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

合集下载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张元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摘要:本文按照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撞、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碰撞/交流/汉化/士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华夏文明的承启和发展显示出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此时期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使中原地区呈现出民族杂糅的局面,并形成各族之间交融的现象。

再加之继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相对低迷,同时又是在老庄学说之上形成的玄学及本土宗教——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间冲突碰撞、借鉴交流并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华夏文明在这种异族文化和外来宗教的冲击之下,显示出巨大的张力,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

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

故此,史学工作者对此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总结。

并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突碰撞、交流、汉化、融合,结合研究成果状况进行综述。

一、冲突碰撞关于这一方向的研究重心学界都将其集中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与碰撞,并指出胡、汉两者之间的冲突其实质上是“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又由此引出民族心态和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刘晓明、黄小荣《魏晋胡汉文化习尚比较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理性因素》(《争鸣》1989年第5期),作者试图通过对魏晋时期胡汉文化习尚的比较,及其冲突的文化诠释,进而说明体现在文化习尚背景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古代那种具有明显缺陷的理性文化的影响,正确评估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纠偏作用。

提出文化习尚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指出胡汉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它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

儒家与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研究

儒家与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研究

“天人合一”原则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 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儒家思想主要概念
“五常”
“三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中的五种 基本道德准则。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 常即仁、义、礼、智、信。
“四维八德”
“天人合一”
四维即礼、义、廉、耻,八德即忠、孝、仁 、爱、信、义、和、平。
儒家思想对中国教学方法的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 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了中国教育,使得中国教育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培 养。
儒家思想还强调“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这种教学理念影响了中国教育,使得中国教育注重互动和交流。
02
儒家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
儒家思想始于孔子,他提出了“仁”和“礼”的 核心思想,为儒家学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转型阶段
在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天 人感应”理论更是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 同时,儒、道、墨成为汉代三大思想流派。
发展阶段
历经孟子和荀子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逐渐形 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开始对中国的社会和文 化产生影响。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仅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国 的影响,未能全面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
用。
对于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需要 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
对于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需要进 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和
作用。
研究结论的推广与应用
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推动了以德治国的理念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并且盛行,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魏晋南北朝的儒家理论,却比较滞后。

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现一位儒学大家。

除了在无神论方面有所发展外,在哲学本体论上,却无多大进展。

范缜虽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的质用观,具有体用论的意义,但没有展开充分的论述。

比之先秦两汉的哲学,并没有前进多少。

比之佛道的本体论,落后了一大截。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被打破独尊地位,处于衰落之中,但是儒学的传统并没有中断。

正因为这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以及之后的隋唐儒学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成为上承两汉经学,下启宋明理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学术地位两汉经学流弊很多,形式繁琐,内容驳杂,及至魏晋,便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玄学。

对于玄学,一般看作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但并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学中的重要地位。

玄学的发展借助于两汉经学,王弼注《周易》,释《论语》,何晏作《论语集解》等等,都是玄学家们为经学玄学化所作的努力。

儒家的主要经典《周易》与《老子》、《庄子》被并称为三玄。

玄学讨论的有无、本末问题,虽然来自老庄,但与《易传》思想关系密切。

儒家思想在魏晋玄学时期有重要发展,它一扫两汉经学的繁琐芜杂,剔除了经学的天人感应说等神秘成分,使抽象思维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魏晋南北朝隋唐虽是儒家文化处于低谷衰落的一个时期,但不代表具体在民族思想方面也毫无建树。

相反,这一时期由于是我国各民族大迁徙和融合的时期,且经常处于群雄割据、汉族与少数民族所建政权鼎立并存的状态,因此,注定了儒家民族思想在这一时期有着巨大的飞跃与提升,值得我们认真的反思与研究。

一、江统及其《徙戎论》江统,字应元,西晋末年人,是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

时,匈奴、鲜卑、氐、羌等族不断内迁,并在归附的名义下,大批进入中原,与当地汉族杂居。

由于文化习俗及民族利益诉求的差异,人居内地的少数民族时常与汉族政权发生冲突,如:公元294年,匈奴人郝散起兵攻上党:公元296年夏,其弟郝度元又起兵反晋;同年八月,氐族首领齐万年又率领氐、羌人民,进围泾阳,并威慑关中。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

37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朱 大 渭 内容提要:儒家“用夏变夷”和“协和万邦”,乃是指导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进步思想。

十六国北朝各族统治者自觉地实践儒家的民族理论,从而表现出在当时民族融合复杂形势下的众多趋同性。

10多个少数民族一千多万人口融入汉族后,对我国中古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巨,因而隋唐以后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

