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图形是否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教学内容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区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猜测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如:让学生观察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图片,猜测它们的形状,并说明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15分钟)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
3. 观察、分析和比较(20分钟)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和一支笔,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它们的特征,最后让学生分别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写在纸上。
4. 检测与归纳(1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5. 讲解与拓展(20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不仅可以直立摆放,还可以倾斜;正方形不仅可以正立摆放,还可以倾斜。
同时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拓展内容,如:让学生探讨虚线、实线的区别及只有直角的四边形是否一定是矩形等。
6. 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在纸上写出它们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通过该课的教学,学生们基本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各种环节设计合理,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借助听、说、看、做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加,教学效果较为显著,适合三年级数学的教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导学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导学案导学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共同的特点?b.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c.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20分钟)通过板书一个长方形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解释: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和宽两边的长度相加再乘以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值案例进行计算练习。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4cm,计算周长。
通过多个例子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
3.计算正方形的周长(20分钟)通过板书一个正方形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解释:正方形的周长就是边长乘以4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值案例进行计算练习。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计算周长。
通过多个例子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
4.综合运用(20分钟)提供一些综合的题目,既包含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又包含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例如:题目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m,宽是3m,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m,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题目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cm,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通过综合运用,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计算,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小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并强调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对于计算周长的重要性。
拓展:如果一个图形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如何计算它的周长呢?请大家思考。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理解表面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体积、容积的含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4.能灵活地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计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巩固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增强空间观念。
2.知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长方体的特征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题。
(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3)哪几个面的长为24cm,宽是12cm?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去分析判断。
1.下面的长方体是由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摆成,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答案:长为3cm,宽和高都是2cm。
答案:(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长方形。
长是24cm,宽是9cm,和它相同的面是后面。
(2)它的右面是长方形。
长是12cm,宽是9cm,和它相同的面是左面。
(3)上面和下面这两个面的长为24cm,宽是12cm。
知识点2:正方体的特征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4题。
这个魔方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去判断。
2.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在括号里面画“√”,不是的画“×”。
答案:√××××答案:这个魔方是正方体。
它的棱长是10cm,有6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知识点3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6题第(1)问。
中队委员把一个棱长46cm的正方体纸箱的各面都贴上红纸,将它作为给希望小学捐款的“爱心箱”。
他们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红纸?分析: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进行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3.3节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我们会通过教材第47页的内容来学习,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且能够运用这个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这个公式是正确的,以及如何运用这个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我准备了一些纸板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们观察它们的边长,并且尝试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在学生们掌握了周长计算公式之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问题来解决,比如计算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或者计算一个由多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的周长。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板书来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以及一些例题的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一个长方形,长为8cm,宽为5cm;2. 一个正方形,边长为7cm;3. 一个由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图形,长为6cm,宽为4cm,其中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cm和2cm;4. 一个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cm。
答案:1. 周长= (8 + 5) × 2 = 26cm;2. 周长= 4 × 7 = 28c m;3. 周长= (6 + 4 + 6 + 2) × 2 = 28cm;4. 周长= 4 × 3 × 4 = 48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导学案(表格)
+++=
算法二:(+)×=
算法三:×=
这几种算法中,哪一种最简便?为什么?
公式:正方形的周长=
1、合作学习,确定小组发言人,学的快的同学先对答案,在帮助组内其他组员。
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帮助解答小组问题。
4、小组交流。
5、教师总结归纳。
过关
检测
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
2、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学生限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阅,有错误的学生教师单独讲解纠错。
总结、评价我学会了:总体表(优、良、差)预习准备:
学案
导案
温故知新
1、叫做周长。
2、长方形的边分别叫做,对边的特点是
正方形的四条边叫做,它们的特点是
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导入新的知识。
自主学习
观察情景图,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1、
2、
要当小小采购员,你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想知道花多少钱,必须先要求出什么?
1、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部分学生上黑板板演。
2、自己的探索研究,发现新知。
3、学生点评,教师归纳。
合作
交流
1、学生探究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先要知道长方形的是厘米,是厘米。再把个长和个宽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2、算法一:
+++=
算法二:
×=×=+=
算法三:(+)×=
这三种算法,你认为那种比较简便?为什么?
