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的思想从假入空,从空出假就是中道
中国哲学史精华
中国哲学史精华一心三观:一心能观空、假、中三谛。
这是天台宗根据印度龙树《中论》“三是偈”思想发挥出来的。
空观,即观诸法皆空之理;假观,即观诸法皆假之理;中观,观中谛之理。
此三者圆融不分,举一即三,虽三常一,“观假即观空中,观空即观假中,观中即观空假”,是谓一心三观。
一念三千:天台宗之佛学思想。
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
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之中,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四法界:华严宗关于世界的看法。
四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法界有两个意思:一、指事物而言,界为分义,即差别义;二、指理而言,界为性义。
事法界是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理法界是精神实体;理事无碍法界命题讨论的是本体与现象两个世界关系的问题;事事无碍法界是关于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的关系问题。
华严宗认为,四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精神境界。
效验:所谓效验就是“事有证据,以效实然”,即运用事实加以验证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论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以事实为根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他把效验作为判断认识的标准。
止观:止”就是被动地不看不听,解脱烦恼修养心灵以达到禅宗的方法。
“观”指扫除迷惑,主动去看去听,却不被困惑,启发神明以获得智慧的方法,二者不能偏习,应结合起来。
理一分殊:关于太极与万物的关系:太极包含万物之理,万物分别完整地体现整个太极,这叫做理一分殊,这个世界最根本的理,只是一个太极,他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万物的太极只是太极分别的整体体现,理一分殊的说法,是把最一般的理即太极安臵到每一个具体事物中作为每一个具体事物存在的依据。
致良知:1、王结合《大学》“致知”的“知”和孟子“良知”把致知发挥为致良知,“良知”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体系,对意念活动具有指导监督作用,作为先验原则是道德意识和情感的统一。
2、“致知”要使良知经过扩充而“至极”并“实行”,“致知”包含着将所知诉诸实践的意义,表示“行”是致良知的一个内在要求和规定。
天台宗的一心三观 一念三千 止观双修
摘要: 若观慧分明,即发真见第一义,是名用四悉檀,起从假入空观,成一切智,慧眼也。
从空入假观,巧用悉檀,即得道种智,法眼也。
中道第一义观,巧用四悉檀,即得一切种智,佛眼也。
【释智:《维摩经玄疏》】三观之名,出...若观慧分明,即发真见第一义,是名用四悉檀,起从假入空观,成一切智,慧眼也。
从空入假观,巧用悉檀,即得道种智,法眼也。
中道第一义观,巧用四悉檀,即得一切种智,佛眼也。
【释智:《维摩经玄疏》】三观之名,出璎珞经。
一者从假入空观,二者从空入假观,三者中道第一义观。
所言从假入空观者,无而虚设,目之为假。
观假知无,名之入空。
若观诸法如幻如化,但有名字,即入真谛也。
而说为二谛观者,或就情智二谛,或约随智二谛观耳。
次释从空入假观者,若不住空,还入幻化假名世谛,分别无滞也。
而言平等者,若破一用一,不名平等。
前观知假非假,破假入空;次观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互破互用,名为平等也。
次释中道观观者,中以不二为义,道以能通为目,照一实谛,虚通无滞,是中道以也。
故云:是二观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智顗《三观义》】夫一心具十法界。
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
一界具三十种世间。
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
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无心而已。
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
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
例如八相迁物。
物在相前物不被迁。
相在物前亦不被迁。
前亦不可后亦不可。
秖物论相迁秖相迁论物。
今心亦如是。
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
此则是纵。
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
此即是横。
纵亦不可横亦不可。
秖心是一切法。
一切法是心故。
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
非识所识。
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意在于此(云云)。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五上】为初心是后心是。
