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教学设计
《卢沟桥》教学设计--长征小学范艳梅
具有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你对卢沟桥有怎样的评价
学生回答
调动多种感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本节课题。
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小组交流讨论。
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
1、细读思考:(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用视觉、听觉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从理解与玩味中体会阅读的愉悦,从而感悟文本的妙趣。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在合作中进一步探讨,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26.卢沟桥
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最美的奇观
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分析课文的能力,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老师提出地问题能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3、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找出评价卢沟桥的词句来。(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卢沟桥的特点来。(3)解释词语:独一无二、奇观 你知道这是谁的评价吗§、全班一起来朗读本段,读出卢沟桥的闻名世界的豪迈来。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卢沟谣》教学设计
《卢沟谣》教学设计熙春小学安琪一、年级:五年级二、课型:综合课三、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
2、通过学唱《卢沟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音量的控制力,并进一步调整学生歌唱时的声音状态。
3、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
四、教学重难点:1、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五、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二)视唱结合,学习歌曲(三)听辨旋律,难点攻破(四)拓展延伸,协调律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出示北京的一些景点的照片,让学生认识出示卢沟桥的照片,导入今天的课题《卢沟谣》(二)视唱结合,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师:请同学们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答优美,抒情2、复听歌曲(师唱)师: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老师这写的是什么记号?生答:倚音记号师: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演唱歌曲,边听边找找,倚音记号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生答:4次3、带领学生唱谱4、学习歌词师:好了我们歌曲的旋律学习完了,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歌词,老师先提一个问题,有谁知道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老师提示一下,注意有间奏哦!生答:两个乐段(1)学习第一乐段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第一乐段,第一乐段讲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向我们展示的卢沟桥的美景,800年来,卢沟桥坚固依旧,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朗读的时候注意歌曲的节奏!师带读师:好现在歌词学习完了,我们要试试把歌词带入旋律了!师:卢沟桥是一座很美的桥,同学们能不能把桥的没唱出来,要让听众仿佛能听见卢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色,还要唱出这样的景色在我们的中国,你们自豪吗?对了,我们要唱出美景,还要唱出自豪感,试试看!(2)学习第二乐段师:好了,第一段学习完了,我们来学习第二乐段,第二段说的是什么?生答师:讲了列强侵略我们的家园,这时中国人变的英勇坚韧,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保卫了我们的大好河山,在卢沟桥上发生了七七事变,这是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一枪。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和反思本文是关于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和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2、指名说出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
美丽祥和的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学习第二段:1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默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
3、交流并相机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4、品味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懂得了什么?(1)交流:“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你知道了什么?(企图趁中国守桥士兵不备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城。
)为什么要偷偷地摸来?(2)师:可见日本侵略者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果他们还有一丝良知的话,面对我军的大声喝问,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做贼心虚、浑身发抖、无地自容等)(3)师:令人极为愤慨的是,他们居然不知羞耻,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可见日本侵略者怎么样?(蛮横无理、恬不知耻、心狠手辣……)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从这些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4)师: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做的呢?从哪些词语可看出?师: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严词拒绝”的?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守军怎样的精神?(誓死卫国)(5)同学们能从敌我双方的举动中体会得这么深刻,真不错!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同学们守桥的中国士兵如何判断的呢?(板书:蓄谋挑衅)“显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我军的足智多谋)(6)有感情朗读。
卢沟桥教学设计与教案
卢沟桥教学设计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掌握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时间、过程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时间、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2)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卢沟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外观特点。
(2)提问:你们听说过卢沟桥事变吗?它发生在什么时候?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时间、过程和影响。
(2)分析事变背景和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4.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祖国。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时间、过程和影响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事变背景和原因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的参与度。
5.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卢沟桥事变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事变的经过和历史背景。
2.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当时的历史人物,亲身体验事变的发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和反思1、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齐读课题。
烽火什么意思?描写战争的文章,读的时候要气势宏伟,悲壮有力。
教师范读,齐读。
2、看,这就是卢沟桥现在的照片,从它的桥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坑坑洼洼,它就是卢沟桥烽火的见证,让我们把思绪拉到74年前,了解一下卢沟桥烽火发生的背景,你知道吗?4、提到背景,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中华民族感到耻辱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
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
更让人羞耻的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
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动了本文所描写的“卢沟桥烽火”。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准课后的生字,读通课文。
5、检查音、义、形。
(学生自读、个别读,齐读)6、ppt第一段:读一读第一段,看看“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什么会选择侵占卢沟桥呢?(学生自读,教师作图)我们来看一下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是怎样的?7、我们来看一看文中描写卢沟桥烽火具体过程的是2——几自然段,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呢?请迅速找出战争进程的时间。
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9日凌晨(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发现了吗?都是在夜里)8、请大家看看卢沟桥在各个时间分别在谁的手中。
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9日凌晨日军日军日军我军10、让我们来具体看一看当时的战况。
ppt2——3段11、认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这一段中有没有不懂的问题?12、看看这一句话你理解吗?(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为什么这样说呢?(蓄谋已久是什么意思?这代指什么?为什么说日军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是蓄谋已久的行为?挑衅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日军的行为是在挑衅?蓄谋已久的挑衅就是赤裸裸的****。
小学音乐_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师:请同学们带着优美的、抒情的歌曲情绪,将第一段卢沟桥的美丽、壮观演唱出来。
3、复教一遍。
4、学生独立演唱一遍。
5、小组合作:互助学歌环节,解决组员间演唱有难点的地方。
6、师解决小组内出现的未解决的问题。
师:各小组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老师帮忙的吗?
