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语言学浅论语言学

合集下载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语言学如同它研究的对象——人类语言那样普通显现,没有什么特别艰涩的,这是大多普通人在第一感观中的认识。

这样可以说是将语言学简单而且表面化,这是肤浅的理解,如此这样,就无法深刻的探索得语言学的本质。

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认识而且还很固执的笃信自己的判断呢?这是因为视野,大众只是看到了语言在自己存在的时代,自己生活的群体间的交流。

也就因为视野决定了对语言格局的把握,决定了对语言区间的把握。

语言的区间存在多样性,有历史的区间,有地域的区间,特别还有未来的区间,而种种区间间有距离,有距离也就构成了交流的障碍。

单从语言讲,它是用来沟通人类情感的,它是人类感情、思想、智慧的载体,而一种天然的距离阻隔了今日与历史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交流,今天与未来的传承,那么语言学作为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为消除这种障碍构筑彼此对接的轨道,以一种平台使他们交流畅通。

交流才是语言的本质,交流流畅是语言学的功能所在。

我们若只认识到语言学在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职能,也无法深刻的理解语言学,而只是使语言学平面化,不能使其主动影响社会交流的功能,也就削减了它的职能。

我们还要在语言发展的轨迹上,以一种科学态度审视,揭示其本质。

语言不仅是讲述客观事实,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载体。

语言在传递中发生了变化,如遗失现象,还特别的是反义现象,这些特点也就是语言学存在的意义,那么情感就为语言的发展的隐性动力,而情感抉择是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征,是自我意识的展示。

这就是我们依语言的表现特征探知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情感特征,从而解读他们的心理。

语言的发展当然不只在主观因素,还有众多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不通存在,他们彼此要在碰撞中融合。

例如我们中国语言,我们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调为基础,而就在北方语言区上也依然存在历史进程中传递下来亦然消失的语言的痕迹,特别表现在口语上,更具体讲如陕西人说“快”它不是一个字,而是一连串的“音读”我们即就是用音标也无法注明。

关于汉译佛经语言性质的几个问题

关于汉译佛经语言性质的几个问题

下章预告
• 下一章将重点探讨汉译佛经中的文化元素和宗教思维模式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揭示汉译佛经的独特性和 价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特点
汉译佛经语言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词汇体系和表达方式,与古汉语有较大 差异,对现代读者阅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挑战。
汉译佛经语言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汉译佛经语言起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 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语言体系。
发展
汉译佛经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早期、中 期和晚期,每个阶段的翻译风格和语言特点都有所不同。
跨学科研究
汉译佛经语言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如语言学、佛教研究、历史学等。通过跨 学科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译佛经的语言性质和特点。
深入挖掘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需要对汉译佛经语言的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和研究,以揭示其更深层次的特点和规律。
应用研究
汉译佛经语言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有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佛教文化传承、古 汉语研究、语言学研究等领域,汉译佛经语言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语境适应
汉译佛经语言在语境适应上通常采用较为中性 的语言风格,避免使用过于情感化或主观化的 表达方式。
03
汉译佛经语言与汉语的关 系
汉译佛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
词汇影响
汉译佛经引入了许多佛教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如“ 佛”、“菩萨”、“涅槃”等。
语法影响
汉译佛经对汉语的语法也有所影响,如使动用法、处置式等 。
语言价值
汉译佛经语言是一种具有 独特特点的语言体系,对 研究古汉语和语言发展有 着重要的意义。
02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我们先举三个成语的例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的四种痛苦。

《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

”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的真性。

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的关键。

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

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的来源了,例如:方便:梵语pā yā的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

语自《法华经·方便品》。

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相关推荐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词汇、文学、歌舞、绘画、雕塑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普及的过程中,佛经的翻译、佛事活动的进行以及说法布道等,使得大量的佛教典故和佛学思想深入民间。

与此同时,佛教语汇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用语中,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

熟语作为汉语词汇中极富活力的一个分支,也深受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

由于佛学中有许多启迪智慧的典故、指导人们处世做人的人生哲理,且为便于传播采用了许多通俗的表达方式,使得这些蕴含佛家教义的熟语广为流传。

佛源熟语大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有些来自对佛教教义的概括,有些是源于佛教修持实践,有些是来自我国古代对佛家的论著或对佛经的翻译,有些是对佛经故事的凝练,有些是运用比喻来使佛法生动,有些是佛教中的专有名词,还有一些是古代民众自身对佛教理解的描述。

