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李世昌主编,第二版)-绪论
运动解剖学--绪论

1.变异:
出现率低,对外观和 功能影响不大的形态 结构差异。
异常闭孔动脉
可编辑课件PPT
正常闭孔动脉
13
2.畸形 出现率极低,对外观 和功能影响严重的形 态结构异常
可编辑课件PPT
内翻足
14
2.返祖现象:
出现率极低
毛孩
可编辑课件PPT
15
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
• 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体育工作者、
可编辑课件PPT
17
(二)提供运动技术教学及训练 的科学依据
❖人体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为各项运动技术课的教学和训
练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影响关节运动幅度和肌肉
力量发挥的因素、肌肉力量性练习和伸展性练习的解
剖学依据等内容都是科学地阐述运动技术原理的基础
理论,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人体与运动的关系具有重
互制约的,形态结构是一个器官机能的物质基础, 形态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功能的改变,而功能的变化 又能影响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发展 。
❖因此,在生理限度内有意识地改变器官的功能条件,
就能使组织器官发生有益于健康的变化。
❖如坚持体育锻炼就可以增强机体器官功能的活动,
促进器官形态结构趋于完善,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练员、体育社会辅导员。作为体育工作 者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有如下三点: (一)形成科学的人体运动观 (二)提供运动技术教学及训练的科学依据 (三)奠定学习后续课程的解剖学基础
可编辑课件PPT
16
(一) 形成科学的人体运动观
❖体育工作者从事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锻炼辅导等
工作必须具备科学的人体运动观。
焦作职工医学院
运动解剖学
刘长君教授
2023年专升本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及参考答案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专升本”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及参照书目一览表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课考试科目 参照书目招生计划数(人)1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学概论1.王锐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教出版社2.田克勤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教出版社3.张云秀主编《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82 汉语言文学语言文学基础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著,中华书局3.《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103 广播电视学专业综合1.《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电视节目筹划学》胡智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84 英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教程》1-3册,主编:邹为诚,高等教育出版社105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1.《数学分析》华东师大第四版2.《高等代数》王萼芳北京大学第三版86 记录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1.《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六版2.《线性代数》吴赣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7 物理学 力学、电磁学 梁绍荣主编《电磁学》、《力学》 88 电子科学与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1.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89 化学 化学综合 1.《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五版)李景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10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综合 1.《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五版)李景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11 生物科学 生物综合 1.《植物学》(上、下册)(第二版),陆时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一般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12 体育教育 运动解剖学、学校体育学1.李世昌主编,《运动解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81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解剖学、社会体育学1.李世昌主编,运动解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卢元镇主编,社会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8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815 信息与计算科学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816 学前教育 学前小朋友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1.陈帼眉《学前小朋友发展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魏建培《教育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217 应专心理学一般心理学、试验心理学1.彭聃龄《一般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郭秀艳《基础试验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818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1.《小学教育概论》阮成武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小学教育心理学》刘国权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819 音乐学 音乐简史与欣赏 《音乐简史与欣赏》匡惠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420 美术学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1.《中国美术史》洪再新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外国美术史》欧阳英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421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学》第五版,荆新,王华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2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综合《管理学原理与措施》,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823 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1.《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行政学原理》,金太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24 安全工程 安全专业综合 1.《安全科学导论》罗云主编,中国原则出版社 2.《安全管理学》景国勋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总计招生计划数 212。
《运动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

《运动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Ⅰ前言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下,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有一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及基本的了解,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及功能影响的有关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体育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去,为运动康复和运动训练活动及提高自身健康水平提供形态学的理论基础,并为后续课程——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和体育测量与评价等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同学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留给同学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24学时,理论24学时。