7、小组展示(在原座位上,看歌词,2——3小组)
教学难点:了解卢沟桥历史,通过了解歌曲背景,把握歌唱情感。
教学流程:
一、了解历史
(一)了解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桥
1、师:同学们,画面上这座桥叫卢沟桥,请同学们将你了解的卢沟桥外貌讲给同学们来分享下。
生:……
2、师:总结、补充。
3、师:你能描述一下对卢沟桥的印象吗?(板书:壮观、美丽)
4、师:老师送给大家一段描写卢沟桥壮观、美丽景色的歌曲。请大家在聆听的同时思考这段歌曲的情绪是什么?(1――2遍)(板书:优美的、抒情的)(课件:歌词第一段)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课,但是这个故事学生并不是很容易听懂,应该讲得再简单点,再仔细点,把学生的爱国情怀挖掘出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学生通过聆听,去了解音乐特点。很多歌曲没有人教他们是怎么学会的?不就是听多了就会唱了么?所以学唱歌,一定要把歌曲让学生多听听,灌灌耳音,心里想到的说出来。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5、聆听第二段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来聆听第二段歌曲。请思考:该段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1——2遍)(板书:愤怒的、强烈的、坚定的)
(课件:第二段歌词)
6、解释“安澜”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歌曲。
1、完整聆听。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叫《卢沟谣》,它为我们展示了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下面请大家带着歌曲不同的情绪来完整欣赏这首歌曲。(课件:完整歌词)
小学音乐_《卢沟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卢沟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此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了解卢沟桥的历史,传承民族精神。
2、通过聆听、体验、演唱、自主学习等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感受二声部的均衡和和谐。
3、把握歌曲中的力度,并能用歌声表现不同力度,可以有感情的、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卢沟谣》。
教法与学法:柯尔文手势法、对比欣赏法、游戏比赛法、自主学习法,视听结合法、练习法、合作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歌曲的情绪,掌握歌曲中力度和速度的变化。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并保持两个声部的和谐和均衡。
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导入: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为了让我们的歌声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训练!身坐正,腰挺直,肩膀打开,深呼吸~~从哪里叹气就从哪里吸气,感受腰腹部控制的力量。
)听——5-4-|3---|----|30 000||,接下来请用“u”来模唱!(生模唱)。
保持口腔打开,像打哈欠的状态一样松弛,轻声,位置要高一点,仿佛从眉心处发出来,气息保持,稳定,延长8拍半。
请你借助柯尔文手势再来唱一遍。
好极了!再往上走,(随琴依次往上行音阶练习)。
第二条,听:5-6-|1---|----|10 000||(高音1),(同第一条。
)大家齐唱的好听极了。
你们知道吗?这两句旋律啊合在一起就是合唱的两个声部。
现在我们分为两个小组,一起来试着合唱一下,一定要看清楚老师的手势。
(生模仿体验、演唱。
)大家不仅齐唱得好,合唱的也很好,下面咱们来听一首歌曲,你来判断一下这是一首齐唱歌曲还是合唱歌曲呢?【设计意图:课前发声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唱好歌曲的基础,运用的好的话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五年级的学生对唱歌的基本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这个环节枯燥无味,我加入了柯尔文直观的手势指导学生感受音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易于接受、乐于尝试,调动了他们积极性。
《卢沟谣》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卢沟谣》教课方案(倾听课)一、教材剖析《卢沟谣》是一首 F 大调的合唱作品,采纳了中国传统的五音(宫 -1、商-2、角 -3、徵 -5、羽 -6)谱写主旋律。
曲调清爽、婉转。
音域较宽。
歌曲用简单、清爽、贴切的语言,体现卢沟桥地域的千年历史画卷。
二、教课目的1.喜爱《卢沟谣》这首歌曲,经过演唱领会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2.知道歌曲段落构造及每一段的音乐情绪。
三、教课重、难点(一)教课要点喜爱《卢沟谣》这首歌曲,经过演唱领会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课难点知道歌曲段落构造及每一段的音乐情绪。
四、教课过程(一)导入过渡语:在北京有一座历史悠长的桥,桥上的狮子形态万千,没有人能数的清究竟有多少,它就是坐落在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让我们一同去看一看吧。
出示卢沟桥图片学生赏识。
(二)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过渡语:这座桥可不简单,它经历了历史的风雨浸礼,承载了我们中国人的坚强质量。
下边就让我们一同来听一听卢沟谣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都唱了什么?思虑歌曲是什么情绪的?答案:歌曲唱了卢沟桥的历史变迁,歌曲的情绪有抒怀、隐忍、压迫、愤慨,歌曲表达了多种音乐情绪。
2.朗诵歌词过渡语:让我们一同来读读第一段歌词。
课件体现第一段歌词,教师带学生一同朗诵。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围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照大川。
3.演唱第一段歌词。
过渡语:下边我们一同随着音乐唱一唱吧。
这段音乐情绪优美抒怀,表现了永定河边卢沟桥的美景。
4.朗诵第二段歌词过渡语:让我们一同来看看第二段又唱了什么?教师带学生一同朗诵第二段歌词。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踩踏毁家园,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苦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水清清月圆圆,万古卢沟佑安澜。
小学音乐卢沟谣教案
小学音乐卢沟谣教案篇一:卢沟谣教案教案黄屯中心小学单发秀教案一、教材分析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
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我选择了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
这首童声合唱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
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
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
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
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
曲调清新、悠扬。
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
五、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复习节拍练习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X X X ―∣X X X ―∣XX XX X X∣X ―――‖(1、学生试拍2、指生拍掌声鼓励)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
