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用的形式、含义与作用PPT(19张)
第四讲 信用与信用体系
![第四讲 信用与信用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72e6ad681c758f5f71f6732.png)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居民部门——总体盈余
➢ 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 ➢ 储蓄以两种形态存在: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 ➢ 居民部门的储蓄形成了赤字部门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
⚫企业部门——总体赤字
存在的缺陷有关
二、信用概述
0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私有制与信用
⚫逻辑上讲,私有财产出现是借贷关系(信用)存在的前提条件,产权 制度及对产权的法律保护程度,会对信用关系产生何种影响?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制度,对信用关系及当前的信用秩序有何负 面影响?
⚫公权对经济事务和资源配置的过度介入、法律对产权保护的不力,又 会对信用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 是最为重要资金筹集者 ➢ 其资金主要来源为居民部门的储蓄 ➢ 居民部门在企业中拥有权益获得资本回报,同时从企业获得劳动报酬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政府部门——多为赤字
➢ 需发行国债为赤字筹集资金 ➢ 国债由于有税收作偿还保证,在各类金融工具中信用等级是最高的 ➢ 但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并可能导致国家信用降级
信
用
体
我国经济发展
系
中的信用秩序
概
述
现代信用体系 的构建
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 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
诚信的冲击:信息经济学视角 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
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影响 信用制度
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 信讲导读
03 梳理本讲与其他各讲的联系
⚫ 信用是金融学的基础性范畴,良好的信用秩序是整个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 基础(教材各章)
第二章 信用
![第二章 信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ac5cd60c22590102029dc7.png)
四、现代信用与现代经济
(一)现代信用以现代经济为基础
(二)现代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
12
(一)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 –
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 本的经济关系。 现代信用关系:
个人、企业公司、政府、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 彼此之间和各自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
13
(二)信用作用的双重性
(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是指一些大商业银行向外 国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私营工商企业或银行提 供的中长期贷款。
(三)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是一国政府利用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 府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一般带有援助性质。 其特点是:(1)利率通常比国际商业银行贷 款利率低得多,平均为2.5%~3%,最高为 4%左右,有时为无息贷款;(2)期限长,平 均偿还期为30年,最长可达50年;(3)一般 都附有采购限制或指定用途。
1.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一,实现了社会资本的转移,促进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 率的平均化,进而自发调节各经济部门的发展比例,使得 现代经济迅速发展。 第二,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提高全社会资本的 利用效率。 第三,加速资本的集中和积累,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必要 的前提条件。
14
–
第二章
信用
1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信用概述 信用形式 信用工具 信用作用
2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信用概念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了解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理解信用作 用的双重性; 3.掌握主要信用形式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 4.掌握信用工具的概念、特征和主要类型, 熟悉各种信用工具。
第三章--信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信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909eae312b3169a551a43d.png)
第三章信用一、填空题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答案:偿还;付息2、从逻辑上推理,()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3、信用有()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实物信用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答案:金融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高利贷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
答案:极高的利率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和( )。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8、商业票据主要有()和汇票两种。
答案:本票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 )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信用. 答案:直接;间接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答案:背书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和()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与()。
答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答案:国家债券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才有效。
答案:承兑15、商业汇票是由( )向( )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 )与()。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 )与()。
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
答案:本票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年。
答案:1995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之下。
答案:利润水平二、单项选择题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C、物质交换D、商品交易答案:D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15张PPT).ppt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15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456ba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f.png)
表现 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 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
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 影响 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意义: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 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 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 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逐步过渡
成就:1937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主 要工业部门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很 短时间内从小农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 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 巨大的国际声誉。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探索出了一条小农
弊端: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 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贸易保护主义
