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文本,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莎士比亚的戏剧特点及其语言风格。
2. 深入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探讨其社会根源,认识其现实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戏剧结构。
2. 语言特点: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如押韵、对仗、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主题探讨:爱情与命运、个人与家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 社会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婚姻观念、家族纷争和阶级矛盾。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莎士比亚语言特点的把握。
2. 难点:对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联系社会背景理解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本中的关键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
3. 利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主题思想。
4. 引入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同理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和作者莎士比亚。
2. 文本阅读:让学生阅读节选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内容分析:分析文本中的关键情节,引导学生关注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
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深入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进行表演,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反馈。
2. 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关注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罗密欧与朱丽叶》全文文本,以便学生课后进一步阅读。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学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评价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
【重点难点】1、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并分析人物形象。
2、认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自学质疑课【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
文学常识(自主阅读,画出重要信息,积累文学常识)一、走进作者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
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
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
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
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
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
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
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二、剧本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实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实生活,认为现实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
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第4课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问题导学1.罗密欧临死前的表白极为精彩,表达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情?2.文中三处写朱丽叶对白的地方,到底体现了她怎样的情感呢?3.劳伦斯长老在剧中是什么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自主探究试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分别体现的反封建的社会意义。
文法导析1.经典的内心独白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富有个性。
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独白来表现人物性格,罗密欧的性格展示尤其充分。
爱情的火焰、冲破世俗观念的挑战火焰在他胸中燃烧,他要像海浪那样冲向现实的岩石。
2.巧合的运用使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因为巧合,罗密欧在化装舞会上遇到朱丽叶,一见钟情,才有全剧的发展;因为巧合,罗密欧失手刺死仇家亲戚提伯尔特,才被放逐;因为巧合,送信人未能找到罗密欧,才会发生罗密欧自杀的一幕;也正因为这个变故,朱丽叶也追随罗密欧而去了。
正是利用了多次巧合,才使剧情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21·cn·jy·com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你一直是一名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假设由于某种原因这次考试你考得不好,请就此写一段内心独白,表现自己的心理。
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他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1586年前往伦敦。
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2)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终胜利。
罗密欧和朱丽叶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执着追求,更显示了他们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价值,这正是剧本激动人心的地方。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学地位与背景。
o深入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情感世界。
o鉴赏剧本中的诗意语言与戏剧冲突。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o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与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与热爱。
o培养学生尊重爱情、珍视生命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情感世界,理解剧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
•难点:鉴赏剧本中的诗意语言,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与创作意图。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文本、莎士比亚生平及作品介绍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内容,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走进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1.导入新课o播放一段莎士比亚戏剧的片段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
o提问:你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有哪些了解?2.作者及作品介绍o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创作风格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背景。
o引导学生思考:莎士比亚为何能成为世界文学巨匠?3.初读文本o学生分组朗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内容,注意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o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情节发展与舞台说明。
4.人物关系梳理o教师出示人物关系图,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填充和完善。
o小组讨论:这些人物关系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第二课时:深入解读《罗密欧与朱丽叶》1.情节发展分析o学生分组讨论剧本中的情节发展,梳理关键事件与转折点。
o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节如何反映人物性格与情感变化?2.人物性格与情感世界分析o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情感世界及与他人的关系。
o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为何如此炽热而短暂?3.诗意语言鉴赏o学生分析剧本中的诗意语言,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爱情与人性的真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心理。
