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地球的形状及坐标系

合集下载

地理坐标系统学习

地理坐标系统学习
等面积投影:地球表面上的图形在投影前后 面积保持不变;
任意投影:既不具备等角性质,又没有等面 积性质的投影,统称为任意投影。
等距离投影:在任意投影中,如果沿某一方 向的长度比等于1,即a=1或b=1,则这种投影 称为等距离投影。
投影面:
在地图投影中,首先将地球面投影到 圆锥、圆柱、平面这些可展的曲面上,然 后将这些可展平面沿母线剪开,展开成平 面,因此相应可得到圆锥投影、圆柱投影 、方位投影
种曲线。 伪方位投影:投影中纬线为同心圆,经线为交于圆心
的曲线。 多圆锥投影:投影中纬线为同轴圆圆弧,其圆收在中
央直经线上,经线为对称中央直经线的曲线。
3.2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的应用
我国的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了与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一致的地图投影 系统,即:
大于等于1∶50万的地形图,采用高 斯—克吕格投影;
地球自转角速度ω=7.292115×10-5rad/s
MAPGIS中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
我国的大地控制网
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由精确测定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典型的具有控制意义 的点组成,它是测制地图的基础。
平面控制网 :
• 平面控制网采用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平 面位置,即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其 主要方法是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1975年推荐的椭球。 主要参数为:
长半轴α=6378140米,地球重力场二阶带球谐系数 Ј2=1/298.3,引力常数与地球质量的 GM=3.986005×1014m3/s2
地球自转角速度ω=7.292115×10-5rad/s 3)新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3.1.2地图投影的变形
投影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60651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60651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地球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天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概念: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

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理解: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非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地理坐标系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概念: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天顶、天底(Z、Z’):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和天底。

天南极、天北极(P、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黄北极、黄南极(K、K,):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天球大圆的两极:地平圈--天顶(Z)、天底(Z’)子午圈--东点、西点天赤道一一天北极(P)、天南极(P’)卯酉圈--南点、北点黄道一-黄北极(K)、黄南极(K,)六时圈-一上点(Q)、下点(Q')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和地平圈--南点、北点子午圈和天赤道--上点、下点子午圈和卯酉圈--天顶、天底子午圈和六时圈一一天北极、天南极天赤道和地平圈一一东点、西点天赤道和黄道一一春分、秋分第1页共6页地球概论复习提纲记忆:天球坐标对照表计算:北极高度二地理纬度二天顶赤纬恒星时二赤经+时角地平坐标:E、S、W、N四点高度均为0,方位分别为270°、0°、90°、180°。

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系

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系

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系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行星,它的形状和地理坐标系对于我们的地理学习和导航定位至关重要。

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扁平了一些。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理坐标系的构建和应用。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被描述为椭球体,也被称为地球椭球。

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导致其在赤道部分稍微膨胀,而在两极部分稍微压扁。

地球椭球的膨胀和压扁程度不是很明显,但对地理测量及地理坐标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

地球椭球的形状可以由一个参数来描述,即地球表面相对于赤道的极轴半径和赤道半径之比。

这个比值通常用字母f来表示,被称为扁率。

当f=1/298.257,即地球的扁率约为1/298.257时,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地球的形状。

这个数值表明地球的极轴半径比赤道半径稍微小约1/298.257。

二、地球的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是为了方便地理测量和定位而建立的一种坐标系统。

它是由纬线和经线构成的网格状结构。

纬线是在地球表面上连接两个极点的大圆线,被用来度量地点的纬度。

经线是连接地球两个极点的曲线,被用来度量地点的经度。

纬度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测量方式,表示地点相对于赤道的角度。

纬度被用来划分地球的南北半球,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个地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

纬度范围从0°到90°,赤道的纬度为0°,北极和南极的纬度分别为90°N和90°S。

经度是地球表面上的另一种测量方式,表示地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角度。

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度被用来划分地球的东西半球,并且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个地方的方位。

经度范围从0°到180°,东经为正值,西经为负值。

三、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系的应用地球的形状和地理坐标系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地球的形状影响了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分布。

扁率的存在会对地球的自转和大气环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地理高一第一册知识点笔记

