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4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气候变化热点事件为背景,如极端气候现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2.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天气变得越来越极端?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案例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技术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地球仪、气温变化图、气候分布图等,用于直观展示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资源:视频、PPT、网络资源等,用于展示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他们对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的挑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但对于气候变化的具体知识可能知之甚少。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经习惯了通过阅读、讨论和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反馈。
全球气候变化 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案标题:全球气候变化教案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掌握气候变化的常见术语和相关概念。
3.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3.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工业化等因素。
4. 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5. 解释常见的气候变化术语和相关概念,如温室效应、碳排放等。
小组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气候变化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如海洋酸化、冰川消融等。
7. 每个小组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包括收集气候数据、查阅科学研究报告等。
8.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整理出一份报告,包括对该主题的理解、数据分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示和讨论:9.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提问。
10.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个人和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鼓励他们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评估:11. 设计一个小测验或问卷,测试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和相关概念的掌握程度。
1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数据分析能力。
延伸活动:13.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推广环保措施等。
14.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阅读科学文献、参加科学竞赛等。
教案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 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报告和研究- 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 小组报告模板- 小测验或问卷教案扩展:- 将气候变化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如地理、社会学、经济学等。
- 邀请专业人士或研究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分享,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深度。
-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气候研究机构或展览,加深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全球变化教学大纲
全球变化教学大纲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全球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全球变化的认知和理解,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全面而系统的全球变化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形成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第一章全球变化的定义和背景1.1 全球变化的概念和范围1.1.1 全球变化的定义1.1.2 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1.2 全球变化的背景和原因1.2.1 全球化的趋势1.2.2 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第二章全球气候变化2.1 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2.1.1 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定义2.1.2 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和指标2.2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2.2.1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2.2.2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2.3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2.3.1 生态系统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 2.3.2 天气极端事件的增加2.3.3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第三章全球海洋变化3.1 海洋变化的基本概念3.1.1 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3.1.2 海洋变化的主要指标3.2 全球海洋变化的原因和过程3.2.1 全球海温的变化3.2.2 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升3.3 全球海洋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3.1 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3.3.2 渔业资源的变化和可持续利用第四章全球土地变化4.1 土地变化的概念和特征4.1.1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定义4.1.2 全球土地变化的主要形式和趋势4.2 全球土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4.2.1 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影响4.2.2 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4.3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策略和实践4.3.1 土地保护和恢复4.3.2 生态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农业第五章全球变化的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5.1 全球变化治理的国际机制5.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5.1.2 巴黎协定与全球减排目标5.2 全球变化问题的未来展望5.2.1 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路线5.2.2 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球变化的基本概念、成因和影响,并能够分析和评估全球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3.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4.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气候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2. 讲解: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2.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身边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的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合作精神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
2. 气候变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3. 网络资源,如气候变化相关的网站、博客等。
