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一个大地构造单位首先形成一个地貌区, 在这个地貌区内还可发生次级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
近海岸区、湖区、森林区、灌区和城市都有其气 候特点,这类地方气候造成的地域分异,涉及范围 不大,但是作用却不可忽视。
在有些地区,地方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地域分异因素。
(五)垂直带性分异 这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 山麓所在的水平地带就是垂直带的基带,基带以 上各垂直带按一定顺序排列,就构成了垂直带谱。 垂直带谱有以下性质: 1.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地带,垂直带谱也将具有
❖ 能量基础
▪ 地理环境主要和稳定的能量供给来自太阳辐射; ▪ 次要能源包括宇宙射线,月球-太阳重力场引起的潮汐能,
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太阳辐射通过蒸发作用转化而 成的势能等。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太阳的短波太辐阳射的短波辐射 占地表全部占能地量表输全部能量输 入的99.98入6%的,99.986%, 是地球表层是系地统球的表层系统的 最主要的能最量主来要源的。能量来源。
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带谱组成或同一垂直 带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的差别。
山地中随着海拔的变化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大 自然带沿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地域分异表现形式多样,相互关系复杂,它们共 同作用于地表,形成水平地域结构、垂直结构
及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相结合的多维空间结构:
➢ 揭示了沿岸和内陆腹地纬度地带谱完全不同的事实。 ➢ 确认了非地带性区域内仍有地带性分异存在。 ➢ 许多学者致力于地带性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
根据蒋忠信 (1982)提出 的正态频率分 布函数曲线模 型的计算结果 绘出的自然地 带分布高度H 随纬度Φ的变 化
近海岸区、湖区、森林区、灌区和城市都有其气 候特点,这类地方气候造成的地域分异,涉及范围 不大,但是作用却不可忽视。
在有些地区,地方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地域分异因素。
(五)垂直带性分异 这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 山麓所在的水平地带就是垂直带的基带,基带以 上各垂直带按一定顺序排列,就构成了垂直带谱。 垂直带谱有以下性质: 1.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地带,垂直带谱也将具有
❖ 能量基础
▪ 地理环境主要和稳定的能量供给来自太阳辐射; ▪ 次要能源包括宇宙射线,月球-太阳重力场引起的潮汐能,
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太阳辐射通过蒸发作用转化而 成的势能等。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太阳的短波太辐阳射的短波辐射 占地表全部占能地量表输全部能量输 入的99.98入6%的,99.986%, 是地球表层是系地统球的表层系统的 最主要的能最量主来要源的。能量来源。
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带谱组成或同一垂直 带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的差别。
山地中随着海拔的变化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大 自然带沿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地域分异表现形式多样,相互关系复杂,它们共 同作用于地表,形成水平地域结构、垂直结构
及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相结合的多维空间结构:
➢ 揭示了沿岸和内陆腹地纬度地带谱完全不同的事实。 ➢ 确认了非地带性区域内仍有地带性分异存在。 ➢ 许多学者致力于地带性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
根据蒋忠信 (1982)提出 的正态频率分 布函数曲线模 型的计算结果 绘出的自然地 带分布高度H 随纬度Φ的变 化
《自然综合地理研究》PPT课件
4
编辑ppt
在德国,景观学说往往代替自然综合体学说。帕萨尔格 就首次用景观一词作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 景观型是一种空间体系、一种相关要素的综合体,自然 地理学应主要从小区域或地段着手研究。
苏联的景观学说是以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地带学说为基础, 由贝尔格提出的。他认为景观学就是地理学。后来景观 学逐渐成为苏联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形成景 观学派
10
编辑ppt
系统性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整体性:基本原理 — 整体>各部分的总和,整体具有 各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整体的人>人体各器官的总 和,又如某生态系统由草地、土壤、牲畜组成,各组分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各组分 所不具备的功能
相关性:指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相关性不 仅存在于系统之间,而且存在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各 要素按一定秩序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结构上的联系
7
编辑ppt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主要 是在自然综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自然地理系统概念, 从各要素分析转变为自然地理系统分析,从简单的因果 关系进入复杂的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研究。此外,还广 泛参与区域综合开发和规划、国土整治、环境预测等方 面的实际应用的研究
8
编辑ppt
综合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气 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的相互关系、 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研究自然地理 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发展变化规律,探求进 行调节和控制的途径,预测其演化趋势;研究自然地理 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研究, 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综合特征以及开发、 利用方向;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 研究人为环境的形成机制、变化和发展趋势,寻求合理 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途径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件——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
3.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
