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汉学的源流与衍变
清朝学术源流概略
清朝学术源流概略
清朝学术源流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儒家学说:儒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清朝时期并没有改变这一基本格局。
清朝时期的儒家学派主张“康、乾、嘉、道四朝”之学,注重经世
致用,推崇以“诚、敬、孝、悌、忠、恕”为核心的六经之道。
2. 其他思想学派的影响:清朝时期汇聚了多个民族和文化的特点,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相互影响,因此还出现了一些其他思想学派。
例如,道家与儒家融合的道学、佛教与禅宗影响下的禅学等。
3. 宗教信仰的扩散:清朝时期,宗教信仰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扩散。
例如,藏传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形成了以土司、活佛为中心的系统,满族王公和蒙古贵族也逐渐接受了藏传佛教。
4. 西方思想文化的渗入:清朝后期,西方思想文化逐渐渗入中国。
这些以科学、民主、资本主义为代表的新文化思想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发展方向,也经历了中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等一系列变革。
总的来说,清朝学术源流十分广泛,有传统学术与其他学派相互融合的特点,也有宗教信仰的传统与西方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探寻。
这种复杂的多元思想文化交融,影响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清末汉字汉语变革方案及其对国语建设的影响
对 国语 建 设 的 影 响
高 玉
摘 要
晚清时期,在 日 益强大的西方和 日益衰落的 中国的大背景下 ,与西方语言相 比,汉语被 认
为有两个 明显的缺陷 : 一是 汉字繁难 ,二是汉语言文分裂。清末语言学领 域汉字汉语改革主要就是
为 了解决这两个 问题,其基本 的方案就是在 汉字以外创造切音 字、简字或快字等。清末语 言学领域 对于汉字汉语改革的态度 大致可以划分 为两种倾 向,一种是保 守的,主张在汉语文言文体系之外另
l 1 6
清末 汉字汉语变革方案及其对国语建设的影响
一
般认为 , 中国最早提 出切音字方案 的人是福建人卢戆章 , 1 8 9 2 年, 他的 《 一 目了然初阶 》在厦 门出版 ,
卢戆章之所 以提倡切音字 ,原 因就在于他认 为汉字太难 : “ 中国字或者是 当今普天之下之字之至难者 ,…… 平常诗赋文章所用者 , 不过五千余字而已 , 欲识此数千字 , 至聪明者非十余载之苦工不可。 ”“ 欧美文明之 国, 虽穷 乡僻壤之男女 , 十岁以上 , 无不读书。……何为其然也 , 以其以切音为字 , 字话一律 , 字画简易故也。 ”
运动有何关联?它对 国语 的形成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
在 中国古代 ,没有人说汉字不好 ,也没有人说 汉语不好 ,相反 ,汉字被认 为是神圣的。《 淮南子 ・ 本训 》
说 : “ 昔 者仓颉作 书,而天雨粟 ,鬼夜哭。 ”汉字 的发 明是惊 天动地 的大事 ,所 以中国古人一直非 常尊崇汉
是解决汉语 言文不一致 的问题 ,解决统一语 言的问题 ; 普通话 确定 以北京 语音为标准语 音 、以北方方 言为 基础方言 ,这是解决汉语读音统一的问题 。 在卢戆章之前 ,西人 ( 主要是传教士 )曾经尝试制订过一些汉语注音方案 ,最早是 1 6 世纪 的意大利人
清代文字学-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清代文字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清代文字学是指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关于文字研究的学术领域。
在清代,文字学成为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成就。
清代文字学广泛研究了古代文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规律,对于中国文字的认识和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文字学的研究背景可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的许多经典著作就包含了关于文字的研究和讨论。
然而,清代文字学在经过前代文字学家的积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
清代文字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考证和比较研究。
文字学家通过对古代铭文、碑刻、文献等的详细分析,努力还原出文字的原貌和演变过程。
他们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字进行比较,揭示出文字的演变规律和地域差异,深入探究了文字与历史、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清代文字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有郦道元、王引之、龚自珍等。
他们通过对古代铭文、甲骨文的研究,发展了诸多的文字学理论和方法,为后世的文字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清代文字学对于中国文字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后世的文字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对于加深对中国文字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清代文字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对于字义的解释和用法的分析较为局限,不够全面和深入。
清代文字学对当代文字学的启示和借鉴在于,它强调对文字的考证和比较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清代文字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字的详细分析和比较研究,深入探究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清代文字学在中国文字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论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对于推动中国文字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清代文字学的局限性和不足,不断推动文字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实现对文字的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而不懈努力。
