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镜检资料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二、尿液细胞检查
尿液移行上皮细胞 表层移行上皮细胞 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底层移行上皮细胞
表层移行上皮细胞
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二、尿液细胞检查
尿液鳞状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来自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 层。
尿液中镜下红细胞>3/HPF,且肉眼不能看到尿液显血色, 称为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
1L尿液中含血量在1ml以上,肉眼能观察到尿呈红色, 称为肉眼血尿(macroscopic hematuria)。
尿液中的红细胞
尿液中的红细胞
二、尿液细胞检查
尿液红细胞检查
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 高渗尿中红细胞皱缩,体积变小,呈锯齿形、棘形等; 低渗尿中红细胞胀大,呈环形红细胞或者影红细胞。
Fuchs-Rosenthal血细胞计数板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法学比较
一、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概述
尿他
检查
检查
二、尿液细胞检查
红细胞 吞噬细胞
白细胞 上皮细胞
二、尿液细胞检查
尿液红细胞检查
正常人尿中排出红细胞甚少,如每个视野见到1-2 个红细胞时应考虑为异常。
尿液中的吞噬细胞
二、尿液细胞检查
尿液上皮细胞检查
肾小管上皮细胞 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移行上皮细胞 transitional epithelium
鳞状上皮细胞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
二、尿液细胞检查
尿液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较中性粒细胞大1.5倍左右,细胞 核圆形较大,核膜很厚。常为多边形,胞质中 有小空泡、颗粒或脂肪小滴。
一、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概述
尿液主要有形成分图
尿液主要有形成分镜下形态
1.正常红细胞镜下形态:
2.异常红细胞: (1).棘形红细胞
(2).皱缩性红细胞:
(3).影红细胞:
(4).小红细胞:
(5).芽孢样红细胞(G1形红细胞):
(6).环状红细胞(炸面包圈样红细胞):
(7).泪滴样红细胞:
3.正常白细胞形态:
4.脓细胞:
5.上皮细胞: (1).肾小管上皮细胞:
6.移行上皮细胞: (1)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2)底层移行上皮细胞:
(3).鳞状上皮细胞:
7.吞噬细胞:
8. 管型: (1)透明管型: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
肾小管管型(染色)
复合管型
(3)颗粒管型:
(4)脂肪管型:
(5)宽幅复合管型:
9.盐类结晶(生理性):
Hale Waihona Puke 磷酸铵结晶磷酸镁结晶
尿酸铵
磷酸钙(染色)
尿酸结晶
草酸钙结晶
10.病理性结晶:
胱氨酸结晶
酪氨酸结晶
胆固醇结晶(染色)
胆红素结晶(染色)
粘液丝
滴虫
11.其它有形成分:
真菌
精子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脂肪管型
管型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折光性很强的脂肪滴。
临床意义
透明管型 红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 健康人偶见,肾实质性病变时增多 急性肾小球病变,肾小球出血 肾脏感染性病变或免疫性反应
上皮细胞管型 肾小管坏死
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肾实质性病变伴有肾单位淤滞 肾单位长期阻塞,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 后差 脂肪管型 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颗粒管型
粗颗粒细胞
细颗粒细胞
管型基质内含大小不等的颗粒物,外形常较透明管型短而 宽大,颗粒轮廓清晰,容易折裂,可有不规则的断端,呈 无色、淡黄褐色或棕黑色。按颗粒的粗细可分为粗颗粒管 型和细颗粒管型2种。
蜡样管型
其外形似透明管型,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淡黄色,折 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较短 而粗,一般略有弯曲,末端常不整齐。
