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画圆体验式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7篇)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7篇)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7篇)圆周运动教案篇一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修订本)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章《A、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部分,本节课是高一必修内容。

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运动的知识,但如何研究圆周运动的特征是新的学习内容。

圆周运动的定义,及描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的知识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既要着重让学生理解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又要让学生对波形图有初步的认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观察法、比较法等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3)、能够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两种运动的比较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对比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对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会研究问题要从多个的侧面考虑。

(3)、通过对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探究使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并感悟科学探究法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录像使学生对“物理来自生活”形成深刻印象。

(2)、通过对手表指针的运动的观察、探索并得到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式及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3)、通过对内容的观察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价值观,并增强对物理学的好感。

通过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教学难点:要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比较快慢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案篇二(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周期等概念,会对它们进行定量的计算。

2、知道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定义,知道线速度与周期,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圆周运动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圆周运动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章圆周运动6.1圆周运动 ................................................................................................................... - 1 - 6.2向心力 ..................................................................................................................... - 11 - 6.3向心加速度 ............................................................................................................. - 20 - 6.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 29 -6.1圆周运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于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概念的理解以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教学难点:1.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2.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

教学准备课件演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等,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事物所做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观察到圆周运动有什么运动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对类似上述的运动应该怎样分析呢?下面让我们从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圆周运动。

二.讲授新课:(1)鼓励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如:钟表、电扇等。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得出圆周运动的概念。

圆周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圆周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圆周运动教案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5篇)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优秀5篇】由作者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圆周运动教案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教案篇一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2、常见传动装置的应用。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依旧具有加速度,而且加速度不断改变,因其加速度方向在不断改变,其运动版轨迹是圆,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总能分权解出一个指向圆心的加速度,我们将方向时刻指向圆心的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速度(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改变的。

(或是大小,或是方向)(即a≠0)称为变速运动。

速度不变(即a=0)、方向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

而变速运动又分为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和变加速运动(加速度改变)。

所以变加速运动并不是针对变减速运动来说的,是相对匀变速运动讲的。

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须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匀变速运动既可能是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吗篇三高中物理《圆周运动》课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节。

本节主要介绍了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抛体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规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本节课作为对特殊曲线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为以后继续学习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物理打下很好的基础,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围绕着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展开,通过探究理清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并使学生能在具体的问题中加以应用。

(过渡句)知道了教材特点,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学生特点。

也就是我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圆周运动教案美术生大学

圆周运动教案美术生大学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美术专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到圆周运动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周运动原理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美术作品的视觉效果。

3. 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中动态美、节奏美的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圆周运动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圆周运动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手法。

2. 运用圆周运动原理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运用圆周运动原理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作品中的动态美和节奏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吗?它在美术作品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圆周运动的定义、速度、加速度等。

2. 通过实例分析圆周运动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如人体动态、动物动态、植物生长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运用圆周运动的美术作品。

2. 每组作品需包含圆周运动的基本元素,如曲线、旋转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 教师简要回顾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设计的美术作品,并讲解作品中的圆周运动元素。

二、深入讲解1. 教师深入讲解圆周运动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圆周运动原理提高美术作品的视觉效果。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运用圆周运动的美术作品。

2. 作品要求具有创意,充分体现圆周运动的动态美和节奏美。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圆周运动原理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如作品创意、构图、色彩等。

《圆周运动》教案完美版

《圆周运动》教案完美版

《圆周运动》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掌握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

2. 让学生了解圆周运动的类型,包括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3. 让学生学会运用圆周运动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圆周运动的类型及公式。

三、教学难点:1. 圆周运动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变速圆周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周运动的特点。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圆周运动的类型。

3. 运用数形结合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周运动公式。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圆周运动的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章节一:圆周运动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导入】通过展示自行车轮子转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运动的特点。

【新课导入】1. 圆周运动的概念:物体运动轨迹为圆周的运动。

2. 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a.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

b. 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c. 角速度和周期:角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转过的角度,周期表示物体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

【课堂练习】1. 根据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判断下列运动是否为圆周运动: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圆周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变速圆周运动章节二:匀速圆周运动【导入】通过展示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如匀速转动的轮子,引导学生关注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新课导入】1. 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物体在圆周路径上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2.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a.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

b. 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c. 角速度和周期:角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转过的角度,周期表示物体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

【课堂练习】1.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判断下列运动是否为匀速圆周运动: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圆周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变速圆周运动六、变速圆周运动【导入】通过展示变速圆周运动的例子,如汽车在圆形赛道上行驶,引导学生关注变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力学中的圆周运动教学案例分享