清朝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清朝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清朝汉学,是指清朝时期汉语、汉字、汉文化的研究。
这一时期,汉学研究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有一批优秀的汉学家诞生,同时也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来分析清朝汉学研究。
一、历史清朝从清朝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开始,就高度重视对汉学的研究。
他在位期间,出版了《康熙字典》,此典在汉学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康熙字典包含214个部首和47,000个字,成为了中国古代字典的巅峰之作,被后人称为“神典”。
其次,乾隆皇帝同样也非常重视汉学研究,他亲自作序为康熙字典增补版本《字彙補》。
同时,乾隆皇帝还支持了徐珂、严复等优秀汉学家的研究与著作,使清朝汉学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在清朝的汉学研究中,最为著名的汉学家当属徐珂。
他可谓是清代汉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是经义和字学领域的专家。
他的学问被誉为“天下第一”,影响深远。
另外,严复的翻译成了中国现代话文学的先驱,他的《岳阳楼记》、《论语》等翻译译文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此外,戴震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汉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清朝汉学的研究成果丰硕,对后世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状时至今日,清朝汉学的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如今,清代经学、字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文言文和古汉语的教学与翻译中。
清代经学的研究成果更成为中国古代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清代经学、字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了重视。
其中,美国哈佛大学的“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便致力于推动汉学研究的发展和交流。
此外,在国内,相继成立了清史研究所、中国汉字、清代文化等相关的研究机构与学术会议。
总的来说,清朝汉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翻译中,还是在中国文化史研究中,都离不开清代汉学家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贡献。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清朝汉学的成果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试论晚清汉学与宋学的关系
汉学家们强调贯通和会通,即把不同的学问 贯通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学问。
02
CATALOGUE
晚清宋学的发展背景与特点
发展背景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 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救 亡图存,学者们开始反思传统文
化,寻求改革和进步。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学者们开 始关注西方学术成果,试图将其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推动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晚清汉学和宋学都注重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后世的
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推动文化创新
晚清汉学和宋学在传承传统文化 的同时,也注重融合和创新,为 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作出
了贡献。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晚清汉学和宋学的兴起,也促进 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 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融合的推动因素
这种融合的推动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晚清时期学术氛围的开放和思想的多元化为汉宋融合提供 了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学者们自身的学术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也促进了汉宋融合的实现。此 外,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也推动了汉宋融合的发展。
互相促进
汉宋促进的现象
汉学家和宋学家在互相促进中共同发展。汉学家对古 代经典的重新解读和研究为宋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 思路,而宋学家对思想内涵的探究和理解也为汉学家 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灵感。
尽管汉学和宋学在晚清时期存在竞争,但也有一些学者试 图将两者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思潮,这体现了学术 发展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展望
01
深入研究晚清汉宋学 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通过对晚清汉宋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 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影响。
近现代史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汉学
1、晚清汉学渊源 汉学,又称考据学、朴学,是传统儒学中的一个 重要学派。它最初形成于汉代。汉儒古文经学派 解经专重文字训诂,学风朴实 ,构成汉学的基本 治学特征。清代学者以这种方法整理古典文献, 风靡学坛,被称为汉学,以与讲求义理为主要特 点的宋学相区别。清代汉学虽然取得可观的成就, 但也存在着脱离实际、崇古复古等弊端,引起了 士人们的不满。
4.晚清汉学小结
从整体上看,晚清汉学呈衰落趋势。在治学规模 上,它已经失去过去那种博大的气度,除了少数 学者能发前人所未发之外,多数人的题目不过是 敲边鼓,搞一些琐碎的考据题目。(考据学盛行:某个
人出生于哪年哪月哪日的哪个时辰?)