在人类生活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人类的各项活动 严格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地理环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农业产生之前,这种决定作用尤为明显。在气候适宜,水源充 足,动、植物较多的地方,人口就多,而在条件恶劣,动、植物较少的 地方,人口就少。
❖ 在这个时期,人对自然界是完全依附的,人与自然的关 系处于原始的协调状态。
二、农业社会阶段
❖ 距今约1万年,人类学会了种植作物和饲养家畜,开始出现 了农业和畜牧业,从此人类从狩猎、游牧的生产方式过渡到 农业生产,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 “刀耕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农业技术。为了发展农业和畜牧 业,人们砍伐和焚烧森林,开垦土地和草原,因此最早被使 用而遭到破坏的是肥沃的土层,在没有森林和草被保护的地 方受到河流的冲刷,特别是人类使用了犁和比人力强几倍的 牲畜以后,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效率提高了。与此同时,也加 重了土壤的侵蚀,尤其是当土地开发逐步由平原、丘陵转向 山地以后,土地的侵蚀也日愈严重。
由于机器系统的出现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突飞猛 进,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各种生活和享受的物品不 断地被生产出来,涌进市场;发电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 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水、陆、空交通线的建设, 大都市的涌现,将世界各地连为一体。工业文明的兴起、为 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丰富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养料。
第二节 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及其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基础作用 限制作用 促进作用
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用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系统演化的产物 2. 人体与自然地理系统间的物质联系 3.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导致人类活动的
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3 土地评价
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 • 要求比较多宜性土地的各种用途,确定最佳利用途径 并综合评定土地质量。 • 永续利用原则: • 要求从长远利益考虑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重视保护 生态与环境。
• 因地制宜原则: • 指既要考虑制约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也须顾及当地 劳力、市场、资 金等社会经济因素。
3 土地评价
用土 壤诊 断— 土地 潜力 分等 法对 土地 利用 可能 性分 级
3 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结果
土地评价的最终结果是进行土地分等。 农用土地分等的依据: • 土地类型适宜性广窄程度 • 水土保持能力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地貌特点及其对耕作方式的影响 • 利用方式及采取措施后提高质量的可能性 • 利用水利设施的可能性
1 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
土地单位相互关系示意图
2 土地的分类
土地分类是对同级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土地分类 通常应该在一个自然地带或亚地带内进行。 立地(相)的分类
从人类影响程度看,立地可分为三类: • 天然立地(原生相):受人类影响最小; • 衍生立地(衍生相):停止干扰仍可恢复原貌; • 人源立地(文化相):深深打下人类活动的烙印。
3 土地评价
平行法与两段法
同时应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土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 济分析为平行法,先定性而后进行定量评价为两段法。
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
以土地组成要素之一的土壤生长作物的潜力为衡量标准。 依据:
• 可耕地持续生产一般作物的潜力与限制性因素; • 不宜耕土地生长天然植物的潜力与限制性因素; • 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破坏的可能性等,划分土壤潜力级、亚级和 单元。
1 自然区划原则 2 自然区划方法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综合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 何谓地理环境?
• 一个多元结构的复杂系统,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3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示意图
4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自然地理环境概述——地理环境的基本结构
7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8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地理科学的分科层次
10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综 合 自 然 地 理 学 的 学 科 特 点
11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公元前~18世纪中期 12
• 洪堡出版了共30卷的《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这是第 一部有关新大陆自然、经济和政治的百科全书,也是拉丁 美洲北部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宇宙》(共5卷)体现
13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 近代自然地理学的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 此阶段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体系形成时期。1871年第一次 国际地理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地理学走向现代科学的发展 阶段。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加速了科学 分化的进程,自然地理学也逐渐分化为一系列独立的部门自 然地理学。但分化愈深人,综合愈重要。
-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简称SCI论),及70年代兴起的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论和突变论(简称DSC论),为研究自然 地理综合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具有代 表性的是地理系统学说的兴起。
• 1963年,俄罗斯地理学家索恰瓦在1978年出版的《地 理系统学说导论》中指出,“地理系统”为“从地理 壳到单元结构所划分的全部自然地理单元的等级序 15
•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 何谓地理环境?