4. 图片资源,如气候变化影响的照片、图表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教学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复杂性。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1. 背景介绍2. 目标和目的二、课程概述1. 课程目标2. 教学方法3. 教材和参考资料三、核心内容1. 全球变化的定义与范围1.1 全球气候变化1.2 全球生态系统变化1.3 全球经济与社会变化2. 全球变化的原因与机制2.1 自然因素对全球变化的影响2.2 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3. 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影响评估3.1 全球变化对环境的影响3.2 全球变化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3.3 全球变化的影响评估方法4. 全球变化的应对与适应4.1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4.2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4.3 个体行为与责任四、教学活动与评估1. 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2. 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3. 实地考察与案例分析4. 平时作业与课堂测验5. 课程论文与报告6. 期末考试与综合评估五、参考教材1. IPCC报告(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2.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作者:Peter C. Doherty)3. 《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刘大伟)六、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2. 助教与辅导员七、课程支持与资源1. 网上学习平台2. 图书馆与电子资源3. 科研机构与实验设施八、课程评价与调整1. 学生评价与反馈2. 教学团队总结与反思3. 课程改进与更新九、总结与展望1. 课程成果与经验总结2. 全球变化研究的未来挑战以上是《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概要,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全球变化的定义、原因、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全球变化的影响机理和评估方法,并具备应对全球变化的能力。
同时,课程还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实地考察、独立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为满足教学需要,课程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和支持。
最终评估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更新是为了适应全球变化领域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通过学生、教师的评价来推动课程的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全球变化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积极思考和行动,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课标要求:1.区域认知:了解全球气候的演变。
2.人地协调观: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综合思维:能够综合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二、教材分析: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二)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五、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六、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乞力马扎罗山冰雪消融”小视频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地理事物,其中与本节课有关的地理现象有哪些,激发学生兴趣。
思考: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地理事物,其中与本节课有关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学生回答:出现了非洲、大象、草原、乞力马扎罗山,其中乞力马扎罗山冰雪的融化与本节有关。
(二)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
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三)学生回答: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全球变化 / Global Change课程编码:1201400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地理科学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学分数: 2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制定日期:2006年执笔者:千怀遂审核者:林媚珍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全球变化是目前全人类对地球知识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新的地球观,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中所有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
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该课程阐述了地表自然环境在历经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受到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
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的自然演化过程、全球环境的控制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海洋、冰川等)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反馈机制、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相处等重大科学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的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的观念。
增强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和从整个地球系统认识环境变化的意识。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
课堂讲授部分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四)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基础。
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3)利用网络表达、交流在“全球气候变化”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纬度(热带、温带、极地)气候变化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立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网页,内容包括:资料区;问题讨论区;成果展示区和信息交流区。
资料区:(1)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2)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说明:学生分小组将收集资料并及时整理后放在网页上问题讨论区:(1)如何看待全球气候变化(2)如何预防和适应近现代气候变暖的形势说明:学生分小组将收集气候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理后放在网页上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1)分小组将收集的资料放在资料区(2)可将收集到的资料(资料区及讨论区的内容)通过讨论后制作成图表、小论文、谩画、演示文稿、动画等。
《高等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高等环境化学》教学大纲一、编写说明《高等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学位课程,它是建立在从化学的角度探索研究自然界能量流动、温室效应、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水污染、有毒化学品及酸雨问题。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原理理解和解释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课程为2学分,32学时。
二、教学说明第一部分能量第1章能量的流动和提供1.1 能源及可持续性1.2 自然界的能量流动1.3 人类能量消耗1.4 人类的能源第2章化石燃料2.1 碳循环2.2 化石燃料的来源2.3 燃烧能2.4 石油2.5 天然气2.6 煤2.7 脱碳第3章核能3.1 原子核、同位素和放射性3.2 自然界中的放射性同位素3.3 衰变链:关于氡的问题3.4 放射性: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3.5 辐射暴露3.6 裂变与聚变3.7 核动力的危害第4章可再生能源4.1 日光供暖4.2 太阳能发电4.3 光电电流4.4 生物质能4.5 水力发电4.6 风力4.7 海洋能4.8 地热能第5章能量的利用5.1 热机效率5.2 燃料电池5.3 空间供热、废热发电5.4 电的存储:氢的经济价值5.5 材料间的关系5.6 系统效率5.7 能源与社会第二部大气第6章气候6.1 辐射平衡6.2 反射率:粉尘和云层6.3 温室效应6.4 气候模型6.5 温室气体的国际公约第7章氧的化学7.1 氮的氧化物:自由能7.2 氮的氧化物:动力学7.3 自由基链的反应第8章平流层臭氧8.1 大气构成8.2 臭氧的紫外防护作用8.3 臭氧化学8.4 催化臭氧耗损8.5 极地臭氧耗损8.6 臭氧层的修复规划8.7 CFCs替代物第9章大气污染9.1 污染物及其危害9.2 光化学烟雾(自由基反应)9.3 室内空气污染9.4 排放控制第III部分水圈/岩石圈第10章水资源10.1 全球概览10.2 灌溉10.3 地下水10.4 中国的水资源10.5 海洋10.6 作为溶剂和生物介质的水第11章从云到径流:作为溶剂的水11.1 水的独特性质11.2 酸、碱和盐11.3 共轭酸和碱、缓冲溶液11.4 大气中的水:酸雨第12章水及岩石圈12.1 作为酸碱反应器的地球12.2 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循环12.3 风化和溶解作用机理12.4 酸化作用的影响第13章氧气和生命13.1 氧化还原反应和能量13.2 好氧的地球13.3 作为生态介质的水第14章水污染和水处理14.1 水利用和水质量:点源和非点源污染14.2 水质控制14.3 水和污水处理14.4 健康危害第IV部分生物圈第15章氮和食品生产15.1 氮循环15.2 农业15.3 营养第16章害虫控制16.1 杀虫剂16.2 除草剂16.3 转基因生物第17章有毒化学品17.1 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17.2 癌17.3 激素效应17.4 长效有机污染物: 二噁英和多氯联苯(PCBs)17.5 有毒的金属三、教材与参考资料1、环境化学(第2版)、(美)Thomas G. Spiro和William M. Stigliani著、张忠宪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编号:s001125 课时:32 学时学分:2.0 课程属性:选修课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是为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