2. 感悟爱情与人性的真谛。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选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选文,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5. 分析与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6. 案例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心理。
7.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爱情和人性的感悟。
10.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罗密欧与朱丽叶》全文,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学生准备:预习选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七、教学内容:1. 解析选文中的人物形象: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墨丘利奥等。
2. 分析选文中的情节发展:爱情的萌芽、家族的仇恨、悲剧的降临。
八、教学步骤:1. 朗读与感悟:学生朗读选文,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波动。
2.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选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3. 情节解析:教师详细解析选文中的情节发展,引导学生理解家族仇恨对爱情的影响。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使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升口语表达和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悟爱情与责任的冲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讲述了意大利两家世仇家族的爱情悲剧。
本节课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教学。
2.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情与责任的冲突,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激发学生兴趣。
2. 文本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选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3.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组朗读选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感受文本魅力。
4.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围绕爱情与责任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分享自己的看法。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使学生认识到爱情与责任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带来的后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环节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文本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变化,评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2. 辅助材料:相关莎士比亚生平介绍、评论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4.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音频资料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本背景、人物关系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能够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艺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冲突。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莎士比亚作品中对爱情、生命和自由的探讨。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性、情感和道德的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艺术。
2. 教学难点:(1)莎士比亚时代英语与现代英语的差异。
(2)对课文中的隐喻、象征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3)对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2)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安排。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记出生词和不懂的地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分享和讲解。
4. 角色扮演:(1)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添加适当的对话和动作。
5.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
(2)重点解析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
6.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艺术。
(2)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短文,谈谈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理解和感受。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冲突。
学生能够解读莎士比亚的语言和诗意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提高文学鉴赏和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爱情主题和人物情感。
学生能够思考爱情与社会、家庭背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和诗意表达。
2. 教学难点:学生对莎士比亚时期英语的理解和发音。
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隐喻和修辞手法的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供学生参考。
2. 学生准备: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文本。
预习生僻词汇和莎士比亚时期的英语用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和文学地位。
引发学生对爱情主题的思考,并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2. 阅读理解:学生分小组阅读文本,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和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和诗意表达。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在文学鉴赏和解读方面的能力提升。
2. 文本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文本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评价学生对莎士比亚语言特点和诗意表达的欣赏能力。
3. 作业与反馈:学生完成相关的写作、角色扮演等作业,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的提升方向。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角色,进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戏剧表演。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语文教案-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语文教案-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一、教学目标1.理解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剧情与人物形象;2.掌握该节选中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型;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节选,包括两位主要人物的对话和一些关键情节。
三、教学重点1.掌握节选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理解拟人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剧情中的情感变化;2.分析剧中人物的内心矛盾和冲突。
五、教学准备黑板、粉笔、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原文、教材相关习题。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介绍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2.提问学生对该作品的了解程度。
第二步:导读(10分钟)1.给学生简要介绍这个节选的剧情背景;2.请学生朗读节选中的对话,并帮助他们理解对话中的不同情绪和表达。
第三步:教学重点(25分钟)1.教师用黑板写出关键词和短语,并解释其意义;2.引导学生理解莎士比亚的拟人手法,对对话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3.解答学生关于剧情和人物的问题。
第四步:教学难点(25分钟)1.分析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冲突;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叙述或解释对话的含义;3.利用教材相关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教学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点;2.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
七、课后作业1.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题,写一篇关于爱情的感悟;2.阅读下一节的内容,做好预习。
