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分解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血液检验)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 概述 ➢ PLT免疫性破坏过多(PLT自身抗体) ➢ PLT减少 ➢ 出血
发病机制:与免疫性血小板抗体产生有关 1. 病毒抗原致敏血小板 2. 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
GPⅠb结合 3.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清除作用
粘附
抗PLT 抗体
单核巨噬细胞
vWF的功能
凝血因子Ⅷ的载体 与血管壁和PLT结合
分型
• 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分型:
(2)APTT延长,PT正常:多见于内源性 凝血途径中1个或几个凝血因子缺乏。
(3)APTT正常,PT延长:多见于外源性 凝血途径缺陷。
(4)APTT和PT都延长:共同凝血途径缺 陷,以及肝脏疾病、应用肝素等。
凝血因子缺乏的实验诊断
三、 纤溶亢进的筛查
➢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常见疾病类型 原发性纤溶亢进、继发性纤溶亢进
易感人群
速发型变态反应 抗原抗体复合物(IgA)
血管扩张或通透性增加 IgA介导的血管炎
皮肤粘膜出血
(二)实验室检验
1.血栓与止血相关检查
束臂实验CFT:阳性 BT:正常 PLT计数及功能:正常
无特异性血栓与止血 检验结果,相关检测 异常不作为确诊标准
CFT多数阳性、BT可 正常
PT、APTT、TT、FIB:正常
病理生理分类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血小板粘附缺陷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SS)
血小板聚集缺陷
血小板无力症(GT)
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
颗粒异常
灰色血小板综合征(贮存池 病)( -GPS)
颗粒异常
贮存池病(SPD)
-颗粒异常
-贮存池病(- SPD)
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讲解
(四)血块收缩试验
(clot retraction test, CRT) 血液完全凝固后,血小板收缩蛋白使得血小板 伸出伪足,伪足前端连接到纤维蛋白上,当伪 足向心性收缩,使得纤维蛋白网变小。血清析 出,血块变小,有利于生理性止血。 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对血块收缩有一定的影 响,是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 为了避免红细胞对结果的干扰,现在也可以 采用血浆来操作。
血栓与止血 临床应用
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系
血栓与止血(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是 机体止凝血和抗凝血机制动态平衡失调的一种 病理生理过程。涉及血管壁、血小板、血液凝 固、抗血液凝固、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等基 础理论,也涉及上述各方面相应的实验检查。 如果止凝血活性增强或抗凝血活性减弱,变会 导致血栓性疾病。相反,则会引起凝固状态或 出血倾向,为研究和诊断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 疾病所必需。本章就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检查 和临床诊断(反映免疫性因素,如ITP) 和vWFAg(检测vWD)检测等。 将出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作 为一期止血的筛选试验。
二、凝血相关检验
(一)凝血时间测定(clotting time,CT) 血液离体后, Ⅻ被异物表面活化,在血小板因 子和Ca2+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的反映生成纤 维蛋白而凝固。是用来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 凝血功能。 普通试管法参考值:4-12min。
危险
PC<20³109/L
可引起自发性出血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正常人每天有6-10%的波动。早 晨低,午后高。新生儿低,妇女月经前降低, 剧烈运动进食后升高。 病理性减少: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 白血病等;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血小板 破坏过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理性增多:慢粒,急性化脓性感染,脾切除 手术后等。
血栓与止血常规检测的临床应用
检测结果的动态观察与随访
定期复查:根据 病情和医生建议, 定期进行检测以 观察病情变化
异常结果处理: 如果检测结果异 常,应及时就医 并按照医生建议 进行治疗
药物调整:根据 检测结果,医生 可能会调整药物 剂量或种类,患 者应按照医生建 议用药
生活方式改变: 根据检测结果, 医生可能会建议 患者改变生活方 式,如戒烟、限 酒、合理饮食等, 以辅助治疗
出血性疾病的预防: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等方法,预防出血性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
手术前评估与术中监测
手术前评估:评 估患者是否有血 栓形成风险,包 括年龄、性别、 病史等
术中监测:监测 患者在术中是否 出现血栓形成, 包括血压、心率、 血氧饱和度等
预防措施:根据 评估结果和监测 数据,采取适当 的预防措施,如 抗凝治疗、输血 等
物的含量
试剂:抗纤维 蛋白降解产物
抗体、抗人 IgG抗体、 HRP标记的抗 人IgG抗体
步骤:血液样 本处理、抗体 孵育、HRP标 记抗体孵育、 显色反应、结
果判断
结果判断:根 据显色反应的 强度,判断血 液中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的含
量
P血R栓T与止5 血常规检测的临床应