红细胞管型
管型基质中嵌入红细胞且多在10个以上,其中红细胞常 互相粘连而无明显的细胞界限,有时红细胞形态完整, 有时因溶血仅见红细胞残影。
白细胞管型
管型中充满白细胞(或脓细胞)且多退化变性或坏死, 一般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有时呈团性重合。
肾小管上皮管型
管型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中的细胞呈瓦片状排列, 可充满管型,细胞大小不等,胞核模糊。
方法学评价: 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且尿标本不离心能最大限度保 持各类有形成分的原始状态,但耗时、阳性率低,易漏诊。
每块计数板分为10个彼此独立封闭的计数室,可供检测10个 样本。每个计数室一侧有一个竖条长方形计数区,内刻有十 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底面积为1mm2,深度为0.1mm,容积 为0.1μl ,因此每个计数区的固有容积为1.0μl 。 为便于观察和计数,内又细分为9个小方格。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结果报告
一、概述
尿液有形成分是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在显微镜下检查到的成分,如细 胞、管型、病原体和结晶等。
通过检查尿液有形成分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变化,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 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也可弥补理学、化学等检查难以发现的异常变化,对减 少漏诊、误诊有重要价值。
二、红细胞
4.棘细胞对血尿来源鉴别的价值:
虽然尿中棘细胞与外周血中棘形红细胞英文相同,但不属同一个类型且 意义完全不同。外周血中棘形红细胞呈圆形、浓染,边缘有2~20个长短、 粗细、形状不同的不规则针状体样突起,有些突起具有球棍状外观。 >25%时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某些肝硬化、无β脂蛋白血症,酒 精性肝病,脾切除术后、吸收障碍性疾病。
四、上皮细胞
疾病情况下尿液中的上皮细胞中可出现颗粒、空泡及脂肪滴等,建议将 脂肪颗粒细胞、复粒细胞和卵圆脂肪小体统称为脂肪颗粒细胞。
此外,尿液中还能见到诱饵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细胞、多核巨细胞、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等,建议使用偏振光显微镜或脂肪染 色、铁染色法鉴别;发现可疑足细胞时建议做特殊染色。
在观察尿液红细胞大小、形态时,宜参考血液红细胞的大小、形态,以 排除患者自身血液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由于受红细胞来源、尿渗透压及pH等因素影响,尿液红细胞与血液红细 胞大小会出现不一致。
二、红细胞
2.异常红细胞名称:
芽孢样红细胞、出芽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统称为棘细胞; 车轮状红细胞统称为锯齿状红细胞; 桑葚状红细胞、星芒状红细胞、草莓样红细胞、颗粒状红细胞统称为皱
三、白细胞
正常人尿液显微镜检查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5个/HPF),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正确地识别白细胞种类(必要时增加染色鉴别),对疾病的 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尿有形成分检查
尿有形成分检查要点1:检查方法尿沉渣是尿有形成分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见到的尿有形成分。
这些成分可来自肾脏或尿道脱落的细胞、形成的管型、结晶和感染的微生物、寄生虫等。
尿沉渣检查可以弥补尿理化检查不足造成的漏诊,对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
目前,尿有形成分检查常用的方法有传统光学显微镜检查法和仪器检查法。
要点2:方法学评价1.显微镜检查目前,尿沉渣检查虽可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查。
但迄今为止,仍无任何一种仪器可以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仍然是一种方法简便、价廉、结果最可靠的方法,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最重要参考方法。
(1)直接镜检法:简便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
仅适用于急诊有明显混浊血尿、脓尿的检查。