力学中的圆周运动教学案例分享

力学中的圆周运动教学案例分享圆周运动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本文将分享一个针对圆周运动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1. 理解和描述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2. 掌握计算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重要参数;3. 能够应用圆周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入:引入部分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圆周运动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对圆周运动的初步认识。

可以通过介绍摩天轮、行星公转等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运动轨迹是否是圆周、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等。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学生对圆周运动的理解,可以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 实验装置:一个小物体连接在一根细线上,绳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的支架上。

2. 实验过程:通过手动拉动绳子,使得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圆周运动。

3. 观察:学生观察小物体的运动轨迹、角度变化等现象,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

案例讲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圆周运动的知识。

案例描述:小明乘坐摩天轮,摩天轮的直径为50米,转速为每分钟1圈。

并且知道小明所在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40米,求小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解析:1. 首先,我们需要将已知条件进行归纳,摩天轮的直径为50米,即半径r=25米;转速为每分钟1圈,即角速度ω=2π rad/min。

2. 假设小明所受合外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其中a为加速度。

3. 对于圆周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v^2/r,其中v为小明的速度。

4. 速度的大小可以通过ω与半径r的关系得到,v = ω * r。

5.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v的数值,并代入等式a=v^2/r,求得加速度a的数值。

6. 最后,带入力学公式F=ma,求得小明所受合外力F的大小。

结论与拓展:通过本案例的讲解与计算,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等参数的方法。

高中物理第二章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案3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二章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案3教科版必修2

