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天台宗“理具三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天台宗与三论宗之关系及其义学同异(董平)
天台宗与三论宗之关系及其义学同异(董平)天台宗与三论宗之关系及其义学同异编辑:董平内容提要:本文以研究并探讨天台宗与三论宗的历史关系及其在义学上之同异为基本任务。
作为宗派的天台与三论,其成立的时间乃基本同时,二宗之间不仅有过种种交往的历史事实,而且在理论上既有某种共同的渊源,在义学上也共以“中道”为归,然其同中毕竟有异,未可无别而相互混滥。
本文在以历史典籍为依据而论述其相互关系的同时,对其义学上的同异也作了分析;同时,对新出的论著《三论宗源流考》中的有关论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董平,男,1959年出生,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生。
智顗在其佛学思想体系的整体建构之中,乃总以《法华经》为宗骨,故《法华经》“会三归一”之旨,在智顗那里实不仅仅体现为其教判上的某种根本主张,而且也体现为其佛学研究上的某种贯彻始终的根本方法论。
然所谓“会三归一”,无论是在《法华经》还是在天台宗,这一倡导的本身并不是目的,而仅仅是导向“为令一切众生开佛知见”之旨的一条权便之途,故会三乘而统归于一佛乘,毕竟以一切众生所本具佛之知见的终极开显为旨归。
作为一种方法论,“会三归一”本身便是一种圆融的“中道观”,在智顗那里,它即体现为对于不同佛教思想体系之理论成素的兼融与涵摄,并在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一根本义旨的基础上将诸家之说熔铸为一种既新颖而又和谐的佛学思想系统,从而翻出新意,终致为魏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的中国佛学别开生面。
正由于贯彻了这样一种兼融众说而导流归源的中道精神,智顗之佛学遂少有门户之见而展示出阔大的学术胸襟与气度。
即空即假即中之中道实相的阐释,实际上即体现了对于空、有二宗之学说的统会;而修行方法上的止观并行、定慧双运,则沉潜与高明并举,积渐与顿达相兼,不仅是南北地之不同学风的统会归一,也是对于南北朝与不同义学相关的修习方法的兼摄涵容。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由智顗所完成的天台佛学系统之整体建构,乃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在汉地流行的诸大乘义学之统摄和会的结晶。
天台宗的一心三观 一念三千 止观双修
摘要: 若观慧分明,即发真见第一义,是名用四悉檀,起从假入空观,成一切智,慧眼也。
从空入假观,巧用悉檀,即得道种智,法眼也。
中道第一义观,巧用四悉檀,即得一切种智,佛眼也。
【释智:《维摩经玄疏》】三观之名,出...若观慧分明,即发真见第一义,是名用四悉檀,起从假入空观,成一切智,慧眼也。
从空入假观,巧用悉檀,即得道种智,法眼也。
中道第一义观,巧用四悉檀,即得一切种智,佛眼也。
【释智:《维摩经玄疏》】三观之名,出璎珞经。
一者从假入空观,二者从空入假观,三者中道第一义观。
所言从假入空观者,无而虚设,目之为假。
观假知无,名之入空。
若观诸法如幻如化,但有名字,即入真谛也。
而说为二谛观者,或就情智二谛,或约随智二谛观耳。
次释从空入假观者,若不住空,还入幻化假名世谛,分别无滞也。
而言平等者,若破一用一,不名平等。
前观知假非假,破假入空;次观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互破互用,名为平等也。
次释中道观观者,中以不二为义,道以能通为目,照一实谛,虚通无滞,是中道以也。
故云:是二观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智顗《三观义》】夫一心具十法界。
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
一界具三十种世间。
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
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无心而已。
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
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
例如八相迁物。
物在相前物不被迁。
相在物前亦不被迁。
前亦不可后亦不可。
秖物论相迁秖相迁论物。
今心亦如是。
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
此则是纵。
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
此即是横。
纵亦不可横亦不可。
秖心是一切法。
一切法是心故。
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
非识所识。
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意在于此(云云)。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五上】为初心是后心是。
答。
如论焦炷。
非初不离初。
非后不离后。
若智信具足。
闻一念即是信故不谤智故不惧。
初后皆是。
若无信高推圣境非己智分。
若无智起增上慢谓己均佛。
初后俱非。
天台宗发展历程
天台宗发展历程
天台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起源于中国。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初的南朝梁代。
以下是天台宗的发展历程:
1. 初创阶段(公元6世纪初-7世纪初):天台宗由南朝梁代的道安和道炬两位大师所创立。
他们都曾去过梁朝的天台山修行,并将那里的修行方法和教义结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2. 传承弘扬(7世纪中-9世纪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台宗
逐渐发展壮大。
武则天时期,天台宗曾经得到皇帝的支持,进一步增加了影响力。
在此期间,天台宗的教义体系日趋完善,修行方法也日益成熟。
3. 教学争议(9世纪末-11世纪中):由于不同大师对于天台
宗教义的理解存在差异,教学争议逐渐出现。
其中最著名的争论是南北宗派之争,南宗强调抱朴守一,北宗则注重寻根问底。
这场争论最终以北宗胜出,南方的天台宗渐渐式微。
4. 复兴与传播(11世纪末-13世纪中):南宋时期,天台宗得
到了比较稳定的发展。
一些著名的大师如法眼、无学和鲁迅等相继出现,为天台宗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一时期,天台宗的影响力扩大到了日本,并在那里得到了广泛传播。
5. 变革与挑战(13世纪末-现代):元明清时期,天台宗遭遇
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佛教的衰落和其他宗教的兴起都对天台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天台宗仍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并在现代得到了一些复兴的迹象。
总的来说,天台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初创阶段逐渐壮大,再到教学争议和复兴传播。
尽管在历史的变革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天台宗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并在现代继续发展壮大。
天台宗概略(历史简述)
起中说:“文师用心,一依释论,论是龙树所说。”智者大师的《观心颂》亦说:“归命龙
树师。”由此可见,龙树思想是天台立宗的根本。
被尊为中国佛教,大乘八宗共祖的龙树。出生于佛灭后七百年左右的北印度。他性格超
凡,受当代高等教育,诸学博综。早年曾自恃才高,一度耽于欲乐,与三友潜入王宫,戏论
等方面略为概述,旨在能起到一个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尚请方家斧正!
