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小城镇建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城镇规划原理第五讲
-工程地质条件 -不受洪水威胁
-良好的卫生环境
-交通便利、供电可靠、 生产及废水处理方便 -近远期兼顾考虑 -靠近取水构筑物
2、给水管网的规划布置 (1)树状网
是将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 径随所供给用户数量的减少而逐渐变小。 特点:构造简单、管线总长度短,节省投资;但安全可靠性差。 适用:小城镇建设初期
Company Logo
2、环形放射式
优点:通达性较好;利于与现状及自然地形结合,易 于组织城镇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缺点:易造成中心区的交通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 整性差。
适用于规模很大的小城镇。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1)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一块板(单幅路):混合行驶, 车速较低,用地最节省,建设投资 较少。
二块板(双幅路):利于提高行 车速度,保证安全;利于照明和绿 化布置;建设投资介于一快板与三 块板之间。 三块板(三幅路):大大提高了 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易于照明布 置;遮阳效果较好;利于居住生活 的安宁;建设投资用地最大,造价 较高,但便于分期修建,也利于地 下管线的分期敷设。
小城镇道路的路幅宽度可参考表P175页6-3选定。
(3)道路的横坡
横坡
是指以道路横断面为视角, 从道路中心或从一端到另一端 的坡度,用百分数来表示。
影响因素
路面的材料、道路组成部分 的宽度、当地降雨强度、道路 纵坡大小。 Nhomakorabea
Company Logo
(二)小城镇道路平面设计
基本要求
5、满足小城镇 景观的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 地质条件
-良好的卫生环境
-交通便利、供电可靠、 生产及废水处理方便 -近远期兼顾考虑 -靠近取水构筑物
2、给水管网的规划布置 (1)树状网
是将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 径随所供给用户数量的减少而逐渐变小。 特点:构造简单、管线总长度短,节省投资;但安全可靠性差。 适用:小城镇建设初期
Company Logo
2、环形放射式
优点:通达性较好;利于与现状及自然地形结合,易 于组织城镇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缺点:易造成中心区的交通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 整性差。
适用于规模很大的小城镇。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1)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一块板(单幅路):混合行驶, 车速较低,用地最节省,建设投资 较少。
二块板(双幅路):利于提高行 车速度,保证安全;利于照明和绿 化布置;建设投资介于一快板与三 块板之间。 三块板(三幅路):大大提高了 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易于照明布 置;遮阳效果较好;利于居住生活 的安宁;建设投资用地最大,造价 较高,但便于分期修建,也利于地 下管线的分期敷设。
小城镇道路的路幅宽度可参考表P175页6-3选定。
(3)道路的横坡
横坡
是指以道路横断面为视角, 从道路中心或从一端到另一端 的坡度,用百分数来表示。
影响因素
路面的材料、道路组成部分 的宽度、当地降雨强度、道路 纵坡大小。 Nhomakorabea
Company Logo
(二)小城镇道路平面设计
基本要求
5、满足小城镇 景观的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 地质条件
小城镇规划ppt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4)“重点镇要着重建设好基 础设施,特别是供水、排水和 道路,营造好人居环境。”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5)“要高度重视移民建镇的建设 。对受资源环境限制和确定退耕还 林、退耕还湖需要搬迁的村镇,要 认真选择安置地点,不断完善功能 ,切实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确保 农民的利益。”
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
引言
讲座的主题
关键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个人简介
杨贵庆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本科、硕士、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硕士; 上海浦东新区城镇规划专家咨询组委员; 山东潍坊市人民政府规划顾问;
讲座提纲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作的 背景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小城镇规划的工作体系 四、当前小城镇规划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五、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及其规划对策 六、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举例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 作背景
1、“小城镇、大战略”
(1)经济全球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 (2)区域城镇化:户籍政策、土地政策的变化; (3)城镇现代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2、规划对策
(2)投资融资政策 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资金
2、规划对策
(3)环境保护政策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作统筹规划 ,制定相关政策。
2、规划对策
(4)教育与技术培训政策
2、规划对策
(5)外来人口管理政策
2、规划对策
(6)物质形态空间规划 各层面的规划衔接,实施好总体规 划。
城镇化ppt课件
乡村和城镇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
镇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课标分析: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
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与考察学习目标是否 达成的条件。
学生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表示要达到理 解层次,学习内容“不同城镇化的特点”是 要求学生在学习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分成利弊 两个方面阐述,主要说出城镇化“利”的方 面,认识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
随时间,速度在加快,范围在扩大
1.18世纪中叶以前 不足2%
工业化最早在英Leabharlann 2.20世纪初:13.3%扩展到欧美国家 3.2016年:54.3% 二战后,加速城市化
遍及全世界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 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 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 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小村镇, 大城市人口减少。
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城镇化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已 有的知识分析地理原理,城镇化的意义,认识世界 城镇化的过程。
【能力水平】学生需要具备读图分析的能力,