关贸总协定成立
19世纪70年代 —— 二战 1947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
贸易形式发生变化 根据p50第3段,梳理贸易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表现、影响
原因 ①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 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2016年SDR篮子货币权重比
三.P国5际2问金题融与探人究类:生结活合所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 4法.电》子产金生融、的网背络景金融,日以益及普及该法实施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原因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表现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 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 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第2章 信用
![第2章 信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40009331b765ce0408143e.png)
(四)我国的消费信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没有消费信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当时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属于不足经济,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商 品供应非常紧张,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没有转变。在改革之初, 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消费信用。如针对某类产品的销售困难,采用赊售 办法促销。但比较有意义的是配合住房管理体制的改革,试行购买商 品房的贷款。
17
三、国家信用
(一)国家信用的概念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
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 式。
国家信用的财务基础是国家将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这种偿债 能力源于属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务资源,它的现金流来源于 三个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政府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包括土地) 获得的收入以及国家发行货币的专享权力。
4
⑵ 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高利贷的利息率很高的原因: 借款人的借款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获取利润,而是
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须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人们不容易获得货币,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大。 本质: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信用反映了高利贷者无偿占 有小生产者劳动的剥削关系,也反映了高利贷者和奴隶主、 封建主共同瓜分农民和其他小手工业者所生产的剩余产品的 剥削关系。
25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它是国际间 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个国家想要加 快经济发展,必然要利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因 此,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间的商品交易和其 他经济往来。形成国际信用。
26
(一)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 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 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出口信贷的特点是:
信用与信用工具分析介绍
![信用与信用工具分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79a92a3f78a6529657d530f.png)
政府间信用
政府信贷,是指一国政府对他国政府提供的 双边官方贷款。 它实际上具有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性质
。 资金由贷款国政府预算开支,一般要经国会批 准。 贷款利率低、期限长,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和较多的附加条件。
第二节 信用工具
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口头承诺:毁约失信 记账:无法流通,范围有限。 票据:特定格式,规定双方权利义务,日 期与金额,法律效力 1、汇票;2、本票;3、支票
九出十三归
如果当期3个月,月息就是10分,即当10 元物品,每个月需要纳息1元;但在当物时,当 押物品价值10元的话,当押店只付出9元,这 就是“九出”;客人到期取赎时,却要加收三个月 的利息3元,共收13元,所以称为“十三归”。
(一)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农民及小手工业者等小生产者,经济状况极不稳定, 任何意外的打击,都会使小生产者难以维持简单再生 产,甚至难以维持家庭生活。他们不顾利息高、债务难 偿而求贷,以购买必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支付税 租。 统治阶级为政治军事以及奢侈生活需要,也急需借款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信用的形式 信用工具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节 信用的形式
一、信用的产生 二、高利贷信用 三、商业信用 四、银行信用
五、国家信用 六、消费信用 七、国际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 济,即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 础、纽带和灵魂。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 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信用已成为现代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
票据贴现
预付利息=汇票面值 × 贴现率× 贴现日至到 期日的日期; 实付贴现额=汇票面值-预付利息
信用和信用工具
![信用和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20582b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9.png)
一)消费信用的形式 赊销(信用卡、分期付款) 消费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 二)我国的消费信用
第二节 信用形式
1、银行卡:
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 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 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第三节 信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credit):的概念
信用又称信贷,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 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的本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理解: 1.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ing ):指没有金融中 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 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 等.
直接融资与直接信用的差异主要在于借贷的对 象,直接融资的借贷对象仅限于货币资金.
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 (1)高利贷信用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 债权人有:从事货币兑换的商人、各类宗教机构、统治
者。 债务人有:小生产者、封建主和地主。 (2)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利率高、剥削残酷。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存在的原因: 第一、可用于借贷的货币和实物不足 第二、高利贷大多用来满足基本生活的
三)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1、防止造成收入再分配的不公平。 2、防止出现赤字货币化。 3、防止国债收入使用不当,造成财政更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制度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6557c09ec3d5bbfd0a7462.png)
付款。
融通票据:
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票据,并非建立在 真实的商品交易基础上。
42
贴现:已经承兑过的汇票,在未到期之前,由
持有人向银行提出申请、转让票据,则银行从票 面金额中扣除掉自申请贴现日至期满日为止的利 息,将余额支付给申请人。
P=A×(1-r ×n)
银行汇票:
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有即期、远期之分,
27
经营性租赁
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 租赁形式,目的是对设备的使用。
