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质PPT公开课课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2张PPT).ppt

朝代 夏朝
建立时间
建立者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国家治理方式
实行世袭制;中央设主管行政、军 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直 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商王之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实行内外服制;
西周
二、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
2.商朝的国家治理
政治上: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经济上: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首先要对中国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分布有一个基本了解,
解题关键
对这些文化遗址的分布区域、文化类型有基本了解。
问题二:阅读下面这段话,查阅相关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考察其分 布特点,就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我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说:“相对于世界其他几个 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 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 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 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 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
▲大盂鼎
西周青铜器,鼎内壁的 铭文中有,并据此分析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国家治理方式
实行世袭制;中央设主管行政、军 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直 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3.西周的国家治理
实行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
二、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16张ppt)

第一城”。 良渚“神徽”像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 ·查普曼,在近期的一场讲座中,向台下近千名学生分享、解读中国神话故事,并不 下十次用激情的语调总结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中华民族特征。在他的情绪带动下,现场氛围一直热血高涨。
钻木取火 VS 普罗米修斯偷火种:他说:" 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
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 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 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中华民族精神信仰: 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当然,最 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 祖先崇拜! 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石器时代的“百花齐放”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底在哪里?自从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 化石不知所踪后,这个谜就一直在破解之 中,但到现在都未能如愿。1998年,包括 有“北京人”之父之称的贾兰坡院士在内, 14名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发起的"世纪末大 寻找"同样无果而终。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 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已学 会用火 长知识: 如何测定古遗址年代?
1、C-14测定法(5万年 以内) 2、古地磁法+化石地层
旧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打制方法制造石器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共性特征: 距今约1万年 1、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 新石器时代 2、大量使用陶器 3、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 养家畜、修建村落等 黄河中上游 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彩绘陶器、栽培“粟” 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 春期拔牙的习俗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 ·查普曼,在近期的一场讲座中,向台下近千名学生分享、解读中国神话故事,并不 下十次用激情的语调总结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中华民族特征。在他的情绪带动下,现场氛围一直热血高涨。
钻木取火 VS 普罗米修斯偷火种:他说:" 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
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 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 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中华民族精神信仰: 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当然,最 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 祖先崇拜! 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石器时代的“百花齐放”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底在哪里?自从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 化石不知所踪后,这个谜就一直在破解之 中,但到现在都未能如愿。1998年,包括 有“北京人”之父之称的贾兰坡院士在内, 14名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发起的"世纪末大 寻找"同样无果而终。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 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已学 会用火 长知识: 如何测定古遗址年代?
1、C-14测定法(5万年 以内) 2、古地磁法+化石地层
旧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打制方法制造石器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共性特征: 距今约1万年 1、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 新石器时代 2、大量使用陶器 3、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 养家畜、修建村落等 黄河中上游 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彩绘陶器、栽培“粟” 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 春期拔牙的习俗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3000万年前 类人猿诞生
元谋人
贵州观音洞
蓝田人
300万年前
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1977年河南新郑裴李岗 出土石磨盘、石磨棒, 距今7700年以上
一、新旧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
旧石器时代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过着群居的生活 ③从事渔猎和采?
资料袋
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 阶级分化的出现
公共权力的设立
中国原始社会三阶段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比较两张图,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墓葬有哪些区别, 这反映了什么现象的出现? 区别:墓葬规格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少 现象: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二)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5000~2000年)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种植作物与 饲养家畜 ③大量使用陶器 ④养蚕缫丝 ⑤使用玉器 ⑥城墙、祭坛和 神庙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
时期
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大汶口文化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对象:以同姓诸侯为主 先王之后 异姓功臣
消极: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
义务:朝觐述职 缴纳贡赋
的割据混战埋下了隐患
随从作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作用:积极:①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变大,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②周王确立了天下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西周分封示意图
北京人·头骨复原图
红山文化·玉龙
殷商·甲骨卜辞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学思之窗] (教材P5)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 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提示:一说:伯益让位于启;一说:启以武力夺取。 由于启的父亲禹的功绩、群众基础扎实,家族的势力强大, 在当时的情况下,诸侯都离开伯益的地盘到启的地盘去了,大臣 和百姓都支持启做领袖。这就表明,当时禅让习俗受到严重的冲 击,王权的观念已经产生。
主题一 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在半坡遗址公共墓地发掘出250座墓葬,其中成年墓 174座,小孩瓮棺76座。成年墓保存较好的有118座,死者一般头 朝西,墓与墓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太大,有的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 上。墓中有随葬物71座,随葬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品极少,绝大部 分是生产用品——陶器,随葬品一般有五至六件,而且是成套 的,一般都有一个打水用的小口尖底瓶,一个蒸煮食物的粗砂陶 罐,一个盛物和饮食用的陶钵。随葬品在女性墓中比较多,男女 是分葬的。成年死者根据鉴定,一般只是在30岁左右。
——摘自许宏《最早的中国》
(1)材料一中所介绍的葬式反映了当时哪些社会特征? 提示:特征:①氏族成员地位平等——葬于公共墓地,排成一 条直线;②母系氏族公社,女性受尊重——男女分葬及女性随葬品 较多;③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宝贵——随葬品少且绝大部分 为生活用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考古发现反映中 国迈入阶级社会门槛的表现。
[思考点] (教材P2)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 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 布的基本特点吗?