答。
如论焦炷。
非初不离初。
非后不离后。
若智信具足。
闻一念即是信故不谤智故不惧。
初后皆是。
若无信高推圣境非己智分。
若无智起增上慢谓己均佛。
初后俱非。
天台宗的思想从假入空
佛性,不是这种东西。
佛性,是绝待的东西、它是绝对的东西。
意思是说烦恼是,因为你无明迷了。
你如果悟了,烦恼就是菩提,就是佛。
他没有去擦烦恼、也没有经过一层修饰,当下如果能够《从假入空》就悟到了。
《从假入空》这是一种让我们有次第性的观念,这个也不对。
打你比较好,我主张用打的,才会觉悟。
所以她以后觉悟,悟性就愈来愈高,师父跟她讲,叫她要开悟了,
在挨打的时候,打大力一点,我师父说这样消业障,打大力一点,我认命了。
然后对她先生讲,你如果不打我,很疼我,我还想继续留在这个娑婆世界,
你愈打我,我绝对要往生,因为世间没有什么好执着的。
我说:这样对,这样对,这样就是觉悟了。
空掉一切的念头的时候,所发出来的是,清净的念头。
空掉一切念头,妄想没有,打尽一切的妄想,你的《法身》就活起来。
我们今天没有智慧,就是被妄想盖住了。
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如果涂上黑墨汁的时候,
黑墨汁,要擦干净,镜子,自然就会影现出来。
我们的佛性,就像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就是被《五欲六尘》盖住了,
把烦恼都放掉。
肮脏都擦掉。
镜子,就能够照出《天地万物》的光出来了。
这样,本性就影现出来。
《从假入空》就是因为众生,都活在《假相》当中。
所以要《入空观》,要观照身体是假的,世间是暂时借我们住的,。
我们来到这里,就像住旅舍。
不要执着那辆BMW、
不要执着那栋房子、
不要执着这个钻石、
不要执着这种东西,渐渐、渐渐、渐渐都放下、慢慢来、慢慢来、慢慢来。
天台与唯识禅观比较初探
刘朝霞:天台与唯识禅观比较初探天台、唯识皆以宏大精严的止观修证体系而著称。
唯识宗,又称瑜伽行派,“瑜伽”,意为相应,在佛教中尤指通过禅观实践与真如实相相契的行为。
因此,瑜伽派,或瑜伽师、瑜伽行派是兼指大小诸乘各宗的禅观实践者,与汉地广义的“禅师”(习禅之人)所指相近,而与以解经、诵经为专职的经师、长于说法的法师、专宗戒律的律师相区别。
唯识学在印度,最初就是由长于禅修践履者所创立,《婆薮槃豆法师传》中详细记述了无著修习小乘空观、大乘空观的经历,由于唯识学源于瑜伽行,唯识学兴起之后,迅速大盛,遂使瑜伽行派这一称呼成为唯识一系的专称,犹如汉地后来以“禅师”来专称禅宗行者。
南岳慧思、天台智者皆为当时著名的禅师,道宣称赞慧思“陈世心学莫不归宗” ,智者的禅学著作则是长期以来汉地佛教界习禅者的必读书、必备手册。
天台宗以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接引不同根机,《摩诃止观》最为圆熟。
唯识学内容的集大成者为《瑜伽师地论》,详述从凡夫到成佛十七个阶段每一步应当修习的内容,其中最精粹的内容则体现在《解深密经》和《摄大乘论》中。
天台学与唯识学虽然都源于祖师的禅修实践,但二者在气质上差异较大,一为博大圆融,一为谨严深广。
要想理解这种差异,与其分析哲学观念的不同,不如根据其根本经典探讨其禅观经验与理念的区别。
对于其中异同的分析,既是理解二家观念的分歧的基础,也可以就此寻找大乘禅观的通途。
本文拟就两家最具特色的禅观思想:天台圆顿止观和唯识缘总法止观进行简单比较,但对二者的理解分别以次第三观、次第唯识观为基础,故先讨论后者。
一、次第唯识观与次第三观1、次第唯识观在印度唯识三大士的论著中,有两个偈子反复出现,足见三人对此的重视,很可能弥勒为无著传授大乘空观就是从这个偈子讲起的。
无著的核心著作《摄大乘论》(唐译)卷二“入所知相分”引《分别瑜伽论》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
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
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天台宗的圆融哲学[作者: 潘桂明来自:《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1月19日佛学研究网(资料图)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天台宗圆融哲学的基本内容,认为它在认识论方面是宗教神秘主义。
第二部分探讨了这种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它的建立是中国佛学根据中国社会实际需要而在思想理论上对印度佛学的创新,其宗旨在于调和现实的阶级矛盾。
第三部分着重强调性具善恶说是天台圆融哲学使佛学适应中国封建伦理观念的尝试。
最后部分评述了这种哲学对后期天台宗、禅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一、天台宗哲学成熟于智顗(538-597)之手,其内容分教、观两个部分。
“教”是建立五时八教的判教说;“观”是依中道实相理论而建立三谛圆融说,依性具学说而建立一念三千说。
为完成圆融哲学,智顗特别重视止观学说。
止观,原意是止息散心,观想简择,获得般若智慧。
它是佛教一种修持方法。
智顗说止观,则把它系统化、理论化,并由此而发展为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哲学。
他认为:“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顗把止观和定慧一致看待,从而扩大了止观的实际含义。