在学风上,由于受到腐败士习的影响,一些学者 大搞繁琐哲学,甚至降低品格,唯利是图。治学 者的目光、学识日趋浅陋,只会重复汉儒成说, 提不出新的见解。
晚清以前的理学,多重“内圣”之功, 大都讲求“外王”之业。成为中国封建社 会后期经济停滞,科技落后,社会发展缓 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晚清理学经世派在 “义理”与“经济”合一的旗号下,强调 “本末兼备”、“体用并举”,把较多的 精力用于开掘“事功”和“外王”,这对 于纠正中国传统文化务虚不务实的偏颇是 有积极作用的。
2、晚清汉学概况
嘉道以后,由于清政府面临外患内忧的困境, 而汉学本身存在着不少弊端,再加上今文经学、 理学、经世之学的相继兴起,使得曾经盛极一时 的汉学走上了衰落的道路。然而,汉学还在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其 余威炽然于学术界。
3.汉学兴盛的原因
一、汉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士大夫阶层中 有着广泛的基础; 二、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包括皇帝和曾国藩、 张之洞等显宦的支持提倡。 三、嘉道以后,汉学仍然保持一个庞大的作者群, 研究成果成绩斐然。 由此可见汉学在晚清的声势。晚清汉学的主要成 绩集中表现在经学和小学两个方面。
略论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作者: 王俊义[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00720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战线
页码: 219-22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清代考据;汉学;康乾盛世;经世致用
摘要:摘要:有清一代,各种思潮和学说内容十分丰富。
清初是在政治上由战乱到统一时期,经济上从凋零衰败到逐渐复苏,思想文化上呈现了空前的活跃景象。
“康乾盛世”阶段,清朝在政治上稳定统一,经济上发展繁荣,思想文化则处于汉学鼎盛时期。
晚清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此时清朝在政治上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向海外扩张,中国和外国侵略势力产生了矛盾,清朝统治开始进入内忧外患之中,在思想文化方面又开始发生新的转折时期。
及至鸦片战争之后,由于社会性质变化,使自嘉、道以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汉学独尊的局面又有转折和变化,呈现复杂多变和多元性的特征。
因而,仅用“清代考据学”并不能概括清代学术思想的全貌。
清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雄辩地说明,包括清代在内的学者是有思想的,中华民族是有智慧的,但只有全面、细致、深入地研究,才能消除清代只有考据而没有思想的偏见。
主流学术向何方?——晚清汉学演进述论
清代 汉学 在乾 嘉 时 期 达 到巅 峰 , 称 学 术 之 主 堪 流 。但 随着 内部 的反 思 、 宋 学 者 的批 评 和今 文 经 宗 学 的复兴 , 汉学 的地 位 开 始受 到 冲击 。 面对 新 的 内 外挑 战 , 学 在后 乾嘉 时 期 , 竟 路 向何 方 ?对 此 , 汉 究 学界 近年 来 已有所 关 注 , 有 相 当数 量 论 著 问世 。 并 ①
揭示 出各 个 时段 的不 同特色 。
一
《 说文释例》 《 、 说文解字句读》 等著作 , 是文字学方 面的重要成果 , 颇便初学《 说文》 。苗夔有《 者 说文 四种》 传世 , 议论颇精。方成畦的《 集韵考正》 十卷 , 在 汪远 孙 (74—13 )严 杰 (74—14 ) 人 校 19 86 、 16 83 等
作为 汉学中心 的江南地 区, 其学术事业遭到 一定程度 的破 坏, 汉学 的地域分 布却在全 国范 围 内有所扩 展 ; 宣 但 光 时期 , 汉学学风 的地域稍有萎缩 , 但研 究群体依 然较大, 同时随着 甲骨文等新材料 的发 现和 西学传播 的加速 , 学 汉
研 究出现 了新 的 内容和研 究取 向。
本 的基 础上 , 《 韵 》中的 “ 字 讹 音 ” 行 辨 正 , 对 集 讹 进 “ 拾遗 订 误 ” 是 治 音 韵 学 比较 重 要 的 一 部 著 作 。 ②,
、
道光 时期 : 学理 的延续 与新趋 势
道光时期的汉学处于乾嘉汉学 的余韵之 中, 虽
总体 上较 诸鼎 盛 时期 略 显 逊 色 , 但基 本 延 续 了乾 嘉 汉学 的学 术理 念 , 有新 的特点 。 并 第 一 , 学仍 是 学 术 主流 , 证 、 说 经 学和 史 汉 考 疏
试论道光年间的汉学
试论道光年间的汉学道光年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的时期,不仅面临着王朝危机,而且遭遇民族危机。
这一时代变局无疑会对晚清的学术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起,中国的学术文化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不过这种转变在道光年间仅是微澜初起,此时的学术风气在表面上仍然是传统学术一统天下。
即使如此,道光年间的学术与清中、前期相比仍然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王国维所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道咸以降途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
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
”①时至晚清,传统学术虽然由于西学东渐发生动摇,但未完全失去主导地位,与其他学派相比,汉学依然保持优势地位。
对于清代主流学术汉学,过去人们更关注其在乾嘉时期的发展,以为过此便衰落了②。
实际上,道光以降的汉学虽然不似乾嘉年间名家荟萃,盛极一时,但是“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且有局部性的回升”③,以新的方式影响着晚清学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相似看法④。
因此,汉学在晚清之发展,并没有因内忧外患之加剧、西学东渐之深入而迅速衰落,而是因缘就势出现了新的转机,延续了在学界的正统地位。
纵观清代乾嘉以来汉学的发展,从其内容、特点及所处时代的不同来看,似可分为两个阶段:以道光朝为界,乾嘉汉学为第一阶段,道光之后的晚清汉学为第二阶段。
在前一阶段内,汉学地域主要局限在京师、苏皖一带,汉学大师云集一时。
此时的研究内容以音韵训诂、典章制度、考证史地、校勘辑佚、天文历算为主。
后一阶段汉学扩展到全国,研究内容还出现了新领域,即诸子学、金石学和边疆史地学。
道光朝的汉学在清代汉学发展中的地位常为学者所忽视。
对于一些学者而言,嘉道之际是汉学衰落的开始,一流的汉学家相继谢世;而注目晚清汉学的学者又目光偏下,没有意识到道光朝是汉学新阶段的起点。