卢沟谣教学设计
卢沟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卢沟谣》,表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2、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传达出对历史的铭记和对祖国的热爱。
2、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度音程的音准把握。
歌曲中强弱变化的处理,以及如何通过声音表现出歌曲的情感起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音乐要素等。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演唱水平。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卢沟桥的历史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提问学生对卢沟桥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卢沟桥所承载的历史记忆。
2、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卢沟谣》,让学生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听边看歌词,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歌曲学唱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注意倾听教师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处理。
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指导学生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八度音程的音准。
让学生跟随钢琴轻声哼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歌曲处理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强弱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声音表现出这种变化。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情感的变化。
强调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带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来演唱歌曲。
5、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卢沟谣》,如舞蹈、朗诵等。
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表现,其他组进行评价和交流。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以及对卢沟桥历史的了解。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卢沟桥》课文及教学设计
【导语】本⽂作者通过朴实的语⾔,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豪的感情,赞美中国⼈民的⽃争精神。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 卢沟桥在北京郊(jiāo)区的永定河上。
它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它全长266.5⽶,由11个半圆形的⽯拱(ɡǒnɡ)桥组成。
每个⽯拱长度不⼀,短的16⽶,长的21⽶多。
⽯拱之间有⽯桥墩(dūn),把11个桥拱连成⼀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
以前永定河发⼤⽔时⽔势很猛,两岸河堤(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损(sǔn)。
桥宽约7.5⽶,桥⾯平坦(tǎn),⼏乎与河⾯平⾏。
桥⾯⽤⽯板铺成,两侧有⽯栏、⽯柱,⽯柱上⾯有精刻的⽯狮,共501个。
这些⽯狮姿态各异:有的母⼦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声,有的像在检阅(yuè)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xǔ)栩如⽣。
桥东的碑(bēi)亭内⽴着⼀块汉⽩⽟碑,上⾯刻着清朝乾(qián)隆皇帝题的“卢沟晓⽉”四个⼤字,为燕[yān]京⼋景之⼀。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利旅⾏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的、独⼀⽆⼆的”,桥栏柱上的狮⼦是“美的奇观”。
1937年7⽉7⽇,⽇本侵(qīn)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
这就是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从此,我国开始了⼋年的抗⽇战争。
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民抗⽇战争纪念馆(ɡuǎn)和纪念碑。
每年7⽉7⽇,这⾥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miǎn)怀历史,悼(dào)念先烈。
【教学设计】 ⼀、教学⽬标: 1、认读9个⽣字,学会本课14个⽣字,以及由⽣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段话。
3、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第⼆⾃然段。
小学音乐《卢沟谣》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卢沟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优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卢沟谣》,表达歌曲情感。
2、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合唱部分,了解歌曲段落结构及歌曲中前倚音、渐强、结束句等的音乐记号。
3、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卢沟桥发展变迁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卢沟谣》,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2. 二声部的演唱,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老师简单介绍卢沟桥,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2. 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新课教学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讲述卢沟桥近千年发展变迁的歌曲(一)朗读歌词1、出示歌词,师示范按节奏朗读歌词2、生朗读歌词(二)学唱第一段1、初听,感受歌曲情绪,歌曲讲的什么内容?2、复听,歌曲中的前倚音的演唱3、师弹琴生跟唱,注意音乐记号的演唱和情绪的把握。
(师逐句示范“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4、二声部合唱(1)师随音乐唱出低声部旋律,并加入柯尔文手势(2)师生用“啦”模唱旋律,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3)分声部,高声部演唱旋律,老师带领低声部用“啦”模唱(4)低声部加入歌词,两声部完整演唱(三)学唱第二段1、聆听第二段音乐在这座美丽的卢沟桥上,曾经发生过一段令全中国人民都无法忘怀的历史,你们知道吗?(播放卢沟桥事变视频)让学生简单说一说自己对卢沟桥事变的看法。
2、再次聆听,找出歌曲中表达的中国人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的一句“中国人意志坚,重振河山换新天”师生一起随琴演唱,引导学生演唱出慷慨激昂的情绪。