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2、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的算法有: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复习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复习青岛版一、导入1.1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了解了周长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些复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1.2 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周长计算方法,思考以下问题:1.长方形、正方形的定义是什么?2.周长的定义是什么?3.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请同学们分别回答问题,并在课堂上交流答案。
二、学习2.1 相关概念的回顾在我们继续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周长的概念。
2.1.1 长方形的定义长方形是由两个相等且平行的长边和两个相等且平行的短边组成的四边形。
2.1.2 正方形的定义正方形是由四条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组成的四边形。
2.1.3 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一条封闭曲线的长度。
在数学中,周长通常指的是几何图形的周长。
2.2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2.1 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2 × (长 + 宽)其中,长和宽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例如,一个长为6cm,宽为4cm的长方形的周长为:周长= 2 × (6 + 4) = 20cm2.2.2 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4 × 边长其中,边长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的周长为:周长= 4 × 5 = 20cm2.3 练习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1.一个长为8cm,宽为3cm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宽为5cm,它的周长是多少?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0cm,它的边长是多少?2.4 解答请同学们交流思路,共同解答练习题。
三、小结3.1 知识点回顾在本节课中,我们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周长的概念,同时巩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长方体正方体[1]
三、长方体正方体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用这样的正方形围成一个正方体,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 )厘米。
4、分一分, 填一填。
上图中, 平面图形有( ), 立体图形有( )。
【设问导读】阅读课本39页例3。
1.看一看, 填一填。
2.画法分析。
(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也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正确解答。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自学检测】【巩固练习】1、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形。
123456798我从前面看。
根据下面的立体图形,指出从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相应图形,并填一填。
( ) ( ) ( )图1 图2 【拓展练习】 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与3号面相对的是( )号面。
2.填表。
(单位:dm ) 图1 图2下面的面积(dm 2)后面的面积(dm 2)左面的面积(dm 2)教 师 课 后 反 思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课 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 1课时学习1.理解物体表面和表面积的含义, 以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4 32 165 6 42333【自学检测】1.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c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d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m3作单位的物体有()。
2、说一说, 在生活中, 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m3, dm3, cm3作单位?\\3.在体积小于 1cm3 的物体下的方框里画“√”, 大于 1cm3 的方框里画“△”。
学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导学案1人教版数学三上(最新)
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安排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分钟)1.出示卡片,引导学生找出卡片中的四边形。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在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导入新课。
你会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吗?通过今天的学习,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自己动手找出四边形。
2.先观察再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1.把四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答案:略。
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5(一)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二)进一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小组汇报:学生1:我们小组是用刻度尺量,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学生2:我们小组是用纸对折的方法,将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2.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对边(),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短边的长叫做()。
(2)正方形有()条边,()条边都相等。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钟) 1.动手剪一剪,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动手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条的各角。
(三)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都相等。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把正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最后对角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二)1.认真剪后观察,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小组合作完成。
用三角尺测量,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
(三)学生交流讨论。
有()个直角。
答案:(1)4 相等长宽(2)4 4 (3)43.分一分。
(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圈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答案:④⑥⑨①⑤⑦②⑩三巩固练习。
(5分钟) 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谈自己的感受和疑惑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數學教案設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物展示或图片呈现一些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如书本、黑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何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探索新知:(1) 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先测量出长和宽,然后沿着边线剪下并拼接,得出周长就是长加宽的两倍。
(2) 正方形的周长同样让学生测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剪下并拼接,得出周长是边长的四倍。
3.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值题目,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第117页的例1和第118页的练习题。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学会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分辨出它们,并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会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以及一些实际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如课本、文具等。
学具:孩子们需要准备一些纸张,用来画出他们观察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如课本、文具等,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名字。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向孩子们介绍它们的特征,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等等。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完成练习题,加深他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清晰的板书,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或者学校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然后画出来。
答案:孩子们需要描述出他们观察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画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我会在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否能够正确分辨它们。
拓展延伸:我会在下一节课中,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题,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和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导入阶段,我选择了实际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如课本、文具等,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每排几个(长)6有几排(宽)2个数12面积12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据相同的情况。
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导学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导学案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S=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用字母表示:S=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可以分别写成()、()、()。
二、合作探究探究长方体的体积:1、大家动手操作,用体积1cm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中。
2、通过操作、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
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
3 、长方体的体积=()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用字母表示:V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举一反三:a=__________ b=__________ h=___________探究正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的体积=()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V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体的公式一般写成:V=__________那么,a=____________三、展示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
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表示(),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表示( ),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表示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_________ ×_______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还可以写成:用字母表示:V= ______ ×_________四、训练反馈。
1、判断正误。
(1)、一个长方体长是3米,宽是2米,高是4米,它的体积是24平方米。
()(2)、一个长方体长是8分米,宽是10厘米,高是60厘米,它的体积是8×10×60=4800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导学案教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导学案教学案导学案设计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通过实践探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分辨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来设计的,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归纳能力。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利用学具与生活中的四边形相比较,使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操作中进一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量一量、剪一剪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各种几何图形学具卡片、钉子板学生准备:各种几何图形学具卡片、图钉、彩纸、剪刀、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6分钟)1.引导学生完成学情检测卡。
(1)说一说四边形的特征。
(2)引导学生说出每组图形的不同。
2.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对比,我们发现长方形和其他两种四边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完成学情检测卡,然后汇报。
(1)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2)第一组图形的不同点:长方形有4个直角,平行四边形的4个角都不是直角。
第二组图形的不同点: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梯形的角不是直角;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也相等,梯形的4条边都不相等。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四边形的特征:有()条直的边,有()个角。
2•下列图形是四边形的有0。
二、实践探究,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0分钟)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知长方形边的特征。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2.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角的特征。
3.引导学生归纳长方形的特征。
4.引导学生思考:哪个四边形和长方形最相似?(正方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操作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正方形的特征,并归纳出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
四、展示
精彩展示!认真倾听!大胆质疑!