一.天台宗的起源
天台宗始创于北齐慧文禅师,据《佛祖统记》卷六,天台宗《东土九祖记》说,慧文因
读《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论》卷四:“因缘所生法,我
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朗然悟入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创
人的学佛观念。一千五百年过去了,继承和发扬教观双美的天台宗,仍是中国佛学研究者的
一大课题。“道由人弘,法待缘显,有道无人,教存而莫悟;有法无缘,虽并世而弗闻。闻
法资乎将来,悟道藉於机至。机至然后理感,时来然后化通矣”。愿有志于天台的弘扬者,
能为“往圣继绝学”,复兴天台,使智者的圣光重辉!本文将从天台宗的起源、传承、思想
门》一卷,《次第禅安》一卷,《随自意三昧》一卷,早佚不传。智者大师(539-597),
名智觊,字德安,俗姓陈,世为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因晋时避乱,举族南迁寓居於荆州
之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至梁朝时已世居该处两百多年,由客家变成土著。父亲名起祖
,文武兼备,才华出众,久为梁湘东王萧绎知遇,引为宾客,入朝领军,乃萧衍称帝,封起
祖为“益阳县开国侯”。母亲徐氏,品性贤惠,温良恭俭,笃信佛教。
中国天台宗思想及其宗教发展历程探析
中国天台宗思想及其宗教发展历程探析作者:张栋来源:《丝绸之路》 2019年第3期张栋(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校,韩国首尔 100744)[摘要]天台宗以其精妙高深的哲学体系和成熟的佛教修持体系,带领中国迈向新的历史台阶。
在此过程中,中国天台宗的高僧大德们吸收了佛教经典《法华经》和龙树大师空观说的思想精髓并对它们进行改造、升级,同时还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妥协与创新,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宗教流派。
历史经验证明,宗教的发展大多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天台宗的发展,对我们了解佛教发展历程以及佛教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通过对天台宗的部分核心观点进行解析,勾画出天台宗在中国本土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从而领悟天台宗思想的精妙高深之处。
[关键词]天台宗;天台思想;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 B94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3115(2019)03-0074-03一、引言天台宗亦称为法华宗,以《法华经》为根本经典,但“天台三大部”则是指中国智顗大师所著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
智顗大师以自己的观点为《法华经》做出解释和发挥,借此将天台法门体系化。
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是:智顗大师把《法华经》的精神简洁地归纳为一句话:“一切世间的治世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①这和天台法门被称为“己心中所行法门”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与佛教核心思想“缘起性空”相契合。
天台宗的本源一方面来源于大乘佛教早期经典《法华经》,另一方面来源于印度龙树大师的空观学说,所以想要探究天台宗的思想,还须重点追溯这两个方面的思想要义。
就天台宗的宗义而言,可以概括为“教相门”和“观心门”,前者是指“一念三千”②“三谛圆融”③“五时八教”这样的理论系统,后者是指“四种三昧”④“十乘观法”“五科方便”这样的实践修行方式,这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都有具体的阐述。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天台宗是一个既讲究实践方式也讲究理论支持,“解行并进、教观双美”的宗派,它通过对实践和理论的把握及规范,追求二者的高度统一,以此步入修证的正轨,令教法得以在良好的基础上迅速弘扬。
天台大师的三谛三观思想
天台大师的三谛三观思想天台大师的三谛三观思想成敬闽南佛学佛教传入中国以後与汉地本上文化不断的激荡,不断融合,形成了适应发展的华夏佛教特色,尤其到了随唐,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其最有代表性即是禅宗,天台宗”两大派系其一.天台宗的中心思想是“教相观心。
”换言之,绝不是只依知解,更非盲目的修禅而偏於一端,必须要定慧双修。
如“无慧之定,则堕於盲目禅;无定之慧,则落於空虚境。
”这重定、慧双修,即是天台宗的特色。
、三谛、三观的思想渊源三谛思想,据《瑜伽论》卷四十六(大正藏三五四七)就有:“相谛,语谛(说谛)、用谛”之说。
另:《七处三观经》(大正藏二一八七六C)记述了:“观身,观五阴,观六衰” 等观法,还有《婆素跋陀》、《三法度论》(大正藏二五一二四C)言:“等谛(俗数谛);相谛、等一义谛。
”由此可见,在原始经典里,就有此说。
这些可以说是天台形成三谛思想的经典依据,智者大师又通过《仁王般若经》,《璎珞经》,确立了天台宗的教观思想。
而此二经,近代学者曾责为成就於公元五世纪间。
乃汉地自造之经典,笔者认为佛典只要合乎佛之根本说,就可以作为依止,脱离现实内容,而多推究其有 讹问题,是无聊的 !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之 (三)菩萨软化品偈”有三谛现前大智光” 、“於第三谛常寂然”等说法,在卷《二谛品》(大正藏八一八二九 B )也有“一切法观门,非 乃有无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无想,若菩萨见众生,见此三谛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