正如灌顶所说,在智顗那里,止观学说“摄一法佛法,靡所不该”。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智顗关于止观学说有四部专著。
其中《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代表他早期的止观学说,它将以往有关禅法的著述作了系统的整理,是禅学的集大成。
《摩诃止观》标志智顗止观学说的成熟,称为“圆顿止观”。
灌顶介绍智顗的三种止观,认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俱缘实相,同名止观”。
他重点指出,圆顿止观,在发心之初便契入实相,“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
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它的终了也是实相:“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
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天台宗的意识万花筒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了生死”,这需要“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这一艰巨的修行过程。
众生们沉溺于烦恼生死苦海的原因在于对“人我”、“法我”的执着,而“人我”、“法我”的根子在于八识中的末那识,修行的最大障碍也在于这个末那识。
在唯识学的论述中,要断除或转变烦恼是极为艰巨的,时间也是漫长的,因为末那识在人们的精神中根深蒂固,是那么的难以动摇,不仅有“见所断”的烦恼,还有“修所断”的烦恼。
这都因为无始以来的烦恼,以“种子”的形态被“藏”在阿赖耶识之中,生生世世难以除尽。
何况修行成功与否,关键也在“种子”上,有善“种子”就可以修得善果,没有善的“种子”是谈不上修得善果的。
以此类推,要修成罗汉,得先有罗汉的“种子”;要修成菩萨,得先有菩萨的“种子”;要成佛,当然也得先有成佛的“种子”。
有因方有果,天经地义,所以唯识学认为“一阐提”人——不信佛法之人不能成佛,因为他们不具备成佛的“种子”。
“种子”学说精细严密,逻辑理性极强,论证也似乎无懈可击,但无意中却在佛与众生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与佛教广泛宣扬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论相矛盾。
玄奘大师在印度时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认为会影响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但玄奘的老师戒贤法师却呵斥他,说这是根本义,你们支那人懂什么!玄奘大师回国后囿守师说,因而使这套唯识学难以普及推广——中国人信就信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既然那一套学问不能使我们成佛,又何必去学呢!相比之下,《起信论》就荣幸得多,它那个“一心二门”把佛菩萨真如心和众生的生灭心统一在一起,中间没有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们只要如法修行,自然会有所成就的。
你看,生灭心与真如心是相通的、一体的。
有念心动,真如门就成了生灭门;无念心息,生灭门就成了真如门,多么方便。
虽然如此,生灭心和真如心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特别是真如心的内涵到底是怎么回事?《起信论》因其结构简略未能明说、细说。
中哲(佛教)1
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一)
天台宗的哲学思想(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智顗)
•1、“空”、“假”、“中”三谛圆融的观点(世界万物都是“因缘所生”的,没有实在性,故称“空”;
但既已出现,就不能说是绝对虚空,而是虚幻不实的假象,故称“假”;只有看到万物既“空”又不绝对虚无(“假”),才算把握“中道”,即佛教真理。
)
•2、“一念三千”论3、止、慧双修的方法论
•唯识宗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创始人是玄奘)
•1、“唯识无境”说(“我”和“法”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幻境”)
•2、“八识说” (“识”有八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前六识,以“外境”为对象,具有辨别的作用;第七识(思量识)起维持前六识和第八识的联系作用,第八识是“种子识”(“藏识”),起主宰作用,“种子”先变现为七识,再变现为万象)
•3、“三性说”(诸法实相分为三种:“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百年来中观学的代表——印顺“缘起性空”思想略谈
百年来中观学的代表——印顺“缘起性空”思想略谈百年来中观学的代表——印顺“缘起性空”思想略谈自唐武灭佛、三论宗中夭之后,曾盛极一时的中观学遂不绝如缕,人们只能在天台、华严以及禅宗等的典籍中找到一些它的踪迹。
随着佛教义学的普遍衰败,中观学在数百年来更是乏人问津。
清末民初,由于杨仁山、欧阳竟无和太虚大师等人的大力推动,佛教义学得以复苏,一时之间,法相唯识学、天台、华严等竟相争秀。
相形之下,虽有藏传宗喀巴中观学的刺激,鸠摩罗什师弟所倡导的中观学仍处于相对冷寂之中。