关键词:用夏变夷 汉化胡化 趋同性 关中本位 三教圆融一、关于儒家民族观我国自先秦到明清,周边及北方南下的少数民族与华夏和汉族的同化与融合,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颇为深巨。

因而古代先哲对此给予极大的关注,其中尤以儒家为显著。

关于儒家民族思想,不少史家多强调其“夷夏之防”、“尊王攘夷”之说。

其实,这是儒家针对华夷矛盾尖锐时,夷狄侵扰中夏的现实提出的。

我们应当对儒家民族思想体系作全面的理解,尤其是要揭示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以利于借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康有为在《论语·八佾》注中阐述孔子的夷夏观时曾说:“故夷狄而有德,则中国也;中国而无德,则夷狄也。

”他在《论语·子罕》注中又说:“其始夷夏之分,不过文明野蛮之别。

故《春秋》之义,晋伐鲜虞则夷之,楚人入陈则中国之,不以地别,但以德别,若经圣化,则野蛮进而文明矣。

”康氏对孔子夷夏关系说的诠释,深得其底蕴。

《春秋公羊传》把古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夷夏关系也不同。

据乱世,“内其国而外诸夏”;升平世,“内诸夏而外夷狄”;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①这是说,夷夏处于平等地位,其地域可以相互转化。

故国学大师章太炎指出:“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①《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解诂》。

先秦儒家常把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以立论其礼乐兴衰,德政兴废,以及夷夏关系等见解。

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

”①其实,孔子民族思想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二)汉朝:
【思考】结合史料指出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的影响?
材料: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 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 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 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 备。……西方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 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 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 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代北京城平面图
(八)明朝: 2.边疆管理:
西北: 设赤斤蒙 古、沙州、 哈密等卫
西藏: 敕封僧俗领袖: “王”“法王”
建立都司 (乌思藏都司) 贡赐、茶马贸易
西南: 设土司
东北: 设都司、卫、
所 (奴儿干都司)
防御: 修长城设九边 开放马市贸易
一、包容交流,多元一体——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八)明朝: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长城的“用险制塞”和“民族交流”
契丹族——辽 党项族——西夏 女真族——金
仿宋建制 庆历和议
南北面官 澶渊之盟
榷场贸易
绍兴和议 隆兴和议 嘉定和议
(七)元朝:
1.民族政策: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四等人制)。
2.边疆管理: 材 料 : 吐蕃既服,世祖携喇嘛八思巴而归,即位以后,尊为国师,号为“大宝法
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都护由汉人担 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 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 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匈奴分为南北两 部,南匈奴内迁, 逐渐汉化。
8 9 年 ,窦 宪 破 北匈奴之战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四部分内容通过论述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施及结果,凸显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316年,西晋灭亡,国家重新陷入分裂。

北方进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后经十六国和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彼此攻战,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民族交融向前发展。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民族习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

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如何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境内充满民族矛盾。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史事及北方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措施,并能够正确评价其改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结合史料,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嘉峪关魏晋墓“吃烧烤”砖画及烧烤美食图片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烧烤吗?但你有没有想过,烧烤这项美食也是民族交融发展下的产物呢?其实最开始时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的烹饪方法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习俗,但是他们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在火上烤熟,加盐就可以了。

4.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 B )8.下图所示为甘肃魏晋墓出土的壁画,画中女子将种 子撒入地中,男子手执铁农具进行培土。该画可用于研究 A.人口持续南迁 B.民族交流交融 C.农耕文明初现 D.海外贸易兴盛
·历史
( B )6.下面表格中皇帝名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朝代 北魏
尊号及皇帝名
在位期间 年号
献文帝拓跋弘
天安 皇兴
孝文帝元宏
延兴 承名
公元纪年
466—467 467—471 471—476
476
A.军事政变,朝代更替 C.北方战乱,政权并立
B.改用汉姓,实行汉化 D.江南开发,经济发展
·历史 【解析】 根据材料从“献文帝拓跋弘”到“孝文帝元宏”可知,表格中 皇帝的姓由拓跋变为元。孝文帝在位时,进行了改革,采取了 一系列汉化措施,规定采用汉姓,拓跋改为元等,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交融,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改汉 姓措施,不能体现军事政变,也没有涉及北方战乱,更没有反 映江南开发,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历史
·历史
一、淝水之战 1.背景: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把 北方 主要的15个政 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其中__氐___ 人苻氏建立的 前秦 逐渐强盛,一度 统一 了北方。
·历史
2.概况:383年,前秦 苻坚 发动了旨在统一全国的战争。 由于战术错误,前秦初战失利后,苻坚草木皆兵,开始有所 畏惧。秦、晋两军隔 淝水 对峙。决战前,晋军要求前 秦后退, 以摆开战场决战。秦军答应后退,不料一退便阵 脚大乱。晋军乘机进攻,打败秦军。 3.影响:淝水之战后, 前秦很快瓦解 灭亡 , 北方 再 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题库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题库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表现: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秦始皇本人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________”答案:焚书坑儒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暴政在政治上主要体现为严刑峻法,大兴土木以修建陵墓,甚至反复巡游和封禅,在思想文化上主要体现为实行文化控制——“焚书坑儒”。