(四)完整演唱歌曲1、师弹琴,生随琴完整演唱2、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与第二段情绪的不同处理,第一段平缓,描写卢沟桥优美景色,第二段曲调起伏较大,引导生用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表达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激发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事变”的史实。
2. 教学难点: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的背景,从而引出“卢沟桥事变”。
2. 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学习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体现了什么?
学习第三段:自由读,画出写日军和我军的词语,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第四段: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 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5. 布置作业:
查找其他有关“卢沟桥事变”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
《卢沟桥》的教学设计
《卢沟桥》的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卢沟桥》一课的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一课程,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并从中汲取历史教训,增强国家意识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2.理解卢沟桥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
2.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卢沟桥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授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史实。
2.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发表观点,进行全班讨论。
3.案例分析法: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
教学过程与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情境。
2.讲授新课:讲授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史实。
3.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发表观点,进行全班讨论。
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4.案例分析: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课堂小结:回顾本课主要内容,总结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
7.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通过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通过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本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优质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优质教学设计《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3.揭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板9课题)4.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kou xiao die日寇硝烟哭爹喊娘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指导分段: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卢沟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卢沟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鲅鱼圈区盐场小学一、《卢沟桥》教材简析:《卢沟桥》是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去查找、搜集有关资料”。
课文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从而感受卢沟桥设计之美,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了解其历史意义。
课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桥的长、宽和石拱的长短,用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众多狮子的不同神态,读起来生动感人。
作者不仅是在充满骄傲和自豪地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课文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也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典范。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方法;让学生知道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3、体会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4、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体会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难点: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五、教材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第2自然段,要引导学生体会总分的结构形式。
课文的三、四、五段还介绍了卢沟桥其它方面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些内容,也是卢沟桥闻名世界的原因。
把这几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体悟到。
要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理解内容。
六、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马可.波罗、抗日战争)、课件(含卢沟桥背景资料和七七事变纪录片)七、教学理念:开放课堂,个性体验,探究学习,创新表达。
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关注学生身心特征,创设情景、注重学生个性体验,突出学生主体、倡导合作探究、创造和谐课堂,进行有效学习、创新表达。
卢沟谣教学设计(共4篇)
卢沟谣教学设计(共4篇)《卢沟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过程与方法: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知识与技能: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倚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1.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唱准音域较宽的乐句,从5到低一个八度5。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北京都有哪些建筑吗?(出示图片)2.师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3.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朗读歌词1.师播放伴奏音乐,并朗读第一段的歌词2.师带生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1.音乐播放歌曲第一段,生聆听。
