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记忆

合集下载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一.溶液酸碱性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2SO4=2 H++SO42-;HCl= H++Cl-;HNO3= H++NO3-。

一般命名为“某酸”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NaOH=Na++OH-;Ca(OH)2=Ca2++2OH-。

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3.酸性溶液:含大量氢离子(H+)的溶液,有酸味。

如食醋、柠檬汁、西红柿等4.碱性溶液:含大量氢氧根离子(OH-)的溶液,有滑腻感和涩味。

如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5.中性溶液:〔H+〕浓度和〔OH-〕浓度相等,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如食盐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等【知识解读】(1)酸:①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电离出的阴离子叫做酸根,氯离子(Cl-)又叫盐酸根;②酸是由H+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③酸一般命名为“xx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2)碱:①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叫做氢氧根离子;②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离子构成的;③碱一般命名为“氢氧化x”。

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Cu(OH)2-氢氧化铜。

(3)酸(碱)的溶液,一定显酸(碱)性;但是,酸(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的溶液。

如纯碱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但是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1.尝味道:有酸味的溶液显酸性;有滑腻感和涩味的溶液显碱性。

注意:只能用于鉴别生活中的可食用的物质,2.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和酚酞。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不变色仍为紫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不变色仍为无色,遇碱变为红色。

注意: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因为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电离出的H+(或OH-)发生作用,导致其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出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所以,①溶液变色时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变色;②不是所有的酸或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与记忆方法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与记忆方法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与记忆方法初三化学酸、碱、盐九大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电离: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食盐——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学名:一水合氨)二、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盐)。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七个常见的沉淀物:中考范围:(由主至次的顺序)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可溶于酸的沉淀以阅读材料形式考察: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不溶于酸的沉淀3、四个微溶物:中考范围: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以阅读材料形式考察: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三、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1、复分解反应口诀:复分解要进行,溶液中才可行;交换成分价不变;生成水、气或沉淀;不溶物溶于酸除了氯化银和硫酸钡。

2、复分解的tips:(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四、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完整版)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汇总

(完整版)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汇总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及酸的通性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HCl浓硫酸H2SO4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盐酸 HCl 硫酸 H2SO4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

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酸碱盐》酸碱盐的记忆口诀

《酸碱盐》酸碱盐的记忆口诀

《酸碱盐》酸碱盐的记忆口诀在化学的学习中,酸碱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然而,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要记住它们的各种性质、反应规律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时候,一些巧妙的记忆口诀就能派上大用场啦!首先,咱们来聊聊酸的部分。

“氢头酸尾是酸类”,这就是说,如果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氢元素开头,后面跟着酸根,那它就是酸。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等等。

对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这样一个口诀:“酸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水来;酸与碱来会中和,生成盐水很轻松;酸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新盐妙;活泼金属遇酸欢,产生氢气不一般。

”比如盐酸和氧化铜反应,就能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 + CuO = CuCl₂+ H₂O。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 H₂O。

而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就会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2HCl + Na₂CO₃= 2NaCl + H₂O + CO₂↑。

接下来是碱。

“金头氢氧尾是碱”,意思是金属元素开头,氢氧根结尾的化合物是碱。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等。

碱的化学性质也有口诀:“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水哟;碱与酸来会中和,盐水生成乐无穷;碱和某些盐反应,新碱新盐来相逢。

”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为例,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 +CO₂= Na₂CO₃+ H₂O。

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前面已经提到过。

而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a(OH)₂+ Na₂CO₃= CaCO₃↓ + 2NaOH。

再说说盐。

“金头酸尾是盐类”,金属元素或铵根开头,酸根结尾的就是盐。

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碳酸钠(Na₂CO₃)等。

盐的化学性质口诀是:“盐跟某些酸反应,新盐新酸来相见;盐和某些碱反应,新盐新碱在眼前;盐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甜。