可见《仁王般若经》可以说是天台宗之起源关於三观思想,在《仁王般若经》的序品里所述:B )也有如此说,文曰:“ 道第一义谛,般若空中而观达一切法而无二,其观慧转入圣 地,故名相似第一义谛观,而非其中道第一义谛观。
其观观 者:初地己上有三观心入一切地,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 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四是二空观,得入无缘无相第三谛,忍中无二三谛中 ” ,“胜慧三谛自达明” ,-- —k.--- —*见二、 即不见一不见二, 者等一义谛也。
天台宗佛学评议
天台宗佛学评议——潘桂明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来源:世界宗教研究作者:87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天台宗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教宗派,而且就它的理论体系的规模、哲学思辨的水平而言,也在所有佛教宗派中首屈一指,它因而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杰出代表。
本文拟就天台佛学体系的主要方面作出基本评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天台佛学的兴趣,并推动天台佛学研究的深化。
一、天台佛学的形成和发展天台佛学经历了形成与发展、兴盛与衰落,大约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
1、陈、隋两代是天台佛学的酝酿和形成时期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是智顗大师,而在智顗之前,北方慧文、慧思两代禅师以禅法递相传承,成为天台宗的先驱者。
天台学说发端于陈、隋之际,成熟于隋初。
慧文的宗教活动大约在北朝魏、齐之际。
据《续高僧传·慧思传》等资料可以推断,慧文是在北方地区聚徒坐禅且有一定影响的禅师。
结合《摩诃止观》卷首灌顶所说“文师用心,一依《释论》”,证明他主要依《大智度论》的大乘空观立说,并以此指导禅修。
慧思早年是一名严守戒律、注重苦行的北方禅僧,他与其他禅者的主要区别,是以《法华经》为所依;通过对该经的持诵,为后来开悟“法华三昧”奠定基础。
在见到慧文之后,他转向对“观”的重视,在大乘空宗般若思想的引导下,并通过对“心”的观察思维,获得对“法华三昧”的开悟。
其后,慧思南移至光州大苏山。
他受大众之请,讲说《般若经》和《法华经》,创建了将《般若》的中观学说与《法华》的实相理论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同时,他还严格实修止观,定慧双开,为天台宗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道宣《慧思传》指出,慧思禅学的特点是“昼谈义理,夜便思择”。
所谓“昼谈义理”,是指弘扬佛教理论;“夜便思择”,则指具体的禅定、止观实践。
这表明,慧思在地域转移的过程中,既继承了北方佛教重视禅定实践的风格,又吸取了南方佛教注意玄理研讨的传统。
智顗出家后投慧思受学,为慧思所偏爱。
慧思南下衡山隐居前,令他往金陵弘法,并特别教诫说,“汝与陈国有缘,往必利益”。
佛教天台宗与净土宗的历史渊源
佛教天台宗与净⼟宗的历史渊源佛教天台宗与净⼟宗的历史渊源⽜延锋净⼟宗与天台宗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从古洎今,台宗⼤德,⽆不皆以净⼟为归。
”⽽在净⼟宗的理论宝库⾥,天台宗⼈的智慧硕果更是闪耀着永远的光芒。
还有许多台宗⼤德,本⾝就是净宗祖师。
鉴于台净之间的密切关系,世⼈有“教在天台,⾏归净⼟”之说。
净⼟宗也借鉴天台的判教学说和理论体系来完善⾃⼰的理论思想,并以⾃⼰独特的终极关怀深深影响着天台宗⼈的实际修学和理论创造。
由于天台宗和净⼟宗的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宋代以后两宗⼤德台净双修的情势。
台净的相互影响余绪,⾄今未绝。
⼀、天台宗⼈的净⼟理论天台宗与净⼟宗有着理论上的合作基础,“净⼟宗主张息⽌缘虑,凝结⼼念,与天台宗所主张的四种三昧相似,即强调调⼼之暴,直⼼之曲,定⼼之散。
”四种三昧的常坐三昧(⼜叫⼀⾏三昧)和常⾏三昧(⼜叫般⾈三昧)更与净⼟宗的念佛有着直接的关系。
“常坐三昧的念佛是唯⼼念佛和实相念佛的结合,⽽常⾏三昧的念佛则是观想念佛和称名念佛的结合;同时,常⾏三昧⼜突出以念阿弥陀佛为主要内容。
这⼀念佛法门……为天台宗的后继者们提倡台净合⼀开了先河。
”同时,“天台的性具实相理论消解了⼼与⾊、涅槃与⽣死的对⽴,因此真正的解脱是要达到⽆情有性,也就是说,依报世界的转变与⼼的转变显得同等重要。
这样,‘净⼟’已蕴含于天台的基础理论之中,⽽成为与‘涅槃’等同的概念。
”天台宗⼈以天台观点解释净⼟思想,并使之契合净⼟念佛理论,从⽽⼤⼤丰富了净⼟宗的理论宝库。
在净⼟宗的形成过程中,末法思想起了⾮常重要的作⽤,慧远、昙鸾、道绰的净⼟思想⽆不与末法时期有关。
佛教信徒⽆论是⾃⼰修持还是弘传佛法,都讲究契根契机、当时当机,所谓机、时,就是审时度势的意思。
每个⼈都必须把⾃⼰放到时代的⼤背景中去,这是⽴⾝处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对每个⼈都是⾄关重要的。
从东晋以来,我国佛教界中末法思想⾮常普遍,当时的佛教理论都是从这⾥出发理论的,慧思也是如此。
“理具三千”与“一念三千”
一
观心耶 ?但迷一心具诸法 耳。 ”
天 台教观的首要特色不仅
仅 停 留于 简单 的观 “ 之 上 , 为 重要 的是 在 于一 个 ‘ ’ , 心” 更 ‘ 字
、
理具 三千说 的具体 内容
“
一
湛然的 ‘ 具三千” 同样也是在《 理 说 金刚锌》 中提出来 的。 家 所 立 不思 议 境 于 一 念 中 理具 三千 。 曰 : 中具 有 因果 故 念
凡圣大小依正 自他 , 故所变处无非三千” 由此可见 , 。 湛然理
具三千的‘ l ’ 理具’ 范围也是通于凡圣 、 依正的 , 即也是统摄 于十 界 千 如 的 。但 湛 然 的 所谓 的 “ ” 却 并 非 一般 意 义上 而 言 的 理 ,
是湛然并未满足于一念 三千之心具 , 更要将此互具之义推