备注: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本教案可适量调整。
高中语文 2-2 第2课时 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第2课时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画语导入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爱倾倒,不知有多少痴男怨女用炽热的情感唱出一曲曲爱的悲歌——《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与刘兰芝、化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莎翁笔下的经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受这朵在中世纪的黑暗中嫣然盛放而又凄然凋零的玫瑰的芬芳。
【字词梳理】1.正音创.痕()妒.忌()怂恿..()()纤.手()倔强.()蓓蕾.()浩淼.()乳媪.()撮.合()答案:chuānɡ,dù,sǒnɡ,yǒnɡ,xiān,jiànɡ,lěi,miǎo,ǎo,cuō2.辨音创.痕()纤.手()丧.事()降.落()创.造()纤.夫()丧.失()投降.()头晕.()蒙.蔽()晕.车()蒙.古()蒙.人()答案:chuānɡ,chuànɡ;xiān,qiàn;sānɡ,sànɡ;jiànɡ,xiánɡ;yūn,yùn;ménɡ,měnɡ,mēnɡ3.辨形通达旦(xiāo)墙(yuán)树(shāo)气冲云(xiāo)心(hénɡ)口(shào)仰(zhān)丧(ào)召(huàn)养(shàn)洲(ào)散(huàn)答案:宵,霄;垣,恒;梢,哨;瞻,赡;懊,澳;唤,涣【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乳媪:奶妈。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大为逊色。
躲躲闪闪:状态词。
指有意掩饰或避开事实真相。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虚文:没有意义的礼节。
浩淼:也作“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寒盟背信:背弃誓约。
蓓蕾:没开的花;花骨朵。
懊丧: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2.词义辨析迟疑犹豫踌躇“迟疑”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
如:略一迟疑以后,冯云卿就给了一百块。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悲剧背后的社会根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节选文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一场至第三场。
2. 教学重点:节选文本的理解、分析、欣赏。
3. 教学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理解、悲剧背后的社会根源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本魅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文本阅读:让学生自读节选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问题讨论:针对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悲剧背后的社会根源。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节选文本的故事情节,巩固记忆。
2. 请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重点人物,深入了解其性格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包括故事情节的复述、人物分析以及思考essay 的深度和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分享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文本。
2. 辅助材料:莎士比亚相关资料、悲剧背景资料、人物分析资料。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教案设计为两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进行文本阅读、问题讨论和小组讨论;第二课时进行总结提升和作业布置。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品味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学习戏剧的表现手法。
3. 深入分析主题,体会爱情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节选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一场至第三幕第五场,主要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initiation、家庭背景介绍和爱情发展三个部分。
2.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戏剧冲突、语言特色、主题思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戏剧特点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3. 表演法: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课堂表演。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2. 文本阅读:学生自读节选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讲解文本中的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戏剧冲突等。
4. 讨论:分组讨论,总结主题思想,分享心得体会。
5. 表演:学生分角色进行课堂表演,感受戏剧魅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总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形象特点。
2. 分析文本中的戏剧冲突,谈谈自己对爱情与现实的理解。
3. 选取一段文本,尝试进行角色扮演,下次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表演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分析其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版本,对比文本与影视作品的差异。
2. 推荐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如《哈姆雷特》、《麦克白》等,进行比较阅读。
3. 邀请戏剧专家或导演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戏剧艺术。
八、教学资源1. 文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原著文本。
2. 影视资料:《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版本。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艺复兴及莎士比亚的代表作2、揣摩剧本的精彩对白和独白,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3、品味剧本的语言、创作特色学习重点主题和语言。
学习难点语言特色学习方法:情境朗读体验法、探究法。
课时设置:2课时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
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斯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创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亚化”,称赞莎士比亚剧作情节丰富,浑然一体,赞许他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亚的剧作有《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悲剧)等。
他同时也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莎士比亚、歌德、但丁)之一,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诗化的语言。
2、剧情介绍:在意大利名城维洛那,蒙太古和凯普莱特这两大家族祖上就结下血仇,子弟相互敌视,动辄枪战械斗,经常发生流血事件。
罗密欧是蒙太古家族族长之子。
一天,他和好友密丘西奥的怂恿下偷混进在凯普莱特家举行的化装舞会。
在舞会上,罗密欧遇到凯莱特家族族长之女朱丽叶。
装扮成带甲武士的少年和身袭天使之翅的少女,如三生有约,一见倾心。
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舞会后,罗密欧躲在朱丽叶的阳台下,偷听到朱丽叶的内心表白,方知少女对自己的一片真情。
第二天,罗密欧把自己的感情告诉了劳伦斯长老,长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礼,希望借此结束两家的宿怨。
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案
教案:《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课程目标1.知识与理解:o学生能够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学背景、作者莎士比亚及其作品风格。
o学生能够掌握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及情感冲突。
2.技能与方法:o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技巧。
o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并评价剧中人物的行为与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引导学生理解并体验剧中人物的复杂情感与命运悲剧。
o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情感共鸣,倡导尊重爱情、珍视生命。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o《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原文及注释。
o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
o相关戏剧片段视频或音频材料。
o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资料。