道光朝可以说处于清代汉学青黄不接之时,但却又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第三讲 自汉迄清的学术流变
2. 先 为六经 孔子 经学的 定的, 孔子 定的, 六经, 六经,孔子 人。 人。
录 方 式 不 同 都 存 在 很 大 分 歧 解 释 以 及 学 术 研 究 的 方 法 对 孔 子 的 价 、 对 六 经 的 评
四书五经
南宋朱熹从《 礼记》 中抽出《 大学》 南宋朱熹从 《 礼记 》 中抽出 《 大学 》 中庸》 两篇, 论语》 孟子》 《 中庸 》 两篇 , 合 《 论语 》《 孟子 》 为四书;与汉代五经合称。 为四书;与汉代五经合称。
两汉时期今文经学VS 两汉时期今文经学VS古文经学 VS古文经学
贵无论
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 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认为万物 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 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道”或“无”, 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 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 因为有这个本体, 因为有这个本体,形形色色的宇宙 万物,都是这个本体的表现, 万物,都是这个本体的表现, 即所谓“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即所谓“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玄学“ 玄学“玄”在哪里?
“玄学”即“形而上学”, 玄学” 形而上学”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之 “玄”,一曰 玄远” 二曰“名理” “玄远”;二曰“名理”;三 虚胜” 曰“虚胜”。
基本特点
以“三玄”(《周易》、《老子》、 三玄” 周易》 老子》 庄子》 为主要研究对象。 《庄子》)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 学目的。 学目的。 得意忘言”为方法。 以“得意忘言”为方法。 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 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
清代汉学的传承与研究
清代汉学的传承与研究清代汉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极致表现。
在这个时期,汉学作为面对清王朝儒学理论和政治体制的一种思想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为后世的文化研究和学术探索奠定了基础。
一、清代汉学的传承清代的汉学建立在前朝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学术传承性。
明朝后期到清初是新儒家学派的发展时期,也是汉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如朱熹、王阳明、陆王之类的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的思想借鉴了佛教、道教、儒家等不同思想体系,形成了一种将伦理、文化、国家、人性交于一炉的学术体系。
而清朝开国之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非常注重文化和学术,推展汉学成为了清朝的官方思想体系。
在清代,中国的汉学繁荣发展,成为了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清代汉学的研究清代汉学的研究囊括了哲学、史学、文学、经学等多方面的领域。
其中哲学领域,新儒家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深邃的思想体系,如为人处世的思想、天命哲学、多元思维等。
史学领域,清代汉学的代表作品是《清史稿》,编纂了清朝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材料,详细记录了清朝的政治体制、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情况,为清朝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基础。
文学领域,清代四大书院地位的确立为文学发展提供了舞台,书院里举办的各种文学比赛、考试,使得清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得到繁荣发展。
经学领域,清代汉学继承了明清时期的儒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经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成果。
三、清代汉学的现实意义清朝时期,汉学的传承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汉学学科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推动也具有深远的历史功效。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行程,汉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将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晚清各体文学的走向和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
晚清各体文学的走向和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
朱文华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晚清时期的各体文学的走向,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着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予以不同程度的变革,而各种有代表性的文体支流反映文体演变趋势的不同情形和结局,则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的艰难性和曲折性.从整体上看,晚清时期所启动的由文体变革而带动的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的历史进程,只能等到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后才告结束,其主要原因在于晚清时期在文学观念上尚未确立"文学革命的程序"论.