向三 千 自身 , 至三 千 互 具 的 境界 , 教之 ‘ ’方 称 圆 融 , 唯 圆 ‘ , 具, 方
第2 卷 第3 3 期 21年5 0 0 月
长 春理 工 大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 h n cu i ri f ce c n e h o g ( o il ce c s dt n) o r a o C a g h nUnv s yo in e d c n l y S ca S i e i o e t S a T o n E i
[ 作者简介 】 霍进凤(9 1 , , 士, 18 一)女 硕 助教 , 究方 向为 中国哲学。 研 代表智者大师晚年成熟思想的 “ 一念三千” , 说 虽然在一 定意义上可直接称之为 『具实相” , 生 说 一般场合也可称之为 “ 理具三千谢 _ 但是 明确提出 ‘ l , ‘ 理具三千” 这一概念和学说 的还是湛然。 如果说 “ 真如缘起” 论还是湛然在借用他宗之言 来隐表己宗之义 , 那么 ,理具三千” “ 说则可以说是直 以己立之 言而彰显 自家之 旨。 以下将在 阐述湛然 “ 理具 三千” 说的基础 上, 逐步厘清和把握 “ 理具三千” “ 和 一念 三千” 之间继承与丰
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天台宗的意识万花筒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了生死”,这需要“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这一艰巨的修行过程。
众生们沉溺于烦恼生死苦海的原因在于对“人我”、“法我”的执着,而“人我”、“法我”的根子在于八识中的末那识,修行的最大障碍也在于这个末那识。
在唯识学的论述中,要断除或转变烦恼是极为艰巨的,时间也是漫长的,因为末那识在人们的精神中根深蒂固,是那么的难以动摇,不仅有“见所断”的烦恼,还有“修所断”的烦恼。
这都因为无始以来的烦恼,以“种子”的形态被“藏”在阿赖耶识之中,生生世世难以除尽。
何况修行成功与否,关键也在“种子”上,有善“种子”就可以修得善果,没有善的“种子”是谈不上修得善果的。
以此类推,要修成罗汉,得先有罗汉的“种子”;要修成菩萨,得先有菩萨的“种子”;要成佛,当然也得先有成佛的“种子”。
有因方有果,天经地义,所以唯识学认为“一阐提”人——不信佛法之人不能成佛,因为他们不具备成佛的“种子”。
“种子”学说精细严密,逻辑理性极强,论证也似乎无懈可击,但无意中却在佛与众生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与佛教广泛宣扬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论相矛盾。
玄奘大师在印度时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认为会影响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但玄奘的老师戒贤法师却呵斥他,说这是根本义,你们支那人懂什么!玄奘大师回国后囿守师说,因而使这套唯识学难以普及推广——中国人信就信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既然那一套学问不能使我们成佛,又何必去学呢!相比之下,《起信论》就荣幸得多,它那个“一心二门”把佛菩萨真如心和众生的生灭心统一在一起,中间没有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们只要如法修行,自然会有所成就的。
你看,生灭心与真如心是相通的、一体的。
有念心动,真如门就成了生灭门;无念心息,生灭门就成了真如门,多么方便。
虽然如此,生灭心和真如心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特别是真如心的内涵到底是怎么回事?《起信论》因其结构简略未能明说、细说。
汉传佛教各宗大义之二
修善与修恶
佛与众生的差别何在?现实层面的善恶如何可能? 修:经验中获得,经验中断除的有为法 修善与修恶:有为的、造作的、具体的善恶。 “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阐提可成佛 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阐提可成佛 “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佛可示现六道度 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佛可示现六道度 化众生 性具善恶——本性超善恶 性具善恶——本性超善恶
“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是故,一 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 念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在某界,更且此众 生之一念心并非与一切诸法之间有所隔历, 而系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 具十界。同时,于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 成百界。 此百界复具足十如是即成千如,再配以五 阴、众生、国土三世间,即此三千世间具 足于一念之中。
唯识相
唯识无境:身心世界皆是识的变现,无独 立自存的外境,故“三界唯心” 立自存的外境,故“三界唯心”,“万法 唯识” 唯识”,“诸法不离心”。 诸法不离心” 唯识相:一切现象皆是识的展现,依识而 有,事物没有独立自存性。——取消外境 有,事物没有独立自存性。——取消外境 的独立性,确立“ 的独立性,确立“识”的优先性。
中国佛教各宗大义 第二讲
一、一念三千与性具善恶
天台宗思想要点
天台宗自称由龙 树传承下来, 树传承下来 , 实际启 蒙于北齐慧文。 蒙于北齐慧文 。 南岳 慧思初具规模, 慧思初具规模 , 天台 智顗正式创立。 智顗正式创立。
慧文(北齐)
隋初僧人智顗创 立 , 因在浙江天台山 创立而得名。 创立而得名 。 教义主 要依据《妙法莲华 故也称法华宗。 经 》 , 故也称法华宗 。
(三)意识与前五识:心理结构的探 讨之三