地理高一第一册知识点笔记

地理高一第一册知识点笔记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基本形态与运动-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扁球体- 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每天完成一次自转- 地球的公转:绕太阳公转,完成一年- 坐标系统:经度和纬度的划分2. 地球的地理环境- 大洋和大陆的分布- 海洋的主要特征:面积广阔、平均深度深、盐度高、水温低 - 大陆的特征:面积相对较小、平均高度高、气温变化较大3. 地球的地理事件- 地质构造:地壳构造和板块构造- 地壳构造:地壳的形成和演变- 板块构造:板块的运动和造山带的形成第二章:地球的气候与天气1. 气候与气象- 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气象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气候要素- 温度: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与影响因素- 降水:降水形式和分布规律- 湿度: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 风:风的产生、分类和作用3. 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的相互影响 - 温带气候:冷、暖空气交汇带的形成和影响 - 寒带气候: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候特点第三章:地球上的生命1.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的概念与范围-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分类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 生物分布与适应- 生物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生物的适应特征和方式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资源的分类与能源-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2. 水资源与土壤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土壤资源的特性与保护3.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路径这些是地理高一第一册的知识点概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多样,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来更好地掌握,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地理学的精髓。

地球

地球

阳系是独一无二的,故有的学者曾严肃地称地球为“水球”
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
以新西兰东南为中心,包括太平洋主体的半球,海洋占90.5% 而陆地面积极小,因而有水半球之称。另外的半球以法国南特 附近为中心,虽然名为陆半球,陆地面积占47.3%,仍然比水 域小。 从传统的南北两半球来看,陆地的2/3集中于北半球,占该半 球面积的39.3%。在南半球,陆地只占总面积的19.1%。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使太阳光线直射的范围在23°27′N
和S之间作周期性变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三、岁差、章动和极移
岁差: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
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
太阳每年两次,月球则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 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的摆动,使地球自转 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
不同纬度太阳正午高度角有规律地从
南北纬23°27′之间向两极减小。
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
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975年9月,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8届全会推 荐了一批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其中,地球赤道半径a为6, 378,140±5米,极半径c为6,356,755±5米,总面积 5.1×108平方公里,总体积10820×108立方公里,总质量 5.98×1027克。
不同纬度上经度1°的弧长L:
L=111.2×cos(km) 式中为当地纬度。
表1-3 经纬线每1°的长度和面积
一地的纬度就
是该地铅垂线
对赤道面的夹 角。赤道的纬 度为零度,由 赤道向两极,
各分为90°。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经线和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其中垂直于地轴,且通过地心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叫赤道 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经圈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经线也叫子午线 其中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叫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经度和纬度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

赤道以北叫北纬(N ),赤道以南叫南纬(S ),南北纬各从0度到90度经度是一种两面角,本地子午线平面和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本初子午线以东叫东经(E ),以西叫西经(W ),东西经各从0度到180度 纬度的间隔大体相同,每1度约为111km ;经度的间隔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地理坐标一地的纬度,表示该地相对于赤道的南北位置;一地的经度,表示该地的子午面相对于本初子午面的东西位置,二 者相结合,标志一个地点在地面上的特定位置,被叫做这个地点的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系第二节天球坐标天球:天球就是以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天文学用作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天球周日运动:整个天球围绕我们旋转,这种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经的路线。

天体愈近天极,其周日圈愈小,离极愈远周日圈愈大太阳周年运动地平圈: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把天球分为可见和不可见两部分。

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位)和天底(2,) 天赤道: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分天球为南北两半球,两极叫天北极(P )和天南极(P’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视行路线 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山和黄南极(K')天赤道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是东点(E )和西点(W )。