2.练声开嗓,用lv模唱第一段乐谱。
3.生尝试用声音表现卢沟桥的美景。
四、解决第一段难点1.师逐句示范“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2.“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五、处理歌曲1.师再次范唱第一段,并在强调的地方加上手势。
2.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3.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老师真的很满意。
六、学唱第二段1.观看七七卢沟桥事件图片。
2.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让生聆听并谈谈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感?3.请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
4.讲解结束句5.出示乐谱,让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并整理歌曲结构:A一B—B(加一句)—结束句。
6.师引导生用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
7.师前两句动作提示生感情,后指示乐谱注意反复与结束句七、完整演唱歌曲。
现在的卢沟桥依然很美丽,但发生在它身上的那段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卢沟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023年《卢沟桥》教学设计
2023年《卢沟桥》教学设计2023年《卢沟桥》教学设计1一、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
这个题目里有几个生字,“卢”“沟”“狮”是要会认的字,“桥”是要求会写的字。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记这几个字好?早上已读了课文,谁知道“卢沟桥”在哪里?翻开书,请你找出那句话,读一读。
理解“举世闻名”的意思。
老师简单介绍卢沟桥:建于800多年前,意大利有位著名的旅行家曾经说过,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美丽的石桥。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卢沟桥还是写卢沟桥的狮子呢?第一自然段哪句话是写狮子的?谁找出来了?这句话有不懂的地方吗?看图:这些狮子是真的吗?但是刻得像真狮子一样,所以课文说“栩栩如生”。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关于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一句歇后语,是?板书:数不清。
注意“数”是一个多音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歇后语吗?卢沟桥的狮子不容易数清楚,课文第三自然里有一句话写了,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学习三个生字,理解这两个词。
关于“数不清”的卢沟桥狮子,还有一个故事,想听吗?288只大狮子,其余的小狮子都是在大狮子身上。
卢沟桥的狮子为什么数不清楚,你能根据这句话猜一猜吗?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写了卢沟桥的狮子。
请你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是写狮子大小不一的,哪些是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来。
2、学习“大小不一”。
指名朗读。
板书理解“甚至”,认读两个生字。
练习说话。
教室里的地板非常干净,甚至------;今天小朋友们上课发言非常积极,甚至------;小朋友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甚至都能背下来了。
齐读这两句。
能不能把大的读得更大,小的读得更小些?背诵这两句。
3、学习“形态各异”。
听录音读课文,这一部分写了五种狮子的样子,请你分别找出来。
你最喜欢哪种样子,你就练习读哪句,要读到什么程度呢,要让我们听了你的读,就像看到那个狮子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桥》教学设计《卢沟桥》教学设计范文教学内容:(语文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分析:它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美观的造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同时通过介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这篇课文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我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第二课时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指导学生模仿第二自然段习作;第三课时讲卢沟桥的历史意义,背诵第二自然段,复习生字词。
这节录像课我讲的是《卢沟桥》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对我执教的这一课作如下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第二课时要讲授的重点。
第2自然段的写法很典型,具有代表性,是一篇指导学生写“桥”的好片段,有以下特点:(1)使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先总的概括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接着分两层具体描写了设计怎样科学,造型怎样美观)。
(2)使用了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桥的雄伟壮观;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桥的坚固;使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桥柱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
(3)作者观察十分细致(“石拱”、“石桥墩”、“桥面”、“石板”、“石栏”、“石柱”、“石狮”等等,都是作者观察的对象)。
学情分析:由于长期坚持这样的理念,学生也能“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
如今,他们既能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模仿有鲜明写作特点的课文写段和篇,他们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受益者。
设计理念:追求“以生为本”的开放课堂。
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创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长期坚持“以学定教”、“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中‘走一个来回’”(即指导学生从阅读到写作的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创新地使用教材,大胆进行教改实践。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相关句式,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卢沟桥的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2、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指导朗读法、“下水文”引路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奔中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卢沟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卢沟桥,你能谈谈你对卢沟桥的看法吗?2、早在十三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于世。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一生周游世界各地,在中国就游历了17年,游览了无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当他看到卢沟桥时,不由得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你知道他是怎样赞美卢沟桥的吗?二、品读感悟,启发想象,升华情感。