【总页数】10页(P49-58)
【作者】朱文华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4
【相关文献】
1.寻找胡适式的"新眼镜"——"文学性"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 [J], 申明秀
2.白话的升格与新文学的登场——兼谈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晚清报刊视角 [J], 宋荟彧
3.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范式与方法(专题讨论):文化视野中的文学演变研究 [J], 梅新林
4.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 [J], 陈文新;甘宏伟
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笔谈——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义和效应 [J], 章培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节 康熙中叶清朝汉学的发端
•
“虞廷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 微,惟精 惟一,允执厥中。”
• 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权威
• 梁启超:“中国人向来对于几部经书,完
全在盲目信仰的状态之下,自《尚书古文 疏证》出来,才知道这几件‘传家宝’里 头,也有些靠不住,非研究研究不可。研 究之路一开,便相引于无穷。自此以后, 今文和古文的相对研究,六经和诸子的相 对研究,乃至中国经典和外国经典的相对 研究,经典和‘野人之语’的相对研究, 都一层一层的开拓出来了。所以百诗的 《尚书古文疏证》,不能不认为近三百年 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
• 假的十九篇,有九个篇名在“逸十六篇”
中(《大禹谟》、《五子之歌》、《胤 征》、《汤诰》、《伊训》、《咸有一 德》、《武成》、《旅獒》、《冏命》 (从 《尧典》、《皋陶谟》分出的《舜典》、 《益稷》也在十六篇中) • 缺了“逸十六篇”中的《汩作》、《九 共》、《典宝》、《肆命》、《原命》 • 多了九个篇名:《仲虺(hui)之诰》、《太 甲》、《说命》、《微子之命》、《蔡仲 之命》、《周官》、《君陈》、《毕命》、 《君牙》
•
• (元)陈应润《爻变易蕴》 •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 • (清)黄宗炎《图书辨惑》 • (清)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太
极图说遗议》
• 四、毛奇龄对宋明理学的摧陷廓清 • 毛奇龄(1623—1716),清代经学家、文学
家。原名甡,字大可,号秋晴,萧山人。 以郡望为西河故,学者称“西河先生” 。 有《西河合集》。
• 今文尚书三派: • 欧阳高建立的欧阳氏学, • 夏侯胜建立的大夏侯氏学, • 夏侯建建立的小夏侯氏学。
• 《古文尚书》,用汉以前的籀文书写,据
主流学术向何方?——晚清汉学演进述论
主流学术向何方?——晚清汉学演进述论程尔奇【摘要】作为清代主流学术的汉学,其在晚清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较为明显的时段,各时段均展示出不同特色.道光时期,乾嘉汉学的余绪代不乏人,汉学仍是学术界的主流,但汉宋会通的趋势已日渐明显;咸同年间,作为汉学中心的江南地区,其学术事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汉学的地域分布却在全国范围内有所扩展;光宣时期,汉学学风的地域稍有萎缩,但研究群体依然较大,同时随着甲骨文等新材料的发现和西学传播的加速,汉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内容和研究取向.【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7页(P144-150)【关键词】晚清汉学;时段;演进【作者】程尔奇【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B249.9清代汉学在乾嘉时期达到巅峰,堪称学术之主流。
但随着内部的反思、宗宋学者的批评和今文经学的复兴,汉学的地位开始受到冲击。
面对新的内外挑战,汉学在后乾嘉时期,究竟路向何方?对此,学界近年来已有所关注,并有相当数量论著问世。
① 史革新:《略论晚清汉学的兴衰与变化》,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史革新:《晚清汉学谱系与近代中国学术和思想》,见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二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罗检秋:《晚清汉学的源流与演变》,《光明日报》,2006-06-05;罗检秋:《清末正统汉学家的学术二重性》,见朱诚如、王天有编:《明清论丛》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罗检秋:《晚清汉学传统之演变》,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罗检秋:《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见郑大华、邹小站编:《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载《安徽史学》2009年第2期。
《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近代史研究
页码: 127-127页
主题词: 学术精神;编纂委员会;乾嘉学派;知识系统;价值取向;《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
摘要:汉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
现有研究偏得于“乾嘉学派”,且集中于论述学的知识系统,而涉及嘉庆以降汉学变化的论著不多,对其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更缺少总结。
本书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之一,作者在广泛搜集和解析相关学术专著及学者诗文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术前沿,从多视角考察嘉庆以来汉学的衍变和传承,。
晚清汉学的荟萃与实录——桂文灿的《经学博采录》
Compil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by Gui Wencan:
A Book on the Sinology of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 陈居渊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1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桂文灿;博采录;汉学;来学
摘要:晚清学者桂文灿编撰的《经学博采录》,是清代重要的经学史著作,长期以来,该书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始终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文章由“其人与其书”、“荟萃与实录”、“汉学与宋学”三部分组成,作者认为该书作为学案体的经学史著作,收录了乾、嘉、道、成四朝的汉学传习活动,较之江藩的《汉学师承记》内容更为详实丰富,全面地展示了晚
清汉学研究的延伸与演变的基本脉络。
该书既是晚清学术语境中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归依汉学
的真正祈向所在。
桂氏的某些见解未免失之偏宕,有欠圆通,但是都显示出桂氏对传统经学的
人文关怀,有利于现在的学者进一步了解晚清经学研究的实态。
晚清汉学家与近代社会变迁
晚清汉学家与近代社会变迁
王惠荣
【期刊名称】《安徽史学》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晚清汉学在地域上的扩充,使汉学家成为影响近代社会变迁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其中的重要学者,他们或任职朝廷,或为大吏幕宾,或掌教各地书院,无论在朝在野都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近代社会风气的转移、新事物的传衍起到程度不同的作用.实际上,汉学家在近代各个领域都有出色表现,不仅没有固执“华夷之辨”,且领时代潮流之先风,在历次大的社会变革中均有涉足.详究其中原因,首先,这与汉学的治学内容及其治学精神和西学有相通之处不无关系;其次,晚清汉学家重新标举顾炎武的“明道救世”,提倡经世致用,有利于其投身于社会变迁实践.