第3节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动.中的 r 指确定位置的曲率半径.[结论]转弯时需要提供向心力,而平直前行不需要.受力分析得:需增加一个向心力 ( 效果力 ) ,由铁轨外轨的轨缘和铁轨之间互相挤压产生的弹力提供.[深入思考]师:挤压的后果会怎样?[学生讨论]生:由于火车质量、速度比较大,故所需向心力也很大.这样的话,轨缘和铁轨之间的挤压作用力将很大,导致的后果是铁轨容易损坏,轨缘也容易损坏.[设疑引申]师: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学生活动]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知识点设计方案.[提示]( 1 )设计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弹力.( 2 )录像剪辑——火车转弯.[学生提出方案]铁路外轨比内轨高,使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不再是竖直向上.此时,重力和支持力不再平衡,它们的合力指向“圆心”,从而减轻铁轨和轨缘的挤压.[点拨讨论]师: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完全使铁轨和轨缘间的挤压消失呢?[学生归纳]生: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正好提供向心力,铁轨的内外轨均不受到挤压 ( 不需有弹力 ).[定量分析][投影]如下图所示.设车轨间距为 L ,两轨高度差为 h ,转弯半径为 R ,火车质量为 M.[师生互动分析]根据三角形边角关系.对火车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内外轨均无挤压.学生的思维在于教师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于教师的调动.通过让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因为θ很小所以 sinθ=tanθ.综合有故又所以[实际讨论]在实际中反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活动]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实际中,铁轨修好后 h 、 R 、 L 一定, g 为定值,所以火车转弯时的车速为一定值.[拓展讨论]若速度大于又如何?小于呢?[师生互动分析]( 1 ) F 向> F ( F 支与 G 的合力 ) ,故外轨受挤压,对轨缘有作用力 ( 侧压力 ) F 向= F + F 侧.( 2 ) F 向< F ( F 支与 G 的合力 ) ,故内轨受挤压后对轨缘有侧压力. F 向= F- F 侧.[说明]向心力是水平的三、飞机转弯1.录像剪辑——飞机转弯,提问:向心力的来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问题小组提出的问题很多,课堂上师生探究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四、汽车过拱桥问题1.凸形桥和凹形桥(1) 物理模型[投影]如图(2) 因是桥形弯曲,故需向心力.2.在静止情况下分析.[学生活动]结合“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同学解答]生:重力、支持力,二者合力为零,F 压= G.3. 以速度 v 过桥顶 ( 底 )(1) 过凸形桥顶[学生活动]①画受力示意图 .②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F 压.[同学主动解答]①考虑沿半径方向受力②牛顿第三定律 .F 压=F N③ F 压=F N=④讨论:由上式知 v 增大时,F 压减小,当时,F 压=0;当时,汽车将脱离桥面,发生危险.(2) 过凹形桥底[学生活动]①画受力示意图.②利用牛顿定律分析 F 压.[提问 C 层次同学,类比分析]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考虑沿半径受力②牛顿第三定律 F 压=F N③ F 压=F N=④由上式知,v增大,F 压增大.[拓展讨论]实际生活中的拱形桥是哪种?为什么?[理论联系实际分析]①实际中都是拱形桥.②原因 F 压<mg.失重注意:强化训练例题1: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细线连接着,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试求其角速度的大小?对小球而言,只受两个力,重力和细线拉力,这两个力的合力mgtanθ提供向心力,知道半径 r =Lsinθ所以由得总结规律.[投影]解题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确定研究对象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圆心的位置,以确定向心力的方向,这是基础.2.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位置所处的状态,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分析哪些力提供了向心力,此为解题关键.3.列方程求解 . 在一条直线上,简化为代数运算;不在一条直线上,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4.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通过实例分析,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内容拓1.认识离心运动利展;离心运动[ 师生互动 ]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旦失去向心力的作用,它会怎样运动呢 ?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它会怎样运动呢 ? 发表你的见解并说明原因.[ 学生讨论 ]生:我认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旦失去向心力的作用,它会沿切线飞出去,如体育中的“链球”运动,运动员一松手,“链球”马上飞了出去.生: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它会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如:在电影中经常看到,速度极快的汽车在急速转弯时,会出现向外侧滑的现象.师: ( 听取学生代表的发言,点评、总结 ) 如果向心力突然消失,物体由于惯性,会沿切线方向飞出去.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物体虽不能沿切线方向飞出去,但会逐渐远离圆心.这两种运动都叫做离心运动.[ 讨论与思考 ]师: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物体做离心运动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离心运动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 你能说出这些例子中的离心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吗 ?学生认真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代表发表见解,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听取学生见解,点评、总结.并投影出洗衣机脱水筒及洗衣机脱水时水的受力分析图.点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求知的意识.2.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离心运动有很多应用,离心干燥器就是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物体上的水分甩掉的装置,在纺织厂里用来使棉纱、毛线或纺织品干燥.把湿物体放在离心干燥器的金属网笼里,网笼转得比较慢时,水滴跟物体的附着力 F 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F ,使水滴做圆周运动.当网笼转得比较快时,附着力 F 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F ,于是水滴做离心运动,穿过网孔,飞到网笼外面.洗衣机的脱水筒也是利用离心运动把湿衣服甩干的.我们知道,体温计装有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测过体温后,升到缩口上方的水银柱因受缩口的阻力不能自动缩回玻璃泡里.在医院里将许多用过的体温计装入小袋内放在离心机上,转动离心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里.当离心机转得比较慢时,缩口的阻力 F 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缩口上方的水银柱做圆周运动 . 当离心机转得相当快时,阻力 F 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水银柱做离心运动而进入玻璃泡内.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是由车轮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提供的.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 F 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Fmax ,汽车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公路弯道处,车辆行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作业“练习与评价”第 1、 2 题.教学流程图:教学反思:圆周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关圆周运动的问题是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进一步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机械能和电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实例分析求解,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特别要掌握几个模型及条件.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教学设计2:圆周运动的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2:圆周运动的案例分析

圆周运动的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向心力的实例分析,体会向心力的来源,并能结合具体情况求出相关的物理量。

2.在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中,能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求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圆周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竖直面内的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分析,及向心力、向心加速的求解。

(重点)2.车辆转弯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求解。

(重点)3.竖直面内的相关物理量的计算。

(难点)4.车辆转弯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计算。

(难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水流星”是我国传统的杂技节目,演员们把盛有水的容器用绳子拉住在空中如流星般快速舞动,同时表演高难度的动作,容器中的水居然一滴也不掉下来.“水流星”的运动快慢与绳上的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如果绳上的拉力渐渐减小,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分析:水的重力提供了向心力。

新课教学:一、分析游乐场中的圆周运动(一)分析向心力教师提问:过山车和乘客在轨道上的运动是圆周运动,如右图所示,过山车驶至轨道的顶部,车与乘客在轨道的下方,为什么车与乘客不会掉下来?【分析】过山车驶至轨道的顶部时,车所受的重力和轨道的弹力的合力提供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满足车做圆周运动的条件,而不脱离圆道。