地平圈对于天赤道的两个远距点是南点(S )和北点(N ) 天赤道对于地平圈的两个远距点,一个在地平之上,称为上点(Q ),一个在地平之下,称为下点(Q’ )黄道与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交角(黄赤交角),它们的两个交点称为二分点,对北半球来说,按太阳周年运动方向, 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为春分点(),降交点为秋分点();黄道上的两个远距点称为二至点,北至点为夏至点一切与地平圈平行的圆,是地平纬圈(),南至点为冬至点()天赤道对于黄道两个远距点,地平坐标系通过天顶、天底且垂直于地平圈的一切大圆,是地平经称为无名点大北场 松 元啊破海或平经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叫做子午圈,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子圈(北半圈)和午圈(南半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叫做卯酉圈,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卯圈(东半圈)和酉圈(西半圈) 基圈是地平圈,原点是南点,始圈是午圈地平纬度称高度,是天体相对于地平圈的方向和角距离,高度的余角为天顶距 基圈是天赤道,原点是上点,始圈是午圈 纬度称赤纬,经度称时角第二赤道坐标系基圈是天赤道,原点是春分点,始圈是春分圈纬度是赤纬,经度称赤经.天体的中天时刻,要按其赤经的次序而定,且中天恒星的赤经,即为当时的恒星时基圈是黄道,原点是春分点,始圈是无名圈(通过二分点的黄经圈)第一赤道坐标系地平经度称方位,是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相对于午圈的方向和角距r$1-1-天体的地平坐标:高度印方他国1一18第一示遍也杯囊的可圈系却t - 19大达的第一立史冬家:赤西刊部曲黄道坐标系H 1-21天体的第一亦遗生保善莫和赤控纬度称黄纬,经度称黄经1-22黄道理桁系的原属亲鸵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图I-久地¥坐际捉胃室•赤整坐振第_着都胃右一选地标系,u府相同的始in「但由于基m犷问.人奉的商史不洞于赤牌।方比不归「可:用.二者之叵削1-25伽椽高度前天:血赤烤।榔等于目地结鸵.,它淖现了地平坐标聚阡第一赤道坐林皋狗关系第二赤道坐标系与黄道坐标系国I-加第二小退坐岳东与黄道里你京―哥都抬必转坐睡买豆仃帽⑶的面埠-包信于让结的不㈣.天仲的赤■拜右国「鼓探,大词的承能不同于曲蛤.第一赤道坐标系与第二赤道坐标系如I-21弟一旅遒坐林系号第二赤道碓标不二省新;汉A市首为基■,因何工忱有柘何的赤培,吧都早为南艇至死焉〔时用n [点问既度•),后者为左旋坐才第.1赤虻亡也分.如间太度贵).因而天体的时雨不同亍除轻工忏何时爆,天浑我时博,:,:;呵比弗之去,总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恒星的空间速度,分成两个分量,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前者沿观测者视线的分量,后者是同视向速度相垂直的分量,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叫做自行亮度:恒星的亮度指地球上的受光强度,即恒星的明暗程度光度:表示恒星本身的发光程度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叫视星等,记作m ;表示天体光度等级的叫绝对星等,记作M。

第一节 地球形状、地理坐标和大地坐标系

第一节  地球形状、地理坐标和大地坐标系

PN A G Q λW
.
O ϕ λE PS
纬度圈 M A'
Q'
赤道 经线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 26 页
②度量方法
自赤道起算,向北 或向南度量到该点 所在纬度圈,由0° 到90°计量。 向北度量的称为北 纬,用N标示; 向南度量的为南纬, 用S标示。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PN A G Q λW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5页
结论
航海上所研究的地球形状,并不是指地球自 然表面的形状,而是指大地球体的形状。 但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及地球 表面起伏的影响,大地球体依然是不规则的 几何体。 航海上,不同场合,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 往往将大地球体看作不同的近似体。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地理坐标是在相应的大地坐标系下确定的椭 圆体表面上建立的。因此,用地理经、纬度 来表示物标位置也只能在相应的大地坐标系 下成立,具有相对性。 各国在建立大地坐标系时,主要考虑的是使 选定的地球椭圆体与其所在地区的大地水准 面更为接近,因此,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往 往不同;即使采用相同的椭圆体参数,也会 因定位定向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坐标系。因此, 处于同一位置的船舶或物标,在不同的大地 坐标系中的地理经、纬度可能不相同。
第 20 页
2.地理坐标 2.地理坐标
(1)坐标系 (2)地理经度 (3)地理纬度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 21 页
Hale Waihona Puke (1)坐标系 (1)坐标系
横轴:赤道 纵轴:格林经线 原点:格林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即地理坐标的起算点) 坐标线图网:经线与纬度圈所构成的图网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2。

