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平政[2012]68号
【发布部门】平顶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10.17
【实施日期】2012.10.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平政〔2012〕6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加大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根据《河南省信息化条例》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41号),现就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把信息化放到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
(一)信息化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它涵盖了通信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其核心是通信业。

加速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和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

省委、省政府把信息化工作放在了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核心发展手段,纳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

信息产业的发展事关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需要。

信息化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需要信息化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持。

放在全省发展一盘棋的大格局中,我市信息化发展与其他先进地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没有一家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信息服务业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度较低,信息化应用的综合指数和贡献率不高,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足等。

当前,我市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被动应对向有序发展的关键时期,跨越的可能与落伍的风险并存。

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市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把握“两化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以需求为导向,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企业为主导,着力推进信息化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应用。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集约发展。

坚持统一规划,强化综合协调,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协同推进机制。

坚持集约建设,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整合资源,促进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存量整合与增量投入有机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建立和完善应用与共享机制,统一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突出重点,深化应用。

适应社会需求,服务人民群众,选择社会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项目优先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不断深化应用,确保取得实效。

防管结合,确保安全。

按照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制定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发展目标。

立足我市建设需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核心任务,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大发展。

信息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到2015年,信息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体系初步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我市信息化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