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作业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带上她的眼睛》作业题
一、【积累·感知】
1、给加点字注音(抄题)
点缀.__ _ 迟钝._ __ 闲暇._ __ 拍摄._ __ 合拢._ __ 心有灵犀.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抄题)
fù_ _盖点zhuì__ zhái__ 小笼zhào_ 一lǘ_ __阳光lǎn_ __腰
寂mò闲xiá_ __ yào__ _眼chì_ __热压yì__ 外ké__
3、词语填空(抄题)
不__ _而至心有灵_ __ 天_ __海角激动不睡眼_ __胧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
....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在昆明火车站惨无人道的屠杀,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会为此义愤填膺
....,极力谴责。
C.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发射成功,现场学生忍俊不禁
....地笑了。
D.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
....,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5.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就能真正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灿烂辉煌”调整为“辉煌灿烂”)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删去“使”)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D.《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被”前面加上“该幅画”)
6、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仿写:
二、课时达标
(一)课内语段阅读
1.眼睛的主人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狱还稍差些”,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眼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让“我”带着去?
4.“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泣声。”我为什么大发感叹?她为什么抽泣?
5.作者在本部分对比描写了“我”与“她”对草原的感受不同,我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
她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
6.“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7.本部分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关于“落日六号”与“她”的信息
8.“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喜
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的原因是什么?
9.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一是生活态度,一是科学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能力提升。
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在深山里缔造“科幻王国”
2015年8月23日,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其代表作《三体》,在美国夺得第62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该奖项被称为“世界科幻界的诺贝尔奖”,这也是亚洲人首次获此殊荣。把中国科幻小说推上了世界高度的刘慈欣,曾以370万元的版税收入跻身作家富豪榜,在无数粉丝眼中,他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但在生活中,他是一个质朴至极的山西汉子:每天朝九晚五地去发电站上班,回家还要给孩子、老婆做饭,不会开车,不会玩微信……是什么样的力量和契机,让他攀登上了世界科幻界的巅峰?他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我就是为科幻而生的
1963年,刘慈欣出生于北京。原本在中国煤炭设计院工作的父亲,后来被下放到山西阳泉煤矿集团,当时还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刘慈欣,也随家人转到了阳泉第三矿区读书。
父亲在去山西时,偷偷带着一大箱“文革”时的禁书,这些书丰富了刘慈欣幼小的心灵。他经常从床底下悄悄拿出那些“大部头”,查着字典,一本本似懂非懂地看。情节和想象在脑海中齐飞,让他感觉恍若置身于梦中仙境。
上小学三年级时,刘慈欣读到了一本比苏联小说、莎士比亚的著作更令他兴奋的书——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他说:“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寻找了很久,终于被我找到了。我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
从小时候开始,他就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小伙伴们的不同,他说:“别人的形象化思维有一个尺度,但对于我来说,多大的宏观事物,我都能把它形象化。”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光年”的概念时,就马上开始想象:光1秒钟能绕地球7.5圈。这么快的东西走一年,能走多远呢?刘慈欣说:“我只要一想到在黑暗的太空中,光走了一年的那种无穷无尽的距离,就特别有画面感,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震撼。但其他的小伙伴就不觉得有多远、多震撼。”现在,刘慈欣把这种感觉描述为:“我就是为科幻而生的。”
刘慈欣上初一时,“文革”结束。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的科幻小说进入黄金时代,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书出版,引起轰动,他所喜欢的作家凡尔纳的系列作品也相继出版,他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窗户一下子被打开了”。
那时的科幻市场尽管繁荣,但书的总量仍然有限。“全国就那么几家科普杂志、几家出版社在出版长篇小说,每出一部到书店就能看见,所以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都看过。”刘慈欣说。
但好景不长,1983年他读大学时,科幻作品被当成“精神污染”加以清除。在他的印象中,那时科幻作品在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他感到非常恐慌。如果想找科幻书,只能去北京的外文书店,可那里的书都是几十块钱一本,根本买不起,刘慈欣只能带一本英汉词典过去站着看。但那时候的书店不让随便看书,看的时间长了,就会被店员赶走。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科幻作品才开始披着文学的外衣被陆续引进,比如罗杰·泽拉兹尼的《科魔大战》。“我眼睛很尖,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科幻作品。”刘慈欣难掩喜悦地说。
在深山里缔造“科幻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