由于熟语形式多样,生动而富有内涵,不仅便于普及佛法,而且能够丰富汉语词汇,使汉语的表达更加形象细腻。

(一) 成语成语具有音韵之美,且词语搭配固定,含义隽永又不失精炼,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其中有大量的成语都具有佛教背景,这尤其体现在我国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如《红楼梦》、《西游记》、《天龙八部》等等,其中都含有大量的佛学思想和佛源词汇。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大量的典籍均为梵文,需要翻译为汉语才能为人所了解。

而梵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体系,为准确表达佛教典籍中的思想,译者自行创造了一些词语,如成语,以契合汉语的表达特点。

同时,为便于传播佛法思想,僧人大多采取说教或说唱的方式。

由于佛法中有许多精深的教义,难于为寻常百姓理解,僧人讲法时便尽量采用通俗生动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进而衍生出了大量的佛源成语。

传播至今,已有一些成语偏离了原本佛法所要阐释的内涵,但着实丰富了汉语体系。

玄奘译经的语言学考察

玄奘译经的语言学考察

2006年1月第38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Jan.2006Vol.38No.1玄奘译经的语言学考察Ξ———以《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汉对勘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继红 提要:本文将《阿毗达磨俱舍论》原典与玄奘译本对勘,考察玄奘译经与原典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玄奘译经中由于受原典语言影响所产生的异于中土文献的语言现象,并分析玄奘跨越梵汉两种语言类型差异的翻译策略。

玄奘运用仿译的方法来翻译梵语原典中的语态范畴,“能V”是主动语态标记,“所V”和“可V”是被动语态标记。

梵语与汉语的小句联结方式存在类型差异,玄奘将原典中的五类语法现象译为复句,从而准确再现原典中谨严的逻辑关系。

玄奘为了使译经易于了解,添加了“颂曰”、“论曰”、“……言”、“……者”和“言……者”等语言标志。

关键词:玄奘、译经、梵汉对勘、阿毗达磨俱舍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429(2006)01-0066271.引言玄奘位列中国四大译经师之首1,是佛经“新译”的创始人。

玄奘大师既不赞成鸠摩罗什“不严于务利原文,而在取意”的意译文风,也反对佶屈聱牙的直译文体。

他的翻译不但要求文和义切合原作,并且要求文从字顺,目的是既不有损原意,又便于读者了解,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创的“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

对玄奘译经的考察是佛经翻译史、翻译理论史的重要研究内容。

汉译佛经语言是佛经翻译的产物,源头语言是梵语等古印度语言,以及其他一些中亚古代语言,目的语言是汉语,涉及到原典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转换。

因此,汉译佛经中存在着汉语与原典语言的混合。

这种性质要求在译经研究中运用梵汉对勘方法。

季羡林(1951)认为,“因为中文同梵文文法构造非常不同,所以最初翻译的时候,当然感到很大的困难。

由于实际的需要,许多译经大师都谈到翻译的标准和理论。

浅谈语言学概论范文

浅谈语言学概论范文

浅谈语言学概论范文语言学概论是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内容进行介绍和总结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其他语言学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

本文将对语言学概论进行探讨,并对其重要性、研究内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语言学概论在语言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言是人类独特的交流工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石,而语言学则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学科。

语言学概论作为语言学的起点和基础,为后续的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语言学概论的学习,可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范畴、方法与技巧,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语言学概论主要包括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语言的基本属性、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内容。

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部分介绍了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从人类如何从无语向有语演变、语言的起源和传播到现代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语言的基本属性部分主要介绍了语言的功能、形式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语音学研究的是语音的主要特点和规律,形态学研究的是词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规律,句法学研究的是句子的组成和结构规律,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和词的意义。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规范和实际运用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探讨,可以对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此外,语言学概论的应用前景也是不可忽视的。

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其应用涉及广泛,如教育、翻译、广告、媒体等各个领域。

通过对语言学的学习,可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技巧,为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同时,语言学的研究也为语言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学的贡献。