(2)离心法:敏感阳性率高,但操作较繁琐费时。
国内外对临床尿沉渣检查方法,已制定了标准化操作程序。
(3)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使尿沉渣检查更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4)染色法: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
1)Sternheirner-Malbin(SM)染色法:为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辨别管型,尤其是透明管型及各种形态的红细胞、上皮细胞,并能区别存活及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和检出闪光细胞。
2)巴氏染色法:观察有形成分的微细结构,对泌尿道肿瘤细胞和肾移植排异反应具有诊断意义。
3)其他特殊染色:①尿沉渣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抗体染色和酶免疫化学染色法:可清晰地辨别各种细胞、管型的形态结构。
②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根据粒细胞含过氧化物酶的特点,可鉴别不典型的红细胞与白细胞,并可区别中性粒细胞管型及肾上皮细胞管型。
③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
④阿利新蓝、中性红等混合染色:可辨别白细胞种类和细胞存活情况;区分正常红细胞、小红细胞、影红细胞及上皮细胞、管型种类。
要点3:尿酸碱度和渗透压对有机沉渣物影响要点4:我国尿沉渣检查标准化要求(1)标准化操作:取尿10ml离心,采用水平式离心机,相对离心力(RCF)400g,离心5min。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一、不离心镜检法方法:直接混匀新鲜尿液1滴涂片显微镜检查。
结果:管型,以低倍镜视野全片至少20个视野所见的平均值报告;细胞,以高倍镜至少10个视野所见的最低——最高数的范围报告;尿结晶等,以每高倍视野所见数换算为半定量的“-、+-、1+、2+、3+”等级报告。
二、离心镜检法方法:取新鲜混匀尿液10ml,在400g离心力(约1000转/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后,倾倒或吸弃上清尿液,留取底部约0.2ml尿液,混匀显微镜检查。
结果:管型,以低倍镜视野全片至少20个视野所见的平均值报告;细胞,以高倍镜至少10个视野所见的最低——最高数的范围报告;尿结晶等,以每高倍视野所见数换算为半定量的“-、+-、1+、2+、3+”等级报告。
三、离心染色镜检法方法:Stenheimer-Malbin染色法:结晶紫和沙黄;Stenheimer染色法:阿利新蓝和派若宁B;或0.5%甲苯胺蓝染色。
需要制备特定涂片,如浓缩涂片、印片或细胞离心涂片等。
结果:不同染色结果报告各不一致。
四、计数板定量镜检法(1小时尿沉渣计数)方法:患者先排尿弃去,准确采集3h内的全部尿液N ml。
取混匀尿液10ml,1500r/min离心5分钟,吸去上层尿液9ml,留下1ml,充分混匀后,取混匀尿沉渣充入牛鲍血细胞计数板内。
计数10个大方格的细胞、计数20个大方格的管型,然后换算成1h尿液中细胞和管型的数量。
计算:1小时细胞数=10个大方格的细胞总数*1000/10*N/31小时管型数=20个大方格的细胞总数/2*1000/10*N/3式中:1000为ul换算为ml;10为尿液浓缩倍数;N为3h内的全部尿液量ml。
参考:红细胞男性<3万/小时;红细胞女性<4万/小时.白细胞男性<7万/小时;白细胞女性<14万/小时.管型<3400个/小时。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完整版)ppt课件
操作
(二)离心涂片法:常用,适用于尿外观混浊和不 混浊者。 1、充分混匀尿液。 2、取10ml尿液于刻度离心管中,1500转离心 5 min 3、弃去上清液,留管底0.2ml沉渣。 4、取混匀的沉渣一滴制成薄涂片,显微镜下观察 、计数.(同直接涂片法)
精选
1
2
3
精选
4
操作
(三)报告方式:(注明标本是否离心) 细胞:最低个数~最高个数/高倍视野(HPF)或平均值/HPF. 管型:最低个数~最高个数/低倍视野(LPF)或平均值/LPF. 结晶:按所占视野面积报告,以阴性~++++表示。 其他有形成分(寄生虫卵、滴虫等):在报告中描述。
精选管型。
精选
精选
精选
红细胞管型
常见于:急性肾小球 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也可见于狼疮肾炎、肾 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及 血型不合输血所致的溶血 反应、肾移植术后急性排 斥反应等。
精选
精选
白细胞管型
精选
常提示肾实 质有细菌感染性 病变,多见于肾 盂肾炎、间质性 肾炎、肾病综合 征、急性肾小球 肾炎等。
脓细胞为破坏或死亡的 中性粒细胞,外形多不规则 ,结构模糊:胞质内充满粗 大颗粒:核不清楚。细胞常 成堆簇集。
清楚。细胞常成堆簇集
参。考值:0~5/HP 0~10/ul
M:<7万/h
精选
F:<14万/h
精选
精选
精选
闪光细胞