教师总结:1.向心力:过山车到轨道顶部A时,如图1所示,人与车作为一个整体,所受到的向心力是重力mg跟轨道对车的弹力N的合力,即F向=N+mg。

如图所示,过山车在最低点B,向心力F向=N1-mg(二)临界速度:当N=0时,过山车通过圆形轨道顶部时的速度最小,v临界=gR。

(1)v=v临界时,重力恰好等于过山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车不会脱离轨道。

(2)v<v临界时,所需向心力小于车所受的重力,过山车有向下脱离轨道的趋势。

(3)v>v临界时,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车子不会掉下来。

二、研究运动物体转弯时的向心力教师提问:1.火车在转弯处,为什么外轨高于内轨?2.为什么在火车转弯处,火车的速度要有所限制?3.火车转弯时,其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如何?教师分析1.火车弯道的特点在火车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如图2-3-8所示,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

高中物理名师教案-《圆周运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名师教案-《圆周运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名师教案-《圆周运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2.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3.圆周运动的实验探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圆周运动的实验探究。

2.教学难点: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角速度、线速度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现象,如旋转木马、自行车轮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周运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圆周运动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探究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1.讲解圆周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圆周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

2.分析圆周运动的运动轨迹,让学生明白圆周运动轨迹是圆。

3.讲解圆周运动中的几个基本物理量:半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

三、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1.介绍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极坐标、直角坐标、自然坐标。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极坐标描述圆周运动。

四、圆周运动的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利用圆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圆周运动轨迹。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圆周运动的特点,记录实验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圆周运动的规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是什么?二、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讲解向心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向心力是使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力。

2.分析向心力的来源,让学生明白向心力是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提供的。

3.探讨向心力与半径、角速度、线速度的关系。

三、圆周运动的角速度1.讲解角速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速度是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分析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让学生掌握角速度的计算方法。

四、圆周运动的线速度1.讲解线速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线速度是描述圆周运动物体在圆周上某一点的速度。

教学实践活动圆(3篇)

教学实践活动圆(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数学教学中,圆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图形,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我们开展了一次以“圆的认识”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掌握圆的定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观察生活中的圆活动一: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家中、公共场所等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车轮、钟表、硬币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普遍存在。

活动二: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圆形物品,总结圆的特点,如:圆形物体都是闭合的,边界平滑,形状规则等。

2. 圆的定义与性质活动三:通过多媒体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活动四: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圆的性质,如: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圆的直径是圆上最长的线段等。

3. 圆的画法活动五:介绍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圆规画圆的技巧。

活动六:组织学生进行圆规画圆比赛,评选出画得最标准的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圆的计算活动七:讲解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八:组织学生进行圆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九: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交通等领域。

活动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活动评价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等。

2. 实践评价:评价学生在圆的画法、计算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3. 交流评价:评价学生在交流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北京陈经纶中学 张成《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北京陈经纶中学 张成《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张成北京陈经纶中学指导教师:陶昌宏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周岗张京文王军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一、教学设计思路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需要向心力,知道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及表达式。

对生活中遇到的与圆周运动相关的具体问题,学生还不能敏锐而熟练地运用圆周运动的方法来分析,还不能把“由运动特点分析受力特点、由受力特点推断运动特点”这样的动力学思想很好的应用到圆周运动问题中去,这恰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物理教学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一点会更接地气。

因此本节课以北京奥运会链球比赛、在班级模拟练球比赛这样鲜活的生活实例作为切入,以对可调速圆盘上一个橡胶塞的运动和受力特点的分析来引领基本方法,以圆盘上角速度相同、轨道半径不同的两个橡胶塞哪个更易产生离心现象的分析引出北京四环路上速率相同半径不同的汽车哪个更易侧滑这样的实际问题,以提速防滑的安全方案设计引领学生关注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圆锥摆的实验和理论探究让学生体会道路外侧垫高的动力学本质。

最后以货车翻车视频提示学生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以货车翻车原因的调查作业引领学生从物理的视角关注社会。

3、物理课堂要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渗透物理方法为重点。

为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有依托,呈现物理情景时宜采用“对比”的方式。

学生在解决似而不同的问题时,会渐渐体会到通用的学科方法。

本节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手段:一个模型、多次变换;对比激疑、突出方法;理论分析、实验证实;方法运用、调查分析。

4、本节课所用到的方法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体现。

研究圆周运动所涉及的思想方法,在万有引力定律、带电粒子在磁场、电场中运动的学习中会继续应用。

因此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动力学思想的延伸,也是后续内容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能够清楚表述简单情境中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

对于隐含物理问题,能够根据圆周运动的基本解题步骤逐渐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体会动力学观点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教案《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教案《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教案《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案: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1.理解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圆周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3.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出示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动态图像,并引导学生观察。

