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折旧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参考文档】加速折旧案例-范文模板 (7页)

【参考文档】加速折旧案例-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加速折旧案例篇一:加速折旧法案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要求:(1)按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5年的折旧额;(2)按平均年限法的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基本生产车间使用)。

答案:(1)平均年限法每年折旧额=(80000-5000)/5=15000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折旧80000*(2/5)=3201X元第二年折旧(80000-3201X)*(2/5)=19200元第三年折旧(80000-3201X-19200)*(2/5)=11520元第四年年折旧(80000-3201X-19200-11520-5000)/2=6140元第五年折旧同第四年(3)年数总和法:第一年折旧=(80000-5000)*(5/15)=25000第二年折旧=(80000-5000)*(4/15)=201X0第三年折旧=(80000-5000)*(3/15)=15000第四年折旧=(80000-5000)*(2/15)=10000第五年折旧=(80000-5000)*(1/15)=5000(4)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5000贷:累计折旧 150001篇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案例及填报分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案例及填报分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预缴申报主要涉及两张预缴申报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X年版)》(简称“主表”)及《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简称“附表2”)。

二者表间关系:主表第7行“本期金额”=附表2第13行11列“纳税调整额”;主表第7行“累计金额”=附表2第13行16列“纳税调整额”。

以下案例仅填报“附表2”,主表请参照上面表间关系自行填报。

会计案例分析:固定资产案例

会计案例分析:固定资产案例

会计案例分析:固定资产案例为了给2004年产品的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以有利于生产计划的圆满完成,诚信公司于2003年12月初对公司的固定资产顺利地进行了多项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对一台加工设备进行大修理,12月底完成,实际发生大修理费用 26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此项大修理费用采用摊销的方法进行核算,摊销期10个月。

以一辆卡车与大华公司的一台精加工设备进行交换。

卡车的原始价值350 000元,已提折旧 80 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 6 000元,收到对方的补价款 10 000元,卡车的公允价值 288 000元,另外支付相关的费用600元。

为了使该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公司在设备进行安装之前对其进行了改良,实际发生支出 75 600元,安装时发生安装支出980元,上述两项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将一台设备上的附属独立装置拆卸下来,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又购买一个新的装置并安装在该台固定资产上。

该设备的原始价值240 000元,已提折旧 85 000元,被拆卸装置的成本7 200元,企业购买新装置时支付款项8 190元。

为腾出一定的空间,以安装新的设备,公司将一台四成新的设备出售。

该设备原始价值38 000元,已提折旧 14 l00元,出售所得价款23 000元已存人银行。

为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将一台已提足折旧但尚可使用的设备转入报废清理。

报废设备的原始价值62 000元,已计提折旧 59 520元。

报废时发生清理费用3ho 元,残值收人450元(残料)。

一台数控机床由于使用性能有些下降,公司决定对其重新安装。

该台机床的原始价值 320 000元,已提折旧 108 800元,初始安装成本9 000元。

安装完毕后,共发生新的安装成本9600元。

年末时,诚信公司经考核认定,一项固定资产由于实体发生损坏导致其可收回金额大大降低。

经计算可收回金额为83 000元,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12 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 000元;一台设备由于性能问题,如果再便用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产品,因此转为不使用状态,该设备原始价值127 000元,已提折旧94 000元。

会计案例分析固定资产案例

会计案例分析固定资产案例

会计案例分析固定资产案例案例分析:固定资产1.案例背景公司为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等。

在近几年的经营中,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更新换代,公司需要不断投资购买新的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和不规范的资本开支决策,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亟待改进。

2.问题分析①能否准确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旧费用?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公司购买的新设备常常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更新,但是在资本开支决策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导致资产折旧费用没有按照实际使用寿命进行计算,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被过早折算,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②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固定资产?公司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但是在管理上存在一系列问题。

例如,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及时,导致设备频繁故障和停工;设备的使用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不明确,容易导致人为因素引起的损坏和事故发生。

因此,公司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效率。

③是否能够合理选择和管理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公司在技术更新换代方面的紧迫性,常常会盲目购买新设备,而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投资评估。