在低渗条件下可见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 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 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称之。急性肾盂肾炎时多见。
精选
标本:新鲜尿液 方法: 1、直接涂片法 2、离心尿沉渣涂片法
尿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透明管型
• 形态:长形、雪茄形,有时,扭曲形 或卷曲,圆形或一端锥形,边缘光滑。
• 大小:长度不定,宽度常等于肾小管 宽度,直径约为30~50μm。
• 外观:透明,无色,折光性低,含少 量颗粒。
• 成分:蛋白质凝固,主要是TammHorsfall粘蛋白和白蛋白。
31
透明管型
• 关键特征: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难识别。 –相差镜或干涉镜下易识别 –无偏光。
细胞可多核。 • 染色质:细颗粒状。 • 胞质:泡沫状、空泡、吞噬物质。
14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
• 关键特征: –大。 –分叶、锯齿、折叠状。 –吞噬物质。
• 鉴别诊断: –陈旧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15
嗜酸性粒细胞
• 大小:大于中性粒细胞。 •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 • 核形态:分叶状。 • 染色质:粗颗粒状。 • 胞质:含粗颗粒,Wright染色呈橘红
红色或紫色。
10
异形红细胞
• 关键特征: –泡状胞质,呈米老鼠耳朵状。 –一个或多个泡状的圆环形(G1细 胞)。 –相差镜下部分膜丢失。
• 鉴别诊断: –酵母菌、油滴、游离脂肪滴、小型 粒细胞、红细胞管型。
11
中性粒细胞
• 大小:直径10~12μm。 •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或阿米巴形。 • 核形态:新鲜尿中呈分叶状,陈旧尿
• 关键特征: –长形头部。 –圈形。 –长纤维丝状尾部。
• 鉴别诊断: –异形红细胞、酵母菌芽孢。
29
管型成分
• 尿中管型是尿有形成分检查中临床意义 最重要的成分。
• 无细胞管型:透明管型、颗粒管型、蜡 样管型、脂肪管型、色素管型/血红蛋 白管型、结晶管型。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的内容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的内容1. 概述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它是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各种固体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结晶体等,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一些疾病的早期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红细胞红细胞在尿液中的存在可以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等因素引起。
通过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并且有助于进一步诊断疾病的原因。
3. 白细胞尿液中白细胞增多通常是由于尿路感染引起,通过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到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进一步诊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时进行治疗。
4. 细菌细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通过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尿中的细菌,有助于及时确定诊断,并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5. 结晶体尿液中的结晶体是由于尿中溶质过多而产生的,通过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不同形状和类型的结晶体,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结石、痛风等疾病。
6. 其他形成分除了上述的形成分以外,尿液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有形成分,如脂肪滴、管型、颗粒管、上皮细胞等,这些有形成分的存在也都可能与患者的疾病状态有关。
