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除法的性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定义和性质,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2. 除法的性质:商不变性质、乘除互逆性质、除数不为零性质。
3. 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长除法、竖式除法、口算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除法性质的灵活运用和口算除法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除法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除法的意义。
2. 讲解除法的定义和性质:讲解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除法的性质。
3. 演示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除法、竖式除法、口算除法的运算过程。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问题解决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除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团队精神、沟通协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
(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体温并解答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习新课1、观察图意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⑴224/2=112(本) 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⑵4*2=8(层) 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讨论比较。
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三、应用提高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观察,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2、想想做做2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想想做做3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章整式的除法1.1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幂的运算性质.教学过程:一、实例导入:二、温故: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1)34;(2)a3;(3)(a+b)2;(4)(-2)3;(5)-23.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呢?三、知新: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105.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四、巩固:例1 计算:(1) (-3)7×(-3)6; (2)(1/111)3×(1/111).(3) -x3·x5 (4) b2m·b2m+1..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五、拓展:1、计算:(1)105·106;(2)a7·a3;(3)y3·y2;(4)b5·b; (5)a6·a6;(6)x5·x5.2、计算:(1)y12·y6;(2)x10·x;(3)x3·x9;(4)10·102·104;(5)y4·y3·y2·y;(6)x5·x6·x3.六、课堂小结: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除法运算性质的教学设计
除法运算性质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除法运算性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2. 除法运算的性质:(1)商的归纳性;(2)商的唯一性;(3)零的除法;(4)除数的倒数;(5)乘法的倒数;(6)连加与连乘的关系;(7)剩余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乘法运算的性质,提出如何解决“除法中遇到的问题”。
Step 2 学习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1.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定义除法的含义,即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等分的运算。
2. 结合具体例子,介绍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定义,并注重理解概念的内涵。
Step 3 探讨商的归纳性1.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商的归纳性,即若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整除,则它们的和也能被这个数整除。
Step 4 证明商的唯一性1.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不等的商可造成什么矛盾,从而意识到商的唯一性。
2. 在具体例子的引导下进行具体数值的证明,培养学生的证明能力。
Step 5 探究零的除法1. 引导学生思考几个特殊的例子,了解零的除法在数学中的特殊性质。
Step 6 学习除数的倒数1.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理解除数的倒数的概念和应用。
Step 7 学习乘法的倒数1.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理解乘法的倒数的概念和应用。
Step 8 探究连加与连乘的关系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具体例子,了解连加与连乘的关系,即连乘是连加的倒数。
Step 9 探究剩余数的性质1.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剩余数的性质,即同一个除法算式,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余数越小;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余数越大。
Step 10 拓展应用1. 引导学生通过拓展应用题,将所学概念和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策略1. 合作探究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单元 《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除法的运算性质》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除法的运算性质3. 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的运算性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发现除法的运算性质。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除法的运算性质。
(3)学生举例验证除法的运算性质。
3.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除法的运算性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4. 应用拓展(1)教师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性质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探究新知1. 观察乘法口诀,发现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口诀表中寻找规律,例如,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 = 除数× 商”的关系。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数学除法的运算性质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掌握除法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将涵盖除法运算的定义、性质、运算规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同时,还将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练习,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通过数学游戏和练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除法运算性质的深入理解,尤其是除数为零的情况。
2. 除法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配问题、比例问题等。
3. 学生对除法运算规律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2. 白板和笔。
3. 数学游戏和练习软件。
4. 学生自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除法运算,让学生回顾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讲解:详细讲解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运算的内涵。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练习题,巩固对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4. 游戏: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5. 总结:对除法运算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强调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数学除法的运算性质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性质,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一系列的除法运算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2. 实际问题:设计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思考题: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 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 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
)3、启发学生把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
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出竖式。
(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
)三、竖式计算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画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活动
(3)640÷16÷5(4)5000÷125÷8
一、复习导入
1、出示: 147-52-48
(1)、口述这道题可以怎样做?(2)、说说规律是什么?