用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监测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血栓性疾病的监测指标: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抗凝血治疗、溶栓治疗等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避免久坐、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监测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通过检测血液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判断出血 性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出血性疾病的监测: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监测 出血性疾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PPT
详细描述
血液凝固分析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 维蛋白原浓度等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凝血功能状态,帮助诊断血栓和出 血性疾病。
血小板功能检测
总结词
血小板功能检测用于评估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学术交流
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 与交流,共同推动血栓与止血检验领域的进步。
3
成果转化
促进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和转化,将科研成果转 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06
结论
总结与回顾
血栓与止血检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 医生提供关于患者止血和血栓形成状态的信息,有助
血栓的作用
血栓的形成可以阻止血液流失, 起到止血的作用。同时,在特定 情况下,血栓也可以起到防止细 菌和异物侵入的作用。
止血机制的概述
生理性止血机制
生理性止血机制包括血管收缩、血小 板凝集和血液凝固三个阶段,旨在快 速有效地止血。
病理性出血
病理性出血可能是由于止血机制异常 或血管损伤引起的,需要及时的诊断 和治疗。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无创、 无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将更 广泛应用于血栓与止血疾病的诊断。
生物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如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 形成和评估止血功能。
个体化诊疗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医疗
基于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对临床医生的建议
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血栓与止 血检验的相关指标及其意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检测项目,为诊断和治疗提供
有关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有关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一.凝血障碍性疾病1.筛选试验选用APTT和PT作为筛选试验,根据筛选试验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APTT和PT都正常:除正常人外,仅见于遗传性和继发性因子ⅩⅢ缺乏症。
获得性者常由于严重肝病、肝脏肿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抗因子ⅩⅢ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恶性贫血等引起。
(2)APTT延长伴PT正常:多数是由于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陷症;血循环中有抗因子Ⅷ、抗因子Ⅸ或抗因子Ⅺ抗体存在;DIC时可见因子Ⅷ、因子Ⅸ、Ⅺ减低;肝脏疾病时可见因子Ⅸ、Ⅺ减少;口服抗凝剂时可见因子Ⅸ减少。
(3)APTT正常伴PT延长:多数是由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Ⅶ缺乏症,获得者常见于肝脏疾病、DIC、血循环中有抗因子Ⅶ抗体存在和口服抗凝剂等。
(4)APTT和PT都延长:多数是由于共同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Ⅴ、凝血酶原(因子Ⅱ)和纤维蛋白原(因子Ⅰ)缺乏症;获得性者主要见于肝脏疾病和DIC,口服抗凝剂时凝血因子Ⅹ和凝血酶原减低。
此外,血循环中有抗因子Ⅹ、抗因子Ⅴ和抗因子Ⅱ抗体存在时,它们也相应延长。
临床应用肝素治疗时,APTT和PT也都相应延长。
2.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的基因诊断:(1)血友病A:可采用:a.间接基因诊断b.直接基因诊断(2)血友病B:由于因子Ⅸ基因小,所以血友病B可用直接基因测序的方法来解决:(3)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的基因诊断:vWD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也是利用多态性标记进行间接诊断。
当然,对于明确缺陷的家系,亦可用缺陷基因作直接诊断。
①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顺序(ATCT),其杂合子频率高,在白种人群中杂合子频率为98%;②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可对部分家系作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在临床上应用PPT.