7. 结语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患者的病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及时进行检查,并据此进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的内容7. 进一步分析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的结果不仅仅是简单的肉眼观察,更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尿液中发现红细胞增多,除了肾小球疾病外,还需要进一步排除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等引起的出血情况。
白细胞增多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引起,也可能是慢性肾脏疾病的表现,因此需要综合分析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因。
这些细致的分析和判断,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尿液显微镜检验_尿液有行成分检验
二、尿液沉渣形态学检验
⒈ 细胞
⒉ 管型
⒊ 结晶 ⒋ 精子
⒌ 细菌
医学检验系
⒈ 细胞
⑴红细胞
⑵白细胞
⑶上皮细胞
⑷呑噬细胞
医学检验系
⑴ 红细胞(RBC)
细胞数量: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RBC>3/HPF) 形态: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3)混合性血尿
医学检验系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医学检验系
中性粒细胞
闪光细胞
胀大白细胞
脓细胞团(见 于炎症,白细 胞变性、坏死 粘连)
医学检验系
临床意义
1.泌尿系统炎症:肾盂肾炎、膀胱炎。 2.生殖系统疾病: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和附件炎, 前列腺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成团脓细胞伴鳞状上皮 细胞增多。
3.肾移植排斥反应: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清蛋白和T-H蛋白为基质
尿液浓缩酸化
有可提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尿流缓慢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管 型
共性:圆柱体,长短、粗细不一,两边多平
行、末端多钝圆。
只在肾小管或集合管内形成,其外形基本可
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内腔的形状。
主要类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其它管型和类管型 物质。
酸钙结晶区别
2、红细胞多时可致蛋白假阳性
3、注意单纯血尿与血浓尿的区别
4、有时潜血与镜检结果不一致
医学检验系
尿中红细胞及类似有形成分的鉴别
名称
红细胞 酵母菌 脂肪球
形态
无色椭圆形 无色正圆形
折光性
弱 强 强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高的光学硬质塑料制成(图5-1)。
2. 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
【方法学评价】离心未染色显微镜检查法的方法学评价见表5-
30。 图5-1 FASTREAD10尿液 标准化沉渣定 量计数板
【报告方式】 (1)定性或半定量法 细胞:最低~最高个数/高倍视野(HP)或平 均值/HP。 管型:最低~最高个数/低倍视野(LP)或平 均值/LP。 结晶、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虫卵:报告 方式见表5-31。
Sternheimer-Malbin(S-M)染色法对尿液有形成分的 染色结果判断见表5-33。
2.Sternheimer(S)染色法 Sternheimer (S)染液的主要染料是阿利新蓝(alcian blue) 和派若宁(pyronin)。经染色后,细胞核及管型 基质可被阿利新蓝染成蓝色,胞质及核糖核酸 (RNA)可被派洛宁染成红色,在红与蓝的明显 反差下,易于对比观察,细胞成分更清楚,特别 是病理成分更容易辨认。Sternheimer(S)染色 法对尿液有形成分的染色结果判断见表5-34。
【临床意义】 1.肾小管上皮细胞 尿液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于肾小管 病变。成堆出现提示肾小管有急性坏死性病变。肾移植术后大约1 周,尿液内出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 当发生排斥反应时尿液中可再度大量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可见 上皮细胞管型。 (1)脂肪颗粒细胞:慢性肾炎、肾梗死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可 发生脂肪变性,胞质内有较多的脂肪颗粒,称脂肪颗粒细胞。
