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2004...
儒家民族观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影响及现代启示
儒家民族观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影响及现代启示我国很早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随着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频繁接触,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 各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加强, 建立了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 共同构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祖国, 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分分合合, 纷争不断, 但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大趋势是整个历史发展的主线。
”那么传统民族观尤其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族观的本质特征, 并长期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所要借鉴的指导思想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民族观, 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和历史发展的“主线”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对我们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有什么启示, 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笔者尝试从儒家民族观入手, 力求通过探寻儒家民族观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主流之间的内在联系, 挖掘儒家民族观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 以期为当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儒家民族观的基本内涵先秦时期, 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情势, 在中国早期夷夏观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夷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处理夷夏关系的基本原则, 即一方面强调“夷夏之辨”, 严“夷夏之防”, 讲“尊王攘夷”; 另一方面又主张“以夏变夷”,“礼”分华夷, 向往“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大一统局面。
儒家民族观看似对立但实质统一,它既受中国早期夷夏观的影响, 又与儒家政治观念和伦理思想分不开。
在先秦文献中, 诸如“戎狄豺狼, 不可厌也; 诸夏亲昵, 不可弃也”;“狄, 封豕豺狼也, 不可厌也”;“戎狄无亲而贪”、“戎, 禽兽也”;“蛮夷猾夏, 周祸也”、“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等提法, 无不流露出早期夷夏观表现出的强烈的“夷夏之辨”倾向。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张元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摘要:本文按照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撞、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碰撞/交流/汉化/士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华夏文明的承启和发展显示出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此时期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使中原地区呈现出民族杂糅的局面,并形成各族之间交融的现象。
再加之继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相对低迷,同时又是在老庄学说之上形成的玄学及本土宗教——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间冲突碰撞、借鉴交流并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华夏文明在这种异族文化和外来宗教的冲击之下,显示出巨大的张力,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
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
故此,史学工作者对此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总结。
并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突碰撞、交流、汉化、融合,结合研究成果状况进行综述。
一、冲突碰撞关于这一方向的研究重心学界都将其集中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与碰撞,并指出胡、汉两者之间的冲突其实质上是“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又由此引出民族心态和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刘晓明、黄小荣《魏晋胡汉文化习尚比较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理性因素》(《争鸣》1989年第5期),作者试图通过对魏晋时期胡汉文化习尚的比较,及其冲突的文化诠释,进而说明体现在文化习尚背景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古代那种具有明显缺陷的理性文化的影响,正确评估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纠偏作用。
提出文化习尚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指出胡汉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它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
中韩两国文化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以儒学(儒教)为例
中韩两国文化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以儒学(儒教)为例自古以来,韩国文化就在中国文化的绝对影响之下。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韩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我们往常所说的、与西方文化完全异趣的东方文化,也是以东亚各国(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所共有的儒学文化为其代表的。
在共同形成东方文化上,中韩两国文化事实上存在着互动关系并影响着整个东亚文化的发展。
一儒家文化传入韩国,大致与汉字的传入是同步的,其时甚远。
根据韩国著名学者柳承国先生在《韩国儒学史》中的划分,儒学传入韩国的过程大致分四个阶段:一、三国时代传入的汉代五经思想。
二、统一新罗和高丽前期传入的隋唐文学的儒教思想。
三、高丽末叶·李朝初期传入的朱子思想,此代表宋代的性理学,对近世的学术文化思想起了划分时代的影响。
四、朝鲜后半期传入的实学思想。
从这种划分可以看出,韩国儒学的发展,在总趋势上,是随着中国儒学的发展而动的。
三国时代,可以说是韩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时代。
诚如柳承国先生所说:“综观整个三国时代,三国各为自己部族生长与发展,而吸收中国文化活用了中国文化,发挥了统治的自主性。
在此必须留意的是,不只是思想方面的接受,而且包括了法制、教育、制度、田制、兵制等全盘社会制度都接受,移植了中国文化体系。
”(《韩国儒学史》第11页)三国之后的王氏高丽王朝,虽崇信佛教,但对儒学也同样重视。
儒、佛两家大多表里并立,保持密切之关系。
佛教只是作为来世生活的信仰,而儒学则视为现世伦理政治的实践。
高丽太祖开国,便很注意教育,创立学院,聚六部生徒教授,作为培养官吏的机构。
显宗以后,虽官学有衰,但侍中崔冲,仍号召后进接受教育,并分设九斋收容弟子。
九斋分别教授《周易》、《尚书》、《毛诗》、《三礼》、《三传》。
时称崔冲为“海东孔子”。
当时名儒聚徒教授者,还有郑培杰、卢旦等十一人,与崔冲号称十二徒。
睿宗时,官学再度复兴,扩充国学,设置七斋:《周易》曰丽译,《尚书》曰待聘,《毛诗》曰经德,《周礼》曰求仁,《戴礼》曰服膺,《春秋》曰养正,武学曰讲艺。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
37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朱 大 渭 内容提要:儒家“用夏变夷”和“协和万邦”,乃是指导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进步思想。
十六国北朝各族统治者自觉地实践儒家的民族理论,从而表现出在当时民族融合复杂形势下的众多趋同性。
10多个少数民族一千多万人口融入汉族后,对我国中古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巨,因而隋唐以后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
关键词:用夏变夷 汉化胡化 趋同性 关中本位 三教圆融一、关于儒家民族观我国自先秦到明清,周边及北方南下的少数民族与华夏和汉族的同化与融合,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颇为深巨。
因而古代先哲对此给予极大的关注,其中尤以儒家为显著。
关于儒家民族思想,不少史家多强调其“夷夏之防”、“尊王攘夷”之说。
其实,这是儒家针对华夷矛盾尖锐时,夷狄侵扰中夏的现实提出的。
我们应当对儒家民族思想体系作全面的理解,尤其是要揭示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以利于借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康有为在《论语·八佾》注中阐述孔子的夷夏观时曾说:“故夷狄而有德,则中国也;中国而无德,则夷狄也。
”他在《论语·子罕》注中又说:“其始夷夏之分,不过文明野蛮之别。
故《春秋》之义,晋伐鲜虞则夷之,楚人入陈则中国之,不以地别,但以德别,若经圣化,则野蛮进而文明矣。
”康氏对孔子夷夏关系说的诠释,深得其底蕴。
《春秋公羊传》把古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夷夏关系也不同。
据乱世,“内其国而外诸夏”;升平世,“内诸夏而外夷狄”;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①这是说,夷夏处于平等地位,其地域可以相互转化。
故国学大师章太炎指出:“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①《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解诂》。
先秦儒家常把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以立论其礼乐兴衰,德政兴废,以及夷夏关系等见解。
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
”①其实,孔子民族思想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
-
13
十六国与北朝 5.北朝的结束
◎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 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 5个王朝合称北朝。 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 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 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东魏 北
北齐
(220-280)
十六国
魏 西魏
灭
北周
隋
东 汉
西
晋
(266-
(前秦统一北方)
383年淝水之战
东晋
南朝(420-589)
隋
灭
朝
统
316)
(317-420)
一
宋齐梁陈
-
3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魏
建 立 者:曹丕 都 城:洛阳 起止时间:220-265
蜀汉
建 立 者:刘备 都 城:成都 起止时间:221-263
【思考】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80万,而东晋兵力仅8万,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前秦 为何战败?东晋凭什么以少胜多?