这可能导致设备使用寿命过短、陈旧设备的折旧损失较大或新设备的购买费用过高。

因此,公司需要在资本开支决策中进行合理的投资评估和比较,以确保投资获得最大回报。

3.解决方案①准确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旧费用公司应该建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评估制度,通过对设备使用情况的监控和维修记录的分析,将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纳入折旧计算中,以更准确地计算折旧费用,并及时进行设备更新。

②充分利用和管理固定资产公司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同时,通过制定操作规范和流程,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监控,提高设备利用率。

此外,可以考虑合理使用设备,降低使用成本,比如租赁设备而不是购买设备。

鞍钢股份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分析

鞍钢股份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分析

鞍钢股份调整的表面目的
• 减少企业所得税支出
---当时可以,但新税法实施后纳税不得调减,所以现在并不能起到减税作用。
• 节省现金流量
---对现金流没有影响,只影响总利润。
• 加速设备、技术更新改造
---对重型炼钢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可以理解
总体看: 总体看:很合理合规
BUT
(一)分析当时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经营状况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真正的调整原 因
后期验证
• 2011年09月27日鞍钢股份公告: 延长固定折旧资产折旧年限,缓解当期公 司业绩压力。
---再次调整,释放部分利润出来减少亏损数据。
是否会计操作行为?
• 严格看---是
动机
• 企业预计2008年开始利润可能会下滑。 • 有将利润向后调整的动机 • 加上:鞍钢斥资226亿元新建的鲅鱼圈工程 项目正有序推进,2009年才能产生效益。
结果:调整利润
验证
• 2008年钢铁行业年报分析:钢铁行业上市 公司平均净利润下降近7成 • 2008年10 月份钢铁行业出现了六年以来首 次月度亏损。整个第四季度的经营情况都 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案例分析
---财务报告与分析 刘军辉
案例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为什么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调整前后对比
上图重点: 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的设备采取了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 上图重点: 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的设备采取了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
会计准则关于调整的规定
当时业绩状况
• 鞍钢股份4月15日发布2008年一季度季报。 • 200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增 长2.05%,每股收益0.338元。
---当时经营状况很好 当时经营状况很好

鞍钢股份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分析

鞍钢股份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分析
---当时经营状况很好
当时经营环境
• 2008年1—5月,国内钢材价格上涨43%,市场恐高心态浓 厚
• 2008年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铁矿石协议价格上涨65— 71%,焦煤上涨200%,仅此两项,钢材成本增加超过200 美元/吨。
• 2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炼钢生铁成本同比上升47.87%。
动机
后期验证
• 2011年09月27日鞍钢股份公告: 延长固定折旧资产折旧年限,缓解当期公 司业绩压力。
---再次调整,释放部分利润出来减少亏损数据。
• 企业预计2008年开始利润可能会下滑。
• 有将利润向后调整的动机
• 加上:鞍钢斥资226亿元新建的鲅鱼圈工程 项目正有序推进,2009年才能产生效益。
结果:调整利润
验证
• 2008年钢铁行业年报分析:钢铁行业上市 公司平均净利润下降近7成
• 2008年10 月份钢铁行业出现了六年以来首 次月度亏损。整个第四季度的经营情况都 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 加速设备、技术更新改造
---对重型炼钢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可以理解
总体看:很合理合规
BUT
(一)分析当时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经营状况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真正的调整原 因
当时业绩状况
• 鞍钢股份4月15日发布2008年一季度季报。
• 200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增 长2.05%,每股收益0.338元。
案例一:鞍钢股份
----为什么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调整前后对比
上图重点: 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的设备采取了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
会计准则关于调整的规定
•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河北钢铁的固定资产-会计学案例分析