因此,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不仅对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各个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最后,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通过对语言学的学习,可以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语言使用的规律和意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佛经翻译演化了汉语反切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佛经翻译演化了汉语反切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佛经翻译演化了汉语反切王了一(王力)先生在他的《中国语言学史》如此写道:郑樵《通志艺文略》说:"切韵之学起自西域。

久所传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音博,谓之波罗门书。

然犹未也,其后又得三十六字母,而音韵之道始备。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反切之学自西域入中国,至齐梁间盛行,然后声病之说详焉。

"姚鼐《惜抱轩笔记》说:"孙炎所以悟切音之法,原本婆罗门之字母。

"纪昀《与余存吾书》说戴东原《声韵考》"…于等韵之学以孙炎反切为鼻祖而排斥神珙反纽为元和以后之说…然《隋书经籍志》明载梵书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汉明帝时与佛经同入中国…安得以等韵之学归诸神珙、反谓为孙炎之末流旁支哉?"以上所述各家的言论。

说明了反切的产生是受了梵文字母的影响。

这种说法是完全有根据的。

这说明了反切之学不产生在汉明帝之前,而产生在汉明帝之后。

其所以产生在汉末,因为要经过一段摸索的过程。

以汉字充当拼音字母,这正显示了我国古代学者的巨大创造。

王先生在这段话之后,还批评了陈澧《切韵考》的说法,陈澧反对反切受外来的影响的说法。

兹不引述。

主要是"何不"为"盍"、"不可"为"叵"等二合音,他认为"皆出于周秦时",王先生说这种二合音,原来是实际语言里无意识的运用,并非像后来那样当作一种正式的注音方法。

事实上,孙炎等学者在汉末也只是开其端,反切真正大大盛行还要等到齐梁间,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已提到了。

【神珙】唐代和尚,音韵学家。

西域人。

宪宗元和以后人,所著有《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其序言引及《元和韵谱》,并论四声读法,上附《五音声论》,分喉、舌、齿、唇、牙五声,每声各举八字以见例,为后世用字母论音韵之滥觞。

今见附《玉篇》末。

王了一王了一(190O--1986)原名王力,广西博白人。

禅宗语言观的现代语言学解释

禅宗语言观的现代语言学解释

禅宗语言观的现代语言学解释徐默凡禅宗是中国古代影响巨大、风格独特的佛教宗派,它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它的语言观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以及由这种语言观所带来的超常出格、奇特怪诞的语言实践。

为了深刻剖析禅宗语言观的奥秘,我们对饱含东方古老智慧的禅言禅语进行了一些现代语言学的科学解释。

一、不立文字与现代意识理论。

禅宗认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排斥一切语言符号,而大力提倡!顿悟∀法门,强调自性本来具足,一旦见性,人人可以成佛。

这种无需任何过程和中介的直觉体验,正与现代意识理论中所谓的体验意识相契合。

人在拥有语言之前,他的意识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无所谓物我,也无所谓时空。

语言一旦横空出世,便不可避免地要对自己的意识进行反思,于是混然的意识便在语言的参与下分割成界限分明的两大板块:语言意识与体验意识。

所谓语言意识,又可称为反思意识,即人类可以使用语言这个工具对之进行清晰准确的理性思考的一部分意识。

利用语言,人们可以把这部分意识变成可操作对象,跳出其外,进行考察和把握。

而人类的意识中又有另一部分,诸如灵感、感情、直觉等,是无法被语言捕捉来进行反思的,这部分只能体验不能确切把握的意识,便称为体验意识。

人类在创造语言之后,依靠这个得力的!助手∀,建构起错综复杂的社会组织,发展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语言意识的重要性也随之无限膨胀,甚至到了这样一个极端的地步:仿佛只有语言能够准确说出的,才是真实的,语言之外就是虚妄和谬误。

而禅宗是对这一偏颇的有力反驳,它所追求的见性和顿悟,明显不属于语言意识,不用语言带来的区分对立概念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而是要超越世俗认识和通常经验,回归体验意识那混然浑成的境界。

禅理与悟性是深深扎根于体验意识中的,它不需要也根本不可能被语言所逻辑分明地阐发,只有当禅者全身心沉浸于其中的关注与领悟时,禅的世界才会豁然开朗,显示出大智慧大自在。