• 一个多元结构的复杂系统,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3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示意图
4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自然地理环境概述——地理环境的基本结构
7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8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地理科学的分科层次
10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综 合 自 然 地 理 学 的 学 科 特 点
11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公元前~18世纪中期 12
• 洪堡出版了共30卷的《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这是第 一部有关新大陆自然、经济和政治的百科全书,也是拉丁 美洲北部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宇宙》(共5卷)体现
13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 近代自然地理学的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 此阶段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体系形成时期。1871年第一次 国际地理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地理学走向现代科学的发展 阶段。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加速了科学 分化的进程,自然地理学也逐渐分化为一系列独立的部门自 然地理学。但分化愈深人,综合愈重要。
-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简称SCI论),及70年代兴起的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论和突变论(简称DSC论),为研究自然 地理综合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具有代 表性的是地理系统学说的兴起。
• 1963年,俄罗斯地理学家索恰瓦在1978年出版的《地 理系统学说导论》中指出,“地理系统”为“从地理 壳到单元结构所划分的全部自然地理单元的等级序 15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全套PPT
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方向;
(一)综合性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性质
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地学和生物科学也(有四密切)的关参系与。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
(二)区域性 (作四为) 地人理类学与一地门球分表支层科自学然的环自境然的地相理(互学五作,用与)、其相他研互分究影支响学人;科为(如环经境济地(理学受等人)有类密干切的扰关系、。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 (三)环境性 (三)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变机化制(物特质点循环、、发能量展转换动、向信息和传存输);在问题,寻求更合理的利用和改造的
)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和动物界等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系统,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称之为地球系统科学。
第一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五三) 节地地球球表表层层自系然统环境的评估、预(测二、规)划、研管究理、各优自化、然调地控。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 (三)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循规环律,和进行能自量然地转理化分区的和动土地态类型过的程划分,,从阐明整各级体自上然区阐和明各种它土地的类变型的化特发征和展开发规、律利用方向; ; 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绪论
第一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性质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与其他一些学科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内容、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 统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
化规律为研究对象。
的迫切性,导致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环境科学 的形成。自然地理学既可运用自己的原理和方法 去研究环境问题,也可以从中得到促进和提高, 使本门学科更具有生命力。
(一)综合性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性质
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地学和生物科学也(有四密切)的关参系与。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
(二)区域性 (作四为) 地人理类学与一地门球分表支层科自学然的环自境然的地相理(互学五作,用与)、其相他研互分究影支响学人;科为(如环经境济地(理学受等人)有类密干切的扰关系、。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 (三)环境性 (三)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变机化制(物特质点循环、、发能量展转换动、向信息和传存输);在问题,寻求更合理的利用和改造的
)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和动物界等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系统,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称之为地球系统科学。
第一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五三) 节地地球球表表层层自系然统环境的评估、预(测二、规)划、研管究理、各优自化、然调地控。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 (三)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循规环律,和进行能自量然地转理化分区的和动土地态类型过的程划分,,从阐明整各级体自上然区阐和明各种它土地的类变型的化特发征和展开发规、律利用方向; ; 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绪论
第一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性质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与其他一些学科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内容、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 统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
化规律为研究对象。
的迫切性,导致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环境科学 的形成。自然地理学既可运用自己的原理和方法 去研究环境问题,也可以从中得到促进和提高, 使本门学科更具有生命力。
最新大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一章学习课件ppt课件
三、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
2. 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 圈层的交界面
固、液、气三相物质并存: 陆地表面——固体和气体的界面 海洋表面——液体和气体的交界面 海洋下界——液体和固体的交界面 海洋沿岸带——固、液、气的交界面
形成了海洋、陆地、冰川、沙漠、湖泊等 大小等级不同的异质系统,从而造成了 不同规模的水分、大气循环,实现物质 和能量的循环运动和转换。各圈层相互 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换,物质与能量 的交换和循环(如大气循环、水循环、 地质循环)非常活跃。
上界——大气圈顶部(极地上空8~ 10km;赤道上空16~18km;平均 13km)
下界——岩石圈的上部(陆地深5 ~ 6km,海洋下平均深4km)
注意:上下界之间包括: 大气圈的对流层 地流层、水圈、陆地表层直接 参与太阳辐射引起的地球表面的物质 循环,有生命物质存在,内部联系紧 密。
太阳能在此空间范围内引起了一系列物 质循环以及能量转化,大气对流层、沉 积岩石圈、整个水圈和生物圈的物质也 都参与了这种物质循环过程。
而沉积岩石圈以下的热力条件却是地热 占优势。
3)太阳能是主要能源
可见,大气对流层的顶部和陆地5~6km的深
度是自然地理环境内在联系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的地方。