河北钢铁的固定资产-会计学案例分析
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只要是不超过规定的会计准则,就是合法,这 个调整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从法律意义上讲是合理的。
其次,延长固定资产年限,有利于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以便于增加当下的 利润,使得投资者对其股票的信任。能够让公司在大环境艰难的情况下, 利润状况有所改观。
最后,从固定资产折旧情况来看,折旧是一种成本的分摊,我国固定资产 准则认为,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限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折 旧总额进行系统分摊。
2014 98257447070.35 97653683290.82 295095104.13 898959993.66 72322046.20 33753951.82
937426978.04 220136004.44 7172909973.60
二、利润表情况
2014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调整,预计2014年公 司将减少固定资产折旧20亿元,所有者权益及净 利润增加15亿元。
河北钢铁的固定资产折 旧年限调整
《会计学》—案例11分析 第六组
目录1 • 行业背景 Nhomakorabea2 • 利润表情况
3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整合理 性分析
一、行业背景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河钢股份”)是由原唐钢股份、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三家上市公司强 强联合、通过证券市场吸收合并组建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注册地址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国内最 大钢铁上市公司之一。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影响折旧额大小的重要因素。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是与固定资产的损耗有 关,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整的合理性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主要是指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折旧 1.房屋建筑折旧从25年到30年延长至40年到45年是合理的,房屋本身 使用的期限比较长,近年来在抓好技改工程建设的同时,,对生产用 房屋及建筑物等进行定期修缮,买际上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2.运输设备折旧从6年到8年延长至10年到15年,运输设备折旧年限延 长也是是合理的。不断加大设备维修投入,定期对设备生产线进行全 面检修,在这个维修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良情况,随时调整使 用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PPT(共32页)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PPT(共32页)
内部轮训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
数据处理初级标准课程(五)
分析问题总体思路和步骤
• 定位问题发生在哪个数据表 • 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 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案例一
10.1固定资产折旧:客户在6月份变动了一下厂家,之后7月 份累计折旧一下子大了四万多块钱,经查发现1-6月份有部分 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帐套(fatest20050908.rar)
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delete from t_fadept insert into t_fadept select distinct a.falterid,d.fitemclsid,d.fitemid,d.frate from t_fabalance b inner join t_fabaldept d on b.fbalid=d.fbalid inner join t_faalter a on a.fassetid= b.fassetid order by falterid delete from t_faexpense insert into t_faexpense select distinct a.falterid,d.facctid,d.fdetailid,d.frate,d.fdeptid from t_fabalance b inner join t_fabalexpense d on b.fbalid=d.fbalid inner join t_faalter a on a.fassetid= b.fassetid
反结帐到卡片初始化期间
select * into t_fabal_hetemp from t_fabalance where fyear<>0 delete from t_FABalCardItem where fbalid in (select fbalid from t_fabal_hetemp ) delete from t_FABalCard where fbalid in (select fbalid from t_fabal_hetemp ) delete from t_FABaldevice where fbalid in (select fbalid from t_fabal_hetemp ) delete from t_FABalorgfor where fbalid in (select fbalid from t_fabal_hetemp ) delete from t_FABaldept where fbalid in (select fbalid from t_fabal_hetemp ) delete from t_FABalexpense where fbalid in (select fbalid from t_fabal_hetemp ) delete from t_fabalance where fbalid in (select fbalid from t_fabal_hetemp ) update t_systemprofile set fvalue=0 where fcategory=‘fa’ and fkey=‘closed‘—初始化 update t_systemprofile set fvalue=1 where fcategory='fa' and fkey='currentperiod'--初始化

设备资产折旧案例分析

设备资产折旧案例分析

设备资产折旧案例分析
设备资产折旧是指按期或按活动量将设备磨损转为产品的成本费用的方式。

我们在前面讲过,折旧费是计提到总成本费用中的,但是折旧并没有影响成本费用,这是为什么呢?举个例子,我们购置了一台塔式起重机,在使用中,它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如果我们在平时不去计提折旧,那么等这台塔式起重机报废时,我们给老板说把它计入成本费用中,如果这台塔式起重机的价格特别高,一次性计提,老板便会很不高兴,因此,我们要在平时计提折旧。

折旧费是指按期或按活动量转为产品成本费用的设备资产的损耗价值。

影响折旧费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通过直线折旧额法计算折旧费来找出答案。

D= 式中:D——每期折旧费 S——折旧期末资产净残值
P——资产的原值 N D ——资产的折旧期
其中:S=S 0-S C
S 0——折旧期末资产预计残值 S C ——折旧期末的预计清理费用
从计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设备折旧费的三个因素为:设备资产的原值、净残值和折旧年限。