2、代表(1)儒家:战国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

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________”;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___。

(2)道家:代表是________,崇尚________。

(3)阴阳家:以________为代表,提出“________”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墨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主张“________”“非攻”,还提出了“________”的政治主张。

(5)法家:________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________的政治思想。

答案:仁政隆礼重法庄子逍遥自由邹衍相生相胜墨子兼爱尚贤韩非子中央集权解析:根据所学可得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主要有(1)儒家:战国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

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提出“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5)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世官制的选官标准是血缘,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主要是品行和才学,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声望,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由此可知C项正确;ABD项对应有误,不符合题意,排除。

华夷身份转换与北魏文化的正统认知探讨

华夷身份转换与北魏文化的正统认知探讨

华夷身份转换与北魏文化的正统认知探讨华夷秩序是汉族政权在“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华夷之防心理作用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建立稳固的政治文化壁垒,以隔绝外族入侵。

然而自魏晋以来,由于少数族在军事、政治、文化上的逐渐渗透,使得华夷身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及模糊性。

所谓“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就使华夷身份具有转换的可能。

即胡可以为汉,汉可以为胡,其标准在文化不在血统,[1](P.50)此问题经陈寅恪先生提出后,已获得学界普遍认可。

十六国政权为摆脱夷狄帽子,穿上华夏衣冠,进行了多方努力,正如罗志田所言,当时所谓的华夷身份,存在着“构建出的认知成分”。

[1]身处十六国后期,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亦不例外。

如何摆脱夷狄的帽子,穿上华夏的衣冠,实现身份之转换?如何在成为华夏之主的同时,构建文化正统的认知?成为北魏历代帝王必然面对之顽症。

[2]本文以北魏孝文帝为节点,通过考察北魏前期至孝文帝朝的政治言说方式,以及公文、实用文章、文学作品等内容中所反映的文化观念,试图揭示这一身份转变的脉络和轨迹。

一、北魏前期华夷身份认知的演进十六国时期的华夷观念较复杂,这与十六国的政治心理进程关系密切。

在十六国诸王尚未取得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时,往往以“夷”自称,不敢妄图中原,更不敢僭越礼号。

以石勒为例,当刘琨派遣张儒劝降石勒时,其劝降书中许诺欲给予石勒“总内外之任,兼华戎之号,显封大郡,以表殊能”[2](P.2715)之名号,同时又提出“自古以来诚无戎人而为帝王者,至于名臣建功业者,则有之矣。

”[2](P.2715)以此来劝其弃刘渊而投晋,石勒则以“事功殊途,非腐儒所闻。

君当逞节本朝,吾自夷,难为效”[2](P.2715)回复刘琨,意在表明自己与刘琨华夷身份的区隔明显,其中也不乏对刘琨口必称“夷”“戎”“胡”的不满和讽刺。

在此之前,石勒在试图吞并王浚的背景下,也以“小胡”自称:“勒本小胡,出于戎裔,值晋纲驰御,海内饥乱,流离屯厄,窜命冀州,共相帅合,以救性命。

4.19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9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
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
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
《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
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
侧重追寻迁都的 A. 政治因素 C. 军事因素
B. 文化因素 D. 环境因素
,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 之。”
当加降黜。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
——摘编自《北史》通鉴》
(2)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两项改革措施?(2分) 【答案】措施:说汉语、改汉姓。(2分)
任务三【改革人物】
材料三 孝文帝的南迁并不仅是首都的迁移,而是以
迁移首都为手段、契机,进行了一场自觉地融入汉族
的重大改革。尽管孝文帝33岁过早离世,中国历史上
我国古代统一和分裂局面相互交替
【易错例题答案与解析】C 根据材料“先秦时期的民族
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统一帝国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 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可知,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成了
秦帝国的建立和大一统的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 融为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 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 2022版课标 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 展的意义
学习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主概念: 北朝政治和北方 民族大交融 子概念: 1. 淝水之战 2. 北魏孝文帝改
北朝
北 方 地
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__大__