【总页数】7页(P30-36)
【作者】王惠荣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 [J], 李志茗
2.“晚清台湾近代化转型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主持人卞梁简介 [J],
3.“晚清台湾近代化转型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简介 [J],
4.晚清社会变迁与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特征 [J], 刘爱玲;李强
5.“为诸善举”至“迹近赌博”:近代社会变迁中晚清彩票业的流变 [J], 刘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朝汉学思潮与阮元书学的形成
清朝汉学思潮与阮元书学的形成阮元(1763-1848)生逢汉学思潮日盛的清朝中叶,深受汉学浸染,并成为汉学的旗帜,其书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汉学治学的色彩。
今人了解汉学与阮元书学的关系,有助于深切理解阮元书学的思想,了解书法的取法和风格转变在那时书论中的论述和表现方式。
一从学术史进展的轨迹来看,清朝汉学无疑是宋明学术由“虚”到“实”的内部演进。
宋朝理学吸取佛、道思想的合理因素,提出“一道德,同风俗”的口号,强调了“天理”的终极意义,保护了儒家的尊严,其由“格物”而“致知”的要求也形成士人治学的踏实之风。
明代统治者使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的同时,也使理学逐渐丧失富有批判和探索意义的成份,变成空洞的义理阐发而轻忽了知识的支持,而王阳明对“致良心”的强调更造成了思想标准的混乱和学风的空疏放荡。
因此,在明末清初,客观上需要经典文本的研读来支持现有的思想体系,更需要确凿、踏实和博学的学风来纠正空谈心性的弊病,这一需求取得了那时士人的响应。
正因为此,汉学的兴起一直在凸显着与宋明学术的不同:比如,汉学惟汉是尚,这不仅在于汉人严谨的治学精神,还因为“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诂不明”。
而“汉人之诂,去圣贤为尤近。
”又如,汉学再也不热衷于天理、心性的空虚讨论,而是主张通过字义的训诂、名物制度的考据和事物进展源流的考辨,将义理的探求和思想的依据回溯到传统的儒家经典。
再如,汉学还将古代流传下来的金石文字资料作为考订经史、阐发义理的资料来源和依据,以达到寻根求源、追真求实的目的。
必需指出的是,伴随着程朱理学被从头整合为统治思想和主流社会话语,汉学学者必需通过以理学思想为内容和标准的科举考试才能进入仕途,在社会生活中也不能不“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可是,由于汉学所考据的重心仍然是“性”、“理”等核心的观念,考据的依据也是“四书”、“五经”等经典文本,汉学仍然取得了庞大的生存空间,并成为那时最为主要的学术话语。
另外,在过于高蹈的理学话语缺乏具体实践性和实施操作性的前提下,汉学的诸多主张取得朝廷的支持,对社会现实产生了庞大的影响。
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
研究背景: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尤其在汉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又以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最为繁荣。
在这个时期,许多汉学家和文化大师相继出现,留下了丰富的汉学成果和思想文化现象。
因此,对于该时期的汉学研究,尤其是道咸时期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通过考察道咸时期的汉学研究,了解中国晚清时期的汉学状况及其特点,探索清代汉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进一步认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渊源与文化传承。
研究内容:
1. 道咸时期汉学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
2. 道咸时期主要汉学家的学术生涯及成就;
3. 道咸时期汉学思潮和学术成果的特点与价值。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 比较分析法;
3. 数理统计法;
4. 逻辑分析法。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道咸时期的汉学状况及清代汉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近代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潮和精神面貌,对于推动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拓宽汉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汉学的源流与衍变