设备资产的原值又称为初始费用,一般为购置设备时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净残值指设备的残值减去其清理费用以后的余值;折旧年限也称为折旧寿命,从折旧制度的角度考察设备的一项时间指标,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提满折旧费为止的时间。

我们一起看一个案例。

某设备的资产原值为10000元,估计报废时的残值为1000元,清理费用为0元,折旧年限为10年,试计算其年折旧额。

D= = =900(元)
D
N S P -D N S P -10
100010000-。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

(100-5)/ 5 = 19万元
影响
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19万元, 将减少企业的利润,同时也减少 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案例二:某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01
概述
某高新技术企业购买了一台新的 研发设备,价值200万元,预计 使用寿命为3年,残值为20万元 。该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该 设备的折旧。
03
02
折旧额计算
04
计算方法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折旧计算方法, 其基本公式为:第一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残值)/ 使用年限
(200-20)/ 3 = 60万元。第一 年计提折旧60万元。第二年计提 折旧(200-60-20)/(3-1)=50 万元
影响
第一年计提的折旧额为60万元,将 减少企业的利润,同时也减少了企 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工作量法
每工作量折旧相等,对企业特定工作量影响较 小,但若企业工作量波动较大,则会影响企业 利润和所得税。
双倍余额递减法
初期折旧额较高,后期折旧额较低,使企业前 几年能够获得更多的税前扣除,减少所得税支 出。
不同行业对折旧方法的选取因素
制造业
01
机器设备更新换代快,采用直线折旧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可加
详细描述
直线折旧法假定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的磨损是均匀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和预计使用年限计 算折旧额。在直线折旧法下,每年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加速折旧法
总结词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鼓励企业投资、减轻税负的计提折旧方法 ,前期计提的折旧较多,后期计提的折旧较少。
详细描述
加速折旧法适用于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由于这些资产 在使用初期磨损较大,所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加快固定资 产的收回速度。在加速折旧法下,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年 限内按照递减的速率进行分摊。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案例及填报分析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案例及填报分析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案例及填报分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预缴申报主要涉及两张预缴申报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简称“主表”)及《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简称“附表2”)。

二者表间关系:主表第7行“本期金额”=附表2第13行11列“纳税调整额”;主表第7行“累计金额”=附表2第13行16列“纳税调整额”。

以下案例仅填报“附表2”,主表请参照上面表间关系自行填报。

案例一:案例类型:5000元以下的固定资产的填报(会计不加速,税收一次性税前扣除)某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按季度申报。

2014年10月购进电脑4台,每台单价4000元,合计16000元。

该企业按直线法进行折旧处理,使用年限为3年,残值为0。

2015年9月底,该固定资产帐面累计计提折旧4888.84元,余额为11111.16元,企业前期并未就这4台电脑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拟本次申报一次性享受且以后会计上仍照常提取折旧,请问2015年10月预缴申报时如何填报附表2?填报分析:1、根据填表说明:税法采取加速折旧而会计未采取加速折旧的,属于附表2填报范围,本例税法一次性将净值税前扣除;次月,会计上继续提取折旧而税法不再提取折旧,出现税法折旧小于会计折旧,不再填报附表2。

2、填报过程:会计月度折旧额16000/3/12=444.44,企业至2015年第三季度未累计已提折旧额444.44*11(14年2个月,15年9个月,共计已提取11个月的折旧)=4888.84,余额(即税法一次性要扣除部分)为16000(原值,填入第4、7列)-4888.84=11111.16。

企业第3季度会计折旧额444.44*3=1333.33(填入第8列),按税法规定的第3季度折旧额应为1333.33+11111.16=12444.49(第三季度折旧额+需要一次性税前扣除的余额,填入第5、6、10、15列),2015年1至9月累计会计折旧444.44*9=3999.96(填入第13列),本期会计折旧与税收折旧差异12444.49-1333.33=11111.16(填入11列),本年累计会计折旧与税收折旧差异12444.49-3999.96=8444.53(填入16列)。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合理避税的案例分析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合理避税的案例分析