4.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B.江南的开发
C.科技的进步
D.民族的交融
思维提升突破 6.(2024·广东珠海三模)《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 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 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 C ) A.成就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B.激发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C.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 D.加速了南北的统一进程
北方。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和②__东__晋____。 经过:前秦南下进攻东晋。
结果:前秦战败,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战争特点:③__以__少__胜__多____。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
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政 治 和 北 方 民 族 大
11.(2023·广东江门期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的一 脉相承,又是新时代的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秦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各民族在日益增强 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A.自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养深厚
B.消除了改革阻力
C.注重文教事业
D.完善了政治制度
4.(2024·广东湛江模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颁布了一系列诏 令 : “ 诏 禁 士 民 胡 服 ”“ 断 诸 北 语 , 一 从 正 音 ”“ 葬 河 南 , 不 得 还 北”“改姓氏,定诸州士族”“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这些诏令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区域 课程标准 开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试论儒学与十六国北朝的民族融合的关系

试论儒学与十六国北朝的民族融合的关系

即怎样做才称得上 “ 士” 。 孔子 回答说 : “ 行 己有 耻 ,
使 于 四方不辱君命 , 可谓士矣 。 ” ” 】 孑 L 子 的回答道 出 了 “ 士 ”的职能也包括 出使 四方 , 协调华夏与周边 民族 的关 系。所 以 , 从这一角度来讲 , 原始儒家学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1 6 作者 简介:滕 云玲 ( 1 9 8 0 一) ,女 ,山东临沂人 ,伊 犁师范学 院人文学院讲师 ,硕士 ,研 究方 向: 中 国文 化 史 。
进 文化的吸 引力和征服特性 。儒 学在促成 民族 融合 的 同时,也不 断完善发展 了自身。
关键词 :儒学 ;民族融合 ;十六 国;北朝
中图分类号:K2 3 5 文献标识码 :A
儒学 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 ,自汉武帝 “ 独 尊 儒术”开始 , 它就在政治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 的
应该具备 怎样 的品格 , 担 负什 么社会 责任 , 儒 家有 精到 的阐述 。“ 士”者 “ 仕 ”也。孟子 曾说 :“ 士之
仕 也 ,犹农夫之耕也 ”” 。苟子在讲 到社会分工 时 ,
也把 “ 士”归于 “ 以f _ = 厚知能尽官职 ” 的一类人 。 子 贡曾 向孔子提 出 “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的问题 ,

国北朝时期 , 在 民族融合 的特殊环境 中, 儒学在处 理 民族关系上起 了很大 的促进作用 , 从这一方面不
难看出儒学 的社会功用 。

儒家的 “ 士 ”及其重要理念
首先 ,儒学 中 “ 和”的理念 。有的学者提出了 “ 和”为儒家思想 的核心 , 究竟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不是 “ 和” ,我们在这 里姑且 不作评 论 ,但是 儒家 强调的 “ 和”在具体 的政治生活 中却具有重要的意 义。虽然儒家 的宇宙观反映 了 “ 和”的观念 , 但是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

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为基础,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导向,选择“历史如何重新走向统一”为核心问题,以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为两条主要线索展开教学活动。

并且通过情境创设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从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属于识记层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属于理解层面,但后者的理解建立在前者的整体认知上,提醒教师在授课时重点关注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关系。

本课内容相对庞杂,涉及到的朝代较多,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注意利用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工具,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空体系。

(二)教材分析《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一课。

上承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属于统一秩序崩溃后的重整时期,下启第二单元第6、7课隋唐时期的内容,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教材主要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演变、经济发展、民族交融的情况。

其中本课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革新》存在着联系,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主要讲述了在我国北方地区,从东汉末年到北魏时期,各个民族之间通过战争、迁徙、通婚等方式,逐渐实现了文化的交融和民族的融合。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北方民族的迁徙与交融、民族矛盾与战争、民族政策的调整以及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民族关系、历史人物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对于北方民族的交融这一主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去理解和掌握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北方民族战争与交融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2.教学难点:北方民族战争与交融的关系,民族政策的调整对民族交融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讨论法等;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历史资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北方民族的交融。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北方民族战争与交融的关系,民族政策的调整对民族交融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讲解北方民族交融的关键事件、重要人物,引导学生理解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5.讨论法:学生就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方民族交融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
东汉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有哪些原因? 有什么影响?
原因: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少数民族内迁; ②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面临生存危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影响:①汉族官员压迫剥削少数民族,激化了民族矛盾; ②内迁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交融; ③加速中原人口南迁。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建立
混乱时代? VS 盛世前奏?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 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认识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探究:士族势力为何在东晋达到鼎盛?
材料一: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
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累世经学,世代高官,“门生故吏遍
①天历下史”。原门因阀:制东度汉形以成的来标的志豪是强九地品主中正势制力的的实发行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田庄经—济—发《魏展晋;门阀政治研究》 ③材力制料,度二更原:无西功因晋劳:琅…九…琊品此王中外司正,马制他睿是在,司在士马晋族皇室制室诸度中王的并中政没既治有无坚威保强望障的,。法又统无地实 ④位政…治…原众多因士:族政名权士依纷赖纷士渡族江,阶恰层好的为支司持马睿提供了这种有份
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继续南移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两宋
唐安史之乱后 完成南移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二、东晋与南朝
4、南方开发
长江流域原本“火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式逐渐得到改变,……越来越注重精 耕细作。……
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三麦(旱作物)的种植, 以济匮乏,于是下诏:“……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 大。”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为研究史前时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B.炎帝教民种植五谷的传说C.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D.《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2.小华同学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内容时,制作了下面的结构示意图。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早期国家的出现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D.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3.某校准备编写《中华文明之光》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A.诸侯叛乱保疆土B.司母戊鼎说青铜C.《齐民要术》写农学D.尊崇儒术立儒家第一章——文明起源篇第一节一个头骨鸣天下第二节稻粟见原始农业第三节炎黄联盟成华夏第二章——中华文化篇第一节片片甲骨话文字第二节____________第三节兼爱非攻谈思想4.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给大哥“衷”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据此可以推断出() A.信中的“战事”指的是长平之战B.该信书写在纸张上C.信中的“战事”是为了统一全国D.该信采用楷书书写5.下面是西汉前期人口数量变化表。

