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

附件1:《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编制人:侯毅红编制单位:机械工程系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崔海花系部主任:师鹏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年月日《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学时:84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4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授课对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后续课程: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制定时间:批准人: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侯毅红叶艳秋胡桂领(二)课程定位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和装配工艺。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②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③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2)情感知识目标:通过对模具制造工艺的学习,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从快乐中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对模具制造的实践,加深对涉猎有关的技术、知识、态度、经营、交往的理解,逐渐的热爱模具技术工作,并有为之献身的职业精神,从而形成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立志创业的意识。

(四)课程设计1、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我国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特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我国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模具制造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课时安排:本章安排2课时。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等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的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及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解决一般性技术难题。

掌握模具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以及模具装配工艺。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知识,提高学生模具设计的综合水平,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模具制造工艺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组织模具生产管理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模具制造的各种方法、原理和特点;2.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模具的装配工艺;3.掌握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4.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处理模具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5.具有一定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工程意识;6.具有编制中等复杂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难题的能力。

项目一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概况……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模具及制造技术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流程、制造工艺任务、制造的基本内容。

重点和难点:模具制造技术流程、制造工艺任务第一节项目导入第二节项目分析第三节必备知识一、模具制造的特点二、模具制造的流程三、模具零件的分类四、模具制造装备五、我国模具制造的现状第四节项目实施一、参观汽车冲压模具工厂或汽车塑料模具工厂二、查找相关资料三、写出一份2000字的调研报告项目二卡位套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确定况……1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切削三要素和刀具几何参数定义。

重点和难点:选择刀具几何参数、选择切削用量第一节项目导入第二节项目分析第三节必备知识一、切削加工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二、切削用量三、切削刀具四、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五、切削用量的选择第四节项目实施一、确定加工工步二、作出工步简图三、计算各工步的切削用量项目三型腔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编编制……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要求;掌握选择基准的基本规律,培养拟定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加工工艺参数和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代码:MPRC3009英文名称:Mou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模具制造技术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模具制造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制造技术为主,同时结合典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以及模具的装配、维修与管理技术,并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模具制造技术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艺基础、模具的传统机械加工、模具的数控加工、模具的特种加工、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典型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模具的装配、维修与管理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现代模具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加工工艺,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模具生产技术要求有关的初步技能;2.掌握模具零件一般加工方法,重点掌握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培养学生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3.掌握冷冲模及塑料模的装配方法及装配工艺,使学生具有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能够设计出工艺性能良好的模具结构。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1、绪论(1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1.2 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1.3 模具制造的特点及基本要求1.4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目标及要求:1) 了解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明确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 了解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3) 掌握模具制造的特点及基本要求★;4) 了解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主要参考资料。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二OO五年十月一、课程任务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和装配工艺。

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2.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3.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绪论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我国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模具制造技术随着制造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状况。

模具制造工艺的任务模具生产和制造工艺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题二模具机械加工基础工艺规程设计:(1)基本概念:模具的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2)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关系:模具的精度和刚度、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生产成本、模具的寿命;(3)工艺规程指定的原则和步骤:工艺规程的作用与内容、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工艺文件的格式及应用;(4)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零件的结构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5)毛坯的设计;(6)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的概念、工件的安装方式、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7)零件工艺路线的分析与拟定: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顺序的安排;(8)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的确定:加工余量的概念、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9)工艺装备的选择:设备的选择、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量具的选择。

模具的制造精度:(1)概述、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2)影响零件制造精度的因素: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1)表面质量;(2)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改善表面质量的途径:影响加工表面几何特征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影响表层金属力学物理性能的工艺因素及改进措施(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表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化、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表面强化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和性质和内容本书共七章,主要有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模具装配工艺三大部分内容。

工艺规程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零件的机械加工机械加工质量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厂冷挤压加工技术超塑性成形技术基础知识模具装配工艺应用范围总装配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熟悉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熟练掌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掌握模具制造中的机械加工质量,了解特种加工工艺及设备,熟练掌握模具装配工艺。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力求授课内容覆盖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要求。