额并无影 响 。但从各个 具体年份来看 , 由于采用 加
速折 旧方法 , 使应计 提的折 旧额 在固定资产使 用前 期摊 提较多而后期 摊提较少 , 必然使企业前期 净利
计算 }的折 旧额 在量上是不相 等的 , l J 分摊到各 期生 产成本 中的固定 资产成本也 不相同 。因此 , 固定资
产折 旧的计算 和计提必将影 响到成本 的大小 , 进而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 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应 当按
月计提 折旧 , 并根据用途计 入相关的成本或 者 当期
收益 。 ( ) 限平 均 法 一 年
同定 资产年 折 旧额= 当年产量 X 单位 r 量折 ‘ 作
个预计 的经验值 , 这就 使得 同定资产 的折 旧年 限
增添 _许 多人 为成分 , r 为合理避税筹 划提供 了可 能
性 。缩 短阎定资产 的折 旧年限可 以加速成本收 回 ,
使后期 成本费用前移 , 从而使前期 会计 利润发生 后
山东 纺 织经 济
2 1 第 6期 ( 第 14 ) 02年 总 8 期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合理 的案例分析 避税
刘 璐
( 京林 业 大 学 北 摘
北京
10 8 0 0 3)
要: 固定资 产折 旧的计 算和计提 必将 影 响到 企业 成本 的 大小 , 而影 响到 企业 的利 润水 平和 企 进

其使 用后期 , 修理费和折 旧额 会大大高于 同定 资产
购入 的前几年 , 从而影响企业 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
( ) 二 工作 量 法
T作量 法是 以 固定 资产 预计 呵完 成的 I 总 作 量为分摊标准 , 根据各期 固定资产 的实际 T作量 计 算每期应计提折 旧额 的一种方法 。 计算公式 为 : 单位 T作量折 旧额 = 固定 资产 原始价伉一 贞 ( 于 汁 残值+ 预计清理费用 )预 汁总T作餐 ÷

资产折旧案例分析

资产折旧案例分析

资产折旧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将涉及一家名为ABC公司的资产折旧问题。

ABC公司是一家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主要生产并销售各种机械设备。

1.资产购置与入账在2020年初,ABC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为$1,000,000的新的生产设备,用于扩大生产。

该设备在购买时被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照直线折旧法进行折旧。

2.折旧计算ABC公司选择5年的使用寿命,这被认为是该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

直线折旧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为设备原价的除以使用年数,即1,000,000/5 = $200,000。

3.折旧费用与财务影响每年$200,000的折旧费用会影响ABC公司的利润表。

在每个会计期间,折旧费用会被添加到经营成本中,这会降低公司的净利润。

然而,折旧并不影响现金流量,因为它只是改变了公司在特定时期的利润,而不是现金支出。

4.残值与清理在2025年,ABC公司决定出售该设备。

设备的残值在此时被估计为$50,000。

出售设备后,ABC公司用一个新的设备来替换旧的设备。

出售设备的收益和设备的残值之间的差额将作为损益表中的一项费用。

分析:•ABC公司在购买设备时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是正确的,因为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该设备被用于生产商品并持续产生经济利益。

•ABC公司选择5年的经济使用寿命并使用直线折旧法是合理的。

这是因为这种方法均匀地分配了设备的成本,并且可以更好地反映设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其服务能力的事实。

•在每个会计期间,ABC公司将折旧费用添加到经营成本中是正确的。

这样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在特定时期的经营状况。

•ABC公司在2025年出售设备并将差额记为费用也是合理的。

因为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公司正在替换旧的设备,并且这个过程会产生费用。

总的来说,ABC公司在处理其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它正确地记录了设备的购置,合理地估计了其经济使用寿命,并选择了合适的折旧方法。

此外,公司在出售设备时也正确地记录了其收益和费用。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
03
企业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以提 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04
在通货膨胀较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一些特殊的折旧方法 ,如加速折旧法,以更好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分析
某企业购买了一台新设备,价值1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根据税 法规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不得低于 5年。因此,该企业应按照10年或5年 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具体取决于税 务机关的认定。
残值率的确定
残值率
残值率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期满后的剩余价值比率。在确定残值率时,需要考虑资产的 性质、市场价值和使用状况等因素。
简单易行,便于理解,但未考虑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
详细描述
直线法假设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均匀磨损,因此每年计提的折旧额相等。这种方法计算简单,易于理解, 但忽略了不同期间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可能导致折旧计提不准确。
工作量法
总结词
适用于按工作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如运输工具。
详细描述
工作量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通常适用于那些在使用期间磨损程度与工作量成正比 的固定资产,如运输工具。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情况。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折旧费用与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无直接关联。
06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 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计提折旧,能够客 观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消耗,为企业的
成本核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同折旧方法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同 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对于
案例分析
某企业购买了一辆汽车,价值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根据市场调查,该型号汽 车的二手车残值为10万元。因此,该企业应按照20%的残值率计提折旧,即每年折旧