思考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分析地理原理, 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运用图 表,归纳城镇化的空间发展过程。
【心理特征】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人文地理
根据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 利用具体的例子,能够使学生的集中 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并激发对学 习的动力和对本节课的兴趣。
环节二 新课授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城镇化 的概念,衡量城镇化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分析中国在城镇化 人口比例人均生产总值的图表上的位置, 认识到图表上的国家的分类和特点,归 纳城镇化的意义。
水平低、发展慢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
镇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课标分析: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
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与考察学习目标是否 达成的条件。
学生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表示要达到理 解层次,学习内容“不同城镇化的特点”是 要求学生在学习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分成利弊 两个方面阐述,主要说出城镇化“利”的方 面,认识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
随时间,速度在加快,范围在扩大
1.18世纪中叶以前 不足2%
工业化最早在英Leabharlann 2.20世纪初:13.3%扩展到欧美国家 3.2016年:54.3% 二战后,加速城市化
遍及全世界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 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 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 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小村镇, 大城市人口减少。
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城镇化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已 有的知识分析地理原理,城镇化的意义,认识世界 城镇化的过程。
【能力水平】学生需要具备读图分析的能力,
思考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分析地理原理, 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运用图 表,归纳城镇化的空间发展过程。
【心理特征】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人文地理
根据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 利用具体的例子,能够使学生的集中 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并激发对学 习的动力和对本节课的兴趣。
环节二 新课授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城镇化 的概念,衡量城镇化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分析中国在城镇化 人口比例人均生产总值的图表上的位置, 认识到图表上的国家的分类和特点,归 纳城镇化的意义。
水平低、发展慢
《城镇化》乡村和城镇PPT课件
小结
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
2、城镇化标志:①城镇人口增加; ②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3、城镇化意义: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新课讲授 1、世界城镇化时间差异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新课讲授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2、世界城镇化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处于较低水平。
新课讲授 3、世界城镇化进程
70% 30%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新课讲授 3、世界城镇化进程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发展 阶段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加 速阶 段)
后期 阶段
特征
城镇化水平 较低、发展 较慢
人口和产业 向城镇城 镇人口比重 的增长趋势 甚至停滞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 家和地区
问题较少,处于城镇化低水 平时期
出现了劳动力
过挤环、剩境住、恶房交化紧通等张拥问、出城现镇了化郊现区象 题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2.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思路点拨 2.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差异较大,决定 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城镇化水平的差异较大。
2.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尤其是第三产 业比重大。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小城镇建设(上)PPT课件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重要的是考虑可能和可行尽管就规模效率而言大城市比小城镇要优越得多但现有大中城市不仅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国有企业尚有1000多万下岗职工等待安置加上城市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劳动力需要就业不可能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
学习指导
邹德超
1
第一章绪论
一、农村、城市与小城镇的含义与特点
旅游城镇 、卫星城镇。
4
第一章 绪论
二、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解和应用
1、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
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
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
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5
第一章 绪论
2、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
以提高边沿地区的人均福利水平,后者是投资的结果,将增加边
沿地区的人口密度。
20
第二章 城镇发展的理论
2、增长极理论的核心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总是在某些子区域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经济
增长的契机只能出现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造成经济增长点实
力膨胀,形成中心地。出现了带头产业与支柱产业,在其作用下
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极核,同周围地区形成一种势差,最终带