2、出示:2000÷125÷8
师述:这个算式能用类似减法性质的规律解决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二、教学新课
(2)、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5、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填上合适的数。
a÷b÷c=a÷(□×□)
900÷25÷4=900○(□○□)
600÷4÷25=□○(□□)
2、选择(1)、4500÷25÷4与()的结果相等。
A、4500÷25×5 B、4500×25÷4 C、4500÷(25×4)(2)2400÷5÷20等于()。
第一单元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一个因数。
2.会用上述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能力,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课时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A、600 B、24 C、60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480÷24÷2(2)3200÷4÷25
(3)640÷16÷5(4)5000÷125÷8
四、布置作业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1、2题。
板书设计
法运算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后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第3、4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2颗糖,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颗)12÷6=2(人)12÷7=1(人)┄┄5(颗)12÷8=1(人)┄┄4颗。
随机指一个有余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还有种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复习引新。
(1)出示题:有6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3=2(盘)竖式:答:可以放2盘。
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下你会计算吗?有7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想一想,问题要修改吗?2.教学试商的方法(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列式,7÷3(2)小组讨论:商是几?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表7个桃子来分分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商的?(请个别学生谈想法。
)(3)那么7÷3的竖式该怎么列呢?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话:我们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性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性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如何进行除法计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实物模型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 准备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启发学生:如果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两个数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讲解除法的性质(10分钟)1. 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2. 除法的性质:- 商和被除数是倍数关系。
- 除数不为0。
- 两个相等的数相除,商为1。
- 任何数除以1,商为被除数本身。
- 0除以任何数,商都是0。
计算除法(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具体的除法计算例子,如:83 ÷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 解答问题:83 ÷ 2 = 41 余 1。
3. 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是除以除数的积加上余数。
4. 学生们进行几个类似的例子计算。
发现规律(10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数对卡片,例如:(15, 5),(24, 4),(36, 6),(42, 7),要求学生观察数对中的关系,发现规律。
小组活动(1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活动:1. 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组除法计算的例子。
2. 小组成员相互出题、交换试卷,进行计算。
3. 学生们互相检查对方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成除法计算。
2.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进行展示。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梳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题。
2. 完成课后作业册中相关题。
---该教案旨在通过讲解除法的性质和进行除法计算的练习,帮助二年级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培养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方法。
2、会运用这个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60÷8÷7 1800÷3÷6 480÷6÷8 720÷9÷8560÷56 1800÷18 480÷(6×8) 720÷(9×8)2、简便方法计算609-51-49 846-121-2793、动手做24个圆片平均分成2组,再把每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体会连续等分:可以分了再分,也可以先求出两次一共分成多少份,然后一次分完。
)4、引入新课:除法的运算性质。
5、出示目标(见学习目标)二、自互学习:(出示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1、指名读题。
2、(出示学习指导)(1)根据题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
(2)试一试,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如果有困难,可以与书进行交流。
(3)对比一下,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能用语言概括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5)试着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
自学时间5分钟。
3、学生自学(学生对照学习指导,自学,并完成学习指导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4、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三、精讲要点1、小组汇报。
2、解决各小组中在自学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
3、小结:除法的运算性质。
4、练习:教材P43做一做,指名板演。
四、当堂检测1、判断(1)1456-(324+456)=1456-456-324(2)100÷(25×4)=100÷25×4(3)400÷(40×25)=400÷40÷25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3200÷25÷4 2000÷25÷8 350÷143、有1440个玩具,每24个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一共要装多少箱?〖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第【2】篇〗教学目标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3、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地进行简便计算,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温故案一、知识要点:分数乘除法、倒数、比。
1、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的的运算。
(2)一个数(整数或分数)乘分数,就是求的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和其中一个,求另一个的运算。
3、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分数乘分数)。
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用相乘的积作,用相乘的积作,能约分的要先,然后再计算。
4、分数除法的计算(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
在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5、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法中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经常要用到的运算定律有。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乘除混合运算的,遇到除以一个数,就转化成这个数的然后采用一次约分的方法计算。
(2)四则混合运算的,按先后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再算。
7、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注意:1的倒数是,0有倒数吗?8、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两者相除多得的商叫做。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或相同的数,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9、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巩固案二、跟踪练习(一)填空题:1、40分=()小时 3/5千米=()米 23×()=1 1.5和()互为倒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除法的性质》教案设计一、复习引入1、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2、简便计算(略)3、联想: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a+b+c=a+(b-c)a×b×c=a×(b÷c)a÷b÷c=a÷(b×c)二、探究除法性质1、讨论: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2、学生证明3、汇报:举例说明三、巩固练习1、填空16÷2÷4=16÷(□〇□)210÷(7×6)=210〇(7〇6)□÷(25×7)=350〇(□〇□)2、判断:35÷14=350÷2÷73000÷4÷25=3000÷(4+25)3、简便计算(5)81÷3÷3(6)210÷(7×6)四、总结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1、口算2、作业本3、寻找生活中关于除法性质的例子并解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1.列三组题.42 6= 72 8= 72 4=7 6 = 8 9 = 18 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板书:2.设疑引出课题: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1. 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3.初步练习:1482 6564 22326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示例7: 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3)问: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问:第二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能说明计算正确吗?要想使结果等于被除数,应该怎样办?(小组讨论)(5)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明确:因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个5,而是比493个5多4,所以493个5多4就是5493+4,结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数.(6)问: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7)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428 20xx 8567三、练习与质疑1.计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验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2.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题的得数.(1)1267=882 8827=()(2)70569=784 7849=()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3.游戏:鸽子送信.(出示课件鸽子送信)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1.用乘法检验下面各题的得数,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546=59 16637=2392.462 5523 20173684 1386 34119〖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第【3】篇〗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复习的第1—5题。