酸碱盐口诀

酸碱盐口诀

酸碱盐口诀酸碱盐口诀,是化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记忆方法之一,它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记住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和公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酸碱盐口诀。

一、酸的定义酸是有酸味的,有溶解力,能与碱反应,可以变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有氢离子(H+)的化合物。

酸有强弱之分,其中酸的强度与其离子的解离程度有关。

强酸的离子解离程度高,而弱酸的离子解离程度低。

二、碱的定义碱是有苦味的,有溶解力,能与酸反应,可以变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有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碱也有强弱之分,其中碱的强度与其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有关。

强碱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高,而弱碱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低。

三、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时,会产生水和盐。

例如,酸(HCl)和碱(NaOH)反应时,产生水(H2O)和盐(NaCl)。

这个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基本公式为:酸 + 碱→ 盐 + 水四、常见的酸碱盐1. 强酸:HCl、HNO3、H2SO4、HClO4等。

2. 强碱:NaOH、KOH、Ca(OH)2、Ba(OH)2等。

3. 中和反应产物:如HCl + NaOH → NaCl + H2O,HNO3 + KOH → KNO3 + H2O等。

4. 盐的类型:酸盐、碱盐、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

五、口诀1. 酸、红pH值,水样源源流。

2. 碱、蓝石蕊测,氢氧根离子成。

3. 酸中有H,口水难含;碱里有OH,碱味连心。

4. 酸碱中和反应,盐水双双是;化学反应式,记在心里头。

5. 酸盐来自酸,移根体儿行;碱盐产自碱,氢氧拼在一。

6. 硝酸盐、氯化物,不可忘记一;硫酸盐、磷酸盐,化合又鉴别。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酸碱盐口诀,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化学考试中更好地应对各种题型,取得好的成绩。

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

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

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酸和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化学反应和溶液的性质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关于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酸:1. 定义:酸是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根据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

2. 性质:- 酸性pH:pH值小于7,越低表示酸性越强。

- 酸味:酸物质通常有酸味。

- 酸溶液的导电性:酸溶液能够导电,因为它们含有可导电的离子。

碱:1. 定义:碱是能够接受或捕获氢离子(H+)的物质。

根据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碱是质子的受体。

2. 性质:- 碱性pH:pH值大于7,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 苦味和碱性气味:碱物质通常有苦味和碱性气味。

- 碱溶液的导电性:碱溶液能够导电,因为它们含有可导电的离子。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反应时,它们会产生盐和水。

这个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指示剂:指示剂是用来测试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它们会在不同酸碱条件下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指示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常见酸和碱:- 酸:盐酸、硫酸、柠檬酸、醋酸等。

-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酸碱反应的应用:- 中和反应常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质,以控制各种化学过程和实验条件。

-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制备盐。

- 酸碱反应还用于制备肥料、清洁剂、药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酸性”和“酸性物质”是相关概念,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酸性指的是溶液的性质,而酸性物质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

同样,碱性和碱性物质也有类似的区别。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盐1、酸:阳离子只含氢离子的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一般说酸时写名称不写化学式。

2、碱:阴离子只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3、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食盐)[ 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等。

4、能够导电的物质:酸、碱、盐的水溶液,金属,石墨等。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顔色的物质。

2、常见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酸酞溶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三、生活中常见的酸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1、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2、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3、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1、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2、浓硫酸: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置其溶液质量会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

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常见酸碱盐知识归纳

常见酸碱盐知识归纳

常见酸碱盐知识归纳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酸碱盐知识归纳一、组成: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铵根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 B+C D=A D+C 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 n O4—);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锰酸根(M n O42—);负三价:磷酸根(P O43—);正一价:铵根(N 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有气泡产生,2、锌跟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锌粒逐渐减少。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溶液变成浅绿色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溶液变成蓝色9、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H)2+2HCl=CuCl2+2H2O蓝色沉淀消失10、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变成蓝色溶液(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知识点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知识点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而Cl-、H+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CO2+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写出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写出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5、A为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推断下列物质的名称:A是,B是,C是
写出①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④
16、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酸碱知识点梳理总结