•教师准备:o设计课堂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o准备相关视频、音频材料,增强课堂互动。
o设计戏剧片段阅读练习,巩固学生知识。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约5分钟)•教师活动:o播放一段关于爱情与命运的短片或音频,引导学生思考:“爱情在你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你如何看待命运对爱情的影响?”o引入《罗密欧与朱丽叶》及作者莎士比亚,简述其创作背景与戏剧主题。
•学生活动:o观看短片或聆听音频,思考爱情与命运的关系。
o初步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及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二、原文阅读与情节梳理(约15分钟)•教师活动:o分发《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原文及注释,引导学生分段阅读。
o提问:“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是什么?人物关系如何?”o引导学生梳理情节,绘制人物关系图。
•学生活动:o跟随教师阅读原文,标注关键情节与人物。
o小组讨论,梳理情节,绘制人物关系图。
o分享小组成果,加深对节选部分的理解。
三、人物性格与情感分析(约20分钟)•教师活动:o引导学生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罗密欧的热情、朱丽叶的纯真、提伯尔特的冲动等。
o提问:“剧中人物在情感冲突中的表现如何?你如何理解他们的选择与行为?”o分析剧中情感高潮部分,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初次相遇、秘密结婚等,探讨其情感表达的深度与广度。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莎士比亚、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节选文本中的情节、人物关系和冲突。
学生能够掌握文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主题分析、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表演和创作,提高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学生能够思考并探讨爱情、家族、社会和个人的关系等主题。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节选:本节课将选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一幕第一场,重点关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遇和他们的爱情发展。
2. 背景知识: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莎士比亚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文本的思考。
2. 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选定的文本节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人物关系和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分析。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引导students to explore the themes of love, family, society and individuality in the text.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文本情节、人物和冲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通过学生对主题分析和人物分析的表达,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罗密欧与朱丽叶》全文文本,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
2. 多媒体资源: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关的影视作品、图片、音乐等,用于辅助教学和创造情境。
3. 辅助教材:相关的文学分析手册、莎士比亚研究书籍等,供学生参考学习。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作者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21岁时莎士比亚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但创作的大部分是戏剧。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历史剧(如《查理三世》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7年,包括了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4部戏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8——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时代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
《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谋篇立意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月夜相见和互诉衷肠,通过这对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与封建势力的阻拦形成的激烈矛盾冲突,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自由的爱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神。
课文重点难点易错点明确:重难点句子明确1、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
明确:“受过伤”指的是感情的创伤,这句话表达了罗密欧陷入了对朱丽叶的深深思念之中而不能自拔,显示了他内心的慌乱与焦灼。
【高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导学案
【高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导学案《罗密欧与朱丽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理解剧本的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
3.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的比较学习,探究造成各自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学习重点主题和语言。
学习困难语言特色学习时间:1小时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
他幼年时就对戏剧产生了兴趣,他曾进过文法学校,接触到古代罗马的诗歌和戏剧。
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曾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登台演戏。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三个时期。
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
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五世》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中期(1601~1607),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
这时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作者悲观失望,因此作品的基调悲愤、阴郁。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后期(1608~1612),可称为传奇剧时期。
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蛰居乡间,从事传奇剧的写作。
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
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二、剧本的社会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
【重点难点】1、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并分析人物形象。
2、认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自学质疑课【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
文学常识(自主阅读,画出重要信息,积累文学常识)一、走进作者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
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
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
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
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
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
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
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二、剧本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其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实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实生活,认为现实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三、简介《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
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
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
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