地原理》一书中,系统地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 2、中心地理论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该理论的目的在于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是怎 样的规律。它的基本理论要点是把一个区域分为一个中心点和六边形上 均匀分布的6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3个方面对城镇等级、 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
18
第二章 城镇发展的理论
学习指导
邹德超
1
第一章绪论
一、农村、城市与小城镇的含义与特点
旅游城镇 、卫星城镇。
4
第一章 绪论
二、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解和应用
1、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
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
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
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5
第一章 绪论
2、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
以提高边沿地区的人均福利水平,后者是投资的结果,将增加边
沿地区的人口密度。
20
第二章 城镇发展的理论
2、增长极理论的核心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总是在某些子区域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经济
增长的契机只能出现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造成经济增长点实
力膨胀,形成中心地。出现了带头产业与支柱产业,在其作用下
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极核,同周围地区形成一种势差,最终带
地原理》一书中,系统地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 2、中心地理论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该理论的目的在于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是怎 样的规律。它的基本理论要点是把一个区域分为一个中心点和六边形上 均匀分布的6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3个方面对城镇等级、 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
18
第二章 城镇发展的理论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PPT
力保障。
感谢居民参与
感谢居民对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参与 和支持,为城镇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
量。
感谢团队协作
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协作精神 ,共同完成了本次城镇建设工作。
感谢社会各界关注
感谢社会各界对本次小城镇建设工作 的关注和支持,为城镇发展营造了良 好的氛围。
谢谢观看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目录
• 工作背景与目标 • 重点工作与成果 • 工作经验与亮点 • 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 未来展望与计划 • 结语与致谢
01
工作背景与目标
小城镇建设现状
01
02
03
0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 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居
民生活质量。
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 共服务设施不足,制约城镇发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 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小城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合作,推动 区域协调发展。
02
重点工作与成果
城镇规划与布局
01
02
03
城镇规划编制
完成城镇总体规划、详细 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工 作,明确城镇发展定位、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社会组织参与
03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
公共服务水平。
科技创新与引领
技术应用
推广先进的规划理念、设计技术和建造方式,提高小城镇建设质 量和效益。
智慧城镇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城镇 ,提高城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绿色低碳
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和节能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小城镇。
感谢居民参与
感谢居民对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参与 和支持,为城镇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
量。
感谢团队协作
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协作精神 ,共同完成了本次城镇建设工作。
感谢社会各界关注
感谢社会各界对本次小城镇建设工作 的关注和支持,为城镇发展营造了良 好的氛围。
谢谢观看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目录
• 工作背景与目标 • 重点工作与成果 • 工作经验与亮点 • 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 未来展望与计划 • 结语与致谢
01
工作背景与目标
小城镇建设现状
01
02
03
0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 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居
民生活质量。
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 共服务设施不足,制约城镇发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 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小城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合作,推动 区域协调发展。
02
重点工作与成果
城镇规划与布局
01
02
03
城镇规划编制
完成城镇总体规划、详细 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工 作,明确城镇发展定位、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社会组织参与
03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
公共服务水平。
科技创新与引领
技术应用
推广先进的规划理念、设计技术和建造方式,提高小城镇建设质 量和效益。
智慧城镇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城镇 ,提高城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绿色低碳
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和节能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小城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乡村和城镇-城镇化PPT幻灯片
3、城镇化进程一般规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S型曲线有助于理 解现实的城镇化地域 差异和预测未来的发 展。现实中任何国家 的城镇化过程随时间 的发展都不可能留下 一条完全与此图相同、 平滑的曲线。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会存在什么问题?