罗检秋
清代以来,“汉学”一词使用很广而语义不同。
一为彰显于清中期的传统汉学(Han Studies),相对于宋学而言,偏重考据研究,近代学者多沿用此意;一为18世纪以后产生于欧洲的西方汉学,即Sinology,本意为中国学,中译时借用了“汉学”一词,内容包括有关中国的历史、学术、文化和社会等所有研究,不限于考据。
清末学者已注意到两者的差异,经学家皮锡瑞指出:日本“所谓‘汉学重兴’者,乃其国人以中国之学为汉学,非中国之所谓‘汉学’,且亦冀幸之词耳,未知将来如何?”(《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其后,两者在观念、方法上有所借鉴和汲取,但并未浑然一体。
事实上,传统汉学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
汉代经学与宋明理学曾为儒学发展的两个高峰,也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两大范式。
清中期以后的学术主流是汉学,士人治经多归依于汉儒经说,在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方面也呈现出异于前代的学术风尚。
关于“汉学”一词的出现,目前学术界的说法有二:多数论著认为“汉学”一词最早见于惠栋的《易汉学》;此外,刘师培曾说,康熙年间的臧琳“树汉学以为帜,陈义渊雅”(《清儒得失论》)。
有的论著因此认为臧琳最先把经学研究称作“汉学”。
实际上,臧琳和惠栋只是加强了经学领域“唯汉是好”的趋向。
“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而且均指两汉时期的学术思想。
南宋刘克庄评论汉、魏学术云:“《易》学有二:数也,理也。
汉儒如京房、费直诸人,皆舍章句而谈阴阳灾异,往往揆之前圣而不合,推之当世而少验。
至王辅嗣出,始研寻经旨,一扫汉学。
”(《季父易稿》,《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他所谓汉学既指西汉之学,又包括东汉郑玄之学,认为“郑司农区区训诂,不离汉学”(《恕斋读易诗》,《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十一)。
宋人所谓“汉学”多侧重于两汉《易》学。
一些学者贬评汉儒以象、数释《易》,而重视王弼以理求《易》,这与宋代理学背景密切相关。
元、明时期,“汉学”不再囿于两汉《易》学,而涉及诸多经学领域。
宋末元初的戴表元提到:“秦祸息,汉学兴,传言者杂”(《天原发微序》,《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七)他推重西汉之学,认为“儒者欲求汉学,惟齐鲁诸生训注犹近古哉!”(《急就篇注释补遗自序》,《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七)元、明士人的著述中,“汉学”一词流传不绝。
清代学者逐渐尊信和归依于汉儒经说,“汉学”的价值评判也在实证学风的辉映下发生了根本变化。
康熙年间,士人多以“汉人之说”、“两汉之学”指称汉学,这与当时治经不分汉、宋的氛围相关。
不过,少数学者已明确崇信两汉经学,而排斥宋儒经解,从而推动了清代汉学的兴起。
武进臧琳为诸生30年,生前默默无闻,读经不辍,将心得辑为《经义杂记》30卷。
该书无“汉学”之名,却有鲜明的尊汉抑宋倾向,故有“汉学”之实。
他自称“考究诸经,深有取于汉人之说,以为去古未远也”(《经义杂记》“题记”,卷一)。
臧琳的书未刊行,即受到阎若璩的赞誉,称其“深明两汉之学,既通声音训诂,又雅擅二刘、杨子云之长”(《序》,《经义杂记》“叙录”)。
康熙年间,“汉学”在江南学术圈中不再含有宋儒那样的贬义。
乾隆九年,惠栋著成《易汉学》8卷,仍着眼于《易》学而论汉学,与宋儒的概念不无相似,但《易汉学》既揭橥汉学的旗帜,又明确排斥宋儒经说,彰显了尊崇汉学的色彩。
惠栋为首的吴派学者归依汉儒经说,“汉学”成为其经学体现。
稍后,戴震为首的皖派兴起,不单纯“唯汉是好”,而强调求是,但吴、皖学者均重视音韵训诂,由考据以求义理。
他们解经、注经多归依于东汉经学,一时形成所谓“家家许、郑,人人贾、马”的局面。
乾嘉汉学源出于经学,但不限于经学,还包括子、史、文辞方面的考据研究。
清末刘师培云:“或以笃信好古,该汉学之范围。
然治汉学者,未必尽用汉儒之说;即用汉儒之说,亦未必用以治汉儒所治之书。
是则所谓汉学者,不过用汉儒训故以说经,及用汉儒注书之条
例,以治群书耳。
”(《近代汉学变迁论》,《刘申叔先生遗书》,第49册)这基本揭示了清代汉学的考据学本质,即以汉儒训诂方法、注书条例以研究群书。
梁启超称以吴、皖为中心的乾嘉汉学为“正统派”,“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逸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清代学术概论》)。
这些论述揭示了汉学蕴含的本质属性。
当然,清代汉学的外延也并非一成不变。
乾嘉时期,汉学是指以古文经学为中心的考据研究,其典型体现是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