提示: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分布既分散又集中,主要分布在 黄河和长江流域,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 类生存。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PPT课件(原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含素材)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新石器时代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两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阅读教材并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归纳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和西周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 情 怎样的? 境
域地区。
师 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
生 互
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动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
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
组织生活。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和父 情 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 境
通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早期中 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通过甲骨文、 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国家制度的特征,提高学生探 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 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
自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主 学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
习 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归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
商和西周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 情 怎样的? 境
域地区。
师 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
生 互
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动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
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
组织生活。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和父 情 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 境
通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早期中 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通过甲骨文、 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国家制度的特征,提高学生探 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 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
自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主 学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
习 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归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33张PPT)

BC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6、商周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经济类型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地位
农 业
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木石骨蚌青铜等材质的工具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 铜器种类繁多; 最早开始养蚕缫丝; 绢帛是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文化
母系氏族 社会,实 行母权制,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蛋壳黑陶 成员共同
劳动,成
玉器、祭坛、 果共享
神庙
父系氏族
社会,实
河姆渡文化
水稻、养蚕、 缫丝
行父权制, 出现私有
良渚文化
玉器、祭坛、 制和阶级
神庙
分化
新石器时代
生活状态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③饲养家畜
导入新课
图片人物是谁?说说有关他的故事
成功治水 创建夏朝
出生在北方,一生活跃于大 江南北,最后死于浙江会稽 山,并葬在此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于早期国家
重点:我国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商周的政治制度 难点:早期国家的特征、如何运用不同性质的史料进行历史解释
通史时间轴
距今200万年 巫山人
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
• 最早的国家——夏?
二里头遗址=夏遗址?
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 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划。其 中一号宫殿有面积近达一万平方米的夯土底 座。中心大殿前有广庭,四周有回廊。整个 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 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墓葬 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有 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陶器 等……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如国君、 官吏、部门、赋税、刑法、军队的一套国家 机器。
6、商周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经济类型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地位
农 业
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木石骨蚌青铜等材质的工具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 铜器种类繁多; 最早开始养蚕缫丝; 绢帛是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文化
母系氏族 社会,实 行母权制,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蛋壳黑陶 成员共同
劳动,成
玉器、祭坛、 果共享
神庙
父系氏族
社会,实
河姆渡文化
水稻、养蚕、 缫丝
行父权制, 出现私有
良渚文化
玉器、祭坛、 制和阶级
神庙
分化
新石器时代
生活状态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③饲养家畜
导入新课
图片人物是谁?说说有关他的故事
成功治水 创建夏朝
出生在北方,一生活跃于大 江南北,最后死于浙江会稽 山,并葬在此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于早期国家
重点:我国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商周的政治制度 难点:早期国家的特征、如何运用不同性质的史料进行历史解释
通史时间轴
距今200万年 巫山人
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
• 最早的国家——夏?
二里头遗址=夏遗址?