前秦
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部分民族不满前秦统治,希望其 战败以摆脱统治。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东晋晋
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
高昂。将领指挥得当。
-
◎淝水之战形势图
11
十六国与北朝
5.西晋灭亡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
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
◎八王之乱形势图
儒家思想在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在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中的作用一、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原来大多是逐水而居、以放牧为生的游牧民族,基本处于原始部落时期,文明程度远远低于中原汉族。
用武力征服中原后,少数民族贵族深知,要在中原站稳脚跟,一是必须采用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二是必须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明,所以少数民族政权大多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
匈奴从西汉时开始接触汉文化,逐渐内迁,长期与汉人杂居,逐渐被汉化,建立前赵的刘渊就是汉化程度很高的家族。
始称汉王、汉帝的刘渊(?-310)“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
继位的其子刘和(?-310)“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刘聪(?-318)“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
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其侄刘曜(?-329)“读书志于广览,不精思章句,善属文,工草隶”,改国号为前赵后,大力开展儒学教育,“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已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者以教之。
以中书监刘均领国子祭酒,置崇文祭酒,秩次国子,散骑侍郎董景道以明经擢为崇文祭酒”。
学生1500人,远远多于当时的东晋王朝。
为鼓励士子向学,刘曜还向成绩优异的学生者授与官职。
后赵国主、羯人石勒(274-333)虽然不识字,但“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
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
称帝前,戎马倥偬,就“立太学,简明经善书吏为文学掾,选将佐子弟三百人教之”,并“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
立国后,“徙从事中郎裴宪,参军傅畅、杜嘏并领经学博士”,“起明堂、辟雍、灵台于襄国城西”,太学学生300人,京城小学10多所,教育规模是很大的。
石勒还亲自到太学、小学考试诸生,按儒学的成绩高低给以奖励,“勒亲临大小学,考诸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四部分内容通过论述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施及结果,凸显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316年,西晋灭亡,国家重新陷入分裂。
北方进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后经十六国和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彼此攻战,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民族交融向前发展。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民族习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
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如何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境内充满民族矛盾。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史事及北方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措施,并能够正确评价其改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结合史料,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嘉峪关魏晋墓“吃烧烤”砖画及烧烤美食图片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烧烤吗?但你有没有想过,烧烤这项美食也是民族交融发展下的产物呢?其实最开始时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的烹饪方法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习俗,但是他们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在火上烤熟,加盐就可以了。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响——以十六国时期为中心1(2007-11-26 16:37:41)转载▼春秋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频繁侵扰中夏,以至于迁入华夏领地.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华夷之防”,一是“用夏变夷”.当胡人未入侵之前,华夏族要用军事手段抵御他们;而如果胡人已经侵入华夏,则当努力教化,使其接受汉文化.[1]自东汉以降,《春秋》公羊一派流行,华夏正统意识再次强化.但那时中国并没有真的亡国,士人们的心态还算平和.到了西晋末年,所谓“五胡乱华”赶走了汉人的政权,在北方建立起胡人的政权,乃春秋之后第一次.在胡人统治下,汉族士大夫的心态不再平和,充耳不绝的是谩骂之声.这些谩骂看似简单,其实是汉人歧视胡人的特殊表现形式.听起来难以被胡人接受,实际上对胡人是极大的心理压力,起了催化胡人汉化的作用,与儒家的“用夏变夷”传统暗合.本文即尝试探讨此历史现象,以就教于专家学者.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心理影响的作用,歧视和偏见会迫使被歧视者向歧视者认同:偏见所造成的最大悲剧是,被歧视一方往往最终接受成见,产生妄自菲薄,失望,以及自卑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了去掉他们自认为是自身形象中的消极因素,被歧视者也许会向歧视者认同.[2]关于这个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夫妇在四十年代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们给一个黑人学前班的孩子两个布娃娃,一个是黑娃娃,一个是白娃娃,然后请孩子们指出哪个娃娃象自己.结果,选择白娃娃大人数大大多于选择黑娃娃的.同一次实验则在三到十岁的黑孩子中进行.问他们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个娃娃好?三分之二的黑孩子回答,白娃娃好,所以更喜欢白娃娃.[3]我们知道,四十年代的美国,正是种族歧视十分盛行的时代.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黑人,甚至觉得白人比黑人好正好说明黑孩子在歧视的环境中产生了极深的自卑心理.尽管人们也许还没有调查清楚其中的详细原因,歧视和偏见会引起种族认同感的降低,进而被同化,却是个客观的事实.回头看中国历史,汉族对胡人的歧视在胡人汉化的过程中,也起过很大的作用.汉人歧视胡人由来已久.“古者帝王乃生奇类,淳维,伯禹之苗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餐羶饮冲(查),而震惊中域,其来自远.天未悔祸,种落弥繁.其风俗险诐,性灵驰突,前史载之,亦已详备.”[4]这是唐人写的文字,却总结了之前千百年汉人对胡人的总体态度.所谓“反首衣皮,餐羶饮冲”“风俗险诐,性灵驰突”,无不表现汉人居高临下,不把胡人当作人格平等群体的歧视心态.古代的汉人得益于农业的稳定性,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游牧民族则时聚时散,逐水草而居,缺乏积累.相较之下,游牧民族的文明显得很低下,很简陋.所以,汉族人一直骄傲自己的文化,而拒胡人于千里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流即是坚持“华夷之防”,所以“尊王攘夷”成为当时的口号.“华夷之防”在西晋以前都算成功.唐人总结了古往今来的防法:轩帝患其干纪,所以徂征;武王窜以荒服,同乎禽兽.(中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言能教训卒伍,整齐车甲,边场既伏,境内以安.然则燕筑造阳之郊,秦堑临洮之险,登天山,绝地脉,苞玄菟,款黄河,所以防夷狄之乱中华,其备豫如此.[5]孔子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激励了很多代人抗击外来侵略.进入秦汉时期,汉人多次打败北方胡人,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建立过赫赫武功.汉人的民族自豪感达至顶峰.到东汉时期,更是产生了一套理论,这便是当时流行的《春秋》公羊学理论.然而,东汉时期的胡汉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请求保塞,得到东汉朝廷允许.国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住.匈奴败散之后,蒙古草原被鲜卑人占领.但是,鲜卑人也只维持了几十年的统一,便四分五裂.草原上的纷争局面使很多部落失去安全感,纷纷逃入长城以内.这些部落不仅有匈奴和鲜卑,还有别的民族,诸如丁零,羯族,等等.到西晋时期,胡人已经遍布北方各地,关中地区尤其众多.当时人江统在其著名的《徙戎论》中惊呼,“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6]胡族大量内迁,一方面说明当时中国处于强盛时期,但另一方面,汉人势必面临新的难题:该如何保持“华夷之防”?而似乎当时的胜利除了助长汉人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文化自豪感,甚至身份的高贵感以外,并没有认真考虑“用夏变夷”的传统责任,更不懂得如何从正面去“教化”胡人.因此,在对待因败散而内迁的胡人之际,自然搬出了歧视和欺压的手段.在胡人民族意识尚浅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些歧视性的手段造成了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但自卑,而且积极认同汉族文化.东汉三国时期汉族的歧视和欺压且不论,在西晋时期,内迁胡人成为汉人奴隶的例子就不止一个.譬如,西晋文人阮孚,乃其父阮咸之婢所生.因为此婢是胡人,阮孚出生后,其姑取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于上楹”的典故,为他取字为“遥集”.[7]晋代名将祖狄也有一奴,名叫王安,是羯族人.虽然由于个人的修养,祖狄善待此奴,并放他回北.但在当时人的观念中,王安应该是身份低下,没地位,不自由的.[8]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经历便是明证:太安中,并州饥乱,勒与诸小胡亡散,乃自雁门还依宁驱.北泽都尉刘监欲缚卖之,驱匿之,获免.(中略)会建武将军阎粹说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腾使将军郭阳,张隆虏群胡将诣冀州,两胡一枷.勒时年二十余,亦在其中,数为隆所殴辱.(中略)既而卖与茌平(山东今县)人师欢为奴.[9]石姓人来自西域的石国的羯人,是标准的胡人.[10]以后来冉闵反赵进入长安,汉族人见高鼻深目者皆杀的情况看,石勒该是白种人.换句话说,他与汉人不仅民族不同,连种族也相异.他进入中国境内以后,沦为奴隶,没有迁徙的自由.逃难到外地后,外地官员可以捉拿他,卖掉他.在旅途中,他和同伴还被上了枷锁,而且是“两胡一枷“.其被奴役之程度,较之汉人奴隶,要深得多.除了这些私人的养奴例子之外,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也经常派发胡族部落兵役.比如匈奴人就是如此,所以他们造反的时候,曾大声疾呼“晋为无道,奴隶役我!”[11]从这个意义上讲,胡人部落也是集体的国家奴隶.说明内迁的胡人在汉人为主体的社会中,一直处于最低贱的阶层.如果说东汉以前汉人眼里的“夷狄”只是那些离自己很远的族群,胡人内迁以后,“夷狄”就成了自己的邻居,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表现得更加触目惊心.汉族文人的文字和语言中充满了对胡人的歧视色彩,时时可闻驱逐之声,比身体的虐待还严酷.