2、着重讲清楚各零件的加工方法,工艺流程。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有关概念2、掌握模具制造的技术要求二、教材分析1、工艺过程的组成2、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N=Qn(1+2%+β%)3、模具制造的技术要求1)冷冲模的制造技术要求2)冲载模各零件的热处理3)弯曲模的加工制造要求4)塑料模制造的技术要求第二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模具结构零件的机械加工2、掌握凸模、型芯类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3、熟悉型孔的加工及型腔的加工二、教材分析模具结构零件主要由导柱,导套,模座及若干模板组成1、导柱的加工2、导套的加工3、导套加工过程的定位4、模板类零件的加工5、凸模、型芯类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第三章、模具制造中心机械加工精度一、教学要求1、掌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2、掌握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二、教材分析1、影响模具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2、提高模具零件加工精度的途径及措施3、表面质量对模具的影响第四章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及设备一、教学要求1、掌握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特点2、熟悉型孔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3、掌握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线切割加工的应用范围二、教材分析基本原理1、电火花加工基本条件加工特点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概述(1)基本原理(2)加工特点(3)加工应用范围第五章模具制造的其他方法及设备简介一、教学要求1、掌握冷挤压加工原理和加工特点2、了解型腔冷挤压加工方式,挤压设备3、了解冷挤压工艺及工具设计及超塑性成形技术二、教材分析1、冷挤压加工原理:在室温下,在油压机的高压下,使淬硬的挤压冲头缓慢挤入具有一定塑性的坯料中获得与冲头形状相同,凹凸相反的型腔的一种无切削的加工方法。

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大纲图文稿

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大纲图文稿

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大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负责人: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2学时学分:3.5学分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先修课程: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材料成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与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有重要关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知识,包括模具制造基本方法、选材、装配、工艺规程编制以及各种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各种现代模具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加工工艺,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以提高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1. 绪论内容:模具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模具制造技术的历史及现状;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要求;重点: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难点:要求(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知道模具在我们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现代模具制造的发展趋势。

2. 模具制造概论内容:模具制造过程及生产条件特点;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模具零件的毛坯选择;试模鉴定;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重点:模具制造过程;模具零件的机构工艺性;难点:掌握不同模具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合理性设计要求(要点):1、了解精度获得的方法2、掌握工艺规程的概念及工艺规程制订的方法、原则、步骤3、掌握工艺卡、工序卡的填写4、掌握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看懂并会填写模具工艺卡和工序卡,会对一些模具零部件进行合理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3. 模具机械加工技术内容: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其他加工重点:各种加工工艺的加工过程及设备难点:模具的仿形加工,一般孔和深孔的加工过程要求(要点):模具零件的一般机械加工在生产应用也较多,注意引导学生对各种模具零件复杂型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说明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模具制造工艺》是为配合学校开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而开发的专业课教材, 包括:模具的生产技术、模具的机械加工、模具的特种加工等方法与设备等。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 加工技术,初步具有设计简单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等方面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模具加工设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制造技术的发展动向, 初步形成应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理论联系生产实际, 突出应用,讲清原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本课程涉及面广,教学中要结合专业、工种的特点,组织现场参观,充分利用实物、教具和 电化教学等手段,避免抽象地作理论推导。

二、学时分配表主要内容了解现代模具 并在教学、课程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模具发展历史,模具制造业的发展和先进模具制造技术。

教学内容:模具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模具生产技术综述教学要求:掌握基本的模具生产知识,了解模具的生产技术要求和特点,会对简单模具的加工进行分析,会核算该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

教学内容:1 .模具的生产过程和特点;2 .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3 .模具加工分析;4 .毛坯设计和质量要求教学建议:本章的难点在于模具加工分析,毛坯的设计和质量要求分析,可以讲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做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

第二章模具成形表面的机械加工教学要求:理解模具零件的一般机械加工、仿形加工、成形加工、数控加工等的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能合理选择模具零件的加工方式。