上述范围边界,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内部各圈 层之间、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远比该系统与 其外部各圈层、各组成成分的联系更为紧密, 更为独特。
研究整个地球表层 ——行星尺度 研究整个大陆 ——大陆尺度 研究范围较大的区域 ——区域尺度 研究范围较小的区域 ——地方尺度
三、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
1. 地球上两种能源(太阳能和地球内能)相互 作用,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着 重要的作用的场所。
综合自然地理学共98页PPT资料
一方面分析各部分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研 究各部分间的关系,所以部门自然地理与综 合自然地理学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二)从地理学的发展史看地理学的分支
区域学派——赫特纳 人地关系学派——拉采尔 景观学派——赫伯森、帕萨格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理 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是:
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 自然的各种系统,如水利发电系统、农业系统。
三、系统主要特征
整体性 层次性 相关性 稳定性 动态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结构功能的整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和属性。整 个物质世界,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分子、原 子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并处于整体系统 的联系之中。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 物质体系也属于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所有 特点。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 统 概 念
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
系统 概述
二、系 统 分 类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 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
部门自然地理学——地质、地貌、气候… 部门经济地理学——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 部门文化地理学——语言、宗教…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 部分,是分析性研研究;
只研究部分就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
要研究整体就必须从各部分着手;
[3]蒙吉军.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9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 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组成的,但这些要 素并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 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而各要素也不是孤立 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自然地理系统这一 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
(二)从地理学的发展史看地理学的分支
区域学派——赫特纳 人地关系学派——拉采尔 景观学派——赫伯森、帕萨格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理 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是:
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 自然的各种系统,如水利发电系统、农业系统。
三、系统主要特征
整体性 层次性 相关性 稳定性 动态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结构功能的整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和属性。整 个物质世界,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分子、原 子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并处于整体系统 的联系之中。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 物质体系也属于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所有 特点。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 统 概 念
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
系统 概述
二、系 统 分 类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 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
部门自然地理学——地质、地貌、气候… 部门经济地理学——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 部门文化地理学——语言、宗教…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 部分,是分析性研研究;
只研究部分就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
要研究整体就必须从各部分着手;
[3]蒙吉军.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9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 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组成的,但这些要 素并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 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而各要素也不是孤立 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自然地理系统这一 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
高中地理学科素材综合自然地理学课件(共53张PPT)
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
现代地理学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1、自然地理环境与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环境 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自然地 理环境也称为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 和人为环境。 自然环境可以包括六个层次——人 类未认识的环境、人迹未到但有所认识 的环境、人迹所到的环境、人为环境、 人类创造的环境、人体环境。
3)三重性:
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4)三时段:
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 究)
⑵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的影响下 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努力并未削弱分析 思潮的影响。 (1)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赫特纳、哈特向。 (2)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 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 (3)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 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每 一个自然区域都是自然现象的复合体,由气候决定。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研究对象,如:
气象气候学 ——大气圈 地质、地貌学 ——岩石圈 水文地理学 ——水 圈 动植物地理学 ——生物圈
地质地貌学——掌握“地貌”要素 气候学与水文学——掌握“气候”、“水” 要素 土壤、植物地理学——掌握“土壤”、“植 被”要素
综合自然地理学 ——掌握“五大要素”之 间的关系及其所形成的规律
只注意分析或只注意综合都是不正确 的,都不能全面地认识自然界。 所以部门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不
能相互代替的。
第一讲 绪 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自然区划 土地类型研究 人地关系研究
PPT课件
1
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 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 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 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景观发生了变化。