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2。

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黄赤交角(ε=23°26′)2。

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 )、黄道坐标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2。

8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2.9已知:S=t=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15h12m(8h48m)2。

10t=2h39m2.1190°—35°+ε=78°26′,90°—35°+ε=31°24′2。

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春分():0°、0°、0°、0h;夏至():0°、90°、ε、6h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天顶Z:90°、任意、31。

地球形状、地理坐标与大地坐标系

地球形状、地理坐标与大地坐标系

⑵ 罗经点→圆周法 1个罗经点 = 11o.25
2020/5/3
19
二、航向、方位和舷角
1、航向线(Course Line)CL 首尾线向船首方向的延伸线叫之。
2、真航向(True Course)TC 船舶航行时,从真北(NT)方向 顺时针计算到CL的夹角。
3、船首向(heading)Hdg 指在任何情况下, 船舶某一瞬间的船首方向。
⑴ 圆周法 以N点为000o,顺时针用三位数字从000o~360o再计算到正 北。是航海上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方向的方法。 N:000o; E:090o; S:180o; W:270o; N:360o。
⑵ 半圆周法 以N或S为000o,向东或西由0o~180o计算到S或N。 如:145oNE 度数后面的两个字母中,第一个字母表示起 算点,第二个字母表示方向点。 天文航海中常用之表示天体的方位。
某点的地心纬度(φe)是指某点的地球椭圆体 的向径与赤道面的夹角。
地心纬度改正量(correction of geocentric latitude): (φ-φe)"= 691".5 sin 2φ 当φ=0o、90o时,其值=0。
2020/5/3
9
三、大地坐标系(geoid coordinate system)
4、方位线(Bearing Line)BL 在地球表面上,连接测者与物标的大圆叫物标的方位圈; 而方位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相交的直线叫之。
2020/5/3
20
5、真方位(True Bearing)TB 在测者地面真地平上,从真北(NT)顺时针计算到物 标的BL的夹角。在地面上是测者子午圈平面与物标方 位圈平面之间的两面角。
2020/5/3
13
※ 位于两极的测者,无法确定N、E、S、 W四个基本方向;

高中地理必修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高中地理必修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解析 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据图可知,N所在地区为南
极洲大陆,可判断右侧为南极点俯视图,地球顺时针自转,悉尼位于N地东北
1.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 离为2 553千米。那么M地的纬度为
A.66°N
√B.67°N
C.23°N
D.24°N
解析 因N、M、P位于同一条经线上,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因此 两地纬度相差23°,又因N为北极点,则M地的纬度为67°N。
经线(度)和纬线(度)的判读
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0°E,60°S
√B.120°E,60°N
C.120°W,60°S
D.120°W,60°N
解析 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图中经纬度间隔均 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地图上的方向
1.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 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地图上的方向 读“两袖珍国(甲国为莱索托、乙国为安道尔)区域图”,回答第2题。
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东南方向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 球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 球

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 宇宙和天体1.宇宙“上下四方曰宇(空间),古往今来曰宙(时间)”2. 天体恒星、行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物质恒星:发光、恒星不恒,行星:围绕恒星卫星:围绕行星彗星: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108km)二. 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组成太阳:一颗普通的恒星,太阳系的中心,内部不断进行着热核反应。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余倍,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行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彗星☄彗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

彗星大多由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组成(俗称扫帚星)。

彗核:主要由冰、甲烷、氨和尘埃组成,像个“脏雪球”彗尾:在太阳风和辐射压下形成,背离太阳的方向(二)小行星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太阳约2.8天文单位)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半径1738.2Km,相当于地球半径的27.28%;质量为7.35×1022t, 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23%;平均密度为3.24g/cm3, 只有地球密度的0.6。