资产评估实例与案例分析试卷和答案

资产评估实例与案例分析试卷和答案

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资产评估实例与案例分析考试时间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任课教师一、房地产评估(市场法)——住宅1、概况评估目的:产权转移。

2、比较因素条件说明3、比较因素条件指数4、比较因素修正系数因此,该待估房地产的价值为10642.92元/平方米。

二、房地产评估(成本法)——厂房1、概况评估目的:企业增资扩股整体价值评估(其中的单项资产)。

资产评估基准日:2010年6月30日。

评估对象:某工业厂房,建成于1996年,建筑面积总计6840平方米。

评估方法:房地分估,成本法。

2、重置全价资料(1)基价建筑安装工程造价:1234.32 调整因素: 期日修正:1.38 层高修正:37.2% 结构及屋面修正:-7% 经综合调整后的工程造价:1234.32×期日修正×(1+层高修正+结构及屋面修正) =1234.32×1.38×(1+37.2%-7%)=2217.78元/平方米 (2)前期(专业)费的确定前期(专业)费=经综合调整后的工程造价×5%=2217.78×5%=110.89元/平方米(3)管理费的确定管理费=经综合调整后的工程造价×3%=2217.78×3%=66.53元/平方米(4)资金成本的确定利息=(经综合调整后的工程造价+前期费用+管理费用)×利率×建设期÷2=(2217.78+110.89+66.53)×5.31%×1÷2=63.59元/平方米(5)评估单价的计算评估单价=经综合调整后的工程造价+前期费用+管理费用+资金成本=2217.78+110.89+66.53+63.59=2458.79元/平方米(6)评估原值的计算评估原值=重置单价×建筑面积=2458.79×6840=16818123.60元3、成新率资料理论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耐用年限=35.550=71%技术成新率=(结构打分×评分修正系数+装修打分×评分修正系数+设备打分×评分修正系数)÷100×100%=90×0.8+88×0.1+90×0.1%=89.80%综合成新率=技术成新率×60%+理论成新率×40%=89.80%×60%+71%×40%=82.28%4、最终评估值评估值=重置成本×综合成新率=16818123.60×82.28%=13837952.10元≈1383.80万元因此,该房地产的评估值为1383.80万元。

案例解析固定资产折旧之折旧方法与售后回租中的常见问题

案例解析固定资产折旧之折旧方法与售后回租中的常见问题

案例解析固定资产折旧之折旧方法与售后回租中的常见问题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的选择案例概览R是一家化妆品生产制造企业,符合加速折旧重点行业范围,企业决定于2015年底开始申请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

2015年2月,R企业买来两台生产设备并投入使用,设备一号价值70万元,设备二号价值360万元。

设备二号会计折旧年限为6年,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暂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案例分析1、在申请优惠政策前,R企业应该如何对两台设备进行折旧?税会差异应如何调整?没有申请到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前,会计上的折旧按直线法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会计直线法既包括平均年限法、也包括工作量法和产量法。

但三个部委的三个司局发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释义》,指出直线法仅指平均年限法,不包括工作量法、产量法等。

铂略建议就按照平均年限法来处理。

因此会计上从2015年3月开始按工作量法或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而税法上按平均年限法且不短于十年的期限计提折旧,因此会计折旧大于税法折旧的需要纳税调增,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已期满,且会计折旧已提足,但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尚未到期,且税收折旧尚未足额扣除,其未足额扣除的部分准予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继续按规定扣除。