• 心内科二:、心梗出、血溶与栓血抗栓凝治疾疗病与临床
• 神内科:脑梗塞、溶栓治疗 • 传染科:重症肝炎,VK因子缺乏,DIC。 • 外科:DIC,DVT、VK因子缺乏,器官移植。 • 骨科:血友病
妇产科:DIC、习惯性流产、VWD、 • 儿科: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缺陷 • 血液科:血友病、VWD, GT。
•Hale Waihona Puke ②实验项目应从常用、简便试验开始,有必要时再
进行技术要求高、较复杂的试验。
•
③对部分已认识较深入的疾病,可从细胞、分子、
基因水平进行全面检查,最终再做出诊断。
•
④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各种试验的灵
敏度、特异性均有差别,所反映的病理变化既不相同但
又可能有交叉,有时需要多次、定期复查并排除一些相
血栓与止血检验在临床上应用
一、概述
•
血液的液体状态是保证血液在血管内 正常
循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血液的液
体状是通过止血功能来保持的。正常人体的止血、
抗凝血功能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纤溶
系统等几种因素。它们通过本身的促凝和抗凝作
用,组成了血液内功能复杂的对立统一系统,通
过机体的生理调节保持着动态平衡,使生理状态
• 临床上,BT、PLT、PT、APTT、TT五项试 验是最常用的选筛试验,纤溶活性也可用FDP和
• DD筛查,联合运用这几项检查可对出血性疾病 进行初步分类(见表1)。出血性疾病也可通过这 些检查得到初步诊断(见表2),以便于进一步选 择特异性诊断试验进行确诊。
院? 能异常时。如血小板无力症对BT延长的患者应进一步作有关确诊试验。
小细• 提节示 方8面7还:要(即注使2意没)电有瓶合血。适小展的车应板放聘置者计时,数间也长绝(了不P以可L后T降电)低瓶要会求亏。电,所以必须要保证电瓶有电。
血栓和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
血栓和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血栓和止血涉及机体的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等诸方面的功能,其缺陷可以引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
虽然相关的检测目前已经开展得相当广泛,如何使这些检测指标在临床监测中发挥作用,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是检验医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一、血栓和止血检测在出血病诊断中的应用出血病由一期止血缺陷和二期止血缺陷导致,前者主要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导致的出血,而后者主要是由凝血、抗凝缺陷所导致。
1. 一期止血缺陷参与一期止血的有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等,其数量和质量异常均可以导致出血。
常用的筛选试验是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
出血时间的延长可伴有血小板计数升高、正常或降低,均是出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表现。
血小板计数增高,部分患者患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terative neoplasms, MPN),一些伴有JAK2 V617F突变,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可有出血、血栓或无明显临床症状。
血小板计数减少最多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 ITP)患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所致。
ITP的诊断目前多是排除性诊断。
使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上的自身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相当多的患者出血时间延长合并血小板计数正常,此时不能忽视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存在。
前者较多见的是血小板无力症,后者常见于各种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
筛选试验阳性结果,往往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
(1)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相关检测主要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 vWF:Ag)、瑞斯托霉素辅因子、凝血因子Ⅷ 活性(factor Ⅷcoagulant activity, FⅧ :C)检测及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凝血因子Ⅷ 结合试验、胶原结合试验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多聚体分析等。
实验诊断课件:血栓与止血检验及其应用
抗凝系統檢驗包括生理性抗凝因數檢測和病理性 抗凝物質檢測
病理性抗凝物質主要包括肝素及類肝素物質,狼 瘡抗凝物、凝血因數抑制物。
(一)生理性抗凝因數檢測
1.血漿抗凝血酶活性測定(AT:A):
參考範圍:108.5%±5.3%
血漿抗凝血酶抗原檢測(AT:Ag)
意義:AT活性或抗原測定是評估高凝狀態良好指標,尤其 AT活性減低。
增高:見於白血病、血友病、口服抗凝藥的治療中及AA等 的急性出血期。AL是AT水準下降是DIC發生的危險信號
減低:見於先天性或獲得性AT缺陷症(如血栓前狀態、血 栓性疾病、肝病和DIC)。在疑難DIC診斷時,AT水準下 降具有診斷價值。在抗凝血酶替代治療時,葉應首選AT檢 測來監護。
VWD、巨大血小板綜合症、低(無)纖維蛋白血征等。
增高,血栓前狀態和血栓形成性疾病。
3.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
聚集率減低:血小板無力症、血小板儲存池病、VWD 等。
聚集率增高:見於手術後、糖尿病、心梗、靜脈血栓 等。
三、凝血因數檢測
凝血因數是參與凝血過程的生物分子。目前證 實14個,包括12個(因 Ca2+離子為因數IV。VI為因 數V的活化形式而廢除,纖維蛋白原也不稱為I) 經典的凝血因數以及激肽系統的激肽釋放酶原和 高分子量激肽原。除Ca2+外都是蛋白質,且多為蛋 白酶(原)。大多數在肝臟中合成後分泌入血。
.國際標準化比值(INR)=PTRISI
ISI國際敏感度指數
臨床意義:
PT為外源性凝血系統常用的篩查指標: 延長:1)先天性因數Ⅱ、Ⅴ、Ⅶ、Ⅹ減少以及低或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无)纤维 白原症 某些凝血因 子缺陷 BT延长、血 小板计数 正常 血小板功能 缺陷 血管性血友 病 遗传性 获得性 原发性 减少 血小板减少 继发性
二、 二期止血缺陷筛选的检验
二期止血缺陷是指血液凝固和抗凝功能异常所 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若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时,其筛选试验在临床应用时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二、血管性血友病