除法运算性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除法运算性质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除法运算的性质,包括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能够应用除法运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教案、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铅笔、纸张。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乘法运算的性质,引出除法运算的性质,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性质有什么作用。
步骤二:讲解除法运算的性质(10分钟)1. 交换律:a ÷ b = b ÷ a。
例如,6 ÷ 2 = 3,2 ÷ 6 = 1/3。
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例如,(12 ÷ 3) ÷ 2 = 4÷ 2 = 2,12 ÷ (3 × 2) = 12 ÷ 6 = 2。
3.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例如,10 ÷ (2 + 3) = 10 ÷ 5 = 2,10 ÷ 2 + 10 ÷ 3 = 5 + 10/3 = 2 + 10/3。
步骤三:理解除法运算的性质(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性质进行计算。
2. 学生可以在纸上模拟计算过程,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步骤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提供答案进行讲解,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步骤五: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应用除法运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步骤六: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除法运算的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除法的性质》教案设计
《除法的性质》教案设计第一章:除法的引入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2. 掌握除法与乘法的关系;3. 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教学内容:1. 引入除法的概念,解释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过程;2. 介绍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即乘法和除法是相反的运算;3. 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包括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除法的过程,例如将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2. 通过计算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除法与乘法的互逆性;3. 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除法运算练习题;2. 设计一个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作业和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完成情况。
第二章:除法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性质,包括除法的传递性和交换性;2. 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3. 能够应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1. 介绍除法的传递性质,即如果a除以b等于c,b除以a等于c;2. 介绍除法的交换性质,即a除以b等于b除以a;3. 学习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除以0的定义和除以负数的定义。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除法的传递性和交换性,例如3除以2等于1.5,2除以3等于1.5;2. 通过计算和讨论,让学生理解除法的运算规则,例如0不能作为除数,负数除以负数等于正数;3. 进行除法性质的应用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除法性质练习题;2. 设计一个除法性质应用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作业和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完成情况。
第三章:除法的运算规则教学目标:1. 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除以0的定义和除以负数的定义;2. 能够正确进行除法的运算;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除法运算。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P43例3教学目标:1、懂得连除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或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
2、会用这个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除法性质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提纲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三、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四、总结: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口算:5600÷56 4800÷24 4000÷1000 300÷1025×4 125×8 100÷4 1000÷1254×16*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1.出示例3: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1250÷25÷5 1250÷(25×5)=50÷5 =1250÷125=10(元) =10(元)(1)思考题:a.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b.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c.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交流反馈a 数字相同,得数相同b〈1〉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2〉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即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c 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1)18÷(3×2) 18÷3÷2(2)64÷(2×4) 64÷2÷4计算,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
你发现什么?4.揭示课题,认知新知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运算性质(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P43例3
教学目标:1、懂得连除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或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
2、会用这个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除法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提纲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三、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四、总结: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口算:
5600÷56 4800÷24 4000÷1000 300÷10
25×4 125×8 100÷4 1000÷125
4×16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1.出示例3: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
1250÷25÷5 1250÷(25×5)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1)思考题:a.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
b.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
c.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反馈
a 数字相同,得数相同
b〈1〉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
〈2〉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即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
c 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1)18÷(3×2) 18÷3÷2
(2)64÷(2×4) 64÷2÷4
计算,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
你发现什么?
4.揭示课题,认知新知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运算性质(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5.试一试:
(1)在下面等式的○里,填上运算符号
64000÷125÷8=64000÷(125 ○ 8)
28000÷(140×25)=28000 ○ 140 ○ 25
(2)判断
7200÷24÷3=7200÷(24×3)()
1000÷(125×8)=1000÷125×8 ()
三、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师: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1.出示:
1200÷25÷4 5600÷(56×25)
= 1200÷(25×4) = 5600÷56÷25
= 1200÷100 = 100÷25
= 12 = 4
师:仔细看这两题,数与数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联系?怎样计算简便呢?请学生试做,然后请学生交流板书,核对。
2.说:你是怎么想的?
3.练: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4800÷(48×4) 24000÷125÷8
(2)完成 P43 做一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出示试一试:问:能否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进行简便计算?你怎么想?
9000÷72
(4)辨析:哪一种算法更为简便?为什么?
6300÷42 63÷42
= 6300÷7÷6 =6300÷6÷7
= 900÷6 =1050÷7
= 150 =150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要注意什么?
除法的运算性质
1250÷25÷5 1250÷(25×5)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1250÷25÷5 = 1250÷(25×5)
验证:(1)18÷(3×2)= 18÷3÷2
(2)64÷(2×4)= 64÷2÷4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力图为学生创设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感悟、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建构新知识。
让学生在“发现——验证——归纳”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为尝试解决问题而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交锋碰撞,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共同探索出除法的运算规律。
进而安排各种情况的除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让学生在运用中不断探索,感悟在计算除法时,要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运用规律才能使计算简便,从而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亲历建构知识,掌握方法,感悟策略的全过程,他们养成了探索的习惯,展现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
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仅获取知识技能,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意识也从中得到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究,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