晋御史中丞傅玄曾上书,曰: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12]江统也撰《徙戎论》,建议摒除胡人,曰: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其语言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略)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虽有圣贤之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导,而以恩德柔怀也.(中略)故匈奴求守边塞,而侯应陈其不可;单于屈膝未央,望之议以不臣.(中略)夫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上.(中略)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因其衰蔽,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中略)故能为祸滋扰,暴害不测.[13]从这两条史料可见,在汉晋时期,汉族士人对内迁胡人之“不轨王道”忧心忡忡,必欲摒除之而后快.虽然他们所说胡人的“不轨”行为的确伤害到晋朝百姓,但从他们的文字不难体会出蔑视和仇恨之意.普通的汉族百姓与胡人更是由于语言不同,风俗不同,常常发生冲突.《后汉书 . 西羌传》记载:建武九年,隗嚣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14]这段话所述乃东汉的情形,到了西晋情况只会更糟.汉人士人和百姓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固然是胡汉文化冲突所致,也未尝不是汉族厌恶和歧视胡人之心理作祟.在胡人一面,面对汉族从上而下的歧视和欺压,则是“穷恚无聊”,“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再加之他们对汉族社会的种种规矩法度不能适应,反抗的干柴早已备下,只欠火种.西晋末年,匈奴刘氏率先振臂一呼:“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中略).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15]内迁胡人纷纷响应,很快推翻了西晋政权.胡人在长安建立了第一个自己的政权——汉,后来改名“赵”,史称“前赵”,以区别于后来建国的另一个以赵为王朝名的胡人政权.胡人在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消除汉人的歧视和敌对态度.相反,胡人在华夏土地上建立政权,对于固执“华夷之防”的汉族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其震惊,恐慌,羞辱,沮丧,悲痛,仇恨,等等复杂的心情,可以想见.汉人在军事上的溃败,使华夷之间的政治地位迅速改变,“华夷之防”荡然无存.在这样的条件下,汉人自然而然拿起了心理武器.心理武器有两种,一是居高临下的鄙视,另则是采用激烈言辞,抨击所谓野蛮行为.这两种方式,无论是留在中原的汉人,还是逃到河西,江南,东北的汉人当中,都可见到.投奔了胡人,不便咒骂的汉人,应该都采用了不合作的方式表示胡人的鄙视:高瞻字子前,渤海蓨人也.(中略)光熙中,调补尚书郎.属永嘉之乱,还乡里.(中略)乃与叔父隐率数千家北徙幽州.既而以王浚政令无恒,乃依崔毖,随毖入辽东.毖之与三国谋伐廆也,瞻固谏以为不可,毖不从.及毖奔败,瞻随众降于廆.廆署为将军,瞻称疾不起.廆敬其姿器,数临侯之,抚其心曰:“君之疾在此,不在余也.今天子播越,四海分崩,苍生纷扰,莫知所係,孤思与诸君匡复帝室,翦鲸豕于二京,迎天子于吴会,廓清八表,侔勋古烈,此孤之心也,孤之愿也.君中州大族,冠冕之馀,宜痛心疾首,枕戈待旦,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且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但问志略如何耳,岂以殊俗不可降心乎!”瞻乃辞疾笃,廆深不平之.瞻又与宋该有隙,该阴劝廆除之.瞻闻其言,弥不自安,遂以忧死.[16]高瞻出身士族.当时之士族乃是诗礼传家,华夏文化之精华所在.他们连出身寒族的汉人都歧视,遑论胡人?在胡人成为华夏土地之新主人之际,他们的悲愤较诸普通汉人更深一层.尽管军事上抵抗不了胡人,他们在心理上却不会欣欣然与胡人为伍.高瞻作了慕容鲜卑的俘虏,实属无可奈何.但是,他却用声称有病的方式表达了不合作的态度,无疑是蔑视胡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慕容鲜卑国土之外,也能听到蔑视之声.公元347年冬,东晋御史俞归出使前凉,封张重华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假节事,曾与张重华有一段对话,就明白的说出了这种歧视:是时御史俞归至凉州,重华方谋为凉王,不肯受诏,使亲信人沈猛谓归曰:“我家主公奕世忠于晋室,而不如鲜卑矣.台加慕容皝燕王,今甫授主大将军,何以加劝有功忠义之臣乎!明台今宜移河右,共劝州主为凉王.(中略)”归对曰:“王者之制,异姓不得称王;九州之内,重爵不得过公.汉高一时王异姓,寻皆诛灭,盖权时之宜,非旧礼也.(中略)至于戎狄,不从此例.春秋时吴楚称王,而诸侯不以为非者,盖蛮夷畜之也.假令齐鲁称王,诸侯岂不伐之!故圣上以贵公忠贤,是以爵以上公,位以方伯,鲜卑北狄,岂足比哉!(中略)”猛具宣归言,重华遂止.[17]尽管俞归的一番劝说旨在安抚张重华,却把慕容鲜卑比作历史上的蛮夷,贬低和不屑,宣于言表.非常奇特的现象是,民族歧视在胡人的文化意识尚未觉醒的时候,并不是把胡族人推开,反而是使他们与汉族文化越靠越近.汉人的歧视,首先使胡不敢直面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一如那些在心理调查中的美国黑人孩子.具体表现就是禁止人们提到自己的族别“胡”字.当后赵君主石勒即位之后,“讳胡尤峻”,“号胡为‘国人’,有人谈及“胡”字便是杀身之祸.[18]这让人不禁想起清朝对建州女真历史讳莫如深的相似事例.这些行为看似胡人之自强自卫,实则反映了他们深深的自卑心理.据历史记载,一次一个胡人喝醉酒,乱闯宫禁,石勒震怒,责问为何无人阻止.守宫门的汉官冯翥“惶惧忘讳,对曰:‘向有醉胡乘马驰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石)勒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恕而不罪.”[19]冯翥慌惧中忘了回避“胡”字,该当罪责,可是族人不够文明实在让石勒自卑,无可奈何地赦免冯翥.这样的自卑心理通过胡族统治者在汉族士大夫面前所表现的羞惭可以看得更清楚:(石)勒以参军樊坦清贫,擢授章武内史.既而入辞,勒见坦衣冠弊坏,大惊曰“樊参军何贫之甚也!”坦性诚朴,率然而对曰:“顷遭羯贼无道,资财荡尽.”勒笑曰:“羯贼乃尔暴掠邪!今当相尝耳.”坦大惧,叩头泣谢.勒曰:“孤律自防俗士,不关卿辈老书生也.”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20]樊坦当着石勒骂羯人,不啻太岁头上动土,该是杀身之祸,可是,石勒却对他宽宏大量,固然说明石勒尊重汉族士大夫,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其族人的野蛮行为心知肚明,无法否认.最关键是,他觉得那些行为可耻,没有理由去反驳汉人的责骂.慕容廆劝降高瞻的一番话,虽然温良,却是同样心态的不同表现形式.以慕容廆之精明,不难体会出高瞻的歧视与对抗心态,故有“但问志略如何,岂以殊俗不可降心乎”之问.其用心之良苦,亦足可怜.当初,他拜见东夷校尉何龛时,曾刻意换装,也足见其敏感:帝嘉之,拜为鲜卑都督.廆致敬于东夷府,巾衣诣门,抗士大夫之礼.何龛严兵引见,廆乃改服戎衣而入.人问其故,廆曰:“主人不以礼,宾复何为哉!”龛闻而惭之,弥加敬惮.[21]虽然何龛对他的态度改变了,那只是被他的个人魅力所震慑,而对鲜卑人整体还是蔑视的.面对这么强大的舆论压力,胡人领袖自卑之极,在回护自己族人缺点的同时,也注意约束自己.前引石勒因汉人士人樊坦被胡抢掠,而“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就是一种姿态.慕容廆及其后人则努力提倡汉化,用汉人的法规和人伦道德约束自己,并模仿汉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十六国时期汉化最深的族群.这些实际的效果,不能不说有汉人歧视带来的心理压力所起的作用.进入华夏地区的胡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最后被汉民族所同化,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其间的原因是否象以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高级文化对低级文化的感召所起的作用,则尚待研究.但根据本文的考察,民族歧视对胡族汉化的催化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与感召的堂皇相距甚远.在后来的历史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相似的情况,但本文难以一一叙述.汉人的言与行是否合乎现代文明的标准、对胡人是否公平,均可进一步商榷,却的确不辱儒家“用夏变夷”的传统使命.[1]关于这一点,缪钺《略谈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一文有论述,请参考.文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省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0页.也请参考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36-65页.[2]“ One of the most tragic consequence of prejudice is that the targets of discrimination may eventually come to accept the stereotypes, resulting in lowered self-esteem, feeling of hopelessness, and even self-rejection. In some instances, as a defense against the negative features they perceive as part of their own identity, oppressed individuals may come to identify with those who oppress them.” Ronald R. Smith, Irwin G. Sarason and Barbara Sarason, Psychology: TheFrontier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2), 563.[3]同上.[4]《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43页.[5]《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序》,第2643页.[6]《晋书》卷五六《江统传》:“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第1533页.[7]同上,卷四九《阮籍传》附《阮孚传》,第1364页.[8]同上,卷一00《祖约传》:“初,狄有胡奴曰王安,待之甚厚.”第2627页.[9]同上,卷一0四《石勒载记》,第2708页.[10]参见谭其骧《羯考》,原载《东南日报》,1947年1月9日《历史与传记》副刊,后收入其文集《长水集》中.[11]《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第2648页.[12]《晋书》卷四七《本传》,第1322页.[13]《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第1529-1532页.[14]《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78页.[15]《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第2648页.[16]《晋书》卷一0八《募容廆载记》附《高瞻传》,第2812-2813页.[17]《晋书》卷八六《张轨传》附《张重华传》,第2244-2245页.[18]《晋书》卷一0五《石勒载记》下,第2735和2737页.[19]同上,2737页.[20]同上,第2741页.[21]同上,第2804页.。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成果。
(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鲜卑人迈入先进民族经济、 政治、文化体系的步伐,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 安定、文化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1)两个主要的人口迁徙: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和北民南 迁。 (2)三个阶段的民族交融:东汉至西晋初,北方游牧民 族内迁后,长城沿线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东晋十 六国时期,民族交融步伐加快;北朝后期,民族交 融出现高潮。
A. 发迹之地 C. 宗教信仰
都城 殷
长安 洛阳
定都的主要原因 土地肥沃 易守难攻 ▲
B. 军事需要 D. 推行改革
知识点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6. (2023·湖北恩施中考)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
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
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我国古代统一和分裂局面相互交替
【易错例题答案与解析】C 根据材料“先秦时期的民族