PPT课件
22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
(一) 地带性规律学说的形成背景 (二) 地带性规律学说的本质含义
道库恰耶夫是地带学说的创立者,自然地 带学说是地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是用来表 征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重要学说。
PPT课件
23
道库恰耶夫自然地带学说的要点:
➢ 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 础。
植被 破坏
水土流失
土壤贫瘠
生态恶化
沟壑纵横
PPT课件
7
请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
生物
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PPT课件
8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 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其中 某一要素影响另外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 分。
PPT课件
19
这两幅图片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差异性
PPT课件
20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 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 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 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一般公认的地理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 (纬度)地带性两类。
1)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有某种自 由度;
PPT课件
12
2)地理系统中各种过程或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 程度不同的因果关系;
3) 分异(differentiation)与整化 (integration)相互补偿的原则;
4) 地理系统尺度理论;
5) 地理系统中存在关键要素;
6) 地理系统的稳定动态。
PPT课件
21
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种:一是太阳辐 射,一是地球内能。他们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空间 上或时间上的作用都是不平衡的,其作用的效应 呈现出显著的矛盾性。两者在地表自然界中的异 质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地域分异的两个最基本、 最普遍的规律性,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地域分异规律的 最基本规律,而其他的分异规律则是基本规律的 具体体现。
自然要素间以物质能量交换为特征的相互作用, 使自然地理环境获得整体特征。
PPT课件
9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各单独 组成要素或各单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统一的结 构和功能,因此不能把个别成分各自特征的组合 代替整体特征。
强调整体不是部分的总和,并不否定部分对整 体的作用,事实上,各个自然要素的特征在一 定程度上是自然环境整体特征的反映。
PPT课件
10
二、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
1.自然地理学以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中 的“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 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整体”的名称 就是自然地域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 或地理耗散结构。
PPT课件
11
2.所谓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 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 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 系统。此概念由E.索恰瓦提出, 他还为其定了几条逻辑原则:
PPT课件
13
3.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 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 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 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PPT课件
14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一)物质组成 1.化学元素组成 2.圈层组成 3.要素组成
➢ 由宇宙—行星因素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 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 动力学原因。
➢ 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态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 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
(二)能量基础 地理环境主要和稳定的能量供给来自太阳辐
射,次要能源包括宇宙射线,月球-太阳重力 场引起的潮汐能,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 太阳辐射通过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等。
PPT课件
15
(三)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
太阳辐射进入地理环境后,被大气、水、 地面和土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并最终返 回宇宙空间,而地理环境则始终保持能量 收支平衡。
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 要素组成?
2.这一事例说明地理环 境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 系?
PPT课件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
理
相互影响
环
境 各
相互作用
要
素
相互联系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吗?
PPT课件
3
案例1:
撒哈拉沙漠 (受副热带 高压带及信 风带控制)
气候干燥、 降水稀少
地表水贫乏
风成作用盛行
大片沙漠、 砾漠
PPT课件
16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两种能量在地理 环境中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支配了整个自然地 理环境的结构、功能及动态发展。
PPT课件
17
2.气体、固体、液体三相物质并存。又以同心圆圈 层分离形成一定界面。
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非生命物质与生命体 相互转化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过程。这种转化 过程维持了地表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 永恒的永恒发展。
4.人类聚居的场所。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诞生、生 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人类集中活动的空间。
PPT课件
18
五、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特征
1.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 部分所建立起来的一定结构,并完成一定的功能 和形成一个整体效应; 2.物质循环必然伴随着能量转换与传输; 3.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循环与物质平衡是不 可分割的。 4.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不是简单的往复运 动,而是旋回发展的复杂过程。
动植物稀少
PPT课件
4
案例2:
深圳红 树林 (位于 亚热带 海岸)
气候温 暖湿润
形成潮湿 的泥质滩地
是红树植物和候 鸟珍禽以及海洋 生物的栖息地
PPT课件
5
案例3:
人类乱 砍滥伐
热带雨林 遭到破坏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
全球气 候变化
生态 环境 失调
PPT课件
6
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过度砍伐、开 垦、放牧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自然区划 土地类型研究 人地关系研究
PPT课件
1