酸碱知识点梳理总结

酸碱知识点梳理总结酸碱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以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在化学中,酸碱是指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具有酸性的物质称为酸,具有碱性的物质称为碱。

本文将从酸碱的性质、定义、浓度、酸碱中和、酸碱指示剂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探讨一些相关的应用和实例。

一、酸碱的性质1. 酸的性质酸的性质主要包括酸味、导电性、腐蚀性和酸性反应。

酸味是酸独有的特征,但不是所有酸都有酸味,有些酸味道很淡。

酸的导电性是酸能导电,即酸性溶液中有离子的存在,可以导电。

酸的腐蚀性是酸能腐蚀许多物质,包括金属和其他物质。

酸的酸性反应是酸能和碱、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2. 碱的性质碱的性质主要包括苦味、导电性和碱的中和作用。

碱的苦味是碱独有的特征,但不是所有碱都有苦味。

碱的导电性是碱能导电,即碱性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可以导电。

碱的中和作用是碱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二、酸碱的定义根据勃朗斯特和劳里亚氏的定义,酸和碱的定义如下:1. 勃朗斯特酸的定义勃朗斯特定义酸为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即能够与水反应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2. 勃朗斯特碱的定义勃朗斯特定义碱为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即能够与水反应接受氢离子(H+)的物质。

此外,还有路易斯酸碱理论和共轭酸碱的概念。

路易斯酸碱理论将酸定义为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碱定义为能够给出电子对的物质。

共轭酸碱则是指在酸碱反应中形成的配对的酸碱,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三、酸碱的浓度酸碱溶液的浓度一般用pH来表示。

pH是对数值标度,以10为底数,表示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

pH < 7,表示酸性溶液pH = 7,表示中性溶液pH > 7,表示碱性溶液酸碱溶液的浓度还可以用酸碱度或者碱度来表示。

酸度和碱度分别是在酸碱溶液中,酸性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浓度越高,酸度或碱度越大。

四、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盐+水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反应,也是化学工程中重要的一种反应。

总结酸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总结

总结酸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总结

总结酸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总结的知识在中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仅要熟悉相关的溶解性及方程式的书写,再做鉴别、除杂、分离、推断题时,也是对酸碱盐的综合应用。

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总结酸的知识点一、酸碱指示剂1.记忆口诀:紫色石蕊试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试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二、常见的酸和碱1.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酸(HCl)硫酸(H2SO4)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常用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7%,密度为1.19g/cm3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浓盐酸在打开瓶盖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用途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也含有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3.浓盐酸的特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

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应密封保存。

4.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所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但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应密封保存。

(2)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并不是因为浓硫酸吸取了有机物内部所含有的水分(结晶水),而是把组成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率(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同时剩下有机物组成中的碳。

对浓硫酸来说,它起了脱水作用,对有机物来说,则发生了碳化现象。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李恺一、酸1、酸类:属于化合物。

有: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硝酸(HNO3)醋酸(CH3COOH)2、组成H+3、生活中的酸:食醋中的酸—CH3COOH 汽水中的酸—H2CO3胃液中的酸—HCL 医院治疗眼睛用的酸—硼酸铅蓄电池中的酸—H2SO4 鸡汤中的酸—氨基酸酸菜汤中的酸—乳酸二、碱1、碱类:属于化合物,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氨水(NH3.H2O)氢氧化铝(Al(OH)3)2、组成OH-金属离子3生活中的碱:建筑业———Ca(OH)2干电池中的碱—KOH香烟中的碱——尼古丁三、酸碱指示剂1、定义:能根据酸溶液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称为指示剂2、分类:a、紫色石蕊b、无色酚酞3、变色规律:注意:a、酸或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不能说是指示剂使酸碱变色b、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的溶液不一定是酸,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

c、不溶于水的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d、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可做指示剂四、酸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1、浓盐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名称氢氯酸○1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有酸味的液体。