所幸的是,经过一代佛学泰斗印顺导师的毕生努力,古老的中观学终于焕发出了奔放的活力,成为当代台湾佛教的显学,影响了一大批的佛教徒和佛教学者,并波及香港、东南亚、大陆等地,诚可谓为中国现代佛教作出了最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贡献。
印顺导师可谓与中观学有不解之缘,第一部接触的佛典即是《中论》,出家后一直受嘉祥的三论宗影响。
抗战后西游四川,接触到藏传的中观学,并返源于阿含圣典,视野为之大开,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中观思想。
三十年代的《中观今论》一书为印顺导师思想成熟期的杰作,系统、集中地展现了导师对中观学的独到见解,这在导师的庞大的著作群中是颇为引人注目的。
导师本人也对之甚为看重:“《今论》并不代表空宗的某一派,是以龙树《中论》1为本,《智论》为助,出入诸家而自成一完整的体系。
” 本文以《中观今论》的相关章节为中心,探讨印顺导师关于“缘起自性空”,“八不”,“有、时、空、行”三方面的中观思想,以期表明印顺中观学的创造性贡献。
一缘起自性空众所周知,“缘起自性空”是中观学的根本论题。
导师从三方面说明了缘起的特性:即相关的因待性,序列的必然性,自性的空寂性。
第一,相关的因待性,这是指由此故彼的因果关系。
这种相待的因果关系又可分为相顺相生的和相违相灭的,”缘起法有此二大定律?即相依相生的流转律,又相反的有相依相灭的还灭律。
依于缘起,成立生死,也即依之成立2涅盘,佛法是何等善巧~”; 第二,序列的必然性,即因果的序列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有着不变的必然性,是客观的规律;第三,自性的空寂性,即彼此因待,前后必然的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当体绝待,了无踪迹。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杨曾文内容提要:天台大师智顗对以往中印两国佛教思想作出创造性的发展,创立了以大乘止观学说为中心,包括判教论、中道实相论、观心论、心性论在内的庞大的教义理论体系。
本文主要就智顗的真理观――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进行考察,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天台宗,智顗,中道实相,观心,一念三千,六即公元前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内地,到隋朝的建立大约经历了600年时间。
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习俗长期结合之后,演变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
隋唐时期带有民族特色佛教宗派的相继形成,是佛教实现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在诸宗之中,天台宗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佛教宗派。
天台宗是生活在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智顗(538-598)1创立的。
智顗不仅继承以印度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说,也直接继承了源自东魏北齐之际慧文、慧思的思想。
由他亲加确认的以龙树为高祖,慧文、慧思为二祖、三祖的天台宗祖统说,大致反映了天台宗在思想上前后传承关系。
这里想特别强调指出:智顗对以往中印两国佛教思想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有创造性的发展。
他创立了以大乘止观学说为中心,包括判教论、中道实相论、观心论、心性论在内的庞大的教义理论体系,在内容和论证方式上都超越了印度经论和中国以往佛教撰述的模式。
中国天台宗奉《法华经》为基本经典,并以智顗的撰述为主要依据。
智顗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被称为“天台五小部”。
这些著述从不同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以中道实相论、“一心三观”的观心论等为特色的天台宗庞大的教理体系。
本文仅对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作概要论述。
一、中道实相论――天台宗的真理论佛教修行是以达到觉悟为目标。
然而如果进一步问:觉悟什么呢?自然是佛教阐释的教理,中心是关于真理的观点,简言之,就是真理观。
佛教自发源以来经历了悠长的传播发展岁月,跨越了极为广阔辽远的地域,受到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信仰,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从小乘到大乘,无论在小乘内部还是在大乘内部都形成了种种派别,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又相继形成很多不同的派别。
天台宗的思想从空出假
《假》呢?《不坏假有》
这个不能破坏,你说:这是杯子;我就要说:这是杯子。
这是花就是花、
手表就是手表、
书就是书;
表是空的、书也是空的、这个我都知道。
但是你这样讲;我就要这样讲。
顺从众生的名相,顺从众生所了解的东西,来开示。
所以实在讲《从空出假》跟《从假入空》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当下就是中道。