为了摒弃语言意识中那个经验的世界,回归体验意识中的奇妙与生动,禅宗采纳!不立文字的∀语言观,就显得相当合乎逻辑了。

佛经语言研究与佛经的语言学考辨——读《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

佛经语言研究与佛经的语言学考辨——读《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

佛经语言研究与佛经的语言学考辨——读《东汉疑伪佛经的
语言学考辨研究》
顾满林
【期刊名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
【摘要】今存早期汉译佛经中有一部分的翻译时代和译者已难确考,方一新、高列过合著《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结合文献学证据和语言学证据,通过严密的考辨确证了一大批疑伪佛经的真实翻译年代.由于佛经文献的产生途径和流传过程涉及诸多复杂情况,疑伪佛经考辨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顾满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2
【相关文献】
1.海外学者对东汉可疑佛经的考辨 [J], 方一新;高列过
2.海外学者对东汉可疑佛经的考辨 [J], 方一新;高列过
3.佛经津梁,辞典资源──读李维琦先生《佛经释词》《佛经续释词》 [J], 尹福;舟人
4.读方一新、高列过《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 [J], 曹婷
5.《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析佛教语言对中国语言的潜移交融影响

析佛教语言对中国语言的潜移交融影响

析佛教语言对中国语言的潜移交融影响作者:向天一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从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中得到启发,解析佛教语言在中国人词语、成语,地名中的运用,并对国人文明、道德的缺失起到信仰和感化的作用,使“中国梦”早日实现。

关键词:佛教;词语;成语;信仰[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15年10月在无锡举行,佛教复归振兴,光芒普照大地。

作为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国人大多以为我们日常中的语言文字出自原创,由甲骨文、行、隶、草、篆等发展组成。

殊不知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到唐代已经中国化,2000多年以来对被善于吸纳包容的中国人收入囊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我们的汉语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舶来品已潜移于中国人的身体交融于中国人的语言影响了中国人信仰,从街头巷尾的闲聊、到跃入纸上的文字无不有佛教语言的身影。

它使中国人的表达变得丰富有趣,思维变得深刻严谨。

我们不信佛,但我们离开佛恐怕有口难开,寸步难行了。

让我们从日常语言开始,欣赏解析佛教语言对中国语言的潜移交融和影响:(一)潜移交融一、词语一些出自佛语或经文的说法,其词性或词义则不曾脱胎换骨,仍存留其最初的含义。

1、心眼:“心眼” 最初出自《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

”此处“心眼”,佛教指藉禅定之力可透见障外之色,照了诸法。

即不依肉眼,亦不依天眼,由定力能照见他方佛国诸佛及佛土的种种庄严殊胜,或能觉知己身内之种种不净。

我们口头所说的“心眼”也就是延续了这种“内心的关照”,的意思,引申为了“心底”,“心地”的口头语。

2、刹那(音译):是佛教经典《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传入中国后,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仅用来说明短暂时间,犹“一瞬间”。

3、现象(意译):则解释为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简化了内容的复杂性,字词的独立性。

佛经语言学浅论

佛经语言学浅论

佛经语言学浅论作者:何婉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20期摘要:文中说明了“佛经语言学”的定义、内容、范围等,以及如何研究“佛经语言学”、研究佛经语言学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佛经语言学;定义;条件;意义作者简介:何婉萍,民族:汉,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音韵与方言[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137-01众所周知,自汉代以后,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佛教文化长期巨大深刻的影响。

这一影响得以实施的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条件是延续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它使一种属于另一独立发展体系、比之汉文化有极大差异的异邦文化以汉语的形式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体现,不但使佛教能够在中土广为传播,还为汉语历史文献宝库创造了流传至今仍有将近六千万字之巨的重要财富。

所谓“佛经语言学”,就是要弄清楚古代佛经里面所说的话,这样不但能帮助读者克服读经时的语言障碍,更可以作为探索古代汉语的重要凭借。

一、引言民国初年,梁启超写了一部《佛学研究十八篇》,其中有《翻译文学与佛典》一章,特别强调“我国近代之纯文学,若小说,若歌曲,皆与佛典之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