70% 30%
一、城镇化
1、概念:
也称为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镇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 的过程。
2、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 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
工业革命后,城镇化加速,19世纪的100年,城镇人口增加了340%。
发达国家: 水平高 29所示,假设一定平面内均匀分布着若干质点,如果以这些质点为中心,等距离、平均地划分面积,则形成以这些质点为中心的正六边形。
现实中任何国家的城镇化过程随时间的发展都不可能留下一条完全与此图相同、平滑的曲线。 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逆城市化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工业革命以前, 世界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比例,不 到2%。
工业革命后,城 镇化加速,19世 纪的100年,城镇 人口增加了340%。
20世纪以来,尤其 二战后,世界城镇 化速度、规模、范 围达到空前程度。
当前的世界城镇化进程
54.6%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同过程辨析
重点镇小城镇建设汇报ppt课件
(一)道路部分
道 路 ︑ 竖 向 规 划 图
(一)道路部分
“和谐”号
汉丹铁路复线唐县镇站
(二)316国道改造工程
316国道唐县镇区段改造工程 O 项目全长1500米,总投资190万元。 O 现有机动车道宽14米,规划两侧机动车道各拓宽2.67米, 铺筑6公分厚主油层,在主油层基础上加铺一层4公分厚细 粒式面层。 O 同时,配套安砌花坛 60个、 2500 平方米,安装路灯 50盏, 下水道清淤改造2000米,更换格栅46个。
现场会
共建洁美家园
打造宜居城镇
02 03 01
高位推进,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因村制宜,构建城乡联动治理体系
项目引擎,助推环卫设施提档升级
04
创新驱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一)高位推进,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一是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O 成立了以镇长刘敬才同志为组长的
深化洁美家园大行动开展农村生活
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成 立了由村书记(主任)任组长,村 两委成员、村务协理员等相关人员 组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专班,
FOUR
四、洁美家园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共建洁美家园 打造宜居城镇 O 唐县镇党委、政府坚持“城乡联动、建管并重、务实创新、 多维推进”的工作思路,量化目标、细化任务、硬化措施、 强化整治,全面深入推进洁美家园大行动,取得了明显成
效。
四、洁美家园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现场观摩
四、洁美家园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二)因村制宜,构建城乡联动治理体系
二是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有效治理途径 O 坚持先试点示范再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 2014 年 6 月至 7
全国重点镇唐县镇 小城镇建设汇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城镇化》乡村和城镇PPT课件
因 高,大量农村人口转 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超
化为城市人口
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问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题
城市发展不合理
存在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
▪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 进步的表现;
▪ 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再城市 城市城市化化发展到一郊区定城阶市段化 出现郊逆区城城市化市化,化
产业
影响
工业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 第二产
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 业
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 第三产
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 业
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 (1)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有( )
▪ A.农村劳动力过剩
▪ B.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 C.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 D.交通便捷
▪ (2)2001~2007年以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 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会经济的发展
B.社
▪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
▪ [解析] 第(1)题,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会有 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中,是促使人口向城 市集聚的推力,A正确。广州有更多的就业 机会和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属于人口向 城市集聚的拉力,B、C错误;交通便捷属 于中间阻力减小,D错误。第(2)题,社会 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B正确。 这个时期,国家户籍政策没有多大变化,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城市化没有多大影 响,A、C错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 市化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
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建设【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小城镇建设
概念
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
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活服务中心 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 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人口在3万以上的未设市的县城和建制镇 至2008年,中国小城镇数量为1923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中提出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逐步改变城乡二 元结构。