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统一帝国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 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可知,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成了
秦帝国的建立和大一统的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 融为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民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的历史 背景。(4分) 【答案】背景:鲜卑拓跋部仍保持鲜卑习俗;孝文帝
深受汉文化熏陶。(4分)
任务二【改革措施】
材料二
(魏主)今欲断(禁止) 魏主下诏:“魏之先
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 (祖先)出于黄帝,以土
南北朝时期的宗教状况分析
南北朝时期的宗教状况分析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时期,它的历史发展涵盖了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宗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南北朝时期的宗教状况进行分析,从儒、道、佛三派宗教的角度,探讨南北朝时期宗教的演变和发展。
一、儒家思想的崛起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是南朝梁代的魏徵和北朝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
魏徵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经学家和士人,他著作等身,主张“尊礼而论”、“南学北渐”,提出了“大同之治”的思想,提倡儒学的复兴和传播。
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大力倡导“学问不分南北”的思想,创办了官学、城学等教育机构,对于儒学的复兴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
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也导致了对佛教的争议和斗争。
此时,儒家思想主张“道德经权衡”,而佛教主张“灵魂大于肉体”,两者在价值观和认知观念上产生了冲突和分歧。
因此,在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与佛教之间一直处于竞争与磨合的状态。
二、道教的发展南北朝时期,道家学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王弼和陶渊明等。
王弼提出了“理气诚”、“阳明一如”等理论,强调“无为而治”,提倡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
陶渊明则主张“归根”和“悟道”,提倡“禅道合一”的思想,他的《归去来兮辞》对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家学说与佛教的关系也有所不同。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风雅,而佛教则主张个体完全去除世俗的束缚,寻求解脱和超脱。
两者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宗教思想的多元和复杂性。
三、佛教的传播与影响南北朝时期,佛教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南朝,佛教在刘宋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寺庙建筑。
北魏时期,佛教也在宫廷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不少贵族王公也转化为佛教徒,并建设大量的佛教寺庙。
佛教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与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政治权力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优秀课件
(3)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 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趋势,缓和了民族矛盾,为结束长期分裂局 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史料实证既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和评判历史的重 要能力体现。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北方民族大交融”为主题展开以下探 究活动。
材料一
左图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胡 人牛耕图》。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 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生活。他 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从畜牧 业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
C.鲜卑族
D.羌族
4.(2021宜宾)北魏孝文帝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
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此举的意图是
( A)
A.学习中原文化
B.避免思乡之苦
C.消灭鲜卑贵族
D.减少洛阳人口
5.小王同学在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
一历史事件应是
(B)
A. 游牧民族内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其原因。
表现: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原因:北方游牧 民族内迁,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
材料二 考古发掘——北魏元邵墓
墓址
墓志
墓中陶俑
墓址
墓志
墓中陶俑
陶俑头戴胡式风帽, 该墓位于洛阳老城东 墓志记载,元邵,字
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 北4公里,盘龙冢村南 子开,是北魏孝文帝
融
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北
魏 政 治 和 北 方 民 族 大 交
北 方 地 区 的 民 族 交 融
影响
(1)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 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为__隋__唐____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 基础。
17十六国与北朝
高效课堂 七年级上学期 历史导学案高效课堂 七年级上学期 历史导学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 第 17课 十六国与北朝【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十六国与北朝是跟东晋与南朝同时并存的北方政权【学习重点】:民族大融合,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学法指导】:在阅读,观察、讨论中感知历史,得出结论。
讨论法、问题导学法【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五胡十六国(阅读 86-87 页,回答下列问题) (A 级)北方民族内迁起兵反晋的民族有 , , , , 史称“ ”这些民族互相争夺,各立政权,其中最重要的有 个国家。
史称 (A 级)3、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逐渐放弃原先的 生活,学会了汉族的 开始过 的农耕生活 。
汉族原来流行席地而坐,到了北朝,高坐的 取代了汉族原有的坐具。
知识点二:前秦南伐与淝水之战(阅读 87-88 页,回答下列问题) (B 级)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 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A 级)2简述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B 级)思考探究:淝水之战中出现了哪些历史成语或典故?知识点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阅读88-89 页,回答下列问题)(A 级)1、北方的统一:北魏建立的时间 年,建立的民族 都城是(A 级)2、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A 级)3、北朝:北魏和由它分裂后而先后出现的四个王朝,统称为 。
【课堂检测】(B 级)1.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A.西晋建立B.魏灭蜀C.西晋灭吴D.曹操病故 (A 级)2.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①匈奴 ②鲜卑 ③蒙古族 ④满族 ⑤羯族 ⑥越族 ⑦氐族 ⑧羌族 A .①②③⑤⑧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⑦⑧ D 、①②⑤⑥⑧ (A 级)3.“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D 级)4.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A 、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 、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 、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B 级)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C 级)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综合思维导航】(D 级)7.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第 17 课《十六国与北朝》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五胡十六国,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情况。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两个阶段)3、理解:北魏统一、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情况。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具准备:《十六国与北朝》学案教学方法:五步三查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
我国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就是多民族融合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请你用两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请你用十分钟时间翻阅课本,完成基础知识和重点掌握两部分内容。
(一)基础知识1、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主要有5个民族,就是、、、、,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之后,这些民族互相争夺,各立政权,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个国家,史称“”。
2、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在的领导下,压制打击本民族的保守势力,重用汉人为丞相,学习汉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校,使前秦强大起来,并统一了北方。
3、年,率90余万大军南下伐晋,结果在中遭到惨败。
4、四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族的部强大起来,建立北魏,定都。
他们长驱直入中原,于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年的纷乱局面。
5、北魏帝时,把都城迁到了后,继续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
6、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这五个朝代统称为。