八识 意识的核心地位
(四)唯识
唯识所现:“ 唯识所现:“识”指藏识,尤其所藏的种 子,种子生现行,变现为外在的身心世界。 每人藏识中的种子不同,所变现的世界也 不一样。(这是从万物的发生论角度,强 调种子的重要地位。而非宇宙起源论或本 体论,“种子” 体论,“种子”不是第一因,其产生源于 现行,二者辗转相依。但在说明身心世界 的形成时,考虑“ 的形成时,考虑“识”——种子的优先 ——种子的优先 性。) ……种子→现行→种子…… ……种子→现行→种子……
略谈天台宗法脉传承(2016-12-13更新)
略谈天台宗法脉传承(2016-12-13更新)明末中兴天台之祖幽溪传灯⼤师撰《灵⼭正脉》,推演了六⼗四字的天台宗法脉传承辈分:“真传正受,灵岳⼼宗。
⼀乘顿观,印定古今。
念起寂然,修性朗照。
如是智德,体本⽞妙。
因缘⽣法,理事即空。
等名为有,中道圆融。
清净普遍,感通应常。
果慧⼤⽤,实相永芳。
”天台宗法脉传承第30代(关于第⼏代流⾏此说、没有定论)祖传灯⼤师之后,分为灵峰智旭(蕅益⼤师的学僧受晟法师确定)、午亭正时⼆⽀。
依据传灯⼤师留下的天台宗演派,“正”字派是嫡传。
灵峰派传播天台殊胜教义的贡献远远⼤于“正”字派,也可以说是嫡传,延续⾄今未断。
通过法卷的形式传承法脉,⼤致始于明末。
蕅益⼤师没有接天台宗法卷,现在公认为天台宗祖师。
真正的法脉传承来⾃于对天台教观的修学体悟。
通过形式上的法卷传承,也可以⽅便摄受初机众,有此必要;但是,接了法卷,不认真学习天台宗,还借此忽悠初机信徒,标榜正宗传⼈,就不对了。
问:请问⽉悟法师,您传承了哪位师⽗的天台法脉(法卷)?答:沙门⽉悟只是⼀位普通的淡泊名利的专修天台宗的僧⼈,法卷虽可接,但是⽉悟不轻易接受,故迄今未接法卷。
修学天台宗,承⾃天台祖师著述,出家于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曾在国清寺任藏主,阅藏(侧重天台藏)多年。
⼝⽿传承是⽂字般若传承匮乏(⽂字版经书得之不易)时代的产物。
佛⾔祖语是最靠谱的善知识,学习佛⾔祖语是最靠谱的传承。
法卷传承与⼝⽿传承⼀样,只是⽅便的传承⽽已。
不过,⽹络授课不能取代⾯授,也是事实!以⼼印⼼,才是真实的传承,离不开对佛⾔祖语的修学!如果⾃⼰不努⼒学习佛⾔祖语,只在上师那⾥受了⼀下事相灌顶,或在⽼和尚那⾥接了⼀张法卷,就觉得⾃⼰得到了真实的传承,到处标榜、忽悠初机信徒,才是⾃欺欺⼈。
我对⾃⼰充满⾃信!我没有接⼀张天台法卷,但是我⾃信得到了天台宗的真实传承:坚信⼤乘是佛⾃说;出⾝天台宗祖庭天台⼭国清寺,并且在国清寺阅藏多年;长期从事天台宗教学;著有《天台随笔》,⼤致合乎佛⾔祖语,教内僧俗⽆⼈挑出明显错误。
澄观的“撮台衡三观之玄趣”及其启示
题。被尊为华严宗 “四祖”的澄观 (
738—839),
自觉地展开了 “撮台衡三观之玄趣”① 的理论构
建:“台衡三观”是指天台宗 “圆教”的重要标
志性学说——— “一心三观”(即 “一心三观三止”
的简称),又被天台宗称为 “圆顿止观”,但天台
宗 “一心三观”(“圆顿止观”)的根基在于天台
学说的澄观思想内涵? 如何由此更好地理解天台
宗与华严宗乃至中国佛教不同 “宗派”深刻复杂
的理论 异 同 与 发 展 关 联? 下 文 对 此 分 别 加 以
论述。
一、天台宗的 “一心三观”及其 “性具”内核
重视 “止观”法门是天台宗 的 重 要 宗 风 特
色。智顗 (
538—597)认 为, “若 夫 泥 洹 之 法,
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② ;湛然
(
711—782)对己宗 “止观”法门的独特地位作
了更加自觉地突显,强调 “一 家 观 门,永 异 诸
说”③ 。天台宗的这一宗风特色受到唐代佛教广
泛认可。④ 而 “一心三观”(“圆顿止观”)是天台
宗 “止观”法门最核心、最圆 满、最 究 竟 的 部
分,是天台宗 “圆教”的重要标志性学说。天台
出天台宗 “性具”原理的性格特质。其一,“止
观”的主体是 “一念心”,学界普遍认为天台宗
的 “一念心”即是 “一念无明法性心”,它是真
净与妄染彼此本具或互具的真妄同具之心,并指
出 “天台宗尤其重恶法,所以这 ‘一念心’往往
具体落实于恶的 ‘一念心’”,“《摩诃止观》正修
止观之十境以第一观阴界入境 (由无明所主导的
很显 然, 华 严 宗 “性 起 ” 以 “自 性 清 净 ” 之
從觀心法門看天台心性學前後期之嬗變
從觀心法門看天台心性學前後期之嬗變傅新毅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提要以觀心法門為視角,本文考察了智顗與知禮在心性學上的異同,指出知禮之學其實乃是通過對《大乘起信論》不變隨緣義的引入,按照理具事造的理論建構來為智顗的一念三千說安頓存有論的根基。
因此兩者的區別在於,如果說在智顗那裏圓融三諦必得由觀心法門而從即於一念心的三千之緣起總體中逆向地證得,那麼對知禮來說,雖然在方法論上是由觀一念妄心來顯發性體,但在本體論上,卻是由性體本具之三千而隨緣生事法之三千。
這種對一念三千的本體論奠基其實並不是必須的,恰恰相反,它反倒使在智顗那裏最具特色的般若「逆覺」義變得隱晦未明。
關鍵詞:1.觀心 2.圓融三諦 3.一念三千 4.理具事造前言與所有宗派一樣,天台的心性理論從來就不是無根的玄思,它立足於、並最終還必得回應於具體的宗教實踐,考慮到其定慧雙開、止觀並重的理論特色,這一點自然顯得特別重要。
具體說來,則正如荊溪湛然所謂,台宗要義乃是「觀心為經,諸法為緯」[1],諸法實相正是因由觀心法門而最終得以確證並敞開,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一念三千無非是在不同層面上對觀心法門的詮解,因此從觀心法門與實相理論的關聯性維度來疏理天台心性學前後期之嬗變,也許是一種更為切身的方式。
一如所周知,一心三觀作為圓頓止觀乃是台家的不共法門,據載此說出自慧文,他曾依《大智度論》修觀心法門,悟「一心三智」之旨而立「一心三觀」說以傳慧思,此為天台理論之濫觴,其後智顗盛弘天台宗義,亦首先稟此而來。
一心三觀固然是與次第三觀相對而言的,即它是不歷階次於一心中同時觀照空、假、中三諦,然而更為重要的卻是,一心三觀首先必須立足於一念無明法性心之上,因為觀心法門作為一種具體的止觀修證,必然與任何疏闊浮泛的玄設了不相關,而一念識心正因其最為切身的當下性而必然成為止觀實踐直接攝入的唯一基點。
在《摩訶止觀》「正修止觀」章中,智顗曾對此有過集中論述,在他看來,雖然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是正修止觀的通境,但其中又以觀心為本:《論》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和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