”并论及马鸣所造的《佛本行赞》,实是一首达三万余言的长歌,虽然不用韵,然而读起来,却觉得与《孔雀东南飞》等古乐府相彷佛。

而其《大乘庄严论》则几乎是一部《儒林外史》式的小说。

能令读者“肉飞神动”。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更用了两章的篇幅来介绍“佛教的翻译文学”。

他认为佛经“给中国文学史开了无穷新意境,创了不少新文体,添了无数新材料”。

胡适又认为,印度文学里有一种特别的体裁,散文记叙之后,往往用节奏文体重说一遍,这部分叫做“偈”。

中国弹词文学里的说白与唱文夹杂并用,便是受佛经的影响。

自梁启超、胡适以后,人们除了宗教的佛经、哲学的佛经之外,开始注意佛经文学的一面。

然而,文学和语言是一体两面的。

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

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

作者: 方一新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
出版物刊名: 古汉语研究
页码: 77-83页
主题词: 《大方便佛报恩经》 语法 词汇 东汉译经 魏晋时期 佛经语料
摘要:《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大藏经题署“失译,附《后汉录》”。

学者通常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用,值得商榷。

本文尝试从语法(判断句、被动句和疑问句)、词汇(一般语词
和“~切”式复音词)的某些角度,对其翻译年代进行推定。

本文认为,《大方便佛报恩经》所反映的语法词汇面貌与可靠的东汉译经不同,应该是魏晋以后的译经。

肯尼斯?罗伊?诺曼先生的佛教语言学研究丨纪赟

肯尼斯?罗伊?诺曼先生的佛教语言学研究丨纪赟

肯尼斯•罗伊•诺曼先生的佛教语言学研究丨纪赟本书作者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肯尼斯·罗伊·诺曼(Kenneth Roy Norman, 1925—)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印度学家、佛教语言文献学家之一,他的专长主要是研究中古印度雅利安语。

这类语言又称印度俗语(Prakrit),是相对于印度古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经堂语梵语(Sanskrit)而言。

在学生生涯之中,他就师承可能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一位,同时也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剑桥大学梵文教授贝雷爵士(Sir Harold Walter Bailey,1899—1996)。

贝雷爵士的学术成就其实应该专文介绍,此处只是简单提一下,即使传说他能够阅读五十多种语言的说法实在无法证实,但文献可征者,至少他可以阅读的语言中包括英、法、德、俄、意大利、西班牙、拉丁、古希腊、泰米尔、阿拉伯与日语,而由于他教书的关系,又可以说是“非常精通”梵语、巴利、犍陀罗、于阗、阿维斯塔等诸多古印度雅利安语族的语言。

与这样一位专攻伊朗语支,却同时可称为通才的老师不同,诺曼教授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之中主要专攻公元前阿育王石刻铭文的语法、语音及其语言学特性,与此同时,诺曼教授也是目前存世最为伟大的巴利语专家之一。

他一生中校勘或翻译了巴利语圣典《长老偈》《长老尼偈》《经集》《法句经》《波罗提木叉》等。

1983年,他还出版了典范性的著作《巴利文献》(Pāli Literature, 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 1983)一书。

他学术生涯中的大量单篇研究文章,后来被收入巴利圣典学会(Pali Text Society)结集出版的著作集之中,达整整八卷之多。

正是因为他对佛教文献学,尤其是巴利文献整理的巨大贡献,所以自1981—1994年间,他成为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巴利圣典学会的会长。

而且,作为英国人文学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他也是历史悠久的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哲学科学佛学语言学及其它MicrosoftWord文档

