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公报》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探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然灾害报道的三种模式:一是以灾情为主,二是以人为主的报道,三是综合型报道。接着介绍了《大公报》概况。《大公报》是一个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现今发行的报刊杂志中最公正、权威的报刊之一。最后深入探究了《大公报》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大公报》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有三个方面:一是认识自然灾害;二是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心;三是联结社会力量。
标签:自然灾害报道;《大公报》;价值
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变异现象,其发生范围局限于人类社会,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新闻报道就是对社会层面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进行真是可靠的报道,将与事件信息通过报道的形式传递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更多的人了解事件的真相,并做出应对措施,因此自然灾害报道是现代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灾害报道有其固有的报道价值和新闻价值,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大公报》的报道对其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进行浅析。
一、自然灾害报道概述
一般来说我国新闻界将以自然变异为诱因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海啸、冰雪、风暴、旱涝等,这些灾害是以自然因素为主导,其发生不以人类的抑制而转移。对于这类灾害只能通过强化应对与救治的方法来降低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结果,并不会因为人类意志或活动而消除或改变。在这个背景下,媒体应当如何报道自然灾害,就成为新闻报道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媒体的基本使命出发就可以理解为媒体如何报道自然灾害。
通常媒体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有主要三种报道模式,一种是以灾情为主,主要报道自然灾害本身的情况,例如风暴形成的地点,冰雪的影响范围等;另一种是以人为主的报道,主要报道人类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受到的影响,例如受灾人数、人类在面对灾害时的精神面貌等;最后一种自然灾害报道是一种综合型报道,以客观的“灾情”报道为基础来报道“人情”情况或变化等,这也是现代新闻报道中主要采取的自然灾害报道模式。
二、《大公报》简介
《大公报》于1902年创刊,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行时间最长的报刊。由于其历史上的影响力,即使在现今《大公报》依然有其独特的影响力。
不同于其他报刊杂志,《大公报》是一个综合性刊物,其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现今发行的报刊杂志中最公正、权威的报刊之一。因此,研究《大公报》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对中国自然灾害报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大公报》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
1、认识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变异现象,以“灾害”的形式显现出来,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造成人类社会的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等。但是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灾害是一种频发的时间,并不会因为文明的发展或科技的进步而改变。
在过去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过分敬畏,单纯地人为自然灾害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而在生产生活中规避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话题。《大公报》自1902年创办开始就关注与自然灾害的报道,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正视自身,真确认识自然灾害的开始。
当自然灾害发生后,不在选择逃避的方式去规避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话题,而是选择报道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各种各样不同的自然灾害。《大公报》对自然灾害报道的价值也由此体现。畏惧自然灾害是对自然敬畏的一种方式,通过报道介绍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是另一种形式的对自然的敬畏。《大公报》对自然灾害的报道代表的不仅仅是报刊出版社或撰稿人的意志,其更多的是代表人类社会的意志。认识自然灾害同样是认识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在自然中给自己进行合理定位,积极改造自然的重要过程。
2、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心
新闻报道的一个原则就是将事实报道出来,让社会广大民众认识到事件的真实面目。上文提到,自然灾害报道同样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自然灾害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然变异对人类社会产生损害结果的事件,讓更多人了解事件是新闻报道的责任原则。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变异现象,其发生时必然会引发一定的损害结果,因此有必要通过新闻报道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促进政府和人民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对应措施。
3、联结的社会力量
《大公报》对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有助于社会广大公民及时了解自然灾害的真相。例如,影响范围、损害结果等。公民通过报刊可以真实获取到灾害发生的性质、原因、危害程度等,甚至可以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推测出可能发生的二次灾害和次生灾害等重要信息。灾区人民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提前做好次生灾害和二次灾害的防护,而灾区外的人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灾区人民需要的帮助的类型,从而展开社会救援工作、募捐工作等。
这里有两个完全相反的例子,来证明自然灾害报道在联结社会中的价值。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由于我国通讯技术相对落后,灾区的信息无法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在社会中传递,政府以及其他地区民众无法及时获取灾区的相关
信息,无法展开有效的救援工作,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结果。在日本民众对核危害记忆深刻,他们有防范核危害的知识,辅导核电站发生泄露后,报刊进行了真实的报道,政府在报道的支持下展开救灾组织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人员疏散、避难操作,同时由于灾害报道的详实,民众中才没有产生恐慌和抵触情绪,日本才能够稳定度过这次核泄漏危机。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大公报》也对地震情况进行了详实的报道,促进了与灾害相关的信息在社会层面上的有效扩散。因此,大量的公民才能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义务救灾。这就是报刊自然灾害报道的社会联结功能,也是新闻报道社会功能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