论述天台宗判教
论述天台宗判教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创立于唐代初年,由道宣大师(又称为智者)创建。
天台宗起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在中国与日本都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就天台宗的起源、主要教义以及其在中国与日本的传承和发展进行论述。
一、天台宗的起源天台宗起源于中国,创立者道宣大师将其命名为“天台山”,寓意为天地万物之上的绝顶之地。
道宣大师是中国佛教历史上重要的宗派创立人物之一,他在创立天台宗期间提出了“判教”这一重要概念。
“判教”是一个重要的天台宗教理概念,即将大乘佛教分为三乘教法,分别是菩萨乘、阿罗汉乘和声闻乘。
道宣大师主张将佛教宗派分为不同的层次,使佛教进化为更适应不同修行者的教法,这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天台宗的主要教义天台宗的核心教义是以《涅槃经》为根本经典,融合了律、论、密、法四宗教理,形成了宗教体系。
其主要教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四教合一:天台宗将律宗、论宗、密宗和法宗四个宗派的教义进行整合,使得修行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修行佛教。
2. 六十四种修行法门:天台宗提出了六十四种修行法门,其中包括了冥想、念佛、诵经等修行方法,供修行者选择。
3. 莲花华严观:天台宗非常重视莲花华严观,将其作为修行的中心观想。
通过观想莲花华严,修行者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开启智慧。
三、天台宗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天台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传承不断。
自唐代道宣大师创建天台宗以来,天台宗历经了几个重要的时期和人物的影响。
首先,在唐代,天台宗迎来了其全盛时期,尤其是在杭州的天台山,成为天台宗的重要寺庙和修行中心。
在这一时期,天台宗还产生了多位重要的宗派领袖,如法华宗、级山宗等。
其次,在宋代,天台宗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影响力,并且在教义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演变。
南宋时期的天台宗师父真如大师以其创立的“真如一乘”的教义,对天台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至明代,天台宗开始渐渐衰落,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传承与发展。
尤其是明代的天台宗师父虚云大师,通过其写作的著作《菩提心论》等,为天台宗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
从天台智者“一念三千”到王昌龄“意境”说
From Master Zhi Zhe's "Three Thousand Realms in One Mind" to Wang Changling's Theory of "Yi
Jing"
作者: 赵平
作者机构: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出版物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7-5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天台宗;一念三千;意境
摘要:在天台宗智者大师笔下,生灭示现之"意"与圆妙具足之"境",两者非生非含、无前
无后、互具无痕,其"一念三千"有关意念与境界的联合表述、浑融为一的本义推演,呈现出"意境"组合的雏形。
天台智者的天才创意,开启了王昌龄等后学文士的"意境"思维法门,前者以佛理导入,后者在文意上定格,先后绘就了玄妙深绝、了无阻碍、不可思议的诗意图景。
简述一念三千-论文(1)
简述⼀念三千-论⽂(1)简述“⼀念三千”作者:静智内容提要:“⼀念三千”学说是天台的中⼼思想。
也是智者⼤师“说⼰⼼中所⾏”的法门。
本⽂试通过从它的起源,思想渊源以及它与其它观点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和论述这⼀天台宗的重要思想。
本⽂⽬地是通过解释⼀念三千,从⽽达到更深、更进⼀步的了解⼀念三千之内涵。
关键词:⼀念三千、⼗界互具、百界千如、性具⼀. ⼀念三千的思想渊源佛教传⼊中国已有⼆千多年的历史,佛教在传⼊中国以后,逐渐适应中国社会环境,受到中国政治、经济、⽂化思想的影响。
从⽽中国化和民族化了。
⽽在这⼀变化的过程中。
中国佛教也就逐渐产⽣了宗派。
天台宗也就是其中之⼀。
天台宗是中国第⼀个建⽴的佛教宗派,它是在南北朝结束分裂;⾛向统⼀的陈隋之际建⽴的。
它之所以被称为天台宗是因为,⽴宗的智者⼤师居住在天台⼭所创。
天台宗的思想理论很多,其主要有:“⼀念三千”,“三观三谛”,“性具善恶论”等。
其中“⼀念三千”更是其精华所在。
“⼀念三千”学说思想的理念,是智者⼤师在隋朝开皇⼗四年时,他在讲《摩诃⽌观》卷五时,讲⼗乘观法的“第⼀观不可思议境”时具体说了出来。
但是其思想脉络和雏形早在《法华⽞义》中已经流露出来了。
法华它是⼀个开权显实,也是开⽰悟⼊诸佛知见的⼀乘法门。
诸佛的应世,是欲调伏⼀切众⽣,普令五住皆灭,⼆死永亡,咸登⽆上菩提的,他们都是先从⾏化规程上先作安排的如:五时⼋教;五味调乳等,这些都是有它们⼀定的⾏化过程的。
三乘是权法,就是先⽤善巧⽅便法门,接引钝根众⽣,使其先除去见思,戏论这⼀类,期待跳出三界⽕宅之苦。
法虽权⼩,如果没有此种⽅便,⼀切众⽣欲了分段⽣死,就没有别的⽅法。
所以三乘圣⼈;都是借此⽅便,⽽获得实益的。
所以佛称叹⽅便的功能。
其意思是显⽽易见的。
我们再看《法华⽂句》和《法华⽞义》当中的“⼗界互具”和“百界千如”。