(二)重点掌握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第一阶段(冯太后)改革内容:(1),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贪污受贿者。
(2)实行,农民按分给田地,鼓励发展,按规定缴纳赋税。
(3)建立,以稳定社会秩序。
作用:这些改革措施,把北方各族的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二阶段(孝文帝)改革内容:(1)将都城从迁到。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多元化、交织复杂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
自晋朝结束以来,各个少数民族先后涌入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各个朝代中,有不少少数民族背景的皇帝,如北魏朱紫阳、北周宇文觉等,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各地的士人文化的交流,也包括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少数民族通过汉化,汉族通过异化,互相交流融合。
1、少数民族的汉化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汉化一般是指汉族文化向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散布的过程。
在南北朝时期,一些少数民族不断汉化,他们逐渐融入到汉族繁荣的国家中,拥抱了汉族文化,也渐渐融合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以北魏为例,朱紫阳是北魏的第二位皇帝,他的母亲是契丹族的人。
在其位统治期间,朱紫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使汉族文化发扬光大,契丹族文化也逐渐汉化,契丹族人口逐渐融入汉族大众中。
据统计,其统治时期契丹族人口不足3500人,如今已经形成世居南京、苏州、杭州等汉族地区的较大的少数民族社会。
2、汉族的异化异化,指的是汉族在与少数民族文化接触中,吸收其他文化,同时也改变为了一种与自己传统文化稍有差别的文化。
在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相互交流,不仅少数民族被汉化,同时汉族也异化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将其融合进自己的文化中。
我们可以从中国汉字中看出汉族异化的痕迹,南北朝时期,汉字发生了一些改变,例如“月”字变成了“肉+并”,这就是因为北方民族口音重,他们发音偏重“力”的音,将“月”字加了一个“力”的标记,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肉+并”。
二、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各种文化在不断交流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
这种文化融合不仅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南北朝时期各个朝代之间文化的交流。
华夷身份转换与北魏文化的正统认知探讨
华夷身份转换与北魏文化的正统认知探讨华夷秩序是汉族政权在“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华夷之防心理作用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建立稳固的政治文化壁垒,以隔绝外族入侵。
然而自魏晋以来,由于少数族在军事、政治、文化上的逐渐渗透,使得华夷身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及模糊性。
所谓“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就使华夷身份具有转换的可能。
即胡可以为汉,汉可以为胡,其标准在文化不在血统,[1](P.50)此问题经陈寅恪先生提出后,已获得学界普遍认可。
十六国政权为摆脱夷狄帽子,穿上华夏衣冠,进行了多方努力,正如罗志田所言,当时所谓的华夷身份,存在着“构建出的认知成分”。
[1]身处十六国后期,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亦不例外。
如何摆脱夷狄的帽子,穿上华夏的衣冠,实现身份之转换?如何在成为华夏之主的同时,构建文化正统的认知?成为北魏历代帝王必然面对之顽症。
[2]本文以北魏孝文帝为节点,通过考察北魏前期至孝文帝朝的政治言说方式,以及公文、实用文章、文学作品等内容中所反映的文化观念,试图揭示这一身份转变的脉络和轨迹。
一、北魏前期华夷身份认知的演进十六国时期的华夷观念较复杂,这与十六国的政治心理进程关系密切。
在十六国诸王尚未取得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时,往往以“夷”自称,不敢妄图中原,更不敢僭越礼号。
以石勒为例,当刘琨派遣张儒劝降石勒时,其劝降书中许诺欲给予石勒“总内外之任,兼华戎之号,显封大郡,以表殊能”[2](P.2715)之名号,同时又提出“自古以来诚无戎人而为帝王者,至于名臣建功业者,则有之矣。
”[2](P.2715)以此来劝其弃刘渊而投晋,石勒则以“事功殊途,非腐儒所闻。
君当逞节本朝,吾自夷,难为效”[2](P.2715)回复刘琨,意在表明自己与刘琨华夷身份的区隔明显,其中也不乏对刘琨口必称“夷”“戎”“胡”的不满和讽刺。
在此之前,石勒在试图吞并王浚的背景下,也以“小胡”自称:“勒本小胡,出于戎裔,值晋纲驰御,海内饥乱,流离屯厄,窜命冀州,共相帅合,以救性命。
北朝的儒家思想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
北朝的儒家思想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以及它对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影响。
一、北朝儒家思想的特点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儒家学派主要包括南朝刘宋的宗炳、北朝北齐的颜之推、梁的庾信等人。
这些儒家学者致力于研究经典,整理和解释儒家经典,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首先,北朝儒家思想强调人与天地的关系。
儒家学者认为人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应该遵循天地的规律来生活。
他们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
其次,北朝儒家思想注重修养和教育。
儒家学者认为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才智,才能成为仁者和君子。
他们提倡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视教育的学府。
最后,北朝儒家思想重视社会道德和伦理。
儒家学者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友善等各种社会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他们倡导忠诚、仁慈、礼仪等美德,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儒家思想对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影响北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仅限于道德伦理和社会关系,还延伸到南北朝时期的各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重要的意识形态基础。
北朝时期的统治者普遍借助儒家思想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以之为依据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儒家思想先后成为北魏、南朝梁、陈等王朝的国学,对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北朝儒家思想对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学府的兴起为培养新一代的士人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机会。
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也被广泛传播,儒家经典成为士人必修的学科,儒家思想对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影响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
儒家的道德规范成为文人雅士追求的理想,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表达展现了儒家思想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同时,在建筑领域,北朝儒家思想对传统建筑风格和布局也产生了影响。
《孔子研究》目录041019133322
《孔子研究》目录(2000年——2010年)·综合·儒家生态学基本观念的现代阐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胡伟希 00.1 儒学面临的挑战崔大华 00.1 儒学世俗化的现代意义蒋国保 00.1 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成中英 00.2 冲突、契合、互补优化——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唐凯麟罗能生 00.2 儒教经济伦理观念“差序格局”界论刘增合 00.2 中华人文精神之元典内涵试探潘立勇 00.2 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程梅花邹林 00.3 礼失求诸野:东汉后齐鲁文化在文艺领域的展现魏建贾振勇 00.3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景海峰 00.3 儒家文明论纲刘文英 00.4 孔子仁与礼的管理学诠释张增田 00.4 宋元明清儒家学派的类型蔡德贵 00.4 “让”的伦理分析吕耀怀 00.5 儒秘同源论张先贵 00.5 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王国良 00.5 孔孟仁孝观与宋儒的重医倾向徐仪明 00.5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陈启智 00.6 儒家文化与科学技术黄世瑞 00.6 终身教育理念的拥有与人文关怀的亟需——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论刘炳范 00.6 中国传统政治诸喻论张颂之 00.6 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陈来 01.1 传统的文化功能与主体的现实责任——以希尔斯的理论为参照樊浩 01.1 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的“和而不同”张光鸿 01.2 中国传统思维笼统说辨吾敬东 01.2 论儒学中“自由”的向度及其得失郑少翀 01.4 六艺、六经与素质教育钱钢 01.4 论孝传统的形成及现代际遇吴锋 01.4 中国古代父子疏离、祖孙亲近现象初探汪文学 01.4 中国的四大创新周桂钿 01.5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理论特质佘正荣 01.5 儒家的民本与人权李存山 01.6 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及其伦理龚群 01.6 绚丽之美与儒家美学观的内在矛盾魏家骏 01.6 道·言·智·境:中国哲学诠释学传统及其问题胡伟希 02.1 儒学是宗教吗?