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原因是()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C.江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D.政府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6.制作大事年表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位西汉将领的大事年表,这位将领是()A.管仲B.蒙恬C.项羽D.霍去病7.某历史剧组要拍摄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一组镜头,以此体现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社会混乱的景象。

下列符合剧中要求的素材是()A.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王莽改革引发动荡C.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统治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响——以十六国时期为中心1(2007-11-26 16:37:41)转载▼春秋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频繁侵扰中夏,以至于迁入华夏领地.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华夷之防”,一是“用夏变夷”.当胡人未入侵之前,华夏族要用军事手段抵御他们;而如果胡人已经侵入华夏,则当努力教化,使其接受汉文化.[1]自东汉以降,《春秋》公羊一派流行,华夏正统意识再次强化.但那时中国并没有真的亡国,士人们的心态还算平和.到了西晋末年,所谓“五胡乱华”赶走了汉人的政权,在北方建立起胡人的政权,乃春秋之后第一次.在胡人统治下,汉族士大夫的心态不再平和,充耳不绝的是谩骂之声.这些谩骂看似简单,其实是汉人歧视胡人的特殊表现形式.听起来难以被胡人接受,实际上对胡人是极大的心理压力,起了催化胡人汉化的作用,与儒家的“用夏变夷”传统暗合.本文即尝试探讨此历史现象,以就教于专家学者.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心理影响的作用,歧视和偏见会迫使被歧视者向歧视者认同:偏见所造成的最大悲剧是,被歧视一方往往最终接受成见,产生妄自菲薄,失望,以及自卑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了去掉他们自认为是自身形象中的消极因素,被歧视者也许会向歧视者认同.[2]关于这个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夫妇在四十年代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们给一个黑人学前班的孩子两个布娃娃,一个是黑娃娃,一个是白娃娃,然后请孩子们指出哪个娃娃象自己.结果,选择白娃娃大人数大大多于选择黑娃娃的.同一次实验则在三到十岁的黑孩子中进行.问他们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个娃娃好?三分之二的黑孩子回答,白娃娃好,所以更喜欢白娃娃.[3]我们知道,四十年代的美国,正是种族歧视十分盛行的时代.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黑人,甚至觉得白人比黑人好正好说明黑孩子在歧视的环境中产生了极深的自卑心理.尽管人们也许还没有调查清楚其中的详细原因,歧视和偏见会引起种族认同感的降低,进而被同化,却是个客观的事实.回头看中国历史,汉族对胡人的歧视在胡人汉化的过程中,也起过很大的作用.汉人歧视胡人由来已久.“古者帝王乃生奇类,淳维,伯禹之苗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餐羶饮冲(查),而震惊中域,其来自远.天未悔祸,种落弥繁.其风俗险诐,性灵驰突,前史载之,亦已详备.”[4]这是唐人写的文字,却总结了之前千百年汉人对胡人的总体态度.所谓“反首衣皮,餐羶饮冲”“风俗险诐,性灵驰突”,无不表现汉人居高临下,不把胡人当作人格平等群体的歧视心态.古代的汉人得益于农业的稳定性,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游牧民族则时聚时散,逐水草而居,缺乏积累.相较之下,游牧民族的文明显得很低下,很简陋.所以,汉族人一直骄傲自己的文化,而拒胡人于千里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流即是坚持“华夷之防”,所以“尊王攘夷”成为当时的口号.“华夷之防”在西晋以前都算成功.唐人总结了古往今来的防法:轩帝患其干纪,所以徂征;武王窜以荒服,同乎禽兽.(中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言能教训卒伍,整齐车甲,边场既伏,境内以安.然则燕筑造阳之郊,秦堑临洮之险,登天山,绝地脉,苞玄菟,款黄河,所以防夷狄之乱中华,其备豫如此.[5]孔子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激励了很多代人抗击外来侵略.进入秦汉时期,汉人多次打败北方胡人,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建立过赫赫武功.