五、反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请你当裁判:龟兔赛跑,小兔沿 1 赛道跑一圈,乌龟沿 2 赛道跑一圈,谁跑的
路程长?
30 米 70 米
50 米
2、爸爸要给一面长 2 米宽 1 米的镜子做一个铝合金边框,需要多少米的铝合金材 料?
2米 1米
3、用一根长 36 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六、梳理(用你喜欢的方法梳理今天的知识):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7-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主备
李富云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 4 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我会解决与周长有关的问题。
知识链接: 1、用红笔描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
)相等,四个角都是(
)。
3、正方形的(
)都相等,四个角都是(
)。
一、独学( 认真阅读课本第 85 页的内容,完成独学的题目)
任务一: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4 厘米
温馨提示:要求 长方形的周长实 际就是求四条边 的总和。
6 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任务二:计算下面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5 厘米
二、对学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小对子交流独学部分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学习中的疑惑。
三、 群学
比一比、试一试,我们组发现最简便的计算公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具、学具:实物和模型知识链接: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预习案(学法指导:1、根据“教材助读”中的问题,阅读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检。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的“我的疑惑”处。
)一、教材助读:1、观察信息窗1的图片,思考这些物体可以分为几类?每类物体有什么特点?2、结合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仔细观察有什么特征?二、预习自检:1、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长方体有个面,分别是面、面、面、面、面、面,相对的面,从一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个面。
思考:长方体的六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2)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想一想,长方体的棱在哪?怎样数棱才能做到不重复?长方体共有条棱,按照棱的长度可以分为组,相对的四条棱。
(3)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思考;长方体的顶点在哪?怎样数顶点才能做到不重复?长方体共有个顶点。
(4)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有条长,条宽,条高。
3、结合手中的正方体,思考:(1)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每个面是形。
(2)正方体有个顶点。
(3)正方体有条棱,每条棱长度。
三、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带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究解决。
)展示课(使用说明:1、组内进行合作探究;2、组间展示交流,教师精讲点拨)一、组内交流展示主题1、分别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从面、顶点、棱三方面)2、结合手中的实物介绍一下,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3、从面、顶点、棱三方面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小组疑惑问题:章节名称:四单元第一课时名言警句:考特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2二、小组间交流展示:展示主题1、分别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从面、顶点、棱三方面)2、结合手中的实物介绍一下,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3、从面、顶点、棱三方面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预设:1、学生对长方体三种棱的认识不清楚,需老师点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數學教案設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与边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篮球场、黑板等,引出“周长”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存在。
2. 探索新知(15分钟)(1)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用尺子量出每条边的长度。
(2)根据测量的结果,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3)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3. 巩固练习(1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结与反思(5分钟)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设计一份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后记:记录本次教学活动的情况,包括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教案附导学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教案附导学案第一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教案附导学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复习目标1、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含义,并能运用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2、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及相应字母表示,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会用某个面积单位测量物品表面和图形的面积。
3、知道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4、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5、理解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区分长度和面积单位,能应用公式解答简单问题。
二、复习重难点1、重点:认识面积,比较面积的大小,能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利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难点:理解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区分长度和面积单位,能应用公式解答简单问题。
三、复习过程1、复习要点① 面积的含义② 面积单位③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④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面积计算⑤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2、考点清单考点一:面积的含义(1)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方法:①观察法;②重叠法;③数方格法。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在同一题中单位标准应统一。