1.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多为非肾小球性血
尿,大部分红细胞(>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形态
红细胞。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
常,呈双凹圆盘形,细胞膜完
尿液显微镜检验演示文稿
红细胞
电子显微镜图象
光学显微镜图象
第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尿液中红细胞
第十八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尿中异常红细胞
古钱币状红细胞
棘状红细胞
第十九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尿中异常红细胞
形态各异的红细胞
大小不一的红细胞
第二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小RBC
棘状RBC
正常RBC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 尿液管型(cast): 是一些有机物或无机物,如蛋白 、细胞或结晶等成分,在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内凝固聚合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
❖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 。
❖与临床症状结合,对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有特 异的诊断意义。
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管型形成机制
蛋白在小管、集合管中凝固管型形成条件: ❖ 清蛋白和T-H蛋白为基质
症或坏死性病变。膀胱炎时,可大量大圆上皮细胞或成片脱落 ;肾盂肾炎时,常见尾形上皮细胞增多
③鳞状上皮细胞: 尿中大量出现或片状脱落,或伴白细胞、脓
细胞,多见于尿道炎;女性患者,应排除阴道分泌物的污染
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临床意义
若尿中上皮细胞伴有白细胞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1.肾小管上皮细胞或尾状上皮细胞增多,提示肾盂肾炎。
其他部位的非特异性炎症等。
第四十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⑶ 上皮细胞(epithelium)
组织学和形态学: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复粒细胞)
②移行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表层),尾形上皮细 胞(中层),小圆上皮细胞(底层)
③鳞状上皮细胞(扁平)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五页。
⑶上皮细胞
❖ 肾小管上皮细胞:来自于肾小管立方上皮。尿中出现表示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红细胞管型
细胞管型
• 白细胞管型
细胞管型
• 上皮细胞管型
• 管型内包容的细胞,多已崩坏 变性,难以识别其种类,可统 称细胞管型。
• 脂肪管型:管型基质内充满大 小不等的脂肪
• 复合管型
• 管型内两种成分:左下部分是 红细胞,右上部分是白细胞。
细颗粒管型
• 蜡样管型
可见管型周边有切迹的宽幅管型, 是向蜡样管型衍化的移行型。
• 屈光性强,灰白色或淡黄色,在宽幅 的边缘处可见大小不一的切迹。沉渣 中见有蜡样管型者,其尿蛋白多为强 阳性,可见于重症肾脏疾病,一般认 为,此种管型是由细颗粒管型进一步 碎化形成的均质无结构状物
• 蜡样管型
• 蜡样管型或颗粒管型.根据管型 的大小和边缘切迹等,虽可认 定是蜡样管型,但其内部见有 颗粒,可能是一种复合管型。
5-9个/HP
10个/HP
数个视野散在 各个视野均可 数量多或呈团 无数
可见
见
状集聚
镜检内容
• 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 • 管型: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
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宽大管型、 、 混合管型 • 结晶:磷酸盐、尿酸盐、草酸钙和药物结 晶 • 其它:寄生虫卵、细菌、粘液
一、红 细胞
室间质控报告方式
单位 阴性 +/-
红细胞 平均值 0
<4
/HP
白细胞 平均值 0
<5
/HP
管型 平均值 0
<1
/LP
1+
2+
3+
4+
4-8
9-30
>30
满视野
5-20
21-50 >50
满视野
1-5
6-10
11-30 >30
报告方式对照表
报告方式 阴性
偶见
1+
2+
3+
4+
红细胞 0 /HP