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口后,有白雾出现,敞口放置一会儿,溶液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应该密封保存。

○2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除铁锈、制药物、助消化。

2、浓硫酸:SO3+H2O=H2SO4○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不具有挥发性,但有吸水性,易溶于水,同时放出热量,敞口放置浓硫酸一会儿,溶液的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应密封保存于钢瓶中。

○2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除铁锈,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农药、火药、染料等方面。

○3三大特性:a、吸水性:作干燥剂(不与干燥气体反应),如O2、H2、CO2、装置:长进短出b、脱水性(腐蚀性):能将衣服、皮肤、木材中的水分脱去,产生黑色的碳。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汇总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汇总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及酸的通性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酸的通性:盐酸 HCl 硫酸 H2SO4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

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二、碱及碱的通性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

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八大强酸四大强碱口诀及化学方程式

八大强酸四大强碱口诀及化学方程式

八大强酸四大强碱口诀及化学方程式1. 强酸是指在水中能完全离解产生氢离子(H+)的酸。

八大强酸包括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氢溴酸(HBr)、氢碘酸(HI)、氢氟酸(HF)、高锰酸(HMnO4)和过氧化氢(H2O2)。

2. 四大强碱是指在水中能完全离解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碱。

四大强碱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钙(Ca(OH)2)和氢氧化铵(NH4OH)。

3. 无机化学反应中,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为:强酸+ 强碱→ 盐 + 水。

4. 强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为:强酸 + 金属→ 相应的盐 + 氢气。

盐酸与铁的反应方程式为:2HCl + Fe → FeCl2 + H2。

5. 强碱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为:强碱 + 强酸→ 盐 + 水。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

在化学学习中,八大强酸四大强碱口诀及化学方程式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强酸强碱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方程式对于理解化学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强酸强碱的使用,比如在酸碱中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现象来验证八大强酸四大强碱的性质。

在工业生产中也会广泛使用强酸强碱来进行酸洗、碱洗等工艺。

对于化学爱好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八大强酸四大强碱口诀及化学方程式,能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提供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个人观点及理解:强酸强碱是化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它们的性质和反应方程式贯穿了化学学科的始终。

了解八大强酸四大强碱口诀及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好化学,还能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应用,深入理解强酸强碱的特性,为未来的化学领域做好准备,同时也为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掌握八大强酸四大强碱口诀及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

九年级下册化学酸和碱笔记

九年级下册化学酸和碱笔记

九年级下册化学酸和碱笔记一、酸1. 定义: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 分类:含氧酸:如 H₂SO₄、H₂CO₃无氧酸:如 HCl、H₂S3. 酸的性质: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如 Fe + H₂SO₄ = FeSO₄ + H₂↑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Fe₂O₃ + 6HCl = 2FeCl₃ + 3H₂O与碱反应:如 NaOH + HCl = NaCl + H₂O与某些盐反应:如 AgNO₃ + HCl = AgCl↓ + HNO₃4.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二、碱1. 定义: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 分类:可溶性碱:如 NaOH、Ba(OH)₂、KOH不溶性碱:如 Mg(OH)₂、Cu(OH)₂、Fe(OH)₃3. 碱的性质: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CO₂ + Ca(OH)₂ = CaCO₃↓ + H₂O4. 氢氧化钠的俗名、性质及用途。

5. 氢氧化钙的俗名、性质及用途。

三、盐1. 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正盐(不含酸式盐和碱式盐)和酸式盐(NaHCO₃)、碱式盐(Cu₂(OH)₂CO₃)。

3. 盐的性质:盐与金属反应:如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盐与碱反应:如 CuSO₄ + NaOH = Cu(OH)₂↓ + Na₂SO₄盐与盐反应:如 NaCl + AgNO₃ = AgCl↓ + NaNO₃4.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5. 几种常见的沉淀。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梳理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梳理