2.导师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导师帮助学生总结出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步骤二:讲解与示范(20分钟)1.讲解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圆周运动的定义、圆周运动的参量以及圆周运动的几何性质。

2.讲解圆周运动的相对性质:包括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定义、相关公式以及圆周运动的相对性质。

3.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和示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相关公式。

步骤三:实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1.提供几个具体的实例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2.引导学生按照已学公式计算实例问题中的相关数值,然后讨论结果的意义和与实际情况的关系。

3.导师通过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实例问题中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步骤四:拓展应用(20分钟)1.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实例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加深对圆周运动的理解和掌握。

3.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圆周运动的实际应用以及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实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

2.实践法:通过实例讨论和计算,加深学生对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3.提问法: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资源与学具1.动态图像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尺子、计算器等学具,用于实例问题的计算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1.导师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幼儿圆周运动讲解教案

幼儿圆周运动讲解教案

幼儿圆周运动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圆周运动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圆周运动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应用圆周运动的例子。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或实物展示圆周运动的例子,例如旋转的风车、旋转木马等。

2. PPT或白板、黑板、彩色笔和书写工具。

3. 教具:小球、线圈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幼儿展示一个旋转的风车,并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运动吗?”2. 引导幼儿关注风车的运动方向,并鼓励他们描述旋转的特征。

概念讲解:1. 使用图片或实物示范不同的圆周运动,如旋转木马、车轮等,请幼儿观察并形容这些运动。

2. 通过引导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

例如,“你们注意到这些物体的运动路径了吗?它们是不是像一个圆圈一样一直转动?”3. 在白板或PPT上绘制一个圆圈,解释该图形代表圆周运动的路径。

4. 鼓励幼儿模仿圆周运动的动作,如手臂绕圆转动、小球在地上画圆等。

应用实例:1. 展示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例子,比如旋转的风扇、挂钟等。

2. 鼓励幼儿找到他们家中或学校周围其他的圆周运动示例,如自行车车轮、水池中的漩涡等。

3. 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圆周运动的乐趣,如在操场上旋转、手舞足蹈等。

总结:1. 回顾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特征。

2. 让幼儿分享他们在课堂中观察到的圆周运动例子。

3. 强调圆周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发现更多的圆周运动例子。

拓展活动:1. 带幼儿到室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圆周运动,如风车、风车等。

2. 引导幼儿用纸片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风车或挂钟,让他们亲手体验圆周运动的原理。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检查幼儿撰写的笔记或绘画中是否准确描述了圆周运动。

3. 与幼儿进行问答互动,检查他们对圆周运动概念的理解。

扩展阅读推荐:1. 《运动的世界》(适合幼儿阅读)2. 《大自然的奥秘:运动和力学》(适合高龄幼儿或提供给家长阅读)。

圆周运动应用实例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圆周运动应用实例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答案 (1)8 m/s (2)560 N 2 800 N
第4课时
跟踪训练5 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 自由下落高度为R后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 ABC运动.AB是半径为R的1/4粗糙圆弧, BC是直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小球运动到 C时对轨道的压力恰为零,B是轨道最低
图6
点,求: (1)小球在AB弧上运动时,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2)小球经B点前、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之比. 解析 (1)在 C 点小球对轨道压力为零,有 mg=mRvC/22 从开始下落到 C 点,有 mgR+Wf=12mvC2 所以 Wf=-34mgR.
离了圆轨道
(1)当v=0时,FN=mg,FN为支持 力,沿半径背离圆心 (2)当0<v< gr时,-FN+mg=mvr2, FN背向圆心,随v的增大而减小
(3)当v= gr时,FN=0 (4)当v> gr时,FN+mg=mvr2, FN指向圆心并随v的增大而增大
在最高 点的FN 图线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第 4 课时
圆周运动应用实例
导学目标 1.学会分析火车转弯、汽车过桥等生活中圆周运 动问题实例.2.掌握杆、绳约束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 运动的特点.
第4课时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考点一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考点解读
1.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
轨迹 • 向心力起源
• 生火 转车弯 •活
•中
•旳
•圆
水平面 内圆周
=10 m/s2)
第4课时
解析 要使 B 静止,A 应与水平面相对静止,考虑 A 能 与水平面相对静止的两个极限状态: 当 ω 为所求范围的最小值时,A 有向圆心运动的趋势, 水平面对 A 的静摩擦力方向背离圆心,大于等于最大静 摩擦力 2 N,此时对 A 有:FT-Ffm=Mω12r,B 静止时受 力平衡,FT=mg=3 N 解得 ω1≈2.9 rad/s 当 ω 为所求范围的最大值时,A 有远离圆心运动的趋势, 水平面对 A 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且大小也为 2 N,此 时对 A 有:FT+Ffm=Mω22r 解得 ω2≈6.5 rad/s 故 ω 的范围为:2.9 rad/s≤ω≤6.5 rad/s