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 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划。其 中一号宫殿有面积近达一万平方米的夯土底 座。中心大殿前有广庭,四周有回廊。整个 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 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墓葬 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有 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陶器 等……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如国君、 官吏、部门、赋税、刑法、军队的一套国家 机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3张ppt)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妇女主导 集体劳动,成果共享、 财产公有,平均分配
男子主导 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 阶级分化、部落联盟形成
早期国家 夏商西周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三皇五帝
神话传说是古人对世界起源、 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的简单
1、三皇: (1)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
(2)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厚
的历史事实。
2、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炎黄部落联盟:炎帝与黄帝被后世
共尊为华夏始祖
(3)禅让制:
概念: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他人
标准:才能
性质:公天下
(二)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地位: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3、政治:
(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标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实质:家天下 (2)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 机构与职官 (3)地方:夏部族直接统治,其他间接统治 4、文化:历法—《夏小统治
1、建立: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文字: 甲骨文
3、政治制度: (1)神权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中央制度: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 以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3)地方制度: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 ji)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特点:
①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礼乐制
含义
“礼”: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ba09b9b90d6c85ed3ac631.png)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井田制度-天下归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乐制度-天下归序: 严格的等级秩序规范社会行为
商周时期的经济生活: 农业:井田制,生产工具多为 木、石、骨、蚌等 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纺织业
西周的衰亡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
引发国人暴动。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商业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商业
——《中国大通史1:导论·史前》卷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会储蓄。你若耕耘,就储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就无法支取能力;没有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我们只有一种选择: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腰侧身才进得去。所以,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来,路过太多的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优秀了。因为大部分人都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一技之长,有一份不错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大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 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是什么让你坚持到 现在,勿忘初心。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是什么让你坚持到现在, 勿忘初心。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
商周时期的经济生活: 农业:井田制,生产工具多为 木、石、骨、蚌等 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纺织业
西周的衰亡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
引发国人暴动。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商业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商业
——《中国大通史1:导论·史前》卷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会储蓄。你若耕耘,就储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就无法支取能力;没有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我们只有一种选择: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腰侧身才进得去。所以,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来,路过太多的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优秀了。因为大部分人都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一技之长,有一份不错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大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 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是什么让你坚持到 现在,勿忘初心。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是什么让你坚持到现在, 勿忘初心。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2张PPT)

三、商和西周
西周三大政治制度:
分封制:权力的分配——政治生 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家庭生 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等级观 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三、商和西周
5.国人暴动与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 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 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卫今《试论我国最早的阶级分 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
两个墓葬坑有何区别?
尧王城遗址墓葬坑示意图
父系 社会
出现私有、贫富分化 生产力发展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早期人类文明分布的特点?
原始群落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渔猎、采集
良 渚
苏秉琦提渔出猎“、满农业天、星畜斗牧说业”,认农为业在、距畜今牧业60、0手0工年业左
——《礼记》
《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
礼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序,各安其分。 乐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
实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作用:维护了西周的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血缘纽带
商代的各个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 族群演化而来的旧有政权,而西周的诸侯国则大 部分是由西周王室建立的。分封使得周天子与诸 侯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君臣统属关系。据此
A 可知 A.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程度失当 史实错误 C.内外服制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偷梁换柱 D.商周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 无中生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18张PPT

文明 特征
阶级分化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 了剩余,私有制由此产生, 剩余产品的分配不均导致 社会贫富分化、不平等开 始出现。
纳贡和税收
供养新产生的祭祀阶级、 士兵、官吏。
艺术、科学
部分古人类能从农业生产 中分离出来,从事陶器等 手工业生产。 。
深入思考:国家的产生
]
[
国 家 的 产 生
1 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局限性
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缘关系取代,部族 组织残留严重,以致国家内部结构往往只 能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理形式, 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职官系统 也只能采取世卿世禄这种固化的等级结构 方式。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西周 商朝
原始 夏朝
社会
(四)商、西周的经济
奴隶制社会 经济发展
农业 手工业
政治特征 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 缘关系取代,部族组织 残留严重,国家内部结 构采取部族、方国联盟 管理形式,比较松散, 中央集权程度不高。
(三)西周:分封制
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是外服:
①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 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
②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 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
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 周公共同执政,史称 “共和执政”。
(二)商朝:内外服制
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是外服:
①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 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
②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 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
外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内服
外服
深入思考:商朝的政治
ONE
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36张PPT)

• 1.旧石器时代 • (1)生产工具: • (2)遗存、遗址及概况(生产、生活、成果) • (3)社会组织: • 2.新石器时代 • (1)生产工具: • (2)遗存、遗址及概况(生产、生活、成果) • (3)社会组织:
任务:解读课本P2-P4第一段内容,自主归纳概括出以下内容。 要求: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写提示词(如工具),圈关键词 时间:3分钟以内
任务:解读课本P5-P7全部文字,自主归纳概括出以下内容。 要求:逐个朝代解析;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写提示词(如政治),圈关键词 时间:夏朝部分1分钟,商朝部分2分钟,西周部分3分钟(共6分钟)
朝代(教 时间
材内容位 都城 置)
夏朝(P5一、
二段)Βιβλιοθήκη 建立与传 政治管理社会经济
承
(中央与地方)
文化遗存 影响 范围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一、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 二、发展:早期国家
• 1.背景
1)生产发展--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不断争夺
2)从部落到国家: ①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②考古证明的“万邦”时代;