它们与《摩诃⽌观》中的“⼀念三千”由其是当中的“三千”这⼀词是有紧密联系的。
《法华⽞义》卷⼆中说:观根尘相对,⼀念⼼起于⼗界中,必属⼀界,即具百界千法,于⼀念中悉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天台宗“理具三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作者:郭天明来源:《卷宗》2015年第04期摘要:《十不二门》本为湛然《法华玄义释签》中的一部分,但其因思想之中的“二而不二”之体用思想,以及丰富天台“性具”思想而发展出“理具三千”,备受自宋代以来的天台宗人的重视,单列传承。
本文重点论述《十不二门》中的“理具三千”思想对天台根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湛然;性具;理具三千;性起;真如缘起湛然,以“中兴天台”为己任的六祖(或称九祖)。
天台思想发展到中唐时期,渐渐被后起的华严、唯识宗、禅宗等宗派“抢了风头”。
正如后世弟子志磐在《佛祖统纪》中,概括当时天台宗所处的境遇:“智者破斥南北之后,……而唐以来,传衣钵者起于庾岭,谈法界、阐名相者盛于长安。
……故得侈大其学,自成一家。
”天台智者弘法止观并举,定慧双修。
这种重视修行,更重视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不但天台佛教一直视之为“传家宝”。
就连“后起之秀”同样借此思想大行于时。
天台的“教”与“观”是其整体思想的双翼,在“教”中,天台智者在创立宗派之初,以天台宗经《法华经》“会三归一”思想为指导,结合众生根器利钝的不同,系统的梳理存世的佛典,形成了独具天台特色的“五时八教”判教思想。
湛然作为天台祖师,在面对诸宗日渐隆盛,如何将其在天台视域之下的“别”教,再次纳入“圆”教之中,便是湛然“天台中兴”的主要任务,《十不二门》思想中的有关“理具三千”思想,便是湛然宗派“对话”之中的一部分。
湛然晚年,带领弟子禅修之余,对智者《法华玄义》展开系统学习。
《法华玄义释签》便是以此为基础,加之进一步修改和增添而成。
属于该书一部分的《十不二门》,是在对天台根本思想进行梳理,加之修行实践印证的纯熟理论。
但《十不二门》思想绝非保守的诠释、印证,其中更有成功的创新与超越。
1 对天台根本思想的继承《法华玄义》是智者对《法华经》的题名的注疏,按照天台本宗对《法华经》二十八品的科判,前十四品为本门,后十四品为迹门。
湛然的《十不二门》便是对《法华玄义》之中的迹门之妙作相应的诠释。
十妙在理论结构组织的过程之中,第一妙至第五妙,属于修行过程之中自利方面的内容,对应十不二门中的第一门到第四门。
第六妙至第十妙,属于修行过程之中利他的内容,对应十不二门中的第五门至第十门。
尽管在篇章上十妙并非与十门是一一对应,但是湛然准确的把握住了自利利他这一思想。
如上属于湛然在对《十不二门》结构形式上的分析。
其内容、思想上的继承则是本文文中所讨论的重点。
《十不二门》在最开始,便提出了“一期纵横不出一心,三千世间即空假中”,由此可见“一念三千”在该理论的基底。
“一念三千”为天台智者晚年思考成熟的观点,“一心三观”、“十界互具”、“十如是”等理论观点是必要前提。
十门之中,处处彰显着“一念心”容摄三千诸法的影子。
诸如:“色心不二门者,且十如境乃至无谛,一一皆可总别二意,总在一念,别分色心。
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体,力,作,缘义兼色心,因、果唯心,报唯约色;十二因缘苦业两兼,惑唯在心;四谛则三兼色心,灭唯在心;……”第一门,色心不二门是《十不二门》之中后九门在思想上的基础,湛然首先文段之中出现有关“十如境乃至无谛,一一皆可总别二意”,表明一切诸法均可以从“总”、“别”两个方面去看。
“总”是三千诸法归于一念心;“别”是指具有“色”与“心”的区别。
从“别”的方面来看,具体分析了“十如是”和“四谛”之中的色与心。
“十如是”是指,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在“十如是”之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体、力、作、缘义兼色心,因、果唯心,报唯约色;而在“四谛”之中,苦集道三谛属于色心二义,灭谛属于唯心。
系统的分析天台“十如是”与“四圣谛”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湛然的主要目的,他只是在论述“二而不二”之前,将“二”之用展现呈现出来,但最终根本上还是想说明“体”上的“不二”。
“摄总入别”之中,在前文论述过程之中出现了“相、报”等属“色”的“别”,但终归纳入“一念”这一“总”之中。
湛然又言,“当知心之色心即心名变,变名为造,造谓体用”,这实际上是指出,一切诸法、三千世间都是“心”变造的产物,这也再一次的呼应了文段刚刚开头时的文句“一期纵横不出一心”。
“心”与诸法之间的关系就是体与用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按照此思想脉络向前发展的最终推论的结果便是——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
在第一门之中,通过对“十如是”、“一念心”的论述,体现出了湛然在理论形成过程之中,对天台根本思想的继承。
类似第一门的论述,在十门之中,比比皆是,诸如:“内外不二门者,凡所观境不出内外,外谓托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即空假中妙,故色心体绝。
唯一实性无空假中,……所言内者,先了外色心一念无念,唯内体三千即空假中,是则外法全为心性。
……”第二门内外不二门,该门是从内外两境而观之。
内外与色心二门一致,先分所观之“境”为内外,即现有分别,在湛然论述之中,何为“内与外”?所谓“外境”是指依正生佛色心等如此区别,但是依空假中圆融三谛观之,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印证的,真如湛然所言“即空假中妙,故色心体绝”,也恰如“色心、众生、国土”等无差别之分;所谓“内境”是指内心,必须了达外法唯一念造,一念之心又是所观内者之境,以即空即假中的思维去观之,才能达到观内体三千实性。
因此,内外之境,以即空即假及中的三谛圆融的观之,没有内外色心生佛的差异。
以圆融三谛的即空即假即中观之,外境、内境都无差别,因此内外不二。
此门之中对三谛圆融的纯熟利用,也足可以见湛然思想的承接性。