哲学科学佛学语言学及其它MicrosoftWord文档

哲学科学佛学语言学及其它高旷摘要:矛盾对立统一作为哲学法则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其认识和应用地广度与深度;立处即真是身见、隅见、角度见、立场见、边见、建立见;任何角度都不立,任何角度都能立,才是把握圆融智慧之途;统一、不二、全息、圆融是宇宙地终极实相、智慧;探索深度世界地两种殊途;语言文字地重新评估• 关键词:矛盾统一;哲学;科学;般若中道、智慧;探索;语言文字哲学是经验、知识形而上地总结,就像是数学、化学地公式,是“干涸地智慧” <无水之河床),哲学只有真正指导和应用到实践中才起作用,否则, 就流于空文虚谈、失去干慧地意义;也就是说,干慧与践证并行才能称之谓真正地智慧•笔者认为,矛盾对立统一,纵横内外,涵盖无间,是适用于一切地宇宙终极哲学法则;其它法则,则是立场性、过程性、表象性和非究竟性法则,只能解释部分现象,而不能解释一切、穷尽一切、圆融一切•这只不过是旧话重提、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而已;古今中外地有代表性地学说,无不以之作为最顺手、最精当、最适合表述地工具,以便更准确、恰当地表达对物、事、理等等一切地解读;这是因为,任何看似简单、直观地一个物、事、理,都包涵着无限多、而且是对立地要素.矛盾统一在儒学中称谓中庸之道,在易学中太极生两仪,在佛学中称谓般若中道,在《道德经》中则直接称之谓道<守中),究其根本,实则意一名异• 矛、盾是可以被感知、被意识地相反地表征、表相、表态,而统一、不二、平衡、圆融才是根本,才是究竟.笔者认为,认可法则本身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对它地认识和应用地广度与深度却是最大地问题,这是由不同地角度、立场、方式、方法决定地•下面将一一展现•1 矛盾统一地常识性认识和应用矛盾统一哲学在人们地一般生活中,很大程度上是把握“度”地所谓“智慧”,这是由人类地感功、生理和心理承受力所决定地•从认知层面上,无限可能被人类地感功、承受力、知识及视野所否定•不吃饿死,吃过了撑死;温度高了热死,温度低了冻死;过胖易得病过瘦营养不良;医药能救人也能杀人;过犹不及等等,在此,矛盾,统一于人类生命地感知与存在,存在决定着什么是“真道理” •动极生静,静极生动;空则能盛,虚则能容;有舍才有得;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风险与利益成正比;利人者利己,害人者害己;贬低是买家,褒扬是卖家;欲望与自由自主成反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溺爱和严惩同样是处于关爱.在此,人们充分感悟到矛盾统一作为难以跨越地法则存在•动则有咎,害益并行;缺乏理性,科技带来地实惠与灾难将成正比。

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红尘深处听梵音——佛教文化与语言姓名:候涛涛年级:2012级临床七班学号:2012514205代课教师:李军于红尘处听梵音——佛教文化与语言文化摘要: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千余年来佛教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洪流之中。

佛教对第二故乡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家观音,户户弥陀”是中国民众对待佛教最直观的写照。

尚且毋须高谈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交融,仅从街头巷尾的闲聊中小觑佛教对我们日常语言的影响。

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量应用的;就连描写男女爱情时所用的“心心相印”,以及校园里流行的“导师”、“作业”等用语也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至于由佛教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如“大千世界”、“一尘不染”、“皆大欢喜”、“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佛教文化已经深入我们日常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中国文化、汉传佛教、梵语、派生、多元一体、正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语源远流长,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其词汇量的丰富运用的灵活是其他语言所罕见的。

汉语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词汇,首先是由于历史的悠久和华夏文明的高度发达,上古时期,汉族人民已在劳作祭祀的活动中产生了相当丰富的词汇,中国最早的字书《尔雅》已收字4300个;其次是由于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的成分。

佛教在东汉时透过西域传入中国,到魏晋隋唐时期得到高度发展,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源自印度,当时印度亦有高度的文明发展,佛教的传入为汉语注入了大量的新词汇,并在社会生活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与本土汉语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文学创作的方面被高频率的使用。

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语言学如同它研究的对象-—人类语言那样普通显现,没有什么特别艰涩的,这是大多普通人在第一感观中的认识。

这样可以说是将语言学简单而且表面化,这是肤浅的理解,如此这样,就无法深刻的探索得语言学的本质.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认识而且还很固执的笃信自己的判断呢?这是因为视野,大众只是看到了语言在自己存在的时代,自己生活的群体间的交流.也就因为视野决定了对语言格局的把握,决定了对语言区间的把握。