案例分析精品 鞍钢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 作业小组

案例分析精品   鞍钢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 作业小组

事件二:2008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 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 整 2008年7月11日,鞍钢股份发布第四届 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宣布 董事会批准了《关于调整部分固定资产 折旧年限的议案》(以下简称“决 议”)。《决议》规定,从2008年1月1 2008 1 1 日起对公司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 调整,对2008年以后新增的电子设备和 运输工具采用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最 低折旧年限,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 使用的设备采取了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
以2006年2010年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以2008年为分界线08年之前企业的折旧率呈下调趋势而对应的营业收入则呈上升趋势这于企业06年刚收购了子公司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这一事件有关企业刚收购子公司后在营业收入上升的趋势下下调折旧两个方面使自己的利润增加起到显示自己收购举动成功防止收购后出现各种业收入 收入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2006 2007 2008 年份 2009 2010
营业收入
对应年度利润总额
利润 利润总额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06 2007 2008 年份 利润总额 2009 2010
我们小组认为,鞍钢股份频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并不是单单因 为税收的因素,其内在动机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来予以调整。以 2006年~2010年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以2008年为分界线,08年之 前企业的折旧率呈下调趋势,而对应的营业收入则呈上升趋势,这 于企业06年刚收购了子公司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这一事件 有关,企业刚收购子公司后,在营业收入上升的趋势下下调折旧, 两个方面使自己的利润增加,起到显示自己收购举动成功,防止收 购后出现各种不稳定情况地作用。而08年之后,企业则开始上调折 旧率,这个原因则是在企业各方面都稳定之后为了平滑利润才采用 的明智之举,从营业收入来看,除了09年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显 得略微下降之外,08年之后营业收入总的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这也 彰显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采取之所以采用增加折旧的方法,是为 了在企业效益好时,隐藏利润,平滑利润,同时防范未来效益差的 时候,更容易扭亏为盈。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资产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以某公司的资产评估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各种机械设备。

该公司经营多年,资产规模较大,但由于市场变化和管理不善,目前正面临一些经营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资产情况,并为后续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该公司决定进行一次资产评估。

首先,评估专家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公司的场地和厂房进行详细测量,评估专家确定了其实际价值。

同时,对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等固定资产进行了检查,并结合市场价格和折旧情况,对其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公司的固定资产总价值为5000万元。

其次,评估专家对公司的流动资产进行了评估。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评估专家通过查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了解了公司的流动资产状况,并与市场价格进行了对比。

评估结果显示,公司的流动资产总价值为2000万元。

然后,评估专家对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

无形资产包括商誉、专利、商标等。

评估专家通过查看公司的相关资料和合同,了解了公司的无形资产状况,并与市场价格进行了对比。

评估结果显示,公司的无形资产总价值为1000万元。

最后,评估专家对公司的负债进行了评估。

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评估专家通过查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负债项,了解了公司的负债状况,并与市场价格进行了对比。

评估结果显示,公司的负债总价值为3000万元。

通过对以上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某公司的净资产总价值为5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

公司的总资产价值为9000万元,总负债价值为3000万元。

公司的净资产价值为6000万元。

这样的评估结果可以帮助该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同时,也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比如,公司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来制定财务目标和经营计划,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并通过增加资产收益率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地某企业,企业逐年盈利,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拟购进一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预计净残值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最低年限相同。

根据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假定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第1年~第5年的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0.826、0.751、0.683、0.621。

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

企业不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而按通常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5年,年折旧额为(500―20)÷5=96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96×0.909+96×0.826+96×0.751+96×0.683+96×0.621=363.84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63.84×25%=90.96万元。

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

企业选择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60%,则该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5×60%=3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旧额为(500-20)÷3=160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160×0.909+160×0.826+160×0.751=397.76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97.76×25%=99.44万元。

方案三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

即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第1年折旧额为500×2÷5=20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0)×2÷5=120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0-120)×2÷5=72万元,第4年、第5年折旧额为(500-200-120-72-20)×2=44万元。

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200×0.909+120×0.826+72×0.751+44×0.683+44×0.621=392.36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92.368×25%=98.092万元。

方案四采取年数总和法。

即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第1年折旧额为(500-20)×5÷15=16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4÷15=128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3÷15=96万元,第4年折旧额为(500-20)×2÷15=64万元,第5年折旧额为(500-20)×1÷15=32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160×0.909+128×0.826+96×0.751+64×0.683+32×0.621=386.84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86.848×25%=96.712万元。