道路间距(m) ≥500
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各具特色 ,保护耕地 , 优化环境 ,综合开发 ,配套建设
按照小城镇发展定位的性质 ,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 ,形成城镇一盘棋 , 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坚持长期不变。并注重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做出相关的人口和产业规划 ,做好必要的可行性
一些地区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小城镇发展 发展小城镇被认为是代价最低 ,最具中国特色的
城市化道路
当前小城镇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建设分散 ,缺乏计划性
规模偏小 数量上盲目扩张
布局分散 ,齐头并进 ,“摊大饼”情况严重 ,少数地方出现“乡乡建镇 , 村村建镇”的现象
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国家规定,城镇人均用地面积应维持在 80~120平方米之间, 但现在人均建设用地超过120的小城镇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达到200平米, 土地浪费惊人
聚资型
本着自发、自觉、自愿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城镇建设纳入 市场经济轨道,全方位调节城镇建设积极性,聚集资金,发展小城镇。
“三资”带动型
概念
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
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活服务中心 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 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人口在3万以上的未设市的县城和建制镇 至2008年,中国小城镇数量为1923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中提出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逐步改变城乡二 元结构。
道路间距(m) ≥500
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各具特色 ,保护耕地 , 优化环境 ,综合开发 ,配套建设
按照小城镇发展定位的性质 ,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 ,形成城镇一盘棋 , 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坚持长期不变。并注重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做出相关的人口和产业规划 ,做好必要的可行性
一些地区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小城镇发展 发展小城镇被认为是代价最低 ,最具中国特色的
城市化道路
当前小城镇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建设分散 ,缺乏计划性
规模偏小 数量上盲目扩张
布局分散 ,齐头并进 ,“摊大饼”情况严重 ,少数地方出现“乡乡建镇 , 村村建镇”的现象
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国家规定,城镇人均用地面积应维持在 80~120平方米之间, 但现在人均建设用地超过120的小城镇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达到200平米, 土地浪费惊人
聚资型
本着自发、自觉、自愿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城镇建设纳入 市场经济轨道,全方位调节城镇建设积极性,聚集资金,发展小城镇。
“三资”带动型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2城镇化课件(共47张PPT)
A 1 .此 图 说 明 该 地 区(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 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C 2 . 此 人 口 分 布 状 况 , 比较 符 合下 列 哪个 国 家
()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澳大利亚
B 3 . 形 成 这 种 人 口 状 况 的根 本 原因 是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案例】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非洲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 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镇的食品与价格相对较高。由于无法承担高昂 的生活成本,“城镇贫困”现象凸显,贫民窟逐渐蔓延,给城镇和谐发展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卫生救援管理部门、商业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等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内容回顾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堂练习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1~3题。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的数据,可计算 出城市人口占90%左右,其城市化程度较 高。第2题,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 化最早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第3题,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与生产力发 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经济因素有关。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印度的贫民窟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特点
100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趋缓甚至停滞 。有些地区,城市化地 域不断向农村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4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图3 2002年西部各地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
21
四、结论和讨论
1.很多学者在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这一领域 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发展小城镇对推动西部 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其作用毋 庸置疑。
22