圆周运动”画圆体验式教学案例

圆周运动”画圆体验式教学案例

“圆周运动”画圆体验式教学案例一、“圆周运动”教学的困惑圆周运动课是选自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五节内容,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而且作为曲线运动的一个特殊运动模型而安排的,它是典型性强,且可向多方面拓展,是电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概念多,需要说明的问题也比较多。

教材首先定义什么是圆周运动,接着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圆周运动;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与交流给出线速度、角速度以及周期、转速等概念,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教科书是在讲述线速度概念后给出的,这样安排会显的比较严谨;最后推导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各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这节课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和课堂演示实验,增加感性认识,改变想当然的错误观念,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实验,用事实战胜假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和模型。

但是,高一的学生学习了直线运动,是用速度来描述运动快慢,而圆周运动是由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和周期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如何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让学生在认识事物时,要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从多角度去认识,存在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高二物理的学习。

物理被称为高中最难学的科目,怎样降低难度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重要的课题。

可能是正是这个缘故,各种新教材都把难度稍低的平抛运动放在圆周运动的前面,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逐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但这并没有降低学生学习圆周运动的难度,因为平抛运动处理方法还是把它分解为直线运动,而圆周运动是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跨度还很大,难度并没有降低,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时依然感到困难。

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后老师只好“谆谆善诱”地提醒,引导学生得出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和周期的概念。

因此,要圆满完成任务,如何降低难度,让学生亲身体验就成了关键。

圆周运动教案美术

圆周运动教案美术

圆周运动教案美术教案标题:圆周运动教案 - 美术教案目标:1. 了解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绘制圆周运动的基本技巧。

3.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教室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

2. 学生绘画纸和颜料/彩色铅笔。

3. 幻灯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展示圆周运动的实例。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它是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的运动。

2. 展示一些圆周运动的实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风车的转动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知识讲解:1. 解释圆周运动的基本要素,包括中心点、半径、角度和速度。

2. 通过幻灯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半径和速度下的圆周运动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技巧训练:1. 在黑板/白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特征。

2. 引导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圆周运动图案,如一个风车转动的示意图。

3. 指导学生使用颜料/彩色铅笔在绘画纸上绘制一个具有圆周运动的主题,如旋转木马、摩天轮等。

创作活动: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并绘制一个具有圆周运动的艺术作品。

2.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如水彩、油画等,以展现他们对圆周运动的理解和表达。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向同学们解释作品中的圆周运动元素。

2. 鼓励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周运动,如旋转木马、转盘等,并尝试用绘画记录下来。

2. 鼓励学生利用其他艺术形式,如雕塑、陶艺等,创作具有圆周运动特征的作品。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

2.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注重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而不仅仅关注技巧的准确性。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特征,并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圆周运动的理解和想象。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参赛教案设计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参赛教案设计

教科版高一物理·《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案设计A .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 .在此“航天汽车”上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力的大小C .汽车离开地面时v 值大小为7.9km/sD .“航天汽车”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8.0km/s教师点拔: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则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零,即s /km gR v 8==时。

而在使用Rmv F 2=向时,有不少同学会简单地认为v 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其实v 为线速度,应该是相对于圆周运动的圆心的速度。

2、汽车过凹桥:【小试身手2】(B 级)如图所示,汽车在一段丘陵地匀速率行驶,由于轮胎太旧而发生爆胎,则图中各点中最易发生爆胎的位置是在(A )A . a 处B . b 处C .c 处D .d 处【教师网络搜索】【拍客】2010史上最牛建筑——倒拱桥,TMD 的太给力了,牛!/v_show/id_XMjM2MDMwNTY4.html学生展示:生活中凹桥少,但凹坑多,而过凹坑容易爆胎。

由受力分析可知,在凹坑的最低点,有R v m mg N 2=-,即Rv m mg N 2+=,并且坑的半径相当越小,即↓R 时↑N ,越容易爆胎。

【学生搜索视频】大坑有积水,轿车一进就爆胎/v_show/id_XMzYxNjEyMzY0.html【教师搜索视频】小汽车过平、凸、凹拱桥的实验/v_show/id_XOTIyMjMwNDg=.html 『教与学的设计』在实际讨论车过拱桥或凹形桥最高点或最低点车对桥面的压力时,学生易认为压力的大小等于车所受重力的大小。