汉人的民族自豪感达至顶峰.到东汉时期,更是产生了一套理论,这便是当时流行的《春秋》公羊学理论.然而,东汉时期的胡汉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请求保塞,得到东汉朝廷允许.国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住.匈奴败散之后,蒙古草原被鲜卑人占领.但是,鲜卑人也只维持了几十年的统一,便四分五裂.草原上的纷争局面使很多部落失去安全感,纷纷逃入长城以内.这些部落不仅有匈奴和鲜卑,还有别的民族,诸如丁零,羯族,等等.到西晋时期,胡人已经遍布北方各地,关中地区尤其众多.当时人江统在其著名的《徙戎论》中惊呼,“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6]胡族大量内迁,一方面说明当时中国处于强盛时期,但另一方面,汉人势必面临新的难题:该如何保持“华夷之防”?而似乎当时的胜利除了助长汉人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文化自豪感,甚至身份的高贵感以外,并没有认真考虑“用夏变夷”的传统责任,更不懂得如何从正面去“教化”胡人.因此,在对待因败散而内迁的胡人之际,自然搬出了歧视和欺压的手段.在胡人民族意识尚浅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些歧视性的手段造成了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但自卑,而且积极认同汉族文化.东汉三国时期汉族的歧视和欺压且不论,在西晋时期,内迁胡人成为汉人奴隶的例子就不止一个.譬如,西晋文人阮孚,乃其父阮咸之婢所生.因为此婢是胡人,阮孚出生后,其姑取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于上楹”的典故,为他取字为“遥集”.[7]晋代名将祖狄也有一奴,名叫王安,是羯族人.虽然由于个人的修养,祖狄善待此奴,并放他回北.但在当时人的观念中,王安应该是身份低下,没地位,不自由的.[8]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经历便是明证:太安中,并州饥乱,勒与诸小胡亡散,乃自雁门还依宁驱.北泽都尉刘监欲缚卖之,驱匿之,获免.(中略)会建武将军阎粹说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腾使将军郭阳,张隆虏群胡将诣冀州,两胡一枷.勒时年二十余,亦在其中,数为隆所殴辱.(中略)既而卖与茌平(山东今县)人师欢为奴.[9]石姓人来自西域的石国的羯人,是标准的胡人.[10]以后来冉闵反赵进入长安,汉族人见高鼻深目者皆杀的情况看,石勒该是白种人.换句话说,他与汉人不仅民族不同,连种族也相异.他进入中国境内以后,沦为奴隶,没有迁徙的自由.逃难到外地后,外地官员可以捉拿他,卖掉他.在旅途中,他和同伴还被上了枷锁,而且是“两胡一枷“.其被奴役之程度,较之汉人奴隶,要深得多.除了这些私人的养奴例子之外,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也经常派发胡族部落兵役.比如匈奴人就是如此,所以他们造反的时候,曾大声疾呼“晋为无道,奴隶役我!”[11]从这个意义上讲,胡人部落也是集体的国家奴隶.说明内迁的胡人在汉人为主体的社会中,一直处于最低贱的阶层.如果说东汉以前汉人眼里的“夷狄”只是那些离自己很远的族群,胡人内迁以后,“夷狄”就成了自己的邻居,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表现得更加触目惊心.汉族文人的文字和语言中充满了对胡人的歧视色彩,时时可闻驱逐之声,比身体的虐待还严酷.晋御史中丞傅玄曾上书,曰: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12]江统也撰《徙戎论》,建议摒除胡人,曰: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其语言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略)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虽有圣贤之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导,而以恩德柔怀也.(中略)故匈奴求守边塞,而侯应陈其不可;单于屈膝未央,望之议以不臣.(中略)夫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上.(中略)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因其衰蔽,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中略)故能为祸滋扰,暴害不测.[13]从这两条史料可见,在汉晋时期,汉族士人对内迁胡人之“不轨王道”忧心忡忡,必欲摒除之而后快.虽然他们所说胡人的“不轨”行为的确伤害到晋朝百姓,但从他们的文字不难体会出蔑视和仇恨之意.普通的汉族百姓与胡人更是由于语言不同,风俗不同,常常发生冲突.《后汉书 . 西羌传》记载:建武九年,隗嚣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14]这段话所述乃东汉的情形,到了西晋情况只会更糟.汉人士人和百姓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固然是胡汉文化冲突所致,也未尝不是汉族厌恶和歧视胡人之心理作祟.