罗汉他《证悟到我空》《破掉我执》,他的意识里面《断第六意识》,
《伏第七意识半分》。
因为《第七意识》有《我执跟法执》。所以他只有《断我执》《没有断法执》。
阿罗汉是《断第六意识》的《分别心》,《伏第七意识》的《我执》。
因为《第七意识》有《我执跟法执》。
《我执》的意思是说,对人生观不了解,执着这个臭皮囊假的东西、假的肉体。
我们凡夫,就是执着《假》,这个世间统统是《假》的。
所以三餐吃得饱就好,欲望不要太大,刚好就好。
我们一般《观不空》,世间凡夫,就是执着这个《假有》,不是真的《有》的世间。
不是真的。
你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听经,明天来这里,就空空洞洞的。
一百年以后,大家都死光了,没半个了。
很简单罗汉《执着空》。
【天台宗的思想从空出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我们的清净心,因为我们空掉一切的念头,从我们的清净心,散发出来的。
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在一切世间,在这个世间。
像师父今天《从空出假》,我虽然了解自性是空的,本性是清净的,
但是我不能独自生活,我要跟众生生活在一起。
你说:这是桌子;我就说:这是桌子。
《假相》还是要存在的。
《法执》就是说,对宇宙环境,不了解是因缘和合法,剎那间、剎那间在生灭,
3312二 解脱的层次
“二、解脱的层次解脱:佛法说有二种一、心解脱,二、慧解脱。
二者虽可相通,但也有不同。
如画师画了一幅美女或魔鬼,因人的错误认识,以为是真的美女或魔鬼,于是生起贪爱或恐怖,甚至做梦都梦到。
这种贪爱与恐怖,只要正确的认识它──不过是假的形像,没有一点真实性;能这样的看透它,就不会被画师笔下的形像所迷惑了。
”这个比喻非常重要:我们看到美女的画像很漂亮,或魔鬼的画像很恐怖,因为画得非常象。
现在科技制作影像可以是立体的,美女塑造得很像,魔鬼也会让人恐怖,更为逼真。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一切相也是如此逼真,说这一切“如梦幻泡影”,没人相信。
如果能正确认识它的真相,知道原来是虚幻的假象而已,就不会被美女所迷惑,被魔鬼所恐惧了。
譬如,晚上走路看到一条绳,以为是蛇,吓得要死。
次日白天看清原来是一条绳子而已,你那个恐惧就消失了。
所以了解真相就不再被迷惑,不再产生执着与污染。
“众生依无明的错误认识,起染爱而忧愁苦恼,也是如此。
如能以智能勘破无明妄执,便能不起染着,而无忧无怖了。
”注意!这里讲到重点:我们以幻为真,以虚为实,因而产生执着爱取,造业无边,痛苦烦恼无边,生死相续就不断。
所以修行的关键就在如何勘破它发觉真相而已。
我们看人间为何这么实在?美女就是美女,帅哥就是帅哥,实在感那么强!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无常虚幻的,没有永恒不变性,这就要靠智能深观。
如果在假象中执着它是真的,那你只是凡夫俗子一个。
圣者的定义及内涵就是用他的智能来勘破假象,明白一切只是缘起的生,如幻非实,刹那间缘起的条件变化了,就必然归于灭。
了解这个真相时,对于暂时存在显现的万事万物就可以勘破而不再执着爱染了。
“勘破”就是般若空慧,不学缘起就没有正见,那你永远都勘不破,怎么看都是实在的,身心起落的那种感觉总是那么实在。
所以要用般若空慧的缘起正见,一一勘破它,不必等东西坏了才知道是灭,而在存在活动的当下就能知道它的虚幻性而离执,这就是重点。
“离无明,名慧解脱,是理智的。
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
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佛教教义。
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
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同经卷五:“若说有边则无有中,若说有中则无有边,所言中者,非有非无。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
”又“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
大小乘对中道解释不尽相同。
1、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为中道。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
”2、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第一义谛。
3、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内识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
即是唯识义。
《成唯识论》卷七:“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亦即是中道。
”4、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
《中论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八不。
”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谓,含义亦与真如、法性、法身、法界、佛性、实相等相同。