酸和碱是中考重难点、必考点,主要考察酸碱的化学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浓硫酸的稀释、酸碱性质的探究实验、pH 及其应用等,试题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性、探究性题目比重增加,对知识迁移、灵活应用的能力要求不断加强。

1、酸碱指示剂实验:将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分别滴加在不同的溶液中,如下表所示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溶液叫酸碱指示剂,也简称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见的指示剂,它们在酸碱中的变色情况如下表说明:酸碱指示剂是从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提取的一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提取液,只要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都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

2、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知识要点注意:①纯净的盐酸伪无色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杂质(如Fe3+)而显黄色②盐酸易挥发,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又形成盐酸小液滴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④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3、浓硫酸的腐蚀性【材料】2004年3月的某一天,在某中学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

一名年轻妇女为报复某学生家长,竟然向该学生脸上泼洒了浓硫酸,造成该学生面容被毁,酿成一桩悲剧的发生,那么浓硫酸为什么能会坏人的面容,它具有什么特性呢?【总结】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将皮肤(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扩展】①浓硫酸不但脱去皮肤的氢、氧元素,而且也可以脱去纸张、木材、布料中的氢、氧两种元素,这种作用又叫脱水性②浓硫酸的脱水性是化学变化过程,区别于浓硫酸的吸水性。

脱水性是原物质中没有水,只是将原物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4、浓硫酸的稀释【注意】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浓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四处飞溅。

初三化学酸碱盐顺口溜

初三化学酸碱盐顺口溜

酸碱盐背诵口诀:钾钠氨盐硝酸盐,均能溶于水中间。

硫酸盐中钡不溶,氯化盐中银不溶。

碳酸钾钠氨盐溶,氢氧钾钠钙钡溶。

其他背诵口诀:一、酸除硅酸全可溶,碱溶钾钠铵钡钙。

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部溶解不困难。

氯化银和硫酸钡,两种沉淀记心间。

碳酸盐除钾钠铵,其余皆不溶于水。

二、钾钠铵盐全都溶,碳酸除镁是微溶,其他全都不能溶。

AgCl、BaSO4盐也不溶,磷酸盐,更不溶。

三、钾钠铵硝溶,氯化去银汞。

硫酸除钡铅,碳酸多不溶。

溶碱有五种,钾钠铵钡钙。

溶:氢氧铵钾钠钡钙,碳酸氢铵钾钠镁。

四、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都溶于水中间。

溶碱钾钠钡钙铵,碳酸只溶钾钠铵。

硫酸盐中钡不溶,氯化物中银也难。

常见诸酸皆可溶,记住挥酸盐硝碳。

五、氢氧化镁铝锰锌铁铜,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钡钙锰锌铁铜银。

六、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碱溶钾钠铵钡钙,钙微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钡铅不溶,钙银微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七、碱有钾钠铵钡溶,氢氧化钙是微溶。

亚硫碳酸铝铁无,钾钠铵硝盐全溶。

硫酸不溶只有钡,硫酸钙银盐微溶。

微溶还有碳酸镁,盐酸只有银不溶。

八、氯盐只有银不溶,碱镁铝锰锌铁铜。

硫酸钡钙银不溶,碳酸钾钠氢氨溶。

九、钾钠铵盐皆可溶,氯化物类银不溶,硫酸盐钙银微溶钡不溶。

硝酸盐遇水全都溶,碳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

氢氧化钙是微溶,钾钠钡铵碱可溶。

红褐铁,蓝絮铜,其它沉淀呈白色。

十、铵钾钠盐,溶水快。

硫酸盐,不溶钡银钙。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常见酸和碱知识点

常见酸和碱知识点

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1、指示剂的概念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说明:①指示剂变色简记方法:酚酞遇酸仍无色,酚酞遇碱红艳艳;石蕊遇酸紫变红,石蕊遇碱紫变蓝②注意: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说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