语言的区间存在多样性,有历史的区间,有地域的区间,特别还有未来的区间,而种种区间间有距离,有距离也就构成了交流的障碍。

单从语言讲,它是用来沟通人类情感的,它是人类感情、思想、智慧的载体,而一种天然的距离阻隔了今日与历史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交流,今天与未来的传承,那么语言学作为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为消除这种障碍构筑彼此对接的轨道,以一种平台使他们交流畅通。

交流才是语言的本质,交流流畅是语言学的功能所在。

我们若只认识到语言学在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职能,也无法深刻的理解语言学,而只是使语言学平面化,不能使其主动影响社会交流的功能,也就削减了它的职能。

我们还要在语言发展的轨迹上,以一种科学态度审视,揭示其本质。

语言不仅是讲述客观事实,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载体。

语言在传递中发生了变化,如遗失现象,还特别的是反义现象,这些特点也就是语言学存在的意义,那么情感就为语言的发展的隐性动力,而情感抉择是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征,是自我意识的展示。

这就是我们依语言的表现特征探知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情感特征,从而解读他们的心理。

语言的发展当然不只在主观因素,还有众多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不通存在,他们彼此要在碰撞中融合。

例如我们中国语言,我们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调为基础,而就在北方语言区上也依然存在历史进程中传递下来亦然消失的语言的痕迹,特别表现在口语上,更具体讲如陕西人说“快”它不是一个字,而是一连串的“音读”我们即就是用音标也无法注明.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其研究的主体也发生变化,最早期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由此,在教育部发达历史环境下,以此沟通学习者与先贤们智慧、情感上的共鸣.而今天,我们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为何?因为今天教育的发达普及,群体间拉近了沟通交流的重心,那么彼此重合度高了,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一体化,文化碰撞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彼此的抵触融合在所难免。

论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从东汉到西晋

论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从东汉到西晋

论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从东汉到西晋刘长庆;王桂琴【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027)004【摘要】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呈现出多层面性.从翻译主体来看,译经者主要是外来僧人或者久住中国的外籍后裔,汉地僧人或居士参加很少,且多从事辅助工作,翻译往往全凭口授;从翻译行为来看,这一时期的译经多属个人行为,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从翻译方法来看,汉末基本采用直译法而偏于"质",三国时期,基本采用删繁就简、尽量适应当地文化的意译而偏于"文",西晋时期再予纠正而采用直译,译文偏于更高层次的"质";从译文受到目的语的影响来看,佛经翻译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从译经者的素质来看,他们都是从事佛教工作的专业人士,这保证了译文能最大限度地传译原作的思想;随着译经的不断发展,经师们开始对已有的翻译文本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或"重译"("校译")或会译或注译.总的看来,早期的佛经翻译尽管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翻译理论,但却为以后的佛教翻译在理论上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总页数】6页(P83-88)【作者】刘长庆;王桂琴【作者单位】襄樊学院,外语系,湖北,襄樊,441053;襄樊学院,外语系,湖北,襄樊,44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相关文献】1.中古佛经词语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上的价值——以西晋竺法护译经为例 [J], 陈春风;张涛2.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的用法研究 [J], 聂志军;唐冬英3.佛经语言研究与佛经的语言学考辨——读《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J], 顾满林4.论东晋至隋末的佛经翻译特点 [J], 陈思5.西晋以前汉译佛经中"说类词"连用情况研究 [J], 聂志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经语言学浅论语言学
民国初年,梁启超写了一部《佛学研究十八篇》,其中有《翻译文学与佛典》一章,特别强调“我国近代之纯文学,若小说,若歌曲,皆与佛典之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

”并论及马鸣所造的《佛本行赞》,实是一首达三万余言的长歌,虽然不用韵,然而读起来,却觉得与《孔雀东南飞》等古乐府相彷佛。

而其《大乘庄严论》则几乎是一部《儒林外史》式的小说。

能令读者“肉飞神动”。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更用了两章的篇幅来介绍“佛教的翻译文学”。