白细胞 0 /HP
白细胞
三、上皮细胞
• 扁平上皮细胞
•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三、上皮细胞
• 圆形上皮细胞
• 线索细胞
四、管型
• 管型是肾小管、集合管中的蛋白聚焦体
• 基本形态:两边平行,两端钝圆的长条形 圆柱体。
• 长短、粗细取决于形成部位肾小管的直径 和条件,也取决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状态。
管型
• T-H蛋白是形成管型的基础; • 尿干化学分析筛检的是白蛋白; • 大剂量青霉素可造成干化学法蛋白阴性; • 所以有可能尿十项蛋白阴性,而镜检发现
结晶
• 花瓣形尿酸结晶
• 肌纤维和植物细胞
结晶
• 板状形的尿酸结晶
• 菱形的尿酸结晶
结晶
• 尿酸结晶集合体
• 尿酸结晶
• 尿酸结晶
结晶
• 草酸钙结晶
• 酪氨酸结晶
结晶
• 亮氨酸结晶
• 胆红素结晶
结晶
• 2,8-二羟基腺嘌呤结晶
• 胱氨酸结晶
结晶
胆固醇结晶
吡哌酸结晶
结晶
造影剂结晶
造影剂结晶
4.非晶形的尿酸盐团和磷酸盐团:其边缘不齐, 两端不圆,易于识别。
• 透明管型
透明管型
• 视野中央处可见没有包容物的 透明管型,它的周围是类管型 和粘液丝。
颗粒管型
– 管型基质内含有的颗粒量超过 1/3面积时。 – 粗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内充满粗大而浓
密的颗粒,量超过1/3,外形较宽易折断, 一般不很长,常吸收色素而呈黄褐色。
散在
出芽
隐血试验阳性
苏丹III染色阳性 隐血试验阴性
二、白细胞
• 白细胞:体积较RBC为大,呈圆球形,外形完 整、无明显退行性变,胞浆清楚、细胞浆 内颗粒清晰可见,常分散存在。
• 脓细胞: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 细胞,外形不规则,结构模糊,浆内充满 颗粒,常成团分布。
• 脓细胞和白细胞有时在显微镜下不易区别, 且增多时意义相同,故报告时可不必区分。
• 红细胞:典型的形态呈双凹圆盘形,淡黄 色;在高渗尿液中则呈皱缩状;在低渗环 境中,则胀大呈影红细胞(均为正形)
• 畸形红细胞:芽胞状,戒指样,面包圆样, 靶形,花环状,破碎红细胞,及粗刺状。
• 肾小球血尿特征性红细胞:环状,芽胞, 穿孔
红细胞图谱
• 典型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淡黄色
红细胞图谱
– 细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内含较多的细小 而稀疏的颗粒,量超过1/3,灰色或微黄 色。
• 细颗粒管型
颗粒管型
• 粗颗粒管型
细胞管型
• 管型基质内细胞含量超过1/3时,依其管型 基质中所含细胞不同,可分为各种细胞管 型,示肾脏病变处于急性期。
• 可分为上皮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红细 胞管型和混合管型。
尿液有形成分镜检
二. 镜检方法
• 用较弱光线,以低倍镜将涂片 全貌观察一遍,然后,计数20 个低倍视野所见的管型,10个 高倍视野所见的各类细胞
三. 报告方式
1.盐类以少量、中量、多量报告 2.尿结晶、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以加号形式
报告 3.细胞以最低-最高个数/HP或加号报告
管型以最低-最高数/LP或加号报告
上皮细胞 0 /HP
管型/LP 0
0-2
3-10
11-30
>30
满视野
0-3
4-10
11-30
>30
满视野
0-4
5-10
11-30
>30
满视野
0-1
2-5
6-10
11-30
>30
尿液镜检报告方式
+/-
1+
2+
3+
结晶
1-4个/HP
5-9个/HP
10个/HP
原虫、 寄生虫卵
细菌 真菌
1个/全片4个/HP
五、结晶
• 1.尿内常见的结晶:磷酸盐类结晶、草酸钙 结晶、尿酸结晶
• 2.病理性结晶:胱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结 晶;胆固醇、胆红素结晶等
• 3.药物结晶:放射造影剂 磺胺类药物结晶、 解热镇痛药
• 尿酸盐结晶
结晶
• 尿酸结晶
• 尿酸铵结晶
结晶
• 尿酸钠结晶
结晶
• 立方体尿酸结晶
• 菱形的尿酸结晶
磺胺药物结晶ຫໍສະໝຸດ 滴虫六、其它• 真菌
• 细菌
其它
谢谢大家!
管型。
管型
• 管型须注意与以下物体区分 1.类圆柱体:形似透明管型,介有一条尖削的
螺旋形尾巴,常和透明管型同时存在。多 见于肾血循环障碍或肾受到刺激时。 2.粘液丝:多为长线条状,边缘不清,末端尖 细卷曲。大量存在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 症反应。
管型
3.假管型:粘液性纤维状物,粘附有非晶形尿 酸盐或磷酸盐所形成的一种圆柱形物,类 似颗粒管型。
高渗尿液中皱缩状红细胞
低渗尿液中影红细胞
红细胞图谱
• 变形红细胞
红细胞图谱
• 粘附在粘液丝上的红细胞 • 红细胞与草酸钙结晶 易误认为红细胞管型
红细胞与脂肪滴、酵母菌和区别
形态 折光性 大小 排列 化学试验
红细胞
脂肪球
酵母菌
淡黄色,圆盘形 无色,正圆形
无色,椭圆形
弱
强
较强
一致
相差悬殊
不一
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