在胡人一面,面对汉族从上而下的歧视和欺压,则是“穷恚无聊”,“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再加之他们对汉族社会的种种规矩法度不能适应,反抗的干柴早已备下,只欠火种.西晋末年,匈奴刘氏率先振臂一呼:“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中略).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15]内迁胡人纷纷响应,很快推翻了西晋政权.胡人在长安建立了第一个自己的政权——汉,后来改名“赵”,史称“前赵”,以区别于后来建国的另一个以赵为王朝名的胡人政权.胡人在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消除汉人的歧视和敌对态度.相反,胡人在华夏土地上建立政权,对于固执“华夷之防”的汉族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其震惊,恐慌,羞辱,沮丧,悲痛,仇恨,等等复杂的心情,可以想见.汉人在军事上的溃败,使华夷之间的政治地位迅速改变,“华夷之防”荡然无存.在这样的条件下,汉人自然而然拿起了心理武器.心理武器有两种,一是居高临下的鄙视,另则是采用激烈言辞,抨击所谓野蛮行为.这两种方式,无论是留在中原的汉人,还是逃到河西,江南,东北的汉人当中,都可见到.投奔了胡人,不便咒骂的汉人,应该都采用了不合作的方式表示胡人的鄙视:高瞻字子前,渤海蓨人也.(中略)光熙中,调补尚书郎.属永嘉之乱,还乡里.(中略)乃与叔父隐率数千家北徙幽州.既而以王浚政令无恒,乃依崔毖,随毖入辽东.毖之与三国谋伐廆也,瞻固谏以为不可,毖不从.及毖奔败,瞻随众降于廆.廆署为将军,瞻称疾不起.廆敬其姿器,数临侯之,抚其心曰:“君之疾在此,不在余也.今天子播越,四海分崩,苍生纷扰,莫知所係,孤思与诸君匡复帝室,翦鲸豕于二京,迎天子于吴会,廓清八表,侔勋古烈,此孤之心也,孤之愿也.君中州大族,冠冕之馀,宜痛心疾首,枕戈待旦,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且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但问志略如何耳,岂以殊俗不可降心乎!”瞻乃辞疾笃,廆深不平之.瞻又与宋该有隙,该阴劝廆除之.瞻闻其言,弥不自安,遂以忧死.[16]高瞻出身士族.当时之士族乃是诗礼传家,华夏文化之精华所在.他们连出身寒族的汉人都歧视,遑论胡人?在胡人成为华夏土地之新主人之际,他们的悲愤较诸普通汉人更深一层.尽管军事上抵抗不了胡人,他们在心理上却不会欣欣然与胡人为伍.高瞻作了慕容鲜卑的俘虏,实属无可奈何.但是,他却用声称有病的方式表达了不合作的态度,无疑是蔑视胡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慕容鲜卑国土之外,也能听到蔑视之声.公元347年冬,东晋御史俞归出使前凉,封张重华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假节事,曾与张重华有一段对话,就明白的说出了这种歧视:是时御史俞归至凉州,重华方谋为凉王,不肯受诏,使亲信人沈猛谓归曰:“我家主公奕世忠于晋室,而不如鲜卑矣.台加慕容皝燕王,今甫授主大将军,何以加劝有功忠义之臣乎!明台今宜移河右,共劝州主为凉王.(中略)”归对曰:“王者之制,异姓不得称王;九州之内,重爵不得过公.汉高一时王异姓,寻皆诛灭,盖权时之宜,非旧礼也.(中略)至于戎狄,不从此例.春秋时吴楚称王,而诸侯不以为非者,盖蛮夷畜之也.假令齐鲁称王,诸侯岂不伐之!故圣上以贵公忠贤,是以爵以上公,位以方伯,鲜卑北狄,岂足比哉!(中略)”猛具宣归言,重华遂止.[17]尽管俞归的一番劝说旨在安抚张重华,却把慕容鲜卑比作历史上的蛮夷,贬低和不屑,宣于言表.非常奇特的现象是,民族歧视在胡人的文化意识尚未觉醒的时候,并不是把胡族人推开,反而是使他们与汉族文化越靠越近.汉人的歧视,首先使胡不敢直面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一如那些在心理调查中的美国黑人孩子.具体表现就是禁止人们提到自己的族别“胡”字.当后赵君主石勒即位之后,“讳胡尤峻”,“号胡为‘国人’,有人谈及“胡”字便是杀身之祸.[18]这让人不禁想起清朝对建州女真历史讳莫如深的相似事例.这些行为看似胡人之自强自卫,实则反映了他们深深的自卑心理.据历史记载,一次一个胡人喝醉酒,乱闯宫禁,石勒震怒,责问为何无人阻止.守宫门的汉官冯翥“惶惧忘讳,对曰:‘向有醉胡乘马驰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石)勒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恕而不罪.”[19]冯翥慌惧中忘了回避“胡”字,该当罪责,可是族人不够文明实在让石勒自卑,无可奈何地赦免冯翥.这样的自卑心理通过胡族统治者在汉族士大夫面前所表现的羞惭可以看得更清楚:(石)勒以参军樊坦清贫,擢授章武内史.既而入辞,勒见坦衣冠弊坏,大惊曰“樊参军何贫之甚也!”坦性诚朴,率然而对曰:“顷遭羯贼无道,资财荡尽.”勒笑曰:“羯贼乃尔暴掠邪!今当相尝耳.”坦大惧,叩头泣谢.勒曰:“孤律自防俗士,不关卿辈老书生也.”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20]樊坦当着石勒骂羯人,不啻太岁头上动土,该是杀身之祸,可是,石勒却对他宽宏大量,固然说明石勒尊重汉族士大夫,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其族人的野蛮行为心知肚明,无法否认.