2.目前西部小城镇发展在整体上没有认识到 确定城镇模式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分析东部 地区经验和西部自身特色,探索了六种较为 适合西部地区的建设模式:特色农贸型、资 源产业型、基础工业型、旅游观光型、生态 移民型和科技带动型。
社会投资者 谁投资谁 受益
社会投资+政 谁投资谁
府补助
受益
拍卖、入股、 收费道路、供水 招投标、BOT、 供气等 TOT等
一般城市道路、 广场、公园等
非经营性 政府
政府
委托管理,招 环境设施,防灾 投标,业主责 设施等 任制等
15
纯公共物品
政府主体
部分收益循环补充
政府融资
投资管理
准公共物品
多元主体
2001年
公安部制定 国务院批转
11
很多农民不愿意“转非”,主要原因是 “转非”后物质待遇不会比原来增加,失去 的却很多。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农民的角度思 考问题、分析问题,从流动者本身的收益和 成本来看待小城镇的发展问题。
12
3.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广大农民的顾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进镇利益不大 (2) 对自身及家庭成员保障弱 (3) 自身贫困,迁移困难 (4) 被认同感差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模式 探索与制度创新研究
1
一、 绪 论
1. 选题的依据 西部地区整体城市化水平偏低(图1),
小城镇作为区域网络的基础节点,其建设对 推进西部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2
40 35 30 25 20 15 10
全国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图1 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
户籍上的限制总是使进镇农民游离于市 民之外。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逐步改革 户籍制度的同时,开展其他与之相关的配套 改革,把原本附着于户籍上的限制去除掉。 同时城镇应着眼于提高进镇农民的素质与技 能,使之尽快融入城镇生活。
2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全国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7
2. 西部地区特色的整体思考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生态资产在全
国具有明显优势;拥有一部分具有专业化优 势的产业部门;民族众多、风景独特、旅游 资源丰富。
8
3. 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可借鉴模式
(1) 特色农贸型 (2) 基础工业型 (3) 资源产业型 (4) 旅游观光型 (5) 生态移民型 (6) 科技带动型
25
18
表3 陕北地区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对比
地 城镇居民PDI 农民人均纯收入 区
2001 2002 2001 2002
全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9 国
陕 5483 西
延 5333 安
榆 4222 林
7703 6331 5578 4870
2366 1520 1483 1071
2476 1596 1587 1328
19
市场融资
投资管理
取得收益
图2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收益途径
16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生活的最 后保障,他们不愿舍弃承包经营的农地和自 家的宅基地。这就需要在充分保障农民地权 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土地褪 去其充当社会保障的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 之忧。
17
西部大多数地区农民较为贫困,因此迁 移进镇对于他们来说困难重重。这就需要在 土地征购等问题上给农民更多的发言权,逐 步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用好用活承包地, 进而实现土地的补偿作用。另外要降低进镇 企业和农民的费用成本,避免乱收费现象。
9
三、西部小城镇建设制度创新研究
1. 制度研究的思路 建设模式的形成依赖于制度的创新。小
城镇的发展需要“拉力”与“推力”的共同 作用,“拉力”指的是经济的发展,“推 力”则是制度政策的约束作用,两者相辅相 成。目前很多制度方面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 期的效果。
10
表1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
文件名称 《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3
2.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进展 (1)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2)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3) 解决方法与对策的思考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
3. 研究路径
研究问题提出
实地调研 文献整理
模式探索
经济带动与制度约束
制度创新
经验特色结合分析
流动者收益成本分析
结论分析
5
二、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模式探讨
13
目前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城镇内就 业机会不多,很多农民进入城镇后生活水平 不能明显提高。这就需要改革城镇土地制度 和企业产权制度,以便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 小城镇。另外需要改革投融资制度,把城镇 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搞活。
14
表2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项目属性 投资主体
权益归属 运作方式
实例
经营性 准经营性
目前对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相关 研究不多,很多地区盲目照搬东部经验。西 部地区有很多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需要 寻求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6
1. 东部地区小城镇模式的特点分析
(1) 商贸带动型 (2) 工业推动型 (3) 农业发展型 (4) 旅游开发型 (5) 外资外贸推动型 (6) 移民型 (7) 强村扩展型
发布时间 颁发部门 1984年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1985年
《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1997年
《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 1998年
《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0年
全国人大常 委会
公安部制定 国务院批转
公安部制定 国务院批转
国务院
《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4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图3 2002年西部各地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
21
四、结论和讨论