蒙培元 02.2 儒家对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思考崔文魁 02.2 “温良恭俭让”与行政决策王世明 02.3 德治及其中国路径的比较与反思——兼论原始儒学现代化的一种选择梁晓杰 02.3 儒家“六天”说辨析陈中浙刘钊 02.3 “全德之名”和仁圣关系——关于“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的思考白奚 02.4 传统宇宙观的崩溃与王国维早年的思想危机赵利栋 02.4 从“疑古”走向“正古”——试论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方向郭沂 02.4 儒学二重性: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赵吉惠 02.4 信用伦理及其现代解释万俊人 02.5 儒家诚信道德的现代转化鄯爱红 02.5 名士精神与汉魏之际孟子地位之沉浮徐国荣 02.5 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生命本体论刘士林 02.5 孔子文艺思想研究百年回顾刘绍瑾朱华英 02.6 20世纪《论语》散文艺术研究述评聂永华 02.6 20世纪中国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傅永聚韩钟文 03.1 当代东方儒学兴起的背景——东方文化与东方哲学刘宗贤 03.1 儒家社会学何以可能李英灿 03.1 评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与法律之关系的探索崔永东龙文懋 03.1 论理学对中国“画气”说的影响朱良志 03.2 六经图碑述考吴长庚 03.2 近二十年来十六国北朝儒学研究述评王华山 03.2 孔子对中华文明的五大贡献 王修智 03.3 “俭”的道德价值——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二吕耀怀 03.3 儒家的秩序的和平论蔡德贵 03.4 儒家真精神——“时中”董根洪 03.4 论儒家的管理哲学孙聚友 03.4 儒学与中国古代农学——从孔子反对“樊迟学稼”说起乐爱国 03.4 孔子质文说与汉代文家特质宋艳萍 03.4 由康有为论近代人道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张应凯 03.4 继承优良传统建设先进文化张树骅 03.5 “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颜炳罡 03.5 论儒家“孝道”原则与现代“人人共享社会”刘炳范 03.5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阐释董平 04.1 不是六艺胜似六艺——读《史记》与《论语》的学术关系陈桐生 04.1 《孔子家语》辨疑李传军 04.2 仁学与人类文明王国轩 04.3 孔学与全球化 周立升 04.3 和平、发展、合作──儒家文明在世界文明对话中的地位和价值 张立文 04.4 “中和”: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理性”丁原明 04.4 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李锦全 04.4 论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异化 马新 04.4 早期儒家品德伦理学与“孝”德 王云萍 04.4 《孔子家语》研究综述 张岩 04.4 论儒学基本原理与民主政治的兼容与接轨徐克谦 04.6 思想批判与心理承传——鲁迅与孔子张永泉 04.6 论儒家伦理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北宋理学家吕大临的思想的个案分析为例文碧芳 05.1 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构建滕玉成李文明 05.1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任现品 05.1 1996-2004年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新进展张亚宁 05.2 自本体与对本体:中西哲学的诠释学基础胡伟希 05.3 中西早期的“适度”思想及适用范围的扩展——从人间伦理到生态伦理王中江 05.3 如何推进儒教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的融合王晓朝 05.3 中国文化的苦恼意识与现代中国哲学唐文明 05.3 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环境保护李存山 05.4 感物言志说的再诠释邓军海 05.4 关于“儒家思想与科技的关系”问题田辰山 05.5 “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景怀斌 05.5 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全球价值单纯 05.6 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陈治国 05.6 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陈炎赵玉 06.1 和平之道即进化之道凯文·德拉图尔西蒙娜·德拉图尔 06.1 解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及其统一性钱耕森 06.1 古代小说中的孔子形象段庸生 06.1 孔子形象塑造之我见周峰 06.1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历史演化江守义 06.1 实用是儒学的优秀传统蔡德贵 06.2 儒家思想的内在特质朱进有 06.2 说“家”钱永生 06.2 从社会学合理性之主题和预设看儒家文化合理化的潜力陆自荣 06.3 “慎”的两个维度——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三吕耀怀 06.3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模型——“文化三层论”邓立先 06.3 孔子文献类型探析周洪才 06.3“吾日三省吾身”的境域高予远 06.3 《论语》书名新解——兼与敖晶先生商榷余群 06.3 孔子的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现代转化李锦全 06.4 儒家伦理人文主义生态之维及其现代回应牛庆燕 06.4 “六经”的内容、流传与古代文明研究江林昌 06.4 儒学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重要意义吴光 06.6 坚持和而不同构建和谐世界徐诚寿杨宾 06.6 论儒家天命信仰的特色单纯 06.6 论孔颜乐处殷明耀 06.6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杨柱 07.1 钱明“《王阳明全集》未刊佚文”句读正误陈清春张都爱 07.1 国学现代化与中国哲学史——几个方法论问题金春峰 07.2 原“仁”王艳勤 07.2 长春文庙祭孔的文化反思杨海龙楚燕洁 07.2 “实学”研究方法述评朱康有 07.2 儒家动物生态伦理思想新探田海舰 07.3 儒家关于营造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与启示贾岩 07.3 敦煌儒家文献的分类韩锋 07.3 敦煌《论语》写本S.3339校笺周文 07.3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差等——平等结构的特质及其消极影响易小明 07.4 谈季羡林先生的序跋王树英 07.4 儒家政治秩序的基本设计体系胡锐军 07.6 20世纪以来《春秋穀梁传》研究综述秦平 07.6 人生终极的理性自觉——儒家“命”的观念崔大华 08.2 《孔子家语》分卷变迁考张固也赵灿良 08.2 乡土经济伦理的传统特色探析王露璐 08.2 中国古代的客礼徐美莉 08.4 儒家道统与民族精神张允熠 08.5 也论儒教的历史与形态吾敬东 08.5 中国古代“趋时”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吴全兰 08.5 论大学之道的成德进路、体知基础及其当代意义胡治洪 09.1 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双向涵摄——儒家之仁对传统中国人的型塑王雅 09.1 儒家民本观的现实意义周桂钿 09.2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优先观徐克谦 09.2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两个原则程勇 09.2 论儒家“成物”思想杨胜良 09.3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探析——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陈业新 09.4 论中国古代邻里关系及其道德调节传统肖群忠 09.4 等级、本分与补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的结构和功能探析黄义英 09.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价值的现代审视栾爽 09.5 “礼”的自然法思想之探讨林丛林明 09.5 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与“名教”之关系周文玖 09.5 父兄的叮咛——宋人“字说”解析刘欣 09.6 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苗润田 10.1 儒家哲学中“知己”与“絜矩之道”的方法论意义龚建平宁新昌 10.2 关于“儒教”概念的考察及其思考杨义芹 10.4 三十年来老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韩国良 10.4 试论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陈尚胜 10.5 中国古代“忠义”内涵及其演变探析秦翠红 10.5 传统儒学对公平正义治国理念的双重效应李锦全 10.6 再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郭齐勇 10.6 孔子“父子相隐”思想的现代法律精神解读张本顺 10.6·笔谈·学习孔子思想心得董日臣 00.1 《论语》校证一则单承彬 00.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正诂王功龙 00.1 从几则文人笔下的商人形象说中国古代的商人与道德董伟 00.2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新解朱去非 00.2 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释读盖莉 00.3 《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章疏证俞志慧 00.3 子贡与孔子朱国华 00.3 《论语》“色难”新解裴传永 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傅允生 00.4 儒学与市场经济宋志明刘成有 00.5 自任以天下为重孙明君 00.6 《论语》学而篇首章易解唐文明 00.6 “耳顺”众解平议及我见王勇吴长城 00.6 先秦私学的纲领——《论语·学而》篇首章释义及其他张富祥 01.1 “宰予昼寝”新解杜贵晨杜斌 01.1 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杨朝明 01.2 关于《邶风·燕燕》的错简张剑 01.2 《论语》中的“利仁者”与“安仁者”的类型比较祝安顺 01.2 “九人”“十人”辨韩府 01.2 《春秋左传注》中关于“昭穆”的两条互相抵牾的注释李衡眉 01.2 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养生与宋明诸儒的读书治学活动李平 01.3 “贫而乐,富而好礼”校证单承彬 01.3 马融易学浅议张涛 01.4 读《易传》札记伏俊琏 01.5 《周易·涣》筮辞解周乾溁 01.5 应辩证地看待儒学的功能解光宇 01.5 《论语·子路》中“南人有言”之“南人”考孙以楷 01.6 关于《论语》中的两条注释张松辉 01.6 孟子以及儒家的“事天”说——评《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李申 02.2 何谓天?何谓苍天?——对陈詠明《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的回应之二李申 02.3 《论语》闲考三则马固钢 02.3 《论语》“侍坐”章考释辨析傅新营 02.4 关于宁武的“愚”——《论语》斟疑之三兼答瑞士胜雅律先生韩府 02.4 “矜而不争”考辨王功龙 02.4 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危机卢风 02.5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释义牛多安 02.5 论孔子对妇女是尊重而非轻视李惠钦 02.5 从先秦恋俗看孔子的出生杨军 02.6 孔子“生于空桑”民俗考论王政 02.6 孔子与瞽者蔺文锐 03.1 阙里考略黄立振 03.1 《论语·述而》“不保其往”辨徐前师 03.1 “宰予昼寝”正诂邵丹 03.2 “为己之学”——孔子之论“学”杨胜良 03.3 李翱论“诚”林耘 03.3 论孔子的“道德金律”之逆定律不可推何红斌王田葵 03.4 《论语》中的“诚”与“信”李现臣 03.4 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原始儒家的诚信观念唐文明 03.5 析“时中”在孔子生存境域中的魅力李智 03.5 皮锡瑞“年三十始治经”说辨误吴仰湘 03.6 诚与凿韩叔美 03.6 云南尊孔源流考杨知秋 04.1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别解曹海东 04.1 “老庄”并称始于《淮南子》辨正若水 04.2 明代曲阜孔庙缘何会有“梁祝读书处”陈金文 04.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探诂 张诒三 04.3 “沐椁”新解 蒋佩春 04.3 也谈“老子是殷商派老儒”解光宇 04.4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王修智 04.5 《易传》的圣人观及其他谭德贵 04.5读史二则王修智 05.1 论“和”为儒学之精义修建军 05.3 论儒家诗教原则的确立刘炳范赵歌东 05.3 简论纬书《河图》的小说特性聂济冬 05.3 儒教研究的理论意义李申 07.1 关系主义的儒教模式李向平 07.1 儒学与儒教之争辨析张荣明 07.1 从“三纲五常”看儒家的宗教性景海峰 07.1 儒教的类型特征加润国 07.1 《论语·先进》“小子”解陆忠发 07.4 《论语》“夫子矢之”之“矢”及相关问题徐前师 07.5 《论语》“色斯举”章辨析雷庆翼 07.6 《论语》“蓧”字解诂于智荣李立 07.6 儒家视角下的“民权”与“国权”李早 08.4 儒家文化:定位、定义与功用王钧林 08.5 儒家价值观中的“廉”刘东超 08.5 儒家的仁爱政治观与循吏文化林存光 08.5 抨酷政孔子择婿 俞荣根 08.5 《论语·先进》“小子”正解颜春峰 08.5 《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考辨张诒三 08.5 《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新诂李永 08.5 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丁鼎 08.6 刍议儒家的教化文化杨朝明 08.6 儒家生态文化的思想与实践乔清举 08.6 《论语》考辨三则朱翔非 08.6 孝:常情与变异唐凯麟陈仁仁 09.3 儒商文化的时代要求戢斗勇 09.3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书院郭齐家 09.3 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施忠连 09.3 《论语》训解释疑两则张诒三 10.2·比较研究与对话·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郭齐勇 00.4 劳动实践精神与人为践履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比较刘清平 00.4 血亲情理与道德理性的鲜明反差——孔子与苏格拉底伦理观之比较刘清平 01.1 儒家修养论与基督教修行论的比较研究叶蓬 01.4 《论语》郑玄与朱熹解释之比较匡鹏飞 01.4 儒家的道德人格是自律的吗?