最关键是,他觉得那些行为可耻,没有理由去反驳汉人的责骂.慕容廆劝降高瞻的一番话,虽然温良,却是同样心态的不同表现形式.以慕容廆之精明,不难体会出高瞻的歧视与对抗心态,故有“但问志略如何,岂以殊俗不可降心乎”之问.其用心之良苦,亦足可怜.当初,他拜见东夷校尉何龛时,曾刻意换装,也足见其敏感:帝嘉之,拜为鲜卑都督.廆致敬于东夷府,巾衣诣门,抗士大夫之礼.何龛严兵引见,廆乃改服戎衣而入.人问其故,廆曰:“主人不以礼,宾复何为哉!”龛闻而惭之,弥加敬惮.[21]虽然何龛对他的态度改变了,那只是被他的个人魅力所震慑,而对鲜卑人整体还是蔑视的.面对这么强大的舆论压力,胡人领袖自卑之极,在回护自己族人缺点的同时,也注意约束自己.前引石勒因汉人士人樊坦被胡抢掠,而“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就是一种姿态.慕容廆及其后人则努力提倡汉化,用汉人的法规和人伦道德约束自己,并模仿汉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十六国时期汉化最深的族群.这些实际的效果,不能不说有汉人歧视带来的心理压力所起的作用.进入华夏地区的胡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最后被汉民族所同化,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其间的原因是否象以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高级文化对低级文化的感召所起的作用,则尚待研究.但根据本文的考察,民族歧视对胡族汉化的催化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与感召的堂皇相距甚远.在后来的历史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相似的情况,但本文难以一一叙述.汉人的言与行是否合乎现代文明的标准、对胡人是否公平,均可进一步商榷,却的确不辱儒家“用夏变夷”的传统使命.[1]关于这一点,缪钺《略谈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一文有论述,请参考.文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省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0页.也请参考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36-65页.[2]“ One of the most tragic consequence of prejudice is that the targets of discrimination may eventually come to accept the stereotypes, resulting in lowered self-esteem, feeling of hopelessness, and even self-rejection. In some instances, as a defense against the negative features they perceive as part of their own identity, oppressed individuals may come to identify with those who oppress them.” Ronald R. Smith, Irwin G. Sarason and Barbara Sarason, Psychology: TheFrontier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2), 563.[3]同上.[4]《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43页.[5]《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序》,第2643页.[6]《晋书》卷五六《江统传》:“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第1533页.[7]同上,卷四九《阮籍传》附《阮孚传》,第1364页.[8]同上,卷一00《祖约传》:“初,狄有胡奴曰王安,待之甚厚.”第2627页.[9]同上,卷一0四《石勒载记》,第2708页.[10]参见谭其骧《羯考》,原载《东南日报》,1947年1月9日《历史与传记》副刊,后收入其文集《长水集》中.[11]《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第2648页.[12]《晋书》卷四七《本传》,第1322页.[13]《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第1529-1532页.[14]《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78页.[15]《晋书》卷一0一《刘元海载记》,第2648页.[16]《晋书》卷一0八《募容廆载记》附《高瞻传》,第2812-2813页.[17]《晋书》卷八六《张轨传》附《张重华传》,第2244-2245页.[18]《晋书》卷一0五《石勒载记》下,第2735和2737页.[19]同上,2737页.[20]同上,第2741页.[21]同上,第280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