四教材:《运动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李世昌,3版,2015年3月。
Ⅱ正文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运动解剖学的概念、发展史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掌握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运动解剖学的概念,了解其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通过列举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事例,提高学生对学习运动解剖学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
(三)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四)了解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地位和目的。
(二)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三)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四)运动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运动轴、基本切面)。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29
微绒毛
o o
游离面 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有助于细胞对物 质的吸收纤毛电镜扫描
31
纤毛
o
o
游离面
比微绒毛长而粗,内部结构较复杂,可定内 摆动。
32
(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侧面 o紧密连接(闭锁小带)近游离面的部分,为相邻 两细胞的外膜。 o中间连接 相邻细胞膜有间隙 o桥粒 相邻两细胞膜不直接接触,其间隙中有一 条中间线,在细胞膜内有附着板,靠微丝连结。 o缝隙连接(融合膜)两膜靠得很紧,有小孔。
► 核长椭圆形,位于近基底部。
胆囊—— 胃—— 小肠—— 子宫——
21
单层柱状上皮
►胃
►肠 ► 一些粘(nian)膜处
22
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绒毛 • 低倍镜 • 高倍镜
23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由柱状、棱形和锥形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最多,
游离面还有纤毛。 ► 由于细胞高低不一,从侧面观细胞核分布的位置 不在同一水平上,形似复层。 ► 所有细胞的基底面都附于基膜上。
气管——
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内常夹 有一些杯状细胞,细胞形如高脚酒杯,胞质内充满 粘液,HE染色较浅。杯状细胞属腺细胞,其分泌的 粘液具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2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气管内表面 • 低倍镜 • 高倍镜
25
复层扁平上皮
► 由多层细胞组成,
► 与基膜相连的一层矮柱状细胞较幼稚,具有分裂
17
单层立方上皮
► 立方细胞, ► 表面观细胞为六角形, ► 侧面观细胞呈立方形, ► 核圆居中。
肾小管—— 甲状腺滤泡——
18
单层立方上皮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旨在为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解剖学基础,为学生成为21世纪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提供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
具体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一)了解细胞和组织结构;(二)掌握骨、关节和骨骼肌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三)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四)熟悉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五)了解人体的形态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以及完成运动与日常活动时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规律,培养学生运用上述理论知识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构成人体基本单位的细胞;4种基本组织的构成与功能;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骨、关节和肌肉的构造和功能;全身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关节和整体结构的构造、功能及运动;肌肉分类与命名以及主要肌肉的位置和功能;关节的形态与机能分析、肌肉工作的原理、运动技术分析的依据和具体方法以及运动技术的实例分析,常用的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内脏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胃、小肠、肝、胰、气管、肺、肾、睾丸、卵巢和子宫等器官的位置、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基本概念;心脏的构造;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和分布特征以及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和组成;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调节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用的基本概念;参与运动调节的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相关结构的名称、位置、主要器官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参与运动调节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名称、激素及功能;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英文名称:SportsAnatomy课程编码:学分:2分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执笔人:张延审订人:范克全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先导课,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才能很好地学习后读的人体科学类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掌握人体环节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的解剖学依据。
要求掌握:1.掌握人体的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掌握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3.应用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肌肉工作的规律和力学特性。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目的、观点和方法。
掌握常用解剖学术语。
重点与难点:人体基本方位术语教学内容:1.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2.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3.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4.运动解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5.运动解剖学发展简史6.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1学时)教学目的:了解细胞的形态,掌握细胞的结构及主要细胞器的名称和功能。
掌握细胞间质的概念,了解细胞间质的形态、成分,了解细胞间质的功能。
重点与难点:细胞的结构及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内容:1.细胞2.细胞间质第二章基本组织(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组织的概念、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分布与主要功能。
重点与难点: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分布与主要功能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组织4.神经组织第二篇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第三章运动系统(1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骨的形态、分类、结构与功能,了解骨的理化特性及年龄特征;掌握关节的结构与运动形式;掌握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了解骨骼肌的辅助结构、分类和命名原则。
运动解剖学 李世昌1 第一章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复习与思考
4、上皮组织有哪些特点? 5、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6、试述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分类和组成。 7、阐述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8、人体由哪几个系统组成?