罗密欧十分激动,也向他倾吐衷肠。
直到天亮,两人才依依惜别。
第二天,罗密欧把二人的感情告诉了修道院的劳伦斯长老。
长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礼,希望借此结束两家的宿怨。
结婚的当天中午,罗密欧和朋友班伏里奥、茂丘西奥在大街上与提伯尔特相遇,发生冲突,茂丘西奥被刺死。
罗密欧忍无可忍,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
这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欧也因此遭放逐。
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爵结婚。
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
长老急中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
朱丽叶依计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
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来到朱丽叶的墓地。
后刺死帕里斯,自己喝毒药而死,朱丽叶醒后见爱人已死,也自杀而死。
后两家人终于醒悟和好。
【活动过程】一、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情节。
三、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体验任务人物情感,概括出本文主题。
四、我的思考与疑问五、课堂检测,消化吸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鲁莽________ (2)怂恿________(3)蓓蕾________ (4)浩淼________(5)懊丧________ (6)乳媪________答案:(1)mǎnɡ (2)sǒnɡ yǒnɡ(3)bèi lěi (4)miǎo(5)ào (6)ǎo2.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懊悔·懊丧A.前阵子播的女排比赛,她因为最后一刻接了个电话而错过,结果________了好半天。
B.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峰有些________,本来决定新年打个“开门红”战役,到最后却是草草收场。
(2)纵容·怂恿A.需要谴责的是他们的那些顾问和经纪人,为了从交易中赚取一笔,他们总是________球员转会,而从不关心这些队员们的内心真正所想。
B.他利用了国有企业的信任和________,通过一系列关联交易,不仅取得旗下上市公司部分控制权,而且从中骗取了不少钱财。
(3)沉稳·深沉A.当经历风风雨雨奥运圣火穿越废墟,在生存者的手中,在英雄的手中,在孩子的手中,在祖祖辈辈以此为家的人们的手中传递的时候,我们少了炫耀浮躁之心,有一种更________的情感托起奥运的火焰!B.青岛啤酒作风历来________,持久应战。
雪花啤酒虽进行了一系列促销,青岛啤酒并未急于跟进。
(4)鲁莽·粗鲁A.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性格鲜明、富有魅力,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慈,诸葛亮的智慧,张飞的________,等等,一个个写得是那样的生动形象,活龙活现,仿佛他们就站立在我们眼前一样。
B.这些美化行动包括努力阻止________行为,如吐痰与插队,以及以各项措施改善北京市恶名昭彰的空气污染状况,以及清除普遍存在性的工作者。
【解析】(1)“懊悔”指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懊丧”指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2)“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来指坏的事情。
“纵容”指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3)“深沉”指沉着稳重,思想感情不外露,中性词。
也可形容程度、声音低沉等。
“沉稳”指稳重,褒义词。
还有安稳的意思。
(4)“鲁莽”指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不慎重。
“粗鲁”指鲁莽的突出表现,含有不细致、不文雅的意思,只用于言行或性格。
【答案】(1)A.懊悔B.懊丧(2)A.怂恿B.纵容(3)A.深沉B.沉稳(4)A.鲁莽B.粗鲁第二课时:互动研讨课【学习目标】1、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2、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
【活动过程】问题探究(先自主完成,小组讨论后形成共同看法再展示)1、如何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这次相会是偶然的。
但从感情发展的趋势看,又是必然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再也顾不上封建势力和封建伦理观念,2、在该剧的结尾处,罗密欧说愿意做朱丽叶用丝线牵拉的鸟儿该怎样理解?提示:罗密欧敢于冒着极大的危险去见朱丽叶,足见他对朱丽叶的爱慕之切和思念之3、罗密欧和朱丽叶,分别是具备什么思想性格的人物形象?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表达了作者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
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在同罗密欧相爱之前是一个循规蹈矩、惟命是从的贤淑少女了。
月夜中,她自言自语,道出了对罗密欧的爱慕与思念,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果敢地冲破了封建束缚,彻底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大胆地表白了自己的爱情,显示了她是一个坚定果敢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资产阶级新女性。
罗密欧也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为了追求个人幸福生活,他敢于挣脱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
他出身于名门贵族,热爱生活,有理想,为了纯洁的爱情,他视死如归,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这显示了人文主义者为追求幸福生活,实现生活理想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4、如何理解该剧的语言特点?提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诗剧。
节选部分较好地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诗化、散文化的语言特点。
剧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明、形象、生动,音韵和谐,是诗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太阳”“大海”“鲜花”等比喻朱丽叶,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来说,既显得生动,又富有意蕴。
再如文中朱丽叶与罗密欧的爱情表白,热情洋溢,音韵和谐,犹如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而罗密欧在临别时对朱丽叶的祝福简直就是一首抒情诗了。
5、怎样理解该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提示: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反对封建思想,赞美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
罗与朱本是一见钟情,互生爱慕,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却难成眷属。
面对伦理观念的重重阻隔,他们秘密相会,互诉衷情,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追求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成为封建秩序的叛逆者。
结尾两个世仇之家面对着儿女的尸体幡然醒悟,言归于好,则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作者所宣传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胜利。
【检测反馈】1、对罗密欧的主题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通过罗与朱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阻碍青年自由爱情的封建思想的批判。
B、通过俩家世仇的和解,表达了作者对封建仇杀必将消亡的理想。
C、通过劳伦斯神父自作聪明、弄巧成拙致人死亡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会的批判。
D、通过描写两大家族的世仇使一对青年的爱情受阻而导致死亡,最后两家因此而和解的故事,表达了封建仇杀必将消亡,爱情自主,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必将胜利的信念。
2、罗密欧和朱丽叶死后,凯普莱特对蒙太古说“啊,蒙太古大哥!把你的手给我。
这就是你给我女儿的一份聘礼,我不能再作更大的要求了。
”对“不能作更大的要求”的原因,写出你的理解?明确: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凯普莱特要求蒙太古把手给自己,实际上是要和对方握手言和,对方答应和解,这本身已是一份厚礼。
3、《西厢记》中张生高中状元,最终与莺莺成为眷属。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相爱,双双以死告白天下。
在反封建的题材上,《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异曲同工,可结局却迥然不同,你怎样理解这种现象?提示:中西戏剧的比较:1.中西都有大量的爱情剧。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
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
2.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
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
3.西方的爱情剧多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
中国的爱情剧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
明确: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差异,是使两部剧作结尾迥异的主要因素。
中国人自《诗经》、神话以来,都在追求一种爱情婚姻的美满和社会生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