——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王云萍 02.1 从《五经正义》到《五经大全》——关于唐、明二代经学统一的比较秦学颀 02.1 儒法道治国方略比较研究吕明灼 02.3 《论孟古义》与《读四书大全说》的比较方光华 02.6 中西形而上学的异通发微宁新昌 03.1 从历代史志著录顺序的不同看《论语》《孝经》的经部地位窦秀艳 03.2 从自然之物到表现功能——先秦语言意识的发育及儒道比较王毅 03.4 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与中国的儒家、道家陈炎邓东 03.4 儒家的宗教性及其与西方基督教精神之比较牛冬梅 03.5 “知”“德”之辨——苏格拉底与王阳明比较研究田薇 03.6 《圣经》的上帝观与《论语》的天神观夏丽志 04.6 成于乐的圆成之境——论牟宗三的美学世界及其与康德美学的不同王兴国 05.1 “无”的领悟及中西形上学的一个向度——王弼与海德格尔的视域比较王中江 05.1 晚清寓华新教传教士的儒学观——以林乐知在上海所办《万国公报》为中心孙邦华 05.2 穆斯林学者眼中的儒教与孔子——回儒对话:基于文化自觉之上的文明对话杨文炯 05.2 孔子与苏格拉底言说方式辨正——与邓晓芒先生商榷讷言 05.4 海德格尔与老子关于“无”的对话聂中庆 05.4 传统与现代之间:犹太教改革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傅有德 05.5 康德、牟宗三对自由意志的解读歧异及中西人性论比较的伪公度性杨顺利 05.5 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季羡林 05.6 朱熹与王守仁的知行观胡小林 05.6 《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兼议“伪古文《尚书》”不伪郑杰文 06.1 孔子和柏拉图财富思想之比较研究魏悦 06.1 许衡对韩国曹南冥思想和人格的影响刘学智 06.2 汉末魏晋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郝虹 06.2 宗教对话: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核心课题彭国翔 06.3 中国和海外近邻文庙制度之比较孔祥林 06.3 圆融与机体——论方东美、程石泉二先生的核心思想俞懿娴 06.3 论蜀汉经学之嬗变——与两汉蜀地本土经学传统相比较焦桂美 06.3 中庸:一种古典的政治哲学精神——孔子政治哲学的精神追求马云志 06.4 北宋诸儒论孔子李祥俊 06.4 察识与涵养相须并进——张栻与朱熹交涉论辩管窥王丽梅 06.4 黄宗羲与孟子的政治思想辨析孙宝山 06.4 “义”“利”“害”观念的现代诠释——以叶适功利伦理学说为进路兼以朱学为基本参照麻桑 06.5 “存人”与“原人”——颜元《存人编》与宗密《华严原人论》思想比较研究陈坚 06.5 “色”与“礼”的关系——《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孟子·告子下》之比较曹峰 06.6 许衡与张载人性论的承接和诠释林乐昌 06.6 晚明至清代前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以顾、黄、王、袁等人为例陆宏英 06.6 试述孟子诠释思想本体论内涵——兼论中西诠释思想之异同李凯 06.6 中国古代立法文化精神溯源——关于先秦诸子立法理论的初步研究史广全 07.1 不同历史境遇下的中西和谐美学话语——儒家的“中和美”与古希腊的“和谐美”比较孟庆雷 07.1 实学与西学的互释——西学东渐的学术范式转换李志军 07.1 对葛瑞汉和陈汉生先秦哲学“理性”的考察刘玉宁 07.1 “回儒”与“西儒”之比较金刚 07.3 晚清传教士对孔子的认识——以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为个案胡瑞琴 08.1 论太虚人间佛教儒学化的特色欧阳镇 08.1 《论语》注解中的“公羊学”取向——刘逢禄《论语述何篇》和康有为《论语注》比较马永康 08.3 儒佛道“三教一家”的奥秘吕明灼 08.3 儒佛“孝”道观的比较陈坚 08.3 文道合一与诗乐合一——朱熹与邵雍文学本体论之比较程刚 08.5 汉晋间蜀地江东地区儒学的传播与地域性发展夏增民 09.1 儒道反阐释观之异同探析——兼与西方反阐释观比较韩模永 09.2 歌德,欧洲的孔子——再谈辜鸿铭眼中的歌德方厚升 09.4 对话哲学与《论语》的关系性君子观顾红亮 09.6 孔子与柏拉图论人际关系的比较杨豹 09.6 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意义[韩]宋荣培 10.1 基督教与儒家生态思想的似与同赵玉陈炎 10.1 在道儒之间:道教经典《太平经》政治伦理的儒家意蕴李广义 10.3 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洪修平 10.4 中西乌托邦观念:比较研究及文化启示张彭松 10.4 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兼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比较刘海龙 10.6·先秦·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廖名春 00.1 孔子美学的潜体系邓承奇 00.1 文野之辨——孔子关于文艺的基本思想辨正李旭 00.1 “以田赋”及孔子的道德考量朱代湘 00.1 初论《老子》与礼学在思维谱系上的家族相似扬举 00.2 “中”、“中庸”、“中和”平议雷庆翼 00.3 中庸:实现社会和谐的正确思想方法田广清 00.3 郭店楚简研究散论李存山 00.3 郭店楚简儒家乐论试探蔡仲德 00.3 略论郭店楚简《五行》思想丁四新 00.3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欧阳祯人 00.3 试论孔子的情商思想薛永武 00.4 “仁且智”与孟子的理想人格论杨海文 00.4 孟子周游列国年代考刘培桂 00.4 从孔子“生平的开端”看其“仁学”思想的实践本质邹元江 00.5 “述而不作”之于孔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王毅 00.5 孔子网络的基本特征及其资源效应裴蓉 00.5 《礼记》与《仪礼·丧服》经、传所载丧服制度之比较研究丁鼎 00.5 《论语·先进》“侍坐”章辨疑两则杨树森 00.5 《论语》中“束脩”一词释义商榷赵艳 00.5 仁是孔子理想社会关系的概括李蹊 01.1 孔子人道思想的结构钱永森 01.1 谈“子不语”谌中和 01.1 孔子高足学术大师——谈子夏的历史贡献徐鸿修 01.1 论子思的臣道思想席盘林 01.1 荀子批判诸子及儒家之学术检讨马育良 01.1 上古两大主导文化系统及其思想影响郑杰文 01.2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陈开先 01.2 论孟子对西汉今文经学的特殊贡献陈桐生 01.2 文化生成意义上的孟子仁政模式张实龙 01.2 《系辞》的儒家思想新论任俊华 01.2 《太玄》对“易”“老”的会通与重构周立升 01.2 论卦辞深层结构司马朝军 01.2 先秦儒家的义理开合与逻辑建构颜炳罡刘光本 01.3 从理想到现实——论孔孟荀韩“仁”“义”“礼”“法”思想之承接张京华 01.3 从《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论的形成理路丁为祥 01.3 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王杰 01.4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对“仁”的新认识杜豫 01.4 《论语》“色”的意义的现象学分析厉才茂 01.4 老子与孔子语言观之比较刘永凯 01.4 孔子对鬼神的怀疑和否定郭瑞祥 01.4 孔子的殷宋情节陈连敏 01.4 试论孔子“信”伦理观念的教育价值李保强 01.5 论先秦儒家的生命价值观陈川雄 01.5 帛书《易经》与西周法制崔永东 01.5 荀子美学思想研究马征 01.6 《周易》时的哲学发微王新春 01.6 《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较研究许抗生 02.1 《太一生水》与先秦儒家性情论欧阳祯人 02.1 论老子思想的历史发展晁福林 02.1 关于郭店楚简《缁衣》篇的两处异文杨泽生 02.1 孟荀学风之比较张小稳 02.1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上博藏简《性情论》陈来 02.2 关于《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篇名与作者彭林 02.2 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廖名春 02.2 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单承彬 02.2 《周易》的生存智慧与中国家训文化尹旦萍 02.2 《易传》的哲学体系与《乐记》的文艺理论体系赵东栓 02.2周代“男女有别”和“夫妇有别”的方方面面赵东玉 02.2 论《周易》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影响李平 02.3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黄玉顺 02.4 保民而王:一个充满温情的王政话题马育良 02.4 试论荀子对告子人性论的继承与扬弃李晓春 02.4 西周卿大夫之“德”释论张怀通 02.5 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论杨朝明 02.5 简帛《五行》新探——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梁涛 02.5 先秦儒道死亡思想之比较靳凤林 02.5 孔子与《易经》——马王堆帛书《易》之经传中的新发现程石泉 02.5 试论《仪礼》的作者与撰作时代丁鼎 02.6 逆性与顺性——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紧张周炽成 03.1 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陈东 03.2 竹简《文子》新探王三峡 03.2 郭店楚简《语丛》丛释连劭名 03.2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评述聂中庆 03.2 孔子之思的美学意义刘旭光 03.2 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金尚理 03.2 试论荀子哲学的特质及其对儒家道统之意义路德斌 03.2 《孔丛子》中的“孔子诗论”李存山 03.3 上博简孔子《诗论》“仲氏”与《诗·仲氏》篇探论——兼论“共和行政”的若干问题晁福林 03.3 楚竹书《孔子诗论》中“邦风”及“夏”之名称意义蔡先金赵海丽 03.3 孔子论《诗》与上博简《孔子诗论》之比较曹建国 03.3 儒家成德精神动力的心理学分析景怀斌 03.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试解——“君子”现象分析唐子奕 03.3 通以显体——从老庄道论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学说李景林 03.3 谈先秦时期的“诵”伏俊琏 03.3 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说问题冯浩菲 03.4 孔子“忠”的意义及其当代价值孔祥林 03.4 “美是顺乎‘天性’的发展”献疑周淑萍 03.4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臆解何中华 03.5 孟荀的“性—情”结构论及艺术本体性盖光 03.5 “皇帝”称号与先秦信仰崇拜周新芳 03.5 孔子所述吕望氏名身世辨析刘信方 03.5 今本、帛本、汉唐本《系辞》异同考——并论帛本《系辞》胜于今本《系辞》刘大钧 03.5 试论《论语》文学表现的诗化特征王志民 03.6 “大同小康”之论非关孔子辨裴传永 03.6 试论孟子仁政与孔子德政之异同程梅花 03.6 《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郭沂 03.6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解义李学勤 04.1 试论楚简《鲁邦大旱》篇的内容与思想廖名春 04.1 早期儒学语境中的“时”范畴析解张军 04.1 由上博简《诗说》的体例论其定名与作者江林昌 04.2 楚竹书《孔子诗论》“类序”辨析吕绍纲蔡先金 04.2 《论语》与《孔子诗论》的学术联系与区别陈桐生 04.2 《孔子诗论》与春秋时期诗学观念之比较张明华 04.2 “四始”新证李锐 04.2 《论语》:一种可能的情感解读马育良 04.2 《论语》篇序传刘纯泽 04.2 孔子“欲居九夷”探析郭墨兰 04.3 孟子“以意逆志”说考论 周光庆 04.3 易道象数之维的图式结构 倪南 04.3 儒家智者的逻辑——析荀子正名论 孙中原 04.3 关于孔子梦见周公的几个问题 刘文英 04.4 孔子识“鸟”、观“鸟”及其他刘康德 04.4 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 于龙斌 04.4 商鞅礼学思想研究 陆建华 04.4 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唐凯麟陈科华 04.6 孟子论牛羊之别新解彭锋 04.6 西周初期人文意识与历史观念的转变及其意义李建 0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响——以十六国时期为中心1(2007-11-26 16:37:41)转载▼春秋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频繁侵扰中夏,以至于迁入华夏领地。