3、指示剂的应用酸碱指示剂主要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如实验桌上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液体要检验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可用试管取少量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显红色证明是酸性溶液,如果显示蓝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4、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练习:⒈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A. 酚酞B. 铁片C. 石蕊试液D. 二氧化碳气体⒉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Cl、蒸馏水、NaOH溶液,能否用酚酞试液将它们鉴别出来?(提示:HCl + NaOH=NaCl + H2O(中性溶液))二、常见的酸1、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的比较2 吸水性:能吸收现存的H 2O ,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脱水性:能把纸或木材里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注意:A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B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干抹布(软布或棉花)轻轻地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而后涂上碳酸氢纳稀溶液。

C 、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

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挥发), 两瓶酸的质量、质量分数各有何变化?应如何保存? 浓盐酸: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四、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与某些金属反应: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注意: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B.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前面的金属,反应现象越剧烈,速度越快,如Mg 反应有明显放热现象;C.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后,不能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基础知识必背清单,收藏了,期末中考都用得上!.doc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基础知识必背清单,收藏了,期末中考都用得上!.doc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基础知识必背清单,收藏了,期末中考都用得上!酸和碱基础知识必背清单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3.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4.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5.常见的酸盐酸硫酸化学式HClH2SO4状态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稀硫酸)无色液体特点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②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敞口放置的变化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注意事项①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有Fe3 +,可用蒸馏法提纯。

②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挥发时溶解的氯化氢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①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加快溶解、散热)。

②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危险。

6.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

7. 浓硫酸的稀释操作如右图:8.酸的化学性质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

1. 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盐的定义↓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HCl、H2SO4、HNO3等。

酸的水溶液呈酸性。

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

↓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如NaOH、Ca(OH)2、NH3·H2O等。

碱的水溶液呈碱性。

碱由OH-和金属离子构成。

↓盐的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NaCl、CuSO4、FeCl3等。

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二、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时,本身可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红色酸石榴捡到篮子里)。

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提示:⒈酸碱指示剂是从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提取的浸出液,只要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不同的颜色,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使用。

⒈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的溶液反应时,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

三、常见的酸色味状特性用途浓盐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液态易挥发化工原料、胃酸成分、除铁锈浓硫酸无色无味黏稠、油状、液态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农药、除铁锈注意: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二)、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

只有可溶性的酸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使指示剂变色。

第十单元酸和碱↓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酸+活泼金属=盐+H2↑)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注意:⒈这里的酸,一般指稀盐酸、稀硫酸。

浓硫酸、浓硝酸和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复杂,初中化学不讨论。

⒈铁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时,其化合价由0→+2,而不是由0→+3,即生成低价铁的化合物,而不是高价铁的化合物。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酸+金属氧化物=盐+H2O)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碱=盐+H2O)2NaOH+2HCl=2NaCl+2H2O 2KOH+2HCl=2KCl+2H2O↓酸能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酸+碱=新酸+新盐)BaCl2+H2SO4=BaSO4 +2HCl AgNO3+HCl=AgCl↓+HNO3氯离子(Cl-)的检验方法: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如有白色不溶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氯离子。

硫酸根的检验方法: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如有白色不溶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五、常见的碱注意:1、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且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因此,氢氧化钠应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玻璃广口瓶中。

检验变质的方法为: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已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2、氢氧化钙可由氧化钙和水反应制成,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CaO+H2O= Ca(OH)2(二)碱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O2+2NaOH Na2CO3+H2O CO2+Ca(OH)2CaCO3↓+H2OSO2+2NaOH Na2SO3+H2O SO2+Ca(OH)2CaSO3↓+H2OSO3+2NaOH Na2SO4+H2O SO3+Ca(OH)2CaSO4↓+H2OFeCl3+3NaOH Fe(OH)3↓+3NaCl(常用于制不溶性碱)CuSO4+2NaOH Cu(OH)2↓+Na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工业制碱中用此法能制得纯度较高的NaOH)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中和反应↓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

