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中元节共25页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宣传PPT模板
放焰口
在盂兰盆会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被称为“放焰口”。“焰口”指的 是佛教中地狱里的饿鬼。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超度亡灵,为那些孤 独的灵魂施予食物。“放焰口”通常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整个过程可 能持续较长时间,甚至会延续到次日凌晨。首先,僧侣们会诵经并进 行法事,然后由主持人使用米粮和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
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一些地区在七月十 四日。它原本是一个小秋季节,有一些农作物已经成熟, 民间会按照惯例进行祭祖活动,用新收获的粮食等祭品 向祖先汇报秋成的情况。因此,每当中元节到来时,家 家户户都会祭祀祖先,行礼如仪进行供奉。人们会在七 月十五这天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中元节简介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 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 “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 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 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 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中元节简介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 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 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 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简介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七月 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 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俗道僧三 流合一。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在旧时,中元节不仅具 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 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PPT模板
S
T
I
V
A
L
04中元节注意事项
忌乱说话
中国有句老话:“一语成谶。” 你无意中说出的话,往往就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尤其在中元这一天,地官降世赦罪,阴魂归家探望,神鬼齐聚。 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谨言慎行,别说不吉利的话,引来灾祸。 不抱怨,不争吵,心往好处想,口往善言讲,敬因知果,才能召来福缘。
忌水中游
五行学说认为:“水属阴,火属阳。” 因此中元节时,江湖、池塘等地方常有“水鬼”出现。 如果在外下水游泳,容易出现溺水事故,或是惹上麻烦。 从科学角度来讲,中元在处暑后,天气转凉,游泳时腿易抽筋发生意外。 我们应尽量避免外出野泳,室内游泳时,也要做好拉伸,以防酿成大祸。
G
H
O
S
T
F
E
S
T
I
V
A
L
04中元节注意事项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 日祭魁星。
长子县的牧羊人家 于中元节屠羊赛神, 俗传如此可使羊只
G
H
O
S
T
F
E
S
T
I
V
A
L
01中元节由来
道教的地官生日
中元节的由来是佛、道、世俗的融合
“中元”之名,源于道家,本是祭祀地官的节日。古人以正月十五为天官生日,定为“上元节”(即 元宵节),七月十五为地官生日,定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水官生日,定为“下元节”,合称 “ 相三 传元 ,” 这。 一天地官会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 大家的日常表现,赦罪免刑,阴曹地府也将放 出全部鬼魂,已故的祖先可回家团圆。
所以说,烧纸钱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世道人心最直接的体现方式 之一,只是在今天要考虑到祭祀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可以改变 一些形式,但是其表达感恩的精神内核应该继承下来。
传统文化介绍——中元节ppt课件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 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 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民国以来,北海公园、中山公园 音乐堂等处历年此时都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用番(喇嘛)、道 (道士)、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 进行公祭。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 唱"应景戏"等活动。
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 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 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 莲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 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 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 终于得到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 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 back
back
中元节的习俗
放河灯 放焰口 普渡拜拜 抢孤
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 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 大家就蜂涌而上抢夺,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 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 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 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 由于有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 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抢孤由来:因为七月普 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 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 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传说二
传说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 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 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 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 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 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 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 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 就定为“鬼节”。 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 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传统文化介绍课件PPT
湖南: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 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 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湖北: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 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 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 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 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 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 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 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各地民间习俗。
河南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 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 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山东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 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 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PART 04
节日祭祀活动
节日祭祀活动。
中元普渡
在中元节,很多人会在旧历的7月初一到7月3日之间,选 择一天举行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的祭祀活动,安慰世 界上所有的鬼魂,祈求他们一年四季的平安与顺利。
历史渊源。
01 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 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02 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 “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0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 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PART 03
各地民间习俗
各地民间习俗。
河北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 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
湖北: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 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 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 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 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 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 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 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各地民间习俗。
河南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 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 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山东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 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 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PART 04
节日祭祀活动
节日祭祀活动。
中元普渡
在中元节,很多人会在旧历的7月初一到7月3日之间,选 择一天举行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的祭祀活动,安慰世 界上所有的鬼魂,祈求他们一年四季的平安与顺利。
历史渊源。
01 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 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02 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 “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0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 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PART 03
各地民间习俗
各地民间习俗。
河北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 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
中元节传统节日介绍PPT课件
中元节的传说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 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 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 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 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 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目
偶 不寂知 来
值 未在玉
中 日仙京
元 闲观山
壹 偶来人世值中元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 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 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 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 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 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节的传说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节的意义
“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 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 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 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 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介 绍主题班会“中元”介绍主题班会“中元” 介绍主题班会
中元节ppt课件(图文)
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 2、夜游,八字轻的人尽量不要夜游。 •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 4、忌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魂的食物。 • 5、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忌乱
踩。在古时代,七月半是民间的祭祖节,是 追怀先人的一个节日,并没有诸多禁忌,这 些所谓禁忌是在节日发展演变中后世附会的。
壹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 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 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 “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 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 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 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意义
中元节意义
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 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 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 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意义
中元节意义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 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 七月十四/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 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 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 是敬祖尽孝。
贰