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进行授课。
重点介绍气候变化事实、归因和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减缓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中国的减排行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学生了解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焦点热点问题,掌握气候变化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达到启蒙、澄清概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今后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培养青年学生探索求实科学精神的目的。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和未来地球计划 1 .天气、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系统变化相关概念介绍。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气候变化科学介绍IPCC的组成、工作规则、程序和机制;IPCC系列评估报告及其意义和作用;IPCC的未来发展;发展中国家在IPCC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
3 •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简单介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气候系统变暖和极端事件、气候变化驱动因子、情景的发展、模式的发展、适应与减缓和可持续相协调发展的路径等。
4 .未来地球计划介绍未来地球计划的产生背景、组织架构、工作进展。
二、观测到的气候系统变化 1 .气候观测系统当代气候观测系统的发展、气候系统观测要素与数据集。
2 .气候变化长期序列的形成介绍全球地表温度变化序列形成、影响气候变化检测的非均一性、大气再分析资料。
3 .观测到的大气圈与地表变化大气成分、辐射收支、温度、水循环、大气环流等的变化。
4 .观测到的冰冻圈的变化山地冰川、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海冰、积雪、冻土等的变化。
5 .观测到的海洋变化海洋温度、盐度、热容量、海平面等的变化。
6 .地球能量收支变化及其在气候系统中的分配三、全新世气候变化 1 .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原理和假设方法学介绍。
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精选8篇)
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篇1一、教材内容分析气候和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者,教材的第一部分从不同时间尺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大致的划分,然后比较具体地介绍了近代气候的变化,最后通过活动的形式探讨近代气候变化的成因。
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
教材第二部分从海平面上升,农业生产的变化,水循环的改变三个方面,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教材第三部分第一、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呼吁人们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最后教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问题探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让学生去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初步验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维目标:1、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划分和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2、通过搜集,整理信息,形成把获取的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地理事物里来,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综合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相应变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和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教学思路设计1、密切联系实际,如“连年的暖冬问题”特别是今年的“暖冬”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运用鲜活的资料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创造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南极企鹅及北极熊冰面减少,数量减少来引导学生回答这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生回答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对人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就是针对气候变暖而制定的全球性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4120520
课程中文名称: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
课程英文名称:Marine Environ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学分:1.5 周学时:1.5-0.0
面向对象:
预修要求:熟悉基本知识、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中外文自然科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形成对海洋与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兴趣。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 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
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经济、社会变化。
本课程重点关注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主要讲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带与海洋在自
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政策三方面的响应。
首先是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机制,详细阐
述气候变化下海岸带与海洋大气、水文、能量、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变化,介绍现有的气候预测模型与理论基础;其次是介绍气候变化下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的威胁以及应对措施;最后讨论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各国际组织、国家出台的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应对政策、我国施碳排放交易政策与立场、以及蓝碳计划的发展与预测。
(二)英文简介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a change in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weather patterns
when that change lasts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and its impacts on nature,
economy and communities. Climate change may refer to a change in average weather conditions, or in the time variation of weather around longer-term average
condition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in m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within recent 100 years.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nges of coast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es responses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