对上述4种方案比较分析,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前期计提的折旧较多,因货币的时间价值效应,较采取通常折旧方法抵税效益明显。

在上述4种方案中,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抵税最少,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最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9.44-90.96=8.48万元;方案三双倍余额递减法次之,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8.092-90.96=7.132万元;采取方案四年数总和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6.712-90.96=5.752万元。

上例中,如果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所选用的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80%,即折旧年限按5×80%=4年计算,则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380.2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80.28×25%=95.07万元,较通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5.07-90.96=4.11万元,则四种方案中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效果最好。

再以上例分析,如果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5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采取正常折旧方法抵税304.128万元,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359.205万元,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抵税339.121万元,采取年数总和法抵税346.914万元,也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最多。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设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税法所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不一定相同,对此,企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会计核算计提的折旧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进行纳税调整,并据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折旧方法。

总之,企业在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如购置的固定资产符合税法规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条件,应依法合理进行比较筹划,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第113号),强化了对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管理,明确规定下述企业或固定资产允许实行加速折旧:1.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的机器设备;2.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项目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的机器设备;3.证券公司电子类设备;4.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5.外购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

同时该《通知》规定,对符合上述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应采用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但不允许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

证券公司电子类设备、外购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其折旧或摊销年限最短为2年;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最短折旧年限为3年。

该《通知》还规定,企业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固定资产可在申报纳税时自主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同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检查,发现不符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条件的,应进行纳税调整。

企业面对几种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何选择合理正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呢?在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企业使用最多的折旧方法是平均年限法,该方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等额的。

加速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平均年限法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该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总体上讲,符合我国规定的企业在具体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既要考虑折旧抵税的效应,又要考虑企业的现金流量及资金时间价值对折旧方法的影响。

在折旧初期,由于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金额较平均年限法要多,因此在此期间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也就等于获得了一笔可以无偿使用的资金;但在折旧后期,则要比在平均年限法下多缴企业所得税,因此在比较方案的优劣时,应当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为方便理解,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进行分析说明。

某电子生产企业为生产需要,拟于2003年12月购买一台设备,设备价款10000元,预计使用期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5%,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33%,折现率6%。

根据政策,该设备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计算折旧,现分别就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简称余额递减法)进行论述。

通过计算,三种方法的计提折旧金额、折旧抵税金额、折旧抵税金额折现见“折旧抵税金额折现比较表”。

在平均年限法下,企业每年的折旧额为1900元,5年共计提折旧9500元,使用期满后可以抵税3135元,折现金额为2637.42元。

在年数总和法下,企业第一年的折旧额为3166.67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2533.33元,第三年的折旧额为1900元,第四年的折旧额为1266.67元,第五年的折旧额为633.33元,5年共计提折旧9500元,使用期满后可以抵税3135元,折现金额为2742.35元。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企业第一年的折旧额为4000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2400元,第三年的折旧额为1440元,第四年的折旧额为830元,第五年的折旧额为830元,5年共计提折旧9500元,使用期满后可以抵税3135元,折现金额为2769.15元。

通过上述计算比较可以得出:同一项固定资产在折旧年限、折旧金额、税率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年限法折旧抵税金额折现最少,年数总和法次之,双倍余额递减法最优。

虽然上例三种方法的结果相差不大,但如果固定资产原值达到上千万元时,就会产生很大区别。

另外,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三种方法前几年折旧抵税金额是不同的,平均年限法每年相等,而后两者逐年降低。

这就意味着:当前几年企业处于税收减免税期时,加速折旧方法会减少前几年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使企业实际享受的税收优惠减少。

因此,在企业适用的税率前后有差别时,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还得进行具体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些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比较合适呢?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

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时。

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

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

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的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而工作量法则适用于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

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加速折旧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其特点适用于技术进步快,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

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

固定资产具有潜在的为企业谋取利益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而逐渐衰退直到消失.固定资产的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前者是由于使用和自然的作用而形成的物理性能的丧失;后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而带来的价值效能的损失.固定资产折旧是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其涉及的相关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等.而后两个因素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时不同的折旧方法又将直接影响到折旧额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纳税,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固定资产折旧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也很有实际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