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静女采薇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赋”的表现手法。这是一篇爱情回忆录,通过回忆,记叙了一对青年男 女,恋爱双方一次“城隅”幽会的一个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现手法。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的表现手法。诗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欢女主人公的,但他却没有直接说 “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 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 静女,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这里, 男主人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为了后 来表达喜欢静女。 ④细节描写。(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调皮;男子,急躁。表达思想 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⑤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体现在描写女子美丽上,对女子的喜爱等。 ⑥四 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使诗歌在音律上收到美的效果。 第二课时:诗经·采薇
1 自主学习《采薇》。
2 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 诵读(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 四、合作探究
1 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2 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① 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 《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②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③乡思情结的内涵: (师评: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 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 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常识?3 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 标画出诗中体现“古典的乡愁
“的句子
,写出你自己的感受。 思考感悟 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发现创新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2 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评价: 课前检查与反馈: 1 字音 2 字形 3 解释 4 加点字 5 翻译下列句子 二、新课导入
一、课前准备 1、朗读诗歌,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2、查询有关《诗经》的知识,如作者、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3、查找有关表达爱情和思家之情的诗歌、故事
、乐曲。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二、导入新课
在流行歌当中现在爱情大多是通过歌唱出来的,如“爱你没商量”、“死了 都要爱”等等。同样是爱情,在不同的时代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先人 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也用“一 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来表达男子对 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关于爱情的古老诗歌,就是选自《诗 经》的《静女》。
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1、女主人公: 诗章中——首先,女主人公是娴静温婉美丽的。诗章中直接交代了这一点, 即“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其次,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又要受到统 治者的思想禁锢。男子婚娶尚且要经过家长包办,媒妁之言等,何况是女子呢。 诗章之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遵守当时社会制度,待字闺中,等待媒妁之言、家 长包办,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由此可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 叛逆反抗性。再次,女主人公情感细腻、委婉含蓄,但她活泼机灵,富有智慧。 为什么女主人公“爱而不见”呢?有这样的可能——第一种可能:女主人公想通 过隐藏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在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出现,不适合约会,有则 不赴约,无则赴约;第二种可能: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看看赴约的男 子有没有耐心反过来等她,值不值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赴约,不值得就打道回 府嘛;第三种可能:女主人公故意捉弄一下男主人公。综合上面三种可能,透露 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智慧。而委婉含蓄可以从诗章的下半部分—— 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借赠送“彤管”、“荑”表现出来。(先同学总结, 后老师总结。)综上所述,女主人公是一位娴静温婉美丽、情感细腻委婉含蓄、 具有反抗思想禁锢、活泼机灵而富有智慧的好女儿形象。 女:美丽、调皮、可爱。“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爱而不见”、“贻 我彤管”“自牧归荑”。 2、男主人公: 诗章中——首先,男主人公是有爱心(爱慕之心)的。其次,男主人公是有 诚心(诚信之心)的,如约而至。再次,男主人公是有耐心(忍耐之心)的。最 后,男主人公是憨厚的。女主人公没有出现,男主人公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急得他是挠头、抓耳又挠腮,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可见其憨厚。(先同学总结, 后老师总结。)综上所述,男主人公是一位憨厚而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的可 以让女主人公托付终身的好男儿形象。 男:憨厚、痴情。“骚首踟蹰”(憨厚、真诚以及见面前的焦灼、忧虑)、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痴情)。 六、表现手法
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很多的诗歌,而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其实,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了《诗经》,大家还记得哪些诗歌是出自《诗 经》的吗?(《采薇》、《关雎》、《蒹葭》,课件出示重点诗句
)今天我们也 将学习《诗经》中另外两首诗歌,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经》wenku.baidu.com 三、《诗经》介绍
说起《诗经》大家在初中就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 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
的《乡愁》诗导入。生背诵)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 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 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 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体感悟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诗经》) 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在有多少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约 3000 年的历史。) 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05 篇。)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分“风”“雅”“颂”三部分)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 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5、这些诗的作者 是谁?为什么? 提示:没有明确的作者,当时并没有专业作家或诗人。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 305 篇。它最 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 经》之称。《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 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书、礼、乐、易、春 秋合称“六艺”。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孔子:“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怨(讽刺政治),
1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 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 归纳整理 1、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
? 2 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的文学
文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出诗歌
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感受诗歌表现的情感。 2、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 难点:通过分析《静女》中赋、比、兴的用法,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生 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 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 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 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五、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 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 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 受。
3 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 韵味。
学习重点难点
1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 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学习重点
《诗经
诗经两首静女采薇教案
》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 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静女》和《采薇
》都是《诗经》的名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两首静女采薇教案,欢迎阅 读了解。
第一课时:诗经·静女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培养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作用的能力。 3、通过诵读,激发学习古诗
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四、课文
解读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踟蹰(chí chú) 姝 (shū) 俟 (sì) 彤(tóng)管 炜(wěi) 洵(xún) 归(kuì)荑(tí) 说怿(yì) 娈(luán)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的节奏: 提示:朗读的节奏为二二式,咬准字音。例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检查自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点: (1)通假字 “爱”通“薆”:隐藏 “说”通“悦”:喜爱 “女”通“汝”:你的 “匪” 通“非”:不是 “见”通“现”:出现 “归”通“馈”:馈赠 (2)边翻译全诗,边初步整体了解诗歌的内容。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 共十二句。 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 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更是一种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住 徘徊。“搔首踟蹰”让人联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 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那么好 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喜爱女子的美丽。 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远 处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地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 探讨男子对女子所送的礼物有何评价?男子心目中的彤管和茅草哪个比较 重要?(按照常理来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 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 “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 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 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 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 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 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 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4、归纳主题: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 实性,只言片语,却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人物的感情变化:“我”从“搔首踟蹰”, 焦虑异常到“说怿女美”,爱不释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