以分泌功能为主 的上皮称腺上皮,以 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 成的器官称腺。
根据有无导管可 将腺分为内分泌腺和 外分泌腺。
(二)腺上皮
外分泌腺 形成的腺有导管与器官腔面或机体表面相通,腺的
分泌物可通过导管排出,如汗腺、唾液腺和胃腺等。
内分泌腺 形成的腺无导管相连,分泌物(激素)经血液或淋
巴输送,如甲状腺和肾上腺等。
人体最初只是一个受精卵。当精子与卵子融合为受精卵后, 不断分裂、分化,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组成的个 体。人体众多的细胞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有机的结合。 每个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独立性,又是相互依赖的。因而产 生了多姿多彩的人体结构和生命现象。
(一) 细胞的形态与大小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扁平形、立方形、柱形、梭形 、球形和星形等。尽管细胞的外形可以变化,但每一种细胞 都有相对稳定的外形特征。
二、结缔组织
(四)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成群的脂肪细胞 之间有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小血管。 (五)软骨组织:软骨基质、纤维和软骨细胞组成。根据软骨 细胞间质中的不同纤维成分,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 和纤维软骨三种。 (六)骨组织: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结缔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 胞间质和骨细胞组成。 (七)血液与淋巴:属于液态结缔组织。
(一) 被覆上皮
结构特点、功能同上皮组织。
分类情况:
单层上皮
单层扁皮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扁皮上皮 变移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运动解剖学第1次课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

医学PPT
常用的方位术语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 的部分为近端)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 的部分为远端)
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11
医学PPT
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分
类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复层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22
变移上皮
分
布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 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和卵巢的内表面
胃、肠和子宫的内表面 呼吸道的腔面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的腔面 角化的:皮肤的表皮 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的腔面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和腔面
人体基本轴: (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
的轴,又称为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
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
的轴。 人体基本面: (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
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中线 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线:沿身体前、 后面所作的垂线,其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 的两部分,称为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 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 (3)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 面,又称为横切面。
7
医学PPT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人体解剖姿势 (二)常用的方位术语 (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8
医学PPT
人体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 双眼平视 手臂下垂,掌心向前 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眼向前平视,两足 并拢,足趾向前,上肢 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 朝前的直立姿势。
它是准确描述器官 位置和分析人体运动的 参考体。
六、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人体的方位术语:
1、上与下; 3、内侧与外侧; 5、近侧与远侧; 7、胫侧与腓侧;
2、前与后; 4、内与外; 6、尺侧与桡侧; 8、浅与深。
运动解剖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 李世昌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了解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了解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位术语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运动解剖学(sports anatomy) 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
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 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 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其中的一门重要的基 础课程、先导课程,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1、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依存 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如:红细胞等血细
胞的形态都是球形的,这便于血细胞在血管中流动以完成 特有的功能;神经细胞(神经元)具有许多胞突,能适应 广泛信息传递的需要。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方法 1、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记忆
学生在学习时要认真听讲,以便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 还要积极思考,勇于交流,善于创造,采用编口诀、列表等方法给一些 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赋予一些新的信息,找出规律加以记忆。
2、重视图谱、标本和模型的观察,提高理解、记忆效果 3、努力联系实践,力求学以致用、学以创新
(二)为学习后续理论课程打下解剖学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运动解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运动生理 学,理解运动中人体的生理、肌肉运动的力学原理, 运用生物力学知识对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学习体 育保健学,并在实际运动中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等等。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一)为运动实践提供解剖学知识和理论
只有了解人体结构,才能全面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 发展过程,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才能正确判断体育运动 对其正常和非正常的影响,科学实施和指导体育锻炼和训 练;才能恰当地运用各种科学原理,发掘人体潜能,提高 运动能力。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2、冠状面或额状面:沿 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 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与地平面平 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 两部分的切面
作业
1、运动解剖学的定义是什么? 2、你对教材中介绍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赞同?哪些 反对?还有哪些补充?为什么? 3、简述解剖学姿势、人体的基本轴、基本切面。 4、人体的方位术语有哪些?
六、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人体的基本轴:
1、垂直轴:呈上下方 向,并垂直于水平面的 轴;
2、矢状轴:呈前后方 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 交叉的轴;
3、冠状轴或额状轴 : 呈左右方向,并与前二 轴相互垂直的轴
六、运动解剖人学体的的基基本本切面术:语
1、矢状面:沿前后方向 ,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 分的切面
(一)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3、人体形态结构是发展变化的
人体的上、下肢具有较大的差异,上肢细小、灵活, 下肢粗大、结实,但在上、下肢骨骼的配置、肌肉的分工 和结构上却都具有很大的相似,这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 种系发生的结果。人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发展是永恒的,我 们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体 育锻炼,促进人体形态结构发生良好的变化和发展。
运动解剖学
四、运动解剖学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
五、运动解剖学发展简史
(一)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 容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 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 解剖学和力学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 发展是与艺术、医学和体育 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运动解剖学在我国还很 年轻,仍需发展、成熟。
六、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2、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在口腔中有坚硬的牙齿,这种局部结构是为机械性消
化食物;硕大的胃腔是为贮藏食物,保证人体能量供应的 不断;细长的小肠可以充分地吸收食物;粗粗的大肠又便 于储留粪便。有了消化系统这些千姿百态的局部结构,才 能保证人体整体消化功能的绝妙无比。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