月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使海洋潮汐。

三. 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地心说:一切天体围绕地球运行日心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1.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直观判断); 球形(逻辑判断); 椭球体; “梨状体”2.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决定了投射到地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不同纬度地区获取太阳能的效率不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有规律在23°27’之间向两极减小,造成热量带(其他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3.地球的大小极半经为6356.8km;赤道半经为6378.2km;平均半经为6371km;扁率为1 / 298 赤道一带稍微凸出,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地球为一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椭球体基本上仍是一个圆球地球大小的重要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第1章 地球和地球仪

第1章 地球和地球仪

2.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1)160°E←180°←20°W 为西半球,20°W→0°→160°E 为东半球。
经度<>2106°0在°在东西半半球球 20°~160°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2)图示记忆东西半球与东西经度的区别。
课时作业
1.[2018·菏泽]下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其中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C ) A.正圆的球体 B.东半球略大的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西半球略大的球体
[2019·怀化]读图,回答 6—7 题。
6.乙点的经纬度是( A ) A.(22°S,122°E) B.(22°N,122°W) C.(22°N,122°E) D.(22°S,122°W)
7.当太阳直射甲点所在的纬线时,怀化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D )
A.出现极昼现象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夜等长
【规律总结】东经的度数向东增加,西经的度数向西增加;北纬的度数向北增加, 南纬的度数向南增加。
类型之四 半球位置的判断 [2018·衡阳]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地区,又位于西半球
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30°~60°为中纬度地区,可排除乙、丙两 地。甲地位于 20°E,属于东半球,排除甲地。丁地位于 100°W,属于西半球。 【答案】 D 【方法归纳】东西半球的判断。 (1)不论东经、西经,只要度数小于 20°,则位于东半球;度数大于 160°,则位于 西半球。 (2)经度在 20°~160°之间:东经位于东半球,西经位于西半球。
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 数逐渐减小
数逐渐减小
北纬用“ N ”表示,南纬用 字母表示

地球概论课件-第一章 地球物理特征与地理坐标

地球概论课件-第一章 地球物理特征与地理坐标
在较小范围内重演行星形成的过程,产生了卫星(如月球)。
地球概论
50
2.康德-拉普拉斯星 云说
• 太阳系所有天体 都是由同一原始 星云按照客观规 律逐步演变形成 的。
地球概论
51
• 康德—拉普拉斯的太阳起源星云假说 • (1)银河系星云分裂,分离出太阳星云。 • (2)星云自引力使自身体积收缩,自转加快。 • (3)惯性离心力与自引力促成星云盘形成。 • (4)在进一步收缩中,星云盘的中心和主要部分
平均密度5.54 g/cm3的1/2。 • 地内物质的密度随深度而递增。 • 地壳2.75 g/cm3 • 地幔3.31~5.62 g/cm3 • 外核9.89~12.7 g/cm3 • 内核12.7~13 g/cm3
地球概论
5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对地球形状的表述
地球表面崎岖不平,有陆地海洋,有山地平 原,如何来表示这种形状呢?地球的形状是用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来表示的。
地球概论
15
盖天说
浑天说
地球概论
16
地球是一个球体
表现:各地具有相同的曲率。
经过反复测量,球心角10 所对应的弧长 在各地均约 为111km,说明曲率相等。
原因:天体自引力
自引力 > 分子内聚力 自引力 < 分子内聚力
球体 不规则
R=6371km
地球概论
17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表现:
球半径 随纬度 的升高 而减小
地球概论
47
六、地球的危机及防范
• 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磁场作用,地球磁场俘 获了来自太阳的部分带电物质,粒子沿着磁力线作螺旋运 动,其中有许多粒子可由地球极区上空向地表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该坐标系统的大地点坐标是经局部 平差逐次得到的,全国所有大地控制点 的坐标值不能连成统一整体,区与区的 接合部存在较大隙距,同一点在不同区 的坐标之差可达1~2m。而且自东北至西 南,误差愈积累愈大。这种情况对于发 展我国空间技术和大规模经济建设是很 不利的。
• (二) 1980 年西安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 1954年北京坐标系在我国近50年的测绘 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5万个 国家大地点和数百万加密控制点均在该 系统内完成了计算工作。以该系统为基 础测制完成了全国1:5万及1:10万比例 尺地形图1:1万比例尺地形图也在相当 范围内完成。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为基 础的测绘成果和文档资料,已经渗透到 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
• IERS主要有以下的服务: • (1)维持国际天球参考系统(ICRS)和 框架(ICR); • (2)维持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和 框架(ITR); • (3)及时提供准确的地球自转参数 (EOP)。 • ITRS是目前国际上最精确、最稳定的全 球性地心坐标系,它的定义遵循IERS定 义
• 协议地球坐标系的法则,即ITRS的原点位于地 心,它的定向由BIH1984.0给出,ITRS通过国 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来实现,ITRF是基于多种 空间技术(GPS,SL R,VLBI,DORIS)得到的地面 站的站坐标集和速度场,ITRF的参考框架点已 达300多个,并且是全球分布的。在GPS技术强 有力的支持下,美国不断更新地心坐标的精度, 更新或精化地心坐标的时间以1980.0为GPG厉 元的始点,以后的时间以GPS周计算,采用 G***…标记。1984年建立了WGS-84(即所谓的 世界大地坐标系统1984);2001年美国又对 WGS-84进行了再次精化。以后还会继续进行 这种类似的精化和维护,可以说WGS-84是一 个与时俱进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世界大地坐标 系。
• 测定垂线偏差的方法:
• • • • 1.天文大地测量方法 2.重力测量方法 3.天文重力方法 4.GPS测量方法
第二节测量坐标系
• 天球
• 以地球的质心为球心,以无穷远为半径所形成的球,称为天球。 • • •
En Pn