1.很多学者在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这一领域 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发展小城镇对推动西部 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其作用毋 庸置疑。
22
2.目前西部小城镇发展在整体上没有认识到 确定城镇模式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分析东部 地区经验和西部自身特色,探索了六种较为 适合西部地区的建设模式:特色农贸型、资 源产业型、基础工业型、旅游观光型、生态 移民型和科技带动型。
社会投资者 谁投资谁 受益
社会投资+政 谁投资谁
府补助
受益
拍卖、入股、 收费道路、供水 招投标、BOT、 供气等 TOT等
一般城市道路、 广场、公园等
非经营性 政府
政府
委托管理,招 环境设施,防灾 投标,业主责 设施等 任制等
15
纯公共物品
政府主体
部分收益循环补充
政府融资
投资管理
准公共物品
多元主体
2001年
公安部制定 国务院批转
11
很多农民不愿意“转非”,主要原因是 “转非”后物质待遇不会比原来增加,失去 的却很多。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农民的角度思 考问题、分析问题,从流动者本身的收益和 成本来看待小城镇的发展问题。
12
3.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广大农民的顾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进镇利益不大 (2) 对自身及家庭成员保障弱 (3) 自身贫困,迁移困难 (4) 被认同感差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模式 探索与制度创新研究
1
一、 绪 论
1. 选题的依据 西部地区整体城市化水平偏低(图1),
小城镇作为区域网络的基础节点,其建设对 推进西部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2
40 35 30 25 20 15 10
全国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图1 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
户籍上的限制总是使进镇农民游离于市 民之外。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逐步改革 户籍制度的同时,开展其他与之相关的配套 改革,把原本附着于户籍上的限制去除掉。 同时城镇应着眼于提高进镇农民的素质与技 能,使之尽快融入城镇生活。
2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全国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7
2. 西部地区特色的整体思考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生态资产在全
国具有明显优势;拥有一部分具有专业化优 势的产业部门;民族众多、风景独特、旅游 资源丰富。
8
3. 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可借鉴模式
(1) 特色农贸型 (2) 基础工业型 (3) 资源产业型 (4) 旅游观光型 (5) 生态移民型 (6) 科技带动型
25
18
表3 陕北地区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对比
地 城镇居民PDI 农民人均纯收入 区
2001 2002 2001 2002
全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9 国
陕 5483 西
延 5333 安
榆 4222 林
7703 6331 5578 4870
2366 1520 1483 1071
2476 1596 1587 1328
19
市场融资
投资管理
取得收益
图2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收益途径
16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生活的最 后保障,他们不愿舍弃承包经营的农地和自 家的宅基地。这就需要在充分保障农民地权 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土地褪 去其充当社会保障的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 之忧。
17
西部大多数地区农民较为贫困,因此迁 移进镇对于他们来说困难重重。这就需要在 土地征购等问题上给农民更多的发言权,逐 步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用好用活承包地, 进而实现土地的补偿作用。另外要降低进镇 企业和农民的费用成本,避免乱收费现象。
9
三、西部小城镇建设制度创新研究
1. 制度研究的思路 建设模式的形成依赖于制度的创新。小
城镇的发展需要“拉力”与“推力”的共同 作用,“拉力”指的是经济的发展,“推 力”则是制度政策的约束作用,两者相辅相 成。目前很多制度方面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 期的效果。
10
表1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
文件名称 《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3
2.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进展 (1)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2)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3) 解决方法与对策的思考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
3. 研究路径
研究问题提出
实地调研 文献整理
模式探索
经济带动与制度约束
制度创新
经验特色结合分析
流动者收益成本分析
结论分析
5
二、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模式探讨
13
目前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城镇内就 业机会不多,很多农民进入城镇后生活水平 不能明显提高。这就需要改革城镇土地制度 和企业产权制度,以便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 小城镇。另外需要改革投融资制度,把城镇 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搞活。
14
表2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项目属性 投资主体
权益归属 运作方式
实例
经营性 准经营性
目前对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相关 研究不多,很多地区盲目照搬东部经验。西 部地区有很多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需要 寻求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6
1. 东部地区小城镇模式的特点分析
(1) 商贸带动型 (2) 工业推动型 (3) 农业发展型 (4) 旅游开发型 (5) 外资外贸推动型 (6) 移民型 (7) 强村扩展型
发布时间 颁发部门 1984年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1985年
《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1997年
《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 1998年
《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0年
全国人大常 委会
公安部制定 国务院批转
公安部制定 国务院批转
国务院
《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