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OH-=H2O。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由于现象不明显,反应中需要借助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如果溶液的颜色显红色,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如果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则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或盐酸过量。

➢验证溶液中的盐酸是否过量的方法方法一:取样,加入锌粒或镁条,如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盐酸过量。

方法二: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有气泡生成,则说明盐酸过量。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如果土壤呈碱性,可用碳酸水中和。

2.处理工厂废水硫酸厂常用熟石灰来中和排放的酸性污水。

3.用于医疗和日常生活中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有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含有碱性物质的药水(如NH3·H2O),以减轻痛痒。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三、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定义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测定方法使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测定方法是用pH试纸。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将待测物质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

(还能得到整数pH值)↓pH的范围酸性逐渐增强中性碱性逐渐增强1.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越大,碱性增强。

2.酸溶液越稀,pH越大;碱溶液越稀,pH越小。

3.稀释酸溶液时,溶液的pH变大,但不会变为中性溶液,即稀释后溶液的pH<7。

稀释碱溶液时,溶液的pH变小,但不会变为中性溶液,即稀释后溶液的pH>7。

↓溶液的酸碱度的意义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当空气受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时,雨水呈酸性,形成酸雨。

正常情况下,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5.6,而酸雨的pH<5.6。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一、氯化钠(NaCl)↓制法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可以使用蒸发结晶法将氯化钠析出。

工业上用海水或盐井水晒盐,盐湖水煮盐等方法,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分类氯化钠属于盐,但是盐类中大多数是有毒的,如亚硝酸钠、硫酸铜等。

氯化钠是少数可以食用的盐。

↓用途氯化钠在生活中可作为调味品。

医疗上使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

农业上用10%—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交通上,将氯化钠撒在积雪的路面上,可使路面上的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工业上用氯化钠作为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化工产品。

(至少知道3个)↓粗盐的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注意的问题:1.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基本原则。

2.过滤之前的溶液应静置一会儿,以免不溶物堵住滤纸的小孔,影响过滤的速度及效果。

3.过滤后的溶液如果仍浑浊,应查找原因,在过滤一次。

4.蒸发时应不断搅拌,以免溶液受热不均匀造成液滴飞溅。

5.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6.粗盐提纯的每一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加速溶解、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过滤食盐水蒸发食盐水二、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CaCO3)碳酸钙大量应用于建筑业。

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也可以作为补钙剂等。

↓碳酸钠(Na2CO3)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纯碱不是碱)。

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虽然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

碳酸钠广泛用于制玻璃、纺织、造纸和洗涤剂等工业生产中。

在蒸馒头前加入一些碳酸钠,可以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以制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

碳酸氢钠加热时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将稀盐酸加入到待测物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待测物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三、盐的化学性质↓盐+金属=新盐+新金属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

反应条件: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2.反应物中的盐必须可溶于水。

如铁与氯化银不反应,虽然铁排在银的前面,但氯化银难溶于水。

3.铁在置换反应中一般生成亚铁盐。

如Fe+CuSO4=FeSO4+Cu。

↓酸+盐=新酸+新盐如Na2SO4+H2SO4=Na2SO4+CO2↑+H2O。

碳酸盐一定会与酸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Na2CO3+Ca(OH)2=2NaOH+CaCO3↓CuSO4+Ba(OH)2= Cu(OH)2↓+BaCO3↓↓盐+盐=新盐+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NaCl+AgNO3=NaNO3+AgCl↓ Na2SO4+BaCl2=2NaCl+ BaSO4↓↓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硝溶氯去银亚汞硫酸除铅钡碳酸多不溶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四、复分解反应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C D=A D+C B发生条件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有水生成,复分解就可以发生。

硝酸钠、硝酸钾一般不参加复分解反应。

有酸参加的反应,无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可溶,生成物必须至少满足气体、沉淀、水之一。

没有酸参加的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必须至少满足气体、沉淀、水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