他认为佛经“给中国文学史开了无穷新意境,创了不少新文体,添了无数新材料”。

胡适又认为,印度文学里有一种特别的体裁,散文记叙之后,往往用节奏文体重说一遍,这部分叫做“偈”。

中国弹词文学里的说白与唱文夹杂并用,便是受佛经的影响。

自梁启超、胡适以后,人们除了宗教的佛经、哲学的佛经之外,开始注意佛经文学的一面。

然而,文学和语言是一体两面的。

既然注意到文学的层面,自然也会逐渐注意到语言的层面。

事实上,当梁启超强调文学价值的同时,他也专有一节谈及语法及文体的变化。

他发现佛经一概不用“之乎者也”;也不用骈文家的绮词俪句;倒装句以及句中夹杂解释语的情况极多;又多重复前文语。

还有许多带有长串形容词的名词;散文与偈交错,而偈又无韵。

这些分析已经触及了语言研究的问题。

二、什么是“佛经语言学”
人类利用语言传播自己的经验,累积共同的智慧,它几乎是整个文化赖以成立的基石。

所以,无论是中西方的学者自古都非常重视语言的研究。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尔雅》、《说文》、《方言》、《释名》之类的语言学专着,清代的语言文字之学更是达于鼎盛。

近几百年来,西方的研究成果超越了我国,所谓“现代
语言学”指的正是西方的语言学。

真正了解语言,应该由四方面着手:语音、构词、词义与句法,这是语言组成的四个主要领域。

因此,“佛经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划分为这四个部分。

所谓“佛经语言学”,也就是弄清楚古代佛经里面所说的话,包括东汉以后所有翻译为中文的佛教经典,也包括唐、宋、元、明各代本国和尚所撰写的禅宗语录。

“佛经语言学”就是要把里面的语言现象弄得清清楚楚,这样不但能帮助读者克服读经时的语言障碍,更可以作为探索古代汉语的重要凭借。

“佛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就是要观察我们的语言是如何产生变化,变化的规律又如何?因为佛经保留了大量当时的语言记录。

古代的译经者为了更有效地传播佛法,总是运用社会大众的口语来进行佛经的翻译。

所用的词汇,在当时都是耳熟能详的群众用语,唯有这样,佛法才能深入民间,和民众没有隔阂。

但也正是这个缘故,今天我们读佛经感到困难重重。

因为社会的语言最容易产生变迁,不断的演变是语言的常态。

一般人认为佛经难读,他们总有一个误解,以为是其中的道理过于艰深,不是一般人能够了解的。

其实,佛经正是佛陀想要传播的教训,它必须是平易近人的,译写成中文的佛经也当遵守这个原则。

那么佛经难懂的症结在那里呢?其实是语言。

因为那是古代的白话文。

因此,我们今天若要真正读懂佛经,首先就必须克服语言的障碍,必须从“佛经语言学”着手。

三、为什么要研究“佛经语言学”
(一)了解佛经语言的面貌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研究“佛经语言学”的知识至少有两个目标:
第一、是要通读佛经,了解佛经语言的面貌,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第二、在于了解自己语言的变迁历史。

知道语音、词汇、语
法如何改变,进而把语言的奥秘揭发出来。

古代的出家人,把“佛经语言学”的钻研,视为日常生活中一门重要的功课。

宋代郑樵《七音略》序提到:释氏以参禅为大悟,通音为小悟。

所谓“通音”,就是语言、音韵的研究,可以说一部中国声韵学几乎与佛门脱不了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古代僧人对“佛经语言学”的重视。

(二)中文佛经是全世界最庞大的佛典数据
说到“佛经语言学”,一般人总有个观念,以为就是指梵文、巴利文的研究。

这个观念未必正确。

其实,全世界最丰富的佛经文献是由中文写成的。

其中有极多的语言现象至今尚未弄明白,如果连我们自己语言写成的佛经都还弄不清楚,而去研究外语佛经,不是有一点舍本逐末吗?试想,我们拥有一部又一部的大藏经,从宋代的《开元宝藏》,到今天的《佛光大藏经》、大陆新编的《中华大藏经》,前后曾编过三十部以上的大藏经。

这么丰富的语言数据,竟然把它放在一边,冷落而不加过问,又多么可惜啊!
事实上,梵文、巴利文的研究,对本国的语言学无法提供任何实质上的帮助,其目的只是在于原始佛教思想的探索而已。

这类工作,熟悉拼音文字的西方学者已经做了很多,我们实在不需要舍己之长,而去逐彼之长。

要知道,有一件事是外国人很难深入的,那就是全世界最庞大的佛典数据――中文佛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