儒家的中庸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其含义大致有三:执中守正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就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
因时制宜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随机应变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评一、儒家中庸之道(一)中庸之道,随着社会的需要和它自身的发展,在儒家哲学思想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如果要想全面了解中庸之道在儒家哲学思想地位的这个变化,就必须从中庸之道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探索。
大致说来,中庸之道发展的阶段性可以分为:(1 )由孔夫子率先提出的中庸之道的初期阶段;(2)子思的《中庸》把中庸之道推进到系统化的阶段;(3)经过将近千年的沉寂,到唐中叶古代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动,由韩愈李翱特别是李翱吸收了佛家思想,把中庸之道提到“复性”的境界,于是中庸之道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进入到世界观的领域。
天台密教禅宗各有什么不同
天台密教禅宗各有什么不同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济群法师发布时间:2012-11-26 1:28:26繁體版问:天台的圆顿止观、密教的大圆满和禅宗的顿悟法门,有什么不同?济群法师答:这些都是佛教中至高的见地和修行法门。
天台的圆顿止观,是建立在天台宗一心三观的见地之上。
所谓三观,即认识到一切法都具有空、假、中三谛,同时还认识到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
若于一心如此作观,即为一心三观。
龙树菩萨的《中论》也告诉我们:“因缘所生法,我所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这一偈颂代表了中观的智慧,引导我们从缘起认识世界,进而认识到一切法皆无自性,只是由因缘所生,因缘所灭,所谓“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性”。
没有一法不是从因缘所生,所以说一切法都是空的。
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指没有,而是找不到不依赖条件存在的特质。
就像房子,如果离开组成房子的条件,房子是什么?还找得到吗?其实是找不到的。
但佛法所说的空并不否定因缘假相,也就是《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常人的认识,或者偏于有,或者偏于空。
如果体会到空有不二的道理,认识到即有即空即中,就具备了天台宗的一体三观的智慧。
根据这样的认识来修止观,就是天台的圆顿止观。
而大圆满或禅宗的顿悟法门也是建立在极高的见地上,告诉我们,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是本自圆满的,这种潜质正是众生通过修行成就佛果的依据。
进而,帮助我们以特定方法去体认它。
但我们也要知道,这些法门固然是好,但起点很高,需要一定教理基础或福德因缘才能起修。
对于佛法修行来说,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就像吃药那样,对症的药才是最好的,未必一定要最贵的、最珍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台宗的思想从假入空,从空出假就是中道】
《中道》,所以《从假入空》
《假》就是现实。
《空》就是超越。
《色即是空》就是说《既现实又超越》,我们面对一切现实。
出家人、在家学佛的,都要跟一切众生生活在一起。
《既现实》大家都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面。
《空》就是超越。
学佛,他就是一定要在现实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里面,做超越的功夫。
佛法,你随便听一些佛法,都像甘露很好。
佛陀说佛法,就像大海,饮一滴而知全味。
在座今天这里一万多位,来听经。
今天来听这两个小时感觉很好,你就知道佛法,它的伟大是在什么地方。
人家为什么要出家。
你不要认为你最行,人家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修行?
你不要认为你最行。
我们如果研究过佛法,可以运用在这个世间,佛法《既现实又超越》
做超越的功夫,这才是了不起的人。
你如果离开这个社会、离开这个人群当中要求超越,非常困难,这样功夫也是不够。
跑到深山里面,都没有人迹的地方修行,清修一阵子也是要下来度众生。
像佛陀这样子,也必须要在现实的众生当中,来普度一切众生,
这样才有办法《超越》。
所以佛法的可贵之处,就是它不是心理学、不是哲学、不是乌托邦不实在的,
不是形而上的学问。
佛法它是确确实实的东西,它是深入的是,观念而已。
所以佛法它的伟大,剎那之间它就能改变我们人的一生。
两句话,就能改变我们人的一生,佛法实在太伟大。
所以佛陀说佛法,就像一块饼,你咬正面这块饼,也是很甜、
中边皆甜、
你咬这边也是很甜、
你把它剥一半吃,这一边也是很甜,
佛法,就像一块大饼,你咬哪一边都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