出租人承担维修管理的责任,承担设备 提前淘汰的风险,租费率较高。 期满后出租人收回租赁物,承租人通常 没有购买的权利。
28
融资性租赁
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然后 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 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
票据上所注明的收款人或持票人转让票 据时,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 项并签章的行为。背书人负有连带责任。
付出一定代价而取得票据的人,即可获
得对票据完整的所有权。票据权票是债权人向债务人签发的无条件支 付命令。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 在见票时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 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由付款人在票据上做出表示承认付款的 文字记载并签名的一种法律手续。当事 人主要包括三个:出票人、受票人、收 款人。
17
(二) 银行信用
1 、概念: 银行信用,是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 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信用。 在整个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占据核心地位, 发挥主导作用。
18
2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征:
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
银行信用提供的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这使银行可以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金融学范畴--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金融学范畴--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3925241eb91a37f1115cc6.png)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 信 用
第二节 高 利 贷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高利贷的特点
1.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泛 存在于古代;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为具 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2020/4/12
金融
第三章第一节 “金融”及其涵盖 的领域
1.西最方宽人泛对的f诠ina释nc:e的货用币的法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
钱有关的财源等。
具体包括财政 public finance;公司理财 corporate finance;和个人理财personal budget。
2. 最狭窄的诠释: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
3.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 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商业票据
1. 本票与汇票——期限不超过1年。 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兑”方才有效;
2. 票据的“无因性(抽象性……)”和“不可争 辩性”。
3. 商业信用在中国。
2020/4/12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消费信用
1. 现代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 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放在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 经济的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 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
3.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消费信用。
金融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信用PPT演示课件
![信用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0b2fb183d049649b66584a.png)
21
案例2:超市倒闭潮考量商业信用
福特玛、诺玛特、家谊岛内价、美国花购 物中心、常平香港商贸城……接近年关, 不断有商家败走麦城事件发生。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01-13 11:39:09
22
而在业界不断发出“下一个阵亡者是谁”的追 问时,部分愤怒而悲观的供应商在积聚血本无归 的怨气,再加之年前员工工资发不出而引发局部 不安,超市倒闭涉及面之广似乎已经超出了“工 商”矛盾的范畴。
13
贵州省毕节地区企业调查队曾公布对当地农 村资金供需问题所做的随机抽样调查报告,报告 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5户中,56.8%的农户表示 现在的资金状况紧张,而16.8%认为非常紧张, 两项共占73.60%。
报告还显示,农户认为在当地信用社贷款不 方便的占调查户数的69.60%,而在贷过高利贷的 64农户中,57.81%的农户是因为无法在当地信用 社贷到款.
4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 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 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 上,上下离心,以致于败。”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
第二章 信 用
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2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什么是信用? 信用(credit):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
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3
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 孔子将其概括为“足食,足兵,民信之 矣”。当子贡再问在这三者中必须去掉一 项并请问先去哪一项时,孔子毫不犹豫地 答道:“去兵。”子贡又问,在“足食” 与“民信之”两项中还必须去掉一项,应 该先去哪一项时,孔子答道:“去食。” 在孔子看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 立。”
第二章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
![第二章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9b80696dd88d0d233d46a50.png)
9
10
07/01/05
07/02/25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9.5%)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
第六节 信用的性质
一、信用的基本特征
二、信用的分配性质 三、信用表现生产关系
一、信用的基本特征
还本付息是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以还本付息为
条件的借贷行为。
与商品交换的区别,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四、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泛指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 主要是国家政府作为债务人的身份出现。包 括对内负债和对外负债。
国家政府发行公债的主要用途是弥补财政赤 字。
政府公债的发行和还本付息一般是委托中央 银行具体办理。 政府发行公债也有一定的限度。
五、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由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 费的信用。
四、利率的种类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和官定利率
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五、我国利率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我国利率发展的历史 现实的利率状况
03年以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措施
序号
1 2
时 间
03/09/21 04/04/25
内
容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1%(7%)
复利计算法
复利——是指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 又计入本金部分,重新计算利息的方 法。
其计算公式为:
S=P〃(1+R)n
I = P 〃[ ( 1 + R ) n – 1 ]
4-2 信用概述
![4-2 信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bc12b9bc77da26925c5b02e.png)
二、信用概述
03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二、信用概述
其他存款性公司参与非存款 类主体
其他存款 性公司
存款凭证
融资过程
融资工具
非存款 类主体
其他存款性公司向作为赤字单位的非存款性主体提供融资的同时,也向经济 注入了被非存款性主体视为资金来源的货币(存款,是非存款性主体的资产, 是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赤字单位向外支付时,导致存款转移、货币持 有主体变化但货币总量不变。
存在的缺陷有关
二、信用概述
0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私有制与信用
⚫逻辑上讲,私有财产出现是借贷关系(信用)存在的前提条件,产权 制度及对产权的法律保护程度,会对信用关系产生何种影响?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制度,对信用关系及当前的信用秩序有何负 面影响?