ε
• • •
ps
Es

• 一、天文地理坐标系

图1-2
• 二、大地坐标系

地面 P
• • •
似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椭球面
ζ N
常用高程系统
波罗的海高程 波罗的海高程十0.374米=1956年黄海高程 中国新疆境内尚有部分水文站一直还在使用“波罗的海 高程”。 广州高程及珠江高程 广州高程 = 1985国家高程系 + 4.26(米) 广州高程 = 黄海高程系 + 4.41(米) 广州高程 = 珠江高程基准 + 5.00(米)
N
2
d min
参考椭球:
大小和定位定向最接近本国或本地区 的地球椭球。表现在两个面最接近及同 点的法线和垂线最接近。所有的地面测 量都以法线投影在这个椭球面上,这样 的椭球叫做参考椭球。
• 应用球面三角的原理,推出垂线偏差分 量的公式: • ξ=90º -B-(90º -φ )= φ –B • η=(λ -L)cos φ
第一章 地球的形状及坐标系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a b a
正常椭球:也称为“水准椭球”。 表面为正常重力位U等于常数的 旋转椭球。用于代表地球的理 想形体。正常椭球面是大地水 准面的规则形状。该面上的正 常重力位应严格与大地水准面 上的一致。
总地球椭球:
最接近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椭球。总地球椭球 正常位W0应与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相等,中心 应与地球质心重合,赤道应与地球赤道一致, 起始子午面应与天文子午面重合,短轴与地 轴相重合,体积应与大地体体积相等,在全 球范围的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平方和最小,即:
• ( 2 )椭球定向不明确。椭球短轴的指向既不 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国际协议原点 CIO ,也不 是我国对地极运动长期研究结果所确定的地极 原点 JYD1968.0 。起始大地子午面也不是国际 时间局( BIH)所定义的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 子午面,从而给坐标换算带来较大误差和不便。 椭球定位时大地原点位于苏联最西部列宁格勒 附近的普尔科沃,这一定位结果使椭球面与我 国大地水准面呈西高东低的系统性倾斜,东部 地区高程异常最大达 +65m ,全国范围平均达 29m,如图3-15所示。
大地原点设在陕西 省泾阳县永乐镇北 洪流村。
• 为此,在全国按 1°×1°间隔,均匀选 取了922点,组成弧度测量方程式
80 cos B54 cos L54 X 0 cos B54 sin L54Y0 sin B54 Z 0 W54 da
1 N 54 sin 2 B54 de2 54 2
三、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
四、平面直角直角坐标系统
五、几种常见的大地坐标系举例
• (一)1954年北京坐标系
• 20世纪50年代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 系。 • 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首先将我国东北地区的 一等锁与苏联远东一等锁相联接,然后以联接 处的呼玛、吉拉林、东宁基线网扩大边端点的 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的坐标为起算数据, 平差我国东北及东部地区一等锁,这样传算来 的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年 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苏联 1942年坐标系的延 伸,但又不完全属于该坐标系。因为高程异常 是以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 算值,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出来的;大地 点高程是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 海水面为基准的。
• 由上所述,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完全 符合建立经典参心大地坐标系的原理。 椭球参数的个数合理、数值准确,椭球 面与大地水准面获得了较好密合,全国 范围的平均差值由 1954 年北京坐标系的 29m 减小至 10m ,全国多数地区在 15m 以 内,如图。