中元节发展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
中元节发展
中元节发展
踩。在古时代,七月半是民间的祭祖节,是 追怀先人的一个节日,并没有诸多禁忌,这 些所谓禁忌是在节日发展演变中后世附会的。
壹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 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 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 “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 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 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 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意义
中元节意义
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 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 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 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意义
中元节意义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 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 七月十四/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 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 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 是敬祖尽孝。
贰
中元节发展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
中元节发展
中元节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中元节介绍PPT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的 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
放河灯· 祭祖祭
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 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传 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 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 “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 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河灯度孤
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 宵节)的张灯习俗而来。民间认为, 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人为阳, 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 张灯在陆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 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 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 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 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 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 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 喻连年有余。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 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 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 手艺的节目了。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 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 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 (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 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 “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 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中元祈福传统节日中元节PPT
中元节的传说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阎罗王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七月的最后一天,在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被称为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目犍莲尊者以神通第一而闻名。他惦念着过世的母亲,通过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 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心不忍,便用神力化成食物送给母亲,但其母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 虽然神通广大,但身为儿子,却无法拯救母亲,这让他感到十分痛苦,于是向佛陀请教该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 一天,此时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借此慈悲心,救渡你的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常见的四大习俗
“抢孤”是台湾中元节特有的活动,而在中国旧时民间也曾有过类似的活动。在中元节期间,旧时常常会设立坛场, 邀请僧道举行斋孤仪式。坛场上除了锣鼓丝竹等乐器外,还会放置水果和包子。这些原本是用于祭祀和施舍孤魂野鬼 的,但在斋蘸仪式结束时,僧道会将它们抛下,众人竞相争抢,因此得名“抢孤”。有一种说法是,已婚妇女抢到这 些物品可以生子,小孩抢到则会一生平安。
便请和尚、道士各念其经,进行祭拜,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
中元节常见的四大习俗
“放河灯”这一民俗的起源相当早。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知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火被认为是万物之源,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也 是吉祥温暖的象征,可以战胜寒冷和饥饿。此外,民间的悼念亲人、祭奠逝者的活动通常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汉晋以后,宗教的影响逐渐
扩大。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崇尚佛教,倡导举办水陆法会,僧人在放生池里放河灯。唐肃宗在 759 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设立 81 处放生池。北宋真宗在 1016 年将佛诞日定为放生日,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会点灯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宋代道教得到了推崇,规定中元节 在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许多诗人都留下了关于杭州西湖放灯欢乐场景的诗篇。此后,放河灯的活动在七月半举行,并随着道教和佛教 的传播而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摆设酒食、烧纸钱祭祖,也会前往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法事或道场活动。例如,清代皇宫会 在这一天放灯:“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
传统节日—中元节(教学PPT)
14
•中元夜寄道侣
唐丨陆龟蒙
学饵霜茸骨未轻, 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金妃约, 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珮, 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 露压千枝滴滴声。
15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丨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 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 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 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 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 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 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 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寄哀思 灯下念故人
1
中元常识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 统节日。
•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七月十五是秋后第
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 凉如水。 •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
悲天悯人的善意,是普 度亡灵真正的意义。
6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 渡与祈祷。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 五颜六色的河灯上点着一支蜡烛,旗上写着“庆赞中元”“广施盂兰” 等字,它们借着河水,带着世人的善念,缓缓流向远方。
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
”,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
上元赐福,
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
解厄。
2
中元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相传它是中国传统 的“鬼节”。也是民间祭祖的日子,这一天地 宫将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的亲人们,便可 回家团圆。
•中元夜寄道侣
唐丨陆龟蒙
学饵霜茸骨未轻, 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金妃约, 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珮, 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 露压千枝滴滴声。
15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丨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 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 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 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 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 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 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 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寄哀思 灯下念故人
1
中元常识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 统节日。
•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七月十五是秋后第
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 凉如水。 •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
悲天悯人的善意,是普 度亡灵真正的意义。
6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 渡与祈祷。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 五颜六色的河灯上点着一支蜡烛,旗上写着“庆赞中元”“广施盂兰” 等字,它们借着河水,带着世人的善念,缓缓流向远方。
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
”,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
上元赐福,
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
解厄。
2
中元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相传它是中国传统 的“鬼节”。也是民间祭祖的日子,这一天地 宫将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的亲人们,便可 回家团圆。
传统节日—中元节共21页
传统节日—中元节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中元节介绍PPT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 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 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 (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 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 “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 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弟子规》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孝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 从 小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处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着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手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壹 天 → 上元 → 天官紫薇大帝(正月十五) 贰 地 → 中元 → 地官清虚大帝(七月十五) 叁 水 → 下元 → 水官洞阴大帝(十月十五)
①上元节(元宵节) ②中元节
③下元节
中国古代汉族过三个“元”节,各有不同讲究:
上元节(元宵节) 天官赐福
中元节(七月半) 地官赦罪
中元节节日介绍PPT模板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习俗三:放河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 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 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如今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 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国人 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习俗一:祭祀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 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 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 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 (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第四章节
中元节的文化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 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国人 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十五最重要的文化核心是报本反始,也就是祖先崇拜。本质是“孝亲礼俗”的传承。
中元节的由来
佛教传说
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 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 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 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 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 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 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 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 后世,逐渐雨每年农历七 月形成一种民间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