道光以降,随着今文经学的兴起,清代士人的“汉学”概念有所扩展,今文家与古文家的看法不尽一致。
一些今文家认为,西汉今文经学才是“真汉学”。
常州庄氏今文学被乾嘉学者视为“乾隆间经学之别流”,“世之语汉学者鲜称道之”。
而魏源认为,庄氏“所为真汉学者,庶其在是,所异于世之汉学者,庶其在是”(《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魏源集》上册)。
清末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更是以“汉学”专指今文经学,攻击古文经学为“新学”,从而为维新变法张目。
另一方面,清末一些古文家批评道咸以后的今文经学,而视古文经学为汉学正统。
但有的古文家如章太炎虽指斥龚自珍、魏源、邵懿辰等今文家,却认为今文经学更接近汉学本意:“大抵清世经儒,自今文而外,大体与汉儒绝异。
不以经术明治乱,故短于风议;不以阴阳断人事,故长于求是。
短长虽异,要之皆征其文明。
”章氏对“汉学”之名颇持疑议,而将他贬抑的今文学视为汉学。
清末民初,一些学者把今、古文经学纳入汉学范畴。
今文家皮锡瑞认为,嘉、道年间“西汉今文之学”兴起后,“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
学者不特知汉、宋之别,且皆知今、古之分。
门径大开,榛芜尽辟”(《经学历史》,中华书局版)。
他推崇今文学派,视之为汉学正统。
其后,经学史家周予同也认为“汉学”应包括西汉今文学和东汉古文学。
他说,纪昀、江藩、阮元等人“所谓‘汉学’是专指东汉古文经学,并不包括西汉今文学。
这样,不正是截去经学史的首尾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前序说:‘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
’这种讥评的话也确有一部分理由。
”(《序言》,皮锡瑞《经学历史》)这种看法带有今文家的倾向,但在清末民初的论著中并不罕见。
钱穆曾评论陈澧、康有为所谓“孔门四科”之说:“东塾不言经世,又以郑、朱并举,不数西汉,仍不脱乾嘉诸儒牢笼,故不免以劝人读注疏终。
康说微近东塾,然舍郑玄而取董仲舒,以西汉议政易东汉之说经,以经世、义理为孔学两干,局度恢张,意趣宏括,实较东塾为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实际上,陈澧虽重视古文经学注疏,但也兼顾义理和经世,只是不像清末今文家那样明显。
钱穆代表了现代新儒学的一家之言,在民国学术界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综上可见,清代的汉学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其外延往往因时代和士人的思想、学术差异而有所不同。
就语源来看,宋元时期的“汉学”一词本来涵盖两汉经学,清末许多学者包括一些古文家也将今文学归诸汉学。
再则,嘉庆以后的今文经学丰富了汉学传统的思想内涵,其中虽有偏差,但程度不同地传承实证学风。
故考察清代汉学既涵盖乾嘉古文经学及其流风余韵,又应包括嘉庆以降的今文经学。
清代汉学反映了一代学术主流和趋向,符合清学的基本情形。
乾嘉时期,经学盛极,考据子、史书籍虽然也有成就,但总体上不能与经学比肩,而且一些论著带有“以子证经”或“以史证经”的色彩,诸子学、史学考据多少有点经学“附庸”的意味。
至道咸以后,考据子书、史地的成就和地位更为凸显。
倘若从宽泛的汉学范畴来说,则包括考据子、史在内的汉学至清末仍显勃勃生机,并无衰退之象。
即使在经学领域,晚清汉学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大致说来,乾隆年间的重要学者惠栋、戴震、钱大昕、江声、卢文弨等人都崇尚考据,多注重开宗立派,建立学术壁垒。
今文家庄存与、孔广森等人也偏重考据和专精。
嘉庆初年以后,新一代汉学家如凌廷堪、焦循、阮元、王引之等人反思汉学积弊,治学领域有所扩展,大多趋于博通。
其次,嘉道年间,汉学群体兼采宋学或讲求义理的倾向有所发展,逐渐成为
学术主流,焦循、阮元尤为其中代表。
再则,自嘉庆初年以后,士人的经世意识迅速传播,在学术上兼顾或讲求经世致用的汉学家有所增加,汉学逐渐走向经世致用。
这些均为清代学术的重要转变,也是清末学术巨变的基础。
道光以后,汉学既承续乾嘉学派,又独具特色,其学术内容、价值取向及学术格局都较之以前有所变化,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且影响后世的学术精神。
它们成为清季多数汉学家或考据家的学术共性,其主要内容是:一、经乾嘉学者弘扬的以求真为基础的实证学风;二、嘉庆以后不悖求真而又注重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三、以调和汉宋、融合中西为标志的调适精神;四、以清末学术多元化为标志的民主性。
这些传统在乾嘉之际已露端倪,至清末而更趋成熟和彰显。
五四之后,这些传统因时发展,成为构建中国现代学术的基础。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6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