教学内容:1 .一般机械加工;2 .成形磨削;3 .精密机械加工;4 .数控机床加工; 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模具加工特别是一般机械加工,要帮学生总结各种机械加工所能达到的精度 等级以及综合运用各种机械加工的能力;本章教学中应举一些模具零件的实例让学生分析, 培养其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模具制造工艺英文名称:Mould/Die Manufacturing Process二、课程编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809754课程性质:选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学分:2.0四、先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加工工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包括:1. 系统全面掌握模具制造方向的专业知识,具备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的复杂问题的能力;2. 掌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数控加工及热处理加工工艺,具备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制定模具装配、调试、修复方法的能力;3. 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沿,掌握其发展特点与动向,具备研发高端材料成型模具的基础与能力。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模具的种类繁多,模具制造方法很多、工艺各异,本课程以介绍模具的制造工艺为主体、以讲述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特种加工、数控加工和模具的装配工艺为重点;2)在全面了解与掌握模具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冲压模具、注塑成形模具、压铸模具的制造技术及装备;3)课程将重点或详细介绍各模具零件的加工制造工艺,根据模具制造工艺发展,重点介绍快速经济模具制造、高速铣削加工及数控加工等工艺,而对次要制造工艺或较落后的工艺(如仿形加工、电铸、蚀刻、压印挤压制造工艺等)只作简要介绍或自学。

4)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3章“模具的常规加工方法”(4学时)、第4章“模具的数控加工与编程”(4学时)、第5章“模具的特种加工”(4学时)、第9,10章“注塑、冲压模具制造工艺”(6学时)。

教学难点:1)模具制造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之一,本课程将密切结合学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模具制造系统的认识及加工工艺设计能力,提高授课质量与效果。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数控机电专业)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数控机电专业)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数控、机电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装配工艺。

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2.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3.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4.由于数控、机电专业已经学过《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和《数控工艺与刀具》课程,第一章内容减少相关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三、课程内容绪论我国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取得的进步、不足和发展方向。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1、基本概念;2、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3、定位基准的选择;4、工艺路线的拟定;5、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6、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7、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

第二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1、概述;2、冲模模架的加工;3、注射模模架的加工;4、冲裁凸模的加工;5、凹模型孔加工;6、型腔加工;7、模具制造工艺过程及分析。

第三章模具电火花加工1、电火花加工;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第四章模具制造的其它方法1、超声波加工;2、化学和电化学加工;3、型腔的挤压成形技术;4、铸造成形技术;5、合成树脂模具制造。

第五章模具装配工艺1、模具装配方法;2、冷冲模装配;3、型腔模装配。

第六章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1、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2、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

第七章模具生产技术管理1、模具的生产过程和特点;2、模具的动手术经济指标;3、模具加工分析;4、模具生产技术管理。

第八章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1、应用高级精密机床加工模具;2、模具CAD/CAM;3、模具的表面硬化处理;4、快速成形技术;5、模具的高速切削加工;6、模具发展方向探讨。

四、教学安排及说明1.为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定位基准选择和拟订工艺路线的原则、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以及工艺卡的编写。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它主要以冲压模和和塑料模的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精密异型加工、特种加工为教学重点的一门学科。

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以《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冲压成型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二门课程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加工工艺相关的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能够进行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和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

使学生形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的制订,分析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岗位技能。

本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1)具备进行模具零件结构、材料、精度的工艺性分析的能力;(2)掌握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3)具备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4)具备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5)能够制订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6)能够进行工艺指标控制;(7)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8)能够承担模具加工基层生产技术管理任务。

2.知识目标(1)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如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热处理要求等。

(2)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过程、确定切削用量等。

(3)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及装配要求和方法。

(4)应用工艺编制的基本知识,制订符合技术规范的工艺文件,并评价、完善工艺方案。

3.能力目标(1)会各类模具零件工艺流程的制订方法,具有对模具各类典型零件常见加工方法正确选用的能力。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Mould & Die课程代码:050114学时:32 学分:2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试卷考查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具材料》、《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模设计》等。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CAD/CAM)专业开课院系: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教材:傅建军. 模具制造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手册》(六)、《工模具制造》、《冲压工艺学》、《现代模具加工技术》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本课程是叙述模具加工方法及工艺的专业技术课。