多媒体出示对应练习1-2题考点二:认识面积单位(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分别用字母()、()、()表示。
(2)测量较小物体的面积时用()作单位,测量稍大物体的面积时用()作单位,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时用()作单位。
(3)面积单位指的是“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长度单位表示的是长度或距离,两者不能比较。
多媒体出示对应练习3、一根2米长的直尺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大。
A.直尺B.正方形C.无法比较4、在()里填合适的单位。
考点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5、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1平方米=()平方厘米考点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多媒体出示6-8题,在做题中掌握基本公式。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2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2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西师大版一、课前预习1.观察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回顾课本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弄清它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二、引入新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是哪些平面图形,它们有哪些特征。
2.老师出示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认识它们的特征。
3.让同学们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地方。
三、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在同学们的集体合作中,自主探究、归纳、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及共同点和特殊点,最后编写合作报告。
2.分组表演:将小组讨论的结果用表演的形式呈现给全班同学。
3.总结: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引导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四、课后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常见使用场景?能否举例说明?2.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思考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要盖一个面积为 30 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园,长度是 5 米,请问宽度应该是多少米?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相关的习题,并认真对照答案。
2.利用教材中给出的图形,自己画出与它们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找出图形之间的异同。
六、思考题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应用场景?能举例说明吗?2.长方形为什么比正方形更加灵活?若要在长方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它的周长,应该如何改动?3.正方形为什么比长方形更加规整?在规定面积的前提下,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以上内容是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的导学案。
同学们可以通过预习、课上讨论和合作探究,形成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征的深刻认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作业和思考题能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47 姓名:授课日期: 11 月 24日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预习指导
【自研课本第85页例3的内容。
】
1、认真阅读例题内容。
2、不能理解的问题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学习目标】我要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要学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主题一】长方形周长探
究
【想一想】
蓝色卡片的形状是()形,要求卡片的周长就是求()形的周长,即()条边的长度和。
【算一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张卡片的周长.(完成在随堂笔记1处)
【自我提升】
1、根据解题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求周长的方法?能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试一试!(完成在随堂笔记2处)
2、自主编一道有关长方形周长的实际应用题并计算。
(完成在随堂笔记3处)【主题二】正方形周长探究
【想一想】
红色的卡片是()形,要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求正方形()条边长度和。
【算一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完成在随堂笔记4处)
【自我提升】
1、你能总结归纳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试一试!
(完成在随堂笔记5处)2、自主编一道有关正方形周长的实际应用题并计算。
(完成在随堂笔记6处)(7分钟)1.两人小
对子:
交流长方
形、正方形
周长的计
算方法。
2.七人互
助组:
在组长的
带领下:
1、你更喜
欢哪一种
计算长方
形、正方形
周长的方
法?
2、将自己
编写的实
际应用题
读给其它
同学听一
听,比比看
谁编的对,
谁编的好!
3.准备展
示
(10分钟)
展示方案一主题:【我
是探究小专家】
1、带领大家回顾长方
形边长的特点,介绍一
下什么是长方形的周
长。
2、先介绍长方形卡片
周长的几种计算方法。
3、你喜欢哪一种?为
什么?总结归纳长方
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展示方案二主题:展示
一下!
展示一下本组同学的
自编计算长方形周长
的题,进一步巩固长方
形的计算方法。
看谁的
更贴近生活!
展示方案三主题:【我
是探究小专家】
1、带领大家回顾正方
形边长的特点,介绍一
下什么是周长。
2、先介绍正方形卡片
周长的计算方法,再总
结归纳正方形周长的
计算方法。
展示方案四主题:展示
一下!
展示一下本组同学的
自编计算正方形周长
的题,进一步巩固正方
形的计算方法。
看谁的
更贴近生活!
(18分钟)
【主题一笔记】
随堂笔记1:计算卡片的周长
要计算长方形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
( )和()。
算法一: = (厘米)
算法二:= (厘米)
算法三: = (厘米)
随堂笔记2:
长方形的周长=
随堂笔记3:
编题:
计算:
【主题二笔记】
随堂笔记4
要计算正方形周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
( )。
算法一: = (厘米)
算法二:= (厘米)
随堂笔记5:
正方形的周长=
随堂笔记6:
编题:
计算:
明明想用篱笆在房屋后面的空地上围
一个长10m、宽5m的长方形鸡场,30m
长的篱笆够不够?
最少需要多长的篱笆就能围成这个养
鸡场?
自主研读右侧自我体验题
1.细心观察右边习题。
2.完成在学道上。
(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