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 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 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 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景观发生了变化。
PPT课件
22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
(一) 地带性规律学说的形成背景 (二) 地带性规律学说的本质含义
道库恰耶夫是地带学说的创立者,自然地 带学说是地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是用来表 征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重要学说。
PPT课件
23
道库恰耶夫自然地带学说的要点:
➢ 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 础。
植被 破坏
水土流失
土壤贫瘠
生态恶化
沟壑纵横
PPT课件
7
请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
生物
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PPT课件
8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 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其中 某一要素影响另外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 分。
PPT课件
19
这两幅图片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差异性
PPT课件
20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 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 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 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一般公认的地理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 (纬度)地带性两类。
1)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有某种自 由度;
PPT课件
12
2)地理系统中各种过程或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 程度不同的因果关系;
3) 分异(differentiation)与整化 (integration)相互补偿的原则;
4) 地理系统尺度理论;
5) 地理系统中存在关键要素;
6) 地理系统的稳定动态。
PPT课件
21
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种:一是太阳辐 射,一是地球内能。他们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空间 上或时间上的作用都是不平衡的,其作用的效应 呈现出显著的矛盾性。两者在地表自然界中的异 质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地域分异的两个最基本、 最普遍的规律性,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地域分异规律的 最基本规律,而其他的分异规律则是基本规律的 具体体现。
自然要素间以物质能量交换为特征的相互作用, 使自然地理环境获得整体特征。
PPT课件
9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各单独 组成要素或各单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统一的结 构和功能,因此不能把个别成分各自特征的组合 代替整体特征。
强调整体不是部分的总和,并不否定部分对整 体的作用,事实上,各个自然要素的特征在一 定程度上是自然环境整体特征的反映。
PPT课件
10
二、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
1.自然地理学以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中 的“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 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整体”的名称 就是自然地域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 或地理耗散结构。
PPT课件
11
2.所谓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 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 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 系统。此概念由E.索恰瓦提出, 他还为其定了几条逻辑原则:
PPT课件
13
3.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 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 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 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PPT课件
14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一)物质组成 1.化学元素组成 2.圈层组成 3.要素组成
➢ 由宇宙—行星因素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 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 动力学原因。
➢ 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态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 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
(二)能量基础 地理环境主要和稳定的能量供给来自太阳辐
射,次要能源包括宇宙射线,月球-太阳重力 场引起的潮汐能,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 太阳辐射通过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等。
PPT课件
15
(三)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
太阳辐射进入地理环境后,被大气、水、 地面和土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并最终返 回宇宙空间,而地理环境则始终保持能量 收支平衡。
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 要素组成?
2.这一事例说明地理环 境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 系?
PPT课件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
理
相互影响
环
境 各
相互作用
要
素
相互联系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吗?
PPT课件
3
案例1:
撒哈拉沙漠 (受副热带 高压带及信 风带控制)
气候干燥、 降水稀少
地表水贫乏
风成作用盛行
大片沙漠、 砾漠
PPT课件
16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两种能量在地理 环境中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支配了整个自然地 理环境的结构、功能及动态发展。
PPT课件
17
2.气体、固体、液体三相物质并存。又以同心圆圈 层分离形成一定界面。
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非生命物质与生命体 相互转化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过程。这种转化 过程维持了地表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 永恒的永恒发展。
4.人类聚居的场所。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诞生、生 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人类集中活动的空间。
PPT课件
18
五、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特征
1.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 部分所建立起来的一定结构,并完成一定的功能 和形成一个整体效应; 2.物质循环必然伴随着能量转换与传输; 3.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循环与物质平衡是不 可分割的。 4.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不是简单的往复运 动,而是旋回发展的复杂过程。
动植物稀少
PPT课件
4
案例2:
深圳红 树林 (位于 亚热带 海岸)
气候温 暖湿润
形成潮湿 的泥质滩地
是红树植物和候 鸟珍禽以及海洋 生物的栖息地
PPT课件
5
案例3:
人类乱 砍滥伐
热带雨林 遭到破坏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
全球气 候变化
生态 环境 失调
PPT课件
6
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过度砍伐、开 垦、放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