• 2.概况 (夏、商和西周) • 3.特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统编 历史新 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3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统编 历史新 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3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统编 历史新 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36张PPT)
任务:解读课本P2-P4第一段内容,自主归纳概括出以下内容。 要求: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写提示词(如工具),圈关键词 时间:3分钟以内
任务:解读课本P5-P7全部文字,自主归纳概括出以下内容。 要求:逐个朝代解析;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写提示词(如政治),圈关键词 时间:夏朝部分1分钟,商朝部分2分钟,西周部分3分钟(共6分钟)
朝代(教 时间
材内容位 都城 置)
夏朝(P5一、
二段)Βιβλιοθήκη 建立与传 政治管理社会经济
承
(中央与地方)
文化遗存 影响 范围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一、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 二、发展:早期国家
• 1.背景
1)生产发展--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不断争夺
2)从部落到国家: ①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②考古证明的“万邦”时代;
• 2.概况 (夏、商和西周) • 3.特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统编 历史新 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3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统编 历史新 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3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统编 历史新 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36张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 史观
时空 观念
史料 实证
历史 解释
家国 情怀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 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 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早期中 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通过甲骨文、 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国家制度的特征,提高学生探 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 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从部落到国家
评价: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 师 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 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互 社会、政治制度: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 动 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 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
自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请阅读教材内容: 题 指出石器时代分为哪两个阶段?
情 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境
两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旧石器时 自 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 主 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旧石器时代,有代表性 学 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 习 北京人;新石器时代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
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视 频 情 境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和女神庙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归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
纳 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
总 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人 结 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基本特点: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
域地区。
师 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
生 互
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动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
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
组织生活。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和父 情 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 境
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从部落到国家
问 题 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现象?据文 情 献记载,夏朝的社会、政治制度是怎样的? 境
主 学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
习 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观察上面两幅图,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我国早期人类
题 情
分布的基本特点,并指出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境 概况和特点?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从部落到国家
三皇五帝,具有神话色彩。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
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
自 领。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
主 学
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禹因治水有功,接受
习 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促进了华夏民族和统 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 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导入
元谋人门齿化石
元谋人在打制石器
同学们对以上两幅图片是否熟悉?1965年,中国研究
课 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 堂 石,就是当时我国境内所见最古老的直立人元谋人的门齿 导 化石。那么,元谋人处于什么时代?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 入 的?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 史观
时空 观念
史料 实证
历史 解释
家国 情怀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 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 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早期中 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通过甲骨文、 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国家制度的特征,提高学生探 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 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从部落到国家
评价: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 师 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 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互 社会、政治制度: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 动 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 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
自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请阅读教材内容: 题 指出石器时代分为哪两个阶段?
情 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境
两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旧石器时 自 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 主 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旧石器时代,有代表性 学 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 习 北京人;新石器时代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
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视 频 情 境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和女神庙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归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
纳 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
总 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人 结 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基本特点: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
域地区。
师 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
生 互
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动 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
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
组织生活。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题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和父 情 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 境
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从部落到国家
问 题 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现象?据文 情 献记载,夏朝的社会、政治制度是怎样的? 境
主 学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
习 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
观察上面两幅图,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我国早期人类
题 情
分布的基本特点,并指出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境 概况和特点?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优 质PPT公 开课课 件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6ppt
从部落到国家
三皇五帝,具有神话色彩。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
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
自 领。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
主 学
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禹因治水有功,接受
习 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促进了华夏民族和统 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 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导入
元谋人门齿化石
元谋人在打制石器
同学们对以上两幅图片是否熟悉?1965年,中国研究
课 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 堂 石,就是当时我国境内所见最古老的直立人元谋人的门齿 导 化石。那么,元谋人处于什么时代?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 入 的?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