主要叙述模具加工专用设备(坐标镗床、立铣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成型磨削机床、电加工机床等)及其使用。

除讲解冷冲模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外,还兼叙锻模、注塑模等模具型腔的加工制造方法。

任务:1.掌握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与装配调试方法。

2.了解模具专用设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3.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1绪论1.1本课程的内容、性质1.2模具的基本要求、特点1.3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组成1.4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2模具的机械加工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的加工 2.1注塑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简介2.22.3坐标镗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2.4成型磨削加工数控机床及其应用2.53特种加工概述 3.1 3.2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3.3.4电解加工与电铸简介4冷冲模的装配与调试5模具测量(穿插在相关章节中讲述)5.1测量技术基础5.2模具零件的测量5.3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学会编制合理的模具加工工艺。

2.学会根据模具结构和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

3.初步了解模具常用的测试与试验的方法。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43003,学分:3,学时:48,实验学时:8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模具制造》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特种加工方法,模具装配工艺等。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并将所学的工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1)熟悉机械与模具零件精密加工、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2)掌握机械与模具零件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 (包括定位和基准、工艺和装配尺寸链、加工精度和误差分析、表面质量等)注重理论应用。

3)掌握典型零件制造工艺及典型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绪论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1、了解零件的结构工艺和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材料和毛坯的种类和选择原则;2、掌握基准的分类,粗、精基准选择原则;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方案的确定。

机加工顺序安排及热处理及辅助工序的安排;3、熟悉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工艺尺寸链计算;(二)模具的数控加工1、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控加工的优点、常用数控标准。

2、了解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加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

3、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和内容、会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进行分析。

4、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三)模具的特种加工1、了解电火花加工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型孔加工和型腔加工技术;2、了解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和数字控制原理;熟悉典型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3、了解电化学(电解、电铸)化学、超声、激光和其它成形(模具铸造、挤压)方法加工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4、掌握线切割加工程序(3B、ISO代码)的编制;掌握典型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

(四)快速制模技术1、了解快速成型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快速成型技术典型方法;2、了解熔模制造加工原理、特点和数字控制原理;3、熟悉硅胶模具制造方法特点,电铸成型工艺过程。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模具制造教学大纲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具制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学生的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模具制造教学大纲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模具制造教学大纲的制定。

一、教学目标模具制造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独立设计和制造模具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熟悉常用的模具材料和加工工艺;3. 熟练运用CAD/CAM技术进行模具设计和加工;4. 能够独立完成模具的制造和调试;5. 具备模具维护和修复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模具制造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模具制造基础知识:介绍模具制造的概念、分类、应用领域等基本知识;2. 模具材料与加工工艺:介绍常用的模具材料、热处理技术和加工工艺;3. 模具设计与制造:包括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CAD/CAM技术的应用、模具加工工艺等;4. 模具调试与使用:介绍模具调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模具的使用与维护;5. 模具维修与改造:讲解模具维修和改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模具制造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模具制造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提高他们的技能;3. 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模具制造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模具制造案例,让学生了解模具制造的实际应用和挑战。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模具制造教学应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 理论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模具制造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思维能力;3. 项目评估:对学生参与的模具制造项目进行评估,考察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4.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所属院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所属专业:机电一体化学时和学分:72学时 4.5学分2013年 8 月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机械类、机电相结合类各专业必需的主干技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解建模、外观造型设计、装配、制图、加工、高级仿真、运动仿真等多个功能强大的应用模块,每个模块既有其独立的功能,且模块之间又有一定的相关性。