后几门的思想之中,第五门的“染净”摄取“一念无明法性心”、第六门的“依正”一念心之中不分能所,都在彰显着智者“性具实相”这根本母题在湛然思想之中的继承。
但是,简单的重复,必然会落入思想保守的劣势之下。
如何融入时代思想之中的新内容,进而在“对话”过程之中,争得有利位置,便是湛然思想创新的具体体现。
2 湛然“理具三千”思想的创新正式提出“理具三千”字眼的,实则为四明知礼,是在对湛然《十不二门》作注疏而作《十不二门指要钞》过程中提出来的。
而湛然的“理具三千”理论,是如何在《十不二门》之中推导形成的呢?湛然在《十不二门》之中,融入了备受华严宗重视的《大乘起信论》思想之中的“真如随缘不变”的思想,发展了“二而不二”的体用关系。
诸如:“色心不二门者,……既知别已,摄别入总,一切诸法无非心性,一性无性三千宛然。
……造谓体用,是则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良由于此。
”在“摄总入别”之中,总与别也仅仅为体用关系的一种范畴,是一种表明体用关系的“假名”。
总并非离开别而独立存在,总是摄别入总的总,别是摄别入总的别,离开总谈别和离开别谈总,都不是“二而不二”的体用一如这种微妙的体用关系的显现。
湛然的“色心不二”的思想集中体现了“真如的随缘与不变”,就“不变”来说相当于《起信论》之中的“心真如门”,一切诸法皆是“真如”,皆是“一念”,皆是“心体”;就“随缘”来说相当于《起信论》之中的“心生灭门”,“真如”、“一念”、“心体”具体呈现出三千诸法。
因此可以看出,湛然对《起信论》真如缘起不变思想的融入,发展出了“当体即实相”的思想。
同样是“真如随缘”,尽管湛然在利用的过程之中,有融他宗观点诠释自家思想的嫌疑,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湛然的超越性便是体现于此。
对于“真如缘起”,尽管最先提出来的是华严宗的法藏,但是湛然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在充分了解华严“真如缘起”的基础之上,具体发挥天台“性具”思想。
华严之真如随缘,是清净心缘起,清净心与诸法缘起本识一体,其所创立的“一真法界缘起”便是如此;而天台之“性具”学说,认为性具善恶,一念心之中不仅具足清净心还应具足妄心,即染净同源,染净同体。
两种学说,共同点体现在,反对诸法与实相之间、众生与诸佛之间的相互隔绝。
同时从“教”的方面指出,华严的“随缘”是“别”教之随缘,与天台“圆”教之“随缘”有着程度层次上的高低。
并且进一步指出,华严宗的“随缘”是清净心、真心随缘,否认了“阴入心”、“虚妄心”也能随缘,湛然是将华严宗的清净心缘起与天台宗的性具思想结合在一起。
再如:“修性不二门者,性德只是界如一念,此内界如三法具足,性虽本尔,藉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发修,存性则全修成性,起修则全性成修,性无所移、修常宛尔。
”第三门修性不二门。
湛然在此门之中,“性虽本尔,借智起修,由修照性”,在修与性之间,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性”是体,“智”则是性之体的妙用;“由修照性,由性发修”,修之显现是性的全体,而并非是某个部分,所以修之为“全”,全性便是在修行之前,在果位上首先呈现的可能性;如何能达到如此果位?“全修”便在修行的角度上进行了要求,怎样能够使本然之性毫无欠缺的呈现出来,“全修”便是答案。
赖永海在分析湛然性修不二门的时候,认定此思想与华严宗思想中的“理事无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在中唐以后宗派佛教日益竞争激烈的境遇之下,从本宗的角度,绝对不会认定天台《十不二门》思想之中,会存在的华严宗思想的影子。
因此,后世知礼在《十不二门指要钞》中诠释性修不二门思想的过程之中,知礼提出“理具三千”、“事造三千”来诠释,将理论落脚点上溯到智者的“性具”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湛然融合华严宗“真如不变随缘”的思想路数。
后世看来知礼如此小心谨慎的理顺内在的思想脉络,其中更多的是在宋代天台山家思想正统性自居,排斥山外思想的一种表现。
在诠释湛然思想过程之中,更多的内容是将其思想之中的“华严宗的影子”进行“补救”。
在知礼看来,天台性具思想之中,本就包含善恶、染净,华严宗的净心缘起是包含在天台“性具”思想之内的,发挥“性具”思想则“一箭双雕”:一方面破斥华严宗思想为“别”教;另一方面驳斥山外思想的不纯正性,进而彰显山家的独特地位。
还有:“因果不二门者,……若谓因异果,因亦非因,晓果从因,因方克果。
所以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
三千无改无明即明,三千并常俱体俱用……”关于因果不二,更多的是从显与未显的角度去诠释的。
因与果,在此处并不存在因果之先后顺序。
果仅是因的未显。
心中本具三轨、三涅槃之果,以此可以说因果无殊始终理一。
因果之体都是实相,此种实相本具“三千”:未显者,即是因——理具三千,既显者,即是果——事造三千,在这里理具三千与事造三千互为体用,即体即用。
所以在本门最后的位置论述为“三千在理,三千果成,三千无改,三千并常”。
三千在理,是迷,因此同为无明;三千果成,是觉,因此用为常乐。
3 结论湛然的“理具三千”思想,是一种对天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也可以说,是对天台思想丰富性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作为一种新颖的理论形态,其主要借助《十不二门》、《金刚錍》等著作加以阐述。
“理具三千”思想,在根本上,准确的把握天台祖师智者所阐发的“性具实相”思想,借助“一念无明法性心”、“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等天台纯属的思想作为底色;在天台宗中明确认定的修行者“自利利他”精神之下,重新组织“十妙”,形成“十不二门”,重新诠释“自利”与“利他”;同时,湛然借助利用《大乘起信论》之中的“真如随缘不变”思想、以及《华严经》之中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华严宗的“理事无碍”等思想,在不改变天台本宗“性具”之根本特色的前提之下,发展出了“当体即实相”的思想,即“同格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