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关键在于分析脱离了运动实际。

要解决这一难点,可以通过观察网络视频,回忆过桥之感受,也通过实验视频慢放等功能直观地感受在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所形成的超重与失重现象,同时,从理论上让学生体会到直线运动是圆周运动的一个特例,因此直线运动的半径无穷大,因此通过情况下没有超重与失重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周运动”画圆体验式教学案例一、“圆周运动”教学的困惑圆周运动课是选自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五节内容,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而且作为曲线运动的一个特殊运动模型而安排的,它是典型性强,且可向多方面拓展,是电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概念多,需要说明的问题也比较多。

教材首先定义什么是圆周运动,接着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圆周运动;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与交流给出线速度、角速度以及周期、转速等概念,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教科书是在讲述线速度概念后给出的,这样安排会显的比较严谨;最后推导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各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这节课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和课堂演示实验,增加感性认识,改变想当然的错误观念,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实验,用事实战胜假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和模型。

但是,高一的学生学习了直线运动,是用速度来描述运动快慢,而圆周运动是由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和周期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如何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让学生在认识事物时,要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从多角度去认识,存在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高二物理的学习。

物理被称为高中最难学的科目,怎样降低难度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重要的课题。

可能是正是这个缘故,各种新教材都把难度稍低的平抛运动放在圆周运动的前面,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逐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但这并没有降低学生学习圆周运动的难度,因为平抛运动处理方法还是把它分解为直线运动,而圆周运动是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跨度还很大,难度并没有降低,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时依然感到困难。

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后老师只好“谆谆善诱”地提醒,引导学生得出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和周期的概念。

因此,要圆满完成任务,如何降低难度,让学生亲身体验就成了关键。

二、我的处理方案让学生(教师自制的圆规)画圆比一比,体验和观察笔尖圆周运动,再通过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圆周运动;通过一段月球和地球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慢快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加以描述。

学习线速度的概念,让学生在相同时间内,画一段圆弧比快慢,引导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比值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同时应向学生指出,在时间是够小的情景下(极限法),理解线速度就是物体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学习角速度的概念时,让同桌两位同学,在不同半径合作画一段圆弧比快慢,让学生体会到除线速度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还可以比较转过一定圆心角来比圆周运动的快慢,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

再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画圆的个数,来体验圆周运动的快慢,从而引出转速和周期的概念。

在讲述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周期和转速保持不变。

1.[画圆体验引入一]一位同学用自制圆规画一个圆,另一位同学仔细观察笔尖运动轨迹。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还见过或经历过哪些圆周运动?你对圆周运动有什么认识?这些物体的运动有哪些特征?(生:钟表指针的运动,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和车轮的运动,游乐场里的摩天轮,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等。

运动轨迹是一个圆,(补充说明:火车转弯)也可以是一段圆弧)。

[过渡] 那么要了解它,就要了解怎样去描述它及它为什么做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如何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呢?[月一地“对话”]月球绕地球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这两个运动都可看作是圆周运动,请看下面地球和月球的“对话”,地球说:你怎么走得这么慢?我绕太阳1s要走29.79km,你运动1s才走1.02km,但月亮说:不能这样说吧?你一年才绕一圈,我27.3天绕一圈,到底谁转得慢呢?[提出问题]地球是从什么角度说它比月亮快?月亮是从什么角度说它比地球快?它们的说法是“错了”还是“不完整”?[观察与思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制圆周运动演示仪)轻杆转动时红色小球的运动,并思考下列问题:(1)该小球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在圆周轨道上的位置如何确定?(2)如何判断该小球在圆周轨道上的运动快慢?(3)根据你的观察,能不能找出圆周运动区别于直线运动的最显著的运动特征?学生猜想后回答:(1)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位移、半径转过的角度。

(2)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单位时间内半径转过的角度;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圈数;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等。

(3)重复性和周期性。

2.[画圆体验二]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两人画圆,一个裁判,一个临督。

在相同时间画弧比快慢。

[讨论与交流]请裁判判决谁画的快?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在直线运动中我们是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生:相同的时间,比弧长长短。

用tx v ∆∆=来比较物理运动的快慢)[师生归纳、总结]类比于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来描述。

[板书] 一、线速度:质点经过的圆弧长度l ∆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简称速度),公式为t l v ∆∆=。

