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含氮量如何计算蛋白质含量?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每克样品含氮克数x6.25x100

2.天然蛋白的组成单位。氨基酸

3.不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甘氨酸

4.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类型与维系键?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维系键:氢键。

5.蛋白质不发生聚沉的因素?水化膜、同种电荷

6.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学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易沉淀7.蛋白质的等电点?pH与pI的关系?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PhpI 阴离子

电泳:通过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

8.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色氨酸和酪氨酸,因此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蛋白质的OD280与其浓度呈正比关系,因此可作蛋白质定量测定

二,1.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1)反向平行右手双螺旋

(2)碱基互补配对,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的亲水性骨架

内侧是疏水的碱基,碱基平面与双螺旋纵向垂直;A=T C=G (3)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4)其他参数:直径为2nm,螺距为3.4nm,跨距为0.34nm,每一个螺旋有10个碱基对,没两个相邻的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没两个碱基对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为36℃

1.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戊糖、磷酸

2.DNA与RNA 碱基组成?DNA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 (胸腺嘧啶)RNA :A、G、C、U(尿嘧啶)

3.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一磷酸(dNMP)、脱氧核苷二磷酸(dNDP)、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

4.原核生物含有的三种rRNA、mRNA与t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mRNA的结构特点:1.5’端帽子结构 2.3’端多聚A尾结构,功能: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tRNA结构特点:1、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占10%-20% 稀有碱基,如DHU,I等

2、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

3、三级结构为倒L型

tRNA的功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为氨基酸的运输工具,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中,识别密码子。

rRNA的结构:1、种类少,相对稳定,细胞內含量最多的RNA,原核生物中有三中rRNA,呈发夹式螺旋。功能: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有助于mRNA与核糖体结合

2、原核生物含5S,23S和16S rRNA,真核生物含5S,5.8S,28S rRNA

3、不同rRNA与数十种蛋白质组成核蛋白体

rRNA的功能:组成核糖体核糖体的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加工厂

5.chargaff规则第一条的应用

Chargaff 规则:1、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摩尔数总是相等的。

[A] = [T] [G] = [C] 且A+G=C+T (应用)

2、不同生物种属DNA碱基组成不同

3、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不同组织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6.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Tm)?

Tm:在DNA解链过程中,A260的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 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 Tm)。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1.结合酶?酶的化学本质?

结合酶是由蛋白质部分与非蛋白质部分共同组成,其中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在一起称为全酶。

化学本质: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酶促反应的特点?

(一)高度的催化效率(二)高度的特异性

(三)高度的不稳定性(四)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3.酶催化作用机制?

(1)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2)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

(3)表面效应(4)多元催化作用

4.同工酶概念?

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一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5.km的意义?

1.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2.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3. 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4.km降低,底物的亲和力下降,反之。

6.重金属离子中毒引起哪种酶的中毒?

引起巯基酶的中毒

7.可逆性抑制的动力学特点?

动力学特点:Vmax 与终产物的生成呈正相关Km 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成反比Vmax 不变Km 增大(1)竞争性抑制作用(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1 、NADH和FADH2有氧代谢去向?

NADH 有氧时,进入有氧呼吸链氧化产生ATP

FADH 有氧时,进入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1.、ATP生成方式?(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为主)

3.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类中的传递顺序?b→c1→c→aa3→O2

4.NADH与FADH2产生ATP的个数?

NADH进入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2.5个ATP

FADH进入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1.5个ATP

5.两种穿梭机制发生部位

α-磷酸甘油穿梭:脑及骨骼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肝、肾、心肌

1.糖酵解与有氧氧化(净生成ATP个数、ATP生成个数、ATP生成方式,产物,生理意义)?

净生成2个ATP、30~32个,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物:糖酵解2分子丙酮酸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能的主要方式(2)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也是个别组织细胞的获能方式(3)是成熟红细胞供能的主要方式

2.三羧酸循环(概念、特点、生理意义)?

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4C)草酰乙酸与(2C)乙酰CoA羧合生成(6C)柠檬酸开始,经历四次脱氢,两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又生成(4C)草酰乙酸的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