教学目标:1.培养理论知识的应用;2.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3.掌握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零件的加工与模具装配等基础知识;4.了解挤出模具、简易模具、压缩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冲压成形概述教学内容: 冲压成形特点及分类、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冲压常用材料、冲压常用设备基本要求:1、了解冲压加工的特点及应用;2、熟悉冲压工艺的分类及其各类工序的特征;3、加深对塑性、变形抗力的理解;了解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的影响;4、熟悉常见力学性能指标对冲压成型性能的具体影响;5、了解冲压常用设备的基本组成;熟悉压力机主要技术参数,掌握压力机的选择基本原则。

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教学内容: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冲裁件尺寸精度及结构工艺性、冲裁间隙、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冲裁力概述、冲裁工作的排样、冲裁模具典型结构、冲裁模具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基本要求:1、了解冲裁的变形机理,熟悉冲裁件断面的基本组成;2、熟悉冲裁间歇与冲裁件断面质量、冲裁件尺寸精度、冲裁工艺力、冲裁模具寿命相互的关系;3、掌握冲裁摸刃尺寸和冲裁力计算的基本方法;4、熟悉排样设计的原则,了解常见排样方式;5、熟悉冲裁模的典型结构,了解简单模、复合模、级进模的结构特点及应用;6、熟悉冲裁模零部件的分类及功能;7、掌握冷冲模模架选用原则。

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教学内容:弯曲变形的分析、弯曲件的质量分析、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弯曲力的计算、弯曲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弯曲模的典型结构基本要求:1、了解弯曲变形的过程,掌握弯曲变形的应力、应力状态;2、熟悉相对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半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定义及其对弯曲工艺的影响;3、了解弯曲件回弹产生的原因及回弹量的表示方法,熟悉减少回弹的常见工艺措施;4、了解弯曲件结构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5、初步掌握弯曲模圆角半径、回模深度、凸凹模间隙、凹模宽度的设计方法;6、熟悉典型弯曲模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Mould & Die 课程代码:050114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试卷考查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具材料》、《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模设计》等。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CAD CAM专业
开课院系: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教材:傅建军.模具制造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手册》(六)、《工模具制造》、《冲压工艺学》、《现代模具加工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本课程是叙述模具加工方法及工艺的专业技术课。

主要叙述模具加工专用设备(坐标镗床、立铣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成型磨削机床、电加工机床等)及其使用。

除讲解冷冲模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外,还兼叙锻模、注塑模等模具型腔的加工制造方法。

任务:1.掌握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与装配调试方法。

2.了解模具专用设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3.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1绪论
1.1本课程的内容、性质
1.2模具的基本要求、特点
1.3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1.4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
2模具的机械加工
2.1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的加工
2.2注塑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简介
2.3坐标镗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2.4成型磨削加工
2.5数控机床及其应用
3特种加工
3.1概述
3.2电火花成型加工
3.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4电解加工与电铸简介
4冷冲模的装配与调试
5模具测量(穿插在相关章节中讲述)
5.1测量技术基础
5.2模具零件的测量
5.3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学会编制合理的模具加工工艺。

2•学会根据模具结构和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

3•初步了解模具常用的测试与试验的方法。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习题讨论课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一次
1.成型磨削应用与举例。

2.数控机床程序的编制。

(二)参观(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
去模具制造厂或车间参观一次,了解模具零件加工、装配与调试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课内教学贯彻内容教育与方法教育相结合,通过讲课、例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的能力。

2•课外作业有小作业、大作业,培养学生的工艺处理能力。

六、说明
1•应注意与《冲压模具设计》、《注塑模设计》、《模具专业实习》之间的衔接关系,尽可能安排在上述课程之后进行。

2•本课程的重点:
(1)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工艺。

(2)坐标镗床、数控铳床、数控磨床、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3)模具加工中尺寸换算、数控指令编制、测量数据处理等计算应用技能。

3.本课程的难点:
(1)模具各种型面加工方法综述。

(2)成型磨削工艺图的编制。

(3)数控线切割指令的编制。

4.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试卷考查的方式,并参照作业、课堂练习与提问、上课情况等平时成绩,最终总成绩由30%的平时成绩与70%的考查成绩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