⚫公权对经济事务和资源配置的过度介入、法律对产权保护的不力,又 会对信用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1)高利贷的特点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usury)的基本特征。高利贷广泛存在于 古代,但即使在当今最发达的国家,高利贷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以银行的利率为标准,极大地高于银行利率水平的借 贷,应视其具有高利贷的性质
2)高利贷之“高利”的原因
⚫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贷者的垄断地位 ⚫风险与成本的补偿
二、信用概述
04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学生诚信教育 主题班会课件(共19张PPT)
![学生诚信教育 主题班会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403ab0be23482fb5da4c86.png)
01 什 么 是 诚 信 02 诚 信 小 典 故 03 诚信考试目的 04 诚信考试要求
3
01 什么是诚信
为学习加油4--
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 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 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 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 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 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 诺千金。
学海无涯苦做舟--
学生 诚信教育
做诚信学生 建诚信考场
1
前 言
1. 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 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2. 反对虚假和不守信用的行为,反省自己不诚 实不守信的行为,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
3. 增强自信,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 里如一。
4. 诚信考试,做文明考生。
2
目 录
10
诚信小典故
汽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 车 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 维 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 修 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 店 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作弊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3.两者优缺点。
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有利于引导货币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货币资金的合理配置。②有利于加强货
币资金供给者对需求者的关注与监督,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③有利于资 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④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 机构获取利差等中间环节,因此,对于货币资金需求者来说,筹资成本较低; 对于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投资收益较高。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便利度、成本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 度与效率。②对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资金需求者的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本 金的收回和收益率的高低,其在直接融资中承担的风险要高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①灵活便利。②分散投资、安全性高。③具有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①由于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从而减少了资金供给者对资金使用的 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②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信用中介,要从其经营 服务中获取收益,这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 收益。
1.按期限可以将信用划分为短期信用、中期信用和 长期信用;
2.按地域可以将信用划分为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 3.按信用参与主体可以将信用划分为商业信用、银
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第二节 现代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一)含义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二)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商业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
条件的借贷行为,因此,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 基本特征。 (三)两个信用范畴之间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 基础。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和经济范畴 信用的强制性。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盈余和
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一国商品经济运行的顺畅与否。 局限性。(1)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着局限性。商业信用规模会受商
品买卖数量的限制。(2)商业信用存在方向上的局限性。商业信用通 常是由上游企业提供给下游企业,一般很难逆向提供。(3)商业信用 存在着期限上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期限一般较短,会受到企业生产 周转时间的限制,通常只能用来解决短期资金融通的需要。
赤字需要通过信用方式来调节。 (一)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 货币收入大于支出的单位是盈余单位, 货币收入小于支出的单位是赤字单位, 货币收入等于支出的单位是均衡单位。 盈余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权; 赤字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务; 现代市场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类经济行为
3.几种重要的商业票据行为(了解各种行为的含义)
(1)票据签发 (2)票据背书 (3)票据贴现 (4)票据抵押
【例题】下列关于商业信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题变形)
)(2010年多选
A.信用规模无限制 B.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其基本形式
C.直接影响一国商品经济运行的顺畅与否 D.是银行信用发展的基础
主体的现实经济生活中。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二)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1.个人部门:主要是货币资金的盈余部门,是货币资金的
主要贷出者。 2.非金融企业(企业部门):从整体视角看,企业部门对
货币资金的需求通常大于其对货币资金的供给,是赤字部 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 3.政府:通常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 4.国际收支中的盈余与赤字: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 其盈余部分的外汇资金就成为国际间货币借贷的主要供给 来源;反之,其赤字部分的外汇资金需要从其他国家借入。 5.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用媒介。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三、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一)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
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第二节 现代信用形式
E. “三角债”是强制性商业信用的漫延形式
【答案】BCDE
第二节 现代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含1.概念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
的互通; 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
融通。 2.二者区别: (1)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
第二节 现代信用形式
(三)商业票据
1.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 的凭证。
基本特征: (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其价值;(2)具 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3) 是一种无因票证;(4)可以转让流通。
2 商业票据有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基本形式。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现代信用形式 本章要求:理解信用的基本含义与作用;了解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 资的优缺点;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与 作用。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一、信用的含义
(一)道德范畴中的信用:诚信不欺。 (二)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
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金融机构在间接融资中,既扮 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而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并没有形成直 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形成了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 有权关系。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只提供一些相关的金融服务并收取 一定的手续费,并不与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形成信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