(thrombosis);相反,便会致低凝状态(hypocoagulable state)或出血倾向(hemorr hagia)。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eage)是由于遗 传性或获得性的原因,导致机体止血、血液凝固活 性减弱或纤溶活性的增强,引起自发性或轻微外伤 后出血难止的一类疾病。
Ⅹ,Ⅴ,Ⅱ,Ⅰ缺陷
8
三、 纤溶活性增强筛选的检验
指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被纤溶
酶异常降解所引起的出血。可选用FDPs和D-二
聚体作为筛检试验,大致有下列四种情况:
1.FDPs和D-二聚体均阴性 表示纤溶活性正
常,临床的出血症状可能与纤溶症无关。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三、 纤溶活性增强筛选的检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APTT,PT结果的分析
因子Ⅶ 缺乏 因子Ⅻ 缺陷 因子Ⅻ 定性阳性 APTT(N)PT(N)
外源途径缺陷
APTT(N)PT(A) 因子Ⅷ,Ⅸ,Ⅺ缺乏 有出血
出血
APTT(A)PT(N) APTT(A)PT(A)
内源途径缺陷
无出血
共同途径缺陷
因子Ⅻ、PK等缺乏
抗凝物质
部,可呈现腹痛、恶心、呕吐、便血。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一、过敏性紫癜
3.关节症状 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呈游走性,
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
4.肾脏病变 见于1/2~1/3患者,肾炎表现为本
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于紫癜出现后1~8周内
发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主要表现为血尿、蛋 白尿、水肿、高血压。
第十四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编辑制作 牛新清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血栓与止血(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是机体出
血、血液凝固和血液凝固调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若止血、 血液凝固活性增强或血液凝固调节机制活性减弱,将会导致
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或血栓形成
概述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
是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之一。该病是由于患者体内
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 基因缺陷而造成血浆中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所导致。 常染色体显性(占80%)或隐性(占20%)遗传。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三、 纤溶活性增强筛选的检验
4. FDPs和D-二聚体都阳性表示纤维蛋白原和 纤维蛋白同时被降解,见于继发性纤溶, 如DIC和溶血栓治疗后。这种情况临床最 为多见。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eage)是由于 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原因,导致机体止血、血液凝 固活性减弱或纤溶活性的增强,引起自发性或轻 微外伤后出血难止的一类疾病。
2.FDPs阳性,D-二聚体阴性理论上只见于纤维蛋 自原被降解,而纤维蛋白未被降解,即原发性纤溶。可 见于肝病、纤溶初期、剧烈运动后、类风湿关节炎等情
况。
3.FDPs阴性,D-二聚体阳性理论上只见于纤维 蛋白被降解,而纤维蛋白原未被降解,实际上这种 情况多数属于FDPs的假阴性。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家族史
大多为阳性
大多为阴性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一、 一期止血缺陷筛选的检验
一期止血缺陷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所引起
的止血功能缺陷。若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时,
其筛选试验可选择PLT、BT在临床应用时可分为以 下几种情况。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原发性
增多
血小板增多
继发性 遗传性 获得性 遗传性 获得性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一、过敏性紫癜
概述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毛
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种致敏物质发生
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 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的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好发生 于儿童和青壮年。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一、过敏性紫癜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合并寄生虫
感染者嗜酸粒细胞可增高。红细胞和血红
蛋白一般正常或轻度降低。血小板计数多 数正常。 2.出凝血机制检查 30%~50%病例束臂试验阳性。
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是检测定均在正常范围。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
不同基础出血性疾病的特点
特 点
瘀点 深部血肿 浅部瘀斑 关节血肿 迟发性出血 表皮破损处出血 患者性别
凝血异常
罕见 特征性表现 常见,一般大且孤立 特征性表现 常见 少量 0%~90%的先天性病变发生在男性
血管及血小板异常
特征性表现 罕见 很常见,一般小而多 罕见 罕见 持续,往往不易止住 常见女性发病
一、过敏性紫癜
诊断
1.四肢出现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的紫癜,以下肢为主。
2.在紫癜出现前后,可伴有腹部绞痛、便血、关节酸痛、
血尿及水肿等前驱症状或过敏史。 3.束臂试验可能阳性,血小板计数和功能、凝血检查 及骨髓检查等均正常。 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
二、血管性血友病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一、过敏性紫癜
病因 1.感染 2.食物 3.药物 细菌、病毒、寄生虫 主要是动物蛋白 抗生素、磺胺等
第十四章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
一、过敏性紫癜
临床表现 1.皮肤症状 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 2~3天后出现,常对称性分布,以 下肢伸侧及臀部多见。 2.腹部症状 约50%病例有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