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华夷之防”,一是“用夏变夷”。
当胡人未入侵之前,华夏族要用军事手段抵御他们;而如果胡人已经侵入华夏,则当努力教化,使其接受汉文化。
[1]自东汉以降,《春秋》公羊一派流行,华夏正统意识再次强化。
但那时中国并没有真的亡国,士人们的心态还算平和。
到了西晋末年,所谓“五胡乱华”赶走了汉人的政权,在北方建立起胡人的政权,乃春秋之后第一次。
在胡人统治下,汉族士大夫的心态不再平和,充耳不绝的是谩骂之声。
这些谩骂看似简单,其实是汉人歧视胡人的特殊表现形式。
听起来难以被胡人接受,实际上对胡人是极大的心理压力,起了催化胡人汉化的作用,与儒家的“用夏变夷”传统暗合。
本文即尝试探讨此历史现象,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心理影响的作用,歧视和偏见会迫使被歧视者向歧视者认同:偏见所造成的最大悲剧是,被歧视一方往往最终接受成见,产生妄自菲薄,失望,以及自卑心理。
在某种程度上,为了去掉他们自认为是自身形象中的消极因素,被歧视者也许会向歧视者认同。
[2]关于这个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夫妇在四十年代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
他们给一个黑人学前班的孩子两个布娃娃,一个是黑娃娃,一个是白娃娃,然后请孩子们指出哪个娃娃象自己。
结果,选择白娃娃大人数大大多于选择黑娃娃的。
同一次实验则在三到十岁的黑孩子中进行。
问他们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个娃娃好?三分之二的黑孩子回答,白娃娃好,所以更喜欢白娃娃。
[3]我们知道,四十年代的美国,正是种族歧视十分盛行的时代。
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黑人,甚至觉得白人比黑人好正好说明黑孩子在歧视的环境中产生了极深的自卑心理。
尽管人们也许还没有调查清楚其中的详细原因,歧视和偏见会引起种族认同感的降低,进而被同化,却是个客观的事实。
回头看中国历史,汉族对胡人的歧视在胡人汉化的过程中,也起过很大的作用。
汉人歧视胡人由来已久。
“古者帝王乃生奇类,淳维,伯禹之苗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餐羶饮冲(查),而震惊中域,其来自远。
天未悔祸,种落弥繁。
其风俗险诐,性灵驰突,前史载之,亦已详备。
”[4]这是唐人写的文字,却总结了之前千百年汉人对胡人的总体态度。
所谓“反首衣皮,餐羶饮冲”“风俗险诐,性灵驰突”,无不表现汉人居高临下,不把胡人当作人格平等群体的歧视心态。
古代的汉人得益于农业的稳定性,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游牧民族则时聚时散,逐水草而居,缺乏积累。
相较之下,游牧民族的文明显得很低下,很简陋。
所以,汉族人一直骄傲自己的文化,而拒胡人于千里之外。
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流即是坚持“华夷之防”,所以“尊王攘夷”成为当时的口号。
“华夷之防”在西晋以前都算成功。
唐人总结了古往今来的防法:轩帝患其干纪,所以徂征;武王窜以荒服,同乎禽兽。
(中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此言能教训卒伍,整齐车甲,边场既伏,境内以安。
然则燕筑造阳之郊,秦堑临洮之险,登天山,绝地脉,苞玄菟,款黄河,所以防夷狄之乱中华,其备豫如此。
[5]孔子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激励了很多代人抗击外来侵略。
进入秦汉时期,汉人多次打败北方胡人,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建立过赫赫武功。
汉人的民族自豪感达至顶峰。
到东汉时期,更是产生了一套理论,这便是当时流行的《春秋》公羊学理论。
然而,东汉时期的胡汉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请求保塞,得到东汉朝廷允许。
国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住。
匈奴败散之后,蒙古草原被鲜卑人占领。
但是,鲜卑人也只维持了几十年的统一,便四分五裂。
草原上的纷争局面使很多部落失去安全感,纷纷逃入长城以内。
这些部落不仅有匈奴和鲜卑,还有别的民族,诸如丁零,羯族,等等。
到西晋时期,胡人已经遍布北方各地,关中地区尤其众多。
当时人江统在其著名的《徙戎论》中惊呼,“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6]胡族大量内迁,一方面说明当时中国处于强盛时期,但另一方面,汉人势必面临新的难题:该如何保持“华夷之防”?而似乎当时的胜利除了助长汉人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文化自豪感,甚至身份的高贵感以外,并没有认真考虑“用夏变夷”的传统责任,更不懂得如何从正面去“教化”胡人。
因此,在对待因败散而内迁的胡人之际,自然搬出了歧视和欺压的手段。
在胡人民族意识尚浅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些歧视性的手段造成了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但自卑,而且积极认同汉族文化。
东汉三国时期汉族的歧视和欺压且不论,在西晋时期,内迁胡人成为汉人奴隶的例子就不止一个。
譬如,西晋文人阮孚,乃其父阮咸之婢所生。
因为此婢是胡人,阮孚出生后,其姑取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于上楹”的典故,为他取字为“遥集”。
[7]晋代名将祖狄也有一奴,名叫王安,是羯族人。
虽然由于个人的修养,祖狄善待此奴,并放他回北。
但在当时人的观念中,王安应该是身份低下,没地位,不自由的。
[8]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经历便是明证:太安中,并州饥乱,勒与诸小胡亡散,乃自雁门还依宁驱。
北泽都尉刘监欲缚卖之,驱匿之,获免。
(中略)会建武将军阎粹说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
腾使将军郭阳,张隆虏群胡将诣冀州,两胡一枷。
勒时年二十余,亦在其中,数为隆所殴辱。
(中略)既而卖与茌平(山东今县)人师欢为奴。
[9]石姓人来自西域的石国的羯人,是标准的胡人。
[10]以后来冉闵反赵进入长安,汉族人见高鼻深目者皆杀的情况看,石勒该是白种人。
换句话说,他与汉人不仅民族不同,连种族也相异。
他进入中国境内以后,沦为奴隶,没有迁徙的自由。
逃难到外地后,外地官员可以捉拿他,卖掉他。
在旅途中,他和同伴还被上了枷锁,而且是“两胡一枷“。
其被奴役之程度,较之汉人奴隶,要深得多。
除了这些私人的养奴例子之外,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也经常派发胡族部落兵役。
比如匈奴人就是如此,所以他们造反的时候,曾大声疾呼“晋为无道,奴隶役我!”[11]从这个意义上讲,胡人部落也是集体的国家奴隶。
说明内迁的胡人在汉人为主体的社会中,一直处于最低贱的阶层。
如果说东汉以前汉人眼里的“夷狄”只是那些离自己很远的族群,胡人内迁以后,“夷狄”就成了自己的邻居,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表现得更加触目惊心。
汉族文人的文字和语言中充满了对胡人的歧视色彩,时时可闻驱逐之声,比身体的虐待还严酷。
晋御史中丞傅玄曾上书,曰: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
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
[12]江统也撰《徙戎论》,建议摒除胡人,曰: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以其语言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略)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
弱则畏服,强则侵叛。
虽有圣贤之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导,而以恩德柔怀也。
(中略)故匈奴求守边塞,而侯应陈其不可;单于屈膝未央,望之议以不臣。
(中略)夫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上。
(中略)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而因其衰蔽,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
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
(中略)故能为祸滋扰,暴害不测。
[13]从这两条史料可见,在汉晋时期,汉族士人对内迁胡人之“不轨王道”忧心忡忡,必欲摒除之而后快。
虽然他们所说胡人的“不轨”行为的确伤害到晋朝百姓,但从他们的文字不难体会出蔑视和仇恨之意。
普通的汉族百姓与胡人更是由于语言不同,风俗不同,常常发生冲突。
《后汉书 . 西羌传》记载:建武九年,隗嚣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
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
”[14]这段话所述乃东汉的情形,到了西晋情况只会更糟。
汉人士人和百姓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固然是胡汉文化冲突所致,也未尝不是汉族厌恶和歧视胡人之心理作祟。
在胡人一面,面对汉族从上而下的歧视和欺压,则是“穷恚无聊”,“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再加之他们对汉族社会的种种规矩法度不能适应,反抗的干柴早已备下,只欠火种。
西晋末年,匈奴刘氏率先振臂一呼:“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中略)。
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15]内迁胡人纷纷响应,很快推翻了西晋政权。
胡人在长安建立了第一个自己的政权——汉,后来改名“赵”,史称“前赵”,以区别于后来建国的另一个以赵为王朝名的胡人政权。
胡人在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消除汉人的歧视和敌对态度。
相反,胡人在华夏土地上建立政权,对于固执“华夷之防”的汉族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其震惊,恐慌,羞辱,沮丧,悲痛,仇恨,等等复杂的心情,可以想见。
汉人在军事上的溃败,使华夷之间的政治地位迅速改变,“华夷之防”荡然无存。
在这样的条件下,汉人自然而然拿起了心理武器。
心理武器有两种,一是居高临下的鄙视,另则是采用激烈言辞,抨击所谓野蛮行为。
这两种方式,无论是留在中原的汉人,还是逃到河西,江南,东北的汉人当中,都可见到。
投奔了胡人,不便咒骂的汉人,应该都采用了不合作的方式表示胡人的鄙视:高瞻字子前,渤海蓨人也。
(中略)光熙中,调补尚书郎。
属永嘉之乱,还乡里。
(中略)乃与叔父隐率数千家北徙幽州。
既而以王浚政令无恒,乃依崔毖,随毖入辽东。
毖之与三国谋伐廆也,瞻固谏以为不可,毖不从。
及毖奔败,瞻随众降于廆。
廆署为将军,瞻称疾不起。
廆敬其姿器,数临侯之,抚其心曰:“君之疾在此,不在余也。
今天子播越,四海分崩,苍生纷扰,莫知所係,孤思与诸君匡复帝室,翦鲸豕于二京,迎天子于吴会,廓清八表,侔勋古烈,此孤之心也,孤之愿也。
君中州大族,冠冕之馀,宜痛心疾首,枕戈待旦,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
且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但问志略如何耳,岂以殊俗不可降心乎!”瞻乃辞疾笃,廆深不平之。
瞻又与宋该有隙,该阴劝廆除之。
瞻闻其言,弥不自安,遂以忧死。
[16]高瞻出身士族。
当时之士族乃是诗礼传家,华夏文化之精华所在。
他们连出身寒族的汉人都歧视,遑论胡人?在胡人成为华夏土地之新主人之际,他们的悲愤较诸普通汉人更深一层。
尽管军事上抵抗不了胡人,他们在心理上却不会欣欣然与胡人为伍。
高瞻作了慕容鲜卑的俘虏,实属无可奈何。
但是,他却用声称有病的方式表达了不合作的态度,无疑是蔑视胡人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慕容鲜卑国土之外,也能听到蔑视之声。
公元347年冬,东晋御史俞归出使前凉,封张重华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假节事,曾与张重华有一段对话,就明白的说出了这种歧视:是时御史俞归至凉州,重华方谋为凉王,不肯受诏,使亲信人沈猛谓归曰:“我家主公奕世忠于晋室,而不如鲜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