(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是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具体实现,是通 过大地测量的手段确定的固定在地面上 的控制网(点)所构建的,分为坐标参 考框架、高程参考框架、重力参考框架。 • 具体体现在控制点上。
• 椭球定位和定向
• 确定基准数据,进行天文观测,将天文 观测的天文坐标,令为第一个大地点的 坐标,高程为大地高高程,至一点的大 地方位角。 • λ =L • φ =B • α =A • H常=H大
• 质心坐标系; • 通过三种形式的坐标来体现国际坐标系 统的坐标框架; • 地心坐标系以高精度的坐标框架来实现; •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启 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 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实行坐标转换、衔 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
• (四)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
• 该式是由公式第一式略去 和k项,由于采用 正常高系统,故用 代替dH,并用 x , y 80 54 2 de df • 21 e 2 代替 1 f 而得到的。因为IUGG1975年推 • 荐的椭球参数和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均为已 2 2 e克 知值,故式中 da a75 a克 , de2 e75 • 亦为已知值。式中 54 的求解方法是:用1167 个天文点和约15万个重力点成果,在全国由天 文重力水准路线、短边天文水准路线和天文水 准加均衡改正的路线构成21个环,进行不等权 平差,求得各路线高程异常差,再以原点的 为起算值逐一推求,最后绘制成全国高程异常 图。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54年北京坐标系已经 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突出的问题是: • ( 1 )所采用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其参数不 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IUGG ) 1983年第18届大会大地测量常数推荐值相比较, 长半径约大109m,这不仅对研究地球几何形状 有影响,而且只涉及 2 个几何性质的椭球参数 (a、 f ),满足不了当今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 中需要用4个基本参数(长半径a、地球重力场 二阶带球谐系数J2、地心引力常数GM、地球自 转角速度)描述地球椭球的要求。
• 根据上述922点的弧度测量方程式,按

1
922
2 80
min
• 求解定位元素 X 、Y 、Z ,再进而求出 大地原点上的 ζ0、η0和ξ0,联系大地原 点上测得的天文经纬度、天文方位角和 正常高,按式( 2-16 )求得大地原点上 的 H 0 、L 0 、B 0 和 A 0 ,作为1980年国 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起算数据。
• 1978 年,我国决定对全国天文大地网施 行整体平差,这项工作要在新坐标系的 参考椭球面上进行。为此,首先要建立 一个新的大地坐标系统,并且命名为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 年国家大 地坐标系的含义可以描述如下:
• (1)采用了既含几何参数又含物理参数的4个 椭球基本参数,其数值采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 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IUGG )第 16 届大会的 推荐值,如第七章第一节所述。 • ( 2 )大地原点位于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 永乐镇,西安市以北60km处,简称西安原点。 • ( 3 )大地点高程是以 1956 年青岛验潮站求出 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的正常高系统。 • (4)椭球定位满足3个条件:①椭球短轴平行 于由地球质心指向我国确定的地极原点 JYD1968.0 方向;②起始大地子午面平行于我 国定义的起始天文子午面;③椭球面与似大地 水准面在我国地域最为密合。
第三节高程基准面和高程系统
• 一、大地高系统 • 二、正高系统 • 三、正常高系统 • 四、力高系统(同一水准面上的高
程相同)
五、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大地高H大、正高H正、及正常高H正常 关系如图1-8所示,即: H大=H正+N H大=H正常+ζ N为大地水准面差距; ζ为高程异常。(Ζ ζ zeta za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