果不采取减排措施或降低产量,则需要承担更多的减排成本。
(二)为进一步运用总量交易机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试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并弥补设计缺陷、积累运行总量交易机制的经验。
针对排放交易体系试验阶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欧盟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完善。
这些缺陷及其改进措施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排放权发放超过实际排放量问题。
例如,在2005 年,所发放的排放权超过实际排放量4%,没有一个产业的排放权处于短缺状态,钢铁、造纸、陶瓷和厨具部门的排放权发放量甚至超过实际排放量的20%。
排放权总量过多,导致排放权价格下降,环境约束软化,企业失去采取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积极性。
针对这个问题,欧盟在排放体系实施的第二阶段,下调了年排放权总量。
调整后的年排放权平均比2005 年低6%。
二是排放权免费分配问题。
第一阶段排放权是免费发放给企业的,并且电力行业发放过多,结果电力行业并没有用排放权抵免实际排放量,而是把排放权放到市场上出售,获取暴利。
在第二阶段,政府提高了许可权拍卖的比例,并降低了电力部门的发放上限,迫使电力企业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
三是微观数据的缺失问题。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试运行时,工厂层次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数据是不存在的,排放权只能根据估计发放给企业,由此排放权发放过多、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诸多问题。
但欧盟利用三年试验期,不断地收集、修正企业层次上的碳排放的数据,现已建立庞大的能支持欧盟决策的关于企业碳排放的数据库。
(三)促进了欧盟碳金融产业的发展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产业是朝阳产业,借助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实施,欧盟已培育出多层次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并带动了碳金融产业的发展。
欧洲碳排放权交易最初是柜台交易,随后一批大型碳排放交易中心也应运而生,如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pool)、未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 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等。
目前,碳排放交易仍以柜台交易为主,2008 年,柜台交易占交易总量的三分之二。
但是,交易所有力推动了排放权的期权交易。
欧洲交易所于2005 年6 月推出了与欧盟排放权挂钩的期权交易,使二氧化碳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可以自由流通,从而增加了碳排放市场的流动性,促进了碳交易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碳排放交易市场与金融产业交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加强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吸引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竟相加入,碳排放管理已成为欧洲金融服务行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之一。
这些金融机构和私人投资者的加入又使得碳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流动性进一步加强,市场也愈加透明,又能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化。
这种相互促进作用既深化了欧盟碳交易市场,又提高了欧盟金融产业的竞争力。
(四)提升了欧盟在新一轮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针对2009 年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变化大会,欧盟于2009 年1 月29 日率先宣布了立场。
在其公布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综合协议》中,欧盟做出承诺,到2020 年,其污染排放与1990 年的水平相比降低20%,而不管是否达成国际协议。
同时,欧盟给世界其他国家施加了压力,提出“如果其它发达国家进行同等规模的减排并且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在其责任和能力范围内做出适当的贡献,那么欧盟愿意继续努力并在一个雄心勃勃且全面的国际协议的框架内签订减排30% 的目标”。
欧盟之所以提出如此目标,很大程度在于排放交易体系初步实施的成功增强了其信心。
正如欧盟认为:“全球碳市场可以并且应当由相联系的、可比较的国内排放交易系统建立。
这将促进具有成本效率的污染减排。
欧盟应当与其他国家一起,确保在2015年建立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范围的市场,在2020 年建立更广阔的市场。
”运行模式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市场交易的标准主要是国家计划分配的欧盟排放配额(EUA)。
同时被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排放实体在一定限度内允许使用欧盟外的减排信用。
目前只允许使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核证减排量(CERs)和联合履行(jI)项目减排单位(ERUs)。
2005~2007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试验阶段该阶段排放量的上限被设定在6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均免费分配;每年剩余的EUA可以用于下一年度的交易,但不能带入第二阶段。
该阶段允许使用的CER和ERU的数量平均为总体配额的13%,各国情况略有不同。
第一阶段暴露的主要问题是配额分配经验不足,有的排放实体分配到的排放额度远远大于该阶段其实际排放量,配额供给出现过剩现象。
但是由于不少企业为以防万一并不会把所有多出来的EUA拿去卖,所以市场并不至于崩溃,但是还是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现货EUA价格从2006年3月最高的30欧元跌到2007年初最低的3欧元。
2008~2012年,《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承诺期在这个阶段里,欧盟吸取了第一阶段配额分配过松的教训,最终将EUAA的最大排放量控制在了每年20.98亿吨,对各个国家上报的排放额度仍是以免费分配为主。
在这一阶段,开始引入排放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即从配额总额中拿出一部分,以拍卖方式分配,排放实体根据需要到市场中参与竞拍,有偿购买这部分配额(例如,德国就拿出10%的排放配额进行拍卖)。
同样,第二阶段里排放实体每年剩余的EUA可用于下一年度的交易,但也不能带入下一阶段。
从2013年开始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三阶段据了解欧盟将会对第三阶段的交易机制进行大幅度改革,以避免内部市场失灵。
同时还要扩大纳入排放体系的行业范围,强化价格信号作用以引导投资,创造新的减排空间,减少总的减排成本,提高系统效率。
此外,以拍卖方式分配的配额比例将逐步提高。
波动的配额交易经历2006年5月前,EUA价格上涨很快,一度曾上涨到30欧元/吨。
2007年的价格开始下降,在EU-ETS运行的第一阶段临近结束的约六个月时间内,价格在10欧元附近一直持续。
到了2007年年底价格一度上升到22欧元/吨。
2008年上半年价格也居高不下,2008年7月1日更是创下了28.73欧元/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直到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价格才开始下滑。
此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现货价格一路下降,2009年2月触底反弹,目前维持震荡整理态势。
2009年12月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无功而返进一步加重了现货价格的盘整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