3.[画圆体验三]在自己所画圆弧取几点,如图所示,分别画出弦长和弧长。

[引导分析]在时间足够小的情况下(极限法),线速度就是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线速度的方向为沿圆弧的切线方向,分别画出各点速度的方向。

[归纳总结]线速度方向:沿圆弧的切线方向。

线速度表示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它是矢量即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是不断改变的。

[反思提问]地球为什么说它是绕太阳运动比月亮绕地球快呢?(生:地球的线速度比月亮大)[板书]线速度是描述圆周运动的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提出问题]地球绕太阳运动在相等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有什么特点?(生:相等)月亮绕地球运动呢?(生:相等)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圆周运动与它们具有相同的特点?(生:匀速行驶的车轮的边缘的各点风扇的转动等)[板书]质点在任何相等时间内,所通过的弧长都相等的圆周运动叫匀速圆周运动。

[提出问题]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是指速度不变吗?(生:线速度方向)[板书]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4.[画圆体验四]同桌两位在不同半径,同心协力画一段圆弧比快慢。

[思考与讨论]谁画的快?(生:半径大的画的快)如何体现你们同心协力?(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相同)[教师明示]同一根辐条上不同的点,其线速度大小不一样,但它们在相同时间内转动的角度却相同,就此认为半径大快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除了用线速度外还有其他的方法。

[板书]二、圆周运动物体转动快慢的描述1.角速度(ω):质点所在半径转过的角度θ∆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公式t∆∆=θω,单位s racl /(弧度/秒)。

5.[画圆体验五]给学生10秒钟,一个同学画圆,一个同学数圆的个数比快慢。

板书:2.转速)(n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s r /,min /r 。

[画圆引伸体验]画一个圆需要多少时间?[板书]3.周期(T ):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单位S 。

[提出问题]用弧度来表示圆心角,圆心角及对应的圆弧,圆的半径的有何关系?(生:θ∆=∆r l )由线速度、角速度的公式如何推导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板书]三、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由θ∆=∆r l ,可得tr t l ∆∆=∆∆θ即ωr v =。

6.[画圆引伸体验]我们在同心协力画圆的体验中,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生:角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的点的线速度越大)[演示提出问题](演示自制转动装置)同学们注意观察大轮和小轮的转动,观察大轮绕过的皮带与小轮绕过的皮带长度的关系。

能说明什么问题?(生:长度相同、线速度相同)[讨论与交流](1)观察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相互关联的转动部分的结构特点?(生:小齿轮与大齿轮用链条相当于皮带装置,后轮与小齿轮是同轴转动的物体)(2)如果以自行车架为参考系,行驶时,这三个轮子上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哪些点运动得更快些?也许它们运动得一样快?(生:后轮轮缘运动得最快,小齿轮与后轮转动得一样快,都比大齿轮转动得快)[板书]四、传动装置中的点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

(1)与不打滑的皮带装置相连的物体线速度相同。

(2)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四个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

认识了一种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我们重新去认识一下:匀速圆周运动的这四个物理量还有什么特点和联系?思考与练习:(1)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周期、转速有什么特点?(2)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有什么关系?(3)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周期一定小吗?线速度V大,W一定大大吗?[课后探究]:①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轮上各类的角速度,线连交关系,并想想如何测量自行车前进速度;②了解三轮的大小设计的原理;③探究变速自行车变速的原理。

三、该方案的优点(1)本节内容概念多,需要说明的问题也比较多。

因此本节课教学以画圆体验为主线,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营造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于学生中的巨大学习潜能开放出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教学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画圆体验与引出体现层次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体验圆周运动的特点及描述运动的快慢,这种独创性思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动力。

(3)教学中紧扣“画圆体验”这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新任务”,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变式”。

通过画圆体验的广泛应用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让学生在认识事物时,要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从多角度去认识,不要片面地肯定某一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

在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四、教学实践及教学后记在近期县里教学评比中,我听六节后进行对比。

从课反应来看,按照本方案教学的班级上课更顺畅,学生感觉没有那么突兀,更容易接受。

尤其是同心协力画圆和10秒中画圆的体验时,学生体验后发现圆周运动的快慢,除了线速度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却实可以从角速度、转速和周期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这时教学气氛及其热烈,达到高潮!而其他教师按课本的教学思路上课的班级,学生感觉难度大,没有体验圆周运动的快慢,很难想到线速度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还可以从角速度、转速和周期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接受起来也有些困难。

通过教学对比发现,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教学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