(一)从马可·波罗的话中体会卢沟桥的“独一无二”。
1、理解、品味马可·波罗的话。
①什么是“独一无二”?②作为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感到怎样?2、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
①谁能读出骄傲和自豪的语气?②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的语气,齐读马可·波罗说的话。
(二)从第二自然段中体会卢沟桥的“独一无二”,体会它的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过渡)听到这样的赞叹,你想知道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吗?1、预设点拨:(1)你知道课文中哪一段是对卢沟桥的具体介绍?(第二自然段)(2)请你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对卢沟桥最好的概括?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设计科学造型美观)2、请你们再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表现它“设计科学”的句子,用小括号标注;表现它“造型美观”的句子用中括号标注。
3、汇报学习收获。
(1)汇报表现它“设计科学”的句子,体会它的设计科学。
★预设1: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
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
(相机出示这句话)①请同学们齐读这几句话。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体会到什么?②预设点拨:大家来看这座连拱桥。
(出示卢沟桥整体图,教师边口述上述文字,边相机出示重要数字和文字)266.5米是多长?16米多长,21米多长?从这些具体的数字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卢沟桥怎样?(雄伟、壮观)③作者在介绍它雄伟壮观时使用了一些数字,请同学们注意这几话中红色部分的数字。
像这样使用数字来具体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列数字。
它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卢沟桥的雄伟壮观。
④请同学们齐读这几句话,注意把红色的.数字读成重音,读出卢沟桥的雄伟、壮观。
(过渡)还有哪些语句表现了它设计科学呢?我们来继续交流。
★预设2: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
①齐读这句话。
②读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桥坚固)③这里作者在介绍卢沟桥的坚固时举了“永定河发大水时”的例子。
像这样用具体的事例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就叫举例子。
(过渡)还有哪些语句表现了桥的设计科学呢?我们来继续交流。
★预设3: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①齐读这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桥:宽、平坦)②这是卢沟桥的桥面(出示卢沟桥平坦桥面图),年迈体弱的人,可以不费力地走过这座石桥,所以我想说:这真是人性化的设计呀。
你们同意吗?③走在这样的桥头上,看着这样雄伟、坚固、平坦的桥,我们赞叹地说:_________。
我们骄傲地说:(全体生)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出示这句话)。
(2)汇报表现它“造型美观”的句子,体会它的造型美观。
(过渡)卢沟桥不但设计科学而且造型美观,哪些句子又表现了它造型美观?★预设1: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
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①(出示这几句话)齐读这几句话,想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想想还会有哪些造型?(学生自由说)②指导朗读,体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中也对这里的狮子做了生动的描写,我们接着来合作读(出示句子,师生对读)。
小结:卢沟桥的狮子真美,站在这样的桥头上,我们想说:。
我们赞美地说:。
我们骄傲地说:(全体生)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出示句子)。
(过渡)这段话为什么写得如此传神呢?快来看看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③(出示句子)读红颜色句子,想这几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摹状貌)④我们也来练习一下吧。
看要求:仿照作者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句话。
预设:◆操场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真是热闹非凡。
◆该值日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评价)看来,大家对生活观察都很仔细,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3)讲“卢沟晓月”,体会它的另一种美。
(过渡)卢沟桥不仅石狮美,还有一种特殊的美。
每当晴空月正时,这里野旷天低,曙色苍苍,波水淼淼,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卢沟晓月”(出示图片)。
①清代乾隆路过卢沟桥时,看到这样的景色,提笔写下“卢沟晓月”,并赋诗一首: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夹镜明。
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②小结:站在这样的桥头,欣赏着美好的月色,我们深情地说:。
我们骄傲地说:(全体生)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过渡)学了第二自然段,我们惊叹在卢沟桥的科学设计中,我们陶醉在卢沟桥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追本溯源,这些美的文字是如何写成的呢?三、追忆写法,练习说话,学以致用1、回忆第二自然段的写法。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在介绍它设计科学时,用了列数字,举列子的方法;在介绍它“造型美观”时,使用了一个修辞手法:排比。
2、说话练习。
下面我们就采用这些方法,练习说话,请看要求:你见过家乡的什么桥?请用两三句话介绍。
(生介绍)。
四、范文引路,指导习作,感悟写法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也想把家乡的通锦桥介绍给大家。
请同学们边欣赏边和老师一起把这篇范文补充完整。
(范文略)五、总结升华,设置悬念,引起下文同学们,讲到这里,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在这节课里我们知道了卢沟桥是一座设计科学,造型美观的桥。
我们还借鉴了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了家乡的桥。
这座世界上最好的桥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可是这座世界上最好的桥却记载着一段让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历史,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列数字举例摹状貌排比家乡的桥。